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中国礼文化的具身隐喻效应:蜷缩的身体使人更卑微作者:黎晓丹,杜建政,叶浩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该研究将中国文化与具身认知的研究范式相结合, 通过三个社会情境实验考察了礼文化中蜷缩身体姿势与评价人物社会地位的双向隐喻效应, 在此基础上还考察了礼文化中身体与空间双重隐喻效应的作用机制, 结果发现身体与空间的双重隐喻启动时其联结效应独立产生作用。
该研究设计合理, 三个实验逻辑清晰, 结论可靠, 为中国文化具身认知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证据。
但是, 还有以下一些问题值得商榷:意见1:“中国礼文化”是本研究的关键概念, 它的核心要义是什么?它与一般的礼仪文化(中西方)有什么区别?文中缺少交代。
回应:感谢审稿人的意见, 已在文中引言第三段处补充相应的内容。
意见2:在引言中, 作者写道:“在现代中国社会, 礼依然存在。
纵然其面貌有所改变, 但人们仍遵循着礼的大部分社交规则, 例如在与社会地位高的人交谈时, 其身体倾向蜷缩状(低头、弯腰); 在与社会地位同等或者低的人交谈时, 身体倾向扩张状(抬头、挺腰)。
”这是论文研究假设的来源的重要基础, 应标明文献的出处。
回应:感谢审稿人的意见, 已对该处补充了参考文献。
意见3:在引言中, 作者用张静(2009)和黄光国(2006)等有关当代大学生对儒家传统价值观的较高认可度的结论来说明现今大学生大致上是认可中国礼文化所体现的价值体系, 说服力稍显不够, 儒家传统价值观与中国礼文化价值观是什么关系?回应:可以说是儒家传统价值观包含了本研究所定义的中国礼文化的价值观。
礼文化的含义与表象较为复杂。
礼是儒家修身的主要实践渠道, 同时, 礼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之一。
在古代社会, 儒家身体力行地提倡与传承以“礼”为核心的身心实践, 然而经过多年的社会演变, 礼文化的总体形态与影响均在产生变化。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多级评分的认知诊断计算机化适应测验作者:蔡艳,苗莹,涂冬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非常感谢审稿专家的细致审稿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些都促进了本文的进一步完善。
根据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及建议,我们对文章做了认真修改,现就文章修改了的部分做如下详细说明,所有修改了的部分我们均在文中用黄色进行了标注。
审稿人1意见:论文中方法正确,推导过程无误,表述清楚,结构合理,逻辑缜密,是一篇较好的学术论文。
存在的问题在于:意见1:对于EAP方法的估计结果,形式上是否存在不足,0,1表示的知识状态?回应:专家的这条意见非常好。
在认知诊断中,如果采用EAP方法估计被试的知识状态,则估计值一般是介于0-1之间的概率,即每个被试在每个属性上的期望后验掌握概率;而在认知诊断中,一般会根据被试在每个属性上的期望后验掌握概率划分为掌握或未掌握,而划分的依据一般是以0.5为标准,即当被试期望后验掌握概率小于0.5则断为没掌握(即ˆ0α=ik ),否则判为掌握(即ˆ1α=ik)。
在本研究中,被试参数估计方法采用是MLE/MAP法,这两种方法估计的结果则直接是0-1二分化的。
意见2:进一步修改正文稿格式,错别字错误。
回应:非谢谢专家的意见,根据专家的建议我们又通读了全文,并对相关格式及错别字做了修改,详见文章第11、13、21、22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稿人2意见:作者基于涂冬波等人(2010)提出的P-DINA模型,针对多级评分项目提出了GP-DINA模型,这个模型比P-DINA模型更合理些。
作者还基于0-1项目的选题策略KL、PWKL和HKL给出多级评分的相应选题策略PS-KL、PS-PWKL和PS-HKL。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强化敏感性基础作者:应梦婷江光荣于丽霞鲁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首先在此感谢各位审稿专家认真严谨的审稿,为我们的稿件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我们进一步改进稿件提供了很大帮助。
下面是我们针对各位审稿专家的意见作出的回复以及修改情况说明,同时,在稿件正文中也用蓝色对相应修改内容进行了标记。
审稿人1意见:文章写作规范,概念准确,有一定的创新,行文清晰简明,使用的范式具科学性,对无关变量的控制也很细致。
但是本文仍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建议修改后再审。
意见1:研究一没有报告描述性结果,不知道两个研究的被试是怎样的被试,也会影响对文章结果的理解,比如:研究二的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在其他人口学变量上是否有差异?回应:感谢审稿专家的意见。
已补充研究一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并对研究二的被试组成作了更细致的说明。
见2.2.2描述统计结果和3.1.1(2)被试的组成,蓝色标记部分。
意见2:研究二的入组标准中,有“入组的自伤被试必须同时满足2个条件:(1)自伤问卷总分大于9;或自伤问卷总分大于6且至少有一种自伤行为的发生次数在5次及以上”,为何制定这样的标准?这一标准是否有文献支持?回应:针对审稿专家的意见,对此标准进行说明和修改完善如下:本研究所用自伤问卷是国内研究者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外自伤量表编制而成,目前以此问卷为研究工具的研究表明,该自伤问卷上得分越高,情绪表达不能、情绪调节困难、冲动性等核心病理特征的程度越严重(冯玉,2008; 于丽霞,2013; 于丽霞等,2013)。
