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16《麻雀》PPT 课件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16《麻雀》PPT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677f1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3.png)
在文中是张开、伸开的意思。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 一件什么事。
再读课文,回顾上个单元学习的方法, 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 2
5
经过
起因 3
6
4
7
结果
我们一你起能根填据写示下意面图的来示梳意理图课吗文?结构吧。
老麻雀
(经过)
(结果)
拯救
逼退
(起因)
小麻雀
攻击
猎狗
梳理课文结构
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印象深刻的部分写 清楚的?
写一件事,不仅可以写看到的,还 可以把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这样才 能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观看视频 注意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开头示例
小鸭子过马路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鸭妈妈决定带着鸭宝宝们
到赶集。
一路上,鸭宝宝们唱着歌,非常高兴。小鸭子有的东
初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翘舌音
nài
无可奈何
zhěng
拯救
平舌音
sī yǎ
嘶哑
páng
庞大
后鼻音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xiù
páng
不要漏掉 最后一点
qū
yòu
“身”作偏旁时要 变窄,撇画不出头。
第一个撇折较平, 第二个撇折向右上倾斜。
词语解释
zhā shā
在老麻雀的眼中,猎狗无异于一个庞大的 怪物。从侧面表现出了麻雀与猎狗之间力量的 悬殊,突出了老麻雀的勇敢、无畏精神。“一 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老麻雀身上母爱的力量。
结果部分
猎狗没有想到老麻雀会有勇气来和自己搏斗, 缺乏心理上的准备,所以退却了。也可能是猎狗被 老麻雀的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的感动了。这与之前 猎狗凶残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课文《麻雀》文本解读
![课文《麻雀》文本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b23d02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a.png)
课文《麻雀》文本解读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
英语,有对话和短文。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麻雀》文本解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麻雀》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选学课文,这篇课文选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作者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生动、精炼的语言,叙述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庞大凶猛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
作者恰当的运用了表示情景变化的词语如:“突然”、“嗅到”、“摇撼”等;表示动作、存托形象的词语如:“呆呆地”、“无可奈何地”、“慢慢地”等;表示情绪和心理的词语如:“扎煞”、“绝望”、“嘶哑”、“搏斗”等,真实而具体地描写了猎狗与老麻雀的不同表现,突现了老麻雀的勇气和胆量。
课文内容由“情”编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教育的好教材。
编者选择这样一个小故事,也不仅是为了赞美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的伟大,更多的应该是期待借此故事让孩子们懂得爱自己的母亲和爱那些像母亲一样爱着自己的人。
用这样一个小故事完成孩子们与母亲、与亲人、与朋友,甚至陌生人间情感的交织,心灵的交融,体会语言,感悟人生,同时,感受这种奇妙的“借物喻人,以物扬志”的表达方法,在语文的海洋尽情地徜徉。
如何透过朴实的文字引领学生品味“那种强大的力量”,老麻雀伟大的母爱是如何体现的呢?这就需要深入文本分析。
一、抓关键人物之间的关系课文中提到了猎人、老麻雀、小麻雀、猎狗这四个角色,仔细阅读,其实他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下面从角色的样子、动作、神情和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一一分析。
1、小麻雀:a样子——嘴角嫩黄,长着绒毛(说明稚嫩弱小,毫无自我保护的能力)b动作——从巢里掉下来,站在地上,拍打着小翅膀。
(说明处境危险,急需帮助。
)c神情——呆呆的,无可奈何。
(说明从未离开过妈妈的保护,还未经历过任何凶险的遭遇,面对危险没有任何的自救方法和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精品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71c7d60722192e4436f65d.png)
搏斗
sī yǎ
嘶哑
庞 嘶
哑
拯 嗅
奈
xiù dāi nài cháo chǐ qū yǎn
嗅 呆奈 巢齿 躯 掩
hù yòu bó pánɡ liànɡ lènɡ
护幼搏庞 量愣
根据汉字结构,将上面的生字分类。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呆 奈 嗅躯掩
巢 齿 护幼搏 庞
量
愣
多音字
qiāo 悄悄 悄
经过 ——猎狗逼近,想伤害小麻雀
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幼儿
大大 的的 力母
量爱
结果 ——“我”被感动,唤回猎狗。
一、我会连。 猛烈地 绝望地 呆呆地 慢慢地
站着 尖叫着 走近 摇撼着
二、课内阅读。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
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这句话运用了__比__喻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人物:我、猎狗 地点:林荫路上
为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 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读到“突然”一词的时候,你的内心有 什么想法?
