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经济学研究述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份经济学研究述评
王爱君
2012-08-20 14:36:47 来源:《经济学动态》2011年10期
【内容提要】每个人都隶属于宗教、性别、职业等多种社会身份,每种身份都有与其相对应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这些规范/准则构成了经济产出的社会机制。现代经济学家把“身份”引入经济学分析框架后,身份研究渗透到经济分析的多个层面,本文拟对这些多角度的身份经济研究进行评述。
【关键词】身份身份认同身份经济学
经济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关于个体(individuals)的,而且是毫无争议的个体。而个体被当今经济学家视为单个的个人、群体、单个人的不同自我,那么这三种不同个体是如何相关呢?这一问题其实隐含着两个疑问:(1)单个的个人为什么有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的自我?(2)许多不同的人为什么可以组成一个共处的社会群体——拥有相同的社会身份?为了解答这些疑问并厘清身份与社会福利、财富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不少学者围绕此类问题展开了多角度的探讨,形成了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新方向:身份经济学(identity economics)。
一、身份与经济学
近年来不少学者在经济学领域研究身份或社会身份问题,但比较有代表性的分析思路主要有三种:Sen的命运幻象之说、Akerlof的身份认同之说、能力空间理论等其他混合型理论,前两种思路的影响尤为深远。
(一)命运幻象假说
以“归属社群”(commitment to social groups)概念重构个体行为选择理论,是Sen(2004,2006)近年来对经济学身份研究的独有贡献。Sen指出,同一个人可以毫不矛盾地既是美国公民又来自加勒比地区,还可以拥有非洲血统,也可以是一名基督徒、自由主义者、女权主义者、戏剧爱好者、环保积极分子、网球迷等,这里的每一个群体都给了她属于该群体的一种特定身份,没有一种是她唯一的或单一的身份。但事实上,世界已经被视为各种宗教或文化的联盟,人们的其他身份则被完全忽视,这是对人类身份的“单一主义”认识,这种认识将人们仅仅视为属于某种单个群体。当把世界按照宗教、社群、文化、民族或者文明进行划分,并根据这种划分来处理战争与和平问题时,是对人们所共享的人性的粗暴挑战。这种单一划分的世界比人们实际生活其中的多重而有差异的世界更具分裂性。
Sen(2004,2006)认为,当把个人身份贴上社群属性的标签,是把丰富的人性之美塞进单一狭隘的身份盒子里,是一种高级理论的低级应用,延续到今天的冲突与暴力都受这种单一身份的幻想影响。宗教和族裔可能是人们重要的身份认同,但世界上的人民不能仅仅从宗教归属的角度加以认识,自由和平的生活需要包容性,需要从严重分裂的身份冲突中解放出来。与全球化中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相比,更亟待追问的是塑造对世界整体看法的价值观、伦理和归属感。世界稳定地迈向和平需要尊重人性及人的多样性,允许人们对多重身份的自由思考。出身于某种特殊社会背景本身不是文化自由的实践,因为它不是出于选择的行为,相反,决意留在传统模式内,或脱离某种既有行为模式,可以算是一种自由实践。在自由思考和理性选择下,一个可能的、有共同归属感的世界是可以预见
的。Sen通过对文化多元性、恐怖主义和全球化的分析,强调现代人身份的复杂性与多维度,倡导人们有选择自己身份的自由,而不是被给定的单一身份固化。“正宗欧洲人”、“正宗美国人”、“整个中东”、“西方文明”等惯用的身份标签在Sen的理论中被完全颠覆。
(二)身份认同假说
Akerlof & Kranton(2000,2002,2010)是首位把社会学的“身份”概念引进标准新古典效用分析框架的经济学家。引入“身份”元素后,个人效用函数取决于三个变量:个人自己的行为、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个人自我身份认同。除了自己的行为之外,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还来自群体中其他人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自我认同感。Akerlof把“身份”定义为是与特定的社会范畴相联系的自我感受,身份能改变自己的行动支付(action payoffs)也能改变他人的行动支付,身份选择是经济行为、机会和福利的关键决定要素。另一方面,身份认同虽是心理的自我意识(sense of self),但它同时也是左右群体/机构成败的规范。决定一个群体/机构是否运转良好的最重要因素不是薪酬奖励机制,而是组成该群体的个体对该机构是否产生认同感,如果缺乏认同感,个体将寻求从奖励机制中谋自利而不是追求该机构的目标。
与Sen关注自由选择身份的研究目标不同,Akerlof主要是论述外生的身份,如性别或种族,它们不是纯粹地由个人喜好选择的,是生而有之的,但它们又是社会准则的反应:男性应刚强勇猛,女性要温柔细腻。反之,如果男性是温柔细腻型,女性是刚强勇猛型,则属违背与身份对应的社会准则。把身份作为一自变量纳入新古典效用函数,从人们的身份以及社会准则角度审视其行为决定,可以为许多经济学问题找到另一种答案。这是Akerlof的新贡献。但Davis(2009)、
Fine(2009)等学者批评Akerlof混淆了个人身份(personal identity)与社会身份(social identity);在一系列可供的身份集中,选择哪种身份为效用函数中的代表性身份,Akerlof也未解释。Fine尖锐地指出,把身份作为效用函数的变量,既未撼动主流经济学核心,也未引发经济学现代革命,在方法论上,既非异端邪说也非跨学科交叉研究,更未对经济思想史构成冲击,Akerlof的身份研究只不过是标准技术工具的新应用,不足以视为对经济学的特别贡献,与其称他的理论为身份经济学,不如称为现代经济学的身份研究更贴切。
(三)能力空间理论
分析某种身份的行为选择,Sen是基于偏好选择理论,Akerlof是基于效用最大化理论。在Akerlof模型中,人们不仅关心自我利益,也在乎把自己融合到一个特定的社会范畴中,即纯粹自我利益与相关身份的偏好共同存在,最终,人们的行为选择趋向于较高的个人福利。但Kirman(2006)等人则认为,人们选择的行为并不总是为了最大化的自我利益。那么,当某种行为并不是基于她自己效用最大化时,如何评价她的福利状态呢?Sen和Akerlof对此并没有涉及,Kirman 则把这种状态称为能力空间中的身份(identity in the capability space)。Kirman认为个体不是根据自利原则选择某种行为,而是通过参与不同社会群体寻求个人品格与期望的自我形象(self-image)一致,人们生活在某个社会环境中,其行为并不是完全基于私人利益,他们也关心社会规范与行为约束。
为此,Kirman构建了一个动态的经济代理人身份模型,论证人们的社会身份是如何影响行为,以及这种不基于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特征给其福利评价带来怎样的挑战。他认为经济代理人的身份并不是由一个固定不变的偏好序给出,而是面临持续变动的程序:代理人现在是什么、正在做什么(what),期望自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