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文章的特点
《谈生命》批注
![《谈生命》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f3b6ea1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5.png)
《谈生命》批注
《谈生命》是-篇优美的散文,作者冰心以生命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她对生命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批注:
1.生命的比喻:文章开头。
冰心将生命比喻为“一颖小树”。
形象地描述了生命从地底聚集生力、勇敢快乐地破壳而出的过程,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生命的起始和成长的艰辛。
这个比喻巧妙地抓住了生命的本质,使抽象的生命理念变得具体可感。
2.生命的韵律:在描述生命的过程中,冰心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描绘,如“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生动地展现了生命的韵律和节奏。
这种韵律不仅体现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也体现在生命的起伏和变化中。
3.生命的坚韧:文章中,冰心通过描绘小树在困境中挣扎、挣脱的过程。
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即使面对艰难险阻,生命也会坚定目标,勇往直前。
最终挺立抬头。
这种坚韧的精神是生命的宝贵品质。
也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学习的。
4.生命的价值:在文章的结尾,冰心提出了对生命的思考,她认为生命“不是自私的享乐”,而是要有一种"宏伟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
这种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5.文笔的优美:冰心的文笔优美流畅,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命的各个阶段和细节,使文章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她的文字既有力量又富有情感,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内心。
综上所述,《谈生命》是一篇充满智慧和感悟的文章,通过深入浅出的描述和比喻,冰心引导读者去思考和领悟生命的真谛。
冰心短篇散文精选
![冰心短篇散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edddf145a8102d276a22fe7.png)
冰心短篇散文精选 篇一:冰心的散文特点 冰心的文章特点 冰心的文章有散文 :《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与小 朋友谈访印之行》 《我参加了一次动人的会见》 《我们的祖先所唱的歌谣》 《中野绿子和小慧》 《老舍和孩子们》 《腊八粥》 《我的童年》 《童年杂记》 《灯光》 《我的中学时代》等等;诗: 《可爱的》《纪事》《一条红领巾》《六一节在拉萨》《献给我们挚爱的宋庆龄奶奶》等等; 小说:《一个兵丁》《离家的一年》《冬儿姑娘》《好妈妈》《小桔灯》《回过以前》《记一 件最难忘的事情》等等。
冰心, 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省长乐县。
从小喜欢读书识字, 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 这为她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18 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
“五四”运动爆发 后,积极参加这一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运动,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 创作。
1919 年 9 月发表第一篇小说 早期的冰心受出身和家庭的教养及基督教义和泰戈尔 哲学的影响,把“爱”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
在“爱”的思想指导下,其作品歌颂母爱、童真、自 然、 人类爱。
文笔清新秀丽,委婉柔美,但题材较狭隘,时代气息不够强烈。
建国后,冰心散 文创作呈现了新的思想风貌,歌颂劳动人民,歌颂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祖国,充满爱国主义 激情,如《印度之行》、《樱花颂》等。
在风格上既保持了过去委婉含蓄,清新优美的特点又 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呈现出明朗欢快的基调。
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典雅”。
她善于提炼口 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
远 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
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 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
然而, 并非文白相加, 而是经过精心提炼、 加工, 使之相互融合, 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 清新婉丽。
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 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
冰心我的老师批注赏析
![冰心我的老师批注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fccb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e.png)
冰心我的老师批注赏析冰心《我的老师》批注赏析。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她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而著称。
其中,她的散文《我的老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通过对老师的缅怀和敬仰,展现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师生情感的呼唤。
本文将对这篇散文进行批注和赏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冰心的文字之美。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散文的整体结构。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对老师的回忆、对老师的赞美和对老师的思考。
在第一部分中,冰心回忆了自己在学校时的老师,描述了老师的风采和教诲,展现了对老师的深切怀念。
在第二部分中,冰心对老师进行了赞美,称颂了老师的高尚品德和教育理念,表达了对老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在第三部分中,冰心对教育事业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呼吁人们要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关爱学生,以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文章的语言特点。
冰心的散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她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充满了感染力和表现力。
例如,在文章的开头,冰心用“飒飒秋风,悄悄送走了我的学生时代”来描绘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留恋之情。