然而,目前尚缺乏对问卷划界分的相关界定,且由于是中国版问卷,缺乏国外研究证据的支持。
本研究起初制定筛查标准时,主要是结合DSM-5对自伤行为的界定,采用经验划分法选取的划界点。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女性生理周期对条件性恐惧习得和消退的影响作者:金艳;郑希付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意见1:本研究以临床常见的经前期综合征为切入点,研究其可能的理论机制;研究区分了条件性线索恐惧和条件性情景恐惧,比较了经前期和经期女性在2种条件性恐惧习得和消退的特点,得出了经前期女性对条件性情境恐惧易习得难消退的结论,结果分析和讨论合理。
文章中一些地方用词不严谨:如“老鼠”,具体是大鼠还是小鼠?“以往研究显示雌激素调节条件性恐惧,而黄体酮对条件性恐惧的研究较少”句子不完整,请对文章中类似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回应:感谢审稿人指正。
首先,文章中用的“老鼠”一词,经过文献查证,已在修改稿中具体区分了小鼠和大鼠。
其次,对于文中句子不完整处,经多次通读,已做了相应的修改。
意见2:图3和4未做差异显著性标记,请补充。
回应:感谢审稿人指正。
修改稿中图3和图4已做差异显著性标记,补充了图注。
审稿人2意见:意见1:实验具有可行性,经前期和经期数据具有可对比性。
采用的NPU研究方法,增加了数据的可信度,虽然样本数太少,仍建议发表。
回应:感谢审稿人的认同。
本实验中样本量确实较少,主要是因为经期女性自主参加实验的人数不多。
但在国内外期刊曾发表了不少小样本的条件性恐惧的论文。
例如,《心理学报》2012年,vol.44,No.3,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返回的性别差异,作者孙楠:实验中采用男性和女性被试各20名;又如国外期刊Neuroscience Letters,2011年, vol.487,No.3,Effects of intensity and positional predictability of a visual stimulus on simple reaction time,作者Carreiro, L. R. R., Haddad, H., & Baldo, M. V. C.:实验中只有16名大学生参加行为实验。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新生儿情绪性语音加工的正性偏向——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作者:张丹丹陈钰敖翔孙国玉刘黎黎侯新琳陈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意见1:我仅对实验范式有一个疑问:作者利用中性声音作为odd-ball范式中的标准刺激,而情绪语音(高兴、愤怒、恐惧)作为偏差刺激。
结果发现高兴会诱发一个更大的失匹配反应。
但因为这三种偏差刺激的声音是不同的,作者如何能确定观察到的现象是因为对不同情绪语音的处理引起的,还是因为三种不同的声音底层属性引起的?现odd-ball范式对这个问题公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同样的声音即做标准刺激又作为偏差刺激。
比如可以在一个block里用高兴做偏差刺激,中性做标准刺激。
而在另一个block里反过来,这样可以直接比较高兴这同一个刺激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异,进而避开因不同声音引起的可能混淆变量。
当然,各种声音可以自由组合。
另一种简单的办法是做一个baseline run。
就是把高兴、愤怒、恐惧三种声音在一个独立的block里混合随机播放,来确定其反应。
再用这些反应作为相应的baseline与odd-ball里的反应做对比。
回应:审稿人的意见非常正确,本研究的设计的确存在不足,我们也准备在后续的相关实验中加入两种刺激位置反转的session。
由于参加此次实验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不是新生儿了,现在也不可能把他们找回来补测,因此此次实验的缺陷请审稿人原谅。
本次修改我们将此项不足在讨论中明确指出了(见讨论倒数第二段)。
不过,Cheng et al (2012)在研究中还使用了对照刺激(control stimuli),他们通过语音处理软件抽提出情绪语音材料的基频(f0)作为对照刺激,采用中性材料的f0作为标准刺激,情绪材料的f0作为偏差刺激,发现新生儿的大脑并不能分辨不同情绪材料的f0。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具身认知视角下软硬触觉经验对性别角色认知的影响作者:易仲怡杨文登叶浩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第一轮非常感谢审稿专家为稿件提出的建议,也感谢编辑部编委、老师的辛勤工作。
以下为作者针对专家意见所进行的修改说明:审稿专家1意见:作者从典型的社会语言现象入手,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旨在探讨触觉经验与性别角色认知的隐喻式关系,并通过三个实验揭示了触觉经验与性别认知间的双向作用关系:软硬—性别隐喻的心理现实性—性别隐喻的内隐程度性—抽象概念的心理模拟性。
考虑到当前热点词的流行、内化程度,进行这样一个本土化的实证研究很有必要。
同时作者以具身视角从进化适应及传统文化方面对该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总的来说,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理论贡献,但仍有几个需修改的地方:意见1:引言中问题的提出应与总讨论相呼应,综述部分的段落建议精简一些。
突出重点。
回应:感谢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
修改稿针对性地做了如下两点修改:(1)精简了引言的综述部分。
