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课件

合集下载

《急性白血病》课件 (2)

《急性白血病》课件 (2)

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有头痛、 嗜睡、晕厥等神经系 统症状。
其他症状
急性白血病还可能引 起皮肤出血、淋巴结 肿大等其他症状。
诊断
1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细胞数量和形态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急性白血病。
2
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关键步骤,可以观察到异常的白血细胞增生。
3
组织活检
在部分情况下,需要进行淋巴结、脾脏等组织的活检以确认诊断。
病因
1 基因突变
急性白血病的发生通常与基因突变有关,如 染色体畸变、白血病相关基因突变等。
2 环境因素
暴露于放射线、化学物质、致癌物质等环境 因素可能增加患急性白血病的风险。
临床表现
骨髓抑制
急性白血病会导致骨 髓功能受损,引起贫 血、出血和感染等症 状。
消化道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 振、呕吐、腹痛等消 化道症状。
治疗
化疗
化学药物的使用是急性白血病治 疗的核心手段。
骨髓移植
对于一些高危患者,骨髓移植可 能是治愈的有效方法。
支持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支持治疗包括补 充输液、控制感染等,可以缓解 不良症状。
预后
影响因素 年龄、基因突变 早期诊断、有效治疗
存活率 存活率较低 存活率较高
预防与控制
1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急性白血病》PPT课件 (2)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本课件将介绍该疾病的定义、分类、病 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以及预防与控制等重要内容。
什么是急性白血病
定义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球恶性增殖性疾病,指骨髓中恶性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并代替正常造 血组织。
分类

急性白血病分型PPT课件

急性白血病分型PPT课件

临床表现 -
4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二、分型
1976 FAB分型:原始细胞≥30%
2001 WHO分型:原始细胞≥20%
按细胞阻滞阶段, 白血病
急性
急淋:L1,L2,L3 急非淋:M0-M7
慢淋
慢性 慢粒
-
5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三、检验-血象 (1)白细胞 (2)红细胞 (3)血小板
-
6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裂孔现象是指涂片中出现原始细胞和 成熟细胞,而缺乏中间过渡阶段的细 胞。
断尾现象指仅有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 而成熟细胞完全消失。
-
21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什么 Nhomakorabea白血病? 临床表现? 血中和骨髓中特点?
-
2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
3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一、概述
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异常增生 分化成熟障碍 凋亡减少
正常血细胞进行性减少
贫血 发热、感染 出血 浸润
成熟阻滞发生在较早阶段 急性白血病(AL)
成熟阻滞发生在较晚阶段 慢性白血病(CL)
-
11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FAB分型(ALL)
-
12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FAB分型(ANLL=AML)
-
13
-
14
M1
-
15
M2
-
16
M3
-
17
M4
-
18
M5
-
19
M6
-

急性白血病 ppt课件

急性白血病 ppt课件

柔红霉素DNR 抑制DNA和RNA 静滴 合成
骨髓抑制、心肌损害、胃肠反应、局部刺激
门冬酰胺酶ASP 溶解淋巴细胞, 静滴 分解门冬酰胺
肝损害、过敏反应、胰腺炎、氮质血症、糖尿、 低血浆蛋白
阿糖胞苷Ara-c 抗嘧啶代谢, 静滴、肌注、 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溃疡 抑制DNA合成 鞘注
长春新碱VCR
2.支持治疗 防治感染、输血、注意休息、加 强营养等等
小儿白血病常用化疗药物简介
药物
主要作用
给药途径
毒性作用
环鳞酰胺 泼尼松
抑制DNA合成 口服 静滴 溶解淋巴细胞 口服
骨髓抑制、脱发、出血性膀胱炎、肝损害、口腔 溃疡
高血压、骨质疏松、易感染
甲氨蝶呤MTX 抗叶酸代谢, 口服、肌注、 骨髓抑制、肝损害、口腔胃肠道溃疡、恶心呕吐 抑制DNA合成 静滴
• 3 导管的护理 对静脉输液管道,24 h要更换,观察 液体滴注是否通畅,导管有否扭曲、受压,连接有 无漏液现象,进针部有无皮下水肿、疼痛。对接头 处使用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发现松动或脱落,立即 去除,严格消毒后更换新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对接 头处的各项操作如进行输液、给药及输液泵衔接
辅助检查
• 血常规 • 骨髓象 原始和幼稚细胞极度增生幼红细胞
及巨核细胞减少 骨髓检查是确诊和判定疗 效的重要依据 • 其他检查 肝功能、胸部X线、细胞化学、 免疫性检查血液生化和脑脊液
治疗要点
主要以化疗为主的综合疗法,原则是早期诊 断、早期治疗、严格分型、按型选方案、 争取尽快完全缓解
1.联合化疗 诱导缓解、巩固强化治疗、防治 髓外白血病、维持及加强治疗
观察及处理 可致骨髓抑制,检测血象,防止感染,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和贫血表现 药物毒性作 恶心呕吐严重者应用止吐药 用

