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范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 使学生理解和认识交通运输布局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及其特点1.1 铁路运输1.2 公路运输1.3 航空运输1.4 水运1.5 管道运输2.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2.1 铁路运输的优缺点2.2 公路运输的优缺点2.3 航空运输的优缺点2.4 水运的优缺点2.5 管道运输的优缺点3.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3.1 自然环境因素3.2 社会经济因素3.3 技术因素4.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4.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4.2 优化资源配置4.3 提高经济效益5. 案例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现状与发展5.1 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现状5.2 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发展趋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2. 难点: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 讲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分别介绍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的特点和优缺点。
3. 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讲解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4. 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阐述交通运输布局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5.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交通运输布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网及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通过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选择和布局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2、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对交通运输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对交通运输选线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信息提取和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图文转化和综合分析能力有所欠缺。
出于“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有问题可想;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及与他人合作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两个目的,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结合本专题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定为:1、学生能够根据具体交通线的案例分析,了解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2、学生通过对交通运输布局的的积极思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增强民族责任感和紧迫感。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开放性和对外依赖性增强,货物交流或商品交流增加。
交通运输与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交通运输线的合理的布局显得尤为重要,影响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是学生根据已有的表象的深层的系统总结,了解影响交通的区位因素,才能合理布局交通,因此定为教学重点。
在分析影响交通的区位因素时侧重培养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突出提高自身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定为教学难点。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概念,包括陆上、水上和空中运输,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了解交通运输的布局方式,包括线状、网状和依据地理条件进行布局的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对于交通运输工作的尊重和关注,提高学生对于交通安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交通运输的布局方式。
2.教学难点:通过实例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教学过程1.学情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交通运输方式包括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和适用条件。
2.学习任务(1)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交通运输方式进行研究。
(2)每个小组根据所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找到一个实际的例子进行介绍。
(3)每个小组就所选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讨论和分析。
(4)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城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该城市的交通运输布局方式。
3.学习总结(1)每个小组根据所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总结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并列举出具体的例子。
(2)每个小组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了解城市的交通运输布局方式,并总结城市交通运输布局的规律。
4.扩展应用提醒学生交通运输给城市带来的便利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规划和管理交通运输。
5.课堂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手段:探究式学习、实地考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2.资源:教学投影仪、实地考察的城市交通运输布局地图。
五、教学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观察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和实地考察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2.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学生填写教师设计的反馈表,评价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述1.1 交通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1.2 交通运输的分类1.3 交通运输的功能和作用第二章:交通运输方式2.1 公路运输2.1.1 公路运输的定义和特点2.1.2 公路运输的布局和规划2.1.3 公路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2.2 铁路运输2.2.1 铁路运输的定义和特点2.2.2 铁路运输的布局和规划2.2.3 铁路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2.3 水路运输2.3.1 水路运输的定义和特点2.3.2 水路运输的布局和规划2.3.3 水路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2.4 航空运输2.4.1 航空运输的定义和特点2.4.2 航空运输的布局和规划2.4.3 航空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2.5 管道运输2.5.1 管道运输的定义和特点2.5.2 管道运输的布局和规划2.5.3 管道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三章:交通运输布局3.1 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和目标3.2 交通运输布局的规划和设计3.3 交通运输网络的优化和调整3.4 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第四章: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1 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2 交通运输对城乡发展的影响4.3 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第五章:交通运输政策和管理5.1 交通运输政策的目标和内容5.2 交通运输管理的机构和职能5.3 交通运输法规和标准5.4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第六章: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6.1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6.2 交通运输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关系6.3 交通运输对区域城乡结构的影响6.4 交通运输与区域旅游发展的互动第七章:交通运输规划的方法和技术7.1 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流程7.2 交通运输规划的方法和技术7.3 交通运输规划软件和工具的应用7.4 交通运输规划的案例分析第八章:交通运输服务的创新和发展8.1 交通运输服务的现状和问题8.2 交通运输服务的创新模式8.3 交通运输服务的发展趋势8.4 交通运输服务的提升策略第九章:交通运输与可持续发展9.1 交通运输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9.2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9.3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实践9.4 交通运输与绿色发展的融合第十章:交通运输未来展望10.1 交通运输技术发展趋势10.2 交通运输服务模式创新10.3 交通运输与智慧城市10.4 交通运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交通运输的分类和功能关注点: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概念和特点。
3.分析不同的交通运输布局对交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交通运输方式的概念和分类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3.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入课题,通过师生互动的问答,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兴趣。
导入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交通运输方式?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2.交通运输方式的概念和分类(20分钟)概念解释:交通运输方式是指人类运输和运送货物或信息的手段和方法。
