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砂子试验规程
见证取样操作规程
各项试验项目检测操作规程目录1、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检验操作规程2、普通混凝土用砂检验操作规程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操作规程5、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操作规程6、混凝土配比设计操作规程7、砂浆配比设计操作规程8、混凝土掺加剂检验操作规程9.抗渗检测操作规程碎石检验操作规程一、依据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方法标准》二、主要检验项目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针片状规准仪三、仪器设备标准石子筛、烘箱、天平或案秤等。
四、检验方法颗粒级配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至试验所需量,分两份备用,烘箱控制在105±5℃内烘干。
按标准称取试样,精确至0.1%。
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号筛上的筛余厚度大于试样最大颗粒时,应将该号筛余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
含泥量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标准规定的量,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称取试样一份(m o)装入容器中摊平,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石子表面150mm;浸泡2h 后,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粗颗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解于水,缓慢地将浑浊液倒入公称直径为1.25mm及80um 的套筛上,滤去小于80um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
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用水冲洗留在筛上的颗粒,并将80um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80u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筒中已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重量(m1).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W c 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W c =100%(m o-m1) /m0式中: W c ---含泥量,%m o ----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m1 ----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以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1砂子试验规程
普通混凝土用砂试验规程一、依据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二、检验项目:筛分析、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
三、使用仪器:砂方孔筛、JP-A 型架盘天平、电热鼓风干燥烘箱、容量瓶、浅盘、铝制料勺、漏斗、直尺、秤、容量为1L 的筒、 四、取样:按同产地,同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 3或600t 为一验收批。
不足400m 3或600t 时亦为一验收批。
天然砂取22kg ,人工砂取52kg 。
五、方法与步骤:5.1、筛分析:5.1.1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其颗粒的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0.0mm 。
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公称直径为10.0mm 的方孔筛,并计算筛余。
称取经缩分后样品不少于550g 两份,分别装入两个浅盘,在(10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用。
5.1.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 (特细砂可称250g ),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大孔在上、小孔在下)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公称直径为5.00mm 的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10min ,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一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子,并和下一只筛子中的试样一起进行手筛,这样依次进行,直至所有的筛子全部筛完为止。
注:1当试样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2无摇筛机时,可改用手筛。
5.1.3试样在各只筛子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按式4.1.3计算得出的剩留量,否则应将该筛的筛余试样分成两份或数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筛的筛的筛余量。
300dA m r式4.1.3 式中m r ― 某一筛上的剩留量(g ); d ―筛孔边长(mm ); A ―筛的面积(mm 2)。
5.1.4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到1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
工程试验复试取样规格
一、钢筋钢筋进场时的验收:钢筋进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 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验收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取样方法: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分量不大于60t 为一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当不足60t 也为一个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
