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哲学流派
哲学的三大基本派别
![哲学的三大基本派别](https://img.taocdn.com/s3/m/bd12b36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d.png)
哲学的三大基本派别
1. 实证主义派
实证主义派是近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核心思想是强调经验和实证验证
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实证主义派认为只有通过观察、实验和经验验证才能获得可靠的知识。
其代表人物包括康师傅和洛克。
实证主义派的理论主张对于现代科学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2. 理性主义派
理性主义派强调人类理性和智力在认识世界和寻求真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理性
主义派认为人类的理性和智力具有超越感官经验的能力,可以直接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普遍性的真理。
其代表人物有笛笛卜和康德。
理性主义派的理论对于哲学和伦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强调了人类的理性能力和思维的普遍性。
3. 辩证法派
辩证法派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种重要学派,其核心思想是强调事物的矛盾和
变化性。
辩证法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存在着矛盾和对立的关系,通过矛盾的统一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其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
辩证法派的哲学思想带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了事物的整体性和变化性。
这三大基本派别在哲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对人类思想和文明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是哲学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与哲学流派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与哲学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a46a162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3.png)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与哲学流派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孕育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
这些思想家们以其独特的见解和理论、丰富的思想体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位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哲学流派。
1. 孔子: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提出了“仁爱”、“中庸”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思想,强调道德的根本作用。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仁爱为核心来处理人际关系,实践中庸之道以平衡个人与社会、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2. 孟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加以发展。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善良,并认为人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德行和修养。
他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君主应该关注人民的疾苦,为人民谋福祉。
3. 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放下私欲,达到心无杂念、无为而治的境界。
他认为万物皆由“道”所生,主张回归于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平和。
4. 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幽默的语言和寓言故事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
庄子主张“自由自在”、“无为而无不为”,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追求心灵自由的重要性。
他提倡“逍遥游”,通过悟道而达到境界超脱世俗的境地。
5. 荀子:荀子是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强调人性本恶,主张通过教育和外力的感化来达到道德修养。
他提出了“性恶论”和“性善论”之争,对于人性的本质及其修养的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思考。
除了以上几位重要的思想家,中国历史上还有其他哲学流派,如墨家、法家和名家等。
墨家崇尚兼爱,主张素质平等和公平正义;法家则强调严刑峻法,以法治社会;名家则注重辩论和言辞的艺术。
这些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各自独特的理论和观点,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而言,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对于塑造中国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考研哲学复习资料中国哲学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概述
![上海市考研哲学复习资料中国哲学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af1883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d.png)
上海市考研哲学复习资料中国哲学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概述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经历了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
在中国哲学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哲学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
本文将对中国哲学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进行概述。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流派和代表人物。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哲学思想流派之一,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倡“仁爱”、“礼治”等思想。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他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性善”和“尽心”。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另一重要的哲学思想流派,其核心思想是追求“道”的境界。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无为而治”、“自然”等思想。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他进一步阐发了老子的思想,强调个体的解脱和自由。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在中国古代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提倡“兼爱”和“非攻”的思想。
墨子是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以兼爱为核心”、“以非攻为外交”等。
墨子的思想在一些方面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有所补充。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支重要流派,倡导“法治”和“严刑峻法”。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势力法”、“赏罚分明”等思想。