分类介绍:1)陆路运输:包括步行、骑行、汽车、火车等。
2)水路运输:包括船舶运输、内河运输和远洋运输等。
3)航空运输:指飞机运输。
4)管道运输:主要包括管道输油、输气和水运输等。
5)信息运输:以互联网和电信网络为主要手段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传输。
3.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30分钟)通过PPT或图片,讲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让学生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举例说明:1)陆路运输快速、灵活,适用于近距离和中短途运输,但容易受交通拥堵、天气等因素影响。
2)水路运输能够运输大量货物,适合远距离运输,但速度慢、航线有限。
3)航空运输速度快,能跨越海陆,但费用高,适合高速运输和远距离国际运输。
4)管道运输大容量、安全可靠,适合输送石油、天然气等大量流体物质。
5)信息运输快速、方便,不受地理限制,但存在信息泄露和网络安全问题。
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0分钟)介绍交通运输布局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主要内容包括:1)交通枢纽布局:交通枢纽是指交通运输的重要节点,包括港口、机场、火车站等。
合理的交通枢纽布局能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布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集成。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设计思想自我校推出“四四二”教学方法以来,一直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和探索,试图掌握该教学模式的精髓,并能灵活运用到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
本节课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教学任务也相对轻松,非常适合采用“四四二”教学模式。
但是,从高考考查角度来看,本节课考查内容细碎、灵活,多以现实案例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本节知识和原理的掌握和运用。
而本节又以知识为主,原理较少,因此必须以夯实基本知识,拓展相关知识为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框架“四四二”教学模式,采用先学后教的基本原则,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牢固遵循该模式的基本原则,以“基础知识梳理——重难点探究”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如下设计:第一,提前印制本节课的学案,借助学案导学,对教材中较为直观以及根据以往知识可以理解的内容,以填空、问答等形式展示,要求学生在自习课上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案】部分。
设计意图:教师全批全改,目的是了解学情。
第二,课堂中先对【预习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
处理的方式主要是核对答案和讲解一些学生疑惑的问题。
设计意图:先解决掉课本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
并且以此为基础展开探究案的活动。
第三,借助两段“情景材料”突破重难点。
本次教学设计在突破重难点的时候选取了两个不同的案例,一个是现实生活中如何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选择的案例,一个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段铁路。
两个案例承担这不同的使命。
设计意图:讲授生活中的地理,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的方式和诀窍;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紧紧围绕“基础知识梳理——重难点探究”这条主线,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梳理和突破。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学历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历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包括运输速度、运输成本、运输量、灵活性等。
2、掌握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如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
4、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关系的理解。
二、课程内容(一)交通运输方式1、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之一,具有灵活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
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适合短途运输和小批量货物的运输。
但公路运输的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运输量较小,而且受路况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2、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的运输量大、运输速度较快、运输成本较低,适合长途运输和大宗货物的运输。
但是,铁路运输的建设成本高,线路固定,灵活性较差。
3、水路运输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
水路运输的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但运输速度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如河流的通航条件、海洋的风浪等。
4、航空运输航空运输的运输速度最快,适合长途、急需、贵重物品的运输。
但航空运输的运输成本高,运输量小。
5、管道运输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运输石油、天然气等液体和气体货物。
管道运输具有连续性强、运输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特点,但管道运输的投资大,线路固定。
(二)交通运输布局1、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达地区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大,交通运输线路和枢纽的密度也较大。
同时,经济因素还会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2)社会因素人口的分布、城市的发展、工业和农业的布局等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交通运输的布局。
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需求,交通运输线路和枢纽会向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产业发达的地区布局。
(3)技术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例如,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交通设施的改进、通信技术的应用等,都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布局的优化。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学生能够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如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图表,提高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比较。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布局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如城市交通规划、铁路线路布局等,引导学生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布局的合理性。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图表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交通拥堵的视频或展示一张交通繁忙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2、讲授新课介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但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但运量小、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运量大、成本低、投资少,但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但运量小、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但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教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②了解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特点。
③结合实例, 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交通线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关注家乡交通现状与趋势。
教学过程【导入】导入新课让学生猜谜语, 引出几种常见的交通工具。
让同学们思考这些交通工具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什么特点, 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哪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而, 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学习目标】1.掌握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名称及其优缺点。
2.了解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特点。
3.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展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带着目标更有效的去学习。
【讲授】一交通运输方式【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78-79页, 回答下列问题:1.哪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2.每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3、当今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部分内容教材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可以通过实例加深学生的认知。
D【巩固练习】广州的一位特殊病患者急需输入一种特别血型的血,而该市血库中暂时没有,经联系在北京的一家医院找到该血型的血。
