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文教授简介-华南师范大学人事处

合集下载

中信所博导和硕导

中信所博导和硕导

博士导师/tabid/374/default.aspx序号姓名性别职称学术专长1 学术专长21 关家麟男研究员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经济与信息市场2 梁战平男研究员竞争情报知识管理3 王惠临男研究员机器翻译及自然语言理解与分析跨语言信息检索4 贺德方男研究员信息分析研究与咨询信息经济与信息市场的研究5 赵志耘女研究员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6 武夷山男研究员科技期刊研究科技评价7 曾建勋男研究馆员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8 张旭男研究员重点科技领域研究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9 郑彦宁男研究馆员竞争情报情报学理论方法关家麟主要简历:先后就读于北京清华附中、北京汇文中学,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

参加工作后,一直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事业务、学术工作,也兼做研究生的教学与培训工作。

曾先后担任过本所文献馆馆长、所长助理、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馆长特别助理、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1995年被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聘为兼职教授,199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成果:参与主持并参加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及其索引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中国科技期刊联合目录系统》分别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井冈山区经济技术发展战略研究》(获国家级科技成果证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情报学)》获全国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

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关于文献资源共享问题的探讨》、《现代科学发展与文献分类展望》、《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在起步中迎来新世纪》、《建设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若干思考》、《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科技文献资源共享体系建设》、《信息服务效果跟踪研究》、《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发展中的我国信息市场》、《知识资源与服务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研究》等;出版专著10余种,其中包括:《科技情报工作概论》、《信息工作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部门的市场经营》《科学情报工作经济学》、《数字时代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等。

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员名单

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员名单
法学院(5 人): 郑鹤瑜 吴雪玲 张芳芳 崔卓兰 张永忠
公共管理学院(7 人): 胡中锋 王 红 杨爱平 陈友芳 陈开先 于奇智 胡敏
国际文化学院(4 人): 王莉陈珺吕蔚汪兰
继续教育学院(4 人): 林静新 潘若子 张 萍 陈文光
网络教育学院(2 人): 赖显明 张妙华
化学与环境学院(16 人): 陈红雨 袁 敏 杨丽庭 许 旋 吴宏海 李伟善 张秋云 杨 挺 杨定乔 肖常磊 吴 岚 吴德云 汪朝阳 舒 东 孙丰强 莫名月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17 人): 陈小健 余 庆 郑 华 朱诗亮 李丰果 程敏熙 宋 晖 李 萍 周卫星 王笑君 李德安 钟清华 唐志列 杨冠玲 李 榕 何惠玲 陈溢杭
生命科学学院(14 人): 赵 俊 林晓凤 李韶山 李娘辉 高 峰 李洪清 肖 鹏 陈文利 李楚华 万日融 马俪娜 郭丽仪 郭丽荣 黄儒强
教育科学学院(16 人): 黄珍明 罗品超 卢晓中 葛新斌 叶苑秀 黄甫全 马欣川 何先友 金志成 王穗苹 张积家 陈 俊 张 卫 郑希付 郑 雪 张敏强
政治与行政学院(14 人): 陈金龙 熊 明 刘卓红 邓南海 郭台辉 刘学勇 吴巧瑜 刘同舫 唐 昊 王学风 关 锋 谈 方 黄楚文 赵 文
—2—
华师〔2008〕58 号
关于公布我校 2007 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人员名单的通知
各院系、各部处、各单位: 我校 2007 年度考核工作已经结束,现将年度考核中被确定
为优秀等次的教职工名单予以公布,以资鼓励。
附件:华南师范大学 2007 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员名单
华人事处(3 人): 王中向 吴正洋 陈 妍
教务处(4 人): 陈启买 陆小媚 麦月颜 张旺君
招生办(1 人): 杨茂雄

华南师范大学办公室

华南师范大学办公室

华师〔2007〕116号关于颁发2005—2006学年度自强奖学金的通知各院系、各有关单位:根据《华南师范大学自强奖学金评选办法》(华师〔2007〕65号),在各院系推荐的基础上,经学校评审工作小组评选、学校公示,决定给予韩冰华等100位学生颁发自强一等奖学金,郑乾兴等200位学生颁发自强二等奖学金。