又如在文章的结尾,冰心用“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感谢她为我点燃的心灯,照亮我走向未来的道路”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展现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师生情感的呼唤。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这篇散文的主题思想。
冰心的《我的老师》主要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师生情感的呼唤。
她通过对老师的回忆和赞美,展现了对老师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呼吁人们要尊重教师,关爱学生,重视教育事业。
文章的主题思想深刻而感人,富有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综上所述,冰心的《我的老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通过对老师的缅怀和敬仰,展现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师生情感的呼唤。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文章的主题思想深刻而感人,富有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
冰心的简介20字
![冰心的简介2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3af493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d.png)
冰心的简介20字
范文一:
冰心,20世纪女作家,代表作《雨巷》。
她文笔清新脱俗,
作品感人至深,堪称文学界的一朵奇葩。
要点分析:
这篇文章着重介绍了冰心的代表作和文学特点,重点突出了她的文笔和感人至深的作品。
用词简洁明了,突出了冰心独特的艺术魅力。
范文二:
冰心,20世纪女作家,曾获“斯大林文学奖”。
她的作品表现
对生命的崇高慷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真情挚爱,意蕴深远。
要点分析:
这篇文章介绍了冰心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荣誉和她作品的文化内涵,突出了她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和表现,用词高屋建瓴,富有哲理性和文学感染力。
总体分析:
两篇文章在介绍冰心方面涉及到了她的代表作、文学特色、荣誉、文化内涵等方面,突出了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刻的一面。
用词简洁明了、富有哲理,突出文学感染力,是两篇表达清晰、语言优美的文章。
冰心散文的特点范文
![冰心散文的特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7b53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f.png)
冰心散文的特点范文冰心是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和翻译家,以其独特的散文风格和真挚的言辞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冰心的散文作品是她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的表达,充满着情感和人性的关怀。
以下是冰心散文的几个特点:1.温情感人:冰心的散文作品常常带有一种温情感人的风格,她以真实而生动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其中蕴含的感动和美好。
她用包容和关怀之情表达着对生命的赞美和珍视。
2.简洁凝练:冰心的散文风格简洁而凝练,她善于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思想。
她的句子有时只有几个字,但却能传递出强烈的感情和意义。
冰心的文字流畅自然,通过简洁的叙述展示出生活的真实面貌和精彩细节。
3.精神追求:冰心的散文作品中常常弥漫着一种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她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人性的渴望和追求,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
冰心的散文通过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4.真实感受:冰心的散文作品真实而鲜活,她以亲身经历和深入思考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表达出来。
冰心善于观察和捕捉生活细节,她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入到文字中,使读者能够共鸣和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5.叙述生活:冰心以平实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人们的生活,她通过几个生动的场景和形象的描写,展示出生活的点滴和生命的真谛。
冰心的散文常常以一种肯定人性的态度来叙述人们的生活,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思考,让读者对生活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冰心的散文作品充满真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她用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传递出温情和关怀。
她以真实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揭示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冰心的散文作品如同一扇窗户,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美好和真实的生活。
冰心文章的特点
![冰心文章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deb5a2e5fbfc77da269b1ea.png)
冰心的文章首要特征是感情真挚。
冰心散文是她那纯真的内心世界流淌出来的心泉,包含着感悟人生的真味,她的散文就是展示其独特人格风貌的心史。
冰心散文大都以纯真的爱心作为灵魂,冰心散文的感情真挚,不但是坦率的写出自我内心的喜怒哀乐,表达出主观的爱憎好恶,而且还表示为情感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美在纯真,妙在自然。
冰心散文的情真,还融合着理真。
她的散文富有哲理,往往从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从某一生活局面和自然景色的变更中受到启发,道尽人世睿智哲理。
冰心散文的第二个特点是文采清丽,华美优雅。
冰心的散文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选用广言词汇又略含西文句法的口语文;遣词用字,雅而不古,丽而不艳,清新洗练,流利自然,含蓄隽秀,极富韵致。
有一种大家闺秀气派,堪称东方才女的典范。
冰心散文的第三个特征是意象鲜明,清新新颖。
所谓意象清新,表示在作品里则是画面清新,色彩妍丽,生气蓬勃,情趣盎然。
冰心散文的意象鲜明,还表示在作家能以高超的艺术技巧给所表示的意象着色敷彩,达到和美协调,并在色彩的调谐中暗示作家的主观情感。
总而言之,冰心散文的创作,在美学特性上,呈现出柔美的品格特征。
我们说,这是一种女性的腻美。
冰心的散文真诚的抒写自己的见闻感受,抒发自我的内心情愫,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意愿。
以广博慈蔼的爱心、温馨柔婉的情致、鲜明清隽的意象,清新明丽的语言建造了一个柔美的艺术境界。
冰心散文的语言特色一、清丽典雅的语言冰心的散文语言清丽典雅,富有韵味。
她的散文语言既有口语文的流利,又有文言文的凝练,又具有清新明丽、典雅细腻的风格。