你认为此时宜选用最佳的运输工具是什么?航空运输什么样的物品便于采用航空运输?小/轻型、远程、贵重、急需的2.从郊区运1t新鲜蔬菜到市区,要保证蔬菜的新鲜, 最佳运输方式是什么?公路运输适合运送的物体特点: 小/轻型、短途3.“西气东输”将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上海市, 采用哪种方式最经济、安全?管道运输运输哪些物体?液体石油 or 气体天然气4.从天津到上海运一万吨海盐, 选择最经济的出行方式?水路运输适合水路运输的: 大型、远程、非急需的、不易腐烂的5.从太原运200吨煤炭到武汉, 选择哪种出行方式最经济?铁路运输:适合铁路运输的: 中长途、大型让学生总结出每种交通方式运输货物的特点, 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关注身边的交通运输现象,提高学习兴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3.针对学生对交通运输领域的陌生感,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4.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分析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基本格局及其地域差异,学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习我国主要的交通线路、交通枢纽分布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通过数据分析和图表比较,探讨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的影响。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地图分析交通运输问题的能力。
-教授学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分析交通运输线路、枢纽的空间分布特征。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心得体会,提出疑问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
-强调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关注和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教材和课堂所学,分析你所在城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探讨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求不少于800字,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分类及其作用,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基本特点、优势和局限。
-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布局原则和影响因素。
(二)讲授新知
教学设计12: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课标细化】1.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结合实例学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2.了解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方向。
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探寻主导因素。
【教材分析】交通运输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交通因素是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区域经济学习的先导。
因此,本节课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内容从全书来看并不是一个重点,但是连接和丰富学生关于“农业”“工业”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因此应当融汇更多内容。
【学情分析】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感性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还是能够很深的体验到,但是让学生进行实例分析的时候则出现了很多无从下手的情况,这说明学生在组织知识的时候还是欠缺有很多的能力。
特别是我校的学生由于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语言组织水平有限,因此在课堂上应当要注意培养,同时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会学生能从学过的知识并且结合图表分析实例,这就要让学生能够从图表中首先读出信息,分析图表从而理解图表的表达内容,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需要培养的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了解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教师播放组图,让学生体会古代、近代和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并深入领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组图一:兖州近30年交通工具的变化组图二:兖州火车站的旧影与新貌组图三:兖州现代的交通运输线路教师:通过兖州消失的三轮车与兖州助学公交的对比,通过兖州火车站旧影与如今兖州站的比较,通过兖州现代铁路线和兖州泗河兴隆大桥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感知家乡的迅速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情感。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范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方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和分析,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学会使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进行交通运输布局的设计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述交通运输的定义和作用;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意义和目标。
2. 第二章: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铁路运输: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航空运输: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水运: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管道运输:特点、应用场景、优缺点。
三、教学资源1. 地图和图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示意图、布局图等;2. 案例资料:实际交通运输问题和解决方案的相关资料;3. 调查工具:问卷调查、访谈等;4. 软件工具:地理信息系统(GIS)、交通模拟软件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学生对交通运输布局的设计和评价能力;3. 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4.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责任感。
五、教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4课时;3. 实践环节:4课时;4. 总结和评价:2课时。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布局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交通运输问题,让学生学会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价和优化。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交通运输布局设计竞赛,鼓励学生创新和合作。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交通运输设施和布局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问题引导: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与布局的原则,掌握交通布局的方法和技巧。
4.能够分析和评价现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
2.交通运输的布局原则和方法。
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优缺点。
教学难点: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评价和分析。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前瞻性思考。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演示器材和学案。
2.学生准备笔记本、课本和学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介绍交通运输方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的思考。
2.学生回答问题:你所了解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你觉得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布局有什么意义?二、交流讨论(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学生通过集体合作思考和讨论,将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归类,并讨论其特点和优缺点。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和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不同的交通布局方法并讨论其优劣。
三、知识探究(25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和多媒体展示,介绍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学生跟随教师的介绍,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2.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和方法,学生根据问题思考和讨论,总结出交通布局的四个原则和常用的布局方法。
四、知识拓展(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和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案例,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特点和优缺点,并进行总结和展示。
2.学生通过学习案例和资料,分析和评价现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知识应用(20分钟)1.学生分组设计小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方案,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设计小区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2.教师通过观察和评价,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人教版必修二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5.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关于优化家乡交通运输布局的方案,包括具体的措施、预期效果和可能遇到的挑战。以PPT形式展示,并进行课堂分享。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作业中要体现自己的思考和分析,避免照搬教材内容。
3.注意论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尽量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6.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推荐相关书籍、网站等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视野。
