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体视图的画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共57张PPT)
![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共5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0bafb11172ded630a1cb67d.png)
1、形体分析法
运用各种基本体的投影特性及其三面投影关系—
数量关系和方位关系,尤其是长对正、高平齐 、 宽相等的对应关系。对组合体的投影图进行形体 分析。
如同组合体画图一样,把组合体分解成若干简单 形体,并想象其形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再按各 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像搭积木那样将其拼装成 整体。
第32页,共57页。
第46页,共57页。
三、由组合体的两个投影图补画第三个投影图(续) 一般步骤
•浏览投影图 概略了解
•形体分析
•线面分析
• 对照检查 加深图线 所补画的投影图和已知的投影图以及想象出的空间
形体进行对照,检查是否符合投影关系。常用线面分析 法来印证。
第47页,共57页。
三、由组合体的两个投影图补画第三个投影图(续) 例: 已知组合体V、H投影图,补画其W投影图。
第41页,共57页。
正垂面和铅垂面 切左前上角
V
⑶ 线面分析法读图
按投影关系确定线框的对应投影
一线框→类似线框→类似线框 为一般位置平面 直(曲)线为垂直于直(曲) 线所在投影面的垂直面
∥投影轴的直线段→ ∥投影轴的直线段为线框 直线段 所在投影面的平行面
∥ 投影轴的直线段→类似线框 为垂直于直 线段所在投影面的垂直面
形体分析 线面分析
补画W投影图
检查对照 加深图线
左前部带半圆槽的正 垂三棱柱
后部带圆孔的L形板及四
棱柱底板
第48页,共57页。
两块叠加 开铅垂矩形孔
例:由形体的主、侧视图,画俯视图。
首先进行形体分析:
根据组合体投影图想象其空间形状。
再根据形体分析的思路作图:
第49页,共57页。
题目 1′ 2′
运用各种基本体的投影特性及其三面投影关系—
数量关系和方位关系,尤其是长对正、高平齐 、 宽相等的对应关系。对组合体的投影图进行形体 分析。
如同组合体画图一样,把组合体分解成若干简单 形体,并想象其形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再按各 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像搭积木那样将其拼装成 整体。
第32页,共57页。
第46页,共57页。
三、由组合体的两个投影图补画第三个投影图(续) 一般步骤
•浏览投影图 概略了解
•形体分析
•线面分析
• 对照检查 加深图线 所补画的投影图和已知的投影图以及想象出的空间
形体进行对照,检查是否符合投影关系。常用线面分析 法来印证。
第47页,共57页。
三、由组合体的两个投影图补画第三个投影图(续) 例: 已知组合体V、H投影图,补画其W投影图。
第41页,共57页。
正垂面和铅垂面 切左前上角
V
⑶ 线面分析法读图
按投影关系确定线框的对应投影
一线框→类似线框→类似线框 为一般位置平面 直(曲)线为垂直于直(曲) 线所在投影面的垂直面
∥投影轴的直线段→ ∥投影轴的直线段为线框 直线段 所在投影面的平行面
∥ 投影轴的直线段→类似线框 为垂直于直 线段所在投影面的垂直面
形体分析 线面分析
补画W投影图
检查对照 加深图线
左前部带半圆槽的正 垂三棱柱
后部带圆孔的L形板及四
棱柱底板
第48页,共57页。
两块叠加 开铅垂矩形孔
例:由形体的主、侧视图,画俯视图。
首先进行形体分析:
根据组合体投影图想象其空间形状。
再根据形体分析的思路作图:
第49页,共57页。
题目 1′ 2′
17-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PPT模板
![17-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cb9ade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2.png)
17
如图4-7所示的轴承座,将其摆正、放平后,可分别从A,B,C,D四个方向 进行投射,其投影图如图4-8所示。由于A或B方向的投影图图4-8(a)或图4-8(b) 最能清楚地反映轴承座的实形,且虚线较少,因此图4-8(a)或图4-8(b)都可作 为主视图想,现定图4-8(b)为主视图。
(a)
(b)
(a)画底板
(b)画支撑板和圆筒
图 4-9 画轴承座三视图的步骤
20
(c)画肋板
(d)画底板上的孔及圆角
图 4-9 画轴承座三视图的步骤
21