二、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的语言。
冰心还追求散文语言节奏感和音律美。
汉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抑扬顿挫,富于节奏感,散文也要讲求节奏,因此,冰心在散文创作中注意追求语言的节奏感和音律美,她通过巧妙地安插平仄,运用多种形式的排比、对称的句式,恰当地选用了双声、叠韵、儿化、叠音词等方式,使语言抑扬顿挫、委婉曲折,从而形成文章行云流水般和谐流畅的节奏感和音律美。
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特点
![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75200ab7360b4c2e3f6493.png)
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特点著名作家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冰心女士,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我以为读了冰心女士的作品,就能够了解中国一切历史上的才女的心情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是女士的生平,亦即是女士的文章之极致。
”一个世纪以来,冰心的散文哺育了整整几代人。
热爱冰心的人可谓“四世同堂”。
有人甚至认为,冰心散文的影响,不在鲁迅、周作人之下,青年的读者,有不受鲁迅影响的,可是,不受冰文字影响的却很少。
冰心的“爱”的源泉来自于她的和谐的家庭和美好的童年记忆,实践证明,作家的少年记忆、文化记忆、民族记忆乃至历史记忆是支撑作家全部创作的精神源泉。
尤其是童年记忆特别重要,它往往会不可思议地贯穿着一个作家的一生。
由于冰心的家庭出身和和睦民主的家庭氛围,造就了冰心高贵的精神、高雅的气质以及卓越的文学成就。
一、冰心散文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来充分的展现其散文的风格美。
1、比喻手法的灵活运用,使散文的语言风格突出地表现为柔婉、纤巧如绵绵春雨,温柔、沁人心脾,本体和喻体之间通过作者的想象常常结合得非常贴切而富有诗意。
例如在《笑》中,描写雨后树叶上的残滴,在月光的照耀下“好似荧光点点,闪闪烁烁地动着”。
在《往事(二)》中,描写月下青山“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海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
这两个句子中的“荧光点点”、“娟娟的静女”都体现了语言的纤细与轻柔。
冰心散文中的比喻,不仅运用于写景的语言中,也运用于寓意深厚地描写抽象事物的语句里。
在《再寄小读者·通讯四》中,谈论的话题是“生命”.冰心在文中是这样写的:“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它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它的前身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它从地底里聚集起许多生力。
在冰雪下延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
”生命本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而在冰心的笔下,则把生命比喻成了“一江春水”与“一棵小树”真是绵里藏针,既富哲理,又不乏柔情。
冰心文章特点
![冰心文章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07d0295d4d8d15abe234e90.png)
(一)、语言精炼冰心散文的诗美特征体现在语言的精炼、成熟上,在最小的空间里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遥寄诗人太戈尔〉》全文短小精悍,含蓄地把作者的感情倾注在纸上。
字数有限,却韵籍深远。
感情至真、至诚的在诗化语言中流露出来。
着是语言诗美的表现之一。
(二)、文化诗性“真正具备文化诗性的散文,它一定具有诗一般的生命激情和难以拒绝的美感。
她不仅以一种美学的眼光进入文化迷宫,用诗性的智慧去探测历史的真相,而且饱含着作家的真情实感,洋溢着作家心灵的跃动;同时,安的意象“语言和表达必然也是优美的”“冰心散文中许多文章引用了古诗词,这不仅体现了冰心深湛的古文功底和文学修养,更在语言上美化了文章,韵味更浓,体现了散文的文化诗性特征。
如:《山中杂记》中写道:“古诗说:‘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细细咀嚼,这两名形容乱山,显然地极好,而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读了不使人生快感。
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光景却何等妩媚,遥远,璀璨。
作者借两句古诗描写了海上和山上看月出的意境:一是乱石观月,何等的“臃肿、崎岖、僵冷”,一是海上观月,何等的“妩媚、遥远、璀璨”。
文章富有想象力,展示了宏大壮丽的画面。
这两句诗的对比下表现了自己爱海的心理。
这比直接表达更高雅,更有文化底蕴。
以古典诗词抒怀,其清新明丽的语言构成散文的诗情蕴意。
(三)、诗化结构冰心散文还有诗化的结构特点。
不管是描述上还是抒情上,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诗化的现象。
层次分明,一个内容写完就分段,但总体上连贯,形式上,诗的跳跃性较强。
如《宇宙的爱》,《往事之一(七)》中写道: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冰心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冰心的文章有什么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34826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c.png)
冰心的文章有什么特点冰心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散文家和语言学家,其作品以纪实性强的散文闻名于世。
她的文章有着独特的特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真实而深刻的写实主义风格冰心的文章写实,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社会、人生、人性的深刻观察。
她尤其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微观角度展现出普通人的情感和心灵。
她善于通过对细节的触动和描述,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冰心笔触细腻而质朴,借助生动的事例和形象,展示出深厚的写实主义风格。
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绪冰心的文章往往包含积极向上的意义和乐观情绪。
她以阳光、积极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的点滴,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她以积极的态度鞭策每个人都要努力奋斗,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论遇到多少的挫折与困难,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三、自由和独立的思维方式冰心的文章独具思辨性和创造性,她努力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主张个性的独立与自由。
在文章中,她常常从与众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用独特的思维方式构建出精巧的文章结构和观点。
她善于用辩证的思维观察和描述世界,从而展示其独立的思考和坚定的立场。
四、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冰心的文章中经常关注社会问题,尤其是针对妇女、儿童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她关注社会的不公与不平等,并以自己独到的视角吐露对这些现象的不满和思考。