试样分为抗拉试件两根,冷弯试件两根。
实验室进行检验时,每一检验批至少应检验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
试件长度:冷拉试件长度普通≥500mm (500~650mm),冷弯试件长度普通≥250mm (250~350mm)。
(备注: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1000mm 的钢筋,再进行取样。
)冷拉钢筋:应进行分批验收,每批分量不大于20t 的同等级、同直径的冷拉钢筋为一个检验批。
取样数量:两个拉伸试件、两个弯曲试件。
二、钢筋焊接钢筋焊接在建造施工中普通分为:闪光对焊、电阻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预埋件T 型接头埋弧压力焊、钢筋气压焊。
取样方法:1、闪光对焊:在同一工作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 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检验批。
当同一台班内不足300 个接头时也作为一个检验批。
其机械性能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6 个试件,3 个作拉伸试验,3 个作弯曲试验。
拉伸试件长度普通≥500mm(500~650mm);冷弯试件长度普通≥250mm (250~350mm)。
验收方法:(1)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袭纹;(2)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Ⅰ~Ⅲ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明显烧伤;Ⅳ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烧伤;负温闪光对焊时,对于Ⅱ~Ⅳ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3)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
;(4)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 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
2、电阻点焊:凡钢筋级别、直径及尺寸均相同的焊接制品,即为同一类型制品,每200 件为一批。
中药材种子检验规程
中药材种子检验规程前言本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先恩,魏建和,黄璐琦,陈敏中药材种子检验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药材种子检验的扦样、净度分析、真实性鉴定、发芽测定、生活力测定、水分测定、重量测定及健康度检查的方法与操作程序,还规定了结果报告与检验证书的内容和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中药材种子生产者、经营管理者和使用者在种子生产、加工、调运、播种、贮藏以及国内外贸易时所进行的种子质量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GB*****的本部分。
3.1种批seed lot同一产地、同一年份、同一采收期内收获的、在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3.2初次样品primary sample从种批中抽取出的少量种子样品。
3.3混合样品composite sample从一个种批中抽取的全部初次样品合并而成的样品3.4送检样品submitted sample送到种子检验机构检验的规定数量样品。
3.5测定样品 working sample从送检样品中分取的、供某一检验项目之用的样品。
3.6净种子pure seed种子单位或构造符合送验物种(包括该种子的全部植物学变种和栽培品种)的种子。
通常包括完整的种子单位和大于原来大小一半的破损种子单位。
3.7其他植物种子other seeds除净种子以外的任何植物种子单位,包括杂草种子和异作物种子。
砂的操作规程
砂的操作规程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砂的采购、储存、使用和质量控制流程,确保砂的质量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
适用于所有涉及砂采购和使用的部门和个人。
2. 采购要求2.1 根据项目需求,明确砂的种类(如河砂、海砂、机制砂等)、粒径、强度等级和质量标准。
2.2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提供砂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
2.3 签订采购合同,明确砂的数量、价格、交货时间、验收标准和违约责任。
3. 储存管理3.1 指定专门的储存区域,保持环境干燥、通风,防止砂的污染和湿度变化。
3.2 采用防潮、防雨措施,确保砂的包装完整无损。
3.3 定期检查砂的储存状态,防止过期和受潮。
4. 使用规范4.1 严格按照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使用砂,避免混用不同种类和规格的砂。
4.2 使用前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如粒径分布、含泥量、含水量等。
4.3 记录使用砂的批次和数量,确保追溯性。
5. 质量控制5.1 建立砂的质量检验制度,定期对砂进行抽检。
5.2 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砂的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氯离子含量等。
5.3 对于不合格的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6. 安全与环保6.1 遵守相关安全法规,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6.2 采取措施减少砂的扬尘,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
6.3 合理处置废弃的砂和包装材料,遵守环保法规。
7. 培训与记录7.1 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砂的操作规程培训。
7.2 建立完整的记录系统,包括采购记录、检验记录、使用记录等。