韩非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家思想名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又一重要流派,主张“名实合一”和“光武一体”。
向秀是名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关注政治和官僚体制,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论。
名家思想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多样性。
当然,中国哲学思想的流派和代表人物远远不止以上几种。
还有像兵家思想、纵横家思想、墨翟思想等等,都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总结起来,中国哲学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的概述,既反映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当代的学习和思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通过对这些流派和代表人物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也能够更好地应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学术研究中。
中国哲学流派: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主张思想及代表人物
![中国哲学流派: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主张思想及代表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2769f2c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7a.png)
中国哲学流派: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主张思想及代表⼈物⼀、儒家: 代表⼈物:孔⼦、孟⼦、荀⼦。
作品:《论语》、《孟⼦》、《荀⼦》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它以春秋时孔⼦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的⾃⾝修养的⼀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尚的⼈。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道。
⾄战国时,儒家分有⼋派,重要的有孟⼦和荀⼦两派。
孟⼦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仁政”,在对⼈性的论述上,他认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与荀⼦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之所以提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道家: 代表⼈物:⽼⼦、庄⼦、列⼦。
作品:《道德经》、《庄⼦》、《列⼦》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称「道德家」。
这⼀学派以春秋末年⽼⼦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为,万物⾃然化⽣,否认上帝⿁神主宰⼀切,主张道法⾃然,顺其⾃然,提倡清静⽆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国寡民」、「⽆为⽽治」。
⽼⼦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派:庄⼦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学派。
三、墨家: 代表⼈物:墨⼦。
作品:《墨⼦》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创始⼈为墨翟。
这⼀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如⼰;兼爱,即爱⼈如⼰。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思想上提出尊天事⿁。
同时,⼜提出「⾮命」的主张,强调靠⾃⾝的强⼒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蹈⼑,以⾃苦励志。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1e8207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e.png)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是世界上伟大的文明古国之一,同时也孕育出许多深刻而卓越的哲学思想。
这些思想对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了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本文将从儒家、道家和墨家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进行探讨。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流派之一。
儒家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和中庸,强调个体应该以仁德为基础来维系社会和谐。
儒家提倡“君子”行为和美德,包括礼仪、忠诚、诚实等等。
儒家思想以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教诲为基础,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观念。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另一大流派。
道家强调追求内心的和谐和平静,崇尚“无为而治”的理念。
道家思想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一种无形无息的力量——道,人应该追求与道的和谐,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自己的平衡。
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治”与儒家的“仁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中国古代政治和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是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哲学学派之一。
墨家强调以兼爱为核心的社会伦理观念,并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
墨家提倡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主张道德和社会利益应相辅相成。
墨家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风气的形成,以及科技和经济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
这些哲学思想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中国社会和文化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些思想,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并从中汲取智慧,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国哲学哲学流派
![中国哲学哲学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6473a5f283c4bb4cf6ecd19a.png)
中国哲学流派儒家:儒家是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制,在教育上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主张君王应行“仁政”,这样才能使天下归心。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许多统治者的尊重,但在当时动荡的社会形势下,诸侯之间各为已利而崇尚武力,儒家的德政很难得以施行。
汉以后,儒家思想被尊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家“知天文、识旱涝”,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也是封建的根本。
它担“天下教化之先声”,有“以一号百”的影响力。
所设“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于各地积极办学。
亦是维护社会道德、纷乱中凝聚力量的最庞大的文化核心。