绘制底稿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布局画出三视图的基准线。 (2)一般应从每一部分形状特征最明显的视图入手,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 要部分;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先画圆或圆弧,后画直线。 (3)面底稿时,物体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应正确确定其相对位置,其三个视图 应按“三等规律”配合着画,以免出现漏缺和错画等情况。切记不要先把一个视 图画完后再画另一个视图,这样不仅会降低绘图速度,而且还容易出错。 (4)面底稿时,所画图线越轻越好,以能看清楚为宜,以便检查时修改图线。
22
5.检查、修改、清洁图面
底稿完成后,应按各基本形体逐个进行仔细检查,即核对各组成部分的相对 位置关系、投影关系是否正确,重点检查两形体衔接处(结合处)是否有多画或 漏画图线及图线的虚实是否正确等情况,确认正确无误后擦去多余的线条,并把 图面清洁干净。
6.加深、描粗图线
一般先圆后直、先细后粗、先水平再铅垂、再斜线、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加深 描粗图线。
15
(a)立体图
(b)形体分析 图 4-7 轴承座形体分析
16
1.形体分析
图4-7所示的轴承座由底板、圆筒、支撑板和肋板四部分叠加而成。支撑板的 左、右侧面与圆筒的表面相切,肋板在底板上且与圆筒相交,底板的后端面与支 撑板、圆筒的后端面平齐,底板上有两个圆柱通孔。
组合体视图ppt课件
![组合体视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1602b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8.png)
部分形状再进行整体构思。 由于任何基本体的视图都是封闭线框,故图中每一个
封闭线框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基本体的投影。一般先从主 视图着手,把其按线框分成几个部分,再结合另两面视 图分析出各部分的形状。
例: 利用形体分析法读图
2 线面分析法
①要弄清视图中“图线”的含义
图中的直线,可能是一条转向素线,也可能是一条交 线,还可能是一个平面的积聚线。
• 分析及正确表示各部分形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 检查、加深。
例1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E
C
D
肋板
凸台 轴承
B
A
支承板
底板
●
●
●
●
●
例2 切割体三视图的画法
画切割式组合体 时,先分析其原形 ,然后分析被几个 截平面所截,从每 个截平面的积聚投 影开始画图。
例3 切割体三视图的画法
在画切割式组合体 时,利用类似性解 题和检查是非常必 要的。
如50、30 、27 这三个
尺寸确定该组合体的 总体尺寸
四、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尺寸应尽量标注在视图外面,以免尺寸线、尺寸数字 与视图的轮廓线相交。
R
好!
不好!
➢同轴回转体的直径,应尽量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10 6
Φ12 Φ8 Φ30
❖而半径尺寸只能标注在显示圆弧的视图上。
错误标注 半径尺寸
正确标注 半径尺寸
例4 切割体三视图的画法
梯形槽
小圆柱孔
三角块
三角块
半圆槽
形体切割分析:L型棱柱经过图示的切割方式而成
画L型棱柱三视图
1 切去左右两三角块 2 切去半圆槽 3 切去梯形槽 4 挖两圆柱孔
4-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封闭线框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基本体的投影。一般先从主 视图着手,把其按线框分成几个部分,再结合另两面视 图分析出各部分的形状。
例: 利用形体分析法读图
2 线面分析法
①要弄清视图中“图线”的含义
图中的直线,可能是一条转向素线,也可能是一条交 线,还可能是一个平面的积聚线。
• 分析及正确表示各部分形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 检查、加深。
例1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E
C
D
肋板
凸台 轴承
B
A
支承板
底板
●
●
●
●
●
例2 切割体三视图的画法
画切割式组合体 时,先分析其原形 ,然后分析被几个 截平面所截,从每 个截平面的积聚投 影开始画图。
例3 切割体三视图的画法
在画切割式组合体 时,利用类似性解 题和检查是非常必 要的。
如50、30 、27 这三个
尺寸确定该组合体的 总体尺寸
四、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尺寸应尽量标注在视图外面,以免尺寸线、尺寸数字 与视图的轮廓线相交。
R
好!