稿件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切入,对性别角色认知进行了探讨,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身体触觉经验与性别角色认知之间的双向作用关系,为整合社会性别角色认知的生物性与社会性提供一定的启示。
专家的意见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文章的思路和侧重点,在引言对“性别角色的生物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之间的争议”段落进行了删节,并对“性别角色的概念是否会通过软硬进行隐喻表征”段落进行相关研究的补充,突出从具身认知视角研究软硬触觉对性别角色认知形成与发展影响的必要性。
具体删补如下:①删除“如Paul和Perryjenkins (2016)对109个美国家庭进行的7年追踪研究发现,父母的性别行为和性别意识预测了儿童的性别角色态度,当父母在儿童生命的第一年时间里报告了更多的传统性别行为和意识时,孩子们就自己的性别报告了更多关于传统性别角色印象的知识。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的问题性网络使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作者:陈武,李董平,鲍振宙,闫昱文,周宗奎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该研究通过大样本的调查考察了亲子依恋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机制,并对青少年的同伴因素(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以及意志控制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分析。
研究的理论逻辑清晰,模型构建依据充分,研究也具有一定理论和实用价值。
但仍然需要在一些概念的完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方面进行提高。
详细请见审改稿。
意见1:1.1中―社会控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会导致沉迷网络?在这里应该做些简单地交代,在讨论中也需要抓住这个议题。
在依恋理论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是两个基本维度(Brennan et al., 1998),温暖支持和社会控制与这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回应:感谢专家的意见。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他人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和期望的一种调节功能,即使他人主观上不愿意做出相应的改变(Lewis & Rook, 1999)。
在本研究中,良好的亲子依恋提供了社会控制的功能,此时个体担心沉迷网络及相伴出现的问题(如学业失败)会让父母伤心(Hoffmann, 2011),因而减小了PIU的可能性。
这里仅对其做出简单交代。
1.3 意志控制的调节作用第三段对社会控制作了更多介绍:根据社会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y),家庭相关变量具有社会控制的作用(Hirschi, 1969)。
在实证研究中,研究者最为关注直接社会控制和间接社会控制两种具体形式(Oxford, Harachi, Catalano, & Abbott, 2001)。
当个体较为年幼时,父母作为一种权威对孩子更多施加直接控制(如父母监控),随着个体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自主性的增加,直接控制减少,间接控制增加(Oxford et al., 2001),且后者的作用更为显著。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视听通道双任务对多目标追踪的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视听通道双任务对多目标追踪的影响:干扰还是促进?作者:魏柳青,张学民,李永娜,马玉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文章“视听通道双任务对多目标追踪的影响:干扰还是促进?”通过三个实验对比考察了视觉和听觉两个通道任务对于同时进行的多目标追踪任务干扰是否存在异同。
并且考察了同时视听任务中的信息与多目标追踪任务相一致或不同时,对于多目标追踪任务的影响。
这篇文章研究问题明确,写作比较规范。
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意见1:文献综述中(第二段)对现有研究的总结不够,比如,只是说其它研究采用何种范式来研究什么问题,但是对于现有的一些研究缺乏概括性的总结和归纳,尤其对于这些结果对现有理论的影响没有涉及。
回应:非常感谢专家的意见,根据专家的意见,我们做了相应的补充修改。
文献综述“1.1双任务实验范式下多目标追踪的注意加工机制”部分第一段主要介绍了以往研究者所使用的实验范式,第二段分析了以往的具体研究,第三段总结和归纳了以往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
根据专家的意见,已对文中前言和讨论相关部分进行了补充修改,使主题更突出,突出其理论的意义和价值,敬请专家审阅。
意见2:研究试图考察视、听两种双任务对于多目标追踪的影响。
尽管在视听任务除呈现方式外的其它条件都做了精心的匹配。
但是多目标追踪任务本身就是个视觉任务,很难去平衡。
就比如实验1B中发现听觉任务中追踪的正确率要好于视觉任务,这可能是因为视觉的双任务在竞争资源的原因。
回应:非常感谢专家的意见,根据专家的意见做了补充和解释。
自多目标追踪范式提出以来,该任务是仅占用视觉注意资源还是仍占用其他类型的注意资源是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
