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李重光基本乐理

李重光基本乐理

李重光基本乐理
李重光基本乐理是指音乐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音高、音阶、和弦、节奏等方面。

其中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而音阶是通过一定的音程关系来组成的一系列音高。

和弦则是由多个音符组成的。

节奏则是音符在时间上的组织形式,包括拍子、节拍、音符长度等。

在学习李重光基本乐理时,需要掌握基本的乐符、乐谱符号及其含义,以及乐曲的结构和形式。

同时还需要学习乐器的演奏技巧,以及音乐风格和表演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李重光基本乐理是成为一名优秀音乐家的基础。

李重光基本乐理

李重光基本乐理

乐谱
用各种文字或符号将音乐记录下来便 是乐谱,记录乐谱的方法叫记谱法, 现我国通用的记谱法有两种:五线谱 与简谱
用阿拉伯数字记谱的记谱法即简谱, 又称数字谱(经日本传入并改进)
记录音乐的五条平行线叫五线谱 线、间(加线、加间)
五线谱
五线谱记谱
谱号、谱表①
五线谱上用来确定音高位置的记号叫 谱号,常用谱号有高音(G)谱号和 低音(F)谱号
五线谱记上谱号叫谱表。 单谱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 联合谱表 联合谱表之大谱表(十一线大谱表)
谱号
谱号、谱表②
高音谱号、高音谱表
低音谱号、低音谱表
高音谱表
低音谱表
联合谱表
大谱表(十一线大谱表)
十一线大谱表
谱号与谱表
变音
将七个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使音高 产生变化,则形成变音。在同一线间 位置上,可表示出五种不同高度。
基本音级之间的半音全音关系(两全 一半三全一半)
半音的紧张度与倾向性
全音、半音示意图
全音、半音②
由相邻的两个音级所构成的全音与半 音,叫自然全音或自然半音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 半音,叫变化半音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 一个音级所构成的全音,叫变化全音
等音
因十二平均律将纯八度均分为12个半 音,而产生了音名不同、记谱不同, 但实际音高相同的音,即等音
李重光基本乐理
乐理
《现代汉语词典》:音乐的一般基础 理论。
《礼记·乐记》 :“知声而不知音者, 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 也。唯君子能知乐。”
音乐的道理
音的产生
由发音体振动而产生。发音体由于外 力作用而引起振动产生音波,到达人 的听觉器官,产生音的感觉。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推荐文章乐理基础知识入门学习热度:乐理必备小知识热度:乐理知识--记号热度:基础乐理知识的笔记热度:必备:吉他入门乐理知识热度:想要完整的乐理基础知识资料的亲可以看看这篇来自李重光的乐理笔记,里面很详细的记载着乐理基础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李重光基础乐理:乐音体系1. 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2.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3. 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

4.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

(专指乐音)5.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 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7. 全音:半音和半间之和 P2图8. 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在中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级。

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

钢琴五十二个白键,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9. 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10. 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级音11. 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12. 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它的标记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如:c¬¬¬¬1,d1,e1,f1,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依次写上数字“2”、“3”、“4”、“5”。

比小字一组低的各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

小字组用小写字母,大字组用大写字母。

P10 图13. 标准音: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每秒钟振动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 为“标准音”。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

14. 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组的c1。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想要完整的乐理基础知识资料的亲可以看看这篇来自李重光的乐理笔记,里面很详细的记载着乐理基础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李重光基础乐理:乐音体系1. 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2.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3. 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

4.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

(专指乐音)5.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 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7. 全音:半音和半间之和 P2图8. 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在中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级。

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

钢琴五十二个白键,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9. 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10. 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级音11. 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12. 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它的标记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如:c¬¬¬¬1,d1,e1,f1,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依次写上数字“2”、“3”、“4”、“5”。

比小字一组低的各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

小字组用小写字母,大字组用大写字母。

P10 图13. 标准音: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每秒钟振动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 为“标准音”。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

14. 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组的c1。

每秒振动约261次。

15. 定律法: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定律法。

李重光乐理笔记(重点)

李重光乐理笔记(重点)