8. 修订与更新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和相关法规的变化,定期对本操作规程进行评审和必要的修订。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第1章前言原《公路工程集料实验规程》(JTJ058-94)(以下称原规程),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和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编制。
当时编制的内容大部分引自原《水泥混凝土实验规程》、《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公路路面基层实验规程》中相差的实验方法。
原规程于1994年7月5日发布,12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以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加强公路工程集料的生产与管理、质量检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各方面的原因,国内外对用于水泥混凝土与沥青路面的集料,无论在规格、质量要求还是实验方法方面,都是各成系统、有所不同的:原规程实施几年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的一些实验方法,对水泥混凝土集料是适用的,但对沥青路面及基层、底基层集料就不适用,有些在工程中发生了混乱。
另外,矿粉作为沥青混合料的一种主要材料,虽然并不属于集料的定义范围内,却没有比本规程更合适的实验规程可以包括进去。
因此,交通部[1997]731号文下达任务,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对原规程进行修订,主要是将水泥混凝土和沥青路面不同的部分严格区分开,分别制定出标准的实验方法。
同时把沥青混合料所用的矿粉填料的实验方法也纳入本规程,以便生产上应用。
根据交通部公路司的计划要求,修订组充分参考了“七五”及“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及其他科研、推广工程陆续取得的许多有实用价值的成果,与相关的设计、施工规范协调配套。
1997年开始征求有关部门使用意见,搜集国内外实验方法资料,结合施工生产实践及有关科研成果进行了修订并在西宁、长沙召开两次征求意见会。
交通部公路司于1998年6月组织了对送审稿的审查,经修订组进一步修改后,形成报批稿,公路司设计与技术处会同修订组及人民交通出版社有关人员总校后定稿。
这次修订的重点针对使用于沥青混合料和基层、底基层的集料的实验方法,严格区分了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合料对集料的不同测试方法和要求。
混凝土沙子检验标准
混凝土沙子检验标准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而混凝土中的沙子作为其主要原料
之一,对混凝土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混凝土中的沙子进行严格的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沙子检验的标准和方法,以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中能够更好地控制混凝土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首先,混凝土沙子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质量、颗粒形状、粒径分布、含泥量、含水量等方面。
其中,外观质量是指沙子表面是否有杂质、裂缝、粘结物等,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颗粒形状是指沙子颗粒的形状是否均匀,是否存在过于尖锐或过于圆滑的颗粒,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粒径分布是指沙子中各种颗粒大小的分布情况,应当符合设计要求。
含泥量是指沙子中泥土颗粒的含量,含水量是指沙子中水分的含量,这两项指标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其次,混凝土沙子的检验方法包括目视法、筛分法、含泥量和含水量的测定等。
目视法是最简单的检验方法,通过肉眼观察沙子的外观质量,可以初步判断沙子是否符合要求。
筛分法是通过筛网将沙子进行筛分,然后根据筛网上的颗粒大小进行分类统计,得出沙子的粒径分布情况。
含泥量和含水量的测定可以通过实验室的化验方法进行,得出沙子中泥土颗粒和水分的含量。
总之,混凝土沙子的检验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国家相
关标准进行检验,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希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加强对混凝土沙子检验标准和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驾护航。
沙尘试验箱操作规程
沙尘试验箱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及基本注意事项1、试验介质中不能含有不符合要求的物品部件。
2、试验完毕以后,如短期内不开机,则应将试验介质取出并擦干箱内,保持清洁。
3、取介质时打开内胆底部管道下面的封口,然后关闭,建议用吸尘器吸出其余粉尘。
4、因箱门为玻璃制品,关启箱门应动作轻缓,并防止重击箱门。
5、绝对禁止试验爆炸性,可燃性及高腐蚀性物质。
6、试验介质使用次数不能超过20次。
7、禁止化学药品接触本设备,避免外力撞击本设备。
二、工作前1、操作者必须了解系统的结构和性能及设备的清洁润滑情况,熟练掌握本设备操作过程,并应考试合格后,才能使用设备。
2、检查该设备额定电压为三相380V,如果外部电压不稳定,须备稳压电源。
3、每次开机前先检查一遍电路控制系统,确定设备可靠接地。
三、工作中1、打开箱门,将试验介质(如滑石粉等)放入箱体内,关闭箱门。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设定各试验方式(如照明、加热、吹尘、振动),在温度控制仪上设定的所需温度。
2、观察循环风机运转状况是否正常运行。
3、观察振动电机振击状况是否正常,使振动电机冲击料斗,促使试验介质疏通循环运行。
4、如空载试机正常,即可在工作室下部料斗内,按标准要求放入试验介质。
四、工作后1、试验结束之后,将整机电源切断。
2、操作人员应过一段时间取出受试品,因箱内充满粉尘,使操作人员受伤害,待粉尘沉降后取出物品。
3、切断电源后,操作人员必须对该机进行全面检查一遍。
4、操作者应对试验箱认真清扫,保持箱内干燥环境。
设施验收单序号: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设施名称:设施编号:使用部门:保养人:月:注:保养后,用“V”表示日保,“ ”为周保、“ ”为月保,“X”表示有异常情况,应在“异常情况记录”栏予以记录。
设施检修单设施使用部门:序号:设施报废单使用部门:序号:。
砂子检验作业指导书
