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一、构成的含义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

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二、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

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第一章平面构成中美的形式法则一、对称与平衡1.对称:形本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

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1)轴对称“以对称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对称图形。

(2)中心对称:对称的图形,对称点在中心就称为中心对称。

(3)旋转对称: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相同的角度旋转,成为放射状的图形,称为旋转对称,旋转90度的图形,称为回旋对称。

旋转180度的图形彼此相逆,叫逆对称,也称反转对称。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按某种一定的规则乾地平行移动所得到的图形称为移动对称.(5)扩大对称: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称为扩大对称.2。

平衡:从视觉上来指一种等量和不等形的力的平衡状态。

如均衡、适称。

平衡比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并富有变化的统一的美感.二、对比、调和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的形成对经。

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

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2。

平构

平构

教案首页课程平面构成章节题目班级08310班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明确构成设计的目的,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熟悉设计法则,能将构成的知识运用到专业设计中。

教学内容1.构成概述2.形式美法则3.平构造型要素4.平构基本形式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造型元素及形式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及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实训,多媒体,范例学时20学时作业制作平面构成作品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论一、本章首页课程平面构成章节题目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论班级08310教学目的认识构成的理念,阐述平面构成的意义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概念,构成设计的理念教学难点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与传统,美术具象手法的差异与关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学时 2作业理解平面构成,学会欣赏平构作品。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包豪斯奠定了平面设计的思想和风格基础,将构成纳入现代教学体系。

包豪斯构成主义摆脱纯艺术目的,把它与艺术结合,为生活服务。

(二)教学步骤1.1 构成的概念:"构成"就是将造型元素按一定的原则组合具有美好形象和色彩的一种新的形体,这种组成的行为及过程就叫"构成".构成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三种形式,被当今设计领域称为三大构成,广泛应用到诸多的现代科技美学设计领域中.1.2 构成与设计,绘画的区别绘画讲概括,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都是整体的.构成讲分解,它把对象分解成最小的单位,然后根据作者的思想配合一定规律重新组合.1.3 构成与设计的区别相同点:都是在技术性,事物性的同时,伴随着理性的直观探求.不同点:构成不等于设计,构成去掉了时代性,地方性,社会性,生产性等诸多发面的活动,因而被称为是纯粹的构成.1.4 构成设计的观念二十世纪得艺术大师毕加索创造了立体派绘画,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把视觉表象进行分析,即把描绘的对象的"感觉"拆开,按某种标准确定为有意义和无意义的部分,然后按一定的规律把他们重新组合,重新装配.这时人们所遵循的标准和装配原则,已不是来自客观物象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作者一定的思想观念和艺术的观察方式,表现方式.1.5 平面构成的概念1.5.1 定义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单从词义上理解就是二维平面的形态组合构成形式.平面构成是将既有的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点,线,面),在二维的平面内依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形态及理想的组合方式,组合秩序.平面构成从本质上讲就是平面设计,但不是应用性的平面设计,因为它不具备应用性功能.1.5.2 应用性平面设计的定义在二维平面上将文字,色彩,图形三大要素,按照构成美的形式法则规律,按照一定的创意构思,在不同的媒介上组合构建起来,已期达到特定的功能和视觉传达目的.涉及领域:平面广告设计,书籍装桢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展示设计等.1.6 平面构成的来源1.6.1 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前卫运动和设计运动,引发了一场如何将艺术与工业联系起来的讨论,认为设计具有工程师和艺术家工作的双重性.之后,在设计领域出现了构成派的形式特征,在一些海报和书装设计上采用前卫的拼贴手法,设计的版式高低错落,字体大小参差,强调抽象的几何形构成,黑白对比,字体采用无装饰线体.1.6.2 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再蒙德里安的影响下与1917-1931年之间形成的一个松散的集体,他们没有具体的组织形式,却有一本名为"风格"的杂志的核心刊物,绝对抽象原则,即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构成来体现宇宙的和谐法则.风格派的平面设计特点体现在他的杂志上,特点是完全的蒙德里安式的纵横构成,字体采用无装饰线体,版面构成采用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矩形,没有其他装饰,显示出高度的理性的抽象化特点.1.6.3 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运动发生在二十世纪初,艺术与设计领域的现代主义运动,未来主义版面设计中违反了正规的编排方式,将文字作为图形元素,在版面上有节奏的自由组合,同时打破纵横分割布局,使版面产生活跃的跳跃,在理性之中寻找变化,极聚设计的现代感.1.6.4 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学院与平面构成有最直接的关系,因为“构成”这么课首先在学院开设的,融合了当时欧洲各国最先进的艺术与设计思想,成为世界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最大的贡献是开创性的设立了基础课程和推行崭新的教学方法,建立了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室制度,在基础课教学中以抽象的图形和色彩,材料和肌理等元素的形态构成作为研究对象,鼓励学生对这些元素构成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实验,培养学生崭新的,理性的,敏锐的视觉认识和表现能力.1.7 平面构成所用的材料和工具课程需要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并不复杂,但对于材料,工具和技法的掌握,也并非易事.1.7.1 工具1.7.2 材料三、课程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以及在平面构成课程中所需要的材料。

平面设计知识之点、线、面的构成(2篇)

平面设计知识之点、线、面的构成(2篇)

平面设计知识之点、线、面的构成(2篇)平面构成是指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变化构成的科学,马上点、线、面等视觉元素,在二维平面上,根据肯定的美学原理,对它们进展合理的分解、组合、重构、变化,进展编排和组合,从而制造出抱负的形态的组合形式。