李重光乐理笔记(重点)注:笔记只就是我认为得重点,非全部内容,其中以五声调式之类得不做强调一.乐音体系1、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得基本得乐音得总与。

2、音级:乐音体系中得各音。

(专指乐音)3、音列:按一定得音高关系与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4、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得最小计量单位。

5、全音:半音与半间之与6、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

7、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得音8、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就是降级音9、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10、音组11、标准音:目前国际通用得标准高度就是每秒钟振动440次得a音,即以小字一组得a 为“标准音”。

乐音体系中得各音级,其高度都有一定得标准。

12、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得小字一组得c1。

每秒振动约261次。

13、定律法: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得绝对准确高度,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定律法。

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津、纯律等。

13、十二平均律14、等音:音高相同而记法与意义不同得音。

如升C、降D,重升B,这三个音在钢琴上音高就是完全相同得。

但记法与意义不同。

可以瞧出,除了升G与降A只有一个等音外,其她各音都有两个等音。

15、复合音:平时听到某一音,一般由许多个音组合而成得。

它得产生就是由于发音体(以弦为例)振动时,不仅全段振动,它得各部分(二、三、四、五段等)也同时在振动。

16、基音:由全弦振动产生得音,听得最清楚得17、泛音: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不易被听出得18、分音:构成复合音得各音19、音域:从低音到高音,音列得总范围。

20、音区:音域中得一部分。

根据音色得不同分为高音区、中音区与低音区。

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被认为就是中音区,小字三,小字四,五为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与二组为低音区。

二.五线谱1、记谱法:用书面得形式将音乐记录下来。

2、音符:表示音得进行得符号。

【最新2018】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word版本 (2页)

【最新2018】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word版本 (2页)

【最新2018】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word版本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李重光,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中国视唱练耳乐理学会副会长,他整理的一些乐理知识对学音乐的人非常有用。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重光的基础乐理知识笔记,欢迎阅读!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一)1. 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2.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3. 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

4.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

(专指乐音)5.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 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7. 全音:半音和半间之和8. 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在中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级。

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

钢琴五十二个白键,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二)9. 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10. 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级音11. 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12. 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它的标记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如:c1,d1,e1,f1,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

干货李重光乐理知识五线谱(建议收藏)

干货李重光乐理知识五线谱(建议收藏)

干货李重光乐理知识五线谱(建议收藏)01五线谱1. 记谱法:用书面的形式将音乐记录下来。

2. 音符:表示音的进行的符号。

3. 休止符:表示音的休止的符号。

4. 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关系:较大的音符或休止符,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符或休止符之间的时值比例是2:1,也就是一个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一个四分休止符等于两个八分休止符。

5. 增长基本音符:为了记录基本音符和基本休止符无法记录的各个时值,在记谱法中还采用一些增长基本音符和基本休止符时值的记号。

6. 附点:记在音符和休止符右边的小圆点。

一个附点表示增长原有音符或休止符值的二分之一;带有两个附点叫双附点,表示增长原音符和休止符时值的四分之三。

7. 延长记号:半圆形弧线中央加一小圆点。

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或演奏者的意图自由增长该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

8. 延音线:记在音高相同的两个音符上的弧线。

表示将两个音唱成一个音。

9. 五线谱:由音符、谱号、谱表构成。

由五条平行线组成的,当然还包括每相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间”。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

10. 加线:为了记录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和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