希望以上同学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

附件:华南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度自强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华南师范大学二OO七年九月二十九日—1—华南师范大学办公室 2007年9月29日印发华南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度自强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序号 学院专业 学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师范生 获奖 等级 获奖 金额 1 地理科学 20042601020 陈骏简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 地理科学 20042601081 韩冰华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3 地理科学 20042601087 李宝锋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4 地理信息系统 20042602018 余卫鸿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5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042603001 严丽媛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6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20042603014 邝艳芳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7 地理科学 20052601110 姚水连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8 地理科学 20052601224 肖宏华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9 地理信息系统 20052602406 黄宇红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0 地理信息系统 20052602427 赵玉笑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1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20052603304 潘贵煌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2 地理科学 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052603363 江嘉丽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3 法学 20041201018 吴贵华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4 法学 20041201026 张 婷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5 法学 20041201037 唐 艳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6 法学 20041201058 林钟汉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7 法学 20051201112 蔡春容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8 法学 20051201207 彭静雯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9 法学 20051201215 廖小玲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20 法学院 法学 20051201337 裴衍利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1 管理科学 20041301036 林梅珠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2 管理科学 20041301039 翁伟浩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3 管理科学 20041301048 许燕儿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24 公共事业管理 20041302038 黎燕爱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5 管理科学 20051301103 黄治斌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26 公共事业管理 20051302313 许燕凤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27 公共事业管理 20051302340 郑恒扬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8 行政管理 20051303213 邓碧容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9 公共管理 学院 行政管理 20051303220 严燕亮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30 化学 20040004007 黄新敏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31 化学 20042401033 陈浩月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32化学与环境学院 化学20042401073黄东晓女汉族是二等100033 化学 20042401074 林娜慧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34 化学 20042401092 唐晓霞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35 环境科学 20042402007 李仕芳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36 环境科学 20042402094 张海波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37 材料化学 20042403028 陈炳祥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38 材料化学 20042403047 林秋霞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39 化学 20052401124 张 齐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40 化学 20052401216 李培河 男 汉族 是 一等 2000 41 化学 20052401301 茹业娴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42 化学 20052401327 陈锡添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43 环境科学 20052402535 李嘉慧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44 材料化学20052403429 邓小琴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45 材料化学 20052403441 彭展恩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46 环境工程 20052404704 刘少玉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47 化学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 20052404828 钟小凤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4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42101013 陈团亮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4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42101030 冯伟强 男 汉族 是 一等 2000 5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42101039 陈织珊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5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42101072 顾建娜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5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20042102011 陈灿伟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5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20042102018 赖建评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5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20042102065 林 裕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55 软件工程 20042104050 邱雪生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56 软件工程20042104051 雷曾荣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57 网络工程 20042105002 邝朝剑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58 网络工程 20042105008 陈君珊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5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52101122 谢伟菊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6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52101208 莫秋妹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6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52101220 李金平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6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20052102311 涂景丁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6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52102342 李 威 男 汉族 是 一等 2000 6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20052102404 赖辉辉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6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20052102424 邱名州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66 软件工程 20052104632 李美梅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67 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20052105511 谢伟权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68教育科学 学前教育20040503012邓辉琴女汉族是二等100069 学前教育 20040503017 潘 莹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70 教育学(数学教育) 20040505004 方静蓉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71 教育学(数学教育) 20040505006 曾碧金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72 教育学(数学教育)20040505028 曾苑霞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73 心理学 20042901002 梁少平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74 心理学 20042901011 魏楚珊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75 心理学 20042901065 林小丹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76 学前教育 20050503204 黄惠津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77 教育学(语文教育)20050504129 梁焯君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78 心理学 20052901320 林苑驯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79 心理学 20052901339 陈明贵 男 汉族 是 一等 2000 80 心理学 20052901349 柯贵幸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81 应用心理学 20052903402 张文婷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82 学院 应用心理学 20052903446 陈汉颖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83 教育技术学 20042801011 郑志华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84 教育技术学 20042801022 王洁娜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85 教育技术学20042801079 张 蕾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86 教育技术学(多媒体网络)20042802023 陈志华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87 教育技术学20042802050 赖冬梅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88 教育技术学(多媒体网络)20042802056 黎 娜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89 摄影 20042804017 钟百迪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90 摄影 20042804034 彭志惠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91 教育信息 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 20052801120 吴清泉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92 教育技术学 20052801145 陈旭龙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93 教育技术学20052801157 郭映旋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94 教育技术学20052801175 贾丽敏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95 教育技术学(多媒体网络)20052802212 李纪钢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96 摄影 20052804404 叶志文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97 教育信息 技术学院 摄影20052804408 陈 恩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98 经济学(非师) 20040702007 何小丽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99 经济学(非师)20040702016 何灿华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00 金融学 20040702065 冯玉芹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01 人力资源管理 20040703003 庄 婵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02 人力资源管理 20040703024 林雨浩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03 人力资源管理20040703069 符华金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04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20040705066马文倩女汉族否一等2000105 会计学 20040707032 黎建玲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06 会计学 20040707040 钟 燕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07 电子商务 20040708043 蔡丽萍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08 电子商务 20040708049 高良础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09 电子商务 20040708077 胡艳梅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10 物流管理 20040709030 沈叶堂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11 物流管理 20040709043 黄卫斌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12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040710005 张淑萍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13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040710015 曹淑英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1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师)20040802059 蔡月球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1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师)20040802062 梁志铭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16 经济学 20050701107 周晓华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17 经济学 20050701132 陈瑞春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18 人力资源管理 20050703746 吴锋强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19 人力资源管理 20050703846 游 运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20 人力资源管理 20050703850 蒲丹松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21 金融学 20050705317 黎明辉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22 金融学 20050705318 温雪瑜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23 会计学 20050707628 谢燕文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24 会计学 20050707654 郑雪清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25 电子商务 20050708515 廖全正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26 电子商务 20050708518 吴庆红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27 电子商务 20050708538 周世文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28 物流管理 20050709904 李家影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29 物流管理 20050709910 梁秀萍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30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050710232 潘云香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31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050710246 吴炯昊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3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师)20050802120 杨文凤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3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师)20050802212 吴滨池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34 历史学 20040401049 王军海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35 历史学 20040401067 秦美玲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136 历史学 20050101438 李 婷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37 历史学 20050401118 林雪贞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138历史文化 学院历史学 20050401229 张彩莲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39 旅游管理 20041101020 刘燕婷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40旅游管理系 旅游管理20041101023吴桂凤女汉族否二等1000141 旅游管理 20041101034 欧阳志巧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42 旅游管理20051101101 胡靖贤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43 旅游管理(国际酒店管理)20051102203 李 欢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44 美术学 20040901021 植桂平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45 美术学 20040901026 李桂芳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146 美术学 20040901057 梁浩艺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47 摄影(商业摄影)20040902008 崔国平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48 艺术设计 20040902023 梁妙虹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49艺术设计 20040902051 张永伟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50 工业设计 20040903024 林晓芳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51 美术学 20050901135 丁 瑞 男 汉族 是 一等 2000 152 美术学 20050901207 陈小武 男 汉族 是 一等 2000 153 艺术设计 20050902306 周锦如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54 艺术设计 20050902429 李相国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55 工业设计 20050903530 杨伟坤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56 美术学院 摄影(商业摄影)20050904628 马春亮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57 生物科学 20042501010 吴金凤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58 生物科学 20042501018 蔡晓裕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59 生物科学 20042501088 崔世丽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60 生物工程 20042502030 蓝昭军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61 生物工程 20042502050 陈城超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62 生物技术 20042503001 李伟芳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63 生物技术 20042503036 詹莲香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64 生物技术 20050004119 徐庞连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65 生物科学 20052501110 黄带玲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66 生物科学 20052501324 钟春梅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67 生物科学 20052501328 张炜芳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168 生物工程 20052502625 刘 莎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69生命科学 学院生物技术 20052503429 林祥庆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70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40003014 黄汉清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71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42104073 袁 艳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172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42201038 陈 苑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73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42201096 余升豪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74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42201113 余小兰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75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42201141 蔡斯桂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76数学科学 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20042201165陈柳妃女汉族是二等1000177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42201182 李 妍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78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20042203014 张晓森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79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20042203058 符海漫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80 统计学 20042204004 秦丽娜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81 信息与计算科学 20042205010 陈友川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82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42401003 黄婉萍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183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50004102 陈基耿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84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52201112 钟国城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85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52201123 丘红萍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186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52201132 赖晓丹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187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52201226 黎海燕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88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52201241 卢家华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89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52201333 李 璇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190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20052203519 谭志斌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91 数学科学 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20052801178 黄婷婷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92 体育教育 20042701064 洪 丽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93 体育教育 20042701110 范 文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94 体育教育 20042701122 杨 琴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95 社会体育 20042703056 王娟春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196 社会体育 20042703060 余 跃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197 体育教育 20052701103 梁 飞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198 体育教育 20052701207 谢锦桐 男 汉族 是 一等 2000 199 体育教育 20052701307 莫小霞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00 体育教育 20052701402 梁琳琳 男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01 社会体育 20052703501 梁淑环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02 社会体育 20052703510 刘伟雄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03 社会体育 20052703520 黎东升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04体育科学 学院 社会体育 20052703626 杨 阳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205 英语 20040201015 郑亮真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06 英语 20040201017 饶 幸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07 英语 20040201024 郑海燕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08 英语 20040201026 刘喜钦 男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09 英语 20040201062 许 静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10 英语 20040201096 黄少芳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11 英语 20050201504 何焕玲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12外国语言 文化学院 英语20050201519周凤研女汉族是二等1000213 英语 20050201601 陈春香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14 英语(外事翻译) 20050202102 潘 斌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15 英语(外事翻译)20050202110 黄小春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16 日语 20050203705 冯媚娟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217 汉语言文学 20040101009 刘 勇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18 汉语言文学 20040101034 莫兴新 男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19 汉语言文学 20040101051 陈燕华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20 汉语言文学 20040101070 冯尚友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21 汉语言文学 20040101080 倪宏芬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22 汉语言文学 20040101105 刘灵丹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23 汉语言文学 20040101117 吴晓妹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24 汉语言文学 20040101140 郭林燕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25 汉语言文学 20040101201 马兴何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26 汉语言文学 20040101215 姚 晨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27 编辑出版学 20040102048 陈 坤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28 汉语言(非师) 20040103019 郭晓玲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29 汉语言(非师) 20040103020 刘颖芳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230 汉语言文学 20050002115 林泽丰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31 汉语言文学 20050101307 郭 飞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32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20050101318 汤美娴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33 汉语言文学 20050101327 黄月圆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34 汉语言文学 20050101427 誉美颜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35 汉语言文学 20050101507 戴娜娣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36 汉语言文学 20050101523 钟巧萍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37 汉语言文学 20050101535 苏安娜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38 汉语言文学 20050101537 张朋毅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39 编辑出版学 20050102840 朱玲莹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240文学院 汉语言(非师)20050103720 黄 升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41 物理学 20042301003 朱燕琴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42 物理学 20042301011 李 玲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43 物理学 20042301029 邱雪梅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44 物理学 20042301075 陈 玲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4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042302030 张晴朗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46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非师)20042303012 张兴绍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4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非师)20042303046 李海锋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48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20042304025郑炎生男汉族否一等2000249 材料物理 20042304054 吴海明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50 科学教育 20042305019 陈丽玲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51 科学教育 20042305070 周晓燕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52 通信工程 20043101021 梁海秀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53 通信工程 20043101060 黄小宇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54 物理学 20052301150 陈燕妮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55 物理学 20052301201 洪红妹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56 物理学 20052301222 朱燕铃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57 物理学 20052301227 何日光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58 物理学 20052301235 陈良锐 男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59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052302401 练俊灏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6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非师)20052303521 梁爱民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26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非师)20052303522 庄 波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62 物理学 20052304822 王 雷 男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63 科学教育 20052305340 白继敏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64 科学教育 20052305378 黄秀明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65 通信工程 20053101616 麦少玉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66 通信工程 20053101625 林雪君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67 通信工程 20053101658 沈少冰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68 通信工程 20053101734 沈洪锐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69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0042402090 何亮明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270 信息工程 20043201006 黄振强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71 信息工程 20043201041 吕金钟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72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0043202023 李锦俊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73 信息工程 20053201205 周德涛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274 信息工程 20053201206 许毅钦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75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20053202202 汤淑芬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276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0053202257 陈文杰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77音乐学 20041001022 陈晓燕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78 音乐学 20041001037 胡振华 男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79音乐学院 音乐学 20041001043 陈宇婷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80 舞蹈学 20041003004 陈文琳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81 音乐学 20051001110 蔡 纯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82 音乐学 20051001213 冼小红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83 音乐学 20051001222 劳小洛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84音乐学院 舞蹈学20051003301刘文思女汉族是一等2000285 音乐表演 20051004501 马嘉杰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86 音乐表演 20051004513 李晓莉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87 思想政治教育 20040301019 潘嘉玲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88 思想政治教育 20040301067 张海阳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89 思想政治教育 20040301094 柳 丹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90 政治学与行政学(非师) 20040603005 易宗文 男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91政治学与行政学(非师) 20040603055 蔡银旋 女 汉族 否 一等 2000 292 政治学与行政学(非师)20040603083 侯宝玲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93 思想政治教育 20050301111 黄丽旋 女 汉族 是 一等 2000 294 思想政治教育 20050301113 韩丽容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95 思想政治教育 20050301215 卢吉如 女 汉族 是 二等 1000 296 政治学与行政学(非师) 20050603313 孟凯旋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97 政治学与行政学(非师) 20050603315 徐育红 女 汉族 否 二等 1000 298 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非师) 20050603422 强 伟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299 软件工程(软件学院) 20052001119 江金生 男 汉族 否 一等 2000 300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软件学院)20052001122谭永山男汉族否二等1000。