突然: 转折,暗示接下来有意想不到的事情 发生。
“放慢脚步”“悄悄地”写出了什么? “放慢脚步”“悄悄地”形象地描写
书写指导: 第一、二、三笔分别是撇点、撇点、撇 点,排列整齐。
chǐ
齿
书写指导:上半部分是“止”,写扁一点
儿;下半部分由内而外,先写 里面的“人”,捺变点,后写 外面的半框。
抄写词语
无可奈何 拍打 牙齿 力量
第2课时
温故知新
xiù
嗅觉 打猎 绝望 安然
nài zhěnɡ
《麻雀》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麻雀》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2f461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f.png)
出示课件: 我顺着林阴路望去,望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 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预设: (1)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神态) (2)请仔细读读这句话,想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麻雀?(可怜、 无助的麻雀)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呆呆地、无可奈何) (3)“无可奈何”在这里指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理 解:小麻雀没有方法可想感到很无奈),带着小麻雀的无奈,我们 再读这句话。 预设:学生说到小麻雀外形的句子。 出示课件: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诞生不久,从巢里掉 下来的。 (1)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外形) (2)从这外形的描写中,你感受到小麻雀怎么样?(小、可怜) 3.因为麻雀太小,所以才会从巢里掉下来,站到这生疏的地 方,遇到浩大的猎狗,它呆呆地、没有一点方法,只能无助地拍 打着小翅膀,多么可怜啊!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读一读第三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再分 别从“神态”“外形”两方面进行品析,感悟此时的小麻雀又小
第9页 共20页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猛烈的猎狗面前挽救 了小麻雀的生命。老麻雀的英勇无畏,老麻雀宏大的母爱令人敬 佩,令人感动。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麻雀》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1.正确认读“嗅、摇撼、扎煞、掩护、挽救、嘶哑、搏斗” 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扎煞、掩护”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 感受爱的强大力气。 过程与方法: 1.练习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语句,结合生活实际绽开想象,体会作者通过神 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和同学沟通读后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 感。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老麻雀在紧急关头自告奋勇,为救小麻雀而奋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优质教案+类文阅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优质教案+类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84df9a78f7ec4afe04a1df4a.png)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总览【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是写作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希望和幸福”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麻雀》《爬天都峰》两篇课文组成。
《麻雀》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明白爱能使人感受到幸福,并带给人希望。
《爬天都峰》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2.单元重点:(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本课作者抓住了老麻雀、小麻雀、猎狗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把文章写具体。
作者围绕天都峰,写了爬天都峰前、爬天都峰时、爬天都峰后,把事情写清楚的。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生活万花筒》,本次习作的内容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让孩子们在习作中学习用朴实的语言进行描写,了解对不同的角色需要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刻画,并能按照一定顺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清楚明白。
【学情分析】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记事文章,初步了解了叙事文章的学习方法。
这单元文章描写的事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以角色体验的形式品读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词句,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法建议】1.通过充分阅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得。
2. 运用小练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扣紧语言文字指导阅读,对学生理解运用语言都是必要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六课麻雀讲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六课麻雀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6ff874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6.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六课麻雀讲解《麻雀》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面对凶猛的猎狗时,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以下是对这篇课文的讲解:
故事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农村,一只小麻雀从巢里掉了下来,被一只猎狗发现了。
老麻雀的出现:老麻雀看到了这一幕,它不顾自己的安危,决定保护小麻雀。
老麻雀的勇气:老麻雀飞到了猎狗的面前,展开了翅膀,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小麻雀。
猎狗的退缩: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所感动,它退缩了,没有伤害小麻雀。
故事的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母爱是伟大的,它可以让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不顾一切。
同时,也告诉我们,勇气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老麻雀为什么要保护小麻雀?