-组织实地考察、访谈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交通运输行业的实际情况,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交通运输的图片和视频,如高速公路、高铁、航空、水运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交通运输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2.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地区,分析其交通运输布局,包括主要的交通线路、枢纽和节点。评价该地区交通运输布局的合理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3.案例分析: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某一大城市地铁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撰写一篇短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交通运输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重点:激发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难点:使学生从全局角度认识到交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传授,引导探究: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探究活动中,强调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相关术语和概念;3.能够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影响的关系。
教学内容:一、交通运输方式的概念和分类1.交通运输方式的定义和意义;2.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分类及其特点,如道路运输、铁路运输、航海运输、航空运输等。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概念和特点1.交通运输布局的定义和影响因素;2.常见的交通运输布局形式,如集散式布局、枢纽式布局、环形布局等。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关系分析1.交通运输方式选择与布局之间的关系;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影响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交通运输方式的概念并进行讨论;2.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术语和概念;2.讲解交通运输布局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形式的意义;3.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给学生分发一个案例分析表格,让他们对一些城市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进行分析;2.学生小组讨论和填写案例分析表格;3.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并进行讨论。
四、讨论和总结(20分钟)1.学生就案例分析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2.教师对案例分析进行点评和总结;3.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经济和环境的重要性和挑战。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鼓励学生进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更多研究和了解;2.布置相关拓展阅读和调查任务,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扩展视野。
教学方式:1.板书法:将重点概念和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2.讲解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知识;3.讨论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资源:1.图片展示交通运输方式的例子;2.案例分析表格;3.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2.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构成要素;3.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能够分析评价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性。
教学内容:1.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要素:交通工具、运输设施、运输组织;3.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等;4.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通过展示一幅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方式。
2.导出问题,引入新课题。
二、讲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构成要素(20分钟)1.介绍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的特点和优势。
2.解释交通工具、运输设施、运输组织在交通运输方式中的作用。
3.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实际运作过程。
三、分组活动:分析不同交通方式的适用性(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地区进行分析。
2.学生根据所选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等因素,分析评价适合该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
3.每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并展示他们的结论。
四、讲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15分钟)1.介绍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如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等。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五、课堂讨论(20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言,就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讨论,扩展他们的思维。
六、小结(10分钟)1.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进行思维导图。
2.教师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扩展活动:1.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交通运输设施,了解实际情况。
2.让学生设计一个理想的交通运输布局,并理由。
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时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与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
2.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1.交通运输布局的实际操作。
2.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的综合分析。
教学准备:1.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交通运输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绘图工具和建模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交通运输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交通运输的兴趣。
2.教师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方式有哪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什么特点?”Step 2 探索交通运输方式(20分钟)1.教师给学生讲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并列举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研究。
3.学生在小组内利用课堂设备和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自己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相关信息。
4.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编写一份小组报告,包括该交通运输方式的定义、特点、优缺点等。
Step 3 分享和总结(15分钟)1.学生的小组报告轮流展示,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评价。
2.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和讨论情况,总结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和应用场景。
3.教师提问:“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Step 4 交通运输布局实践(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交通网络的规划和设计。
2.学生分组进行交通运输布局实践。
3.学生可利用绘图工具或建模材料,设计一个理想的交通网络,要求考虑道路宽度、交通流量、交叉口设置等因素。
4.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交通网络,并进行讨论和改进。
Step 5 总结和评价(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重点强调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及其特点。
2.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
3.能够分析不同区域的交通运输布局,并能够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二、教学内容1.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及其特点2.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3.不同区域的交通运输布局分析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即交通运输的定义和作用。
2.引入新课题,即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目的和意义。
步骤二: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及其特点(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
2.让学生调查所选交通运输方式的基本特点,包括运输速度、运输能力、适用范围、安全性等,并用PPT展示。
3.让学生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进行讨论。
步骤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30分钟)1.讲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包括最经济、最短、最方便等。