MTT法和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之测试条件比较(论文资料)

MTT法和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之测试条件比较(论文资料)

56 0
激 光生 物 学报
第 16卷
DG5031型 酶 联 免 疫 检 测 仪 ( 南 京 华 东 电 子 ), M TT 试剂 (美国 S igm a) , CCK 8试剂 ( 日本同仁化学 ) 。 1. 2 实验对象
HL60 细胞 1. 3 基本检测原理
M TT 法是利用 活细胞 的线 粒 体脱 氢酶 在代 谢 过 程 中将黄色 的可溶 性四唑盐 M TT [ 3 ( 4, 5 d mi ethylth iazo l 2 yl) 3, 5 d iph enyltetrazo lium b rom id e] 还 原 为 不 溶 于水的 蓝紫 色 产 物 甲 臢 ( Form azan ) 晶 体, 晶 体 生 成的量与 活 细胞 数 量和 细胞 活 化状 态 呈线 性 关 系 [ 1] 。提 取出甲 臢 晶 物后 , 使 用 合 适的 裂 解 液 如 二 甲 亚枫 ( DM SO ) 溶解沉 积在细胞 中的甲 臢晶体 , 通 过 酶 标 仪 测 量 该 细 胞 液 的 吸 光 度 值 ( op tical dens ity, OD ) 值, 便可检测 出待测 细胞样品 的活性 。
关键词: M TT; CCK 8; 标 定曲线; 细胞活 性 中图分类号: Q 2 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7146( 2007) 05 0559 04
An Experim ental R esearch on D ifferent D etection Cond itions betw een M TT and CCK 8
X ION G J ian w en1, X IAO H ua1, ZH AN G Zhen x i2
( 1. Schoo l of Physics and T elecomm un ica tion Eng inee ring, South Ch ina N orm a lU n iversity, Guang zhou 510006, G uangdong, China; 2. T he K ey L abo ra tory of B iom edical Inform ntion Eng inee ring o fM in istry o f

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机制及其绩效

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机制及其绩效

2019年11月第35卷第6期高教发展与评估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andEvaluationNov.,2019No.6,Vol.35doi:10.3963/j.issn.1672 8742.2019.06.008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机制及其绩效郭佩文1,彭建平2,曾 栋3(1.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20;2.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275;3.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 要: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高校教师发挥个人人力资本作用的组织,是当前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乐于奉献有助于推动组织的协同与和谐,然而“当学习共同体面临集体智商远低于个体智商之和的组织行为问题时,如何提高教师的关系绩效从而推动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发挥应有的价值?”这是高校教师管理与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

结合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选取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为分析个案,以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二次指派程序对教师的教学网、科研网、咨询网与情感网进行矩阵相关系数进行测量,结合Logistic随机概率模型分析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社会网络形成机制,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关系绩效的影响因素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社会网络中的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片面的任务绩效管理对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负面影响以及知识分享对重构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关系绩效;任务绩效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8742(2019)06 0061 13基金项目: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教师社会网络与学习共同体的关系研究”(16YJC880014)的研究成果;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项目“基于安全漏洞学习的软件研发质量演化机制研究”(71572196)作者简介:郭佩文(1989),女,广东广州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心理学考研方向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报考方向和导师