以往研究发现,视觉任务会对多目标追踪产生干扰,因为两者占用共同的视觉注意资源,这是研究者所普遍认同的。
但听觉任务也会对多目标追踪产生干扰,说明两者也分享了相同的注意资源如执行功能等。
本研究就是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比较视觉和听觉任务对多目标追踪干扰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多目标追踪过程所占用注意资源类型或注意分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多目标追踪的注意加工机制是更适合于用中央或单一容量理论来解释还是多重资源理论来解释。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二语情绪概念理解中的空间隐喻》作者:沈曼琼谢久书张昆李莹曾楚轩王瑞明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意见1:2.3 结果与分析部分中“根据以往数据处理的方法(Meier, Robinson, 2004),删去词语判断准确率低于75%的被试10名(王穗苹, 迟毓凯, 王瑞明, & 吴岩, 2005)”,但是,Meier 和Robinson(2004)的研究中,并没有删去准确率低于75%的被试,而是“Latencies were then log-transformed to normalize their distribution (Ratcliff, 1993). Next, we replaced trials that were 2.5 SDs below or above the grand latency mean”。
另外,值得思考的是,在只有30个被试参加的实验中删去10个被试是否合适?Meier和Robinson(2004)的研究中,只是“Inaccurate trials were dropped from the analysis. ”;在Outlet等人的研究中,是“Trials with errors in any of the two tasks (8.79%, 743 trials) were excluded from the latency analysis.”。
是否这两个研究中用的方法会更为合理、可行?回应:非常感谢审稿人的宝贵意见,为了验证实验结果是否稳定并增加有效被试量,同时针对审稿人提出的补充相关变量实验结果的要求,我们重新收集了实验数据。
先前实验中的被试只是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所以对二语情绪词汇的判断正确率低,导致删除的被试较多。
新实验中使用的被试均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实验结果中有效被试人数显著增多,最主要的是,实验结果与之前版本的结果相同,证明本实验结果稳定,具有可重复性。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阅读水平调节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基于9~11岁儿童的证据作者:梁菲菲;王永胜;杨文;白学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总评:该篇文章探讨了阅读模式的发展变化,分别以年级和阅读水平作为两个变量,每个变量分为三个水平,来探讨阅读模式的发展即由不成熟到成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作者区分了两个重要理论,基于阅读水平发展的熟悉型的假设,以及基于年龄变化的眼球运动协调假设。
总体来看,作者探讨的问题具有较大理论价值,文笔较为流畅,但研究方法和控制手段存在一定瑕疵。
一些问题需要澄清。
意见1:3-5年级的划分,是否能够对应眼球的生理成熟度的等级划分,3年级的同学可能8岁,四年级的同学也可能8岁或者九岁,这些信息需要呈现出来。
此外,希望有一个更客观的指标来衡量生理成熟度。
回应:3-5年级的划分是严格对应儿童生理年龄的。
在选择被试时,我们首先做的是在各年级中选取入学年龄相同的儿童作为测试对象,根据其语文水平的高低,分别选取阅读水平高、中、低三组被试参加正式的眼动实验。
例如,在三年级被试的选择上,我们首先选择2006年9月1日-2007年8月31日出生,并在2013年9月1日正式进入三年级的儿童作为测试对象。
由于眼动实验是在三年级下半学期进行的,因此,统计出来的平均年龄是在9.1岁。
非常抱歉在撰写论文的时候,未注意到用“年级”一词表达儿童的生理年龄会带来理解上的偏差。
感谢专家提出并予以修改的机会,为了明确这一点,在文中,我们摒弃以“年级”作为区分生理成熟度的说法,而改用儿童的实际生理年龄作为生理成熟度的反映,即在文中用儿童的“生理年龄”来代替“年级”,具体修改详见文中蓝色字体部分。
意见2:阅读材料选择评分都比较容易,是否因为比较容易,在平均注视时间等指标上达到了天花板效应,导致没有出现阅读水平的主效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说明书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辩证领导行为及其对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的影响:一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导行为研究作者:王辉王颖季晓得纪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评审这篇文章。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领导概念——辩证领导行为, 并试图通过概念分析和实证数据, 论证辩证领导行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依据及对组织变量(一般绩效与创新能力)的影响, 研究设计严谨, 数据收集和统计方法科学合理。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作者在本文的题目中明确提出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领导理论的探索”, 表明了作者的理论自信和探索勇气。