分为:上加线和下加线。

11. 连谱号:如果音乐作品需要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

12. 谱号:在五线谱上确定音高的位置——也就是音名位置的符号叫做谱号。

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13. 变音记号:表示音的升高或降低的记号。

长半音,降半音,升全音,降全音、还原音。

(都是针对基本音来升降的)可以记在线上和间内。

14. 调号:用以标记调的升降记号叫做调号。

一般记在谱号之后拍号之前,转调时则标记在转调处。

15. 临时变音记号:记在音符前的变音记号,它的作用仅表示变音记号后面,一小节之内同高度的音有效。

但用延音线连接起来的下一小节例外。

李重光 基本乐理 第二讲

李重光 基本乐理 第二讲

• 自然全音:由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以及这 两个基本音级的变化音级所构成的全音。 • 变化全音:由某一基本音级及其变化音级 所构成的全音,或隔开一个基本音级的两 个基本音级及其变化音级所构成的全音。
作 业
课堂作业 课外作业
音):音高相同,记法和意义不同。
降D 升C 重升B
重降F
降E 升D
降G 升F
降A 升G
重降C
重升E
降B 升A
C
D
E
F
G 重升F 重降A
A
B 重升A 降C
升B
重降D
重升C
重降E
重升D
降F
升E
重降G
重升G
重降B
第四节 五度相生律
概念:以分音列中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两 音之间的音高关系连续相生而求得各律的 准确音高。
第二讲
音律
主讲:吴 丹
音律属于音乐学中的“数理音响学”, 用数学方法计算音的频率。 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标准高度及其 相互关系叫做音律,音律规定(或产 生)的方法,叫做定律法。
第一节 标准音和中央C
键盘示意图
泛音列、国际标准音
任何发音体在振动发音时都不是单纯 的一个音响,而是在一个基音上伴随着 许多泛音共同振动(复合振动)。
半音:小 全音:大
第四节 纯律
概念:在分音列的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 间再插入一个第五分音构成和弦形式做 为生律要素,这样定出的CDEFGAB七个音 的准确高度。 半音:最大
全音:大全音 小全音
十二平均律:半音分值=100
律制
音律的实际应用
第六节
自然半音 变化半音 自然全音 变化全音
• 自然半音:由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以及这 两个基本音级的变化音级所构成的半音。 • 变化半音:由某一基本音级及其变化音级 所构成的半音。

基础乐理总结(一)(乐理的总结)

基础乐理总结(一)(乐理的总结)

基础乐理总结(一)(乐理的总结)乐理的总结一般来说各种学科都会有一大堆概念,老师的教学方式就是先告诉你有个啥概念,然后再跟你讲这个概念是啥意思、咋定义的、咋用……这种方式很不适合像我这种智商较低的人……“概念”其实是人给事物、规律等东西起的“名字”,目的只是为了方便交流、思考,但是从学习来说,先搞清楚这帮搞学科研究的人想干啥,然后再搞清楚他们给啥东西起了名字,这样的顺序对低智商生物才更友好一些……乐理就有一大堆概念,李重光的书根本看不懂……这种人可能就是太牛批了,他自己轻轻松松就学会了,所以完全不理解别人为啥学不会……两个问题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有的声音听起来让人心情愉悦,有的让人烦躁不安,然后他们就开始起名字了:前者叫乐音,后者叫噪音。

然后一些人就很有理想,想自己制造乐音,于是开始研究声音,研究成功颇为丰硕: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所以决定一个音的标准就是,振幅决定了声音有多大,称之为响度(或音强);对于震动频率的高低,起了个名字叫音调(或音高);不同物体的震动,既使振幅、频率相同,听起来感觉也不同,给这种特性起名叫音色;震动时长长短取名为音长。

用这些概念,就可以定义出基本的“音”了,那世界上有多少个音?只要震动频率稍微差点,就不是一个音了,所以世界上的音肯定是无数个。

然后我们的音乐先驱们就犯难了,他们觉得,有的音是不能同时出现的,虽然每个音单独出现时无所谓好不好听,但是有些音一起出现时就一定“不和谐”,所以他们认为应该先挑一些“和谐”的音出来,然后用这些挑出来的音创造乐音,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挑选音?当一个人创造出一段乐音之后,他如何告诉别人,光“啦啦啦”的话太难交流了,所以这帮先驱们面对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记录音?对于这两个问题的一系列答案,他们给起了个名字:乐理。

(当然,只是乐理的基础部分)。

如何挑选音循环首先,人们发现了一个现象:音调从低到高的音挨个响一声,“听感”在某种程度上是循环的,只是音调的高低不同。

大一乐理考试知识点李重光

大一乐理考试知识点李重光

大一乐理考试知识点李重光乐理是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大一的学习中,掌握乐理考试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乐理考试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乐理考试。