道家: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伏羲一画开天。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
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从此成为古往今来治国治家之宝术。
以老子、文子、庄子,管子等为主要代表,主张“虚无、自然、无为、守静、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等。
道家现存为三大学派:黄老之学,老庄之学,杨朱之学。
余者经秦火,汉火,书葬,衣冠南渡皆亡佚。
法家: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刑名之学,经过管仲、李悝、吴起、商鞅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
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
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
中国的哲学与思想流派
![中国的哲学与思想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bf96fb1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0.png)
中国的哲学与思想流派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自古以来就诞生了许多重要的哲学与思想流派。
这些思想流派不仅为中国人民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思考方式,也对世界其他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围绕中国的哲学与思想流派展开论述,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兵家等主要流派。
一、儒家哲学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也最具影响力的一派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德理念,即推崇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倡导君子之道和道德修养。
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等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家思想也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
二、道家哲学道家哲学提出了“无为而治”的观念,强调追求自然、虚无、无为而治。
道家重视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内在修养,鼓励以柔克刚、顺天应人的处世之道。
道家学派的代表作为《道德经》和《庄子》,其中庄子的“自由游刃于虚无之中”等观点至今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三、墨家思想墨家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一个独特流派,其核心理念是以兼爱为基础的“非攻”思想。
墨子强调人们应该以爱德来实现和平,反对战争和任何形式的暴力。
墨家学派还提倡审慎权衡,强调实用主义,并在古代工程技术、冶金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倡导依法治国,强调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为韩非子和商鞅。
韩非子提出了严明的法治观念和高效的行政管理,主张以法律来规范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
商鞅则在秦朝的变法中实施了一系列法家思想的政策和改革。
五、兵家思想兵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特殊流派,主要关注军事战略和战争艺术。
兵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为孙子和吴子等。
孙子的《孙子兵法》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军事著作之一,强调战争中的智慧、战略和策略,对后世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起来,中国的哲学与思想流派丰富多样,每一种流派都对中国社会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秩序,道家注重自然与个体修养,墨家倡导兼爱与和平,法家强调法治与行政管理,兵家关注战争战略与智慧。
中国哲学的流派与分期
![中国哲学的流派与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653abfd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3.png)
中国哲学的流派与分期中国哲学的流派与分期2009-08-05 22:57儒家传统指得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的儒学一支,它以强势的道德意识及政治理想成为贯串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价值观,时至今日,儒家传统的价值意识依然主导着并决定着中国人社群的道德信念与家庭伦理。
孔子基本观点儒学世界观基本上以对天的理解以及天人关系的各种型态的可能性之优劣比较与选择等两个问题为出发点,作为其建立世界观的主要脉络。
而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更可因而由其自身之努力与创造,得与天地的存在意义同其伟大。
孔子教导"为仁"的原理;孟子则提出"养浩然之气"、"求放心"、"尽心"的功夫论;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大学》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德目;《中庸》的"诚之者人之道也""慎独"的哲学;周敦颐的"主静立人极"功夫;张横渠的"存天理去人欲";程颢"识仁"、"体贴天理";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朱熹的"格物致知"、"穷理尽性";陆象山的"立其心之大者";王阳明的"致良知";刘蕺山的"慎独"与"诚意"....等等。
不论这些儒家学者试图透过何种相近或相异的概念范畴或思想体系,对于人类自我修养及超越的可能提出各种设计,他们所共同承认并以此种共识为基础而发展其本身思想的观点,即是透过这些人类自身由内而外的功夫修养,追求并达至儒家理想的社会政治体制与文化理想。
儒家哲学最重视社会哲学,因为成就一个现世的人类理想社会是儒家最原始的关怀,为了设计与建立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孔、孟、荀等人都可说是不断提出各项有关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或伦理的观点的思想家,同时这正可以说明何以社会哲学才是儒家思想起步的主要重心,亦即,就儒学传统的整体来说,儒家哲学的进路是社会哲学的。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6915ae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8.png)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和最深邃的哲学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背景。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代哲学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思想流派,影响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进程。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它的主要思想是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伦理思想。
儒家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的培养,以及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性。
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等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家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道”的境界,倡导无为而治的理念。
道家的代表性作品有《道德经》,该经文中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独特的一派,它强调以兼爱为核心的社会伦理思想。
墨家强调以实际行动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福祉,提倡平等和公正。
墨家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与儒家、道家并存,并对后世的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名家思想名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主要代表是荀子。