急性白血病课件PPT课件

急性白血病课件PPT课件

临床表现
1.贫血:常为首发症状,成进行性的发展。半数病 人就诊时已有中度的贫血
2.发热:发热为常见症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格兰 阴性杆菌,(如铜绿单胞菌、肺炎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疾病后期常伴有真菌 感染。感染主要原因是由于成熟粒细胞缺乏,其 次是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免疫功能缺陷后也可 引起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 3.出血: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中淤滞及浸润、血 小板减少,以及感染是出血的主要原因。
4.潜在并发症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化疗不良反应及护理
(1)局部反应
①某些化疗药物对组织刺激性大,多次注射或药液渗 漏常会引起静脉周围组织炎症或坏死,故应注意:a.保护 血管依前臂、手背、手腕、肘前窝的次序选择静脉注射部 位,若刺激性强药物剂量大时宜首选大血管注射,每次更 换注射部位。b.静脉注射前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确定针头 在静脉内方能注入药物,药物输注完毕,再用0.9%的NS冲 洗后方能拔针,注毕轻压血管数分钟止血,以防药液外渗 或发生血肿。C.输注时疑有或发生外渗,立即停止注入, 不要拔针,由原部位抽取3~5ml血液以除去一部分药液, 局部冷敷后再用25%MgSO4湿敷,亦可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治疗要点
化学药物治疗 紧急处理高白细胞血症 防治感染 成分输血支持 造血干细胞移植 放射治疗
护理问题及措施
1.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及白血病致代谢 率增高有关 ①休息与活动:白血病病人因白细胞大量过度增生,其 代谢率会升高,同时也因贫血而有缺氧症状,故应根 据病人体力适当限制活动量加强生活方面的护理,将 常用物品置于易取处,避免因体力消耗而加重心悸、 气短症状。脾大者嘱病人取左侧卧位,以减轻不适感。 尽量避免弯腰和碰撞腹部,以免发生脾破裂。 ②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 消化饮食,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化疗期间保证足够的营 养,提高病人对化疗的耐受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 供病人喜爱的饭菜和水果,同时保证每日充足的饮水 量,若咽喉不适,可用少量营养丰富的饮食或冰冻食 品。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
预后因素
一些预后因素包括年龄、白血病细胞的遗传异常和 治疗反应等,它们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是一种白血病的类型,其特点是白血病细胞 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并且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了解分型和特点有助于诊断 和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定义和背景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骨髓中恶性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的疾病。它会影响造血系统,导致正常细胞的数量减少,而 白血病细胞的数量迅速增加。
克隆异常
淋巴细胞发生了遗传异常,导致其无法正常发育,从而形成了白血病细胞。
增殖速度快
淋巴母细胞迅速增殖,使其在骨髓中的比例迅速增加,抑制了正常造血细胞的产生。
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的特点
骨髓受侵
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以骨髓为中 心,造血系统中的干细胞出现恶 性增殖。
早幼粒细胞
髓系细胞白细胞特别是早幼粒细 胞的增生,使正常的造血细胞无 法充分发育和成熟。
染色体异常
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染色 体有一些异常,这可能有助于诊 断和指导治疗。
其他非常见类型的急性白血病
1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源于骨髓或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增殖异常,发病率较低。
2 急性浆细胞白血病
浆细胞白血病细胞异常形成,此类型白血病非常罕见。
3 急性轴突性髓细胞白血病
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种亚型,以特定细胞的异常增生为特征。
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
诊断
通过骨髓穿刺、病理分析和染色体检查等
治疗
2
方法确定急性白血病的类型。
常见方法包括化疗、骨髓移植和靶向治疗
等,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课件

