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三峡工程案例分析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与分析——以三峡工程为例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与分析——以三峡工程为例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与分析——以三峡工程为例引言: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其绩效评价旨在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效果,并为今后项目管理提供经验和指导。
本文以中国著名的三峡工程为例,对其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与分析,以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程管理提供启示。
一、三峡工程背景介绍三峡工程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奇迹,其建设始于1994年,于2003年正式投入运行。
工程规模巨大,涉及水电、交通、灌溉等多个领域,在设计、施工和管理上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其合同管理绩效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二、三峡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1. 进度管理三峡工程的合同包括设计、施工、材料采购、设备集成等多个环节,对每个环节的进度进行管理是确保工程按时完成的关键。
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三峡工程采取了严格的目标管理、里程碑管理和进度控制手段,确保了工程各阶段的顺利推进。
2. 质量管理三峡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质量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在合同管理中,三峡工程采用了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从设计、施工到验收,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 成本管理三峡工程的成本管理是合同管理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三峡工程合同管理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确保了工程投入与实际需要之间的平衡,降低了成本风险,增加了项目的经济效益。
4. 风险管理三峡工程建设项目伴随着许多技术、环境和社会风险,对于这些风险的管理是合同管理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峡工程合同管理采取了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有效控制了工程风险,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三峡工程合同管理绩效分析1. 成功因素三峡工程合同管理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 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制,在工程管理中明确了各个单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了协同工作和高效决策。
如何从伦理角度分析工程案例
如何从伦理角度分析工程案例1. 工程背景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向自然界获取的生存资源也越来越多,面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总量的不断减少,人们开始对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持续发展能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我国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区,从横断山脉到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解处水能资源最为丰富,该流域降水丰富,落差大,流速快,重力势能大。
同时,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也频繁发生,为了长江流域的防洪排涝、长江中上游水电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以及航运等其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峡工程应运而生。
三峡工程,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对我国的能源供给和国计民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三峡工程规模宏伟、技术复杂、牵扯万户,三峡工程的规划论证,建设施工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
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努力,在大量研究与论证工作的基础上,于1986~1989年进行了三峡工程的最后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工作,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三峡工程进入135~139米围堰发电期,2006年进入156米初期运行期,2008年开始实施试验性蓄水,并于2010年起实现了175米蓄水目标。
2012年7月,三峡工程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标志三峡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并顺利进入高校运行阶段。
其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阶梯电站。
目前,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三峡大坝全长约3335米,坝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水库长2335米,静态投资1352.66亿人民币,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1]。
三峡工程历时时间长、影响覆盖面广、社会及经济效益较大,因此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2. 工程价值、目标人群、利益攸关者分析、公平公正性析2.1 三峡工程的工程价值2.1.1 三峡工程的经济价值三峡工程的最大经济效益在于解决大部分区域的供电,三峡水电装机容量为当今世界最大。
三峡项目管理案例
人员配置方案
根据项目不同阶段的需求,灵活调整人员 配置,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 员等,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培训计划和职业发展路径设计
培训计划
