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第二节
No4第四章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
01:43
第四章 实验动物微生物及寄生虫控制
Zhang Bing
4、悉生动物及应用
又称已知菌动物(Animal with Bacteric Flora )
特点 :悉生动物和无菌动物一样,实验结果排除了动 物体内不明确的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用途
单一微生物与机体的互相关系
观察多种微生物之间及其与机体之间的互相关系和菌群 失调现象
动物饲养和实验设施要符合最基本的要求
动物仅供作教学、或预备实验时使用。
01:43
第四章 实验动物微生物及寄生虫控制
Zhang Bing
(二)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l CL
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
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
如:清洁级小鼠 排除8种细菌、5种病毒、7种寄生虫; 清洁级大鼠
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 GN)
在无菌动物中人为地植入已知的一种或数种微生 物的动物被称为悉生动物。
01:43
第四章 实验动物微生物及寄生虫控制
寄生虫学如何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学如何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是指依靠寄生于其他生物体(宿主)上获取生活所需而对宿主造成损害的生物。
寄生虫感染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为了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学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寄生虫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对抗寄生虫感染。
一、预防寄生虫感染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寄生虫感染至关重要。
每天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可能感染寄生虫的环境后。
同时,保持清洁的环境和饮食卫生也能显著降低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2.饮用安全的饮水和食物寄生虫通常通过饮食和饮水途径感染人体。
因此,确保饮用安全的饮水和食物非常重要。
饮用水源应该来自可靠的水源,并经过适当的消毒。
食物应该煮熟或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以杀死潜在的寄生虫。
3.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和接种疫苗能够增强免疫系统,提高对抗寄生虫感染的能力。
特别是对于特定区域或职业暴露易感染寄生虫的人群,定期接受相关的疫苗接种和检查非常重要。
4.避免接触可能携带寄生虫的环境寄生虫存在于土壤、水域、宠物和野生动物身上。
减少与土壤、水域、宠物和野生动物的接触,特别是在有可能感染寄生虫的地区或环境,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二、治疗寄生虫感染1.寻求专业医疗一旦出现寄生虫感染的症状,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
专业医生可以根据具体的感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确保使用正确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
2.药物治疗药物是治疗寄生虫感染常用的方法之一。
具体的药物选择将取决于感染类型,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特点。
常见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抗生素、抗寄生虫药和抗疟药等。
3.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可能是治疗寄生虫感染的必要方法。
手术可以帮助清除严重感染的器官或组织,并恢复患者的健康。
然而,手术治疗通常只适用于特殊情况,并且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康复护理和预防复发治疗寄生虫感染后,康复护理和预防复发非常重要。
第四章 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学习目标
• 了解遗传病的相关知识 • 了解传染病相关的基本概念 • 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基本环节,能针对不同的
传染病采取防预措施 • 掌握幼儿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 • 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
第一节
基础知识
目
一 有关免疫的基础知识
录
二 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一、 有关免疫的基础知识 3.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
4.预防接种证 国家对幼儿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二、 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一)传染病的特性
1.有病原体 各种传染病都有其 特异的病原体,病原体 是使人感染疾病的微生 物(细菌、病毒、真菌) 和寄生虫。
2.有传染性 病原体可以通过一
定途径从病人、其他动 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 上,进入人体内传播疾 病。
不强,多见于6个月~1岁半小儿。 (2)症状 ①起病突然,高烧 ②高烧3~4天全身出疹,1~2天皮疹退尽。
一、 婴幼儿常见传染病
4.水痘 (1)病因及传播途径: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
在于鼻咽分泌物、水痘浆液中,传染性强,人群易感。 (2)症状 ①病初1~2天有低烧,皮疹先见于头皮、面部,呈向心性
二、 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2.传染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方式,又入侵他人体内。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二、 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2.传染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方式,又入侵他人体内。
(6)直接接触 (7)医源性传播 (8)母婴传播
二、 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3.易感者 易感者是指体内缺乏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或免疫力 较弱,病原体侵入后可能会发病的人。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课件
