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些思考

合集下载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之我见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之我见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之我见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上,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曾经有过多次大规模的接触和交融,如汉唐盛世时期印度佛教文化的输入、明清时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欧洲耶稣会士的东来等。

但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最引人注目和发人深省的还是以“西学东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中西文化交流。

同过去相比,近代中外文化的交流,无论在性质、规模、特点,还是在对中国社会的实际影响上,都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两次鸦片战争时期这一时期传播西学的主要力量首先来自清政府内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

鸦片战争以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面对现实,迈开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他们在了解和传播西方文化上作了多方面的努力。

他们遵循“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古训,努力搜求与探索世界地理和历史知识。

从1840年到1861年,有20多部介绍外域地理的著作问世。

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环志略》、梁廷楠的《海国四说》,就是典型代表。

他们本着“师以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努力研究造船制炮等西方先进技术。

先后出版有关西方武器制造以及攻防战术的专著20多部。

此外,林则徐还主持选择了瑞士著名法学家滑达尔所著《国际法》的有关章节,取名《各国律例》,并运用于对外交涉。

与此同时,马礼逊等新教传教士出于传播西方基督教的需要,也做了一些传播西学的工作,在中国创办了英华书院、美华书院等最早的出版机构,编译并出版了大量非宗教性著作;他们还利用创办报刊、杂志等方式传播西方文化;通过在中国创办西式学堂、西医诊所以及新式印刷所等,将近代西方教育制度、西医以及先进的印刷术输入中国。

二、洋务运动时期这一时期,传播西学的工作主要是洋务派主持进行的。

在外来入侵和农民起义连绵不断、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发动了以创办新式军用工业化新式民用工业为中心内容的洋务运动,主要通过办学堂、遣使、留学、译书等途径,将西学在更大范围内输入中国。

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先后创办了23所新式学堂,引进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为中国造就了第一批近代翻译、外交、科学技术以及军事指挥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

中外文化交流史心得体会3000字

中外文化交流史心得体会3000字

中外文化交流史心得体会3000字中外文化交流史是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传播、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各个国家的文化不断与其他国家的文化相遇,相互交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貌。

我在学习中外文化交流史中深有感触,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始于汉朝时期,由丝绸之路向西传播,为中西文化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唐朝大唐西域都护府的建立,为中国向西方传播文化提供了保障。

唐境外使节曾前往吐蕃、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地,与当地学者交流,在礼仪、美术、文学、数学、天文、医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将汉字等文字传播到西方,为中西文化交流铺平了道路。

随着帝国主义的兴起,西方列强对中国文化进行批判、攻击、诋毁等,西方方面的文化传播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进行抨击和贬低。

然而,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化,反而加强了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和宣传。

中国人开始重视本民族文化,将中国文化展示给世界,实现了国家文化自信。

近代以来,在中国不断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中国的文化也被广泛地传播到西方国家。

20 世纪初,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影响了中国思想家和文化人的思想政治觉醒。

他们借鉴西方文化中的新思想和理念,并将其融合到中国文化中,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

同时,中国的文化也逐渐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传统的中国文化、哲学、道德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在海外学者与文化爱好者的传承下逐渐得到认知和认可。

孔子学院、中华文化中心,海外华人社团等都在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文化和文化价值观。

中外文化交流是一项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历史进程,它所带来的无限可能与展望也在增加。

中国文化在向世界传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特点,有积极吸纳、有主动推广,保持本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合作。

在此基础上,实现中西方文化的优势互补,共同促进文化多样性,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繁荣。

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

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

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首先,我们需要对近代做一个粗略的概括。

什么是近代?以中国历史来划分,近代大体指的是:资本主义出现开始(世界史中的近代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中国的是鸦片战争开始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时间上是指1840年-1949年。

我认为,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与西方的主要交流,主要以思想制度的交流为主。

而中国对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接纳态度,在前段时间是以全盘接受为主,而在后期,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逐渐由接受转变为观望甚至排斥。

下面我将对以上观点做浅显说明。

重点将会放于抗日战争以前,也就是中西交流的前半段时间。

中国的现代化主要是在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下引发的。

和西欧、北美自然演进的“内发型”现代化相异,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起的“外发型”现代化,或称之为“被现代化”。

一个腐朽庞大的帝国,以天朝自居,不顾时势,逆天而行,必然要在工业化的决斗中悲惨地死去。

中西文化大范围交流的伊始,大致于鸦片战争起,迄今大约已有了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