不好!
➢同轴回转体的直径,应尽量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10 6
Φ12 Φ8 Φ30
❖而半径尺寸只能标注在显示圆弧的视图上。
错误标注 半径尺寸
正确标注 半径尺寸
例4 切割体三视图的画法
梯形槽
小圆柱孔
三角块
三角块
半圆槽
形体切割分析:L型棱柱经过图示的切割方式而成
画L型棱柱三视图
1 切去左右两三角块 2 切去半圆槽 3 切去梯形槽 4 挖两圆柱孔
4-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组合体视图 PPT课件
![组合体视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d94c789b6648d7c1c74620.png)
三视图画法
【例5-2】根据轴测图,补画各视图中漏画 的图线。
三视图画法
【例5-3】根据轴测图,补画各视图中漏画 的图线。
三视图画法
【例5-4】根据轴测图,补画各视图中漏画 的图线。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课后练习
第31页:5-4(1)、(2)、(3)、(4)
第32页:5-5(1)、(2)、(3)、(4)
一、读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熟注意的几个问题
2、联系视图读图
读图时,必须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构 思、设想、判断,才能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a. 给出相同的俯视图 b. 给出相同的主视图
一、读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抓形状特征视图
形状特 征视图
一、读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一、形体分析 二、视图选择
三、选择比例、布置视图
四、画底稿 五、检查、描深
5.4
读组合体视图 一、读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读图的基本方法 三、补画第三视图及补画视图 中的漏线
5.5
组合体的尺寸标法
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正确:尺寸标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中有关尺寸注法 的规定。 完整:标注的尺寸完全确定组合体的各形体的大小 及相对位置,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清晰:尺寸布置合理,便于看图。
此法主要用于看叠加型的组合体视图
第5章 5.1 5.2 5.3 5.4 5.5
组合体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读组合体视图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5.1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一、三视图的形成
二、三视图的位置关系和投影规律
5.2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一、组合体的构成方式
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组合体的视图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4667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3.png)
确定组合体的上下对 称线。
注意与俯视图进行对 比,确保上下视图之 间的对应关系正确。
从主视图向上抬头, 绘制出组合体的仰视 图。
06
组合体视图绘制实例
实例一:简单组合体的视图绘制
确定组合体的组成
首先需要确定组合体的组成,包括基本几何 体和连接方式。
选择合适的投影面
选择一个合适的投影面,将组合体的正面或 侧面与投影面平行。
主视图与其他视图之间应保持协调性,确保 表达的形状和结构是一致的。
注意细节表达
对于组合体中的细节部分,应采用剖视图、 局部视图等方法进行表达,以便于识图和理 解。
03
俯视图绘制
俯视图的选择
根据组合体的形状和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 俯视图角度,以便清晰地表达组合体的整体 形状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考虑组合体的尺寸和比例,选择适当的视图 比例,以便在图纸上准确表达实际尺寸。
绘制基本几何体的视图
根据组合体的组成,绘制基本几何体的视图。
绘制连接部分的视图
根据组合体的连接方式,绘制连接部分的视 图。
实例二:复杂组合体的视图绘制
分析复杂组合体的结构
首先需要分析复杂组合体的结构,了 解其组成和连接方式。
选择合适的投影面
选择一个合适的投影面,将组合体的 正面或侧面与投影面平行。
确定视图的布局,包括视图的数量、排列顺 序和标注方式,以确保图纸的清晰易读。
俯视图的绘制步骤
根据视图的比例和尺寸,画出组 合体的外部轮廓线和主要结构线 。
检查和修正视图,确保准确无误 地表达了组合体的形状和尺寸。
01
02
确定视图的布局,在图纸上画出 合适的边框和标题栏。
03
依据组合体的内部结构和细节, 画出相应的剖面线、尺寸标注和 其他注释。
注意与俯视图进行对 比,确保上下视图之 间的对应关系正确。