针对团队成员的不同需求和职业发展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包括技能 培训、管理培训、领导力培训等,提高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社会效益指标
包括就业创造、环境改善、 能源安全保障等,用于评估 三峡项目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
技术创新指标
包括工程技术水平、科研能 力、知识产权等,用于评估 三峡项目在技术创新方面的 成果。
可持续性指标
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 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等, 用于评估三峡项目的长期可 持续发展能力。
经验教训提炼以及对未来工作指导意义
里程碑控制
设立项目里程碑,对里程碑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和报告,确保项目 按计划推进。
资源调配
根据项目进度和实际需求,灵活调配资源,确保关键节点的顺利完成 。
进度监控手段及效果评估
进度报告
定期收集项目进度数据,编制进度报告,对项目 进度进行实时监控。
偏差分析
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进行分析,找出原 因并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
职业发展路径设计
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特长和职业发展意愿,设计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包括技 术专家、项目经理、高级管理人员等,为团队成员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激励机制完善以提高员工积极性
物质激励
精神激励
通过设立奖金、津贴、股票期权等物质激 励手段,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 造力。
给予团队成员荣誉、表彰、晋升机会等精 神激励,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
三峡大坝工程伦理案例分析
三峡大坝工程伦理案例分析1、故土难离的移民安置问题三峡水库正式蓄水后,淹没了兴山县等多座城镇。
三峡工程水库动态移民最终达113万,是世界上水库移民最多、工作也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
造成移民的原因有三,其一,中国当时正在高速发展,急需大量的电力使用;其二,对长江水流的控制,避免洪水灾害和干旱灾害;其三,为后来的南水北调打基础。
因涉及面较广,国家国务院就此次移民问题还特别颁布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等法案,树立了三峡工程以法移民、依法移民、有理有序的形象。
为安抚三峡库区移民,国家能首先站在移民者的角度,作出补偿,主要分为经济性补偿和政策性补偿两种。
普遍意义上的伦理指的是为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系列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它对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时的角色扮演进行引导和约束。
而工程涉及的伦理问题有的时候很难处理得十全十美,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舍弃了自身的权利,为全局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牺牲。
以人为本是三峡移民过程中的核心原则和灵魂,也是核心伦理诉求。
2、对大自然环境影响问题首先对水文地质的影响,包括会改变下游河道的流量,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还可能会诱发地震、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其次是对水文生物的影响,对下游相当距离控制河段的生态系统会带来重大影响。
事实上,修建大坝会对水生生物尤其是洄游性鱼类造成特别大的影响。
第三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由于水库的修建,使得流向下游的泥沙淤泥等变少,从而就会使得下游的平原土壤不够肥沃,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第四是对陆生生物的影响,三峡大坝看似仅影响水生环境的生物,毕竟没有涉及太广泛的陆地侵害。
针对这些环境影响,相关部门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做好做足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我们的大自然环境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3、对三峡文物古迹造成破坏的问题三峡工程动工以来到蓄水这段时间,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珍贵的文物挖掘出来,其文物古迹方面就有着许多不可逆的破坏。
三峡项目管理案例
三峡项目管理案例作为一个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三峡工程的项目管理可以说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众多问题和挑战,需要项目管理团队做出巨大的努力和付出。
以下是三峡项目管理的一个案例分析。
首先,由于三峡工程规模庞大,牵涉到众多的利益相关方,项目管理团队需要与各方进行沟通和协调。
一方面,他们需要与政府机构、电力公司等合作,确保项目能够依法依规的推进和落实;另一方面,他们还需要与当地的居民、农民等沟通,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确保他们的合理权益不受损害。
其次,由于三峡工程是一个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工程,项目管理团队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
他们需要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他们还需要不断监测和评估环境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再次,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他们需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
例如,他们可以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由于三峡工程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项目管理团队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管理和项目进度控制。
他们需要根据项目计划,合理安排和分配资源,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进行有效的项目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三峡项目管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复杂性。