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课件
CD11b、CD11c、CD31、CD36、CD38 6.血小板相关抗原:CD36、CD41、CD42、CD61、 CD62。
11
ALL免疫分型 --五分法:
• 五分法: Common型 型 B细胞型
未分化型 T细胞型 前B细胞
• 表型
SmIg+
DR/CD9/CD10+ 复杂
CD2/CD5+ CyIg
23
与AML预后有的抗原
6。Ly+AML: CR率低
占AML43%, CR46%,合并 CD34+38%,PgP+15%, (其中 CD2+AML7.7%,CD7+AML22%, CD19+13%), Ly-AML:CR73%
7。CD7+AML: CR率低,
占AML22%, 合并CD34+75%, PgP+55%,( M1:42%,M2:18%, M4:28%,M5:9%,M3:0%) CR35%
5
T细胞系抗原
T 细胞进入胸腺后:
(早) CD7+、CD2-、CD3-、CD4-、CD8-、TCR-
(中)CD7+、CD2+、CD3+、CD4-、CD8-、TCR-
(晚)CD7+、CD2+、CD3+、CD4+、CD8+、TCR+,
CD7+CD2+CD3+CD4-CD8+TCR+ CD7+CD2+CD3+CD4+CD8-TCR+
24
与AML预后有的抗原
8。CD19+AML: CR率较低,
占AML13%,合并CD34+67%,PgP+33%, (M2:16%,M5:25%),CR50%。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和预后 ppt课件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和预后 ppt课件
2021/2/5
AML
inv(16)或t(16;16) t (8;21) t (15;17)
ALL
>50 超二倍体 t (12;21)
正常核型,+8, t(9;11),其它
正常核型,6q-, t (1;19)
复杂异常(累及三条 t(11;14) 以上染色体异常)
-5,5q-, -7 ,7q- t (9;22)
▪ 一些形态上的原始细胞可以是正常造血细胞(尤其 见于儿童感染后,G-CSF,GM-CSF等刺激或化疗 后或移植后)
2021/2/5
20
病例3 儿童B-ALL,化疗3年后停药,来我院复查,骨 髓涂片8%的幼稚细胞
2021/2/5
21
流式幼稚B淋巴细胞增生,未见异常表型
2021/2/5
22
病例4 NK细胞白血病移植后40天,骨髓涂片 8%的幼稚细胞
B细胞系 CD19强阳性并同时有以下标志中的至少1项阳性:CD79a、cCD22、 CD10 或CD19弱阳性并同时有以下标志中的至少2项阳性:CD79a、cCD22、 CD10
如有2 系或以上的特异性标志,可诊断为急性混合性白血病
2021/2/5
16
流式I
AML(病例1)
2021/2/5
17
流式I
ALL (病例2)
2021/2/5
18
流式I
FCM 的优缺点
优点:
•一次可检测数万至数十万个细胞上的数十种标记,可同时检测每 个细胞的六个以上参数,敏感性高,分析全面
• 更容易区分良恶性,恶性细胞的系列及成熟度
• 可帮助确定免疫治疗的靶点并监测疗效,如CD20、CD19是监测 MRD覆盖面最广的方法。
• 急性白血病特有的染色体和/或基因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PPT课件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PPT课件
• 急性白血病特有的染色体和/或基因
编辑版ppt
43
恶性前体与外周(成熟) 淋巴细胞疾病的鉴别
• 前体细胞型: ALL,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 B: 除了B细胞标志外,CD45dim/-、
CD34+、TdT+、CD10+
• T: 除了T细胞标志外,CD45dim/-、CD34+、 TdT+、cCD3+、sCD3-、CD1a
编辑版ppt
正常核型,6q-, t (1;19) t(11;14)
t (9;22) t (8;14) t (4;11) 亚二倍体, 近二倍体
36
细胞遗传学C
单体核型(monosomal karyotype,MK)
--AML,MDS 中的预后价值
定义:有两条以上的常染色体为单体;
或一条常染色体为单体,另一条染色 体是结构异常
• 低危险AML : • 染色体正常且无FLT3-ITD基因突变,但有NPM1+及 IDH1或IDH2突变者 • 无c-KIT基因突变及-Y的 t(8;21)(q22;q22)/AML1RUNX1(AML1-ETO)AML、inv(16)(p13q22)/ t(16;16)(p13;q22)/CBFβ-MYH11 AML
ALL:大约60%~85%的患者可检出克隆性染色体 畸变
编辑版ppt
24
编辑版ppt
25
编辑版ppt
26
编辑版ppt
27
编辑版ppt
28
细胞遗传学C
染色体的诊断价值
• 一些染色体有诊断价值: 如重现性染色体异常,如t(8;21), inv(16)、t(16;16)、 t(15;17)(q22;q12), t(5;14)(q31;q32) ,t(3;3),t(4;11)可直接诊断急性白血病; • 一些染色体和/或基因有辅助诊断价值,如5q31、CEP7、 7q31、CEP8、20q、CEPY、P53 高度疑似MDS等; • 有-7、5q-、 t(3;3)、t(4;11)、t(9;22)、复杂染色体等的 急性白血病预后不好

