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课件--八年全册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新人教版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光现象
❖ 1.光的传播
能够发亮叫光源,月亮不是太阳是。 光的传播有条件,均匀介质才直线。 不同物中速度变,真空每秒三十万(千米) C=3×105km/s=3×108km/s。 光的速度比声快,真空光走声不走。
❖ 2.光的反射
法线通过入射点,虚线垂直反射面。 反射入射居两边,反角入角总相等。 入法夹角为入角,入角增大反角增。 所有物体都反射,镜面反射漫反面。
透镜及其应用
❖ 1.透镜
说透镜,能透光;中间厚,凸透镜;中间薄, 凹透镜。
会聚作用凸透镜,发散作用凹透镜。 平光会聚到一点,焦点F来表示。 焦点到达镜光心,距离叫作镜焦距(用f表
示)。
❖ 2.生活中的透镜
物远像近照相机,缩小实像且倒立。 物近像远投影仪,放大实像且倒立。 物像同侧放大镜,正立放大一虚像。 实像倒立虚像正,实像异侧虚像同。
3.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 也听不到彼此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_真__空_____不能传声。
4.用两个小纸盒和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说明 _____声__音__可__以__通__过__固__体__传__播__。
5. 上课时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主要过
程是:老师的声带__振__动__ ,在空气中产生 _声__波___,再引起学生的鼓膜_振__动__ 。
电压、电阻
1.电压表 电压表,测电压,电路符号圈中V。 测谁电压跟谁并(联),“+”进“-”出勿接反。 通常先画连电路,最后添加电压表。
量程选用3V,0.1伏一小格。 量程选用15V,一小格为0.5(V)。 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 并联电压之特点,支压都等电源压,U1=U2=U。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__线____且_速__度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
运 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不__相__等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的 平均速度:
快 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V=s/t=15km/0.5h= 30km/h (3)t=s/v=15km/40km/h=0.375h=22.5min 答:(1)标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的路程 s=15km;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30km/h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慢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通过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常考速度估测: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m_/_s_;男子百米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 度约为1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5 m/s;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3_4_0_m__/s__。
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长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课桌的高度约75_cm__;物理课本的
度 和
长度约26 cm,宽度约18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 cm;
时 间
一张纸的厚度约0.1 _m_m__。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精品教学课件

素养目标
2.会画三种特殊的光线。 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 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探究新知
摄摄像照相头相机机镜镜头头
显微猫镜眼
眼镜
透镜
这些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 一部分的光学元件。
光通过透镜时会发生折射,透镜就是 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仪器。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 用手电筒垂直照射一面透镜并使光束射入倒扣的烧杯中,通过 观察如图可以确定__丙__图中是凹透镜。实验中光束很模糊,不容 易观察,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清晰,请你提出一个改进建议C: ___在__烧__杯__中__充__入__烟__雾_______。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 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 )。
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两边的焦距相等。
探究新知
凹透镜也 有焦点吗?
F
F
凹透镜有
几个虚焦
点?
f
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 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如图,表示对入射光线起会聚作用的图是( B )
A.(a)图和(b)图 B.(a)图、(b)图和(c)图 C.只有(a)图 D.(a)图、(b)图、(c)图和(d)图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 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 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凸__透____镜,“取火”应 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焦__点____位置;这是利用了该透镜对光线 有___会__聚_____作用。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2. 力
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第七章 力 第二节 弹力
复习提问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
1、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发生 形变;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 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反作用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反作用力 作用力
反作用力 作用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
压路机
施力
接触 受力
物体
? 物体
不接触
地球对苹果的万有引力
磁铁对小球的磁力
地球与月球之间有引力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
小结
物体发生形变
1. 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点
2.使用弹簧测力计不必要的是( A ) A.弹簧测力计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
2、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D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
——力的方向
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门 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
——力的作用点
打台球时,力 的大小、方向、作 用点都很重要
3.力的示意图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精品教学课件
探究活动1:边说话边把手放在声带上。 (1)你的手指感觉到了什么? (2)当你不说话时,还能感受到振动吗?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探究活动2:拨动张紧到一定程度的橡皮筋。
(1)你听到声音了吗? (2)橡皮筋在做什么运动? (3)这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 (4)当橡皮筋停止振动,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内容导览
声音 的产生
声音的 传播
声速
学习目标
1.认识声音的产生。(重点) 2.认识声音的传播,真空不能传声,认识声音在不同 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重点) 3.了解回声测距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难点)
导入新课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会立即停止。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固体
鸟鸣: 鸟的鸣膜振动发声
液体
气体
涛声:
雷声:
海水拍打振动产生 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爆鸣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以下物体是靠什么振动发出的声音?
课后研讨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请以课堂反思的方式写 一写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总结点评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很成
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 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 现新大陆吧!