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
猎狗为什么退缩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
寓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faec1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2.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麻雀》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的内容。
课文描述了一位老猎人在寒冷的冬天遇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麻雀,他为了保护小麻雀而与一只凶猛的狼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通过这个故事,课文传达出了勇敢、善良和爱心等积极的价值观。
课文语言朴实,情节紧凑,情感丰富,适合四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能从故事中汲取到勇敢、善良和爱心等美好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情节丰富、情感饱满的课文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他们对于善良、勇敢等价值观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从故事中感受到这些品质的重要性。
然而,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寓意和情感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插图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学会从上下文中推断出词语的意思,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勇敢、善良和爱心等品质,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些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勇敢、善良和爱心等品质,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些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插图等手段,营造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中的角色产生共鸣,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准备《麻雀》的课文文本,以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质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77d9e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6.png)
走进传统文化
关于母爱的名言: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法]罗曼·罗兰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苏联]高尔基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 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美]惠特曼
51
同学们, 下节课见!
52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4
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 (1818—1883),俄国的杰出作家。 他的著名作品有《猎人笔记》《贵族之家》《父与 子》等。《猎人笔记》是日记体,描写俄国农奴制 度下的农民生活,作者对农奴给予极大的同情。 《麻雀》节选自《猎人笔记》。
5
助读资料
麻雀:是雀科麻雀属27种小型鸟类的统称。它们的大小、体色甚相近。 一般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因而俗称麻雀。初级飞羽9枚,外侧飞羽的 淡色羽缘(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两道 横斑状,在飞翔时尤见明显。嘴短粗而强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除树麻 雀外,雌雄均异色。世界共27种,其中5种分布在中国境内。
29
同学们, 下节课见!
30
16. 麻 雀
第二课时
31
课文品读
目录
课文赏析 课文拓展
32
课文品读
33
课文回顾
边听边想:“我”是一个猎人,而对几乎已经到手的猎物却放 过了,这是为什么?
34
课文理解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 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书写指导:右边是“户”不要 少写上面一点。
16
学习生字
yòu
幼
结构:左右 音序:Y 部首:幺 组词:幼小 尊老爱幼 造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
《麻雀》教学反思15篇
![《麻雀》教学反思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3e402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9.png)
《麻雀》教学反思15篇《麻雀》教学反思1《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讲述了一只刚出生的小麻雀被一阵大风刮在地上,被猎狗发现,正当要被猎狗吃了的时候,老麻雀从高高的树上飞下来,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己的幼儿。
本课主要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感受母爱的无私伟大。