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比照、集结、放射、特异、空间与冲突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等。

构成要素点的构成形式、线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式。

无论设计的版面最终有多么的简单,都可以简化到「点线面」上来下面分别就点线面的特点及应用逐一讲解平面中的点许多细小的形象可以理解为点,它可以是一个圆、一个矩形、一个三角形或其他任意形态。

点在本质上是最简洁的形态,是造型的根本元素之一。

它具有肯定的面积和外形,是视觉设计最小的单位。

点的特征画面中的点由于大小、形态、位置不同,所产生的视觉及心理效果都是不同的点的大小在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是相对的,在比照中,不但有大小还有外形。

就大小而言,越小的「点」,作为「点」的感觉就越剧烈。

能不能成为「点」,并不是它本身的大小所打算的,而是由它的大小和四周元素的大小两者之间的比例所打算的。

面积越小的形体越能给人以「点」的感觉;反过来,面积越大的形体,就越简单呈现「面」的感觉。

点的外形方形:平稳,端庄,大方感,踏实的,可依靠圆形:平稳,饱满的,浑厚有力气三角形或菱形:有指向性,在感情上是偏倚的,有目的性,菱形比三角形对称,在平衡中寻求共性其他不规章的图形:富有共性,独立,张扬,在规章的图形里特别惹眼,往往用于丰富画面点的空间位置点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所表达的心理效应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悬浮的或下沉的点所带来的心理感受截然不同居下:沉淀感、宁静而低调,不简单被发觉居上:符合人们视觉阅读挨次居中:平稳、稳定、集中感强黄金分割点:更能吸引人留意,版式更具有构图形式感点的分布与视觉特征从作用上来看,点是力的中心平面设计学问之点、线、面的构成篇二一、设计中不行缺少的因素是什么?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又是什么?1、一是材料,二是运用工具进展加工技巧、技术、学问、阅历,这是五个必备的条件;2、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需要有丰富的设想,敏锐的观看力和对美的感性熟悉区分设计师和工匠的关键之处,这些是构成“制造灵感”不行缺少的重要因素。

平面构成教程

平面构成教程

非技术性、非功能性的对形体的认识、各种形体的性 质给人的感觉,形与形可能出现的构成方式的研究是平面 构成研究的主要内容。
1、设计形态: 点、线、面-设计语汇设计材料
2、设计法则:章法
构成方式
3、设计思维:创新思维
平面构成属于基础训练的范围,它只是今后设计的准 备阶段,不是目的。它的内容一般限定在形体的广泛性和 普遍性的规律研究上,而不受以后所应用的特定要求内的 工艺、内容等具体条件的制约。
构成与设计的区别
构成:理想性 设计:现实性
平面构成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构成不是完整的设计,它是设计的基础,它研究的问题在各种设计形 式中都存在,并且都是基础问题。它能为艺术设计提供形态,视觉感 知已经创造力的训练。
平面构成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请你谈谈 这三幅图给你怎样 不同的视觉感受?
平面构成的目的和意义
平面构成点线面——点
• 点的定义:点是最简洁的形态,是造型原生要素,是一切形态的基础, 是相对而言较小的形态。
• 点的形态:点一般被认为最小的并且是圆形的,但实际上点的形式是 多种多样的,有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不规则形等(如图), 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缩小到一定程度都能产生不同形态的点。
点的特性
• 平面构成的应用领域是十分广泛的,不论是以平面因素做主导的广告设 计、标志设计、装祯设计,还是以立体因素做主导的建筑设计、工业设 计、环境设计我们都能看到平面构成的内在作用。只是不同的设计行业 对平面构成的理解也不同,比如广告设计中,人们利用平面构成主要通 过对人们视觉感知的梳理达到有效传达商品信息的作用,而在建筑设计 中,平面构成原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让使用者能理解建筑空间的构成变 化。
注意:点的感觉并不和大小成正比,太大,太小都会弱化点的感受。

平面构成 教案

平面构成 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教案:平面构成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课《平面构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色彩、形状等,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平面构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理解点、线、面在平面构成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平面构成的知识,进行创意设计,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学会运用点、线、面进行创意设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平面构成的知识,进行创意设计,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材、示范作品。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平面构成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平面构成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色彩、形状等。

2. 教师通过示范作品,讲解点、线、面在平面构成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平面构成练习,让学生运用点、线、面进行创意设计。

2.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教师提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平面构成创作。

板书设计:平面构成基本概念:点、线、面、色彩、形状基本要素:点、线、面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点、线、面进行创意设计,创作一幅平面构成作品。

2. 作业要求:充分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个性的平面构成作品。

3. 作业答案:无固定答案,注重学生的创意和表现力。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平面构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1、总论2、形态属性3、形态要素4、基本型和骨骼属性5、骨骼关系6、基本形式第一章总论1、构成的起源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佩斯创建了全新的“国立魏玛建筑学校”,这就是著名的“包豪斯"。

包豪斯顺应工业社会的发展,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的共性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的新体系.“构成"是包豪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2、构成的定义构成: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或法则进行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活动。

平面构成:在二维平面上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组织,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训练。

