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腹痛临床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行腹痛(原发性痛经)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门诊患者。
一、经行腹痛(原发性痛经)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经行腹痛(TCD编码:BFY1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痛经(ICD-10 编码:)(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 263-266)
患者表现为行经前后和经期小腹冷痛坠胀,伴随经血量少色暗有块,形寒肢冷,带下量多色白,或腰部酸痛,肛门坠胀,恶心呕吐,头晕乏力,严重时面色发白出汗,甚至休克等全身不适症状。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制定的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杰.妇产科学[ M]. 第7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47 )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发生阵发性小腹疼痛为主, 并伴随月经周期而发作3 次以上, 以致影响工作和生活, 生殖系统
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床常见证候:
气滞血瘀型: 经行不畅, 常于经前1-2 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 疼痛较(北京:
(乐
, 连续
剧, 拒按, 或有胸闷、乳房胀痛、两胁胀痛, 经色紫红而夹有血块, 下血后疼痛缓解, 脉沉涩或弦, 舌质暗或有瘀斑。
寒湿凝滞型: 平时多坐卧湿地, 或经期有淋雨涉水史, 或有过食寒凉生饮史。经行时出现小腹冷痛, 喜暖, 经水排出不畅, 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 得热则缓, 面色青紫,四肢不温,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迟紧。
气血亏虚型: 平时虚弱多病, 行经时小腹疼痛绵绵不休, 腹痛多在经后, 小腹柔软,喜按, 经量少, 质清稀, 伴有腰酸肢倦,面色无华, 头晕心悸, 舌淡, 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经行腹痛(原发性痛经)。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3 个月经周期。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符合上述原发性痛经中、西医诊断标准者。
2.月经周期基本正常:( 28+7)天。
3.数字评分法( 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疼痛评分分值>3。
4.2 周内未使用影响疗效判断的药物。
5.14 V 40 岁。
6.自愿参加本临床路径。
7.签署知情同意书。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证、次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
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妇科检查
(2)妇科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基础体温、内分泌检测、血常规、宫腔镜等。
(八)治疗方法
1.经前期:隔姜灸+中药熏蒸+推拿治疗
隔姜灸:
主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肾俞配穴:取穴以任脉、督脉、足少阴和足阳明经穴为主。
操作:用厚3 毫米左右生姜一片, 中间用针刺十余个孔放在穴位上, 施术者点燃艾条置姜片上方施灸,每次20 分钟,隔日一次。
中药熏蒸:
I —J 八、、八、、•
主穴:关元、神阙用药:当归、茯苓、熟地、赤芍、桃仁、肉桂、红花、车前子、小茴香、艾叶、炒五灵脂、香附、元胡、炒蒲黄选穴依据:经间期以后,阳气逐渐增长,已达到“重阳”的状态,此期阴精与阳气皆充盛,子宫、胞脉气血充盈,则在阳气的鼓动下,子宫、胞脉通达,泄而不藏,经血得以下泄。治疗以活血为主。
操作:中药熏蒸将药袋降温至40C后,放于患者脐部及小腹部熏蒸,药凉后换袋持续熏蒸
40min。
推拿治疗:
①患者仰卧位,医生坐于右侧,用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小腹部治疗;一指禅推法或揉法在气
海、关元穴施治。
②患者俯卧位,一指禅推法或扌衮法施术在腰部脊柱两侧及骶部,按法于肾
俞、八髎穴使之有酸胀感,擦八髎穴使之有温热感。
随证加减:
①气滞血瘀:按揉章门、期门、肝俞、膈俞,每穴约半分钟,并拿血海、二
阴交,以酸胀为度。
②寒湿凝滞:直擦背部督脉,横擦腰部肾俞、命门,以透热为度;按揉血海、二阴交,每穴约1 分钟。
③气血虚弱:直擦背部督脉,横擦左侧背部,以透热为度。摩腹时加揉中脘2〜
3 分钟。按揉脾俞、胃俞、足二里,每穴约1 分钟。疗程:患者经前期治疗,一个月经前期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2.月经期:针刺治疗+中药内服
针刺治疗
主穴:关元、中极、足二里、二阴交、地机
配穴:实证以中极、二阴交、地机、次髎等穴为主;虚证以关元、气海、二阴交、足二里等穴为主,配合辨证取穴;肝郁气滞取气海、太冲、二阴交,针用泻法;寒湿凝滞取中极、水道、地机,施以补法;气血虚弱取关元、气海、二阴交、足二里、脾俞、肾俞,针用补法;肝肾亏虚取肝俞、肾俞、关元、照海,针用补法
中药内服:根据患者四诊和参自拟中药口服。肝郁气滞以逍遥散为主方加减;寒湿凝滞以少腹逐瘀汤加减;气血虚弱取四物汤加党参、黄芪为主, 辅以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胃以生气血;肾气亏损用调肝汤加减;湿热蕴结方选清热调血汤加减。
3.经后期:耳穴敷贴+中药内服+推拿治疗耳穴敷贴:子宫、肝、肾、脾、内分泌选穴依据:经期阴血下泄,经后子宫、胞脉相对空虚,尤以阴血不足为主。此期血室已闭,子宫藏而不泄,通过肾气的封藏,蓄养阴精,使精血渐长,充盛于冲任二脉。此为“重阴”的阶段。治疗以滋补肾阴、调养冲任为主。
操作:耳穴磁贴每次贴3-5 个穴位,双耳交替进行,每周更换一次。疗程:患者经后期治疗,一个月经后期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中药内服:根据患者四诊情况自拟中药口服。肝郁气滞以逍遥散为主方加减;寒湿凝滞以少腹逐瘀汤加减;气血虚弱取四物汤加党参、黄芪为主, 辅以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胃以生气血;肾气亏损用调肝汤加减;湿热蕴结方选清热调血汤加减。
推拿治疗:
①患者仰卧位,医生坐于右侧,用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小腹部治疗;一指禅推法或揉法在气海、关元穴施治。
②患者俯卧位,一指禅推法或扌衮法施术在腰部脊柱两侧及骶部,按法于肾俞、八髎穴使之有酸胀感,擦八髎穴使之有温热感。
随证加减:
①气滞血瘀:按揉章门、期门、肝俞、膈俞,每穴约半分钟,并拿血海、二
阴交,以酸胀为度。
②寒湿凝滞:直擦背部督脉,横擦腰部肾俞、命门,以透热为度;按揉血海、
三阴交,每穴约1 分钟。
③气血虚弱:直擦背部督脉,横擦左侧背部,以透热为度。摩腹时加揉中脘2〜
3 分钟。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每穴约1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