急性白血病分型特点介绍课件

急性白血病分型特点介绍课件
急性白血病分型特点介绍课 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急性白血病概述 02. 急性白血病分型特点 03.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 04. 急性白血病的预防和护理
急性白血病概述
急性白血病的定义
01
急性白血病是 一种造血系统 恶性肿瘤,其 特征是骨髓中 异常白细胞的 大量增殖。
02
急性白血病分 为急性髓系白 血病(AML) 和急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 (ALL)两大 类。
分子生物学检查:通 过检测白血病细胞中 的基因突变,判断白 血病的类型和预后
影像学检查断白血病的程度和预后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案
01
化疗:通过药物杀死白血病细胞,是
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02
靶向治疗:针对白血病细胞的特定基
03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的免
04
治疗方法: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 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方法
血常规检查:观察白 细胞、红细胞和血小 板的数量和比例
骨髓检查:观察骨髓 中的细胞形态和数量, 判断白血病的类型和 程度
免疫学检查:通过检 测白血病细胞表面的 抗原,判断白血病的 类型和亚型
细胞遗传学检查:观 察白血病细胞中的染 色体异常,判断白血 病的类型和预后
混合型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髓系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和巨核细胞 白血病等。
特殊类型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 血病等。
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白血病细胞中存在
A
多种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
增殖
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功能
B
异常,导致白血病细胞逃避免
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

急性白血病分型和其特点PPT优质课件

急性白血病分型和其特点PPT优质课件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形态学:
大多为粗颗粒型,粗大嗜天 青颗粒,细胞核大小和形态 不规则,呈肾形或双叶性, 核质边界不清。外周血可见 异常早幼粒细胞。
ANLL-M3 Auer小体
• 细胞化学 • MPO强阳性; • 25%NSE弱阳性 • 免疫表型 • 低表达或不表达HLA-DR、CD34,均一性高表达CD33,
• 形态学 红白血病:各阶段红细胞,细胞 质中易见空泡,细胞核呈巨幼样 变和双核或多核 纯红血病:以中到大的有核红细 胞出现为特征,胞质成强嗜碱性 ,空泡,细胞核圆形
• 细胞化学 • 红系细胞PAS染色阳性 • 原粒细胞MPO、SE、SBB阳性
细胞化学染色
急淋
急粒
急单
POX/SB -
+
-~+
PAS NSE NAP
+~块、粗颗粒 ↑
-~+ ↓, 阴性
-~+/弥漫淡红 颗粒 +,NaF 抑制 >50% 正常, ↑
M0:极微分化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 分类标准: 形态学和光学显微镜不能提供髓系分化依据,免疫表型和 (或)微结构检查可证实髓系特征。
10
形态学: 血涂片或骨髓中原始细胞≥20%,通常中等大小,胞质量 较少,嗜碱性强,无颗粒,核圆形或轻微不规则,染色质 弥散,有一个或多个核仁
细胞化学 MPO、SBB阴性 α-NAE、α-NBE阴性,或弱阳性
11
免疫表型: 表达早期造血细胞相关抗原(CD3、CD38和HLA-DR)和 CD13或/和CD117,CD33阳性60%; 髓系、单核系细胞成熟相关抗原表达缺乏
急性淋巴细பைடு நூலகம்白血病分类
L1 细胞小,浆少,大小一致 L2 细胞大,浆多,大小不一致 L3 细胞大,浆多,大小一致,空泡