一、音符与时值音符是乐谱中的音符号,用来表示音高和音长。

在大一的乐理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的音符以及它们的时值。

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全音符的时值最长,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最短。

学生需要能够准确地辨认这些音符,并理解它们所代表的时值。

二、节拍与拍子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用来划分时间。

在大一的乐理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的拍子类型,包括2/4拍子、3/4拍子、4/4拍子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每个小节中的拍数,以及如何准确地演奏出各种拍子。

三、调式与调号调式是音乐中的一种音域和音高的组合,它能够给人一种特定的音乐感觉。

在大一的乐理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调式,包括大调和小调。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各个调式的调号,即在五线谱上标记调式的符号。

四、音程与和弦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

在大一的乐理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音程类型,如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和弦类型,如三和弦、四和弦等。

了解音程和和弦的原理和构成,有助于学生在分析和演奏音乐时更加准确。

五、曲式与音乐结构曲式是音乐中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包括引子、主题、发展和尾声等部分。

在大一的乐理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曲式类型,如奏鸣曲、变奏曲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分析音乐的结构,包括分辨不同的乐章和乐句。

六、音乐术语与符号音乐中有很多专门的术语和符号,它们用来描述音乐的特点和演奏的方式。

在大一的乐理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音乐术语和符号,如动态符号、技术指导符号等。

掌握这些音乐术语和符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奏乐曲。

综上所述,大一乐理考试的知识点包括音符与时值、节拍与拍子、调式与调号、音程与和弦、曲式与音乐结构以及音乐术语与符号等。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李重光,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中国视唱练耳乐理学会副会长,他整理的一些乐理知识对学音乐的人非常有用。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李重光的基础乐理知识笔记,欢迎阅读!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一)1. 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2.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3. 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

4.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

(专指乐音)5.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 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7. 全音:半音和半间之和8. 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在中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级。

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

钢琴五十二个白键,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二)9. 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10. 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级音11. 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12. 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它的标记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如:c¬¬¬¬1,d1,e1,f1,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依次写上数字“2”、“3”、“4”、“5”。

比小字一组低的各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

小字组用小写字母,大字组用大写字母。

P10 图13. 标准音: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每秒钟振动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 为“标准音”。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

14. 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组的c1。

每秒振动约261次。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答案》第一章音及音高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答案》第一章音及音高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答案》第一章音及音高第一章音及音高复习题┋完┋(1)作为物理现象来看,音是什么?┋整┋答: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2)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与自然界的音有何不同?┋请┋答:音乐中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选择出来的┋关┋┋注┋(3)音的性质几种?由于什么而不同?┋公┋答:音的性质有四种: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①音的高低,它由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决定。

振动次数多,则音高;振动次数少,则音低。

┋众┋(4)乐音与噪音有何不同?它们在音乐中的作用是什么?┋号┋答:发音体有规则的振动,发出音高明显的音,叫乐音,乐音听起来比较悦耳。

乐理中的音,一般多指乐音。

┋※┋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发出音高不明显的音,叫噪音┋音┋(5)什么叫复合音?它是怎样产生的?┋乐┋答: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某一个音,都不只是一个音在响,而是许多个音的结合,┋理┋(6)什么叫乐音体系?什么叫音列?什么叫音级?┋论┋答:音乐中所使用、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7)什么叫基本音级?如何标记?┋获┋答: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取┋(8)什么叫变化音级?如何标记?答:升高或降低的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变化音级。

(9)什么叫做八度?答:两个相邻的具有相同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10)什么叫音的分组?各组音如何标记?答:钢琴中,52个白键重复使用7个基本音级名称,从而在音列中产生了许多同名的音,(11)什么叫音域?什么叫音区?音区在音乐表现中的的意义是什么?答:①音域分为总音域和个别音域两种,总音域是指音列的总范围,即从最低音到最高音的范围(C?—c?);个别音域是指整个音域中所能达到的那一部分音域,如钢琴音域是A?—c?。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想要完整的乐理基础知识资料的亲可以看看这篇来自李重光的乐理笔记,里面很详细的记载着乐理基础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李重光基础乐理:乐音体系1. 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2.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3. 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