2.讲解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如地形、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等。
3.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并总结出结论。
步骤四:不同区域的交通运输布局分析(4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区域,如城市、乡村和山区。
2.让学生分析选择的区域的特点,包括地形、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等。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原则和影响因素,分析该区域的交通运输布局,并提出改进建议。
4.每个小组通过展示和演讲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分析结果。
步骤五:小结与评价(10分钟)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重要性。
2.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
四、教学资源准备1.PPT课件:包括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等。
2.小组分组表格和调研报告模板。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参与状况和讨论表现,评价他们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理解程度。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学历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原则。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交通运输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2)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2、难点综合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对具体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进行评价和优化。
三、知识链接1、交通运输的概念: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四、学习过程(一)交通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1)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2)缺点: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3)适用范围:长距离、大运量的货物运输和中长途的旅客运输。
2、公路运输(1)优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2)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3)适用范围:短距离、小批量的货物运输和短途的旅客运输。
3、水路运输(1)优点: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2)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3)适用范围: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运输。
4、航空运输(1)优点: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2)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3)适用范围:长途、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货物运输和长途的旅客运输。
5、管道运输(1)优点: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2)缺点: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3)适用范围:主要运输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液体和气体货物。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1、客运(1)考虑因素:出行目的、时间、价格等。
(2)举例:若要从_____到_____进行短时间的商务旅行,通常选择航空运输;若进行短途的观光旅游,可能选择公路运输;若为了节省费用,且时间较充裕,可能选择铁路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
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生活实例,进行交通运输方式合理选择
2、以兰渝铁路为例探究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和意义
教学难点
以兰渝铁路为例探究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和意义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
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交通的发展,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重要手段。
本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首先我们来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展示)
【自学反馈】: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下面同学们翻开课本78页,阅读表5.1看看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结合它们的优缺点,想想以下生活实例,最适合选哪种运输方式?为什么?(生答)
,我们在选择何种交通运输方式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仅要考虑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还要结合货物性质、运输的距离、运量和运费等综合考虑,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最终确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一般来说:
远程贵重急需数量少的货物航空
短途、量小、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公路
远程、量大、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铁路
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水路
液体状、气体状、粉末状固体货物管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人们交往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运输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图片展示)
【问题探究】交通运输布局
(图片展示)这是一副中国铁路网分布图,思考:我国铁路网密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生答)
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到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呢?下面我们以兰渝铁路为例,一起探究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因素。
兰渝铁路最早出现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但直到百年后才实现贯通,可见其修建难度之大,地位之重。
同学们带着下面三个问题来观看一段视频。
(问题展示)在观看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把题目中涉及的关键字词,在导学案中写下来。
材料一:兰渝铁路地形图
材料二:兰渝铁路最早出自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规划线路基本上是"兰州-广元-南充-重庆"。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指出此线"经过物产极多、矿产极富之地区","中国铁路系统中最重要者"。
同时把它列入了国民政府中央铁路系统重中之重。
材料三:兰渝铁路是我国地形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山区铁路干线之一,也是一条施工难度极大、风险极高的铁路。
兰渝铁路不仅要穿越海拔3000米高的秦岭,还要穿越区域性大断裂10条、大断层87条,被称为“地质博物馆”。
历经9年,十万名建设大军探索创新,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取得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
材料四:兰渝铁路(兰州西——重庆北),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中以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渝新欧国际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中国西南、西北之间最便捷、最快递的通道。
兰渝铁路建成后,兰州与重庆的铁路运输距离将由现在的1466公里缩短至873公里,客车运行时间由现在的22小时缩短为6小时。
材料五:兰渝铁路与现有的渝黔铁路相连接,是兰州到重庆至广州的南北快速铁路大干线,将成为与京广线、京沪线并列的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之一,也将成为西部地区连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把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材料六:兰渝铁路沿线经过的25个县市区中,就有13个国定扶贫重点县,4个省级扶贫重点县。
不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
但兰渝铁路沿线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有色金属资源(铅锌矿)、煤炭资源、建材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等。
1、影响兰渝铁路建设的因素有哪些?
(1)为什么难建设兰渝铁路?
(2) 为什么要建设兰渝铁路?
(3) 为什么能建设兰渝铁路?
2.概述兰渝铁路建设的意义?
【作业布置】
1. 阅读P80-81案例南昆铁路的建设,分析影响南昆铁路修建的区位因素及意义?
2、把导学案中的课后练习做完。
【当堂检测】兰渝铁路铁路工期9年,全长820千米,设计为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下图为兰渝铁路经过地区及部分路段的等高线示意图。
1、兰渝铁路主要采用桥梁和隧道的形式,是因为()
①尽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②尽可能减少投资、加快建设速度
③尽可能减少对耕地的占用④受复杂地形因素的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关于该铁路建设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北煤南运、川气北运,实现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
②有利于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我国西北和东南地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优化全国铁路网布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3、读图11-1-3,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B 镇到A 镇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较合理的是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