为了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各方进行有效的合作。
只有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三峡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投产。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三峡工程的历史回顾长江三峡河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资源宝库之一。
最早提出三峡工程的,首推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
早在1919年,他就提出在三峡建坝的设想,以改善川江航运、开发利用长江水力资源。
自那以后,无数的专家、学者对三峡工程倾注了极大的心血。
值得提出的是,较早提出具体开发计划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潘绥(G.R. Passhal)先生。
1944年,他建议在三峡建一总装机容量为1 050万千瓦的发电厂。
同年5月,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世界著名坝工专家萨凡奇(J.L. Savage)先生徒步考察了三峡,编写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报告建议在宜昌上游建200米高坝,装机1 056万千瓦,同时有防洪、灌溉、航运之利。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但三峡工程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从1954年开始论证,历时38年之久。
为了研究该工程,不仅国内的科学界、工程技术界有几代人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原苏联、美国、加拿大等国不少专家也曾参与了工程规划、设计研究与咨询工作。
所投入力量之雄厚、工作量之浩瀚,在世界工程史上堪称罕见。
经过缜密研究、充分讨论、反复论证,1989年5月重新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
报告的主要结论是:三峡工程对我国的建设是必要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
此后,国务院成立了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聘请了163位各方面的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并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1993年三峡工程进入了施工准备阶段。
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准备,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开始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
并以1997年11月大江截流成功为标志,进入了二期施工阶段。
目前,枢纽工程建设、库区移民和输变电工程正在有计划、按进度地顺利展开。
案例:三峡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案例:三峡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一、三峡工程的背景1.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十五年来,国民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4470亿元增长到1994年的43800亿元,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实际增长了261%。
可以预计到20世纪末,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可达到小康水平,年人均收入可达800~1000美元。
2.长江的自然状态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名列世界第三。
它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部的唐古拉山脉的主峰西南侧,干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大陆流入太平洋,全长6300余公里。
长江水量丰沛,有3600多条支流,金流域集水总面积为18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大陆总面积的18.8%。
年入海水量近万亿立方米。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由长江干支流挟带泥沙长期淤积而成,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现有耕地9000余万亩,人口7500余万。
由于地面低于洪水位五六米至十余米,因此主要靠堤坝防御洪水,但如果暴雨形成的洪水超过了河道的宣泄能力,就会使堤坝溃决,造成中下游严重的洪水灾害,并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发展。
历史上长江曾多次发生洪水灾害,例如1954年的洪水,夺去了3万人的生命,受灾人口达1000万,受淹地区达300万公倾。
使该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3.长江的防洪能力新中国成立后40多年的防洪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加固加高堤防,建设并安排了一批分蓄洪区,进行了部分河道整治,并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防护作用的水库,防御一般洪水能力大大提高。
但是目前防护标准仍不高,特别是有些重点保护区防护标准与其重要地位极不相称。
目前中下游各河段的安全泄量仍远比其上游洪水来量小;荆江河段的枝城站只能安全承泄约60000~68000立方米/秒,城陵矶附近约60000立方米/秒,汉口约70000立方米/秒,湖口以下约75000~80000立方米/秒。
可是自1877年有实测水文记录以来的100多年中,三峡出口宜昌洪峰流量超过60000立方米/秒的有23次。
第六章三峡工程案例分析
三峡工程三峡工程背景简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跨世纪的特大型工程,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左岸12台,共表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
一期5年(1992年-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
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二期工程6年(1998年—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
三期工程6年(2003年-2009年),主要进行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随后,三峡三期工程全面验收工作开始启动。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1994年12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以来,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