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相碰撞,冲突几乎成为了必然。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梁启超于《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皆于器物、制度等方面全面的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首先,我们一致肯定的一件事是,在近代,也就是清朝中晚期,中国文化面对西方先进文化的态度,是在不断地侵略战争中所被影响的。

晚晴在西方军队的坚船利炮攻打下,节节败退。

西洋的铁蹄甚至踏进了北京的城门。

这激发了清朝有志之士的奋发图强,有远见的有如林则徐、魏源等人相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习西方技术和物质文化结合中国国情的洋务运动兴起。

但是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直接论证了西方制度体制的优越性。

从此时开始,中国人认识到的是,中国所落后的,不仅是物质文化,更是有思想制度上的全面落后。

我们重点所探讨的,也是这段时间里,中西思想交流的冲突碰撞。

考虑到封建制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之久,历史之久,在思想制度上所产生的中西冲突更是显得尖锐复杂。

近代中西方文化是怎样交流融合的

近代中西方文化是怎样交流融合的

:教育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教育是文‎化交流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育交流更‎是各国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育交流的‎作用不仅在‎于现有文化‎的传播和交‎融,更重要‎的是,教育‎是培养下一‎代的活动,‎教育交流不‎仅限于现代‎一代人,而‎且会影响到‎下一代人,‎培养下一代‎人成为国际‎化人才。

‎近代‎以来,中国‎和西方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进行的。

一‎个是100‎多年以前列‎强进行舰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然后通过‎通商贸易,‎把西方的科‎学技术输送‎到了中国来‎。

另一个渠‎道是通过传‎教士,把西‎方的教育制‎度传到中国‎来。

开始,‎中国对西方‎文化是被动‎接受。

但是‎到了后来,‎逐渐领悟到‎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是‎克服我国封‎建统治的有‎力思想武器‎,从而逐渐‎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

但不论是‎哪个渠道,‎都是通过教‎育来完成的‎。

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看到西方‎的新进科学‎技术,新政‎府、洋务派‎曾经开始派‎遣留学生到‎西方留学,‎以后更是出‎现了留学潮‎,大批的留‎学生到海外‎学习,一开‎始到日本,‎民国时期大‎多是到西方‎。

其实当时‎向日本学习‎也是学习西‎方文化,因‎为日本也是‎学习西方。

‎现代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国际现‎象,它是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结‎果。

也只有‎在互相交流‎当中,中国‎的教育才能‎得到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便‎捷,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信‎息交流更加‎迅速、快捷‎,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某一个国家‎、某一项教‎育改革会迅‎速传播全世‎界。

大量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在‎异国工作的‎外国专家和‎顾问,在世‎界各地举行‎的国际会议‎,学者间的‎往来以及学‎者间的各种‎信函、资料‎的交换,都‎促进的国际‎文化教育的‎交流,促进‎了教育的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比国际‎化更加强烈‎和深刻。

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研究

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研究

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研究随着近代时期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快速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程度空前增加。

本文将从科技发展、社会变革、文化交流等角度深入探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背景、渠道和影响。

一、科技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近代中西交流与融合早期,科技发展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当时,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远远领先于中国,因此,欧洲国家将先进的科技带到了中国,中国也开始了向外学习的探索。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铁路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19世纪末,铁路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最重要交通工具。

随着中国对西方科技日益向往,中国人开始学习铁路技术,引进式范广洲铁路等一批铁路工程的建设,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

同时,国内的电信技术也得以快速发展。

1877年,清政府宣布建设电报局,电报成为首个投入国有化运营的电信产品。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中国广泛接触到西方世界,形成一定的文化学习环境,加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

二、社会变革推动文化融合的进程19世纪末,中国面临大种族、大思想、大地理、大社会矛盾,各类革命思潮、国家建设等问题陆续出现。

在这个宏大背景下,国内的改革急需借鉴国外实践。

尽管西方一些国家也存在着文化上的矛盾冲突,但对广大中国的读者而言,中国社会仍可在西方社会中得到政治、制度、宣传、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从而促进文化融合的进程。

例如,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进入现代化的标志,同时,西方的革命思想也对变法的文化背景产生了重要影响。

变法倡导了科技兴国、自强图存以及民主法制的思想,拓展了中国文化进程。

同时,强烈的文化审查也加快了西方文化的传统,措施之一便是大量引进西方书籍,学习其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