从主视图向上抬头, 绘制出组合体的仰视 图。
06
组合体视图绘制实例
实例一:简单组合体的视图绘制
确定组合体的组成
首先需要确定组合体的组成,包括基本几何 体和连接方式。
选择合适的投影面
选择一个合适的投影面,将组合体的正面或 侧面与投影面平行。
主视图与其他视图之间应保持协调性,确保 表达的形状和结构是一致的。
注意细节表达
对于组合体中的细节部分,应采用剖视图、 局部视图等方法进行表达,以便于识图和理 解。
03
俯视图绘制
俯视图的选择
根据组合体的形状和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 俯视图角度,以便清晰地表达组合体的整体 形状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考虑组合体的尺寸和比例,选择适当的视图 比例,以便在图纸上准确表达实际尺寸。
绘制基本几何体的视图
根据组合体的组成,绘制基本几何体的视图。
绘制连接部分的视图
根据组合体的连接方式,绘制连接部分的视 图。
实例二:复杂组合体的视图绘制
分析复杂组合体的结构
首先需要分析复杂组合体的结构,了 解其组成和连接方式。
选择合适的投影面
选择一个合适的投影面,将组合体的 正面或侧面与投影面平行。
确定视图的布局,包括视图的数量、排列顺 序和标注方式,以确保图纸的清晰易读。
俯视图的绘制步骤
根据视图的比例和尺寸,画出组 合体的外部轮廓线和主要结构线 。
检查和修正视图,确保准确无误 地表达了组合体的形状和尺寸。
01
02
确定视图的布局,在图纸上画出 合适的边框和标题栏。
03
依据组合体的内部结构和细节, 画出相应的剖面线、尺寸标注和 其他注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画肋板的三视图
20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五、画底图
⑥画肋板的三视图
21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六、检查,描深 检查底稿,改正错误,
然后再描深。
22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巩固练习】 试完成下图所示组合体的三视图
23
① 形体分析;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24
② 选择视图;
A向作为主视方向
LOGO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课件
1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复习回顾】
组合体的形状有简有繁,千差万别;但就其组合 形式来说,不外乎叠加、切割和综合三种形式。下图 所示组合体各属于哪种形式?
切割型
叠加型
综合型
综合型
2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引入课题】
§5.4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3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讲授新课】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选择比例,确定图幅】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三、选择比例,确定图幅 根据物体的大小选择适当的作图比例和图幅的
大小,并且要符合制图标准的规定。
提示: A0: 841X1189
A3: 297X420
A1: 594X841 A4: 210X297
A2: 420X594
A0边长:841:1189≈1:√2 A0面积: 约为1平方米
2、提高题:(A4图纸绘图) P52页 5-11 底座
机械制图
2010-05-15
31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知道:
1、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
2、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① 形体分析;
② 选择视图; ③ 选择比例,确定图幅;
⑦ 尺寸标注,
④ 布置视图; ⑤ 画底图;
完成全图。
⑥ 检查,描深。
30
机械制图
【课后作业】 《机械制图习题集》 1、基础题:
P48页 5-9-(1)、(2)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五、画底械制图教法探索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五、画底图
⑤画凸台的三视图
17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五、画底图
⑤画凸台的三视图
18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五、画底图
⑥画肋板的三视图
19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五、画底图
能够较多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并使主要平面平 行于投影面,以便投影表达实体。
6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选择视图】 如下图所示选择哪个方向的投影作为主视图较好?