我是通过五个环节来落实自己的教学: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以清新悦耳的鸟叫声拉开帷幕,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以“你认识哪些鸟儿”这个浅显的问题,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子。
畅所欲言,然后安排静静地书写课题,让孩子们慢慢地走进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里让孩子整理整个__的脉络,把住__的基调。
三、蕴育情感,用情设伏通过对小麻雀的怜与爱,牵动孩子对麻雀命运的担忧,让这份情感渐渐地潜藏在心中,推动学生去关注,并且以情促读,达到语文先“语”后“文”的积淀。
四、品读课文,体会“母爱”这是__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通过品词酌句去了解老麻雀的救子心切,体会它的大义凌然,剖析它的奋不顾身。
在这里我做了几个不同方式的处理-----感觉老麻雀的焦急时,是提出重点词“突然”短句“石头似的”让学生感受,并且用句式训练学以致用,达到工具性的情感训练化;在剖析老麻雀的大义凌然时,通过主要的句子来对比既害怕又无畏的心理,从而引出强大的力量就是“母爱”。
并且通过将文本改成诗歌的格式,要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去回顾,总结,最后让孩子们对麻雀妈妈的赞颂呼之欲出。
五、移情升华,用心品味。
人文性的教育贯穿在整个大语文中。
通过故事的迁移,让学生从书中麻雀妈妈的爱联系到我们身边的母爱。
特意选了《母亲》这首歌做背景,一是扣题,二也是想通过歌词做个隐性的文字材料,让学生听了能马上想到母亲为自己做的一切。
自己该如何回报这份爱。
这堂课上下来,学生能够体会到这强大的力量是母爱,重难点已经突破,并且能在我的引导下,感受到伟大的母爱,甚至感受到妈妈爱的无痕与无私。
在知道朗读中,也基本能够以情促悟,以悟促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麻雀》练笔指导及范文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麻雀》练笔指导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41a8720b4e767f5acfce74.png)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麻雀》练笔指导及范文一、练笔要求老麻雀奋不顾身地在强大的猎狗面前拯救了自己的孩子,使其免受伤害。
这是多么感人的“母爱”啊!动物世界里还有很多这样感人的故事,请你选取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并试着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来。
二、练笔指导1.收集故事,选取典型。
通过回忆、上网查找等方式搜集自己喜欢的关于动物世界里体现母爱、父爱的故事。
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故事,反复阅读。
2.抓住主题,理清顺序。
通读后,明确故事表达的中心和讲述的顺序,找出故事各部分的关键词句。
3.结合原文,找出重点。
讲故事时要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抓住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进行讲解。
4.语言生动,适当扩展。
既然是给大家讲喜欢的故事,就要运用生动的语言,抓住听故事或是看故事的心理,让大家沉浸到故事中去,也可以适当地添加内容来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三、练笔展示斑羚的舍生取义记得老师曾跟我们说过《孟子》当中的“舍生取义”,当时的我理解得很模糊,直到看到《动物世界》中的一幕,我才真正懂得了孟子的“舍生取义”的含义。
那是一次围猎斑羚的过程,狩猎队严密堵截,把一支有60多只斑羚的队伍逼到了布朗山断命岩上,大约相持了30分钟后,一头大公斑羚突然吼叫一声,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群:老年斑羚为一群,年轻的为一群。
我十分疑惑它们为什么会这么做。
这时,从老斑羚群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两支角已残缺不全,一看就知道已经非常苍老。
它走出队列,朝那群年轻的斑羚“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而出。
小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
老公斑羚紧跟在后,小斑羚只跳到四五米左右的距离,身体就开始下坠。
我想,顶多再有几秒钟,它就不可避免地要坠进深渊。
在小斑羚往下降落的一瞬间,老斑羚的身体出现在小班羚的蹄下。
老斑羚将时机把握得很准,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小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
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对接一样,小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如同借助一块跳板,它在空中二次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次升高,而老斑羚呢,在小斑羚的猛力踢蹬下笔直坠落下去。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16课麻雀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16课麻雀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e7916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12.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6课《麻雀》的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内容:课文主题: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面对危险时,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重要概念和知识点:麻雀:麻雀是一种常见的鸟类,通常生活在人类周围,以谷物、种子和昆虫为食。