此外,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则是中国文化在西方和东方各种思想交流中的结果。

在新思潮与新文化浪潮的推动下,儒家传统思想受到了新的挑战,变革思潮形成的轰轰之势吸引了大量知识分子参与,这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形态的变化。

由此可见,社会变革加速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进程。

浅谈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之启示

浅谈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之启示
义新 文化提供 某些借鉴 。
关键词: 近代; . 中外文化; 交流; 社会主义新文化
中图分类号 : l5 G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85 (0 6 0 10 16 2 0 )4—0 6 0 0 5— 3

中学为体 , 西学为用 ” 的主张。两者都 以学 习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 抗争史、 探索史, 更是 后 洋务 派提出“ 西方炮舰技术富 国强 民为 己任 , 其还停 留在对西方 器物 的学 部 中外 文化交 流 的历史 。它贯 穿了这 -R 期 历史 发展 的 e
在君主立宪制度 下 , 建设 资本 主义 , 而走 向大 同世 界。庚 进
改革 开放是从封闭 中走 出有着 相似 之处 。正 是这样 一种 相
似的经 历 , 使我们在建设社会主 义新 文化过程 中有必要 回顾
历史 , 从近代 中外文化交流 中寻 求启 示。

子事变之后, 革命派登上政治舞台, 提出自由、 博爱的资产阶 级民主思想 , 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 接受西方思想 , 建设三民主
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们几乎皆本着中西文化的差距认同心理主张中国文化的时代选择应是反对传统中国文化应该借鉴西方先进文化这种氛围下一些人就丢弃了时代要求过分强调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其主要代表者就是胡适
维普资讯
第1 9卷 第 4期 20 0 6年 l 2月
张 家口职业技 术学 院学报
示 ? ∞这一提问确 实发人 深思 : 方既 有 “ ” 来 , ” 西 力 东 正说 明 其 必有长处 , 而我们却 以“ 相抵 , 力” 采用 自我封 闭的办法 , 只
华 民族 由此衰落 了。直到鸦 片战争后 , 方用暴 力打开 中国 西 的门户 , 文 化交 流才 得 以续 源 。然 而这 次 中外 文 化交 中外

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评论家,他对于西方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评价。

本文将从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他对于西方文化的评价以及他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看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1. 接受与借鉴梁启超是一位早期接受并借鉴西方文化的中国知识分子。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从西方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2. 批判与反思尽管梁启超接受了许多西方文化的思想和理念,但他并不是盲目崇拜。

相反,他对于西方文化也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他认为,虽然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发达,但在道德伦理等领域却存在着许多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既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同时也要保留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梁启超对于西方文化的评价1. 科学技术方面梁启超认为,西方文化在科学技术方面非常先进,这是中国所欠缺的。

他认为,中国应该积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2. 文化价值观方面梁启超认为,西方文化在某些领域存在着不足之处。

例如,在道德伦理和家庭观念等方面,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他认为,在这些领域中,我们应该坚持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

3. 政治体制方面梁启超认为,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值得借鉴的。

他赞扬了西方国家实行代议制民主、法治和宪政等制度,并认为这些制度可以帮助中国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平等、自由和开放的社会。

三、梁启超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看法1. 文明交流与融合梁启超认为,中西文明应该进行交流与融合。

他主张通过文化交流,使两种文明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从而推动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2. 文化自信与创新梁启超认为,中西文化交流不应该是单向的。

中国应该保持自己的文化自信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向西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成果,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发展。
03
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与影响
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 门,中国文化受到冲击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 新道德、新文化,反对传统封建 思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推动 中国近代化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革 命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的贡献与影响
西方传教士的东来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兴起
16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开始东来,传播基督教文化 17世纪初,传教士在中国建立教堂、学校、医院等机构,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达到高潮,双方在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都有所交流
19世纪,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西文化交流受到阻碍,但传教士仍然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
胡适的贡献:推动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胡适的中西文化交流:翻译西方著作,介绍西方思想,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胡适的影响: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被誉为“中 西文化的桥梁”
05
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与影响
中西文化交流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增强了文化的包容性和理 解力
辜鸿铭的贡献: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论语》、《孟子》等,向西 方传播中华文化
辜鸿铭的观点:主张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反对全盘西化
辜鸿铭的影响:被誉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 响
胡适:中西文化的桥梁
胡适的生平:1891年出生,1962年去世,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 家
04
中西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
利玛窦: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
利玛窦的生平:意大利传教士,明朝时期来到中国 贡献:将西方科学、哲学、宗教等知识传入中国 与中国学者的交流:与徐光启等学者合作,翻译西方书籍 影响: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影响