02
传染病的主要类型
细菌性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
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 腹痛、腹泻、发热等。
伤寒
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 持续高热、腹痛、肝脾肿大等。
霍乱
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 剧烈腹泻、呕吐、脱水等。
病毒性传染病
010203 Nhomakorabea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 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 、头痛、咳嗽、流鼻涕等 。
03
寄生虫病的主要类型
线虫病
线虫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 源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部位 或污染物传播。
治疗线虫病的药物有多种,如阿 苯达唑、甲苯咪唑等。
01
02
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寄 生虫引起的疾病。
03
04
线虫病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 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
吸虫病
01
吸虫病是由吸虫纲寄生 虫引起的疾病。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 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 、咳嗽、流鼻涕、眼结膜 炎等。
艾滋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 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症状 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 、腹泻等。
其他传染病
疟疾
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症状为周期性寒战、高热、 出汗等。
钩端螺旋体病
由钩端螺旋体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热 、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
02
吸虫病主要通过接触含 有吸虫卵的水或食物传 播。
03
吸虫病的症状包括腹泻 、腹痛、体重下降、营 养不良等。
04
治疗吸虫病的药物有多 种,如吡喹酮、阿苯达 唑等。
其他寄生虫病
其他寄生虫病包括血吸虫病、肺吸虫病、肝 吸虫病等。
牦牛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牦牛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李晓毅(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畜牧工作站,甘肃碌曲747200)摘要:牦牛在很多区域的畜牧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但作为高原地区的动物,其生长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牦牛在养殖过程中极易引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给当地的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所以,防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成为牦牛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因其感染病因多样,且表现状况各不相同,除了要使用合理的药物治疗,还需要在日常养殖中做好预防工作,及时观察牦牛的生长动态,以此降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牦牛;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治doi:10.19567/ki.1008-0414.7201.70.0550引言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牦牛生长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病症,这不仅会影响牦牛的健康,还会给养殖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
养殖者应充分考虑牦牛生长的独特地理环境,并了解各类型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表现,以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检疫工作。
除此之外,应吸取专业的养殖经验,若发生相关病情,能及时做好隔离及药物治疗等专业的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分析牦牛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状况,同时提岀具体预防的措施。
1牦牛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从生长条件来看,牦牛处于高原环境中,具有干燥、缺氧、寒冷等独特的气候表现。
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生长,无论是牦牛的消化道还是呼吸道都很容易受到感染而引发各种疾病。
首先,在常见的传染病中,口蹄疫、病毒性腹泻、巴氏杆菌病等都是牦牛易于感染的类型。
不同的传染病所带来的表现具有差异性。
如口蹄疫有着很强的传染性,它不仅传播途径多,且会在多种动物中传播,也会对其他的畜禽形成危害⑴。
若牦牛感染口蹄疫,会岀现水泡、溃烂等状况,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损失,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其次,牦牛多在露天环境下生存,高原环境复杂,其中大量的草场上会有寄生虫的虫卵依附,牦牛将寄生虫进食到体内,因此,牦牛感染寄生虫病的概率很高[2]o肠胃道线虫、皮蝇蛆、焦虫等都是经常岀现的寄生虫病种类。
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ppt课件
(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
流 感 (携带流 咳嗽 飞沫悬 浮于空 患 感病毒) 打喷嚏 气中 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散播
健康人
易感人群
(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被病原体感染的人或动物。
– – – 病人是重要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某人患传染病后,症状已经消失,但
3.幼儿急疹★
– 病因及传染途径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 性不强,多发生在6个月—1岁半的小儿.