课文中的“我”和“我的猎狗”:在故事中,“我”是一个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
当“我”发现一只小麻雀时,猎狗突然出现了,准备攻击小麻雀。
老麻雀的勇气:当猎狗走近小麻雀时,老麻雀突然出现,它没有逃跑,而是勇敢地面对猎狗。
老麻雀的勇气和决心深深地感染了“我”。
母爱:老麻雀的勇敢表现可以看作是对小麻雀的母爱。
这种母爱是不顾一切的,即使面对强大的对手也毫不退缩。
重要段落分析:第一段(第1-3自然段):描述了“我”带着猎狗去打猎的情景。
当“我”发现一只小麻雀时,猎狗出现了。
第二段(第4-6自然段):描述了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勇敢地面对猎狗的情景。
这一段突出了老麻雀的勇气和母爱。
第三段(第7-9自然段):描述了“我”被老麻雀的勇气所感动,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爱心。
中心思想与主旨: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表现母爱的伟大和勇气的重要性。
通过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故事,强调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同时也表达了勇气对于生存和保护的重要性。
个人观点与启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首先,母爱是伟大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母亲可以不顾一切。
其次,勇气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必不可少的品质。
如果我们缺乏勇气,就很难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最后,“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它可以改变人的内心,让我们变得更加善良和有爱心。
问题与讨论: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进一步探讨这个故事。
例如:为什么老麻雀会如此勇敢地面对猎狗?这个故事中的哪些元素最让你感动?你认为“我”为什么会改变主意并决定不伤害小麻雀?等等。
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这个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6《麻雀》优质课教案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6《麻雀》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36038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7.png)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6《麻雀》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麻雀》这篇课文选自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主要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课文描绘了老麻雀的勇敢和母爱,展现了生命的力量。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动物间的亲情,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情感类的故事课文有一定的接受度。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结构的理解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提问,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课文中的情感线索,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动物间的亲情,尊重生命,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课文情感线索的分析与把握。
3.运用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主动提问、讨论,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课文内容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麻雀,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关注重要句子和生字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教师选取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讨论题目。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线索,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发挥想象,以“我和麻雀”为主题,进行创意写作。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麻雀》授课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麻雀》授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e5c0d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1.png)
三、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 √ 1. 典典年( 幼 幻) 的弟弟特别爱(幼 幻)想。 √ √ 2. 知识渊(搏 博)的他富有拼(搏 博)精神,令人敬佩。 √ √ 3. 这( 巢 棵) 大树上有一个鸟( 巢 棵)。
四、选词填空。(填序号)
A. 激烈 B. 热烈 C. 强烈 D. 猛烈
( C )的阳光下,双方队员在篮球场上展开
了一场(
A )的篮球赛。乙队向甲队发起了