4.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

(专指乐音)5.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 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7. 全音:半音和半间之和P2图8. 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在中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级。

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

钢琴五十二个白键,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9. 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10. 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级音11. 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12. 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它的标记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如:c¬¬¬¬1,d1,e1,f1,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依次写上数字“2”、“3”、“4”、“5”。

比小字一组低的各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

小字组用小写字母,大字组用大写字母。

P10 图13. 标准音: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每秒钟振动440次的a 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 为“标准音”。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

14. 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组的c1。

每秒振动约261次。

15. 定律法: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定律法。

干货李重光乐理知识点整合(建议收藏)

干货李重光乐理知识点整合(建议收藏)

干货李重光乐理知识点整合(建议收藏)蝌蚪课01五线谱1. 记谱法:用书面的形式将音乐记录下来。

2. 音符:表示音的进行的符号。

3. 休止符:表示音的休止的符号。

4. 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关系:较大的音符或休止符,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符或休止符之间的时值比例是2:1,也就是一个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一个四分休止符等于两个八分休止符。

5. 增长基本音符:为了记录基本音符和基本休止符无法记录的各个时值,在记谱法中还采用一些增长基本音符和基本休止符时值的记号。

6. 附点:记在音符和休止符右边的小圆点。

一个附点表示增长原有音符或休止符值的二分之一;带有两个附点叫双附点,表示增长原音符和休止符时值的四分之三。

7. 延长记号:半圆形弧线中央加一小圆点。

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或演奏者的意图自由增长该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

8. 延音线:记在音高相同的两个音符上的弧线。

表示将两个音唱成一个音。

9. 五线谱:由音符、谱号、谱表构成。

由五条平行线组成的,当然还包括每相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间”。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

10. 加线:为了记录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和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

分为:上加线和下加线。

11. 连谱号:如果音乐作品需要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

12. 谱号:在五线谱上确定音高的位置——也就是音名位置的符号叫做谱号。

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13. 变音记号:表示音的升高或降低的记号。

长半音,降半音,升全音,降全音、还原音。

(都是针对基本音来升降的)可以记在线上和间内。

14. 调号:用以标记调的升降记号叫做调号。

一般记在谱号之后拍号之前,转调时则标记在转调处。

15. 临时变音记号:记在音符前的变音记号,它的作用仅表示变音记号后面,一小节之内同高度的音有效。

但用延音线连接起来的下一小节例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重光基础乐理知识笔记整理一、乐音体系1. 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2.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3. 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

4.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

(专指乐音)5.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 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7. 全音:半音和半间之和。

8. 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在中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级。

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

钢琴五十二个白键,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9. 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

10. 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级音。

11. 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12. 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它的标记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 来表示。

如:c¬¬¬¬1,d1,e1,f1, 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依次写上数字“2”、“3”、“4”、“5”。

比小字一组低的各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

小字组用小写字母,大字组用大写字母。

13. 标准音: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每秒钟振动440 次的a 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 为“标准音”。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

14. 中央C: 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组的c1。

每秒振动约261 次。

15. 定律法: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定律法。

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津、纯律等。

16. 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如c1-c2)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17. 等音:音高相同而记法和意义不同的音。

如升C、降D,重升B,这三个音在钢琴上音高是完全相同的。

但记法和意义不同。

可以看出,除了升G 和降 A 只有一个等音外,其他各音都有两个等音。

18. 复合音:平时听到某一音,一般由许多个音组合而成的。

它的产生是由于发音体(以弦为例)振动时,不仅全段振动,它的各部分(二、三、四、五段等)也同时在振动。

19. 基音:由全弦振动产生的音,听的最清楚的。

20. 泛音: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不易被听出的。

21. 分音:构成复合音的各音。

22. 音域:从低音到高音,音列的总范围。

23. 音区:音域中的一部分。

根据音色的不同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

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被认为是中音区,小字三,小字四,五为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二组为低音区。