心理学考研方向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报考方向和导师

心理学考研方向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报考方向和导师心理学考研方向对于我们每一个想要报考心理学研究生的同学都是极其重要二关键的,这决定了一个人以后在心理学领域之内的专业发展方向,与每一位考生的未来生活以及择业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勤思教育为大家找出了心理学考研方向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报考方向和导师,并做了精致的划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学校学院研究方向指导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认知发展与智力资源开发陈英和彭聃龄舒华陈会昌刘儒德石林张西超辛涛刘力车宏生侯志瑾李庆安王大华周仁来心理学院脑功能与认知发展心理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心理学院信息技术与教学心理学心理学院社会性发展与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学院咨询心理学心理学院学校心理咨询与评价心理学院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认知发展与语言学习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儿童青少年认知与学习评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发展心理学孟祥芝(副教授)陈萍(讲师)包燕(副教授)苏彦捷王莉耿海燕(副教授)毛利华(副教授)侯玉波(副教授)周晓林心理学系认知发展与教育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人类情绪过程教育科学学院动机研究郭德俊(教授)汪玲(副教授)田宝(副教授)廖凤林(副教授) 教育科学学院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教育科学学院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王争艳教育科学学院心理测评与诊断教育科学学院宗教心理学孙延军(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施建农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王文忠心理研究所汉字认知与阅读发展毕鸿燕心理研究所认知评估与认知老化陈天勇心理研究所健康发展心理学韩布新心理研究所成人发展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李娟心理研究所发展心理学葛小佳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咨询与评价杨东平人文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学院家庭治疗与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陈国鹏朱建军訾非雷秀雅环境与生态心理吴建平朱建军文化心理朱建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认知与社会性发展邓赐平(副教授)桑标(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人格发展与促进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一生发展陈国鹏(教授)张卫东(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认知与语言发展邵志芳(副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能力发展与评估胡谊(副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郝宁(讲师)胡谊(副教授)庞维国(副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学习与培训庞维国(副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学校心理学辅导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领导心理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智力开发研究莫雷(教授)郑雪(教授)张卫(教授)王穗平(教授)何先友(教授)金花(教授)教育科学学院人格心理研究教育科学学院认知发展研究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发展与青少年研究教育科学学院动作学习心理研究教育科学学院特殊儿童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社会性与人格发展周宗奎(教授)郭文安(教授)汪海燕(教授)心理学院认知发展心理学院 毕生发展谢员汪海燕(副教授) 江光荣(教授) 刘华山(教授) 佐斌(教授) 马红宇(教授)心理学院 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 心理学院 学校心理学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教学心理学 樊琪(教授) 卢家楣(教授)卢盛华(副教授) 教育学院品德心理与社会化 岑国桢(教授) 教育学院认知发展 周家骥(教授) 教育学院 儿童社会性发展李丹(教授)吴念阳(副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发展心理学 李伟健 傅根跃 秦金亮 刘万伦 任俊 张振新 隋光远 陈永胜 刘宣文 朱永祥教师教育学院教学心理学 教师教育学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文化研究院 儿童传媒 儿童文化研究院 儿童玩具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学习心理学 郗浩丽 刘国雄 邱莉 方圆 赵敏 葛莹莹 左霞李一徐侯春在(教授)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心理学 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实验儿童心理学 白学军 沈德立教育学院 认知发展与教育 教育学院 个性社会性发展 沈阳师范大学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心理发展与咨询 王雷张淑华(教授)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儿童社会性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教学与学习心理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张文新(教授)纪林芹 张承芬 王美芳 高峰强 张景焕、李寿欣心理学院认知发展 心理学院青少年发展 心理学院教育心理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杨丽珠 张奇 刘文 张丽华 胡金生 魏华忠 张宁生教育学院学习与认知心理教育学院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早期干预常若松姜潮教育学院个性发展与社会认知教育学院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社会性发展心理冯维(教授)教育学院教学心理胥兴春(副教授)教育学院认知发展阳泽(副教授)心理学院认知发展李红(教授)冯廷勇(副教授)陈安涛心理学院学习与思维张庆林(教授)徐展(副教授)曹贵康(副教授)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张仲明(副教授)心理学院社会性发展高雪梅(副教授)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张庆林(教授)张进辅(教授)郑涌(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张大均(教授)刘衍玲(副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社会性发展陈旭(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心理学郭成(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学习与思维余林(副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学习与评价江琦(副教授)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王云强张怀春井维华韩仁生宋广文教育科学学院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研究教育科学学院教学心理研究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学心理学杨心德(教授)陈传锋(教授)教师教育学院学习心理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桂守才(教授)赵必华(教授)葛明贵(教授)崔立中(教授)桑青松(教授)龙文祥(副教授)宣宾(副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学院创新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学校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考试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心理学陕西师教育科学学院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王振宏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习障碍心理与教育赵薇教育科学学院青少年人格与心理健康李彩娜教育科学学院学习心理王振宏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许洁英姜峰王嘉毅王冬兰毛乃佳焦瑶光金东海傅敏(教授)周爱宝万明钢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认知发展与学习的跨文化研究陶云(教授)、傅金芝(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人格心理研究周宁(教授)、朱海燕(副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社会性发展与辅导李辉(教授)、张智(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育心理学符明弘(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青少年心理发展咨询叶存春(副教授)、陶云(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学习与创造心理周泓副(教授)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刘惠军(教授)齐冰田宝军(副教授)朱艳新李宏利教育学院个性社会性发展教育学院学校心理咨询与评价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教育学研究陈中永教育科学学院跨文化心理研究白乙拉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牡丹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研究郑莉君、朱晓斌、唐世明、石向实、丁峻、程素萍、马伟娜、任顺元、张敏、黄丽教育科学学院学与教的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发展研究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刘茗刘毅玮(教授)赵笑梅白晋荣教育科学学院品德心理与教育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智力开发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心理邢少颍梁晓燕刘丽教育科学学院学校心理学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能力发展与培养程素萍(教授)李海鸥(副教授)张琴秀(副教授)张迎春(副教授)李忠康教师教育学院认知发展心理学教师教育学院学与教的心理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认知发展与社会性认知张向葵刘晓明路海东祁立刚盖笑松刘秀丽周国韬教育科学学院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青年心理学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心理学刘国权(教授)刘春蕾(教授)刘树仁(教授)张作岭(教授)纪国和(教授)杨玉宝(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咨询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张守臣、陆桂芝、郝兴昌教育科学学院发展心理学陈健芷、刘爱书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与教师心理连榕(教授)叶一舵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校心理咨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校管理心理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认知与学习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习心理研究王本法(教授)张承芳(教授)宋桂尚(教授)佟月华(教授)林丰勋(教授)张素玲(副教授)于丽琴(副教授)陈功香(副教授)郭慧(副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校心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习与评价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赵富才(教授)王学臣(教授)宋东清(讲师)姚志强(副教授)李义安(副教授)李先锋(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少年发展与教育佘双好(教授)王新山(教授)金筱萍(副教授)陈琳瑛胡滨马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政治与公共管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院汤致琴周敦文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个案社会工作与辅导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杨一平(副教授)于海琴(副教授)潘甦燕(副教授)周治金(教授)张晓明(教授)陈建文(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格发展与生涯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格与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院人事测评与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科学研究院社会认知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生事务管理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与教学心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法律心理学陈亮辉章辉美周世杰、姚树桥、蔡太生吴大兴湘雅二医院社会化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与认知李晓东(教授)戴晓阳(教授)王晓钧(教授)赵群曹亦薇(教授)师范学院人格与社会性发展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研究徐行效(教授)刘永康(教授)顾美玲(教授)游永恒(教授)刘世民(教授)戴艳(教授)郭英(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学校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咨询与测评教育科学学院社会性发展与促进教育科学学院认知发展与教育教师教育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师教育学院学校心理教育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咨询与测评教师教育学院青少年社会性发展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心理研究教师教育学院民族文化心理研究教师教育学院青少年性心理与性教育研究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认知发展与智力蔡笑岳(教授)刘毅(副教授)邢强(副教授)陈少华(副教授)聂衍刚(教授)教育学院人格发展与教育教育学院社会性发展与心理辅导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大学生心理发展理论武毅英李泽彧林金辉王洪才史秋衡谢作栩教育研究院高等学校创造教育与创业教育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管理心理教育研究院教育与心理测量郑若玲张亚群翁旭初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研究李东斌教育科学学院学习心理与教学设计研究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情绪智力开发与培养许远理,李亦菲,徐大真教育科学学院情绪与认知发展徐大真,陈录生教育科学学院品德心理与教育李亦菲,徐大真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许远理,李亦菲,陈录生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辅导与咨询徐学俊、刘启珍、张立春教育学院发展心理学徐学俊、刘启珍、张立春教育学院认知神经心理学邓晓红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发展心理学/forum-216-1.html李美华(教授)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赵慧莉(教授)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认知、个性及社会性发展的跨文化研究闻素霞(副教授)李维青(教授)贾德梅(副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习与教学研究刘革(副教授)买合甫来提(副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关于表彰2008-2011年度 “工会积极分子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关于表彰2008-2011年度 “工会积极分子

华师工会 [2011] 21号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关于表彰2008-2011年度“工会积极分子”、“优秀职工之友”的决定四年来,我校工会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级党政的支持下,在全体工会干部和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成效显著。

在工会“建设教职工之家”活动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热心工会工作、积极参加工会活动、努力为教职工服务的积极分子。

同时,在党政工共建一个“家”的活动中,各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和大力支持工会工作,热情参加工会各项活动,重视民主管理,密切联系群众,得到教职工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为表彰在工会工作和工会活动中作出积极贡献的工会干部和工会会员,为表彰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工会工作的党政领导干部,经各部门工会认真评选和推荐,校工会委员会讨论审定,授予文学院陈一平等430人为2008-2011年度工会积极分子称号;经各部门工会推荐,校工会委员会评审,授予周爱光等13名党政领导为“优秀职工之友”称号(名单附后)。