( D )的进攻,球员每投进一个球,观众席上就
响起一阵( B )的掌声。
点拨: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强烈”指极强的;力量很大的。
大象更愤怒了,它用前额顶住拴它的那棵大树,想把大树推倒,但没有 成功。于是,它转过身来,向趴在那里的鬣狗冲过去。可是,那家伙狡猾 地闪开了。另两只鬣狗趁机向娃娃扑过来,大象又急忙转身把它们赶开。
大象又去撞那棵树,撞得树身歪在了一边。这时,它看见娃娃吓得嚎啕 大哭,又向圈外爬去,只好停止撞树,再次把他拢回自己身旁。
点拨: 本题考查形近字。“幼”读“yòu”,可组词为“幼小、
幼儿、年幼”等,“幻”读“huàn”,可组词“幻想、梦幻” 等;“博”的意思有多、广,知道得多等,可组词为“博学、 博古通今”等;“搏”一般与动作有关,意思是对打,跳动, 可组词为“搏斗、脉搏”等。“巢”可组词为“鸟巢、巢穴” 等,“棵”可组词为“一棵”。
太阳下山了,天色慢慢暗了下来。暮色中传来狼的嗥叫声,娃娃吓得哭 了起来。
三只鬣狗听到婴儿的哭声,朝这儿跑了过来。
大象嗅出了鬣狗的气味,赶忙用鼻子把娃娃拢到脚边。它向着鬣狗发出 几声咆哮,并愤怒地来回走动着,把拴它的铁链拉得紧绷绷的。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主要内容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32585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7.png)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主要内容和知识点《麻雀》是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描写了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飞行技能。
这篇文章语言简洁,内容生动,很适合小学生阅读,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文章开头先介绍了麻雀的外貌特征,小小的身子,淡灰色的羽毛,黑色的颈圈和白色的腰带,在阳光下显得十分可爱。
接着便是麻雀的生活习性,麻雀们通常在夏天和秋天筑巢繁殖。
文章里提到麻雀的巢穴多在瓦片的缝隙里或者乱石堆中,还有一些勤劳的麻雀们会在窗台上筑巢,构建成的巢穴相当牢固。
除了建巢繁殖,麻雀的日常生活也很有趣。
它们常常群体活动,休息时常常站在树梢上或者电线杆上,发出“嘁嘁嘁”的叫声,欢快地玩耍。
有时候它们也会在地面上找吃的,食物主要是谷物、昆虫等,尤其喜欢吃米粒和面包屑。
虽然麻雀的食谱十分简单,但是它们非常懂得自我保护,经常躲在树枝和建筑物之间,保护自己。
最后一部分是关于麻雀的飞行技能。
麻雀虽然体型小巧,但是却是一位飞行高手。
文章里提到麻雀有很多飞行方式,包括滑翔、短距离飞行和长时间飞行。
在飞行中,它们利用短翅膀的灵活性,在空中翻转、上下飞行,展示了它们的美妙身姿。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小学生能够了解更多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飞行技能,同时还可以学习到一些语言知识,如形容词、名词、动词等。
还能学到一些关于生态环境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鼓励小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
除了小学生能够了解到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飞行技能之外,还可以从文章中学习到一些形容词、名词、动词等语言知识。
例如,“淡灰色的羽毛”、“黑色颈圈”和“白色腰带”等形容词,都是用来描述麻雀外貌特征的。
此外,“筑巢繁殖”、“群体活动”、“嘁嘁嘁的叫声”等名词也能帮助小学生扩大语言词汇。
在文章中,还有一些动词也值得小学生学习,如“休息”、“找吃的”、“保护”等。
这些动词能够帮助孩子们理解文章的意义,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加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在学习到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飞行技能之外,小学生还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学到一些关于生态环境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
新版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 (共8张PPT)
![新版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 (共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362b3e9ec3d5bbfc0a7429.png)
我会写
嗅到 呆呆地 奈何 巢穴 牙齿 身躯 拯救 掩护 幼儿 搏斗 庞大 力量 愣住
我会写
摇 撼: 摇动,使之发生剧烈震动,撼动。 绝 望: 失望,没有希望。 拯 救: 挽救,使之幸免。 庞 大: 巨大,形状或面积。 无可奈何: 没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
初读课文
段落结构
没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
手
xiù nài shā zhěng
xiù nài shā zhěng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文中你觉得最受感动的是
摇动,使之发生剧烈震动,撼动。
什么? 嗅到 呆呆地 奈何 巢穴 牙齿
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那只麻雀它不仅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没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
二x摇iù、动( ,nà第使i 4之s、h发ā5生自zh剧然ěn烈段g震)动:,讲撼老动麻。雀在庞然大物——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歌颂母爱。
身嗅(躯到1)有拯呆感救呆情地地朗掩奈读护何课文。幼巢儿穴 搏牙斗齿
没x嗅iù办到法nà,i呆不呆sh知地ā 道zh该奈ěn怎何g么办巢。穴 牙齿