– 症状
• 起病突然,体温可达39℃—41℃,食欲差,但精神 尚好。 • 高热3—4天后体温骤然下降。在体温下降时出现皮 疹,1—2日皮疹完全退净。
– 护理
高热期间多喝水,适当服退热药降温,以免因高热而
仍然排出病原体
受感染的动物
2 传染途径 – 空气飞沫传播 – 食物传播 – 水源传播 – 土壤传播 –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医源传播 母婴传播
3.易感者
指体内缺乏对某种传染疾病的免疫力,或者免疫力较 弱,病原体侵入后可能发病的人。 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多,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 的流行。
(三)传染病的预防★
1.“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 隔离病人 – 消毒排泄物 – 彻底治疗 3.保护易感儿——预防接种
控制传染源
预防传染病的 一般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 施: (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 A ) (2)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B ) (3)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D ) (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 C ) 请你指出这些措施各属哪一项?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 A和 C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与生存的重要问题。
这两类疾病常常以不同的方式侵袭人体,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同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又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本文将就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特点、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些健康威胁。
一、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传染病包括痢疾、霍乱、流感、麻疹等。
传染病的特点是易传染、传播速度快、病情加重等。
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包括个人防护、环境卫生、消毒消毒等。
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注重个人卫生、及时就医、避免密切接触等措施是关键。
二、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寄生虫包括疟原虫、钩端螺旋体、蛔虫等。
寄生虫病具有传播途径复杂、病情危害大等特点。
寄生虫主要通过叮咬、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预防寄生虫病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环境卫生、饮食卫生、防止昆虫叮咬等。
在防治寄生虫病方面,定期体检、合理饮食、避免暴露于叮咬源等是关键。
通过对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传播,保障人类健康。
我们应该注重个人卫生、加强环境卫生、科学饮食、加强公共卫生等措施,共同抵御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威胁。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人类健康可以得到更好地保护。
《预防寄生虫病》课件
定期进行体检和驱虫治疗
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对于 高风险人群,以便早期发现寄生
虫感染。
接受驱虫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适当的驱虫 治疗,以清除体内潜在的寄生虫
。
遵循预防措施
遵循医生或卫生机构推荐的预防 寄生虫病的措施,以确保个人和
总结词:建立健全卫生监管体系 ,加强对食品、水源的监测和管 理,从源头上预防寄生虫病的传 播。
制定严格的食品和水质安全标准 ,确保食品和水源不受寄生虫污 染。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 违反食品安全和水质安全的行为 进行严厉打击。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寄生虫病问题
详细描述
分享防治寄生虫病的经验和资源 ,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蛔虫病
01
02
03
症状
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下 降、腹痛等。
传播途径
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进入 人体。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不喝生水,生熟食分开等 。
钩虫病
症状
皮肤瘙痒、咳嗽、气喘等 。
传播途径
通过接触污染的土壤或水 源进入人体。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污染的土壤和水 源,注意个人卫生,加强 环境卫生等。
寄生虫病的危害
寄生虫病可以导致严重的健康 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寄生虫可以引起肠道感染、脑 部感染以及心脏和肺部感染。
寄生虫病可以导致长期的健康 问题,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 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
如何预防寄生虫病?
01
02
03
04
05
预防寄生虫病需要从多 个方面进行
传染病寄生虫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寄生虫的预防措施一、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寄生虫病的认识,是预防工作的首要任务。
通过健康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相关知识,明白预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参与到防治工作中来。
具体措施包括:1.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画、折页、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治知识。
2. 把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和自我防护意识。
3. 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开展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