名家思想关注政治和社会问题,主张通过治理和教育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荀子的代表作《荀子》强调人性本恶,提倡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规范来改善社会。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独特的地位,它注重制度和法律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严密的法律管理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法家的代表作《韩非子》详细阐述了法治和行政管理的原则,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名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了解这些流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流派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ada102e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0.png)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流派在中国⼏千年的思想发展过程中,曾经产⽣过许多辉煌的思想成果,这些思想成果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也产⽣了⼴泛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想的丰富内容就表现在历代诸⼦百家的思想论述之中。
⼀、儒家儒家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个重要的学派,孔⼦是这⼀学派的开创者。
经过汉代的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中国成为长达两千多年的统治思想。
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最关⼼的是社会、政治和伦理问题,⽽⾃然观、认识论等内容相对薄弱。
孔⼦提出的仁和礼的思想始终是儒家的核⼼,天命观和中庸之道也是儒家尊崇的思想内容。
经过汉唐⾄宋明,儒家思想中的⾃然观、辩证法、认识论思想内容被不断充实起来。
值得说明的是,儒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内部不同思想家之间是有很多差别的,因此儒家的思想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
⼆、法家法家也是先秦时期的⼀个重要学派,早期的代表⼈物有商鞅、申不害、慎到,⾄战国末期韩⾮集法家思想⼤成。
法家也重视社会政治,但是与儒家不同,法家否定道德教化,强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主张法、术、势结合的法治主义。
这⼀政治哲学思想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了深远的影响。
除政治哲学之外,法家在⾃然观、辩证法、历史观和认识论⽅⾯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成果。
三、道家道家也是在先秦时期出现的⼀个重要学术流派,由⽼⼦创⽴,庄⼦继其后。
从战国到秦汉时期,道家演变出了⽼庄道家、稷下道家和黄⽼道家等不同⽀派。
道家的政治主张是⽆为⽽治,思想消极。
但是道家在宇宙论、辩证法⽅⾯的思想成果极其丰富,对事物的认识深刻⽽富于远见,思辨的抽象⽔平达到了很⾼的程度。
因此道家⾃古以来在中国就被看作是智慧的化⾝,对中国传统的⽂学艺术、⼈⽣态度影响⾄深。
四、墨家墨家是战国早期建⽴的⼀个学派,由墨⼦创⽴,当时影响巨⼤,与儒家并称显学。
后期墨家对墨家思想有很多演变和充实,但是秦汉以后墨家学派衰微,最终成为绝学。
墨家的⾃然观强调⾮命,但是主张天志和明⿁观念,政治伦理观强调兼爱、尚贤、尚同,提倡上说下教,讲求功利主义。
中国哲学发展详细脉络
![中国哲学发展详细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309fd35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5.png)
中国哲学发展详细脉络
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原始社会时期:古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等。
2.先秦时期:中国哲学的形成时期,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派。
儒家主张仁爱、礼法,强调个人修养;道家主张无为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强调公正正义;名家主张辩证方法,强调实用主义;法家主张法治,强调政治权力。
3.汉魏时期:儒家逐渐成为主流学派,形成4种经典:《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从此儒家的学说进一步体系化。
4.唐宋时期:佛教思想传入中国,形成中观、成唯心派、华严宗、禅宗等。
此外,道家也逐渐发展出全真道、碧霞洞、五斗米道等。
5.明清时期:哲学思想进一步丰富,兴起了理学、心学、气学、真理派等。
其中,理学强调爱国、修身和忠诚;心学强调“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气学强调阴阳五行、术数等;真理派强调实证、实用主义。
6.现代时期:自19世纪以来,中国哲学开始与西方哲学接触,形成了许多新兴学派,如大陆学派、新儒家、新庄学、民族学派等。
其中以大陆学派最为著名,
该学派主张批判传统知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实践第一”的观念。
总之,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启迪、丰富多彩的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宇宙和人类自身的思考,同时也与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宗教等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哪三大哲学为主的哲学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哪三大哲学为主的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b5e1fdb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9.png)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哪三大哲学为主
的哲学
中国哲学是指主要由儒家、法家、墨家组成的哲学流派,分为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慧”两个单词组成。
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使用。
后来,哲学一词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使用。
汉语里的“哲学”一词出自日本学者西周在《百一新论》中的对“philosophy”的翻译,直到1902年中国人才在《新民丛报》的一
篇文章里将“哲学”一词以回溯的方式应用于中国思想。
1950年代起,中国的学术研究受前苏联影响,对思想史的研究,都套用“哲学”一词。
哲学是研究人类的思想和对社会、万物、宇宙的认知的社会意识形态注重启迪智慧,引起人思维上的升华。
西方注重实践,因此产生了近代物理学,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中国注重思想,因此产生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流派
![中国古代哲学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f194969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c.png)
中国古代哲学流派(上)儒家哲学儒家传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的儒学一支,它以强势的道德意识及政治理想成为贯串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价值观。
儒学世界观基本上以对天的理解以及天人关系的各种型态的可能性之优劣比较与选择等两个问题为出发点,作为其建立世界观的主要脉络。
儒家哲学最重视社会哲学,因为成就一个现世的人类理想社会是儒家最原始的关怀,为了设计与建立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孔、孟、荀等人都是不断提出各项有关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或伦理的观点的思想家,同时这正可以说明社会哲学才是儒家思想起步的主要重心,即,就儒学传统的整体来说,儒家哲学的进路是社会哲学的。