砂子检验作业指导书1 . 目的规范化验室物理检验岗位的检验操作方法。
2 . 合用范围合用于化验室物理检验岗位。
3 . 职责按检验频次检验,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用于指导生产。
4 . 作业内容与方法按 JGJ52-2022 执行4.1.0 来样验收、登记、编号:为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具有代表性,每次试 验都需有一定数量的取样; 对每一单项试验, 应不小于下表所规定的取样数量; 须作几项试验时,如能保证试样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 可用 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4.1.1 每项试验所需至少取样数量:4.2.0 筛分析试验:4.2.1 试验目的: 测定砂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为设砼配合比时选择砂率 作试验。
4.2.2 仪器设备:4.2.2.1 筛:包括孔径为 10mm 、5mm 、2.5mm 的园孔筛和孔径为 1.25mm 、0.6mm 、至少取样数量(g)4400 4400 1000 5000 2600 1000 4000 600 3200 20005~2.5 ,2.5~1.251.25~0.630 .63~0.315mm 各 100g试 验 项 目 筛分析 含泥量 泥块含量 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 含水率 吸水率 云母含量 轻物质含量 有机物含量0.315mm 、0.16mm 的方孔筛,以及筛底、筛盖各一只; 4.2.2.2 托盘天平:称量 1kg ,感量 1g ; 4.2.2.3 摇筛机;4.2.2.4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105±5℃。
4.2.3 试样制备:先将来样筛去大于 10mm 的颗粒,计算筛余百分率,然后 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并缩分至每份不少于 550g 的试样两份,烘干至恒重后备 用。
4.2.4 试验步骤4.2.5 结果计算:4.2.5.1 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分量的百分率 (至 0.1%)。
4.2.5.2 累计筛余百分率: 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 筛上的分计筛百分率之和(精确至 0.1%) 4.2.5.3 按下列计算细度模数:(B 2+B 3+B 4+B 5+B 6 ) -5B 1100-B 1式中: B 1、B 2、B 3、B 4、B 5、B 6 分别为 5、2.5、1.25、0.63、0.315、0.16 各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实验三 砂的筛分实验
实验三砂的筛分实验
(一)试验目的:评定普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并评定其粗细程度。
(二)主要仪器设备
(1)实验筛;孔径为4.75毫米、2.36毫米、1.18毫米、0.6毫米、0.3毫米、
0.15毫米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筛框为300毫米。
(2)天平;称量2000克,感量1克。
(3)电动标准振筛机。
(4)烘箱;能控制温度在(105±5)ºC。
(5)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三)实验步骤
(1)将实验筛按孔径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底筛在最下面)顺序排列套好。
(2)称取试样500g.,倒入实验套筛中。
(3)盖好筛盖,将套筛置于振筛机内固紧,筛分10分钟后取下套筛,然后取出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的0.1%为止。
通过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的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 。
(四)实验结果处理
(1)实验记录
(2)结果处理:按下式计算砂的细度模数(精确至0.01),根据细度模数大小,评定砂的粗细程度。
1
1 6
5
4
3
2
100
5 )
(
A
A A
A
A
A
A
M
-
-+
+
+
+
=
(五)实验小结:本次砂的筛分实验结果的细度模数为____________。
属于___________砂(填写细砂、中砂、粗砂)。
砂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
砂实验报告填写样板
砂实验报告填写样板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砂实验,观察砂的物理性质和行为特征,实践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2. 实验器材和药品2.1 实验器材- 砂- 半圆形砂槽- 直尺- 手电钻- 马克笔- 塑料桶2.2 实验药品- 无特殊药品3. 实验原理砂是一种颗粒状形态不规则的颗粒体,它的颗粒直径范围较大,通常在0.06 mm - 2 mm之间。
由于颗粒之间的内摩擦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砂体呈现出一些特殊的性质和行为。
本实验通过在半圆形砂槽中进行砂实验,观察砂的流动性、刚性、堆积性等特征。
4. 实验步骤4.1 实验准备1. 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药品;2. 在塑料桶中倒入适量的砂。
4.2 进行实验1. 将半圆形砂槽放在水平桌面上;2. 把马克笔作为参考线,沿半圆形砂槽的弧形边缘进行标记;3. 把半圆形砂槽放在桌面上,使得砂槽中心的高度与标记线对齐;4. 慢慢倾斜桌面,观察砂体的变化情况,记录倾斜角度;5. 在倾斜角度较小的情况下,用手电钻在半圆形砂槽的底部开一个小孔;6. 观察砂体通过小孔的流量、流动轨迹等情况。
4.3 数据记录与分析1. 记录砂体沿着半圆形砂槽流动的角度;2. 记录砂体通过小孔的流量;3. 记录砂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动轨迹;4. 分析砂体流动的原因和规律。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砂实验中,观察到砂体在不同倾斜角度下的流动情况。
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砂体的流动速度逐渐增加,流动轨迹变得更加曲折。
在较小的倾斜角度下,砂体的流动速度较慢,流动轨迹相对直线。
通过对砂体流动规律的分析,发现砂体流动与重力的作用有关。
当倾斜角度增加时,重力对砂体的作用增加,砂体流动速度加快。