急性白血病的分型-精品医学课件

急性白血病的分型-精品医学课件
① TLC系免疫标志(CD):CD1-8除6。 ② BLC系: CD10 、 CD79、 CD19-24除21。 ③粒单系:CD13、CD14、CD15、CD33、CD68、
CD117。 ④巨和核系:CD41、CD42。 ⑤ RBC系:CD36、血型糖蛋白A、H。
⑥造血干祖C:CD34、CD90、CD38、Lin。
③伴t(1;19)的儿童型ALL预后较差。 ④伴 t(1;22)儿童型AML预后很差。
缺陷:
①报结果时间长、代价高。 ②分裂相少、造成分析困难。 ③不够特异,往往几种AL同时出现一种染色体异常。
大约40~70%的MDS患者有克隆性染色体畸变,其 对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MDS国际预后计分系 统(IPSS)将核型和细胞减少的细胞系列的数目、原 始细胞百分比一起列为MDS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根 据核型可将MDS分为3种不同的预后类型:①低危:正 常核型、-Y、5q-或20q-;②高危:-7/7q-、复杂异常 或核型演变;③中危:其它异常,如+8等。
融合基因
TTG1-TCR TAL1-TCR MYC-TCR MLL-AF4 BCR-ABL BCR-ABL BCR-ABL E2A-PBX1 TEL-AML1 MLL-ENL MYC-IgH MYC-Ig MYC-Ig
AML常见染色体移位及融合基因
FAB
核型
融合基因
M1
t(9;22)(q34;q11)
AML 遗 传 学 分 型
分 型
ALL
意义
1、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的检出有助于急性白血病 的诊断和分型
2、染色体异常可作为监测病情缓解或复发的重 要指标,最初核型异常完全消失提示病情缓解, 而重新出现则预示复发。
3、性染色体标志可用来验证异基因骨髓移植成 功与否或确定白血病的复发及其来源。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医学PPT课件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医学PPT课件

29
细胞遗传学C
白血病染色体分析存在的问题:
•有丝分裂相少或缺如
•染色体质量低劣,显带不佳
•染色体异常复杂 • 如果恶性细胞不分裂,其结果是假阴性
• 由于分析的细胞少,有部分白血病患者无染色体异常, 监测残留白血病不敏感
30
细胞遗传学C
荧光原位杂交(FISH)
利用已知核酸序列作为探针,以荧光素直
• 有些恶性细胞在液体中,难以获取组织标本,难以判断组织结构
9
流式I
FCM的工作原理
摘自 Flow Cytometry: First Principle
10
流式I
FCM检测的参数
• FSC: 细胞大小
• SSC:细胞内颗粒多少及细胞内构造的复杂性
• FL:3-10多种(荧光素耦联的单克隆抗体)
11
髓系 MPO+(用FC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化学染色证实) 或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细胞(至少有以下标志中的2项阳性:NSE、CD11c、CD14、 CD64、CD36*、溶酶体 T细胞系 cCD3+(用抗CD3ε链的单抗及FCM分析,不能用免疫组化的抗CD3ζ链 多克隆来检测,因为后者不是T细胞特异性抗原) 或sCD3+
19
流式幼稚B淋巴细胞增生,未见异常表型
20
病例4 NK细胞白血病移植后40天,骨髓涂片 8%的幼稚细胞
21
流式: 未见表型异常细胞,CD34阳性细胞 为幼稚B淋巴细胞
22
细胞遗传学C 中期分裂相的染色体分析
23
细胞遗传学C AML:50%~90%的患者细胞遗传学可检出 异常克隆
ALL:大约60%~85%的患者可检出克隆性 染色体畸变