3、平面构成的目的、特点及学习方法(1)目的培养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

研究形态、色彩、质感、构图、表现力和美感等造型因素,这些因素是其他艺术造型的本质和基础。

(2)特点基础性:学习设计入门课,对初学设计有重要的专业引导与指导作用。

趋理性:将繁杂造型关系还原分解成造型要素,再按一定法则综合构成。

设计性:设计是有目的的造型活动,设计方案必须收到有条件的制约。

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对材料,工具和工艺的尝试把握以及对现有形态的积累,也有对新形态的发现与创造.(3)学习方法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融会的原则。

努力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丰富构想,培养艺术创造能力.接受严格系统训练,勤思考,勤动手。

4、平面构成所用的材料和工具(1)工具笔:毛笔、钢笔、铅笔、签字笔、马克笔、绘图笔、直线笔、曲线笔、鸭嘴笔等.绘图仪器:直尺、三角尺、曲线板、圆规、分规和小圈圆规及多用小刀、剪刀等工具。

(2)材料纸张:白卡纸、白板织或较光滑的纸张,如果是做肌理还可以用宣纸,毛边纸,水彩纸或质地较粗糙的纸张来达到效果。

颜料:通常用瓶装浓缩黑色水粉颜料填色,也可用中华墨汁代替。

5、平面构成给设计思维带来的思考平面构成是一种开发潜在创造力的训练方法,其思维途径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思考:(1)严谨的逻辑思维构成练习中首先确定构成形态的若干基本要素,然后进行分解,组合,排列,这种方法是一种富于理性的,逻辑性很强的思维方法,这样可以避免先入为主的弊病,又便于在众多的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方案。

最新平面设计基础知识复习过程

最新平面设计基础知识复习过程

中性微暖色
暖色 暖极
中性微冷色
冷色 冷极
4.冷暖为主构成的色调
5.面积为主构成的色调
六、色彩的调和理论
1. 色彩调和的原理 2. 色彩调和的一般方法 3. 色调为主的调和 4. 类似色的调和 5. 对比色调和 6. 同类色调和 7. 均衡色调和
七、色彩心理
色彩联想 色彩联想和种类 色彩联想与生活经验有关 色彩的象征 色彩的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 色彩的轻重感觉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感觉 色彩明色与暗色的感觉 色彩的愉快与忧郁感觉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平面设计基础知识
一、概述
构成的概念 1、构成:
是一种造型概念,既把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单元或元素(包括 不同的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且 于可视化的,力 学的观念。
2、平面构成:
是指将既有形态(包括具象形态、抽象形态———点、线、面、 体),在二次元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 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组合形式。
原色: 间色: 复色: 补色:
二、色彩的三要素
三、色立体
1. 色立体的用途
2. 孟塞尔色立体
孟塞尔色立体
四、色彩的构成法则
• 明度推移
• 色相推移
• 纯度推移
• 色彩空间混合
五、色彩的对比理论
1. 色相为主构成的色调
2.明度为主构成的色调
3.纯度为主构成的色调
4.冷暖为主构成的色调
5.视幻构成
在平面设计中,需要在平面上来表现立体,即要在二度 空间里去表现出三度空间的长、宽、高。在平面上要产生空间 视幻的效果,常用变形、色彩和肌理、透视与投影等手法。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2017年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设计是设计者个人或设计团体有目的进行有别于艺术的一种基于商业环境的艺术性的创造活动,设计就是一种工作或职业,是一种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型活动。

yjbys店铺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些平面构成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参考!一、基本概念(一)、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

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

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二)、平面设计的术语:1.和谐:从狭义上理解,和谐的平面设计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的。

广义上理解,是在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觉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2.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很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觉鲜明强烈而又具有统一感,使主体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3.对称:假定在一个图形的中央设定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分为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其左右两个部分的图形完全相等,这就是对称图。

4.平衡:从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关系,在平面设计中指的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和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上的平衡。

5.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6.重心:画面的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点,画面图像的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都可对视觉中心产生影响。

7.节奏: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于在构成设计上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8.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平平面设计的元素1.概念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实际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的东西。

02.平面构成基本元素训练—点、线、面

02.平面构成基本元素训练—点、线、面

图4
图5
图6
27
二.线的构成
任务一 平面构成基本元素训练
相同长度的多条线,因位置的不同产生不等长的错视感 (图7)。
图7 等长的线段因位置不同产生不等长的错视
28
二.线的构成
任务一 平面构成基本元素训练
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等长的两条线产生长短不一的 错视感(图8)。
图8 线段AB比线段CD显得略短
②几何曲线形的面
比直线形柔软,有数理性的秩序感。特别是圆形, 能表现几何曲线的特征。但由于正圆形过于完美,则有 呆板和缺少变化的缺陷。而扁圆形,呈现出一种有变化 的曲线形,较正圆形更具有美感。在心理上能产生一种 自由整齐的感觉。
42
三.面的构成
任务一 平面构成基本元素训练
③自由曲线形的面
是不具有几何秩序的曲线形。这种曲线形能较充分地体 现出作者的个性,所以,是最能引发人们兴趣的造型,它 是女性特征的典型代表。在心理上能产生幽雅、魅力、柔 软和带有人情味的温暖感觉。
51
三.面的构成
任务一 平面构成基本元素训练
52
任务一 平面构成基本元素训练
53
任务一 平面构成基本元素训练
54
任务一 平面构成基本元素训练
55
任务一 平面构成基本元素训练
56
四. 点、线、面综合构成
任务一 平面构成基本元素训练
点线面形态的综合表现:
以点线面三位一体,进行综合表现。 要点是:要注意主次关系,如以细线为主,加小部分 的面表现,可以表达轻巧活泼的形式效果。
21
二.线的构成
任务一 平面构成基本元素训练
①直线 表现出平静、力量,给人速度感、紧张感,具有男
性的情感特征。