经过近10年的浇筑,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终于以巍峨的身姿,耸立在神奇瑰丽的长江西陵峡谷。
正如两院院士、三峡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潘家铮所说:“三峡工程大坝的质量非常优良。
大坝三期工程右岸大坝没有发现一条裂缝,创造了世界水电施工的奇迹!”三峡工程不仅大坝质量优良,三峡工程各个领域的质量都是优良。
工程伦理典型工程案例:三峡工程案例浅析
1.工程简介
三峡工程即三峡水电站,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 峡水电站与长江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通航建 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级船闸及升船机。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 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 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 于2009年全部完工。
谢谢聆听 请千 年 一 遇 特 大 洪 水 , 经 三 峡 水 库 调 蓄 后 , 枝 城 站 相 应 流 量 不 超 过 71000 ~ 77000立方米/秒,配合荆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措施的运用,可控制荆州市水位不超过 45.0米,避免荆江两岸1500万人口和154万公顷耕地发生毁灭性灾害。 •(2)航运:①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航运成本降低35%~37%,年保证率为50%以上。 ②三峡工程建成后,将促进船队向标准化、大型化方向发展,运输成本的降低,十分有利 于充分发挥长江水运优势。③在天然气情况下,重庆至宜昌间航道在一年内洪给港口、航 道建设和航标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三峡工程建成后,年水位变幅在30M以内,水深增加、水 域扩大、可撤销所有绞滩站,险滩的整治、疏浚、维护费用大大减少,并为系统地进行库 区港口、航道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三峡工程可与重庆市境内长江干流及支流乌江、嘉 陵江的水利枢纽工程相衔接,使长江干流及几大支流的航运事业进一步发展;还可使香溪、 神农溪、大宁河、龙河、黎香溪等中小支流的通航里程增加约500KM。
•利益协调补偿:
•(1)补偿公正与分配公正:对于原地区移民应当给予相应补偿,合理安置居民, 消除“邻避情结”。 •(2)工程的社会成本:应充分考虑由工程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等,并且 尽最大能力避免或挽救。 •(3)建立公众参与的制度:对于社会重大工程的实施,应当保证公众知情,并且吸 收攸关方的积极参与。
三峡案例分析报告
02 发电效益03 航运源自益04 环境影响05 社会经济效益
三峡工程通过调节水库水 位,有效提高了长江中下 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减少 了洪涝灾害的损失。
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 三峡工程改善了长江航运
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
条件,提高了航道等级和
1000亿千瓦时,是中国乃 通航能力,促进了长江流
至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域经济的发展。
施工技术难度高
三峡工程涉及大量高难度施工技术,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高边坡开 挖等,对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很高要求。
生态和环境挑战
水库淹没影响
三峡水库淹没大量土地和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 造成一定影响。
水质保护问题
水库蓄水后,水流速度减缓,自净能力下降,水 质保护面临挑战。
生物多样性保护
工程建设和运营可能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完善移民安置政策 针对社会和经济挑战,应完善移民安 置政策,确保移民得到妥善安置,促
进区域经济发展。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生态和环境挑战,应强化生态环 境保护措施,加强水质监测和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
加强多方合作和协调
针对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应加强多方 合作和协调,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
制。
06
CATALOGUE
全面评估工程在防洪、发 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 方面的效益,以及工程建 设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的挑 战,如生态环境变化、移 民安置、地质灾害等问题。
深入研究工程对长江流域 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地 质灾害等方面的影响,以 及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对 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 改变。
总结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营 中的经验教训,提出针对 类似工程的规划、设计、 建设和运营等方面的改进 建议。
三峡工程案例分析
三峡工程案例分析三峡工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水利工程之一。
它位于长江上游地区,从四川省秦山县至湖北省宜昌市区间,横跨五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工程的主体工程包括大坝、水闸、电站等,总建设规模为4.18亿立方米。
三峡工程的建设历程三峡工程的规划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但由于政治和经济原因一直未能实现。
直到1994年经过国家的批准,三峡工程开始正式开工。
该工程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得到了来自国内外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大力支持。
在建设过程中,三峡工程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
长江上游地区的地形复杂,地震活动频繁,而且土壤的稳固性不足。