二.五线谱1. 记谱法:用书面的形式将音乐记录下来。

2. 音符:表示音的进行的符号。

3. 休止符:表示音的休止的符号。

4. P19 缺。

5. 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关系:较大的音符或休止符,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符或休止符之间的时值比例是2:1,也就是一个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一个四分休止符等于两个八分休止符。

6. 增长基本音符。

7. 附点:记在音符和休止符右边的小圆点。

一个附点表示增长原有音符或休止符值的二分之一;带有两个附点叫双附点,表示增长原音符和休止符时值的四分之三。

8. 延长记号:半圆形弧线中央加一小圆点。

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或演奏者的意图自由增长该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

在多符干记谱法中,延长号也可以记在音符或休止符下面。

弧背下弯。

9. 延音线:记在音高相同的两个音符上的弧线。

表示将两个音唱成一个音。

延音线可以连续使用。

10. 五线谱:在五线谱上音的高低是根据音符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而定,位置越高音越高,位置越低音越低。

音符符头可以记在线上和间内。

11. 加线:为了记录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和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

分为:上加线和下加线。

12. 连谱号:如果音乐作品需要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 连结起来。

包括起线和括线两个部分。

13. 谱号:G 谱号,表示五线谱上的二线等于g1. 其它各线,音名如图P21。

F 谱号,它表示五线谱的第四线等于F。

其它各线,间音名如图P20.C 谱号,五线谱的第三线等于代表C1,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叫做“次中音谱号。

”14. 变音记号:表示音的升高或降低的记号。

长半音,降半音,升全音,降全音。

还原音。

(都是针对基本音来升降的)可以记在线上和间内。

15. 调号:记在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

在一个调号后对所有的音组都有效。

例:P23 所有的F 都升高半音,所有的 B 和 E 都要降半音。

16. 临时变音记号:记在音符前的变音记号,它的作用仅表示变音记号后面,一小节之内同高度的音有效。

但用延音线连接起来的下一小节例外。

在多个声部中只对一个声部有效。

17. 音符的正确写法:单符干记谱时,在三线以上,符干下。

反之上。

在第三线上,上下都可以。

多符头的情况下,以离第三线最远的为准。

(单声部永远用单符干记谱,在多声部音乐中,只有在节奏相同情况才用单符干记。

双符干记时,高声部干朝上。

低声部朝下。

18. 休止符的写法,在单符干的记法中,休止符永远写在靠近三线的地方。

19. 符点音符和符点休止符的符点:永远记在五线谱的间内。

符点音符的附点要靠近符头。

20. 省略记号:移高八度和移低八度用记号8——,记在五线谱的上面,表示虚线以内的音,移高八度。

记在下面则表示降低八度。

读谱方便,避免多加线。

21. 重复八度记号。

22. 长休止记号:记在五线谱的第三线上,上面的数目字表示休止的小节数。

多在管弦乐分谱中使用。

23. 震音记号:用斜线标记,有两种情况,表示一个音或和弦迅速均匀重复时,斜线记在符干上。

斜线的数目与演奏时音符符尾的数目相一致。

24. 反复记号:表示乐曲的某一部分或全部重复演奏。

某一旋律型重复时,用斜线表示。

斜线数目与符尾数目相同。

一次或多次重复某一小节时,用记号除法的词来表示。

从一小节到整首乐曲的重复,可用︱::︱来表示。

表示记号以内的部分要重复演奏。

不同的部分,可以用括弧括出,并记心阿拉伯数字。

表示第几次反复时使用。

25. 连音奏法。

26. 断音奏法。

27. 保持音奏法。

28. 琵琶音奏法。

29. 滑音奏法。

三、节奏节拍1、节拍:有强有弱的相同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例:列队行进中的步伐,体现了这特点;左脚强,右脚弱,每一步时间片断相等,按照一强一弱的次序循环重复。

每一时间片断,叫做“单位拍” 就是一拍。

带强音的单位拍,叫做“强拍”。

2. 节奏: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列队行进中的鼓点,体现了有强、有弱、有长、有短的许多音的序列组合。