A
B
C
D
E
F
7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补充拓展】 确定主视图时,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则以外还要考虑
零件的加工方位和工作方位。
不好
不好
好
8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五、画底图
①画出每个视图互相垂直 的两根基准线
12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五、画底图
②画底板的三视图
13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五、画底图
③画圆柱筒的三视图
14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五、画底图
④画支撑板的三视图
15
【画底图】
9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选择比例,确定图幅】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结论: 采用A4图幅
2:1比例较为适合
10
【布置视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四、布置视图 要根据各视图每个
方向的最大尺寸和视图 间要留的间隙,来确定 每个视图的位置,并保 证尺寸标注后尚有适当 的余地。
11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形体分析 画三视图以前,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了解
组合体的结构、形状以及表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 组合形式;然后将组合体分成几个组成部分,进一步 了解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界线特点,为画三视图做好准 备。
4
【形体分析】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5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选择视图】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二、选择视图 选择视图首先需要确定主视图。通常要求主视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25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③ 选择比例,确定图幅;
选用1:1比例 ,采用A4图幅。
④ 布置视图;
26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①画互相垂直的基准线
②画底板外形的三视图
⑤ 画 底 图
27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③画底板完整的三视图
④画圆柱筒的三视图
⑤ 画 底 图
28
⑥ 检查,描深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29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20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五、画底图
⑥画肋板的三视图
21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六、检查,描深 检查底稿,改正错误,
然后再描深。
22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巩固练习】 试完成下图所示组合体的三视图
23
① 形体分析;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24
② 选择视图;
A向作为主视方向
LOGO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课件
1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复习回顾】
组合体的形状有简有繁,千差万别;但就其组合 形式来说,不外乎叠加、切割和综合三种形式。下图 所示组合体各属于哪种形式?
切割型
叠加型
综合型
综合型
2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引入课题】
§5.4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3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讲授新课】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选择比例,确定图幅】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三、选择比例,确定图幅 根据物体的大小选择适当的作图比例和图幅的
大小,并且要符合制图标准的规定。
提示: A0: 841X1189
A3: 297X420
A1: 594X841 A4: 210X297
A2: 420X594
A0边长:841:1189≈1:√2 A0面积: 约为1平方米
2、提高题:(A4图纸绘图) P52页 5-11 底座
机械制图
2010-05-15
31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知道:
1、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
2、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① 形体分析;
② 选择视图; ③ 选择比例,确定图幅;
⑦ 尺寸标注,
④ 布置视图; ⑤ 画底图;
完成全图。
⑥ 检查,描深。
30
机械制图
【课后作业】 《机械制图习题集》 1、基础题:
P48页 5-9-(1)、(2)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五、画底械制图教法探索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五、画底图
⑤画凸台的三视图
17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五、画底图
⑤画凸台的三视图
18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五、画底图
⑥画肋板的三视图
19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五、画底图
能够较多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并使主要平面平 行于投影面,以便投影表达实体。
6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选择视图】 如下图所示选择哪个方向的投影作为主视图较好?
A
B
C
D
E
F
7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补充拓展】 确定主视图时,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则以外还要考虑
零件的加工方位和工作方位。
不好
不好
好
8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五、画底图
①画出每个视图互相垂直 的两根基准线
12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五、画底图
②画底板的三视图
13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五、画底图
③画圆柱筒的三视图
14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五、画底图
④画支撑板的三视图
15
【画底图】
9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选择比例,确定图幅】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结论: 采用A4图幅
2:1比例较为适合
10
【布置视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四、布置视图 要根据各视图每个
方向的最大尺寸和视图 间要留的间隙,来确定 每个视图的位置,并保 证尺寸标注后尚有适当 的余地。
11
【画底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形体分析 画三视图以前,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了解
组合体的结构、形状以及表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 组合形式;然后将组合体分成几个组成部分,进一步 了解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界线特点,为画三视图做好准 备。
4
【形体分析】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5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选择视图】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二、选择视图 选择视图首先需要确定主视图。通常要求主视图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25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③ 选择比例,确定图幅;
选用1:1比例 ,采用A4图幅。
④ 布置视图;
26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①画互相垂直的基准线
②画底板外形的三视图
⑤ 画 底 图
27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③画底板完整的三视图
④画圆柱筒的三视图
⑤ 画 底 图
28
⑥ 检查,描深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
29
机械制图教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