平面构成基本知识

平面构成基本知识
(李西斯)
▪ 1920年亨里克·伯利维(波兰设计师)开啊床了
“麦查诺——法克图拉理论
▪ 19世纪末,莫里斯『工艺美术运动』 ▪ 1907德意志工业联盟(穆特休斯、格罗皮乌斯) ▪ 1919年,格罗皮乌斯-包豪斯成立(萨克逊大公
工艺美术学校),世界上第一所培养现代设计人 才的学校,揭开构成教育的篇章。
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
▪ 主要通过对平面构成基本内容,如平面构成
的形态构成要素、平面构成的图形、平面构 成的空间、造型与构图、造型与幻象、基本 构成形式、平面构成的创作与应用等方面的 学习,将自己原有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论认识,理性的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规律 能够指导并且应用于今后的图案创作,是自 己的图案设计在平面构成和时代审美的追求 成都能更有特点、更专业、更有针对性和创 意性。
4. 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提高创造
形象和构成的能力
《按照形式美法则分割、组合构成的新形态》
《简介概括的表现生活中丰富多样的形象》
conclusion
▪ 平面构成是现代造型基础理论之一,是所有
参与设计行业的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 学科。
▪ 平面构成的应用领域是十分广泛的,不论是
以平面因素做主导的广告设计、标志设计、
思考与练习
▪ 平面构成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 试举例平面构成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代表人
物与代表作品
▪ 平面构成有哪些特征
富了现代图形艺术,对培养自身的艺术思维 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面构成的学习内容
I. 基本知识(概念、发展史、特征、分类、工
具和材料等)
II. 形式美法则 III. 基本元素 IV. 基本型 V. 骨骼结构 VI. 空间表现与肌理创意制作 VII.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 VIII.平面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详细教案

《平面构成》详细教案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一、授课教师:二、课程名称: 《平面构成》三、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四、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1、课程性质《平面构成》属于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2、设置目的《平面构成》是造型设计中的一项基础内容,是一种最基本的造型活动。

所谓“平面”是指造型活动在二维空间中进行,所谓“构成(Composition)”是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和法则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行为,是一种科学的认识和创造的方法。

构成在造型艺术领域里还有组织、建造、结构、构图、造型等含义。

概括来讲,《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形态按照一定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平面构成》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种以平面化的形式去表现各种形象,从而为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年级上学期,开课之前学生已学习《素描》、《色彩》课程,所以本课程主要作用在于“启下”,而“承上”的作用并不明显。

所谓“启下”是指本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它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美术学专业的共性问题,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设计类课程中有着较大地应用。

因此,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以后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由于本课程的学习较为偏重于抽象的理性思辨,较少涉及到具体的专业设计项目或课题。

所以,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强应用实例的分析讲解。

通过实用的、有趣的、对不同专业课程有较强针对性的多种应用实例,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因此,也要求授课教师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内容、特点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平面构成复习资料

平面构成复习资料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相关基础知识第一节:设计构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造型元素的组合,排列方式,是创造形态的方法,是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俗称“三大构成”。

是现代形态构成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形态构成学研究的展开必须立足于以人为主体的研究方式。

现代汉语词典中构成解释为“形成”和“造成”,也就是包括自然的创造和人为的创造。

平面构成主要研究内容是以点、线、面为构成基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构成的规律和基本法则。

第二节:如何认识、学习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以单色为主体的设计形式,它是在平面上(二维空间)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与审美法则,对形体进行分解、组合、重新构成新的、理想的形态方式。

从狭义的角度上:说平面构成是一门介绍二维空间的构成法则,它从点、线、面基础要素开始,讲解在二维空间的设计构成中的法则与应用。

平面构成特点:1、以知觉为基础。

不是简单地模仿物体的具体形象,而是以知觉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通过对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变化,反映物体运动的规律性。

2、平面构成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的活动,是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

平面构成最终的目的是逐渐培养学习者的创作能力,这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2.培养创新性的思维方式3.发展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第三节:构成的思维按照人类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更接近感性,逻辑思维接近事物的现实和理性。

两种思维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第四节:平面构成与抽象形态形态,一般是指事物的形状与表现。

设计中我们把形态分为三大部分:概念形态、现实形态、抽象形态。

概念依其所反映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外形特征,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