同时,砂体颗粒之间的内摩擦力和表面张力也对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砂体流动的路径受到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使得砂体形成了曲线的流动轨迹。
6.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砂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砂体在倾斜的半圆形砂槽中,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砂体的流动速度逐渐增加。
砂石坚固性试验[精华]
一.目的检测砂石坚固性,指导检测人员按规程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砂石坚固性执行标准:GB/T14684-2001《建筑用砂》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砂、石子。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同一规格产地,每验收批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将表面层铲去,然后由8个部位取大致等量的砂,组成一组样品,人工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试样。
用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
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
最少取样数量不少于80kg.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冷却到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六.仪器设备1.电子天平:编号JC601,精度0.1g;2. GY65鼓风烘箱:编号JC411;3. 三脚网篮:用金属丝制成,网篮直径和高均为70mm,网的筛孔应不大于所盛试样中最小粒径的一半;4.比重计;4. 容器:瓷缸,容积不小于10 L;5. 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七.环境条件常温下物理试验内进行。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砂子、石子样品准备砂子:将试样缩分至约2000 g。
把试样倒入容器中,用水浸泡、淋洗干净后,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 mm及小于300μm的颗粒,然后按颗粒级配筛分方法筛分成300μm--600μm,600μm—1.18 mm,1.18 mm—2.36 mm和2.36 mm--4.75 mm 四个料级备用。
称取各粒级试样各=100g,精确0.1g。
石子:将试样缩分至满足表规定的数量(见表1),用水淋洗干净,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4.75 mm的颗粒,然后按筛孔大小顺序筛分后备用。
《水电水利工程砂砾石压实质量试验检验规程密度桶法》(2016征求意见稿)
《水电水利工程砂砾石压实质量试验检验规程密度桶法》(2016征求意见稿)水电水利工程砂砾石料压实质量试验检验规程密度桶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密度桶法现场确定砂砾石料的相对密度,以及砂砾石料压实质量现场检测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70m以上砂砾石坝,70m以下的砂砾石坝可参考使用。
2术语2.0.1砂砾石料指粒径不大于600mm的砂、砾石、卵石、漂石的天然混合料。
2.0.2上包线各粒径级累计含量最大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最细级配曲线。
2.0.3下包线各粒径级累计含量最小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最粗级配曲线。
2. 0. 4平均级配线各粒径级累计含量平均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平均级配曲线。
2. 0. 5上平均级配线各粒径级累计含量最大值和平均值的平均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细值平均级配曲线。
2. 0. 6下平均级配线各粒径级累计含量最小值和平均值的平均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粗值平均级配曲线。
3.0.1为了规范水电水利工程砂砾石密度桶法压实标准的确定方法和压实质量检验方法,提高工程压实质量水平,特制订本规程。
3.0.2本规程用密度桶法确定砂砾石料的最大、最小密度,建立相对密度质量标准关系,对砂砾石料压实质量进行评价。
3.0.3本规程适用于最大粒径W600mm范围内的砂砾石料。
3.0.4试验仪器、设备应符合GB/T 15406的要求,并经过检定或校准。
3.0.5本规程中涉及的土工试验,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4试验用料和级配的确定4. 1试验用料4.1.1试验用料应与工程实际应用料源一致。
4.1.2试验用料采取时应对料场覆盖层、风化层剥离干净,无腐殖土,无杂物。
4.1. 3将选取的砂砾石料在自然条件下风干,风干后实测砂子含水率不大于0. 5% 视为风干料。
4.1.4剔除大于600mm的砾石后,对风干砂砾石料进行分级筛分制样,分级粒径组按照600〜400mm, 400〜200mm、200~100mm、100〜80mm、80〜60mm、60〜40mm、40〜20mm、20〜10mm、10〜5mm、5mm以下共十级,每级制样数量应大于本级试验用料的1・2倍。
项目四砂子细度模数试验一
人工砂颗粒粗焅,多棱角,较为洁净,但砂中含有
较多的片状颗粒及石粉,成本较高,一般仅在天然 砂源缺乏条件下使用。选择砂的品种时一定要因地 制宜,以保证优质经济。
理论链接3砂的主要质量要求
含泥量、石粉含量及泥块含量
含泥量是指天然砂中粒径小于80μm的颗粒含量 。通常包裹在在砂颗粒表面,妨碍水泥浆与砂的黏 结,使混凝土的强度、耐入性降低。天然砂中的含 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下表3-1的规定。
有害物质含量
砂应质地坚硬、清洁、有害杂质含量应不超过国 家规范的规定。采用海砂时,含盐量控制在0.1%以 内,以防止对钢筋有锈蚀作用。其他有害杂质含量 见表3-3 。
理论链接 4 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在一起的平均粗细
程度。在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砂过粗,砂 子颗粒的表面积较小,混凝土的黏聚性、保性较差;如果砂过 细,砂子颗粒的表面只过大,虽说混凝土的黏聚性、保水性好 ,但由于需要较多的水泥浆来包裹砂粒表面,故富裕地用于润 滑的水泥浆较少,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差,甚至还会影响混凝 土强度。所以,拌混凝土的砂石不宜过粗,也不宜过细。