儒家的社会哲学内容条理清晰,《大学》八条目是最具体的代表,《礼记》的《礼运大同篇》也是重要的社会哲学著作;此外,周公制礼作乐与孔、孟、荀三人所提出的许多政治制度与施政原则如行仁政、不重敛赋、礼乐化民等,都是儒家思想传统中极具代表性的观点。
另外,孝道是《论语》中孔子以之为一切德性的根本德性者。
最后,《易经》哲学中藉由《易传》注解之作而建立了儒家价值本位的情境伦理学,此即针对各种伦理冲突情境的知识解析提出进退智慧,从而作为儒者处世应世的操作知识根据。
道家哲学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等人。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
但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在《道德经》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
中国古代的哲学流派
![中国古代的哲学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545ed43ee87101f69e319550.png)
在孔子心目中,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 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在孔子看来,他的使 命和政治主张能否实现,完全是由命运决定的。
2.鬼神
孔子对于鬼神的存在上,也采取一种两可的态度, 不议论鬼神,却又不否定鬼神的存在。这也是放弃鬼神具有人格神的外
3.冯友兰(18951990)《中国哲学 史》
•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 整的《中国哲学史》
窃查此书,取材谨严, 持论精确,允宜列入 清华丛书,以贡献于 学界。
——陈寅恪
4. 张岱年(1909-2004) 《中国哲学大纲》
•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 哲学史》
5. 任继愈《中国哲学 史》
貌,保留鬼神的权威。
•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 进》)
•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为政》)
•
周人尊礼尚德,事鬼敬神而远之。
•
——《礼记·表记》
君子与圣人
1.君子与小人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 有所不为也。”(《子路》)
在孔子看来,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人的思 想和行为最好的状态是中道。
3 .中与时
孔子说的中庸并不是在两端取一个中间值,而是有很 大的灵活性。
• (孔子)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微子》)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哪些流派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哪些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bade04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5.png)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哪些流派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涌现出了多个流派。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流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阴阳家。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流派之一。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道德伦理、仁爱和社会秩序。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主张培养人的德性和道德修养。
重要的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大学》和《中庸》。
道家源自老子的思想,强调追求自然和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之道,追求个体的内心和谐,并反对人为的规范和权威。
《道德经》是道家的重要著作,其中包含有关无为而治的思想。
墨家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哲学流派,强调兼爱和公平。
墨家的核心原则是“非攻”,即反对战争和暴力。
墨家主张通过互惠和公正来建立社会秩序。
《墨子》是墨家思想的主要文献。
名家是中国古代的另一个哲学流派,以荀子为代表。
名家主张性恶论和性善论,认为人性本恶,并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人性。
名家强调审美和礼仪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陶冶人的情操。
法家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哲学流派,以商鞅为代表。
法家思想主张强权政治和严厉的法律制度,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通过法律的约束来维持社会秩序。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阴阳家源于道家思想,强调宇宙的阴阳和五行之间的关系。
阴阳家主张通过研究宇宙的运行规律来认识世界和人类的命运。
《周易》是阴阳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涌现出了多个流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阴阳家。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念和观点,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哲学思想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智慧和思想传统。
中国哲学主要流派
![中国哲学主要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930955d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d.png)
中国哲学主要流派
中国哲学主要流派包括儒家、法家、墨家等。
这些流派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影响和发展,但它们都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和丰富提供了独特的思想和观点。
儒家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的基本思想是以“仁”为核心,注重“礼”和“义”,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伦理。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中国哲学的主流思想之一。
法家是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它的基本思想是强调法律的统一和普遍适用性,主张“以法治国”,反对“人治”。
法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思想体系被视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一。
墨家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流派之一,它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兼爱”、“非攻”和“尚贤”。
墨家思想提倡平等、博爱、和平,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选拔贤能之士来治理国家。
墨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思想体系被视为中国古代社会和平稳定的重要支柱之一。
此外,中国哲学还有道家、佛教等其他流派,这些流派的思想和观点也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和丰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1e53bb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0.png)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一、儒家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就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秩序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