通过她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展现出了她对社会正义和平等的追求,同时对社会的不公持有批评的立场。
五、追求语言的修辞与美感冰心的文章非常注重语言的修辞和美感,她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她的文字优美、流畅,节奏感强,以及丰富的用词表达都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到了语言的美感。
总之,冰心的文章以真实、深刻的写实主义风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绪、自由独立的思维方式、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语言的修辞与美感的追求而闻名。
她的文字展现了她对社会、人生和语言的独到见解,引导着读者思考和感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独特的奇葩。
冰心的文章特点
![冰心的文章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fefa3b453610661ed9f4f7.png)
冰心的文章特点一提到冰心,我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位用爱的真情,美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母爱与童心,以及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
她以柔美细腻的笔调,“满蓄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丽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艺术之厦。
冰心的散文,哀婉凄清、温情脉脉,富于哲理和抒情韵味,清丽典雅、隽永精致。
一、景、心互动,情字见长冰心散文主情,以抒情见长。
在她的文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片段的情思,以及那些晶莹美丽的回忆的抒写。
因为她曾说她喜欢做“埋存与发掘”的事。
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灵气,最自然的散文,几乎都是她用饱蘸真挚的情感之笔,对昔日“埋存”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发掘”所得。
在她感情的天地里,没有大海的壮阔,也没有长江的奔涌。
那是山间流出的溪水,平平稳稳:那是地心流出的清泉,汩汩淙淙。
她抒发感情的文笔,永远也激不起大波大澜,却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细泉似的脉脉温情。
在抒情的章法上,冰心有自己的风格。
她善于在绵绵密密的抒情里,轻巧地插入场景的描绘,人物的刻画或哲理的思索,使文章一波三折,摇曳多姿。
例如在她的早期散文《笑》[1]中,作者勾勒了三个场景、三个笑容,在不施藻饰,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爱的调和”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她还善于把感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描绘中,使其具有更强的感人力。
在《往事》之七[1]这篇佳作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冰心短篇散文精选
![冰心短篇散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fb73201376baf1ffc4fadb0.png)
冰心短篇散文精选篇一:冰心的散文特点冰心的文章特点冰心的文章有散文:《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与小朋友谈访印之行》《我参加了一次动人的会见》《我们的祖先所唱的歌谣》《中野绿子和小慧》《老舍和孩子们》《腊八粥》《我的童年》《童年杂记》《灯光》《我的中学时代》等等;诗:《可爱的》《纪事》《一条红领巾》《六一节在拉萨》《献给我们挚爱的宋庆龄奶奶》等等;小说:《一个兵丁》《离家的一年》《冬儿姑娘》《好妈妈》《小桔灯》《回过以前》《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等等。
冰心,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省长乐县。
从小喜欢读书识字,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这为她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18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
“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这一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运动,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创作。
1919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早期的冰心受出身和家庭的教养及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的影响,把“爱”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
在“爱”的思想指导下,其作品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人类爱。
文笔清新秀丽,委婉柔美,但题材较狭隘,时代气息不够强烈。
建国后,冰心散文创作呈现了新的思想风貌,歌颂劳动人民,歌颂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祖国,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如《印度之行》、《樱花颂》等。
在风格上既保持了过去委婉含蓄,清新优美的特点又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呈现出明朗欢快的基调。
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典雅”。
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
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
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
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清新婉丽。
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
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冰心文章特点分析
![冰心文章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6dab34af45b307e871971e.png)
冰心文章特点分析冰心文章的特点从4个方面分析,如下:一、小说冰心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大多不用浓墨重彩,也较少精雕细刻,只用素描的笔法,淡淡数笔,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鲜灵灵地浮现在水面上。
《六一姐》、《冬儿姑娘》、《小桔灯》分别塑造了三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少女形象。
冰心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完美的青年女性的形象。
她们大多心地善良,温柔美丽,活泼大方,稳健端庄。
她们青春焕发,充满活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赢得女性的尊严;以自身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获得男人的敬重。
此外还有一系列热爱祖国的青年,慈怜温柔的伟大母亲,通情达理的老奶奶,以及博学风趣的老教授等众多形象,透出了温情。
在艺术表现上,冰心善于借鉴和运用抒情手法。