中西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西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西文化的心得体会中西文化的心得体会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符号和特征,它涵盖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

中西文化是指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两种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而我在交流中的体验和观察让我对中西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首先,中西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家族观念,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独立思考。

在中国,亲情、友情和师生关系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人们通常以家庭为核心,关注个体与集体的和谐。

而在西方,个人的自由选择更受重视,人们更倾向于个人的成就和独立思考。

这种差异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劳动观念、教育理念和人际关系等。

其次,中西文化在沟通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文化倾向于间接沟通,善于运用暗示和象征来表达意思,注重言外之意。

而西方文化更倾向于直接沟通,注重言辞的直接和明确。

在中国,人们更侧重于非语言交流,通过表情、眼神和身体动作来表达意思。

而在西方,人们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更注重面对面的交流。

这种沟通方式的差异给我们跨文化交流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

另外,中西文化在礼仪和礼貌方面有一些不同。

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尊重和谦虚,人们注重礼仪和面子。

一些定型的礼仪规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给长辈请安、行礼致辞和谢绝食物时的客套用语等。

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直接和坦诚的表达,不太注重过多的形式。

人们较少使用谦词和敬语,并且相对来说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

这种礼仪和礼貌观念的差异需要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提前了解和适应。

最后,中西文化在饮食和娱乐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文化中的饮食强调饮食卫生和食物的烹调方式,讲究色、香、味、形的协调。

中国菜以其丰富的变化和精美的制作而闻名于世。

而西方文化中的饮食更加简单和实用,强调快捷和方便。

西餐更注重食材的原味,经常以烘烤和煎炸为主。

在娱乐方面,中国文化偏重于传统的艺术形式,比如京剧、曲艺和民间舞蹈等。

中西文化交流体会

中西文化交流体会

中西文化交流体会摘要:当经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通过中西文化交流这门选修课,能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与西方世界的差异,让我们认识我们所处的现状,并让我们能够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做贡献。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一、 中西文化的源流二、 中西文化差异的体现三、 在碰撞与交流中前进关键词:源流、差异、碰撞与交流内容:一、 中西文化的源流中国文化得天独厚。

中国是传说中神的故乡,所以有神州的称号。

这个神州的子民们自古以来认为他们居住在世界的中心,所以称为中国。

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自己自足的农业经济,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养成了中华民族的“农业文明性格”。

“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属于海洋文明。

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西方人比较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

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体现(一)中西的思维方式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例如明朝的王阳明的“格物致知”。

同时,几千年来,中庸思想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华夏民族。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对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在这里所说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即精神层面的文化,或者说是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除了意识形态外还有各种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

这里说的文化交流是指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间的交流,同等水平的文化交流在这里不做讨论。

我们知道文化间的交流往往会附着在政治活动或是经济活动中,近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尤其如此。

当一种社会制度走到的其生命的尽头,一个新社会即将产生的时候,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就会凸现出来。

变革社会要从上层建筑着手,说得更清楚些就是从思想上层建筑着手,从世界范围来看,重大的历史政治变革之前都有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当新的意识形态取代旧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时,革命或是变革才可能成功。

但是当先进的文化传播进来时,因为各种自然科学不体现阶级利益,不会激化阶级矛盾,所以容易被统治阶级接受,对于一种新的先进的文化,首先会被接受的应是其各种自然科学,之后才会是社会科学,这也是一条文化传播的规律。

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只是在没有外来入侵的情况下还没有人意识到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落后世界了。

鸦片战争的惨败让中国的开明之士开始觉醒,终于兴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写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想起明末清初时的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及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的历史,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度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有不少传教士还在政府中任职,但是天主教和西方的自然科学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多大反响,只是有几个开明士大夫热心罢了。

而鸦片战争时,中国战败,外国传教士很快就取得了在中国自由传教的权利,西方的自然科学也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

一个是社会对先进文化的需要程度,另一个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主体力量的大小,这两个因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近代中国,后者的作用开始时是绝对决定性的,中国被迫向西方学习,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中国逐渐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前一个因素与后一个因素共同发挥其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当留学生取代传教士成为传播西学的主体时,二者共同的决定性作用明显凸现出来。