自然形态:未经人为因素改变过的,以自然本体形象为基础的构成形式。

山川、树木、草虫、鱼虾。

人工形态:人类通过对自然形态的加工、改造以后才产生的构成形式,也可称为“第二自然”。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图1-1 俄国的构成主义作品(第三国际纪念碑)
2. 构成概念在中国 构成概念能够“落户”中国,与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 思想解放有关,受其影响而兴起的出版业成为构成主 义的重要传入渠道以及实验场,而真正起到实质作用 的却是作为现代文学先驱的鲁迅。 构成体系作为设计基础,在纯绘画领域、书法艺术、 摄影艺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纺织设计、服装 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舞美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等 领域广泛运用。
第一节 点
一、点的概念 几何学中的点是无面积的,它只有具体位置没有大小。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线的交叉结 合处,或是线的两端,或是某一空间位置。在视觉状,而且要以一定的形状出现,可以 是一个数字、一种图形、一粒种子、一艘轮船,只要它在所处的环境中足够小。
二、点的位置关系 1. 点与位置 点在平面上,与平面的大小关系及周围环 境位置的不同,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 觉。一个点在平面上,它与平面的大小关 系以及与周围环境位置的不同,也会让人 产生不同的感觉。在一个正方形平面上, 一个黑圆点放在平面正中,点给人的感觉 是稳定和平静。如果这个圆点向上移 动就会产生力学下落的感觉。点的位置移 动到左上角或右上角,都会产生动感和强 烈的不安定的感觉。反之将点移到正方形 的中部以下,则给人非常平稳安定的感觉。
2. 直线的形象及性格特征 直线有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折线四种形象。直接、锐利、理性,具有男性阳刚的特征。 (1)垂直线:力量、伸展感,具有男子的特点;上升、下降有很强的运动感。 (2)水平线:平静、安定,有中年人的特点,有稳定感。 (3)斜线:运动、方向、不安定,具有青年人的情感,45°的斜线最具动势。 (4)折线:折线分为锯齿状、垛字状、齿轮状、阶梯状、松带状五种形象。
图1-6 1934年,鲁迅设计的《引玉集》封面

平面构成—第2章 平面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平面构成—第2章  平面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在视觉设计、平面设计中,对于设计规律和设计理念的研究, 首先体现在点、线、面的理性构成关系上,通过理性上的设计 思维的探讨与研究,对图形、文字、色彩等形象视觉元素和点、 线、面理性抽象元素间彼此关系进行转换和归纳,从而表现出 具体的、掺杂我们思维及感性理解的平面设计意图,实现美感 与实用的结合。
1
二、点与线
14
三、点与面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很多点的聚集又形成了面 的感觉。通过点的面化,点的不同形态的变化, 可以表现出面的转化,表现出阴影、空间立体 感等,如图2-12所示。
15
一、线的形态
1.线的分类
1) 直线(几何线形) 2) 自由线形(曲线)
第二节 线
16
一、线的形态
2.不同的线所呈现的不同效果
23
二、面与空间
在二维空间中,面的存在可使空间有纵深的三维感。斜面、具 有特殊透视效果的面和具有深浅变化的面,使空间的体积存在 感更强烈;而具有明暗效果的面和具有体积感的透视面的存在 给平面空间的视觉感受增加了一份体感和空间重量感。 在二维空间中,面的实与虚也会制造出不同的视觉表现效果, 体现三维空间的效果,以面的力量影响整个设计造型活动。实 而重的面具有更强的存在感;虚而轻的面常用于进行虚实对比 手法以衬托主题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平面设计构成中,可以通 过对某一面的虚化、柔化等来减轻面的存在感,从而使整个画 面和谐,富有美感,如图2-26所示。
26
二、几何图形
在艺术设计中,几何图形是 指从普通图形及实在物体元 素中抽象概括出的各种图形, 主要运用点、线、面以及通 常所说的正方形、圆形、三 角形、多边形等几何图形来 表现各种具有审美视觉效果 的形象。
我国古代时期传统的造型艺 术中,几何图形同样也出现 在常用的织物、房屋建筑及 器物上,如图2-28所示。

平面构成教程

平面构成教程

平面构成教程什么是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通过不同元素的组合和排列,创造出有组织、有层次、有节奏感的平面效果。

平面构成是设计师在进行布局和排版时所关注的关键要素之一。

平面构成不仅仅是将元素放在一个平面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方式组织这些元素,创造出视觉上的平衡、和谐和统一。

一个成功的平面构成能够引导观众的目光,传达设计的目的和信息。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1. 单一性在进行平面构成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太多不同的元素和过多的装饰,以免造成视觉混乱。

选择一两种简洁的元素进行组合,保持整体的统一。

2. 对比对比是平面构成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通过对比不同的元素,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对比可以是大小、形状、颜色、明暗等方面的差异。

3. 对齐对齐是保持平面构成整体的重要手段。

元素之间的对齐可以使设计更加稳定和有组织感。

可以选择垂直对齐、水平对齐、中心对齐等方式,确保元素之间的关系紧密。

4. 重复重复是创造平面构成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重复使用相似的元素,可以产生统一感和重复感,使设计更加有节奏和流畅。

5. 节奏节奏是平面构成中的重要要素之一。

通过合理安排元素的大小、间距和布局,可以创造出有节奏感的平面效果。

节奏可以是有规律的、重复的或者突然的。

平面构成的实践技巧1. 线条的运用线条是平面构成中的重要元素。

通过线条的运用,可以创造出有层次感和结构感的平面效果。

可以使用直线、曲线等不同类型的线条,根据需要来强调特定的元素或者界定不同的区域。

2. 图形的运用图形是平面构成中常用的元素之一。

可以使用不同的图形来传达特定的信息和情感。

图形的大小、形状和布局都可以对平面构成产生重要影响。

3. 色彩的运用色彩是平面构成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能够正确运用色彩可以使设计更加丰富、有吸引力。

可以选择适合设计主题和目的的色彩方案,并合理运用在不同的元素上。

4. 文字的运用文字是平面构成中传达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

平面设计知识--平面构成

平面设计知识--平面构成

平面设计知识--平面构成平面设计知识--平面构成平面设计知识--平面构成第一节单形造型课题一二形组合加减法一、形态的种类1、几何形:直线形、弧线形(可以用工具完成的形态,例: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特点:明快、单纯、规整、秩序(例:书、电视机、冰箱、球等)。