我有几个疑问和建议, 提出来供作者参考。
不过, 这些疑问只是本人的意见, 不代表编辑部, 如果与其他评审专家的意见有冲突或不一致, 请忽略本人的意见, 听取编辑部的意见。
意见1: 本文开头的铺垫似乎没有必要。
黄鸣鹏和王辉早在2017年就提出了辩证领导行为的概念, 与2020年的疫情蔓延没有任何关系。
本文也没有提供解释疫情应对的关于领导作用的内容。
所以, 这一段与本文的主题没有直接关系, 建议删除。
回应: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诚如您所说, 新冠疫情的蔓延与辩证领导行为的提出没有非常直接的关联。
但是, 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对当前中国经济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从零售餐饮、住宿旅游、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行业营收大幅下滑, 到制造业、房地产、施工建筑行业等因人流、物流受限而复工复产缓慢, 再到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生鲜物流等科技公司的异军突起, 疫情给中国各个行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与机遇, 而这些变化可能会深刻影响到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开头铺垫的初衷是想说明在疫情背景下, 企业坏境变得更加复杂, 领导者需要权衡矛盾、应对变化、关注大局的需求变得愈发迫切, 这为研究辩证领导行为及其影响提供了前提, 故在问题引入时做了铺垫。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治疗的神经心理机制——脑成像研究的ALE元分析作者:任志洪阮怡君赵庆柏张微赖丽足江光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意见1: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在治疗前不同状态下激活脑区的异同,在治疗后变化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一步分析讨论其可能的生物和心理机制。
回应:感谢专家建议。
对于治疗后变化的相同之处,在本研究“3.2.1总体数据分析”,就是针对焦虑和抑郁障碍二者在治疗后的共同激活变化情况;而对于治疗后变化的不同之处,本研究3.2.2两种精神障碍数据分析,进一步探讨二者在治疗后脑区激活变化的不同之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只关注治疗后脑区激活的变化,而焦虑和抑郁障碍患者治疗之前脑区激活的异同,前人已有较多的相关研究,并非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比如,以下两个研究就是对未接受治疗的抑郁和焦虑障碍的脑区异常情况的探索:Williams, L. M. (2016). Defining biotypes f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based on large-scale circuit dysfunction: a theoretical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clinical translation. Depression & Anxiety, 33, 1-16.该研究对抑郁和焦虑障碍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二者在大范围的神经回路上的功能联结性异常情况,结果发现了二者一致在默认模式回路、突出回路、消极与积极情感回路、注意回路及认知控制回路的功能联结性上存在异常。
Bishop, S., Duncan, J., Brett, M., & Lawrence, A. D. (2004). Prefrontal cortical function and anxiety: controlling attention to threat-related stimuli. Nature Neuroscience, 7(2), 184-188.该研究主要探讨了对与威胁相关的刺激物进行加工时,注意控制的情况,最终发现了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一样,都被认为在发病过程中前额叶、杏仁核和海马有相似的改变。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正念冥想对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元分析作者:任志洪; 张雅文; 江光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意见1:需要解释,为什么干预周期正向预测干预效果?回应:非常感谢审稿专家指出我们在该问题论证不充分。
我们将从正念干预特点的特殊性出发,探讨干预剂量如何影响干预效果。
Creswell(2017)指出正念干预的剂量可能类似于有氧运动干预规律,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疗效,则需要一定量的强度;干预周期的控制需考虑先前的正念经验,对于新接触正念疗法的对象,可能会引发负性体验,称为“黑夜体验(“dark night”experience)”,则需设置干预强度上限。
然而,对于真正参与并坚持训练的个体,随着练习周期增加会提高正念体验的质量,疗效会凸显(Tang, Yang, Leve, & Harold, 2012)。