中西文化相遇的思考——读《活动变人形》

中西文化相遇的思考——读《活动变人形》

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建议
尊重差异: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 平等交流:平等对待中西文化,避免文化偏见 相互学习:积极学习对方的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创新融合:结合中西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和理念
中西文化相遇 的未来展望
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景
融合创新:中西文化可以融 合创新,形成新的文化形态
丰富文化内涵:中西文化融合可以丰富文化的内涵,使文化更加多元化,更加具有活力和生 命力。
推动社会发展:中西文化融合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增强文化自信:中西文化融合可以增强文化自信,使民族文化更加自信,更加具有影响力和 竞争力。
中西文化相遇 的思考
中西文化交流对世界的影响
促进文化交流: 中西文化交流可 以促进不同文化 之间的相互理解 和尊重,增进世 界各国人民之间 的友谊和合作。
推动经济发展: 中西文化交流可 以促进国际贸易 和投资,推动全 球经济的发展。
促进科技创新: 中西文化交流可 以促进科技创新, 推动全球科技进 步。
促进文化多样性: 中西文化交流可 以促进文化多样 性,丰富人类的 精神世界。
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
价值观:西方注重个人主 义,中国注重集体主义
社会结构:西方注重平等, 中国注重等级
思维方式:西方注重逻辑, 中国注重直觉
审美观念:西方注重理性, 中国注重感性
宗教信仰:西方注重基督 教,重家庭责任
对中西文化融合的看法
优势互补:中西文化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文化交流:中西文化相遇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创新与发展:中西文化融合可以激发创新思维,推动文化发展和进步。 挑战与机遇:中西文化相遇也面临挑战,需要克服文化差异,把握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近代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近代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近代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近代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国历史悠久,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

长期以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着自身的文化传承,同时也积极地接纳了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引入与传播,中国的文化交流经历了深刻的碰撞与融合过程。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历程以及这种碰撞与融合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近代中国的文化交流近代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文明之一。

然而,在近代中国面临着外国侵略与殖民势力的压迫下,中国开始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世纪中期起,中国逐渐开始了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

首先,近代中国积极吸收西方科学与技术,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1861年,洋务运动的兴起使中国开始对西方技术进行学习与引进。

这一时期,中国先后引进了造船、铁路、电报等各个领域的西方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中国更加注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与传播。

近代中国的学者积极翻译了大量西方文化经典著作,将西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思想与理论引入中国。

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知识体系,也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的碰撞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文化碰撞与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注重孝道、忠诚、仁义等价值观念。

然而,西方文化对于宗教、个人权利、自由等方面的强调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了冲击。

中国知识分子在接触西方文化后,开始反思传统观念,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与超越。

他们开始关注个体的权利与自由,提出了新的理念与思想。

这种碰撞使得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尽管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这种文化冲突最终逐渐演变为融合与吸收。

中国在接纳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并将西方文化融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近代中国的西化与中西文化交流

近代中国的西化与中西文化交流

近代中国的西化与中西文化交流近代中国的西化运动是指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之间,大量吸收西方文化、思想、科技等新事物,推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并试图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一种历史现象。

这个时期的中国曾经历了国家的内忧外患,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近代中国的西化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近代中国的西化运动肇始于19世纪中叶,当时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控制,在科技、自然科学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

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认为,只有吸收西方文化和技术,才能扭转中国的颓势,找到自己的出路。

西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文化改革,其中以文化改革为重点。

在文化方面,近代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思想、美学、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助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也使中西方的文化开始互相融合、交流、影响,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动力。

梁启超是中国西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倡全面教育和综合改革,强调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是当时中国改革思想的代表。

梁启超还在《新学伪经考》中分析了传统文化中的弊端和危害,鼓励全面接受西方新思想和新文化,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吸取其优点,以改革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在西化运动中也不可回避。

彰显了儒家思想活力的人物多种多样,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孙中山和康有为。

他们认为,借鉴西方民主制度、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国家的民主进程。

文化交流是近代中国西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鉴西方文化并结合本国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文化形态,这样的文化交流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也是中西方两种文化的互相交流与碰撞。

这部分内容具体体现在当时的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

例如,维新派推崇“白话文”,鼓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作,这一思想后来被广泛发展,逐渐演化为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学。

此外,一些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的组织如洋务派也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

中西文化融合下的近代国学思潮及其启示

中西文化融合下的近代国学思潮及其启示

中西文化融合下的近代国学思潮及其启示随着中国的开放和现代化,中国的文化和思想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与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代中国崛起了一批国学大师,他们寻求着传统文化和现代思维的融合,提出了“中西合璧”的思想。