2、有机形:特点:微型机、膨胀、优美、弹性(水滴、鹅卵石、扁豆、马铃薯等)。

3、不规则形:手撕形、偶然形、有一定的情态、情趣。

二、形态的派生与发展(逻辑推理思维方法的演习)例:几何形--正方形,如何派生变化成各式各样瓣形态呢?思考原则:1、体量、比例关系的变化:正方形变成2:3 、2:4 、2:5 、等类推变化其长与宽的的体量比例关系,可不同的长方形。

2、方向关系的变化:变化体量比例关系后,改变其方向角度,30 ,50 ,70 等类推,也是派生发展形态的一种手法。

3、位置关系的变化:改变各形态在限定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也可获得不同的单位形态。

4、肌理关系的变化:5、色彩关系的变化:均会出现不同性格、不同情态的单位形态(简称单形)三、单形造型法1、加法:形+形 = 另一单形几何形+几何形例:正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派生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派生(类推)几何形+有机形例:正方形+鸡蛋形几何形+不规则形有机形+不规则形例:杯子------长方形+圆环锁头------正方形+圆环雨伞------三角形+细长方形台灯------三角形+球形组合方法:(图1,2)连接法:形与形外形接触,互不遮挡,保持原型特点。

联合法:形与形局部联合,组成另一个形象。

(CorelDRAW电脑软件中用“焊接”命令)。

分离法:形与形并列保持一点距离,蹭出现负形。

2、减法:形-形=另一单形几何形-几何形几何形-有机形几何形-不规则形组合方法:(图1、2)减缺法:一个形被另一个形剪去,出现新的形态。

(CoreDRAW 电脑软件用“修剪”命令)。

3、加减法综合减-加一法用一个形减去一处补在另一处,联合成另一个新形态。

平面构成复习资料

平面构成复习资料
6.骨骼的功能
将形象在空间或框架里作各种不同的编排,使形象有秩序的排列,构成不同的形状与气氛。骨骼既起着管辖编排形象的作用,也给形象以空间宽窄的功能。
7.作用性骨骼
骨骼线构成后给基本形以准确的空间,基本形在单位内可以自由改变位置、方向、正负,超出骨骼线的部分被骨骼线切除,使基本形产生变化。构成画面的骨骼线可以保留,也可以不显现。
1
1."骨骼的概念是什么?功能如何?主要分类有哪些?
要点:
①骨骼管辖着形象在设计中的位置,支配整个设计的秩序,并预先决定了形象在设计中的彼此的关系。
②骨骼是构成中图形的骨架。可以使图形有秩序有规律的进行排列。骨骼既起着管辖编排形象的作用,也给形象以空间宽窄的功能。
③骨骼从自身特点分为规律性骨骼、非规律性骨骼。从造型功用上分有作用性骨骼、非作用性骨骼。
平面构成
1.点的概念
点是与周围造型要素相比较,或与之所处的特定空间框架相比较,显得较小而被感知的形态。几何学上的点是只有位置而无大小面积的。而作为造型要素的点,则是被我们感知到的形象,是具有一定大小面积\形状\空间位置的基本单位。点在构成中具有集中\吸引实现的功能,点的连续会产生线的感觉,点的集合会产生面的感觉,点的大小不同会产生进深感,几个点之间会有虚面的感觉。
①阐述对平面构成中的空间的理解的;
②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等的改变都可实现;
③具体途径可通过列举3-4个构成说明空间是如何实现的。
7.你是如何理解构成概念中排列、组合与新形态之间的关系的。
要点:
①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新质产生的过程,过程显得尤其重要;
②新形态在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接触(形与形之间的边缘正好相切)、覆叠(形与形之间是覆盖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透叠(形与形有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结合(形与形相互结合为较大的新形态)、减缺(形与形相互覆盖,形被覆盖的地方被剪掉)、差叠(形与形相互交叠,交叠部分产生新的形)、重合(形与形相互重合,变为一体)等方法和途径中实现。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本文将分五个章节介绍平面构成的特点、分类、形式,平面构成的点、线、面的构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希望能给朋友们带来帮助~~第一节:平面设计构成基础构成的艺术及其概念所谓构成就是将不同形态的两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综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概念。

这是一个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的用语。

平面构成的特点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但是它反映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性。

平面构成在构成中采取数量的等级增长、位置的远近聚散、方向的正反转折等变化,在结构上整体或局部地运用重复、渐变、变异、放射、密集等方法分解组合,构成有组织、有秩序的运动。

平面构成就是通过这种视觉语言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产生影响,比如紧张、松弛、平静、刺激、喜悦、痛苦、茫然等等。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经常会运用到视觉语言中的构成来传达作品的特征!平面构成的分类依据构成的原理,任何形态都可以进行构成。

构成对象的形态主要有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

自然形态的构成是通过对形象整体或者是局部的分割、组合、排列,重新构成一个新图形。

抽象形态的构成是以抽象的几何形象为基础的构成,即以点、线、面等构成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排列。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探讨形式美法则,几乎是艺术学科共通的话题。

形式美是美的事物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而视觉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

狭义地说,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类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组合所具有的美。

变化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一切艺术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与原则。

变化是指将性质不同的东西并置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活泼、生动、丰富的特征。

统一则是将性质不同的、相近的或者相同的东西,按照一定的意念秩序并置在一起,造成一种同存和谐、严肃、稳定的趋势感觉,而过分地追求又易流于单调死板。

因此,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乱中求整”“平中求奇”,是一切艺术形式美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条理与反复按照一定的有序规律组织成有条理的装饰性图形,表现出一种整齐美和节奏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平面构成》1、总论2、形态属性3、形态要素4、基本型和骨骼属性5、骨骼关系6、基本形式第一章总论1、构成的起源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佩斯创建了全新的“国立魏玛建筑学校”,这就是著名的“包豪斯”。

