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演变

1.重商主义:商本位,资本原始积累时期,15-18世纪

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15-16世纪,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贮存尽量多的货币。代表人物:英国威廉•斯塔福特

晚期重商主义:17世纪上半期,对外贸易上强调多卖,允许货币输出国外,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代表人物:英国托马斯•孟

主要思想:1.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

2.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

3.一个国家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如果它没有贵金属,就必须通

过贸易来取得

4.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等

政策主张: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1.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

2.发展对外贸易垄断

3.通过高关税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

4.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2.自由放任主义理论:18c中后期-20c20s,亚当斯密《国富论》反对政府干预

自由放任主义理论主张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经济运作更好

自由放任经济体制基本特征:

1.自由竞争

2.消费者主权

3.政府的天职是“守夜人”

4.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

完全由市场机制来推动,政府经济职能有限。

3.政府干预主义理论:20c20s-50s末,凯恩斯

主要思想:政府经济职能在于通过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增加需求;通过税收来鼓励投资;通过货币政策,间接的影响私人投资和消费

萨伊定律,有效需求原理PPT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贡献

1.突破了传统的充分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一种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

2.把国民经济的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

3.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4.建立了以总需求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

5.提出了对实物经济与货币进行总体分析的货币理论

6.明确提出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

4.新自由主义理论20c60s-80s滞胀时期,哈耶克伦敦学派、德曼货币学派、卢卡斯理性预期学派

主要思想: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政府行为的内在动机,强调政府失败的可能性,主张重新以市场机制作为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工具

主要观点:

1.经济理论: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思想,宣扬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2.政治理论:强调坚持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

3.战略政策: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一体

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

政策主张:

1.私有化的所有制改革观,主张迅速私有化

2.多要素创造价值的分配观,否定剥削,否定贫富分化不正常

3.完全否定国家计划的市场改革观,反对国家干预政策

4.主张一切产业都无需保护

5.新凯恩斯主义理论:20c70s

特征:1.采纳新古典方法中的“理性预期”假设,构建工资和价格刚性理性化模型

2.以各种现实经济的不完全性解释经济的波动现象

3.在价格刚性存在的情况下,货币是非中性的

市场失灵: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原因: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表现:竞争失效(特殊行业垄断),公共产品问题,外部性问题,市场的不完全性(保险、资本、互补市场,新兴高科技产业),偏好不合理(教育,香烟),消息的不完全,失业、通货膨胀以及经济的失衡,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角色

调控人,公益人,管制人,仲裁人,守夜人

政府职能: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政府经济职能: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宏观的角度,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地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和功能

内容:1.资源配置职能:手段是公共支出和政府税收

2.收入再分配职能:手段是税收转移支付制度和奢侈品高税率日用品补贴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相机抉择,自动稳定器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松

紧搭配

4.市场管制职能

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内涵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直接控制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的模式,建立以间接调节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将政府职能转化为实现宏观总量和结构平衡,保障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转,以及调节社会收入差距

过程:

1.1978-1984,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1984-1992,第二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1992-1997,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1998至今,新阶段,国务院的机构改革

政府经济管理效能为有限性和有效性

通货膨胀:物价普遍持续上涨的过程。

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使宏观经济保持或趋向快速、平稳、健康发展的永不休止的过程

内容:1.保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2.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矛盾:高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适应: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不适应:经济增长→对劳动需求相对下降。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增加→进口增加→对外贸易逆差。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经济增长→通货膨胀。

特点:1.在管理形态上,以总量管理为主

2.在管理对象上,以价值管理为主

3.在管理手段上,以参数调节为主

4.在管理方式上,具有间接性

5.在管理过程上,具有动态性

宏观调控政策的工具:需求管理政策(相机决策,逆经济风向行事),公里管理政策(收入政策,人力政策,经济增长政策)

宏观调控运用的主要经济杠杆

1、价格杠杆的宏观调节作用

(1)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方向,促进生产结构的合理化;

(2)调节产品流向,平衡产品地区间的供求;

(3)引导消费方向,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4)调节部分国民收入分配,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关系;

(5)促使企业改善生产经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6)调节外贸进出口,以增加外汇和保护国内产品。

2、税收杠杆的宏观调节作用

(1)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实现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的结合;(2)调节不同部门、行业的留利水平,促进生产结构合理化;

(3)调节企业之间的不合理差距,促进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

(4)调节各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经济效益,促进它们共同发展;

(5)调节国内外经济合作与贸易关系,促进对外开放。

3、信贷杠杆的宏观调节作用

(1)调节存款利率,广泛筹集闲置资金;

(2)调节信贷投向,促进生产结构的合理化;

(3)控制货币投放,使货币流通量与商品可供量相适应;

(4)调节信贷资金使用条件,促进企业合理使用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