由于工程规模庞大,填筑的土方量达到了1.05亿立方米,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土力学和地震工程技术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峡工程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挑战是环保问题。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保护长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对于三峡工程的建设至关重要。
工程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提供大量的电力和水资源,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工程还促进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兴旺。
此外,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也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
结论三峡工程是我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工程,它体现了我国在科技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
工程的建设过程表明,只有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地形、地质条件、环保和社会影响等,才能取得成功。
同时,三峡工程的建设也对提高我国的水利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峡工程项目管理
三峡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李晓倩财管12512220120928一.项目简介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的中段,坝址在三峡之珠——湖北省副省域中心城市宜昌市的三斗坪,.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
三峡工程是一个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巨型水利枢纽工程。
枢纽主要由大坝、水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三部分组成。
二.项目时间管理1.总规划:根据审定的三峡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三峡工程建设总工期定为17年,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工程工期为5年(1993年~1997年).第二阶段工程工期6年(1998年~2003年)。
第三阶段工程工期6年(2004年~2009年).主要控制目标是:2009年年底全部机组发电和三峡枢纽工程完建.2。
管理措施(1)统一进度计划编制办法业主根据合同要求制订统一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办法,在办法里对工程进度计划编制的原则、内容、编写格式、表达方式、进度计划提交、更新的时间及工程进度计划编制使用的软件等作出统一规定,通过监理转发给各施工承包商,照此执行.(2)统一进度计划内容要求三峡工程进度计划内容主要有两部分,对上一工程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且对下一步进度计划说明。
(3)统一软件、统一格式为便于进度计划网络编制主体间的传递、汇总、协调及修改,对工程进度计划网络编制使用的软件进行了统一以实现进度计划的汇总、协调和平衡。
三.项目成本管理1. 事前控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计划,同时组织好职工的培训。
2.事中控制(1)材料费用控制(2)机械设备使用费控制(3)建立项目成本审核签证制度,控制成本费用支出3. 事后控制事后控制主要是对照合同结算价情况,将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之间的差距加以分析,以便进一步挖掘潜力落实成本责任制,兑现项目承包经济责任.四.项目质量管理1。
决策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作业案例1: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案的诞生1992年4月3日,是我国领导决策史上极为有意义的一天。
在这一天,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同、171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的结果,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案》,从此揭开了中国决策史上民主化、科学化进程的新一页。
三峡工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可以说是继万里长城之后最大的一个工程。
它将创造人类史上蓄水、发电、主题建筑物等多项世界纪录。
国外专家盛赞它是21世纪最大的、最有雄心的土木工程。
三峡工程的研究、设计、论证时间之长,参加专家之多,涉及问题之广泛,在世界建筑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早在1917年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过修建三峡水电站,近一个世纪以来,三峡工程的最终决策经历了四上四下,多次反复的过程。
终于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为中华民族这一伟大的梦想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是否建设三峡工程,一直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仅建国后就论证了四十年,争论了三十年。
在这些激烈的争论中,其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争论的实质,虽然有一部分是因为工程技术上的不同观点所引发的,但相当大的成分在于人们处于不同的环境,对最终决策建设三峡工程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和心态。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三峡工程的受益者,大都期盼工程能够尽快上马;长江上游地区,由于水库建成后将大面积蓄水,淹没大片的土地和家园,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有所异议是十分正常的;还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三峡工程建成后,原有的长江水域的许多宝贵的自然和人文的历史遗产必然会受到破坏,即使能够将部分文物迁出,仍然有相当多的文物被淹没在水下,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人认为,三峡工程浩大,担心工程上马后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形成巨大的冲击等等。
正是因为全国各地人民的不同心态,在三峡的最终建设问题上形成了诸多的意见和建议。
长期以来,三峡工程几上几下,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工程技术力量固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我们更应该从中看到,在进行如同三峡工程建设这样超大型建筑工程的决策时,领导者必须慎之又慎。
河道治理的成功案例与启示