二、严格卫生管理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因此,加强卫生管理,切断传播途径至关重要。
1. 加强粪便、水源、环境等方面的管理,防止寄生虫卵的传播和滋生。
2. 严格食品卫生监管,杜绝寄生虫病原体通过食物传播。
3. 加强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工作,防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交叉感染。
4. 加强对宠物、家畜等动物的管理,防止动物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播。
三、个人防护1. 注意手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可能含有寄生虫卵的物品后。
2. 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淡水鱼类、贝类等水产品。
3. 做好个人防护,穿着长袖衣物,避免暴露皮肤,以防寄生虫叮咬。
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疾病及时就医。
四、监测与控制建立健全的传染病寄生虫病监测与控制体系,对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寄生虫病病例。
2. 对传染病寄生虫病高发地区进行重点监控,实施针对性防控措施。
3. 定期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4. 对传染病寄生虫病患者实行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防止病情恶化。
预防传染病寄生虫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严格卫生管理、个人防护以及监测与控制等措施,我们有望降低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在我国,传染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始终受到高度重视。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课件
蠕虫病
钩虫病
由钩虫引起,通过接触污 染土壤或水传播,症状包 括咳嗽、气喘、腹痛等。
蛔虫病
由蛔虫引起,通过摄入污 染食物或水传播,症状包 括咳嗽、气喘、腹痛等。
绦虫病
由绦虫引起,通过摄入污 染食物或水传播,症状包 括腹泻、腹痛、体重下降 等。
04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 略
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
宣传教育
01
保持家庭和社区环境卫生,定期 清理垃圾,保持水源清洁,加强 粪便和污水的管理和处理。
02
个人卫生方面,养成勤洗手、勤 洗澡、勤换洗衣物的良好卫生习 惯,避免与寄生虫病感染源直接 接触。
实施有效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根据寄生虫病的种类和流行情况,制 定和实施有效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如使用抗寄生虫药物、疫苗等。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信息共享
加强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时 分享传染病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 ,共同应对全球性传染病威胁。
技术合作
开展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新型疫苗 和治疗药物,提高传染病的预防和 治疗水平。
联合行动
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开展联合行动, 如共同参与边境检疫、疫情监测和 防控等,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 全。
对于已经感染寄生虫病的患者,应及 时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形式,提高公众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我保护 意识。
鼓励公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寄生虫病的发 生。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流行现状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防控,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但仍有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中国流行,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 疟疾等。
传染病的应急处理预案
传染病的应急处理预案教案:《传染病的应急处理预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健康》课程第四章《传染病》的第二节《传染病的应急处理预案》。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传染病的概念;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4. 传染病的应急处理预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培养学生遇到传染病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教育学生关爱他人,遇到传染病时,能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应急处理预案。
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传染病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传染病的关注。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应急处理预案。
3. 课堂讲解:讲解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应急处理预案。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传染病案例,讲解传染病的应急处理预案的实施步骤。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案例,制定出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传染病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应急处理预案七、作业设计2. 根据教材,列出五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 假设你所在的小区出现了传染病疫情,请你制定一份应急处理预案。