包豪斯顺应工业社会的发展,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的共性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的新体系。

“构成”是包豪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2、构成的定义构成: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或法则进行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活动。

平面构成:在二维平面上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组织,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训练。

3、平面构成的目的、特点及学习方法(1)目的培养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

研究形态、色彩、质感、构图、表现力和美感等造型因素,这些因素是其他艺术造型的本质和基础。

(2)特点基础性:学习设计入门课,对初学设计有重要的专业引导与指导作用。

趋理性:将繁杂造型关系还原分解成造型要素,再按一定法则综合构成。

设计性:设计是有目的的造型活动,设计方案必须收到有条件的制约。

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对材料,工具和工艺的尝试把握以及对现有形态的积累,也有对新形态的发现与创造。

(3)学习方法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融会的原则。

努力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丰富构想,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接受严格系统训练,勤思考,勤动手。

4、平面构成所用的材料和工具(1)工具笔:毛笔、钢笔、铅笔、签字笔、马克笔、绘图笔、直线笔、曲线笔、鸭嘴笔等。

绘图仪器:直尺、三角尺、曲线板、圆规、分规和小圈圆规及多用小刀、剪刀等工具。

(2)材料纸张:白卡纸、白板织或较光滑的纸张,如果是做肌理还可以用宣纸,毛边纸,水彩纸或质地较粗糙的纸张来达到效果。

颜料:通常用瓶装浓缩黑色水粉颜料填色,也可用中华墨汁代替。

5、平面构成给设计思维带来的思考平面构成是一种开发潜在创造力的训练方法,其思维途径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思考:(1)严谨的逻辑思维构成练习中首先确定构成形态的若干基本要素,然后进行分解,组合,排列,这种方法是一种富于理性的,逻辑性很强的思维方法,这样可以避免先入为主的弊病,又便于在众多的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方案。

(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造型的意向特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将千变万化的自然形象转化为抽象的几何形态,寻求它们的共性,使其“异质同化”,同化异质,从而创造出富于想象和具有哲理性的视觉形象。

(3)它与我们传统几何图案有着质的差别,几何图案是非常有规律的反复中求变化,给人的感受是平面上产生一种规整统一,平面构成突破了平面时空,从多角度,多视觉,多层次等方面去探求变化,从而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质的飞跃。

第二章形态属性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皆以构成方式存在。

大至宇宙星际,小到细胞,原子的结构组合,均以形态构成的结构。

1、自然形态自然界中一切未经人为因素改变而存在的现实形态。

自然形态无处不在(如山川,树木,虫草,动物等)都有自己存在的形式和外卖。

自然界丰富多变,给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2、抽象形态抽象形态是对具象形态的高度升华和概括。

抽象形态并非是自然形的再现,而是在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中,由感性到理性发展的视觉创造。

抽象,作为形态构成的一种观念,它追求“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那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明确,更完整地反映着自然。

3、人工形态人工形态是由人创造出来的现实形态。

人工形态的观察和分析,是在人类进化和时代法则的基础上开展的。

设计领域中,对人工形态的研究日益法则,如建筑,服装,工业产品等人类劳动成功都表达了人的思想和审美需求,人工形态与自然形态有割不断的亲情,大自然是第一位设计师,创造者,就连我们人也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杰作。

第三章形态要素1、形态要素一---------点(1)点的概念点表示位置,它既无长度也无宽度,是最小的单位。

在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是相对的,它在对比中存在。

(2)点的形态、性格及心理特征形态:通常我们认为点是圆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点作为形象是多种多样的,但仍可分成规则和不规则两类。

规则的点指严谨有序的圆点,方点,三角点,不规则的点是指那些自由随意的点。

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只要缩小到一定程度,都能产生不同形态的点。

性格:点是视觉的中心,也是力的中心。

当画面有一个点时,人们的视线就会集中在这个点上。

一个点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和指向性,但是它有点“睛”的作用,并能产生集聚视线的效果。

心理特征:1、当同一画面中有两个同样大小的点,并各有位置时,它的张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即在视觉心理上产生连续效果。

2、当两个点大小不同时,视线首先会被大的点吸引,但视线会逐渐向小点移去,最后集中在小点上,点越小集聚力越强。

3、当画面中有三个点并在三个方向平均散开时,点的视觉作用就表现为一个三角形,这是一种视觉的心理反映。

(3)点的错视错视就是视觉与客观不相一致所产生的现象。

由于点的排列位置,色彩,明度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大小,远近,空间等感觉,当中存在着许多错视现象,运用得好就能事半功倍。

如两个大小一样但色彩不同的点,明度或暖色的点有向前的感觉。

由于周围点的大小不同,就使中间两个相同的点产生大小不同的错视感觉。

2、形态要素二---------线(1)线的概念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在几何中,线只有位置,长度而不具备宽和厚度。

但在平面构成中,线既有长度,也具有宽度和厚度。

(2)线的形态、性格及心理特征线是形态十分丰富,可以是直,曲,弯,规格和不规则,还可以徒手绘制。

线根据形状可分作两大类:1、直线:直线的心理效果是坚硬,顽强,明确,单纯,简朴。

2、曲线:几何曲线有椭圆,抛物线,旋窝线等,它的心理效果是规律性强,富有弹性,给人以理智的快乐;自由曲线通常为徒手绘制,显得自由奔放,极富个性。

(3)线的错视灵活地运用线的错视,可以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需需要的调整和控制,避免产生杂乱。