校工会希望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全体会员,继续重视、关心和支持工会工作,在今后的工会工作和活动中,涌现出更多工会积极分子和优秀职工之友,共同为我校工会工作跃上新的台阶、为建设和谐华师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工会积极分子、优秀职工之友名单。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委员会二0一一年十月十日2008-2011年度工会积极分子名单文学院: 陈一平 盛细安 杜新艳 史风华吉慧屏 郭妙燕 何春华 张舸萧海薇 王杰 陈志强 张永璟 历史文化学院: 周奋 贺璋瑢 陈向阳 马冬秀陈果法学院: 周鸿燕 陈永鸿 彭潇霄 曾二秀张永忠政治与行政学院: 刘石成 董海军 杨婷 蒋积伟张海华 陈必华 陈丽云 肖际唐马敏 吴靖 黄广宇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刘丽珠 何川 黄红兰 甘能清冯彬 凌达 骆晓棠 尚劝余宋晓堃 田九胜 洪嬛 王建华钟雪梅 陈小月 傅学艺经济与管理学院 邱华妹 潘文庆 罗双发 梁益军莫国梅 张凤超 辛东东 韩海雯蔡圣刚 王颖 叶文清 张俊武艳杰 李如铁公共管理学院: 刘剑玲 史俊英 宋志润 薛捷黄丽琴 张国英国际文化学院: 黄炎波 余宁 梁志欢 伍英姿徐继霞教育科学学院: 叶苑秀 卢晓中 曾胜昌 吴发科梁会青 孙焱 田丽丽 姚文忠方文心 唐红波 王睿 谭飞陈雄飞 陶德清体育科学学院: 张琴 莫志海 曾晓琼 张顺英黄桥贤 冯道光 温建德 钟远金郭荣 黄波 李柱 江涛陈流 董业平 冯云 陈莉萍岑振宇继续教育学院: 梁晓庆 黄慧 梁少棠 柯东梅曾荣青 牛凤杰美术学院: 郑冬华 谢少威 吕青 郭广航刘子川 欧阳岚 黄贤辉音乐学院: 王大力 任蓓 花晓峰 苏严惠郭玉 常春 刘赫男 杨峰杨天君数学科学学院: 杨海 李勇华 林遐迩 倪军娜易法槐 俞海波 汪立民 王永梅于建华 刘岩 李湖南 朱晓瑛刘婵娇计算机学院: 邓志才 杨晋吉 崔朝晖 王兴芳谭琦 黎四坤 陈剑飞 罗苏平张金区 黄爱真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何惠玲 李志为 戴飞鹏 张洋祥彭力 廖国武 王宁星 曾育锋潘达儒 谢玉兰 张建锋 郑华孙旭炜化学与环境学院: 莫海洪 俞英 吴德云 朱小兰张秋云 王晓荣 徐志广 蒋腊生王辉 孙峰 詹清光 顾凤龙陈红雨 曹玉娟生命科学学院: 彭长连 郭小刚 林正眉 罗刚跃苗玉涛 李雪峰 徐杰 丁雪娟黄群声 李淑彬 董川宏 张春祥朱碧岩 庞启华地理科学学院: 赵海霞 钟巍 廖伟群 何雪梅陈朝隆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周镭 王首农 张新华 李剑琴李海云 张红 黄碧云 黄平江许拥旺 汪晓东 王莉 雎凌何韶阳 周惠芳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李丽萍 李燕 扬国威 陈浩彬陈子锋 叶惠文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韦中超 马楚华 戴峭峰 邓冬梅张准 陈更生旅游管理系: 李琼英 梁美娟 宋一兵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陈长水 庄正飞 吴燕燕 刘汉平 网络教育学院: 赖静祥 陈颂明 朱越信 刘巧玲纪传海 赖国雄 许乔木网络中心: 黄伟强 陈卫洲 罗辉琼 赵远梅 南海学院: 林玲 唐富满 刘菲 曹文静李韵 马学义 黄碧霞 陈锦辉金杰 唐芳武 姚美银 何东张智辉 刘才林 黄武秋 孔青萍李恒英 李丽 李中粦 梁惠芬刘鸿展 刘玉婷 张琼 余开业万钟如 丁美荣 吴玲芳 郑钰洁颜婷 易冰 尹桂英 郑晓敏招权成 吴珊 潘春花 赖彦希陈玉红 郑丽环 李坤德图书馆: 曾星媛 汤宁 杨先明 张丽芳张华宝 黄水清 王江 陈诚崔宗熹 周明机关一分会: 王颖 黄子响 林伟涛 钟伟红黎少芳 张宁 庄晓琼 赖莹莹魏晓丽 王岫珍机关二分会: 吴小绒 张国鹏 吴正洋 谢斌陈昀欣 陈先哲 岑展宇 符儒芳李力 林闻凯 颜静机关三分会: 王健 李昊 张伟坤 张华宾林依 温惠琴 李文辉 贺浪萍何泳昭 钟伟新机关四分会: 李佳媚 唐旭杨 彭雅敏 陈泓瑛李华志 李晓云 伍东刚后勤处: 刘奕涛 刘瑞芬 许益锋 张友昌王斌 袁伟良 洪玉珊 王淼光刘宪堂 关炳章 黎静 徐丽娟王平辉 吴苏青 张金艳 吕真王发明 王磊 叶沛华 曾结贞漆丽莉 林汝华 李成占 王玉玲赵海清 林玉芬 谢建 蓝诗亮李永强 易细平 闫建光 戴木荣谭太琼 孙雪芬 周淑兰 戚淑妹刘育婵 吴书耀 刘平 冯学诗林端建 黄效泉 叶雪芬 宋伟玲何思 陈惠炯 范宁 梁淑英黄健锋 姜魁 李永林 王芳萍孔令熀 莫城标 张爱武 杨建英赵艳辉 刘新秀 徐彤彤 冯群娟林振峰 李佳惠 何小玲 蒋忠明 校医院: 陈晓燕 张娟 张东如 张淳邱晓蔚 黄家琼 陈淑芬 孙楠吴俊辉 陈绮丽附小: 吴启航 曾文莉 庞伟平 马桂芳沈晓燕 莫春桂 黄钟信幼儿园: 吴立衡 吴冰冰 宋翠珍 莫妮怡陈凤娇 钟敏 施晓莉 崔玲郭淑贞高教设计院: 向京 王强 叶永杰 余永莲 艺术中心: 吴文星基础教育: 王红曼 姚轶懿光电子材料研究所: 郑树文 章勇实验中心: 曾志坚 高志红科技公司: 颜秀叶 赵伟明华微公司: 李杏南2008-2011年度优秀职工之友名单体育科学学院院长 周爱光 教务处处长 熊建文 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丁时进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王安利 南海学院党委书记 李醒华 后勤管理处处长 陈道华 政行学院党委书记 冼德庆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 黄慕雄 化学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 陈琳 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刘永琴 校医院院长 胡悒萍 宣传统战部部长 刘凌 财务处处长 刘伟。

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探讨

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探讨

创 新 教育是 以培 养人 的创新 思维 、创新 精神 和 实践 能力 为 价值 取 向 的 全 面 发 展 的教 育 j 为 全 。
面推 动创新 性 人 才 培 养工 作 ,教 育 部从 2 0 0 7年 开
究性 学 习教 学改革 ,培 养学生 的创新 意识 、创 造能 力和 创新人格 ,使 学生 储备一 种终 生取之 不尽用 之 不竭 的进行 学术创 新 、技术创 新 的能源 ,让学 生掌 握“ 石成金 ” 点 之术 。 参与 “ 划 ” 目需充 分 贯彻 “ 趣 驱 动 、 自主 计 项 兴 实验 、重 在 过 程 ”的原 则 。其 中 首 要 条 件 就 是 兴 趣 ,兴 趣可 以为科 学 研 究 的开 展 提 供 动力 和 毅 力 ;
始实施 国家“ 划 ” 计 ,华 南 师范 大 学 于 20 0 8年 入 围 10所 国家“ 划 ” 2 计 实施 高 校名单 。面对来 之不 易 的 机遇 ,华南 师范 大学认 真 学习文件 精神 ,充 分领会 相 关要 求 ,在 实 施 “ 划 ” 计 工作 中学 习 ,在 学 习 中 工作 ,全 面践行 “ 计划 ” 的内涵 。
第 3期
周合 兵 ,等 :实施 “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 的探讨
‘1 3・ 5
工程” 的建设 项 目之一 ,同年 在 部 分学 院试 点 开设 了创新 实验 课 程 。至 20 09年我 校 已构 建 了从 院 系 级 、到 国家级 4层 次 的 “ 划 ” 目体 系 ,每 年 参 计 项
高 、学 风正 派 、治学 严谨 、科研 经 验丰 富且具 有高
级职 称或 博 士 学 位 的教 师 担 任 指 导 教 师 。 自 2 0 07
年实 施 “ 划 ” 计 以来 ,严 格 执 行 该 规 定 ,只要 指 导

新时代与新师范:背景、理念及举措

新时代与新师范:背景、理念及举措

2019年第1期高教探索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新时代与新师范张伟坤背景、理念及举措熊建文林天伦摘要:新时代对师范专业建设及教师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考验,一方面教师培养从“量”的追求转 为“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师范专业建设将更关注“标准规范”与“内涵特色”的相互融合。

对于高校而言,面对新时代,在教师培养过程中,需要提出发展“新理念”、构建培养“新标准”、探索合作“新路径”、形成 评价“新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符合“四有”标准的高素质专业化卓越教师,全方位服务基础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新师范;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一、引言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教师教育”概念 逐渐取代“师范教育”并成为世界通用的概念。

我 国于2001年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决定》中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将长期使用的“师范 教育”概念用“教师教育”加以代替,提出“完善 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培养 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其意义不仅仅 是简单的概念替换,而是观念的更新和制度的变革[1],标志着教师培养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 段。

区别于传统“师范教育”封闭性、理论性、终 结性等特征[2],“教师教育”理念更体现出教师培 养的整体性、开放性、专业性和终身性[3]。

十九大 明确提出“新时代”的到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 出台了《全面加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纲领性文件,加快推 动了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创新的步伐,师范专业建设 及教师培养迎来了新的机遇与考验。

二、“新”师范提出的背景及基础(一)新时代教师培养从“量”的追求转为“质”的提升时代之“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矛盾 的变化上。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新时代”的到来,其重要标志之一,便是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科研选题的方法与技巧

科研选题的方法与技巧

湖南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情况公示表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姓名昌正兴申报职务教授学科(专业)农学(园艺学)注:1、此表填好后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公示7天。

2、报送此表单位(公章):单位审核责任人签名:填表日期:年月日纸质文档1份(按单位装订成册)及电子文档至省教育厅职改办。

湖南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情况公示表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系姓名陈山川申报职务教授学科(专业)医学影像注:1、此表填好后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公示7天。

2、报送此表单位(公章):单位审核责任人签名:填表日期:2009年7 月20 日纸质文档1份(按单位装订成册)及电子文档至省教育厅职改办。

湖南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情况公示表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姓名陈细兵申报职务教授学科(专业)高教管理注:1、此表填好后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公示7天。

2、报送此表纸质文档1份(按单位装订成册)及电子文档至省教育厅职改办。

湖南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情况公示表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姓名陈细兵申报职务教授学科(专业)高教管理注:1、此表填好后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公示7天。