答案: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传播。
3. 应急处理预案:及时报告疫情,做好个人防护,进行隔离治疗,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传染病的应急处理预案,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还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实践。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第四章
病毒性传染病
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猪流感) 此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大。携带病毒的人或动物成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的分泌物可经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感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1. 病因: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 症状:潜伏期半天到三天,最高可达七天。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 似,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头痛、喉痛、身体疼痛、发冷、疲劳 和食欲不振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恶心呕吐、眼睛发红等。部分 患儿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 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 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 Reye 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 导致死亡。患儿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第四章 学前儿童常见的疾病及预防
学 习 目标
1.了解传染病、免疫和预防接种的含义,掌握传染病的基 本特征、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白三个环节,以及预防传染病 的措施。 2.熟悉对学前儿童影响较大的常见传染病的病因、症状、 护理和预防,并能做出初步的患病诊断。 3. 熟悉学前儿童非传染性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和预防,并 能根据实际情况早发现患病儿童。 4.掌握学前儿童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3.护理: 患儿需隔离,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但患儿不宜 直接吹风。多喝温开水及热,促进血液循环,并有助于皮 疹出透。食物应富于营养,易于消化,不必过于忌荤和忌 油,别是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以免病中或病后发生维生 素缺乏症。要经常注意皮肤、眼、鼻和口腔的清洁,以免 发生并发症。学前儿童出疹高热应采取降温的措施,以免 高热不退,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惊厥。 4.预防:积极进行麻疹预防知识的宣传,普遍接种麻疹疫 苗。麻疹流行期间。学前儿童不宜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 并避免集中到医院就诊,争取做到“麻疹不出门”。同时 做好患儿的隔离消毒工作。
幼儿卫生学试题第四章
第二节预防传染病一、填空题1、传染病是由________ 引起的,能在___________ 之间或________ 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可由患者传给健康人,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使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同时出现较多的患者,它具有______________ 性和 ________ 性。
2、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_ 、_______ 、3 、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___________4、呼吸道传染病大多发生在________ 季节,主要通过_________ 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大多发生在_________ 季节,主要通过________ 传播。
5、麻疹病儿在发烧的第2—3 天,颊黏膜上会出现针尖大小的白点。
这种白点称为____________ ,是早期诊断麻疹的重要依据。
预防麻疹,可以对易感儿按期注射________ ,幼儿患麻疹后,可获得_________ 免疫。
6、甲型肝炎病人自发病日算起,至少隔离________ 。
接触甲型肝炎病人者,可在接触后的10 天内注射 ___________ ,注射时间越早越好。
服用________ 也可预防肝炎。
7、急性结膜炎是由于接触到病人的_________ 而传染的。
因此,每个幼儿都应有个人专用的清洁的毛巾、手帕等用品。
8、急性非典型性肺炎被我国列为甲类传染病,它的三大特点是9、小儿突发高烧,且有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上有出血点,很可能是患了________ 疾病。
、单项选择题1、作为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有()。
、病人和受感染A、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B的动物C、病人和病原携带者D、病人2、1988 年上海曾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原因是食用了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
这种不洁的毛蚶属于()。
A、传染源B 、病原体 C 、抗原D 、易感者3、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是指()。
寄生虫病和传染病控制
加强环境卫 生管理,改 善居住环境 和水质,减 少病媒生物 的滋生和传 播
推广疫苗接 种和药物治 疗,提高人 群的免疫力 和抵抗力
加强国际合 作和交流, 共同应对全 球性的传染 病和寄生虫 病问题
控制效果的评估
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的控制效果可 以通过监测发病率、死亡率和感 染率等指标来评估。
控制效果的评估还需要考虑社会 经济因素、卫生条件、医疗水平 等因素的影响。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 素质,增强免疫力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多 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 物