本文将梳理近代国学思潮的基本特点及其与中西文化的融合,从中探索中西文化融合的启示。

一、近代国学思潮19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等多重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晚清到中华民国初年,儒家文化开始凝结成为一种思想潮流——近代国学,这一潮流对于挽救中国文化的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代国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王国维、钱穆、梁启超、闻一多、杨宪益等。

他们为近代国学思潮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并强调中西合璧,让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近代国学的基本思想可以用“学术治国”四个字来概括。

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通过研究经典,挖掘文化精髓,推动国家文化重建;二是通过学术研究,修身立德,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

近代国学强调的是“以文化铸魂、以治学兴邦”,这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观和教育观,对于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中西文化的融合近代国学思潮的崛起是伴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来的。

国学思潮对于中西文化融合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首先,国学思潮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自主性。

这一思想是在西方知识渗透中国的背景下提出的。

在国学思潮的支持下,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和特色。

其次,国学思潮强调中西文化的交融。

19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思想的交融越来越深入。

近代国学大师将中西文化交流视为一种吸收新思想、开拓新视野的过程,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要实现有机结合,实现“中西合璧”,让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中西文化融合的启示近代国学思潮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重要现象,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

让我们深入思考一下中西文化融合的启示:首先,中西文化融合提醒我们必须强调文化的独立性。

中西方文化学习心得体会范本

中西方文化学习心得体会范本

中西方文化学习心得体会范本近年来,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和学习西方文化。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也对西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积极地学习和探索。

通过学习中西方文化,我深刻体会到了两种文化的异同,也领悟到了其中的精髓和价值。

下面,我将就我个人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进行总结。

首先,我要说的是中西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中方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尊重长辈、尊崇权威,强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被高度重视,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在西方社会,人们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个人独立性,在做事思考时更加注重逻辑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我意识到了自己内心中中国文化的影响,但也深刻感受到了个人主义的力量和重要性。

在与西方人交流和合作时,我更加注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且习惯用逻辑和分析来思考问题,这使得我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更加高效和流畅。

其次,中西方的礼仪和社交规范也有较大的区别。

在中国文化中,尊重长辈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人们在与长辈交流时要尊敬和恭敬,注重身体语言的姿态和行为举止。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平等和尊重每个人的权利,不论是与长辈还是年轻人的交流都要平等和自由。

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西方人对个人空间和隐私的重视,并意识到了中国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过于注重长辈的意见和看法,忽略了年轻人的个性和创新。

此外,中西方在工作方式和管理理念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集体合作和团队精神,重视上下级关系和纪律性。

而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体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注重鼓励和激励个人的发展。

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我认识到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些短板,例如过度注重纪律和权威,在团队中缺乏个体的自由和创新精神。

在工作中,我开始尝试更加注重个体的发展和激励,并且鼓励团队成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这有助于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

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

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西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密切。

然而,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探讨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并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分析这一问题。

一、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在远古时代,中国的古代文化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方文化交流也逐渐开始。

最早的时候,中西方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来进行的。

这种交流不仅在文化艺术、货物贸易方面发生,文化的创新也不断涌现。

进入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殖民扩张,中世纪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中西方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的推进。

中西方文化交流让传统中国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同时也让欧美对中国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二、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因为共享某种文化而形成的归属感和集体认同感。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文化认同是两个文化之间相互了解的关键。

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中西方两种文化因为互相学习和了解而产生了创新和发展。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和西方各有千秋。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西方则有发达的现代科技和先进的艺术表现形式。

两种文化碰撞交流,相互借鉴,给彼此文化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和创造性。

比如,在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的模拟游戏和VR技术对中国的文化产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逐渐受到了西方的重视和关注,比如太极拳、中国国画等。

三、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然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文化冲突也是无可避免的。

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之间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产生的误解、分歧和对抗。

这种文化冲突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时有发生。

首先,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造成了中西文化观念的差异,使得文化冲突产生。

例如,中国文化中的“义”、“礼”、“信”等观念在西方文化中并不是很普遍,而西方文化中的“自由”、“人权”、“平等”等概念在东方文化中也不是 universally accepted(普遍认可的)。

论中西文化交流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论中西文化交流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论中西文化交流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密集,这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间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西文化交流也是如此。

中西文化的交流早在古代时期就开始了,从汉朝的丝绸之路到近现代的全球化,中西文化的交流不断地深化和扩大。

中西文化的交流不仅影响了两种文化的发展,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中西文化交流对语言的影响语言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媒介,而中西文化交流中语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这种语言成为了全球化的语言,它也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英语单词和短语来描述某些特定的事情和观念,例如“哈雷·戴维森”摩托车、硅谷和披萨等。