2、报送此表纸质文档1份(按单位装订成册)及电子文档至省教育厅职改办。

湖南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情况公示表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姓名范冀湘申报职务中医学科(专业)教授注:1.此表填好后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公示7天。

单位(公章):单位审核责任人签名:填表日期:年月日2.报送此表纸质文档1份(按单位装订成册)及电子文档至省教育厅职改办。

湖南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情况公示表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姓名费芳申报职务农学教授学科(专业)植物保护注:1、此表填好后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公示7天。

华南师范大学选拔部分处级领导干部实施方案

华南师范大学选拔部分处级领导干部实施方案

4.图书馆党总支书记 1 人 5.图书馆馆长 1 人 6.广东华南师范大学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正处 级)1 人 7.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主任 1 人 8.学校党校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1 人 9.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1 人 (二)交流岗位 10.人事处副处长 1 人 11.外事处副处长 1 人 12.后勤管理处副处长 1 人 (三)新增设岗位 13.发展规划处处长 1 人 14.社会服务与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兼校办企业管理办公室主 任1人 15.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兼学校发展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正处级)1 人 16.国防生管理办公室主任(副处级)1 人 三、选任条件 根据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省委组
5.广东华南师范大学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熟悉 新时期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对资产的保值增值、规划
—5—
利用和开发运营有深刻的认识;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市场开发、 统筹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具有正处职(级)岗位工作经 历或三年以上副处职(级)领导岗位工作经历。
6.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了解学校党务和 行政管理工作,有较好的理论政策水平和较丰富的行政管理工作 经验;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有较强的组织管 理、统筹协调、调查研究能力,尤其要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 力;具有副处职(级)或三年以上正科级工作经历;中共党员。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学校有关干部管 理工作的规定,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对部分缺岗的处级领导岗 位(含任期届满的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图书馆馆长岗位)和新增 设岗位进行补岗,对任满两届的部分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交流,采 用缺岗补岗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校选拔干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 则,尊重民意、注重实绩原则,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分类指导、依法办事原则,进一步加大竞争性 选拔干部力度,选任一批政治坚定、落实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 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作风正派、勤政廉政、群众公认的领导 干部,为实现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职位职数 (一)缺岗岗位 1.教务处处长 1 人 2.资产管理处处长 1 人 3.音乐学院党委书记 1 人 —2—

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名单

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名单

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名单附件: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组长:邝丽湛副组长:谢绍熺王卫平广东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定国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付爱民广东实验中学高级教师邝丽湛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任洁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副研究员吴少荣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余静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何亮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陈友芳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沈林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学一级教师何顒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张云平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戚正东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高级教师谢辉志广东实验中学高级教师谢绍熺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楚瀚开平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一级教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组长:徐德卿副组长:钟守权王清平华南师范大学《小学德育》杂志社副编审丘少娟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学一级教师刘晓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李雪红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高级教师陈礼兴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陈燕红深圳市罗湖区桂园小学高级教师郑航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胡芳梅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城小学高级教师钟守权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席在芳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徐德卿华南师范大学《小学德育》杂志社副教授黄举泮阳江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章华汕头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曾文燕东莞市长安中心小学高级教师中学语文组长:陈佳民副组长:王土荣王土荣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石真平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冯善亮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学一级教师任泽汕头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李子良广东实验中学高级教师陈佳民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建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邹寿元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高级教师吴惟粤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林惠生汕尾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周灵广州大学附中高级教师唐建新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级教师唐荣缵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崔干行广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黄淑琴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程少堂深圳市教学研究室副教授谭健文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小学语文组长:宋其蕤副组长:杨建国卢务全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陈基广州市越秀区一德东路小学高级教师陈春艳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宋其蕤广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建国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副编审郑明江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级教师赵克莉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姚淑华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姚汉强佛山市同济小学高级教师袁晓峰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高级教师中学数学组长:王林全副组长:徐勇王林全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邓溯明清远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吕伟泉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江秋明广东实验中学高级教师苏式冬广东教育学院教授李明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张建国珠海市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高级教师尚强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教师罗裕梅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徐勇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副研究员徐山洪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郭智勇肇庆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郭慧清深圳市深圳中学高级教师梁山阳江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谭国华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小学数学组长:李淑娴副组长:曾令鹏孙晓燕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五小学高级教师伍挚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讲师李一鸣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讲师李淑娴华南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授吴国辉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陈艳梅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陈清容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级讲师杨健辉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讲师张晓华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冼德载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钟晓宇东莞市长安霄边小学高级教师黄爱华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曾令鹏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副编审曾绮霞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教研室讲师谢明初广东教育学院数学系副教授中学英语组长:邹启明副组长:黄志红丘燕杯深圳市罗湖区文锦中学一级教师乔凤杰惠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朱晓燕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华广东教育学院外语系副教授李季珠海市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高级教师肖鹏广州大学附中高级教师邹启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林盛山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禹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级教师侯渝生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唐锡玲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英语系副教授黄自成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黄志红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黄丽燕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廖声斌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教师小学英语组长:强海燕副组长:郭植梅卢旭肇庆市端州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叶芸佛山市第六小学高级教师孙艳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李民江门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何瑜璋中山市杨仙逸小学高级教师林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英语系副教授郭植梅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学一级教师凌顺诗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徐苏燕广州市越秀区云山小学高级教师黄咏珩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强海燕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系教授曾燕虹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英语系讲师鲁宗干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蔡艳莲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廖少华汕头市龙湖区锦泰小学高级教师初中科学组长:高凌飚副组长:朱美健王益群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朱美健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副研究员汤幸初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教师陈坚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级教师肖萍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吴运来深圳市教学研究室副教授罗亚明深圳市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赵成美深圳市荔香中学高级教师高凌飚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授高原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龚湘玲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教师颜培辉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教师魏冰广州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小学科学组长:高凌飚副组长:韩凌马学军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冯玉生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刘少君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高级教师李柏峰深圳市南山区大冲小学高级教师陈渐成中山市黄圃镇新地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张和平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高级教师张家尧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高凌飚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授游月殿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曾小兰广州市海珠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韩凌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中学生物组长:李韶山副组长:杨计明付杰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李娘辉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韶山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麦纪青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杨计明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张芸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易正新惠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贺建华南师范大学附中一级教师唐田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翁兰穗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高原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黄增寿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梁志荣韶关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谭根林佛山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潘力行珠海市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高级教师颜培辉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教师中学物理组长:熊建文副组长:姚跃涌王笑君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副教授宁革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李文郁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审刘雄硕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刘同胜肇庆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刘志敏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朱美健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副研究员何晋中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陈少强汕头市金山中学高级教师张军朋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教授罗质华广东教育学院物理系副教授胡志坚广东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姚跃涌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高凌飚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授程志文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高级教师熊建文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教授中学化学组长:钱扬义副组长:王益群王益群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李海鹏广东教育学院化学系副教授吴青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高级教师陈恕阳江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陈岳庭肇庆市肇庆中学高级教师张立云珠海市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高级教师林加明广东实验中学一级教师周帼雄广州市执信中学高级教师周栋湛江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罗勰平中山市华侨中学高级教师钱扬义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教授梁中波广州市番禺中学高级教师蒋学勤惠州市惠阳第一中学高级教师韩凌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詹木良汕头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中学历史与社会组长:黄牧航副组长:沈林王卫平广东教育学院政法系副教授王见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王双艳深圳市福田区莲花中学一级教师王玉深圳市深圳中学高级教师王玉宝深圳市北大附中南山分校高级教师吕军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吴萌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级教师沈林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学一级教师宾华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教师黄牧航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嵇成中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中学历史组长:陈长琦副组长:魏恤民王溅波汕头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毛雁行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孙曙光深圳市翠园中学高级教师李芳清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何琼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陈工凡茂名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陈长琦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宾华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教师黄牧航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梁仁华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曾楚清韶关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嵇成中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蒋泓广州大学附中高级教师蔡定基广州市第六中学高级教师魏恤民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中学地理组长:张哲江副组长:周顺彬冯丹华南师范大学附中一级教师许少星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全疆发佛山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伍树人深圳市实验学校高级教师刘宏光珠海市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高级教师张哲江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周立深圳市罗湖区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周慧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讲师周顺彬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罗亚明深圳市高级中学高级教师郭长山江门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龚湘玲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教师曾荣青华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副教授鲁艳深圳市罗湖区桂园中学高级教师潘安定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组长:邓树勋副组长:庄弼邓树勋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邓星华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副教授庄弼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任洁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副研究员刘晋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教师刘永东广州体育学院教授辛利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李广泉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高级教师张细谦广东教育学院体育系副教授钟卫东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饶纪乐广州体育学院教授高仲明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黄玉山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谭华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臧连明广东教育学院体育系教授中小学艺术组长:赵宋光副组长:伍向平周凤甫王丹广州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王珏深圳市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王志强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王怀坚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邓希路星海音乐学院教授伍向平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朱则平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李于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系副教授陈京松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教授周凤甫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副研究员赵宋光星海音乐学院教授徐志伟广州大学美术学院讲师莫黎丽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辜帆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中小学音乐组长:陈树刘副组长:伍向平丁翠珍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伍向平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刘宏伟深圳市福田区北环中学高级教师吴少华佛山市实验学校高级教师肖华平广州市铁路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张开军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级教师张建勋珠海市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高级教师陈祖东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陈树刘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学系教授程建平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徐沛然深圳市教育局体卫艺处高级教师高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级教师黄玲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高级教师黄少珊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小学高级教师潘素素深圳市园岭小学高级教师中小学美术组长:黄丽雅副组长:周凤甫马鸣汕头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华年华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孙犁广东教育学院美术系教授关创开阳江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沈文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陈卫和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副教授陈日新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汪晓曙广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海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教师林珏源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周凤甫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副研究员房尚昆深圳市深圳中学高级教师黄丽雅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谢洪涛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一级教师戴立德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中学信息技术组长:鲍苏苏副组长:李文郁刘波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刘毅婉汕头市华侨中学高级教师邬家炜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朱光明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李文郁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审陈前永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陈明宏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陈品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张伟铭珠海市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高级教师张学东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高级教师要志东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袁达人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徐文健惠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梁伟光韶关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黄叶亭韶关市北江中学高级教师黄秉刚华南师范大学附中一级教师黄国洪肇庆市教育局电教站高级教师鲍苏苏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小学信息技术组长:徐福荫副组长:詹斌李文郁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审陈冬梅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陈明宏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张伟铭珠海市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高级教师张嘉志广州市电教馆高级教师郑贤广州市同福中路第一小学高级教师姚卿达中山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徐福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梁伟光韶关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詹斌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助理研究员穆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高中通用技术组长:刘琼发副组长:付杰付杰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冯壁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教师刘琼发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教授李智明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孟海深圳市深圳中学高级教师袁达人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翁学灵肇庆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组长:王本陆副组长:黄志红王本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王熙筱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初级中学高级教师王树青阳江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叶加坚肇庆市端州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刘一民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中高级教师刘良华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刘宝超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副教授李臣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李英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助理研究员李显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级教师吴江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教师陈月茹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陈少康珠海市第二中学一级教师陈相生佛山市顺德区伦教中学高级教师余丽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中学一级教师罗东才韶关市曲江区马坝中学高级教师林淑媛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梁志荣韶关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黄志红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助理研究员黄春青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副研究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组长:李臣副组长:黄春青甘海燕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刘良华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刘宝超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副教授刘道溶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级教师李臣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李英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助理研究员李万涛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高级教师邹立波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吴江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高级教师吴希福深圳市南山区大新小学高级教师苏志坤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罗楚春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高级教师黄志红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助理研究员黄春青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副研究员黄健华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高级教师梁焕英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傅荣广州市教育局教科所副教授。