Kabat-Zinn 等(1992)探究8周团体正念冥想对焦虑的干预效果发现,焦虑障碍个体的焦虑症状随干预进程呈线性减少趋势,且干预结束后干预效果持续,预示着干预超过8周可能带来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干预周期影响的探讨时,以8周作为干预剂量的重要分界值。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引言部分“1.2.2干预特征”的“干预周期”一段加以补充修改,为便于专家查阅,特粘贴修改部分如下(修改见蓝色标记处):修改稿:干预周期在干预试验中,往往存在“剂量效应”,即干预的强度会影响干预的效果(陈爱国, 殷恒婵, 颜军, 杨钰, 2011);同样地,正念冥想对焦虑的干预中也可能存在这一现象,且干预强度与效果的关系可能与有氧运动干预规律大致相同(Creswell, 2017)。
已有的元分析研究所得出的干预周期的调节作用结论存在不一致性(e.g. Chen et al., 2012; Khoury et al., 2013; Vøllestad, Nielsen, & Nielsen, 2012)。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中英流行背景音乐对大学生中英词汇记忆的影响作者:高淇,白学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探讨音乐与记忆的关系,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但研究总体而言在问题提出上缺乏应有的逻辑,在实验设计上欠严谨,具体如下:意见1:虽然研究指出“...前人研究中区分了不同音乐类型及歌词语言对不同学习任务的影响,但针对不同歌词语言信息与所学语言之间是否有交互作用,及这种交互作用是否会影响学习效果的研究较少...”,但事实上,从研究的实验设计来看,“音乐类型3(中文流行音乐,英文流行音乐,无音乐)×词汇类型2(中文词汇,英文词汇)”,所探讨的本质上而言仍然是与前言部分所提及的Pierre 和Alan(1989)的研究同样的问题,即背景音乐语言熟悉性的干扰问题。
回应:非常感谢审稿专家所提出的宝贵意见。
诚如审稿人所言,Pierre和Alan (1989)的研究的确也是背景音乐语言熟悉性的干扰问题,但是Pierre和Alan (1989)研究的是英语和意大利语的背景音乐对英语母语者单词记忆影响,而意大利语对被试而言是完全不懂的语言。
做过类似研究的还有:Takahashi (2006)以日语母语者为被试,学习材料为日语,无关言语材料为日语背景音和韩语背景音;Marsh,Hughes 和Jones (2009)以英语母语者为被试,学习材料为英语,无关言语材为以英语背景音和威尔士语背景音;Hyönä和Ekholm(2016)以法语母语者为被试,学习材料为法语,无关言语材料为法语背景音和意大利语背景音。
这些研究均探讨了不同熟悉度的背景音语言产生干扰大小的问题,且所使用的背景音材料均为母语或者外语。
但是,以上研究中使用的外语均为被试完全不懂的语言,实际上与无意义言语没有差别(慕德芳,宋耀武,高江峰;2013; Hyönä & Ekholm, 2016)。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任务证据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部分线索效应的认知抑制过程:情绪Stroop任务证据作者:白学军刘湍丽沈德立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意见1:研究目的“对部分线索效应的提取抑制假说进行了重新检验”这种提法降低了研究的价值,建议进一步提炼研究主旨。
回应:虽然本研究也是对提取抑制假说的重新验证,但更重要的是对抑制的发生时间进程的考察,正如外审专家认为的,原文中试图通过“对部分线索效应的提取抑制假说进行了重新检验”这一论述表达本研究的目的,并不十分准确,同时也降低了研究的价值。
现把研究目的更改为“对部分线索效应的认知抑制进程进行了考察,同时为提取抑制假说提供证据”。
意见2:研究提出当前有关线索效应有两个假说,但后文设计仅对抑制假设着力,如何在2个假说中完成了二择一的关注,目前文稿稍显突兀。
回应:正如专家指出的意见,原文对于两个假说的综述,并不能很好的呼应后文中仅对抑制假说的验证。
策略破坏假说和提取抑制假说的关系是这样的:策略破坏假说(Basden, Basden, & Galloway, 1977; Basden & Basden, 1995; Reysen & Nairne, 2002)的提出较早,而提取抑制假说(Anderson, Bjork, & Bjork, 1994; Bäuml & Aslan, 2004, 2006; Aslan, Bäuml, & Grundgeiger, 2007)是最近提出来的。
策略破坏假说虽然得到了部分研究的支持,但该假说存在一些含糊不清的问题,基于此,研究者从抑制的角度提出了提取抑制假说,相较于策略破坏假说,提取抑制假说得到了更多研究的支持,特别是采用fMRI技术的研究也支持提取抑制假说,表明该假说能对部分线索效应的本质进行更好的解释,所以本研究把部分线索范式和Stroop 范式相结合对部分线索效应的抑制假说进行验证。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意见 1:In several places of the paper, the authors suggest treating parameter as zero when the statistic is not significant. This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principle of statistical testing. It is important to realize that mediation/moderation may still exists even if the statistics are not significant. In particular,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 is closely related to sample size. For example, there exists t=-1.807 above figure 11 on page 15. It is very likely that another researcher will found that the statistic for the same parameter is significant if he/she has a sample with a larger size. 回应:根据审稿专家的意见做了修改(用蓝色字体显示)。一般地说,审稿专家的意见在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选择多多益善?——选择集大小对消费者多样化寻求的影响作者:刘蕾郑毓煌陈瑞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本文通过三个实验研究,探讨了消费者多样化寻求行为与选择集数量之间的关系。