1、直线在不同附加物的影响下,呈弧线状。

2、同等长度的两条线条,由于它们两端不同,感觉长短不同。

3、形态要素三---------面(1)面的概念1、面是线的移动排列直至终止2、面是浓密有致的点面有长度,阔度但无厚度,有位置及方向性。

(2)面的形态、性格及心理特征1、几何形态方形,长方形,菱形圆形等规则整齐,具有简洁,明确,安定,秩序之美。

2、自由形态由不规则的形而构成的。

自由形的面变化多样,潇洒自由,轻松快乐,处理好具有很大魅力,反之则凌乱。

3、偶然形态也是自然形态,是一种难以预料的形。

云烟和浮重的形,玻璃碎片的形等。

它们不是所能主宰的,是意外,偶然得到,虽然不确定可靠,但具有超凡吸引力,产生奇异的效果。

(3)面的错视同样大小的圆,感觉上大下小、白大黑小。

线组成面具有扩展作用,水平排列高,垂直排列窄第四章基本形1、基本型的概念形象是指引起人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

设计中使用形象作为激发人们思想感情,传达信息的一种视觉语言,它是一切视觉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切用于平面构成可见的视觉元素统称形象,基本型即是最基本的形象,是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

2、形象形态的组合关系在设计中通常要将几个基本形组合在一起,构成新的形象。

1.分离:形与形之间存在着一定距离。

2.相遇:形与形边缘相接触。

3.重叠:形与形覆盖叠加。

4.透叠:形与形透明想交。

5.联合:两形交叠,彼此联合形成新的形。

6.减缺:形被形局部遮挡,形成新的形。

7.差叠:与透叠相反,相互重叠地方可见。

8.重合:形与形套叠在一起。

3、形象的正与负在平面上形象通常被称为“图”,图周围的空间称为“底”,如果“图”在前面,“底”是背景,这种形象就是正形象。

反之如果形象实际是平面上的空白,这种形象就是“底”,我们称为负形象。

如果用黑白来表现的话黑色的形称为正形象,白色的称为负形象。

但是,“图”与“底”的关系并非时时都那么清楚,在设计时正负形还可以转换,从而达到形式多样的效果。

4、形象的群化群化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

通常可作标志,标识,符号等设计的一种手段。

群化构成设计精炼,有力,突出,明确,具有符号性强的特点。

1、群化构成的基本要领(1)要求简练,醒目,设计时基本型数量不宜太多,太复杂。

基本型的群化构成要紧凑,严密,相互之间避免杂乱散现象。

(2)要完整,美观,注重整体的外观美(3)注重构图的稳定与平衡关系(4)基本形简练,概括,避免纤细和琐碎2、群化构成的基本构成形式(1)线性组合(2)对称组合(3)旋转放射组合(4)三角形组合(5)多方向自由组合第五章骨骼关系1、骨骼的概念任何一幅平面设计,都是依照一定的规律基本形组合起来的,这种管辖编排形象的方式称为骨骼。

骨骼管辖着基本形的编排秩序,基本形丰富设计的形象,骨骼与基本形犹如骨和肉的关系,相互依存。

2、骨骼的作用一是固定每个基本形的位置;二是将设计的画面按照一定规律划分成若干空间,切割单元。

这种空间称为骨骼单位。

分有作用和无作用,有规律和无规律之分。

(1)有作用骨骼:将画面划分成多个骨骼单位放置基本形,在骨骼单位内的基本形可自由变化。

(2)无作用骨骼:骨骼线在画面上不可见,只起着固定基本形位置的作用。

形与形相遇,可产生多种组合关系。

(3)有规律骨骼:重复,渐变,发射,突破等具有很强规律性的骨骼。

(4)无规律骨骼:没有规律性,可自由变化的骨骼,如韵律,节奏,对比,密集等。

第六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平面构成常见的形式有规律和无规律两大类,有规律的构成形式有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突破)。

无规律有密集,对比,分割,肌理,空间等。

有规律1、重复构成(1)重复的概念重复是指同一画面上同样的造型重复出现的构成方式。

重复构成可加深印象,使主题得以强化,是最富秩序性和统一观感的手法。

(2)重复构成的形式1.基本型重复在设计中不断使用同一基本型,这就是基本型的重复。

2.骨骼重复每个空间单位完全相同的骨骼就是重复骨骼。

按其复杂程度可分单一形式的重复骨骼,复合形式的重复骨骼。

这样可产生复杂多变的重复骨骼。

3.骨骼,基本形重复重复的基本型纳入重复骨骼内,用这种表现形式构成的图形具有很强的秩序感和统一感。

若按无作用性骨骼处理,重复基本形需放在重复骨骼的十字交叉点上,可由基本形大小,方向来增加变化,或调整大小,使基本型产生群化效果,丰富视觉。

按有作用骨骼处理,重复基本形可纳入重复骨骼内,并可在骨骼单位内进行方向感位置变化,丰富画面。

4.重复构成的基本类型A.绝对重复:在重复骨骼中以同种方法排列重复基本形的构成方式即绝对重复。

绝对重复具有严谨,统一的观感,但易产生平淡,呆板的效果。

B.相对重复:在整体重复的前提下,部分要素产生规律性变化的构成方式即相对重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