在作品中,时而以叙述人的口吻直接抒发情感,时而通过人物的语言或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表露作者的主观意态,使小说带着浓重的抒情色彩。
冰心往往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
以“我”作为展开故事的线索,满蕴着深情,倾诉我的所见、所闻、所遭、所感、所触,使读者感到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全是人生的真实,没有虚构编织的成分,没有浪漫的色彩,没有人为的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媚俗的诙谐,具有逼真性和亲切感。
这给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可以更灵活地起讫,转折,变化,作者浓烈的情愫的抒发,可以表达得更加得心应手。
冰心的小说,较少宏篇巨著,多是清新隽永的珍品。
她的许多作品看起来情节单纯,却寓意深远,留给人无穷的回味。
她撷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机缘,展示出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没有金戈铁马的壮举,却具有一种哲理的追求。
她常常用机敏的目光,去观察社会,审视人生;从人际关系撞击中,爆发出火花,捕捉生活中蕴藏的哲理,寄托自己的情思,富有清新的哲理和诗意。
在小说的结构上,大多采用双向型的结构框架,互相映照的格式。
她常以两个家庭、两个人物、两个事件,大洋两岸为主线,平衡展开,发展的结局,却是大相径庭的。
冰心《小桔灯》的美学分析
![冰心《小桔灯》的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aacf8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1.png)
冰心《小桔灯》的美学分析《小橘灯》是作家冰心创作的散文,是其晚期代表作品之一。
文章形象地刻画了一位在艰难的生活逆境中渴望光明的善良坚强的农家少女的形象。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冰心《小桔灯》的美学分析,希望大家喜欢!《小桔灯》是冰心后期散文创作的代表之作,语言朴素洗练,情感深挚含蓄,风格细腻温婉,主旨蕴藉隽永,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本文拟从这四个方面对《小桔灯》的审美特点做具体解读。
冰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最早、也是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许多散文作品成为了现当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小桔灯》是冰心后期散文的代表作,半个多世纪以来被选人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打动了一代又代读者。
《小桔灯》创作于1957年。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记叙了十二年前即1945年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去重庆郊外寻访朋友时偶遇的一件往事。
访友不遇,“我”便留在乡公所楼上等她。
不久,来了一位八九岁的小姑娘,要用乡公所的电话为生病的母亲叫医生。
“我”热心的帮助她打通了电话,并关切的询问到小姑娘的家就住在山下那颗大黄果树下。
朋友久等未回,“我”从窗外看见山下浓雾迷蒙中小姑娘的家,便决定去探望小姑娘及她生病的母亲,临走时在楼下买了几个大红桔子带上。
到了小姑娘家,映入眼帘的是小姑娘家窘困的家境和重病在床的母亲。
小姑娘的父亲出门不在家,后文交代是因为常替医学院几个有共产党嫌疑的学生送信遭到当局的抓捕而下落不明。
面对这一切,小姑娘没有灰心,没有畏惧,悉心的照顾着病重的母亲,还懂事的安慰“我”,叫我不要担心。
临别时,小姑娘用大红桔皮为“我”麻利的制作了一盏灵巧的小桔灯,照亮“我”上山的路。
这样的从容镇定和勇敢乐观感染了“我”,更鼓舞了“我”,“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
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全文仅1600多字,却焕发出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语言朴素洗练,情感深挚含蓄,风格细腻温婉,主旨蕴藉隽永,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冰心散文《繁星》全文
![冰心散文《繁星》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89da1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6c.png)
冰心散文《繁星》全文《繁星》是中国近代著名女作家冰心所写的一篇散文。
该篇散文以细腻、悠扬的笔调,通过对繁星的描绘,展示了作者深邃、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对生命的热爱。
本文旨在对《繁星》全文进行剖析,探究其思想内涵及艺术魅力。
首先是《繁星》的文体及语言特点。
该文以散文的形式呈现,情感质朴、理性深邃。
作者情真意切,字句简练,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深刻的意境。
冰心的语言尤其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其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例如,“没有星星的夜晚,活像一张没有画完成的画。
”这句话用极为形象的方式勾勒出夜空的空洞,让读者感到空旷、寥寂和孤独。
这种朴素的比喻方式,可谓“言简意赅,朴素而精练”。
其次是《繁星》作品的主旨。
整篇文章贯穿着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精神追求的不懈追寻。
而这种热爱与追寻,正是从冰心深厚的人文思想中汲取的。
文章中的星星被赋予了生命的意义,代表了精神与道德的追求。
通过对星星的描绘和解析,冰心呼唤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呼吁人们拥抱生命,感受生命的美好与神秘。
她说:“群星中最富有生命力的,是小小的北斗,穿过夜空的时候,带着自己的一片天空,好像扇动着翅膀的蝴蝶,时而闪烁,时而消失。
” 这个“小小的北斗”不仅代表了人生的短暂与无限,也体现了冰心对追求、对着眼于目标的坚定追求与信仰,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意义。
然后是《繁星》作品的情感表达及意义。
冰心通过对繁星的细致描绘,展现出她崇高、深邃的思想境界和独特的感悟。
她用隽永的文字赞美星星之美,描述星星的种种形象,表达自己对星星以及生命的热爱和深情,教人心存敬畏之情。
文章中还融入了对人类文明的批判,呼吁人们珍惜和发扬人类文明的美好一面,净化人类精神世界。
作者说:“相信你们,我与你同是星辰。
我们只有寻找自己的道路,把自己的星空照亮,才会在蔚蓝的宇宙里,无愧于孕育我们的太阳、月亮和繁星。
”冰心告诫我们,身处其中,我们的失误会化为灰烬,教训会永留,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珍贵的,必须更加珍视和利用。
冰心短篇散文精选
![冰心短篇散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a06bc1feefdc8d376ee324b.png)