河道治理的成功案例与启示一、案例一:长江三峡工程在中国的河道治理史上,长江三峡工程无疑是最具标志性的成功案例之一。
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洪水灾害和航运困难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决定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该工程具有多功能综合利用的特点,不仅可以有效防洪减灾,还可以提供清洁能源和改善航运条件。
在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充分发挥了决策和组织协调的作用。
通过科学调研和论证,确定了工程的建设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和质量标准。
同时,政府加强了舆论引导和社会稳定工作,使得工程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在工程建设完成后,政府还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政策和法规,确保长江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长江三峡工程的成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
首先,政府在河道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政府应当发挥领导和决策的作用,推动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科学规划和细致安排是河道治理的关键。
在治理过程中,必须先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并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进行工程建设。
最后,河道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良好局面。
二、案例二:伦敦泰晤士河治理伦敦泰晤士河是英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泰晤士河面临着污染、水位波动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伦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河道治理。
首先,伦敦政府建立了严格的环保法规和监管机构,对泰晤士河的污染源进行了治理和整治。
政府加大了对工厂和企业的监管力度,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鼓励市民参与水环境保护行动。
其次,政府投资了大量资金改善泰晤士河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政府修建了水处理设施,对河水进行净化和净化,提高了水质标准。
同时,政府还开展了河道生态修复工作,恢复了泰晤士河的生态平衡。
伦敦泰晤士河治理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启示。
三峡工程项目融资案例分析 摘要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工程项目融资案例分析摘要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右岸12台,共装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
一期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
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
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一、项目基本情况三峡工程是中国跨世纪的一项巨大工程,到2009年三峡工程全部建成时,所需的动态资金共计2034亿元人民币,由于三峡工程耗资巨大,我国政府采取对未来资金流动进行预测的方法,对资金需求实行动态管理,三峡工程静态投资按1993年5月国内价格水平总额为900。
9亿元。
考虑到物价上涨、贷款利息等因素,到2005年工程的动态投资为1468亿元。
资金来源主要有三项:一是三峡工程资金,二是葛洲坝电厂利润,三是三峡电厂从2003年开始发电的利润。
这三项是国家对三峡工程的动态投入,可解决工程的大部分资金。
到2005年底,三峡电站装机10台,当年发电收入加上三峡资金和2 葛洲坝电厂利润,可满足工程移民资金需要并出现盈余。
七年级地理教材案例分析
七年级地理教材案例分析一、引言:在七年级地理教材中,涵盖了丰富的案例内容,这些案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文将对七年级地理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探讨其对学生地理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二、自然环境案例分析:1. 亚马逊雨林案例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在该案例中,地理教材详细介绍了亚马逊雨林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通过了解这一案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热带雨林的重要性,并意识到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2. 长江三峡案例长江三峡是中国最著名的地理景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
地理教材通过该案例介绍了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水文特征、生态环境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这一案例,加深对中国地理的认识,并学习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案例分析:1. 古埃及文明案例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对人类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理教材通过该案例介绍了古埃及的地理环境、河流的重要性、农业发展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案例可以了解到古代文明的兴起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兴趣。
2. 东京都市案例东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地理教材通过该案例介绍了东京的地理位置、城市发展、人口问题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案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城市化现象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城市意识和环境意识。