急性白血病课件ppt1

急性白血病课件ppt1
核染色质与同期正常细胞相比粗细不均, 分化差者核染色质很细致,
胞核形态不一,可出现凹陷、折迭、切迹、 分叶、扭转等畸形,胞核可增多如双核、多 核,核分裂相增多且可呈畸形分裂,
核仁常增多且大而畸形或较小而不清楚, 核与胞质易见发育不平衡现象。
(4)常见白血病裂孔(Leukemic Hiatus)现象. 即出现大量原始细胞和少量成熟细胞,而 缺乏中间过度阶段的细胞,表明白血病细 胞有成熟障碍 .此种现象在AML易于见到。
急性白血病
一、概述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是造血 干祖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白血病细 胞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主要为原始细 胞和早期幼稚细胞,自然病程数月。
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浸 润和高代谢等。
分类:常因FAB分型急性淋 Nhomakorabea细胞系白血病〈ALL〉: L1、L2、L3
常或减低,分类无幼稚细胞,血小板>10 0×109/L; ③骨髓象:原始细胞+早幼阶段细胞(或 幼稚细胞)<5%,红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 系统正常。
(2)部分缓解
临床、血象及骨髓象3项中有1或2项 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早 幼细胞<20%。
(3)未缓解
临床、血象及骨髓象三项均未达到完全缓解标 准,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早幼细胞>20%, 其中包括无效者。
2.复发:经过一定时间后、临床症状、血髓象 又极度恶化。
二、急淋(ALL)
(一)概念:由于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 在造血组织中无限增殖所致的恶性血液 病。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小儿时期 最常见的类型,发病高峰年龄为3~4 岁,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二者的比 例约为1.1~1.6:1。
(二)分类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M0、M1、~M7,

急性白血病定义与分型ppt课件

急性白血病定义与分型ppt课件
二、确定白血病类型以便选择适当治疗方案。 根据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或免疫学、染色体 等技术,对AL作出分型诊断。对少数难以识 别者,须采用分子生物学或电镜检查综合分 析。
完整最新版课件
3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
⑴有白血病细胞浸润和颅内压升高之症状和体征者。
⑵脑脊液改变: ①压力>0.02Kpa(200mm水柱)或>60滴/分; ②白细胞>0.01×109/L; ③涂片见到白血病细胞; ④蛋白>450mg/L。
和伴淋巴系抗原表达的ANLL,
完整最新版课件
11
WHO分型
2001年 基础:MICM分型 形态学 (morphology) 免疫学 (immunology ) 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完整最新版课件
12
W HO急 性 髓 性 白 血 病 ( AM L) 分 类 ( 2000)
急性白血病定义与分型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一、定义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是造 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 中异常的原始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 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和组织,抑制正 常造血。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感 染、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二、分型
完整最新版课件
7
ANLL免疫标记
亚型
M0 M1 M2 M3 M4 M5 M6 M7
免疫标记
CD34
CD34,33,13 CD33,15,13 CD33,13(HLA-Dr-)
CD33,15,14,13
CD33,15,14,13 CD33,血型糖蛋白
CD33, 41,42,61