从论文选题来看,是消费行为领域的重要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所汇报的实验结果也支持了作者的假设。
论文优点在于:作者对相关文献有很好的把握和梳理,实验设计严谨规范,尝试利用moderator(研究三)来验证机制的尝试也值得肯定。
但是论文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需要在修改中加以完善。
意见1:论文摘要部分需要修改,现在的版本中有多处表述语意不清楚的地方。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的宝贵建议!我们将论文摘要部分做了细致的修改,以确保语意清晰,语句流畅。
详情请参阅论文摘要部分。
意见2:论文引言的第二段的出现非常突兀。
可以考虑放在最前面作为引出―多样化寻求行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或者直接删除,或者在论文的discussion部分提及。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的细心审阅和建议,的确引言第二段内容与前后文逻辑关系不强,论文作者也非常认同评审专家的建议,已将该段内容放在文章开头作为引出―多样化寻求行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意见3:论文第四段的相关讨论(―因此,作为生产企业和供应商,应找到倒U形的临界点,只要供应临界点的产品种类数量,就可以通过减少生产和供应成本而使总收益最大化‖)没有事实根据,建议作者谨慎。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认真严谨的审阅和建议。
为周密起见,我们已将该段表述删除。
意见4:第4页倒数第5行,―柯学‖的引用需要注明年份。
回应:特别感谢评审专家如此细心的审阅并耐心的指出文中不足。
已注明所引用论文的年份。
意见5:第5页作者提到―消费者多样性寻求行为随选择集增大而增加(McAlister,1982;Pessemier,1978;Simonson,1990;Walsh,1995)‖,这部分内容与本文立意相矛盾。
因为作者一开始就提到探索多样化寻求行为与选择集大小关系的研究几乎没有,所以有必要开展本研究。
但在此处又罗列了很多研究过这一问题的文献,自相矛盾。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细心的审阅和建议。
由于原文表述不当,出现了自我矛盾之处。
已有研究的确尚未探索选择集大小与消费者多样化选择之间的关系。
McAlister(1982)、Pessemier(1978)、Simonson(1990)、Walsh(1995)等文献并没有发现多样性寻求行为随选择集增大而增加,而是发现由于对未来多样性消费需求的预期,包括人们对于新奇、变化的固有需要和减少对未来偏好不确定性的风险,消费者倾向于寻求多样性。
因此,根据评审专家的建议,我们修改了原文的表述。
具体见文章2.2节第一段。
意见6:第8页,倒数第10行,应为―实验1A‖。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的细心和耐心,我们已在文中修改为―实验1A‖。
意见7:实验1A和1B,为什么不combine在一起汇报?而要单独拆开来?实际上这是一个2(产品类别:冰激凌vs.酸奶)*3(choice set: 6, 12, 30)的between subjects design。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对实验汇报方式的宝贵建议。
由于实验1A和实验1B是两次独立进行的实验,两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本文的研究发现是稳健的,因此两次实验选择了不同的产品,被试也有所不同(大学生或MBA),因此不适合将两个实验合并。
意见8:表一中的数字代表什么意思?我理解是多样化选择的个数,作者需要加以明确。
另外,需要对三个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行两两对比的统计检验。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的宝贵建议。
已在表1中增加说明―选择口味数量‖。
另外,在每个组选择口味数量的均值旁边采用上标方式注明三个组之间两两对比的统计检验结果。
意见9:研究二:作者提到这是一个3X2的组间实验,但这种表述并不准确,因为其中个体认知需求水平是一个individual difference factor, 是测量得到的。
另外,作者分析数据的方法并不科学,对于这样的design, 建议使用spotlight 分析方法(Irwin, Julie, and Gary McCleland 2001).I rwin, Julie, and Gary McCleland 2001, ―Misleading Heuristics for Moderated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8 (1), 100–109.回应:感谢评审专家严谨的实验表述建议。
我们对实验表述进行了修改——―实验设计采用3(选择集大小:6种vs. 12种vs. 30种)X认知需求水平(连续变量测量)的组间实验‖。
谢谢评审专家指出分析方法上的问题,并悉心的为我们提供了参考文献。