四、案例教学的优势和改进: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然而,地理教材中的案例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例如通过增加实地考察和实验的机会,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同时,可以增加更多有国际背景的案例,扩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五、结论:七年级地理教材中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地理概念和实际应用。
三峡工程案例分析
三峡工程案例分析
2000年,三峡工地上的从美国引进的工地塔带机垮塌,整个机臂足足有十几吨重,从高空落下后直接砸向了地面的几十个工人。
顿时,巨响震彻天空,入目是漫天的灰尘,33个工人被压在了机械臂之下,在地洞紧急救援之后还是有3人死亡,而其他的30名工人基本都是重伤。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当时为了混凝土浇筑工作能以最好的质量完成,才从美国引进了更先进的塔带机。
没想到通过调查发现是塔带机本身的问题,而引起事故的发生,是美国将一些劣质品交给了我国,这些十几吨重的机臂的焊接根本就不牢固,时间长了导致直接从接口处断裂了。
可是,令人气愤的是该美国公司不仅没有得到道歉,还被其公司污蔑说是我国工人的问题。
于是中国女律师出马,将美国公司告上了法庭。
当然,法庭上该公司面对这些证据确切依然狡辩,没有丝毫的歉意,甚至企图拖延时间来进行全身而退。
最后通过申请的仲裁:该公司败诉赔偿3275万元。
可等到该公司签署赔偿的文件想通过咬文嚼字要更改语句的意思达到不赔偿的目的。
还好女律师心细如发,坚决制止该行为。
等到支付赔偿款时,该公司竟然说没钱了,当然该公司业务做得不错,又怎么可能拿不出剩下的两千多万呢。
女律师提供多项证明,让该公司哑口无言,但是他们却是使出了另一个方法,他们称我国再继续就要将整个公司申请破产,我国一分钱都拿不到。
面对如此嚣张,女律师丝毫不在意反怼:敢破产就收购你!还让该公司快点申请破产,然后我国会直接收购该公司,然而这话并不假。
听到这,该公司将剩下的钱也一并付清了。
这场官司持续了整整八年。
三峡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三峡工程作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为了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开展了以“三峡工程”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案例旨在探讨如何将地方特色与跨学科教育相结合,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二、实践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峡工程的历史背景、建设过程和工程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促进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三、实践内容1. 前期准备- 组织学生观看三峡工程纪录片,了解工程概况。
-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讲解三峡工程的技术、经济、社会影响等。
- 设计实践调查问卷,引导学生关注工程对当地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参观三峡大坝、船闸等工程设施,了解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
- 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工程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收集一手资料。
- 观察周边生态环境,了解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跨学科融合- 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分析三峡工程的技术原理和工程数据。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分析三峡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结合历史、文化、艺术等学科,探讨三峡工程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4. 成果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包括实地考察报告、问卷调查分析、跨学科融合项目等。
- 邀请家长、教师、专家等参与成果展示,听取反馈意见。
四、实践过程1. 前期准备阶段学生通过观看纪录片、听讲座、完成调查问卷等方式,对三峡工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工程的多方面影响,为后续实践打下基础。
2. 实地考察阶段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分别负责工程设施、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背景简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跨世纪的特大型工程,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左岸12台,共表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
一期5年(1992年-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
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二期工程6年(1998年-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
三期工程6年(2003年-2009年),主要进行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
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随后,三峡三期工程全面验收工作开始启动。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1994年12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以来,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
经过近10年的浇筑,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终于以巍峨的身姿,耸立在神奇瑰丽的长江西陵峡谷。
正如两院院士、三峡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潘家铮所说:“三峡工程大坝的质量非常优良。
大坝三期工程右岸大坝没有发现一条裂缝,创造了世界水电施工的奇迹!”三峡工程不仅大坝质量优良,三峡工程各个领域的质量都是优良。
史无前例的双线五级船闸正式通航以来,除了有四天因流量超标按规定停航外,天天保证了安全通航。
左岸十四台机组,其安装速度之快和质量之好,世所少见,七十万千瓦的巨型机组运行时稳如泰山,把一枚硬币竖放在发电机层楼板上可以稳立不到。
到2006年5月20日止,电厂创造了连续安全运行九百一十二天的记录。
通过几十万个监测数据表明,三峡工程的所有建筑物、设备、地基和边坡都正常安全,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双零管理
为抓好三峡工程质量,各级领导为此付出大量心血。