三、可以通性呼唤了整整一个世纪,不仅远未完成,而且曾经一度甚至走向了反面。在现代性的革命文化运作之下,我们的整个国民经济曾一度处于崩溃的边缘,民生凋敝自不待言,就连起码的个人生活自由都被严重地剥夺。我们的个体性严重缺失,文学的主体性成了个面目可疑的问题,无论它打的是人道主义的旗号还是人文精神的招牌,都必不可免地陷入了一种坚硬的逻辑决定论和历史必然性的种种窠臼之中。个体的精神存在仍然时时受到严重的威胁,复杂多重的无数语言遮蔽仍然压得我们气都喘不过来。因此在我们做冰心研究的时候,至关重要的首先恐怕还是要还给关于冰心个人的最为起码的真实性,努力去除覆盖遮蔽着冰心个体真实性可能的种种语言屏障。在还给冰心个体真实性的时候,首先我们肯定不能忽略了冰心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境遇和现实境遇当中所遭遇的真实语境,她终生所致力倡扬的“爱的哲学”肯定不是一切,但作为一个大艺术家大散文家,她所致力努力并不遗余力地去丰富去立体完成的文学世界,却是她自己的一切。你可以认为她的主张非常好或者非常不好,她不能强加给你,但你最好也要表示尊重。即便是从宗教的意义上说,也有着个个体认信的问题,信不信由你的问题。况且冰心直至晚年实际上仍然保持着一以贯之的“士”的品格(这从散文中把知识分子称为“士”也可见一斑),其正直高洁,讲求气节而又趣味高雅,这跟她在长期的散文写作中追求的一种淡雅高洁的情趣实则一脉相承,这一点,冰心研究专家卓如女士有过出色的研究:冰心的那些特别优秀气质特别超凡的散文,往往就是飘逸着高洁之士的高雅小品。用卓如的话说:“翻开冰心的作品,就有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雨后放晴的田野,微风吹拂的草原,朝华欢笑的山谷,旭日初升的海边,那样晴朗,那样清澈,那样飘逸,顿觉神清气爽,杂念烟消,心弦策策而动。”⑼窃以为其是中的之语,甚至概括称得上精确。
冰心是我的启明星作文
![冰心是我的启明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e5464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9.png)
冰心是我的启明星作文
案例一:
我在一本散文书上看到了两篇冰心奶奶的散文,就认真地读了起来。
冰心奶奶的散文很吸引人,她的文章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感想,写出来的散文有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
我读着读着就入了迷。
冰心奶奶是个儿童文学家,原名叫谢婉莹,出生在福州,她在小的时候就喜欢看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我喜欢她的散文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文章非常感人,很有感染力。
她比较著名的散文有《小桔灯》、《寄小读者》等,特别是《小桔灯》这篇散文,让人看了回味无穷。
我也要像冰心奶奶一样,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到文章之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散文写好。
冰心是我的启明星。
案例二:谈到冰心奶奶,我就有说不尽的话。
冰心奶奶(1900—1999),被称为“世纪老人”,原名谢婉莹。
1919年9月,她第一次用冰心这个笔名发表作品。
冰心四岁时,全家从上海迁往山东烟台。
那里的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他的心胸,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
七岁时,舅舅常给她讲《三国演义》。
可有一次,舅舅讲到一半就去做事了。
幼小的冰心出于好奇,慢慢的读了起来……她为文中的人物而感
动的流泪,她为项羽跳进乌江而感到悲伤。
从这之后,他又读了许多名著,像《水浒传》等。
冰心是我的启明星。
冰心奶奶写了许多文章,里面一般分为爱祖国、爱孩子、爱植物这几类。
从许多文章中,都可以看见冰心奶奶是个很有爱心的人。
冰心的文章有社么特点
![冰心的文章有社么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bb295233687e21ae45a90f.png)
冰心的文章有社么特点:既凝练明快清新婉丽。
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
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主要反映的是母爱童真等主题。
柔和细腻的笔调,微带忧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新明丽的语言,构成了冰心艺术风格的基本特色。
在作者笔下,大自然具有人的灵性。
景因情之融入而更美,而蕴含有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种融情入景,情景相生的艺术特点,。
冰心早期文章的特点
![冰心早期文章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f0481bf12d2af90242e621.png)
在许多读者的印象中,冰心似乎是比较“洋”的。
这也难怪。
她少女时代读书的北京贝满女子中学是教会学校,她青年时代就读的协和女子大学预科和燕京大学也都是教会学校,1923年至1926年,她还曾留学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并取得文学硕士学位。
她写作《繁星》和《春水》,主要是“受了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而散文集《往事》则“就是放大的《繁星》和《春水》”,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到它受到泰戈尔《新月集》和《吉檀迦利》某些影响的痕迹。
她的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往事》,大部分篇幅又是叙写她留学美国的生活的。
凡此种种,都可能在读者心目中造成冰心比较“洋”的印象。
但是,我们是不是由此就可以认定冰心早期的文学创作是离开了我们民族的文学传统,是完全“洋化”的作品呢?不能这样看。
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如下的现象:为什么她的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够这样历久而不衰,在半个多世纪中受到几代中国读者的喜爱。
冰心自己说过:“我在中学和大学以及留学时期都学过外文,不会没有一点‘洋’的影响,但是我没有偏爱过哪一位外国作家(泰戈尔的原文也是英文,我只喜欢他哲理性的文字),我自己喜欢的还是古典文学,中国的古典文学”。
1所以,尽管冰心的生活、思想和创作都受到不少外国的影响,但是她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对祖国的社会生活有甚深的了解;而她的作品的根须又始终深深地伸进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因而焕发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而这也正是使得她的作品具有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
同时,如果我们简略地考察一下冰心从事创作的艺术准备,也就会发现,她的作品的民族特色是有着非常坚实的基础的。
这位女作家从小就受到本民族文学传统的哺育与熏陶。
她七岁就开始阅读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作品曾一度使她着迷;从十岁起她先后接触到唐诗和宋词,并能大量背诵,诗人们创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使她无限陶醉;古代散文中诸如《秋声赋》、《岳阳楼记》、《陈情表》、《吊古战场文》等名篇佳作都是她从小就熟读和喜爱的;而冰心的大学毕业论文是《元代的戏曲》,这篇论文后来发表在《燕京学报》上,它对元代戏曲作了系统的研究。
冰心文章的特点
![冰心文章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3745d6d5bbfd0a78567302.png)
1. 冰心作品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律美1.1 华美典雅,文采清丽的语言风格冰心的散文语言同时拥有白话文的流利和文言文的精炼,具有华美典雅,文采清丽的特点。
她的文章,总能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柔美清新,令人神往的感觉。
冰心注重语言的音乐性,她利用汉语语音中元音的优势,加之声调的抑扬顿挫,使得她的文章读起来极具乐感。
冰心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发现,用白话文确实很难表现出人的一些复杂的情感,特别是一些及其细腻、委婉的情感;而运用本身就具有含蓄婉约特点的文言文,就可以将那些白话文难以表达出来的情感深刻地向读者展示出来,从而使她的文章读来华美典雅、文采清丽。
冰心还善于提炼口语,她能够将这些口语成为文学语言,这一切归功于她有着极高的古典文学修养,能够将古典的文言辞章与现代的语言完美地结合起来。
因此,散文创作中,她多用流畅自然的白话文表达词汇和语法,同时又巧妙地融合了一些文言词汇的语法和词汇,发挥了文言的优势,这些都增强了她语言的表现力。