我们仔细阅读、学习了评审专家推荐的文献Irwin & McCleland (2001),同时查阅和学习了关于spotlight 和simple slope analysis方法的其他相关文献(Spiller, Fitzsimons, Lynch, & Macclelland 2013, Aiken & West 1991)。
一方面,这些文献并未明确指出在连续变量作为调节变量而被调节项为二次项(曲线估计)时如何进行spotlight分析;但是我们仍将认知需求水平作为连续变量检验其对曲线的调节作用。
数据结果显示,作为连续变量分析时,认知需求水平和选择集数量二次项交互作用达到边际显著,p=.08,这与认知需求水平作为分类变量时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p=.05);另一方面,使用中位数区分认知需求水平高低进行分析(在与连续变量分析方法结果较为一致的情况下),数据结果更加形象,清晰。
我们在此仅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若评审专家认为需要将认知需求水平作为连续变量汇报结果,我们将进一步修改。
在新增加的实验中(实验2B),我们已经按照评审专家提供的spotlight分析方法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汇报,因为实验2B的设计不包含二次项曲线估计,所以可以很好地运用评审专家建议的分析方法。
总之,感谢评审专家,数据分析的建议不仅有助于本研究的完善,同时帮助我们学到了新的知识。
参考的文献:Aiken, Leona S. and Stephen G. West. 1991. Multiple Regression:Testing and Interpreting Interaction.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Irwin, Julie, and Gar y McCleland 2001, ―Misleading Heuristics for Moderated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8 (1), 100–109.Spiller, S., Fitzsimons, G., Lynch, J., & Macclelland, G. H. 2013. ―Spotlights, Floodlights, and the Magic Number Zero: Sim ple Effects Tests in Moderated Regress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13(1), 277-288.意见10:针对研究发现的机制,作者提到―这些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我们对选择集过大导致消费者寻求多样性程度反而减少的原因分析,即不同认知需要水平的人在面临过大选择集时采用的信息处理策略不同,低认知需要个体会采用简单的启发式策略,寻找到令自己满意的选择即可,而高认知需要的消费者则被激发付出更多认知资源和努力确定偏好,做出最优选择,因此表现出更少的多样性倾向‖。
但实际上,本文所汇报的实验,没有一个直接检验了这一心理机制。
如何证明认知需求水平的人在决策时付出了更多认知资源?如何确认认知需求低的个体使用了启发式决策?作者需要设计一个实验,来直接test这一mechanism。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的建设性建议!本文为此专门设计了实验2B以检验相对小选择集,大选择集激发的个体思考方式、决策策略因为个体的认知需求水平不同而不同。
详情请评阅文章第14-15页。
意见11:在研究三中,作者使用字体模糊的方式来操纵认知困难,并期望通过―认知困难‖这一调节变量来间接证明心理机制。
这是值得肯定的尝试方向,但可惜的是,作者并没有进行必要的manipulation checks,是否模糊字体真的导致被试产生了认知困难?另外,选择集大小本身也会带来决策难度的差异,因此,在研究三中,实际上被试面临两种来源不同的认知困难,一种是选择集大小导致的(decision difficulty),另一种是字体(cognitive difficulty),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困难来源,在理论上如何交互影响人们的多样化寻求行为?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影响?需要作者更多地去思考和讨论。
回应:感谢评审专家具有洞察力的建议。
如评审专家的建议,我们应当分别测量认知困难和决策困难以观测选择集大小和字体模糊与否对其的交互影响。
按照专家的建议,我们在实验三基础上增加了138名样本数据,测量了认知困难和决策困难。
数据结果表明选择集数量只会影响到在清晰字体情况下的决策困难,而对于模糊字体下的决策困难并无影响,且模糊字体情况下的决策困难水平较低,意味着模糊字体下个体已经启用直觉式的思维,不存在因为思考感知到的决策困难;而对于认知困难,则只有模糊字体情景下才存在。
我们认为认知困难和决策困难都会促使个体采用启发式的思考决策方式,因此造成了选择集大小和字体模糊与否对多样化寻求行为的交互影响。
请专家评阅16-18页的修改内容。
意见12:论文还存在多处表达和写作上不流畅之处,建议作者通篇仔细阅读修改,以增加可读性。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中肯的建议。
我们在评审专家的建议下,对全篇文章进行了几遍的通读修改,相信论文已经比较通畅,可读性较强。
审稿人2意见:本研究探讨了选择集大小对多样化选择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但有些问题作者需要在文中更加明确或修正。
意见1:Need for cognition,在国内一般翻译成―认知需求‖,而且国内已有人修订过认知需求量表,因此,作者需要交代所使用版本的效度和信度。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宝贵的建议!按照评审专家的建议,我们已将NFC翻译为―认知需求‖,并补充交代了量表的效度和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