儒家的代表性思想家孔子强调了仁爱、道德、尊卑有序等价值观,并倡导以家庭为基础建立社会秩序,强调家族和社会伦理关系的重要性。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主张人性本善,并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人们回归善性。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另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
道家的核心是追求道的真理和自然的无为而治。
道家的代表性思想家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强调通过超越个人欲望、顺应自然的原则来实现和谐。
道家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自然同心以及淡泊名利,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墨家思想墨家思想是古代哲学思想的另一重要流派。
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非攻的道德观念,并批评社会的不公正和战乱。
墨子提出了爱的概念,认为爱可以减轻人们的痛苦,并主张通过仁爱来建立和谐社会。
墨家思想对于古代中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观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是以韩非子、李斯等人为代表的哲学流派。
法家思想主张依靠明确的法律和严格的管理来维持社会秩序,并注重实用主义,强调权力和效率。
法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有深远影响,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奠定了基础。
五、兵家思想兵家思想是一个特殊的哲学流派,主要关注战争和军事策略。
孙子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兵书之一,强调战争指导原则和军事战略。
兵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和战争策略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中国军事文化的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涵盖了多种流派,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和兵家思想。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思想也为后世中国哲学和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中国哲学哲学流派
![中国哲学哲学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40e709a4bb4cf7ec4bfed030.png)
中国哲学哲学流派中国哲学流派儒家:儒家是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制,在教育上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主张君王应行“仁政”,这样才能使天下归心。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许多统治者的尊重,但在当时动荡的社会形势下,诸侯之间各为已利而崇尚武力,儒家的德政很难得以施行。
汉以后,儒家思想被尊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家“知天文、识旱涝”,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也是封建的根本。
它担“天下教化之先声”,有“以一号百”的影响力。
所设“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于各地积极办学。
亦是维护社会道德、纷乱中凝聚力量的最庞大的文化核心。
道家: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伏羲一画开天。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
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从此成为古往今来治国治家之宝术。
以老子、文子、庄子,管子等为主要代表,主张“虚无、自然、无为、守静、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等。
道家现存为三大学派:黄老之学,老庄之学,杨朱之学。
余者经秦火,汉火,书葬,衣冠南渡皆亡佚。
法家: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刑名之学,经过管仲、李悝、吴起、商鞅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
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
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
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中国古代哲学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29efda6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6.png)
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中国古代哲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哲学体系,主要代表流派有儒家、法家、墨家等。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之一,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法家是中国战国时期和西汉初期的一种政治和法律思想体系,强调法制建设、以法治国。
墨家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节葬、节用等。
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如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
这些思想家和哲学家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宇宙观、伦理观、政治哲学、逻辑学、形上学等方面。
这些研究方向都与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哲学体系,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现代哲学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流派儒家:儒家是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制,在教育上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主张君王应行“仁政”,这样才能使天下归心。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许多统治者的尊重,但在当时动荡的社会形势下,诸侯之间各为已利而崇尚武力,儒家的德政很难得以施行。
汉以后,儒家思想被尊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家“知天文、识旱涝”,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也是封建的根本。
它担“天下教化之先声”,有“以一号百”的影响力。
所设“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于各地积极办学。
亦是维护社会道德、纷乱中凝聚力量的最庞大的文化核心。
道家: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伏羲一画开天。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
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从此成为古往今来治国治家之宝术。
以老子、文子、庄子,管子等为主要代表,主张“虚无、自然、无为、守静、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等。
道家现存为三大学派:黄老之学,老庄之学,杨朱之学。
余者经秦火,汉火,书葬,衣冠南渡皆亡佚。
法家: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刑名之学,经过管仲、李悝、吴起、商鞅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
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
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
墨家: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
创始人为墨翟。
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杨朱学派并称显学。