传染病的诊断
症状观察: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发热、咳 嗽、腹泻等
体格检查:进行体格检查,如听诊、触诊、 量体温等
实验室检查: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 尿常规、粪便常规等
影像学检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 CT、MRI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源自控制效果的评估还可以通过比较 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人群 的疾病发生情况来进行。
控制效果的评估可以为未来的疾 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以便更好 地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和传染病。
控制策略的调整
根据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的流行 情况,调整控制策略
加强卫生宣传和教育,提高公 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病原学检查:进行病原学检查,如病毒分 离、细菌培养、抗原检测等
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如调 查患者的接触史、旅行史等
传染病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使 用抗生素杀死病 原体
抗病毒治疗:使 用抗病毒药物抑 制病毒复制
免疫治疗:通过 增强免疫系统来 抵抗病原体
支持治疗:提供 营养支持和其他 辅助治疗,帮助 患者恢复健康
寄生虫病和传染病控制
汇报人:XX
羊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预防措施
羊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预防措施摘要:随着现代养殖技术的提高、动物防疫手段的增加,羊常见传染性疾病在预防和治疗上都有了较好的防治手段,大大提高了整体养殖的水平,而我国畜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也得到了提高,现代化的养殖方式让养殖户三深刻的感受到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高效性。
关键词:羊;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预防措施引言寄生虫病对羊产业影响较大,其病原种类较多,感染性强,往往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有效降低体内外寄生虫对羊群健康造成的影响,养殖户需树立较高的防控意识,掌握多种寄生虫防控手段,每年定期进行羊群的预防性驱虫管理,降低寄生虫病发生几率,促进临河区羊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寄生虫对羊的危害寄生在羊体内外的寄生虫常以羊血液、组织、肠道内容物为食,生长繁殖所需营养均来自于宿主,长期以往则会引起病羊营养不良、渐进性消瘦、贫血、生产性能下降等症状。
部分寄生虫侵入羊机体后会附着在器官组织黏膜上,造成局部损伤,还会压迫到实质性脏器周边组织,引起病理变化,如肝、肺等器官受棘球蚴寄生压迫而发生萎缩症状,寄生于脑部组织内的多头蚴会使脑部组织受压迫而产生神经症状。
若某一官腔中寄生虫数量过多,则会导致官腔阻塞,严重的还会造成官腔破裂。
2羊常见寄生虫病2.1 肝片吸虫病羊寄生虫种类繁多,大小与形态也各有不同,按照虫体特征可将其分为吸虫、线虫、棘头虫、绦虫和螨虫等。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羊体内胆管中引发的肝炎和胆管炎疾病。
羊感染该病后常表现出营养不良及全身性中毒症状,对羊群尤其是绵羊群体危害性极大。
肝片吸虫病感染性较强,一旦传播蔓延则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大批羊死亡,尤其是幼龄羔羊。
肝片吸虫病呈慢性发病经过时,幼羊会表现出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的症状,而成年羊体型会逐渐消瘦,肉、毛、绒、产奶质量明显下降。
淡水螺是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该疾病的流行与发生与季节动态、区域内气候条件等密切相关。
羊感染肝片吸虫病后,若体内寄生虫数量较少则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当肝片吸虫大量繁殖生长时,病羊症状表现较明显,体温升至41℃~42℃,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机体消瘦,皮肤干燥无弹性,贫血,易疲劳,几天后便会因严重衰竭而死亡。
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第二节
孕妇应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 急性肝炎迁延6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疲乏、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肝脏肿大。
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重症,个别重 当人体内发生某些变化,如发烧、服不足量的驱虫药等,可刺激蛔虫,引起多种并发症。
(3)预防和护理:早发现、早隔离直至其全身 疱疹干燥结痂时为止;清洗、搽药;有水痘接触 史的幼儿,应检疫21天。
2、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 要通过病人或者病原体携带者的飞沫传播,也可 通过病人分泌物所污染的食品、毛巾、玩具等间 接地传染给他人。患者以5—15岁的儿童为多见, 患者在发病前2—6天到腮腺肿退前均有传染性, 患病以后获终身免疫。
(1)甲型肝炎病毒可引起甲型传染性肝炎。 病毒存在于病人体液中,病人的唾液、鼻涕、乳汁等亦带有病毒。
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发热时卧床,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新鲜;
出现黄疸后2—6周,黄疸消退,食欲、精神好转。 初期症状:大约90%的患儿表现为突然发热。
((22) )症由状于初:搔起伤病期,急可。使症局部状皮肤:糜烂。大约90%的患儿表现为突然发热。较
(1) 集体儿童机构可于9—10月间集体 驱蛔。因6~7月间最易感染蛔虫卵,9—10 月间已长为成虫。常用驱虫药为驱蛔灵、肠 虫清等,药量遵医嘱。
(2)改善环境卫生,讲究饮食卫生、个 人卫生。
(二)蛲虫病
症状
(1)肛门周围和会阴部奇痒。 (2)由于搔伤,可使局部皮肤糜烂。 (3)睡眠不安,易烦躁,食欲可受 影响。
(3)预防和护理:①病人隔离至腮腺完全消肿为止。 1、病因 : 传染性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改善环境卫生,讲究饮食卫生、个 人卫生。
(二)蛲虫病
症状
(1)肛门周围和会阴部奇痒。 (2)由于搔伤,可使局部皮肤糜烂。 (3)睡眠不安,易烦躁,食欲可受 影响。