三、项目实施的路径与步骤
(一)项)
1、摇筛机(4.77mm,2.36mm,1.18mm,600um ,300um,150um的筛及筛底、筛盖各个),
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3、电热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第二步:称量烘干 (45分钟) 取回试样,用四分法缩取约5kg作为分析试验的试样。先将 试样筛取大于10mm的颗粒,并记录其含量百分比。如其中的 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大于5﹪,应先用水洗机净,然后在自 然湿润状态下拌匀。用四分法缩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2份
灌砂法压实度试验操作规程
灌砂法压实度试验操作规程一、试验目的:评价土壤的压实性质,确定土壤的最佳水分含量和最大干密度。
二、试验原理:通过给定一个固定的土壤体积,以一定水分含量依次灌入不同厚度的砂层,利用砂层的重量和厚度的测量计算土壤的干密度和压实度。
三、试验仪器与设备:1.土壤灌砂罐:用于灌入砂层。
2.秤量台:用于放置土壤灌砂罐和称量砂层的重量。
3.秤量尺:用于测量土壤灌砂罐灌入砂层的厚度。
4.砂子:用于灌入土壤灌砂罐。
四、试验前的准备:1.根据试验要求,根据土壤的类型和含水量范围确定所需的砂子的种类和数量。
2.检查试验仪器和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3.清洁试验台和试验仪器,确保其洁净。
五、试验步骤:1.将土壤样品经过干扰和筛分,获取试验用土壤。
2.根据试验要求,将试验用土壤进行两种含水量的湿法筛分,分别得到试验用土壤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水分含量。
3.准备灌砂罐,将试验用土壤置于灌砂罐中,按照设定的水分含量筛分后的土壤重量和体积灌入砂层。
4.灌入一层土壤后,采用盖板轻轻压实,使土壤靠近最大干密度状态。
5.重复步骤3和步骤4,依次灌入指定厚度的砂层,确保土壤均匀压实。
6.每灌入一层砂层后,使用秤量尺测量砂层的厚度,并记录下来。
7.使用秤量台称量每层砂层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8.完成灌砂后,根据灌入砂层的总重量和厚度的测量计算土壤的干密度和压实度。
六、试验数据处理:1.根据灌入砂层的总重量和厚度的测量计算每层砂层的干密度。
2.根据每层砂层的干密度计算每层砂层的压实度。
3.绘制干密度与压实度的曲线,确定最佳水分含量和最大干密度。
七、试验注意事项:1.在试验过程中,进行操作时应小心轻放,避免对试验结果产生干扰。
2.砂层灌入时应均匀平整,避免出现空隙和不均匀压实的情况。
3.每次灌入的砂层应不大于试验用土壤中的颗粒直径,以免砂层灌入不均匀。
4.秤量尺应保持清洁,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5.应注意记录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遗漏或错误。
水电水利工程砂砾石压实质量试验检验规程 密度桶法》(2016征求意见稿)
水电水利工程砂砾石料压实质量试验检验规程密度桶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密度桶法现场确定砂砾石料的相对密度,以及砂砾石料压实质量现场检测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70m以上砂砾石坝,70m以下的砂砾石坝可参考使用。
2 术语2.0.1 砂砾石料指粒径不大于600mm的砂、砾石、卵石、漂石的天然混合料。
2.0.2 上包线各粒径级累计含量最大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最细级配曲线。
2.0.3 下包线各粒径级累计含量最小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最粗级配曲线。
2.0.4 平均级配线各粒径级累计含量平均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平均级配曲线。
2.0.5 上平均级配线各粒径级累计含量最大值和平均值的平均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细值平均级配曲线。
2.0.6 下平均级配线各粒径级累计含量最小值和平均值的平均值连续绘制的曲线,即粗值平均级配曲线。
3 总则3.0.1 为了规范水电水利工程砂砾石密度桶法压实标准的确定方法和压实质量检验方法,提高工程压实质量水平,特制订本规程。
3.0.2 本规程用密度桶法确定砂砾石料的最大、最小密度,建立相对密度质量标准关系,对砂砾石料压实质量进行评价。
3.0.3 本规程适用于最大粒径≤600mm范围内的砂砾石料。
3.0.4 试验仪器、设备应符合GB/T 15406的要求,并经过检定或校准。
3.0.5 本规程中涉及的土工试验,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4 试验用料和级配的确定4.1 试验用料4.1.1 试验用料应与工程实际应用料源一致。
4.1.2试验用料采取时应对料场覆盖层、风化层剥离干净,无腐殖土,无杂物。
4.1.3将选取的砂砾石料在自然条件下风干,风干后实测砂子含水率不大于0.5%视为风干料。
4.1.4剔除大于600mm的砾石后,对风干砂砾石料进行分级筛分制样,分级粒径组按照600~400mm,400~200mm、200~100mm、100~80mm、80~60mm、60~40mm、40~20mm、20~10mm、10~5mm、5mm以下共十级,每级制样数量应大于本级试验用料的1.2倍。
第三章混凝土骨料实验
第一节 砂子颗粒级配的检测
一、检测依据
本方法依据《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测定砂料颗粒级配。依据《建筑用砂》GB/T14684—2001评定级配的优劣。
二、主要仪器设备
1.架盘天平:称量1kg、感量1g。
2.筛:砂料标准筛一套,包括孔径为10mm、5mm、2.5mm的圆孔筛和孔径为1.25mm、0.63mm、0.315mm、0.16mm的方孔筛,以及底盘和盖。
(7)
式中: ——干砂表观密度(kg/m3);
——干砂质量(g);
V1——比重瓶初始水面刻度读数(ml);
V2——注入干砂样后面升高的读数(ml)。
2.饱和面干砂表观密度按下式(8)计算准至(10kg/m3)
(8)
式中: ——饱和面干砂表观密度(kg/m3);
G0——饱和面干砂样质量(g);
V3——比重瓶初始水面刻度读数(ml);
图3-4水中称量装置示意图
表3-2 表现密度检测取样数量表
骨料最大粒径(mm)
40
80
150(120)
最少取样质量(kg)
2
4
6
2.将试样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水面至少高出试样50mm,浸泡24小时。
3.将网篮全部浸入盛水简中,称出网篮在水中的质量.将浸泡后的试样装入网篮内,放入盛水桶中,用上下升降网篮的方法排除气泡(试样不得露出水面)。称出试样和网篮在水中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即为试样在水中的质量(G2)。