后期墨家分化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名家:“名家”是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并且以善辩成名的一个学派,又称“辩者”、“刑(形)名家”。
名家是先秦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派,战国时称“刑名家”或“辩者”,西汉始称“名家”。
名家主要活跃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善于辩论,善于语言分析而著称于世。
在历史贡献方面,名家首开名辩之风,扩大了谈说论辩在社会现实中的作用和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辩治乱、辩名实、辩异同、辩是非、辩善恶的名辩思潮。
由于名家自古以来主要以“正事物名”为研究对象,所以该学派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主张,但却留有两个对事物、对逻辑作不同解释的学术派系,分别是“合同异”和”离坚白“,而提出该两个思想的代表人分别是“惠施”以及“公孙龙”。
杂家:杂家,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
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
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
《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
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
杂家著作以战国《尸子》、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战国时期商鞅门客尸佼、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集,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
杂家的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杂家虽是以道为本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
纵横家:纵横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
纵横即合纵连横。
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其祖乃鬼谷子,又名王禅,战国时代卫国人,著有《鬼谷子》兵书十四篇传世。
纵横家崇尚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的技巧,他们注重揣摩游说对象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或拉拢或分化,事无定主,说无定辞,一切从现实的政治要求出发。
纵横家在战国时期的社会舞台上非常活跃,其思想和活动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阴阳家: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
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
阴阳学是古代汉族重要的哲学思想。
齐人邹衍是其代表人物。
大体而言,邹衍的阴阳家思想表现在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试图进一步的发展,用来建构宇宙图式,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古代汉族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农家:农家,又称“农家流,是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
该流派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农家学派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
农家对农业生产技术经验之总结与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可见于《管子·地员》《吕氏春秋》《荀子》。
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是农民阶级的代言人。
许行有弟子几十人,他们生活极为简朴,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靠打草鞋、编席子为生。
他们没有土地,过着流浪的生活。
他们从楚国来到滕国,不是追求高官厚禄,而是希望得到一块土地、一间房子,以便定居下来从事耕种。
小说家: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
《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小说家所做的事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并呈报上级等为主,然而小说家虽然自成一家,但被视为不入流者,贡献。
“陆王心学”是由儒家学者陆九渊、王阳明发展出来的心学的简称,或直接称“心学”;或有专门称为某哲学家的心学,如王守仁的“阳明心学”。
陆王心学一般认为肇始于孟子、兴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由王守仁集其大成。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心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
稷下学派:据史载,当时齐国,曾在齐都临淄稷下,造了高门大屋招徕贤土,诸子学派多来云聚,争鸣蔚然成风,成为战国时代最兴盛的国家。
“稷下”的来历,一说,因齐都南隅有稷山,临淄在其北侧而得名;一说,齐都临淄西门原有稷门,学宫营造其外,故称“稷下”。
当年各国许多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不远千里,前来讲学,进行不治而议的自由辩论,人们称这些人为“稷下先生”。
他们各自所集的门徒称为“稷下学士”。
稷下学派的历史较长,早在齐威王的父亲齐桓公时就有养士的风气。
齐宣王时规模最大,达“千有余人”。
见于史册的主要有宋鐦、尹文、慎到、彭蒙、田骈、环渊、邹衍、驺爽、淳于髡、貌说、田巴和鲁仲连、接子等人,这就是通常说的稷下学派代表人物。
跟随他们的还有一些门徒。
先后到过这里的还有孟子、荀子以及他们的子弟。
黄老学派:黄老学派,先秦道家的一个派别。
“黄”,指传说中的黄帝,“老”,指春秋末期的老聃;尊黄帝、老聃为学派的创始者,以“黄老之言”为学派的指导思想,故名黄老学派。
黄老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最初流行于齐国稷下学宫。
它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崇法治;既以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又强调“道生法”,要求统治者“虚静谨听,以法为符”,不受任何干扰,一切均以法律为准绳。
史籍载一些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如申不害、慎到、韩非等大都“学本黄老”,可见黄老学派带有明显的道、法结合的性质,而在法律思想上更多地倾向于先秦法家的主张。
乾嘉学派:乾嘉学派是指清代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
由于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顶盛,故得名。
清代的文字狱对乾嘉学派的研究影响较大。
当时的文人学士不仅不敢抒发己见,议论时政,即使是诗文奏章中有一言一名的疏失,也有遭致杀身灭族惨祸的危险,而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古代典籍的整理上,寻章摘句,逃避现实。
乾嘉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其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阎若璩、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
一般说来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首的“皖派”影响最大。
吴派的学风即搜集汉儒的经说,加以疏通证明。
皖派则重视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中名物制度的考证。
乾嘉学派重视客观资料,不以主观想象轻下判断,广泛收集资料,归纳研究,有着细致、专一、锲而不舍等可贵的治学精神。
东林学派:东林学派,是中国明代末年思想学术领域出现的一个以讲学与议政相结合的著名学术流派。
因该学派的创始人顾宪成、高攀龙等学者在地处江苏无锡城东隅弓河畔的东林书院聚众讲学和读书,故得名。
东林学派的形成,是十五世纪后半叶以来社会危机发展的结果,是在农民起义和新兴市民反封建斗争的震荡中产生的。
当顾宪成、高攀龙等一批敢于直谏的官吏被贬回乡时,并未消极隐居,仍“志在世道”,以国家兴亡为重。
东林学派的思想特征,体现在政治思想上首先是反对封建独裁专制,极力抨击和反对大宦官大官僚的专权乱政,提出了具有民主思想色彩的口号。
他们强烈要求革新朝政,并提出“利国”“益民”的政治原则,把百姓看作社会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