例如,在冰心《往事(一)》的第二十篇,有段话这样写道:“想象吊者白衣如雪,几只大舟,首尾相接,耀以红灯,绕以清乐,一簇的停在波心。
何等凄清,何等苍凉,又是何等豪迈!以万顷沧波作墓田,又岂是人迹可到?即使专诚要来瞻礼,也只能下俯清波,遥遥凭吊。
从此穆然、超然,在神灵上下,鱼龙竞遂,珊瑚玉树交枝回绕的海底,垂目长眠:那真是数千万年来人类所未享过的奇福!” 冰心这样写是为了描绘她内心中的超凡脱俗的死亡方式,冰心在这里就十分典型地体现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她在原本就是白话文的一段文字中加入了较多的文言词汇,甚至直接引用了一些文言句式。
事实上,这种写作手法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非但没有使文章晦涩难懂,反而更增添了文章的音乐性和美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短短几句,冰心便勾出一幅清幽的海葬图。
冰心的散文是如此的华美典雅,文采清丽,由此可见,冰心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
总之,冰心散文的风格蕴含着她丰富的阅历和极高的文学修养,她的文章华美典雅、文采清丽,众多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对她这种风格的文章爱不释手。
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和主题思想
![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和主题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25e622ca1c7aa00b42acb01.png)
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和主题思想冰心生于1900年10月,五四运动时登上文学舞台,以散文成就最为突出。
她的作品宣扬爱的思想,爱的哲学,让人在阅读过程中灵魂得到升华;她的作品真实质朴、清丽典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她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抒发情感,深化主题,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使冰心在文坛占有重要地位。
一、冰心散文的思想内容“爱”是冰心散文创作的思想灵魂,是贯穿于冰心作品的主旋律,是她一生中坚守的人生信念,在冰心的信念中爱就是一切。
(一)“爱”产生的原因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大动荡时期,由于当时复杂而又充满矛盾问题的社会现实,人们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这与冰心从小所认为的人间有爱的现实社会有着天壤之别。
当时文坛上不少爱国学者都发表了批判黑暗社会现实的文章,揭露当时社会的残酷和不为人知的一面,而这一时期冰心的散文重点确在于抒发个人情感,描写生活中她所看见、听到以及自身的感触,叙写人世间的温情冷暖,她的童年经历和女性特有的丰富情感融入作品中,力求表达出爱的美好。
(二)“爱”的表现形式1.无私母爱母爱是冰心文学创作的核心,是冰心一生赞颂传播的主体,《寄小读者》、《往事》、《南归》等散文都极力宣扬了母爱。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中写到:“我挚爱恩慈的母亲,你从我人生最开始到我人生最后,是我最恋慕的'一个人。
每当我想要写作的时候,你紧锁眉头的样子和微笑着看我的样子总是清晰的在我眼前浮现”。
母爱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冰心,而这份真挚的爱包容着冰心,是她最大的精神慰藉。
母爱伴随着冰心的成长,母亲的爱让冰心感到世界的美好、人间的温情,它是冰心文学创作的动力,也是冰心作品思想内容的主要来源。
冰心的散文大多数都是写母爱的纯朴、无私、高尚、大度,用最真挚的笔墨来描绘母爱的神圣。
冰心用颂扬母爱的形式来感染人们的心灵,化解仇恨。
母爱是没有私心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粹、最温暖的爱。
冰心的母爱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照亮黑暗的曙光,给当时的人们以最大的心灵慰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心文章特点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典雅”。
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
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
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
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清新婉丽。
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
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一提到冰心,我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位用爱的真情,美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母爱与童心,以及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
她以柔美细腻的笔调,“满蓄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丽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艺术之厦。
冰心的散文,哀婉凄清、温情脉脉,富于哲理和抒情韵味,清丽典雅、隽永精致。
一、景、心互动,情字见长冰心散文主情,以抒情见长。
在她的文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片段的情思,以及那些晶莹美丽的回忆的抒写。
因为她曾说她喜欢做“埋存与发掘”的事。
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灵气,最自然的散文,几乎都是她用饱蘸真挚的情感之笔,对昔日“埋存”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发掘”所得。
在她感情的天地里,没有大海的壮阔,也没有长江的奔涌。
那是山间流出的溪水,平平稳稳:那是地心流出的清泉,汩汩淙淙。
她抒发感情的文笔,永远也激不起大波大澜,却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细泉似的脉脉温情。
在抒情的章法上,冰心有自己的风格。
她善于在绵绵密密的抒情里,轻巧地插入场景的描绘,人物的刻画或哲理的思索,使文章一波三折,摇曳多姿。
例如在她的早期散文《笑》[1]中,作者勾勒了三个场景、三个笑容,在不施藻饰,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爱的调和”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她还善于把感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描绘中,使其具有更强的感人力。
在《往事》之七[1]这篇佳作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白莲在繁杂的雨点摧残下凋零了,洁白的花瓣飘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莲蓬和淡黄色的花须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随风摇曳,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里明显地沉浸着作者怜惜的情感,以此作为与红莲的对比。
那朵初开的、亭亭玉立的红莲,是高雅、清芬、瑰丽的形象,可以说是审美主体的象征。
在大雷雨中,在毫无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这自然界的雷声雨点,无疑也是黑暗动荡时代的风雨,它摧残着娇嫩的花朵,侵袭着美好、纯洁的心灵。
在风雨飘摇之中,一个大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着开满的红莲。