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第五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大赛简介本竞赛是面向全国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等本科师范专业的学生,为更好地交流各校师范生培养经验,促进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升,培养一批具有高尚师德、先进教学理念、扎实教学技能的优秀教师后备力量(因第五届的赛事官方通知还未出来,以下赛事内容以第四届的相关信息为参照)。

二、大赛内容(一)竞赛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全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务处长联席会议承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竞赛组织委员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方敏教授成员:天津师范大学马希荣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高湘萍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边霞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熊建文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夏赞才教授浙江师范大学赵雷洪教授秘书长:浙江师范大学余水宝教授副秘书长:浙江师范大学黄晓副教授竞赛秘书处办公室:浙江师范大学为竞赛秘书处单位,下设竞赛办公室,处理竞赛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参赛对象全国师范院校2013、2014级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本科师范专业的学生。

(三)参赛名额以“师范大学”命名的高校,每校参赛选手不超过6名,其中每个专业选手不超过1名;其他设有师范专业的本科院校,每校推荐预备选手不超过3名且每个组别不超过1名,并需根据“第一组:汉语言文学/英语”、“第二组: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第三组:化学/生物科学”的分组进行组间排序。

大赛组委会将根据报名情况确定其参赛选手及专业,每所学校实际参赛选手原则上为2—3名,且不在同一组别。

(四)比赛形式与内容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部分:1.预赛各校根据决赛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校内预赛,选拔出参加决赛的选手。

2.决赛决赛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模拟上课·板书、即席讲演四大内容。

教学设计:选手根据比赛现场抽取的教材内容,按照课程标准进行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总分25分。

课件制作:选手根据比赛现场抽取的教材内容,在机房制作一课时的课件一个。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管理体系的构建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管理体系的构建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管理体系的构建作者:周合兵,熊建文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6年第5期周合兵,熊建文(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 510631)摘要: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是加强本科教学建设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文章针对当前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院系、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构建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管理新体系。

关键词:质量工程;本科教学;管理体系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49-03收稿日期:2015-08-17作者简介:周合兵(1979—),男,安徽安庆人,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校级教改项目“专业调整机制的微观研究”(2015400)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2012 年再次发布《“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的通知》[1],同期广东省教育厅也发布了《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这对于促进教学基础建设、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质量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2-3]。

针对当前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基于提高教学主体主观能动性角度入手,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实施的困境从“十一五”以来,从国家到省市甚至各高校均实施了质量工程,毋庸置疑,质量工程的有力实施对加强教学建设、提升育人水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扩招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产生了良好的稀释和对冲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甚至个别问题比较严重。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实施质量工程的重点和核心任务应当是关注质量和内涵,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但现实中却存在重申报、轻建设,重流程、轻管理,重形式、轻实效,重要钱、轻花钱,重个人、轻集体等五种现象,质量工程建设本应“以点带面”,实际情况是“以点代面”,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思考,把质量工程建设等同于立项项目建设,而不是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固优补弱,凸显特色。

高校本科专业评估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本科专业评估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本科专业评估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林冬华,沈文淮,熊建文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6年第8期林冬华,沈文淮,张长海(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 510631)摘要:专业是高校最基本的办学单位,是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立足点,专业建设决定着大学的教学品质,专业学习决定本科生的学习品质。

为总结非师范办学经验,聚焦专业关键问题与薄弱环节,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促进专业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对2000-2007年开设的37个非师范专业进行专业评估,以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开展自我评估。

关键词:专业评估;自我评估;质量保障;关键问题;薄弱环节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8-0058-03收稿时间:2016-01-08作者简介:林冬华(1981—),女,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比较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即五位一体的评估制度。

与此同时,文件提出高等学校应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根据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院系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多项内容。

专业是高校最基本的办学单位,是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立足点,专业建设决定着大学的教学品质,专业学习决定本科生的学习品质。

为总结非师范办学经验,聚焦专业关键问题与薄弱环节,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促进专业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对2000-2007年开设的37个非师范专业进行专业评估,以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开展自我评估。

关于舒娱琴等112位同志具备高级专业 技术资格的通知

关于舒娱琴等112位同志具备高级专业 技术资格的通知

华师〔2013〕57号关于舒娱琴等112位同志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通知各院系、各部处、各单位:经华南师范大学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2012年12月评审通过,并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同意,舒娱琴等28位同志具备教授资格;陆旭兵等6位同志具备研究员资格;方清明等45位同志具备副教授资格;欧阳军等19位同志具备副研究员资格;刘时铸等7位同志具备高级实验师资格。

经华南师范大学2012年12月评审认定,并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同意,邓丹、张盛春、赵浩3人获得副教授资格,杨谋获得副研究员资格。

经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第一评审委员会—1—2012年11月评审通过,并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同意,魏扬、刘子川、蒙红云3位同志具备教授资格。