2001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十次全体会议时,时任国务院总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朱镕基指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所有参加三峡工程建设的同志都要时时刻刻想到,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质量,一切工作都要服从于质量。
2001年,当三峡建设进入左岸工程三年攻坚的关键时期,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对多年来的建设和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首次提出并推行了“双零”管理目标:“以零质量缺陷实现零质量事故以零安全违章保证零安全事故。
”这是三峡工程的一种工地文化。
在三峡工地,“双零”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建设者心中,严格落实到每一个工程、每一道工序。
例如,进入三期工程施工后,三峡总公司和参建各方,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科研、管理,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从原材料的生产、采购,配合比的设计、优化,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温度的控制、冷却,仓面的平仓、振捣,施工后的保湿、养护,直到长期的保护,对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管理,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落实到人,建立了前所未见的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创造了许多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管理技术。
质量意识深入人心,人们把刚浇好的混凝土当作自己刚诞生的孩子一样保护,把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像查自己的体温一样重视。
2006年5月份右岸大坝已经到顶,经过几次检查,四百几十万立方米的混凝土中硬是没有
发现一条裂缝。
不仅上游面没有,下游面、几千个浇筑仓面也没有;不仅结构性断裂没有,表面、浅层裂缝也没有;不仅宽的裂缝没有,细的、发丝般的裂缝也没有。
同时,三峡工程建设者还摸索出了许多质量保证措施。
如青云水利水电公司通过四次有针对性爆破试验拟定的开挖爆破所采用的各种参数,收到了近乎完美的效果。
2003年,三峡工地掀起了一场全员培训热。
为提高人员素质,葛洲坝集团三峡工程指挥部还专门编制了18套教材,对员工进行逐一培训,在业务上要求每个员工都要达到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的要求。
青云水利水电公司还专门为农民工开办了夜校。
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双零”目标的提出,推进了三峡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使得三峡工程越干越好。
“4+1”模式刷新质量管理标杆
“4+1”模式中,“4”是指施工单位自监、监理单位总把关、三峡总公司各项目部直接监督,三峡总公司质量总监办公室专项负责,而“1”是指国务院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权威审查。
三峡总公司技术管理部的李文伟说,三峡工程独创的“4+1”质理管理体系为实现“零质量缺陷”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1999年,三峡总公司内部成立质量总监办公室,专项负责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并聘请知名专家担任质量总监;国务院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例行政府监督职能,每年四次检查后给出评论和意见,并协助解决重大难题;施工单位实行班组、作业队和项目部三级自检。
在三峡工地,每周、每月和每季度都有质量、安全例会,参建单位通过交流,共同讨论、分析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还经常组织现场观摩,让成功经验得以推广。
细节管理根治工程建设“常见病”
葛洲坝集团三峡工程指挥部指挥长邢德勇说,为了达到没有裂缝的目标,混凝土浇筑中必须保证每一道工序都做得非常精细。
针对夏天混凝土施工供料皮带线路长,混凝土温度回升快从而造成入仓温度超标的难题,项目部经多次组织试验,给供料线盖上了一层“保温被”,并测出皮带输送混凝土放料厚度15厘米的最佳保温点,使得供料线混凝土温度回升放慢,满足了入仓温控要求。
浇筑之后,在大坝外侧要盖上“保温被”,可以保证在外部温度变化20度时,内部温度变化在2度左右。
同时,在施工中,通过预埋温度测量管来监测混凝土浇筑温度。
这些细节的处理,有效控制了混凝土由于温差变化导致裂缝出现的几率。
青云公司副总经理孙建明说,他们将标准细化、量化为“傻瓜式”的操作说明,以便实现精确操作。
在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筑中,“气泡、错台、漏浆、挂帘、麻面、蜂窝”等一些质量瑕疵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症”,但三峡人对此却十分在意。
在施工中,他们从原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细化和模板改进等多方面着手,并通过设立质量奖等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工程建设上也逐步采用国际招标,实行项目管理,不仅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而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此后,我国的许多大中型工程也相继实行项目管理体制,在项目管理职业化发展方面,已经建立起了造价师、监理工程师考试和国家注册制度并付诸实施,应该说十多年来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严重工程质量事故更是让人记忆犹新。
例如,1998年特大洪灾期间决口的九江长江大堤、1999年4月出现的重庆綦江彩虹桥坍塌、宁波大桥出现的严重事故、北京西客站的质量问题等,这一系列的工程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峡工程“双零”质量目标启示我们:任何工程建设,全体参建职工都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对工程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安装,务必做到万无一失,不留任何隐患。
特别是三峡工程“双零”质量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建设者心中,严
格落实到每一个工程、每一道工序,更值得所有建设者借鉴、值得在所有工程中推广。
“行百里半九十”。
要正确处理好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进度服从质量。
千万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千万不能为了早出效益而盲目赶进度,千万不能对工程质量产生自满和松懈情绪,要争做流芳百世的功臣,不要做骂名千载的罪人。
(来源:2006年5月20日新华网)
问题讨论:
通过阅读案例,谈谈你对项目质量管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