尽管雨势并不减退,而左右欹斜的红莲又稳静地玉立着,狂暴的雨点,只能在荷叶上面,聚了些无力的水珠。
这里的倾侧、覆盖,透露出一种崇高、感人的美。
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遮护红莲同母亲的慈怜,无条件的自我牺牲精神,柔和地交织在一起,寄托着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坚强的力量、英雄无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物的行动的赞颂。
文章的主题自然得到了升华。
二、以景拟人,渗透生命真谛冰心的另一些作品,总是在景物描写中体现出某种哲理来。
例如《往事(一)之十四》[1]是以大海为题材的作品。
作者在描述心目中的海的女神时,或用“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来形容海上云霞的明媚和风雨的阴沉。
或用夸饰以女神曳着白衣蓝裳,头插新月的梳子,挂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翔,来描绘海的美丽。
还有的认为:“海太大了,我太小了。
”全篇既把海景的变幻渲染得溢彩流霞,又点出海的神秘、有容、虚怀、广博。
冰心从海的女神的轻柔的潇洒的丰姿中,悟出人生的理想境界:像海那样温柔而沉静,像海那样超绝而威严,像海那样既广博精深,又虚怀若谷。
这些特点启迪人们对人生真谛的思考,文章的思想内涵也得到升华。
又如冰心在晚年的力作《霞》[2]中写到:“……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灿多彩的。
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
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这些文字全是诗情的迸发,全是警句,全都发出智慧和哲理之光!郁达夫曾评论说:“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平,亦即女士文章的极致。
”在《往事(二)之一》[3]这篇散文中,冰心写到:“……生命何其实在?又何其飘忽?他如迎面吹来的朔风,扑到脸上时,明明觉得砭骨劲寒;他又匆匆吹过,飒飒的散到树林子里,到天空中,渺无来因去果,纵骑着快马,也无处追寻。
……“点缀完了,自己看着,似乎起了感慨,人生经得起追写几次的往事?生命刻刻消磨于把笔之顷……”这篇文章的艺术韵味鲜明而动人。
全文沉浸于淡淡的哀愁之中,宛如流水般的思绪导引读者进入静思默想的境界。
在由景而引发的感触中,令人体味到作者纤细而敏感的内心。
郁郁黄昏,本已带着沉寂之感;雪中送友,平添了感伤情调;大雪掩迹,更把“山回路转不见君”的惆怅之情加深了一步;东坡诗句,则使深沉的人生感叹扩大化了。
全文动人的低回的情感抒发,在作者构筑的冥想世界中变得如歌如泣,哀婉凄清。
在文字中,既有乡思乡愁,也微露人生的悲凉感,但同时也透露着渴求进取,把握时间和生命的积极意义。
冰心真正做到了“哀而不伤,动中法度”。
三、语句“清丽”而“典雅”“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冰心创作风格如此异常鲜明,也得益于她的语言功底。
郁达夫曾说:“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清丽”、“典雅”确为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
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有深湛的古典文学修养,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
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其超群卓尔的语言而斐声文坛。
那时,她响应时代的呼唤,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
但“她的语体文是建筑在旧文学的基础上,不是在口语上。
”故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
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即凝练明快清新婉丽。
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
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例如《寄小读者之通讯四》[3]这样描写江南水乡:“一簇一簇的茂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清波,树枝低亚。
当儿村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
”这一段文字,宛如一幅飞红点翠的图画。
它用纯正的北方口语娓娓写来,又借鉴古典文学中炼字炼句的长处,精选词汇,多用对偶,在清丽之中,又具典雅之美,显示了提炼口语而又熔化古文的妙用。
又如《再寄小读者之通讯五》[3]中,在写旅行中与海结缘时,她写道:“枕上听见鸥鸣和潮响,用饭的时候,也仿佛在啖咽着蔚蓝的水光。
”饮食起居与海相伴的情形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在描写异域的水光天色时,她又信手拈来我国古诗句“水如碧玉山如黛”、“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贴切而自然,简洁而生动。
语言好比叶子点缀在思想的枝头。
正如冰心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独特的语言。
”冰心的语言清丽爽洁。
在短短的这篇《往事(二)之一》[3]中,幽幽思绪,柔绵情感,都通过细致清丽的语言加以表现,写黄昏的“郁郁”,雪铺的“绒绒”,心的“沉沉”悲哀,都格外传情。
因雪而生抑郁心情,对苏东坡诗的感触,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索等文字,讲究而通畅,秀丽可人。
冰心的语言温琬、雅致。
如在《寄小读者之通讯十五》[3]中,作者写到:“今晨黎明即醒,晓星微光,万松淡雾之中,我披衣起坐。
举眼望到廊的近处,我凝注着短床相接,雪白的枕上,梦中转侧的女孩子,只觉得奇愁黯黯,横空而来。
”这类温琬、雅致的叙述中隐隐蕴含着一种无可名状的清愁;“故国的岁除,红灯绿酒之间,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语,这里却只有寂寂风雪的空山……不写了”,话语中深藏着多少羁旅乡思的淡怨。
冰心的语言清新柔美,婀娜多姿,在《樱花赞》[4]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樱花赞》是语言的图画。
读这样的作品,忽而使你感觉仿佛在荧屏前欣赏影视作品,忽而又令你宛如徜徉樱花丛中:“日本到处都是樱花,有的是几百棵花树拥在一起,有的是由两棵花树在路旁水边悄然独立。
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弥漫的樱花气息里!”几句简洁、准确的描写便赋予了静态的樱花以跃动生机,它的魅力,足以使读者与作品构筑的艺术世界浑然融为一体。
《樱花赞》又是语言的音乐:“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好像云海似地,在朝阳下绯红万顷,溢采流光。
当曲折的山路被这无边的花云遮盖了的时候。
我们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轻舟之中,凌驾着骀荡的东风,两舷溅起哗哗的花浪,迅捷地向着初生的太阳前进!”在这里,作者一方面着力于内在情感律动的艺术创造,同时也注意外在语言的音韵的匠心营构,使散文句句铿锵、音象俱足,从而令读者获得了视觉和听觉的美的愉悦。
有人曾将她的文字比作“镶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
”“一池春水,风过处,漾起锦似的涟漪。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延续在冰心当代散文名篇中。
如《樱花赞》、《小桔灯》[5]等晚期作品既保持了她固有的温婉、清丽、细腻、隽永等特色,同时又一改“微带着忧愁”的迷茫、空幻、暗淡的色彩,代之以欢愉、舒展、奔放的旋律,增添了几分明朗和健美的豪情。
例如在《再寄小读者之通讯二》[3]中,作者写到:“在这篇通讯里,我给你们介绍一幅极感人的图画……”,“看!画的左上角,是人民大会堂,门前只停着一辆轿车,司机站在车边等着,是‘夜深人静’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