3. 拍子:节拍的单位拍,用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叫做“拍子”。

单位拍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单纯音符来代表。

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等。

4. 拍号:表示拍子的记号。

拍号用分数的形式标记。

分子表示几拍,分母表示以什么音符为一拍。

5. 小节:在乐曲中,由一个强拍到次一强拍之间的部分。

6. 小节线:永远作为强拍的标记写在强拍的前面。

穿过五线谱使小节彼此分开的垂直线。

7. 弱起小节:乐曲由弱拍部分开始。

是不完全小节。

结尾一般也是不完全小节,两个不完全小节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全小节。

8. 单拍子:第小节有两拍或三拍的拍子。

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

9. 复拍子:由完全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

10. 混合拍子:由单位拍相同的两拍和三拍的单拍子,按照不同的次序结合。

11. 变换拍子:各种拍子交替出现。

12. 一拍子:是有强拍,没有弱拍。

13. 散拍子:拍子的强音位置和单位拍的时值都不是十分明显,也不固定。

14. 音值组合法:把各种时值的音符,按照拍子的结构特点进行组合。

15. 节拍中的强弱关系:拍子的强弱关系同样体现在节奏中,两个音,第一个强,第二个弱。

三个音为强,弱,弱。

四个音为强,弱,次强,弱。

平均五个音有两种可能:强,弱,次强,弱,弱;强,弱,弱,次强,弱。

(一个类似的三拍子,每拍分为平均两个音,其强弱关系就遵循平均六个音的可能。

强,弱,次强,弱,次强,弱。

这些节奏的强弱关系可以出现在一拍中,也可以出现在更小的部分中。

如半拍、四分之一拍之中。

16. 音的强弱也用文字、字母、记号标记。

F 代表强、F 越多代表音越强,P 越多越弱。

MF 表示次强。

MP 表示次弱。

渐强,渐弱。

17. 切分音:如一个音从拍子的弱部分开始,持续到后面较强的部分,这时后面的强音便移到前面的弱部分。

切分音都要强奏。

四、音程1. 音程:在乐音体系中,两音之间的高低关系。

2. 冠音、根音:音程中,高的音叫冠音,低的叫根音。

3. 旋律音程:音程中的两个音,先后发声。

依照方向,分上行、下行、平行三种。

4. 音程的度数:音程在五线谱上包括的线与间的数目。

如:同一线上或间内构成的音程叫一度。

相邻与音构成的叫三度。

5. 单音程:八度以内的音程。

6. 复音程:超过八度的。

7. 自然音程: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

8. 变化音程: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

9. 协和音程:自然、纯音程。

10. 不协和音程:大、小二、大、小七度、11. 音程的转位:音程的根音和冠音相互颠倒。

12. 等音程:两个音程孤立听时,音响效果完全相同,但在乐曲中的意义和写法不同。

五、和弦1. 和弦:按照三度音程关系或非三度音程关系、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

2. 三和弦:按照三度音程关系马叠置起来的三个音所构成的和弦。

3. 音程排列用1、3、5 来表示。

4. 七和弦: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四个音所构成的和弦。

用1、3、5、7 来表示。

常用的和弦有:大小七和弦、小小开和弦、减小七和弦。

减减七和弦。

5. 原位和弦:和弦的根音为低音的和弦。

6. 转位和弦:以和弦的三音、五音、或七音为低音的和弦。

转位时,原来的根音、三间、五音、七音等名称不变。

7. 等和弦:两个和弦孤立起来听时,具有完全相同的音响效果,但在音乐中的意义不同,写法也不同。

8. 构成和识别和弦的方法:构成和识别和弦,熟记各种原位和弦、转位和弦的音程结构以及和弦中各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如:以 D 为低音构成大三和弦的原、转位。

按照和弦的音程结构,原位大三和弦是大三度加小三度。

那么以 D 为低音的大三和弦原位,应是D#FA。

大三和弦第一转位的音程结构是小三度加纯四度。

六、调及调关系1. 调: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

2. C 调:由开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调。

它的调号标记是没有升降号。

3. G 调:将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都移高纯五度,也就是把C 调中的音都移高纯五度。

由G 音开始,将 F 音改为#F。

就叫做G 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