这些单词和短语的使用不仅便于交流,更扩大了中西文化的影响力。

二、中西文化交流对教育的影响中西文化交流也对全球教育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赴西方国家留学,这些留学生在学习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受益匪浅。

他们不仅学到了外语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理解,促进了中西文化互相尊重和理解。

同样的,西方也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产生了影响,比如,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中小学国际学校,如北京同文莲花、上海协和和香港国际学校等,在引进现代化教育的同时,也通过引入中式功夫、汉语等活动,为西方学生增加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了解。

三、中西文化交流对历史的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历史的影响同样是显著的。

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在欧洲广泛流传,并成为许多贵族和王室收藏的珍品。

同时,西方洋枪、火药等也被引入中国,并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这些文化交流不仅是商品经济接触的体现,更推进了文化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历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中西文化交流是世界历史上永远的话题。

了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对于跨文化交往也能够有更充分的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些思考
陈昌旭食品11-3班110424302
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

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知识分子是外来文化的传播者和介绍者,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一种外来文化能否被社会接受,或以何种方式被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那么,农民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并起了什么作用呢?
十六世纪末,随着利马窦等一批传教士的到来,基督教文化开始在中国传播,对西方世界一无所知的农民在惊异中竟抱着一种宽容的态度接受了它。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胜利,使得西方殖民者再一次有机会向中国进行“文化”输入和传播。

农民是小生产者,因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而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

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块狭小的土地上,很少去关心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

但是农民又极具现实精神,他们重经验,重实用,对闯入他们生活的新鲜事物并不一概排斥。

这一特点使他们的思想在顽固保守之外,又具有变通、兼容的一面。

但无论如何,农民对基督教这种外来文化并非一概排斥则是可以肯定的。

农民信教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督教满足了他们心理的需要。

基督教宣扬原罪,提倡来世,认为只有皈依主,投入主的怀抱,才能洗清前世罪孽,最终进入天国。

基督教的这些说教,对于那些生活在苦难之中,看不到前途的农民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同时,他们用基督教附会中国思想,这样就消除了农民因陌生而对外来文化产生的排斥、反感心理,有利于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宣扬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是传教士进行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在传教士传播的各种文化中,这一部分往往最有价值,也受到了统治者的欢迎,然而它却是最容易为农民忽视乃至排斥的。

但传教士通过创办慈善机构介绍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知识如医学,则是另外一种命运。

可以说在传教士进行的文化传播活动中,创办医院等慈善机构是最成功、也是最受农民欢迎的。

对于传教士传播的西方医学,农民不加拒绝地接受了,他们乐意到教会医院看病求医,并对它产生好感。

这也在于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实用主义的认知态度克服了农民的顽固和保守,使他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一定的外来文化,给他们僵死沉闷的生活注入种种新鲜的东西。

但是实用主义的认知态度终归是一种小农经济的思维方式,它眼界狭窄,目光短浅,只能被动地接受,不能主动地拿来,更不能对外来文化作出科学地分析。

中国近代以来始终没能很好地吸收、消融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原因很多,但农民实用主义的认知态度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实用的角度来接受外来文化的,但这种实用并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分析之上,而是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

农民地位低下,没有文化,缺乏理智,头脑里充满稀奇古怪的想法,一种外来文化是否实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主观感受,他们所处的地位、环境,他们的心理、情绪、欲求都会对他们的判断、选择产生重
要影响。

因此,表面看来,农民是从实用的角度来接受外来文化的,而在他们实用主义态度的背后则往往是非理性的冲动。

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了解为什么带着西方色彩的“皇上帝”竟能成为农民革命的一面旗帜。

假使没有基督教的传入,一场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在十九世纪中期爆发也是不可避免的,可是那样,太平天国运动的思想面貌就不会像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样子了。

十九世纪中期拜上帝会的创立实在是农民接受外来文化的一个创举,如果说以前农民对外来文化还停留在被动地接受上的话,那么这次则是主动地拿来了,标志农民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农民的思想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许多中国人对侵略势力抱着深
刻的仇恨心理,对一般的外国人和外来事物也毫无好感,连教会的传教活动都面临着巨大困难。

可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作为农民知识分子的洪秀全,却把《劝世良言》视若“天书”,把圣经崇为“真道”,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很快征服了千万农民的心,这应该作何解释呢?
以前学者们多强调拜上帝会的基本教义和所反应的阶级利益都与基督教迥
然不同。