具体名单如下:一、教授(31人)地理科学学院: 舒娱琴法学院: 孔繁华 许楚敬 张永忠公共管理学院: 胡 浩 黄 岩 许雪涛化学与环境学院: 成 文 罗 琼教育科学学院: 王 凌 余荣军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况姗芸经济与管理学院: 奉国和 王智波 张 勇旅游管理系: 蔡晓梅美术学院: 刘子川生命科学学院: 王亚琴数学科学学院: 喻洪俊体育科学学院: 刘晓光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李雁南文学院: 李光摩 刘慧姝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李 铭 邵庆益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蒙红云音乐学院: 魏 扬—2—政治与行政学院: 郭台辉 万晓宏南海学院(校区): 方孝坤 李娅玲二、研究员(6人)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 陆旭兵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朱德斌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王瑞强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黄晓波发展规划处: 黄 英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陈雄辉三、副教授(48人)国际文化学院: 方清明 伍英姿化学与环境学院: 郭长娟 肖 信计算机学院: 李建国 沈映珊教育科学学院: 陈栩茜 王晓莉 张一平 钟明天朱祖德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刘 博 吴 静 尹 睿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 愿 吴明琴美术学院: 黄贤辉生命科学学院: 梁 山 罗刚跃 张盛春数学科学学院: 寇艳蕾 潘洪京 邢小青 赵 浩 体育科学学院: 马 晟 任 绮 熊 欢 朱 玲—3—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雷 霏 李莉薇 刘 伟 吴佩军 文学院: 邓 丹 侯桂新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崔海霞 侯贤华 胡晓晖 王宁星尹承平音乐学院: 朱婷婷政治与行政学院: 胡国胜 刘石成 杨 婷南海学院(校区): 陈卫强 唐富满 张相平 周丽婷左小明四、副研究员(20人)地理科学学院: 欧阳军 翁 毅 夏丽丽法学院: 吴雪玲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陈心满 宿世臣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 童宏保计算机学院: 黄 晋经济与管理学院: 乐 琦生命科学学院: 伊珍珍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吴胜男 周小明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杨 谋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曾 群 范海华教务处: 刘大军人事处: 李谋冠—4—宣传统战部: 王 颖学生工作处: 曾保春 张 杰五、高级实验师(7人)化学与环境学院: 刘时铸 郑玉惠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董 菲 杜炫杰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张 准政治与行政学院: 刘劲宇南海学院(校区): 丁美荣其他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的结果,将另文通知。

公共选修课课程简介及教师简介(14-15-1)

公共选修课课程简介及教师简介(14-15-1)

公共选修课课程简介及教师简介(14-15-1)课程编号 01 茶文化适合专业:所有专业;学分:1 ;限选人数:130*2;课程简介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本课程旨在为拓展学生谈茶论道的知识,在饮茶之余能谈谈有关茶的话题,如有关茶的传说、茶的来历、各国各民族的饮茶习惯、饮茶养生等等。

以便开阔视野,增加饮茶的趣味和情趣。

教师简介熊胜男女,外语外贸学院对外汉语教研室专任教师。

研究生学历,本科毕业于湖南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毕业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2008年9月——2010年12月,于北京新航道教育集团任英语教师;2011年9月——2013年9月,与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文化学院任对外汉语教师;2013年9月——至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外语外贸学院人任对外汉语教师。

任教5年,主要担任《中国文化》《汉语综合》《英语》等课程的教学。

课堂讲授深入浅出,讲授、实践和竞赛等多种上课方式并存,课堂气氛活跃。

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增强了教学直观性、趣味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课程编号 02 创新能力与通用管理能力培养适合专业:13级所有专业;学分:2 ;限选人数:130*2;课程简介通用管理能力是指不同职业群体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共性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识要求,是超越于某个具体职业与行业(如市场营销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等)特定知识和技能的,一切管理者应当共同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才干。

通用能力是大学生应有的“基本能力”,是能应用在各种情境下的一般性能力。

具备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成为用人单位首选的择优条件。

通用能力是人们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自我形象的设定和自我角色的认定能力。

它带有明显的人际行为特征,可以决定个人行为的基调和心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人的社会行为模式。

关于王涛等132位同志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通知

关于王涛等132位同志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通知

华师〔2012〕57号关于王涛等132位同志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通知各院系、各部处、各有关单位:经华南师范大学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2011年12月评审通过,并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同意,王涛等46位同志具备教授资格;李继秋等4位同志具备研究员资格;温小浩等52位同志具备副教授资格;薛积彬等21位同志具备副研究员资格;曾荣华等6位同志具备高级实验师资格。

经华南师范大学2011年12月评审认定,并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同意,吴玫同志具备副教授资格。

经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第一评审委员会2011年11月评审通过,并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同—1—意,江滨、杨凌云2位同志具备教授资格。

具体名单如下:一、教授(48人)法学院:王 涛 周贤日公共管理学院:陈开先 徐 刚 杨爱平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章 勇化学与环境学院:范 军 胡小刚 孙艳辉 王 辉 计算机学院:陈卫东 刘 波 马昌社教育科学学院:陈 伟 刘志文 马早明 王瑞明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陈 娬 胡小勇 吴鹏泽经济与管理学院:贾丽虹 李 强 李庆峰 彭 飞王 忠 邬锦雯历史文化学院:周永卫旅游管理系:刘 俊美术学院:江 滨生命科学学院:郑思春数学科学学院:邓春源 尤利华体育科学学院:陈 静 陈慧敏文学院:李 静 滕 威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陈溢杭—2—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刘 柳音乐学院:杨凌云政治与行政学院:关 锋 童恒萍 吴巧瑜 张 翔张青兰 张泽宇南海校区:余松森 喻少如 员巧云二、研究员(4人)生命科学学院:李继秋生物光子学研究院:章春笋文学院:赵亚宏学报编辑部:王建平三、副教授(53人)地理科学学院:温小浩法学院:廖 丹 沈 虹公共管理学院:曾令发 黄敏镁 於 莉 吴 玫化学与环境学院:常 玉 张立国 张延霖 郑盛润计算机学院:陈 寅 龚 征 刘 海教育科学学院:陆爱桃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唐佳希 杨银娟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詹泽慧经济与管理学院:王 洁 魏下海—3—历史文化学院:张向阳旅游管理系:郭 华 李 爽 凌 茜 庄晓平数学科学学院:黄 锐 黄志波 苏洪雨 熊志斌 张建斌 体育科学学院:黄桥贤 刘新征 马廉祯 沈宇鹏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成镇权 游南醇 詹俊峰文学院:黄楚文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曾 敏 高进伟 李 炜 邱 健邵志刚 吴素娟音乐学院:王燕宾 张 琳政治与行政学院:蒋积伟 刘志鹏 许加梅南海校区:邓 慧 刘海唤 彭小飞 杨干生四、副研究员(21人)地理科学学院:薛积彬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牛巧利国际文化学院:秦洪雷化学与环境学院:许梦清继续教育学院:余玲玲教育科学学院:罗品超经济与管理学院:余以胜历史文化学院:黄佳明—4—生命科学学院:张 琳生物光子学研究院:李心磊 邢晓波 周非凡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颜 辉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寿 倩 谭春华 魏正军后勤管理处:刘新秀机关党委:吴小绒教务处:蔡俊兰社科处:谢海波学生工作部(处):王 岩五、高级实验师(6人)化学环境学院:曾荣华 朱立才计算机学院:杨志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邹应贵网络教育学院:卢和琰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郭邦红其他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的结果,将另文通知。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公平性与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公平性与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2020年第3期 No. 3,2020 (总第 80 期)EXAMINATIONS RESEARCH General No. 80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公平性与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艾静乐洪勇熊建文[摘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公平性与适应性研究对新高考顺利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文 献分析理清学考命题公平性与适应性的内涵,通过广东省近十年综合科命题的纵向比较,以及对新高考试验 省份学考命题的横向比较与研究,总结影响学考命题公平性与适应性的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及权 重分析,得出主要指标的权重,构建学考命题的公平性与适应性指标体系,提出保障学考命题公平性与适应 性的有效路径[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公平性;适应性[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1654( 2020 )03—0 丨9一0072014年,国家启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上海、浙江成为首批试点省市;2 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成为第二批试点;2018年,高考综合改 革由试点进人全面推进阶段.为保障高中学业水平 考试(以下简称“学考”)顺利实施,对学考命题相关 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命题研究更 多的从科学性、选择性方面进行研究。

新高考背景 下,随着考试模式的重大变化,学考命题的公平性与 适应性成为影响学考改革与推进的主要问题。

课题 组对学考命题公平性与适应性进行深人研究,为后 续合理、规范、科学推进学考命题改革构建理论基础 和标准依据奠定基础一、学考命题公平性与适应性的内涵实施新高考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选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 性的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深人实施,逐渐改变“一 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弊端。

在国际课程改革背景 下,我国也正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改 革,旨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新高考方案 与新课程标准构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两者目 标一致,相互关联,共同促进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