(2)症状:以发热、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 (3)预防和护理:①病人隔离至腮腺完全消肿
为止。②饮食以流质、软食为宜,避免吃酸、辣 的食物。食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③本病可采 用中草药治疗,如板蓝根冲剂等。
3、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1)病因: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通过蚊子传播。
(2)症状: 起病急。 ①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 嗜睡。 ②2—3天后,体温可达40度以上,抽风、 昏迷。③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乙 脑,使乙脑的病死 率明显下降。但少数病人仍可留下后遗症,如不能 说话、肢体瘫痪、智力减退。
(一)蛔虫病
症状
(1)成虫在肠道内寄生,由于机械刺激常 引起脐周围阵发性疼痛,片刻可自行缓解。
(2)蛔虫的代谢产物或死亡后的裂解物为 有毒物质,可引起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等 症状。
(3)蛔虫有喜移行及钻孔的特点。当人体 内发生某些变化,如发烧、服不足量的驱虫药 等,可刺激蛔虫,引起多种并发症。
防治
优选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 虫第二节
1、水痘
(1)病因: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 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及水痘的浆 液中,可经飞沫传播,皮肤疱疹破溃后,则可经 过衣物或用具等间接传染。
(2)症状:1—2天低热、皮疹、1天后成水疱、 3—4天后结痂。典型水痘 皮疹出现前1天可呈现 前驱症状 如低热、不适、厌食等 ,但很快消失。 并出现皮疹。
(2)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乙型传染性肝炎。 病毒存在于病人体液中,病人的唾液、鼻涕、 乳汁等亦带有病毒。含有病毒的极微量血液 就能造成传染。
症状
甲型肝炎:约经一个月的潜伏期发病。
(1)黄疸型肝炎。 病初类似感冒,相继出现食欲 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尤其不喜欢吃 油腻的食物。精神不好、乏力。在发病1周左右, 巩膜(白眼珠)、皮肤出现黄疸,尿色加深。肝功 能不正常。出现黄疸后2—6周,黄疸消退,食欲、 精神好转。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飞沫
冬春
病初发热、咳嗽、眼怕光 流泪;2-3天后颊粘膜上 可见白色小点;发热后34天出疹(玫红),症状 加重,高热;疹出齐后逐
(2)无黄疸型肝炎 。比黄疸型肝炎病情轻,一般 可有发烧、乏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在 病程中始终不出现黄疸。
乙型肝炎 : 急性乙型肝炎约经2-6月的潜伏期发病,起
病较慢。
初期症状表现为:表现为食欲不振、全身乏 力、厌油腻食物、恶心、肝区痛等症状。常 常不伴有发热。
急性肝炎迁延6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疲乏、 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肝脏肿大。
(3)预防: ①应在流行期前1—2月接种乙脑疫苗。 ②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虫孳生地。
4、传染性肝炎
1、病因 : 传染性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 病。肝炎病毒可分为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 型、丁型等。
(1)甲型肝炎病毒可引起甲型传染性肝炎。 病毒存在于病人粪便中。粪便污染了食物、 饮水,经口造成传染。
(3)预防和护理:早发现、早隔离直至其全身 疱疹干燥结痂时为止;清洗、搽药;有水痘接触 史的幼儿,应检疫21天。
2、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 要通过病人或者病原体携带者的飞沫传播,也可 通过病人分泌物所污染的食品、毛巾、玩具等间 接地传染给他人。患者以5—15岁的儿童为多见, 患者在发病前2—6天到腮腺肿退前均有传染性, 患病以后获终身免疫。
(三)钩虫病
症状
(1)感染初期。当钩蚴钻入皮肤时,局部可 有痒疹,由于抓痒可继发细菌感染。钩蚴侵入血 循环穿过肺组织时,可引起发热、咳嗽、哮喘等 症状。
(2)成虫吸着于肠黏膜上,吸血为生。导致 病儿发生失血性贫血。随着疾病的发展,病儿常 有面色苍黄、皮肤干粗、毛发稀疏、乏力、眩晕、 气短等症状。某些病儿有“异嗜癖”,喜吃生米、 泥土等。严重感染可影响生长发育,智力亦减退。
防治
(1)普查普治:对流行地区的居民进行普查, 对患者进行治疗。
(2)粪便管理:为预防钩虫病的重要环节。 (3)个人防护:在流行地区,儿童应避免赤 脚下地;避免尿布、食具被钩蚴污染;不喝生 水;不吃未洗净的蔬菜或不洁的瓜果。
病名 麻疹 风疹
传染 传播 流行 源 途径 季节
主要症状
护理
急性 患者 (唯 一)
病情迁延反复达数年,少数转为慢性活动性 肝炎。
3、护理:
(1)急性肝炎应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可轻 微活动。
(2)饮食宜少吃脂肪,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糖 的量,多吃水果、蔬菜。
(3)护理患儿后,要用肥皂洗净手。 (4)慢性乙型肝炎还需注意休息、生活有规
律、保持稳定情绪以防止复发。
预防 :
(1)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 (2)做好日常的消毒隔离工作。 (3)医用的针头、针管用后严格消毒,或
防治
(1) 避免重复感染。小儿穿满档裤睡觉,并 于肛周涂上药膏,以粘住虫卵并止痒。早晨用肥 皂和温水洗净,换下的内裤洗净并煮沸消毒,连 续10天即可见效。
(2)培养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 勤剪指甲,不吮吸手指等。
(3)勤换衣服,勤晒被褥。
(4)驱虫药有驱蛔灵、肠虫清等,药量遵医嘱。 与患儿生活在一起的蛲虫病患者应同时进行治疗, 以杜绝相互感染。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4)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5)早发现、早隔离病人
5、肠道病毒EV71(手足口病)
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 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少数病例可 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重症,个别重 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初期症状:大约90%的患儿表现为突然发热。较 小婴儿只表现为体温升高,多半38.5℃~40℃之 间,2~3天即退;较大婴儿还会伴有吃得少、恶心、 呕吐、腹泻等症状;年纪较大的儿童还会出现头痛、 乏力、肌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