二、(第4、5自然段):讲老麻雀在庞然大物—— 摇sxīiù动y,nǎà使i p之ásnh发gā生zh剧ěn烈g震动,撼动。
没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
sī yǎ páng
sī yǎ páng
身躯 拯救 掩护 幼儿 搏斗
没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那只麻雀它不仅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摇动,使之发生剧烈震动,撼动。 身躯 拯救 掩护 幼儿 搏斗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麻雀》知识点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麻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64217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7c.png)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麻雀》知识点课文主题:本文讲解并描述了一只老麻雀不顾自身安危,毅然爱护小麻雀免受猎狗损害的故事,表现了老麻雀的勇敢无畏和对小麻雀伟大的母爱。
课内问题: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答:本文写的是一只老麻雀不顾自身安危,毅然爱护小麻雀免受猎狗损害的事。
2.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答:起因:猎狗发觉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
经过:老麻雀用身躯掩护小麻雀。
结果:老麻雀吓退了猎狗。
3、课文怎样把下面的内容写清晰的?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老麻雀的无畏:生字组词:嗅:嗅闻嗅觉嗅探嗅出嗅神经呆:痴呆呆板呆滞发呆呆头呆脑奈:无奈奈何怎奈无可奈何巢:筑巢巢穴鸟巢归巢倾巢而出齿:牙齿口齿齿轮不足挂齿唇亡齿寒躯:躯干身躯躯体躯壳为国捐躯掩:掩盖掩护掩饰掩埋遮遮掩掩护:防护爱护爱惜维护护理幼:幼儿幼年幼小幼苗扶老携幼搏:搏斗搏杀拼搏脉搏奋力搏击庞:巨大庞杂脸庞面庞硕大无朋量:能量胆识气量重量量力而行愣:发愣呆愣愣住愣神儿愣头愣脑多音字:荫:yīn树荫 yn荫凉煞:shā煞尾 sh挖空心事形近字:嗅〔嗅觉〕臭〔臭味〕呆〔发呆〕果〔果实〕奈〔无奈〕余〔多余〕躯〔身躯〕驱〔驱逐〕掩〔掩护〕淹〔埋没〕护〔爱护〕户(门户〕幼〔幼小〕幻〔幻想〕鼸〔搏斗〕博〔博士〕庞〔巨大〕宠〔宠物〕词语说明:摇撼:摇动〔树木、建筑物等〕。
无可奈何:没有方法;没有方法可想。
造句:面对大家的误会,他百口莫辩,只好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分明:①清晰。
②明明;显着。
本文是第二种意思。
造句:这分明是针对你的,你怎么没看出来?锐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简单刺入或切入物体。
扎煞:(手、头发、树枝等〕张开;伸开。
无望:盼望断绝;毫无盼望。
挽救:救。
嘶哑:声音嘶哑。
巨大:(形体、组织或数量等〕很大〔多含过大或大而无当的意思〕。
安稳:①镇静;安定。
②平安;安全。
本课中是第④种意思。
反义词:放慢加快猛烈温顺焦灼放松嘶哑响亮近义词:颤抖颤抖锐利犀利无望绝望掩护爱护挽救解救嘶哑嘶哑安稳坦然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雀》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袁鹏展/中原区西岗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争取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教材分析
《麻雀》一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
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炼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
文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
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的献身精神,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强大的力量。
阅读时把握主要内容,感悟不同角色的形象是本文的训练点。
通过文章多种描写方法,感受不同角色的形象,从而体会“爱”的强大和无畏,非常有利于落实本文的训练点。
3.学情分析
本文简小精炼,对学生来说只要解决了几个关键词语的意思,理解起来并不难,文章感情的表达痕迹也非常明显,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对文中角色的形象进行定位。
但是,本文通过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事物形象的这种写作方法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对于学生来讲,能否体会不同描写方法的表达效果,结合具体情景感受事物形象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学习目标:
1、联系课文学习、理解“摇撼”“扎煞”“无可奈何”等词语,练习抓住故事中的角色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描写小麻雀的重点词句感受小麻雀的可爱又可怜的形象,运用这种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对猎狗和老麻雀的形象分析。
3、感悟老麻雀强烈的护子之爱,体会爱的力量,能够用朗读来表达出来自己的感受。
评价任务:
1、通过课前预习、联系上下文和具体的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个别读、对比读、齐读,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抓关键词和描写方法,感知事物的形象,体会“爱”的无畏。
学习过程:
附:板书设计
小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