2)将砂样分两层装入饱和面干试模中,第一层装入试模高度的一半,一手按住试模不得错动,一手用捣棒自砂样表面高约lcm处自由落下,均匀插捣13次(注2),第二层装满试模,再插捣13次。刮平模口后,垂直将试模轻轻提起。如砂样呈下图3-3(a)的形状,说明砂样表面水多,应继续吹干,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型砂试验检验规程(全)
型砂测试方法型砂水分测试方法1范围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或旧砂)含水量的测试方法 2型砂水分的概念指型砂烘干后水分所占的百分比。
3 装置a) 双盘红外线烘干器 b) 电子天平:感量0.01g 4 程序(快速法)称取试样(20.00)g ,放入盛砂盘中,均匀铺平,将盛砂盘置于红外线烘干器内,烘10min ,置于干燥器内,待冷却至室温时,进行称量。
5 结果的表述含水量X 按下式计算:121100%G G X G -=⨯式中:G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G2——烘干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型砂紧实率测试方法1范围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紧实率的测试方法。
2型砂紧实率的概念 指型砂的可紧实程度。
3 装置a) 6目标准筛 b) 投砂器c) Φ50圆柱形标准试样筒 d) 锤击式制样机 4 程序将试样通过带有6目筛子的漏斗,落入到有效高度为120mm 的圆柱形标准试样筒内(筛底至标准试样筒的上端面距离应为140mm),用刮刀将试样筒上多余的试样刮去,然后将装有试样的样筒在锤击式制样机上冲击三次,从制样机上读出数值。
5 结果的表述 紧实率V 按下式计算01100%H H V H -=⨯式中:H0——试样紧实前的高度,单位为毫米(120mm ); H1——试样紧实后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型砂湿压强度测试方法1范围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湿压强度的测试方法。
2型砂湿压强度的概念湿压强度指型砂标准试样在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3 装置a) 锤击式制样机b) 液压型砂强度测定仪c) Φ50圆柱形标准试样筒d) 感量为0.01的天平4 试样的制备测定各种强度用的标准试样除特殊规定外都是在锤击式制样上冲击三次而制成的。
称取一定量的试样放入圆柱形标准试样筒中,在锤击式制样机上冲击三次,制成高度为50mm±1mm的标准试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混凝土用砂试验规程
一、依据标准: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二、检验项目:
筛分析、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
三、使用仪器:
砂方孔筛、JP-A 型架盘天平、电热鼓风干燥烘箱、容量瓶、浅盘、铝制料勺、漏斗、直尺、秤、容量为1L 的筒、 四、取样:
按同产地,同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 3或600t 为一验收批。
不足400m 3或600t 时亦为一验收批。
天然砂取22kg ,人工砂取52kg 。
五、方法与步骤:
5.1、筛分析:
5.1.1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其颗粒的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0.0mm 。
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公称直径为10.0mm 的方孔筛,并计算筛余。
称取经缩分后样品不少于550g 两份,分别装入两个浅盘,在(10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用。
5.1.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 (特细砂可称250g ),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大孔在上、小孔在下)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公称直径为5.00mm 的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10min ,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一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子,并和下一只筛子中的试样一起进行手筛,这样依次进行,直至所有的筛子全部筛完为止。
注:1当试样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
2无摇筛机时,可改用手筛。
5.1.3试样在各只筛子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按式4.1.3计算得出的剩留量,否则应将该筛的筛余试样分成两份或数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筛的筛的筛余量。
300
d
A m r
式4.1.3 式中m r ― 某一筛上的剩留量(g ); d ―筛孔边长(mm ); A ―筛的面积(mm 2)。
5.1.4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到1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
5.1.5数据处理:
1计算分计筛余,精确至0.1%; 2计算累计筛余,精确至0.1%;
3根据各筛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确至1%。
4砂的细度模数按式4.1.5计算,精确至0.01:
1
1
654321005)(βββββββμ--++++=
f 式4.1.5
式中f μ―砂的细度模数
654321ββββββ、、、、、―分别为公称直径5.00mm 、2.50mm 、1.25mm 、630μm 、
315μm 、160μm 方孔筛上的累计筛余。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
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
5.2表观密度:(标准法)