对洪秀全发生吸引力的不是基督教,而主要是通过圣经接触到的早期基督教义中的阶级对抗因素和平等观念。

洪秀全在拜上帝教中注入了反封建的新内容,因而得到农民的欢迎和接受。

这种看法说出一部分道理,农民欢迎拜上帝教,确是因为它满足了农民革命造反的“需要”。

但拜上帝教并非只是有利于革命造反,也存在肯定权威、思想独断、不利于内部团结的一面。

特别是到了革命后期,拜上帝教种种落后、消极的方面充分暴露出来。

站在农民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角度看,农民接受、利用洋教,并非建立在对洋教的科学分析和对形势的正确估计之上。

农民接受洋教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情绪的反映,带有很强的非理性色彩。

从表面上看,洪秀全他们接受、改造洋教表现出一种开放的文化心理,他们在外来文化面前表现出高度自觉,对外来文化进行主动的选择和接受。

但从更深一层来看,农民对洋教的狂热正是他们狭隘、保守心态的反映,是他们对现实极度失望后一种非理性的冲动。

宗教来自人的依赖感,人们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便虚构出万能的神灵,作为世间的主宰。

神灵可以有中西的不同,而它反映的精神实质则是一致的。

所以当农民对旧的信仰悲观失望后,便很快投入到“洋上帝”的怀抱,并且因为信仰了“洋上帝”便对旧的信仰统统排斥,一概否定。

这看似革命,实际正是他们落后心态的反映。

实用主义的认知态度是农民与外来文化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而在实用主义背后则是非理性的冲动,这就使农民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很不稳定。

当他们感觉到一种文化对他们有用时,他们可能会接受、吸取它,甚至产生狂热的感情;而当他们感到这种文化无用、或者伤害他们的利益时,他们的好感便转化为一种愤怒,以前的主动接受也就转化为盲目排斥了。

因此,实用主义的认知态度和盲目的排外心理,构成了农民对外来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农民的排外带有反抗侵略的性质,是一种正义的爱国行为。

而农民的阶级本性使他们无法把侵略者和侵略者带来的文化区别开来,正如他们由于憎恶地主而憎恶一切传统文化习俗一样,他们也由于憎恶侵略者而憎恶一切来自侵略者的文化成果,他们憎恶一度被他们奉为神明的洋教,旗帜鲜明地提出“灭洋”的口号,在他们看来,洋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必欲除之而后快。

所以,农民的排外是建立在他们的直接生活经验之上,反映了他们朴素的要求。

但是农民小生产的地位和狭隘眼界使他们无法对外来文化做出科学的分析和抉择,他们的“灭洋”往往是不分好坏,不分优劣,凡在“洋”者一概排斥,带有极端的片面性和非理性的色彩。

农民排外的精神武器是传统信仰中的天地神佛,反映出他们排外的非理性特征。

正如他们曾经用洋教打倒传统的天地神佛一样,他们这次是用天地神佛去对抗外来的洋教、洋货、洋物了,形式虽然不同,精神实质则是一致的。

朴素的爱国热情却是以愚昧、落后的形式表现出来。

实用主义的认知态度和盲目的排外心理构成了农民对外来文化的基本态度。

实用主义和盲目排外看似矛盾,却统一在农民狭隘落后的心理之中。

一方面他们从经验出发,接受、选择他们认为实用的东西;另一方面对于他们不理解的事物则求助于迷信的说法、荒唐的念头,在他们重经验的同时又表现出非理性特点。

这种非理性因素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既可以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迷信、狂热,也可以表现为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排斥,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无法对外来文化作出科学、理性的分析判断,无法积极吸收融化外来文化的先进成果。

十九世纪中期,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被介绍到了中国,有些在社会上还产生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这一切在农民那里未得到任何反映。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出现了一部《资政新篇》,我们惊异地从中发现建立近代工矿企业,兴建铁路、邮局,创办报纸,设立民政局,协助监督天王的政务等一系列新内容。

这些内容已涉及到近代文明的重大课题,它无疑是对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一次大胆“拿来,”充满了科学严谨的态度。

中国近代以来在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一直步履维艰,原因很多,重要的一点则是农民落后的文化心态在作祟。

更有甚者,一场政治风暴到来,多年学习的文化成果倾刻毁于一旦。

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太多了。

因此,如何改造农民落后的文化心态,消除其消极影响,依然是我们今天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