《急性白血病》课件2

《急性白血病》课件2

骨髓检查是确诊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 段,通过骨髓穿刺可以观察到原始细 胞增多,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
血象检查
血象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异常,可能 增高或降低,但通常会明显升高。同 时,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鉴别诊断
感染性疾病
急性白血病需要与各种感染性疾 病相鉴别,如败血症、病毒感染 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发热、
急性白血病主要分为急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 病(AML)。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 前五位,其中儿童和青壮年人群中较 为常见。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发病率存在差异, 可能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 有关。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急性白血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涉及遗传、环境、化学物质、辐射等多种因 素。
疗方案。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帮助其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心 态。
日常护理
注意患者的饮食卫生、避免感染、 适当休息与运动,提高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 增强机体对白血病细胞的清除能力。
05
CATALOGUE
急性白血病的预防与预后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如苯、甲醛等,减少染发、烫发等行为,降低患急性白血病的风 险。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 。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预后影响因素
01
02
03
疾病分型
急性白血病分型不同,预 后效果也不同,某些特定 类型的急性白血病预后较 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形态学:
血液或骨髓中原粒细胞(有或无嗜天青颗粒)增多,Auer 小体常见;
幼稚与成熟粒细胞占细胞总数 10%以上并伴病态造血
ANLL-M2a
细胞化学
MPO、NASD-CAE阳性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 免疫表型: • 表达髓系相关抗原:CD13、CD33等 • 表达成熟粒系标志CD11、CD15和CD65 • 不表达单核系标志CD14和CD64 • 一部分原始细胞常表达CD34、CD117、HLA-DR • 染色体分析: • 16号染色体结构异常 • t(8;21)----M2b(部分) • 临床特点 • 易伴发绿色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类
L1 细胞小,浆少,大小一致 L2 细胞大,浆多,大小不一致 L3 细胞大,浆多,大小一致,空泡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ALL-L1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ALL-L2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ALL-L3
6
ALL临床特点
易发生: • 肝脾肿大 • 淋巴结肿大 • 骨骼疼痛 • 脑膜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M0:极微分化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 分类标准: 形态学和光学显微镜不能提供髓系分化依据,免疫表型和 (或)微结构检查可证实髓系特征。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10
形态学:
血涂片或骨髓中原始细胞≥20%,通常中等大小,胞质量 较少,嗜碱性强,无颗粒,核圆形或轻微不规则,染色质 弥散,有一个或多个核仁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AML各亚型特点
• 分类标准 • 细胞形态学 • 细胞化学 • 免疫表型 • 染色体分析 • 血液生化特点 • 临床表现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细胞化学染色
急淋
急粒
急单
POX/SB -
+
-~+
PAS NSE NAP
+~块、粗颗粒 ↑
-~+ ↓, 阴性
-~+/弥漫淡红 颗粒 +,NaF 抑制 >50% 正常, ↑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形态学:
大多为粗颗粒型,粗大嗜天 青颗粒,细胞核大小和形态 不规则,呈肾形或双叶性, 核质边界不清。外周血可见 异常早幼粒细胞。
ANLL-M3 Auer小体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 细胞化学 • MPO强阳性; • 25%NSE弱阳性 • 免疫表型 • 低表达或不表达HLA-DR、CD34,均一性高表达CD33,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 形态学 • 原单核细胞胞体大伴伪足,散在嗜天青颗粒和空泡;细胞核圆
形、染色质细致,核仁明显 • 细胞化学 • MPO阳性,NSE阳性 • 免疫表型 • CD34、CD117 • 共表达CD15和高表达CD64: • 单核细胞分化的特异性免疫标志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 染色体分析 • M4Eo:16号染色体结构异常 • 血液生化检查 • 血清及尿溶菌酶明显增加 • 临床表现 • 常表现牙龈肿胀、皮肤浸润
分类标准: 原始细胞百分率大等于非红系细胞90%,但缺乏向中性粒 细胞分化成熟的显著标志,原始细胞髓系性质可通过细胞 染色或Auer小体确认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13
形态学: 血涂片或骨髓中原始细胞有明显原粒细胞特征,可含噬天 青颗粒和/或有明显Auer小体
细胞化学 MPO、SBB阳性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急性白血病FAB分型及其特点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急性白血病FAB分类
• பைடு நூலகம்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 ANLL)或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 AML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 ALL)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 分类标准: • 骨髓或血液涂片中白血病性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和单
核细胞之和大等于20%,中性粒细胞系细胞小等于20%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 形态学 与M4基本相同
• 细胞化学 • 原单核细胞MPO阴性,幼单核 细胞弥散阳性,二者NSE强阳性 (但也有阴性存在) • 免疫表型 • CD34、CD117,HLA-DR • 髓系标志:CD13、CD15等 • 单核系分化标志至少两种:CD4、 CD64等
ANLL-M5a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2
ALL
AML
L1
L2
L3
M0 极微分化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 —M2a,M2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 —M3a,M3b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 —M4a,M4b,M4c,M4Eos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M5a,M5b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 急性红白白血病 M7 急性巨核急细性白胞血病白分血型及病其特点
细胞化学
MPO、SBB阴性
α-NAE、α-NBE阴性,或弱阳性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11
免疫表型:
表达早期造血细胞相关抗原(CD3、CD38和HLA-DR)和 CD13或/和CD117,CD33阳性60%;
髓系、单核系细胞成熟相关抗原表达缺乏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12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 免疫表型: • 表达髓系相关抗原:CD13、CD33和HLA-DR等 • 不表达成熟粒系标志CD15和CD65或单核系标志CD14和
CD64 • 一部分原始细胞MPO阳性 • 临床特点
易伴发绿色瘤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分类标准: 骨髓或外周血原始细胞百分率大等于20%,并有中性粒细 胞成熟特征,但骨髓单核系细胞小等于20%
不均一性表达CD13 • 染色体分析
• t(15;17)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 血液生化检查
• 易发生凝血机制异常
• 临床表现
• 常表现出血倾向或并发DIC、纤溶亢进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其特点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分类标准: 同时有中性粒细胞系和单核系早期细胞增生,外周血或骨 髓中原始细胞大等于20%,骨髓涂片中中性粒细胞及其早 期细胞之和与单核细胞及其早期细胞之和分别大等于 20%,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大等于5*10^9/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