5.2.1经缩分后不少于650g 的样品装入浅盘,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5.2.2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 (m 0),装有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 ;然后用滴管加水至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容量瓶外壁的水分,称其质量(m 1);倒出容量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壁洗净,再向瓶内加入水温相差不超过2℃的冷开水至瓶颈刻度线。
塞紧瓶塞,擦干容量瓶外壁水分,称质量(m 2)。
5.2.3表观密度应按式4.2.3计算,精确至10Kg/m 3:
10001200
⨯⎪
⎪⎭
⎫
⎝⎛
--+=t m m m m αρ 式4.2.3 式中ρ―表观密度(10Kg/m 3)
m 0―试样烘干质量(g )
m 1―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 m 2―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
t α是指水温对砂的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以上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当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kg/m 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5.3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
5.3.1先用公称直径为5.00mm 的筛子过筛,然后取经缩分后的样品不少于3L ,装入浅盘,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至相等的两份备用。
5.3.2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铝制勺,将它徐徐装入容量筒(1L ),(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不应超过50mm )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的中心线向相反的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 2)
5.3.3紧密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1L ),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 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同样的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加料至试样超出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的中心线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 2)。
5.3.4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按式4.3.4计算,精确至10Kg/m 3:
1000)(1
2⨯-=v
m m c L ρρ 式4.3.4
式中)(c L ρρ―堆积密度(紧密密度)(10Kg/m 3)
m 1―容量筒的质量(Kg ) m 2―容量筒各和砂总质量(Kg ) V ―容量筒容积(L )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5.4含泥量:(标准法)
5.4.1样品缩分至1100g ,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称取各为400g 试样(m 0)两份备用。
5.4.2将一份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150mm ,充分拌匀后,浸泡2h ,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使尘屑、淤泥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于水中,缓缓
地将浑浊液倒入公称直径为1.25mm 、80μm 的方孔套筛,(1.25mm 筛放置于上面),滤过小于80um 的颗粒,试验前筛子应先润湿,避免砂粒丢失。
再次加水于容器中,直至筒内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用水淋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80um 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80um 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的剩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到恒重,称其质量(m 1)。
5.4.3砂中含泥量应按式4.4.3计算,精确至0.1%:
%1000
1
0⨯-=
m m m c ω 式4.4.3 式中c ω―砂中含泥量(%)
m 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 ) m 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 )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5.5泥块含量:
5.5.1样品缩分至5000g ,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后,用公称直径1.25mm 的方孔筛筛分,取筛上的砂不少于400g 备用。
5.5.2称取试样200g (m 1),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150mm ,充分拌匀后,浸泡24h ,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公称直径为630um 的方孔筛上,用水淘洗,直到水清澈为止。
留下来的试样小心从筛里取出,装入浅盘后置温度为105±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称其质量(m 2)。
5.5.3砂中泥块含量按式4.5.3计算,精确至0.1%:
%1001
2
1,⨯-=
m m m L c ω 式4.5.3 式中L c ,ω―砂中泥块含量(%)
m 0―试验前的干燥试样质量(g ) m 1―试验后的干燥试样质量(g )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六、记录表格砂子试验记录CX/KJYJ 08.A2-2007
试验:复核:山西省科建工程检测研究院
5
七、报告表格
山西省科建工程检测研究院
砂子试验报告
试验:审核:负责人:试验单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