知识点二 声音的传播
(3)如果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尽,玻璃罩内变成真空, 你还能听到音乐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总复习 练习题教学课件PPT初二公开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总复习 练习题教学课件PPT初二公开课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 机械运动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021山西阳泉期末]小明同学为方便学习,预备网购一台口袋打印机,卖家提供的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口袋打印机的宽度为( )A.8 mmB.8 cmC.8 dmD.8 m答案1.B 【解题思路】 一般手机的宽度在7 cm左右,由题图可知,口袋打印机的宽度与手机宽度接近,约为8 cm,故B符合题意.2.下列长度单位换算的算式中,正确的是( )A.7.5 m=7.5 m×100 cm=750 cmB.270 mm=270 mm÷1 000=0.27 mC.360 km=360×1 000=360 000D.45 m=45×100 cm=4 500 cm答案2.D 【解题思路】 “7.5 m×100 cm”得到的单位不是“cm”,A错误;270 mm=2701 000 m=0.27 m,B错误;“360×1 000”得到的数值无单位,C错误;D换算过程正确.3.[2021湖北十堰张湾区期中]请你在数字后补充合适的单位.八年级人教版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7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某中学生的身高为1.68 ;教室宽约为60 .答案3.【参考答案】 mm cm m dm4.[2021河北秦皇岛海港区期中]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C.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答案4.C 【解题思路】 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A、B、D正确;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不是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也可从任一整刻度线测起,故C错误.5.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正确的是 (填选项代号),这支铅笔的长度为 .答案5.【参考答案】 D 4.65 cm【解题思路】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A错误;测量时一般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任一整刻度线测起,B 错误;放置刻度尺时,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C错误.对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题图D所示,这支铅笔的长度为4.65 cm.是1 mm的刻度尺测量其长度时,记录数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3.6 cmB.4 cmC.3.61 cmD.3.612 cm答案6.C 【解题思路】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为3.6 cm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故A不符合题意;读数为4 cm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dm,故B不符合题意;读数为3.61 cm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故C符合题意;读数为3.612 cm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m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小明用刻度尺正确地测出了课桌的长度是6.72 dm,其准确值是 ,估读值是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答案7.【参考答案】 6.7 dm 0.02 dm 1 cm【解题思路】 课桌的长度为6.72 dm,倒数第二位数字7对应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最末一位数字为估读的数字,其余数字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6.7 dm,估读值为0.02 dm.8.一木板的真实长度是1.054 32 m,甲同学用分度值是1 cm 的刻度尺去测此木板的长度,测量结果接近 m;乙同学用另一把刻度尺测量,测得的结果是1.054 3 m,则乙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估读到 .答案8.【参考答案】 1.054 1 mm 0.1 mm【解题思路】 该木板的真实长度是1.054 32 m,当用分度值是1 cm的刻度尺测量时,测量结果接近1.054 m;当测量的结果是1.054 3 m 时,倒数第二位数字4所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因此估读到了0.1 mm.9.观察停表表盘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表盘:小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 分钟,一个大格是 分钟,一个小格是 分钟.(2)大表盘:大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 秒,一个大格是 秒,一个小格是 秒.(3)读数:先读小表盘对应的 ,再读大表盘对应的 .(均填“分”或“秒”)(4)图中停表的示数是 s.知识点4时间的测量答案9.【参考答案】 (1)15 1 0.5 (2)30 1 0.1 (3)分 秒 (4)337.5【解题思路】 (4)先读小表盘对应的分,即5 min;再读大表盘对应的秒.读大表盘时要注意,若小表盘指针指在前半个格,则对应大表盘指针应在0~30 s 间读数,若小表盘指针指在后半个格,则对应大表盘指针应在30~60 s 间读数.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小表盘指针指在后半个格,故大表盘应读作37.5 s,所以停表的示数是5 min 37.5 s=337.5 s.10.[2021山东临沂兰陵期中]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错误B.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避免C.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D.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造成的答案10.C 【解题思路】 误差和错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A错误;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B 错误,C正确;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等的影响而产生的,而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造成的,故D错误.11.[2021河北唐山迁安期中]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使测量结果更精确,下列说法不可行的是( )A.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测量数据不合理时,可进行适当修改C.更换更精密的测量工具D.改进测量方法答案11.B 【解题思路】 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可以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等.故A、C、D正确.测量数据不合理时,不可进行修改,要实事求是,B错误.故选B.12.[2021四川成都十一中期中]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 cmB.2.357 cmC.2.35 cmD.2.4 cm答案12.A 【解题思路】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表明物体的长度测量了三次,应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求得的平均数若是除不尽的,应计算到比测量值的位数多一位,然后四舍五入,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故物体的长度为L=(L+L2+L3)÷3=(2.35 cm+2.36 cm+2.36 cm)÷3≈2.36 cm.113.物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把钢尺在 20 ℃时是准确的,如果在0 ℃时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测得的长度数值比实际长度 (填“小”或“大”).这个偏差属于测量中的 (填“错误”或“误差”).答案13.【参考答案】 大 误差 【解题思路】 由于热胀冷缩,所以在0 ℃时钢尺收缩,长度变小,但上面的数字并没变,故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这个偏差属于测量中的误差.1.[2020山东聊城期末]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kuǐ)”,举足两次为“步”,即迈出两足是一步.根据题中所述,古代所说的一步的距离大约是(以成人为例)( )A.0.7 mB.1.5 mC.15 cmD.70 dm答案1.B 【解题思路】 举足一次为“跬(kuǐ)”,举足两次为“步”,根据题中所述,古代所说的一步即“举足两次”,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迈了两步,距离大约为1.5 m.2.[2021广东深圳实验学校期中]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B.测量时,课本的左边未对准零刻度线,就把课本右边所对的刻度值当作课本的长度C.读数时,估读到了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D.读数时,人的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答案2.C 【解题思路】 A、B、D项均是错误,而不是误差;C项读数时,估读到了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的数值不准确,这是误差,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故C符合题意.3.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A.比真实值偏大B.比真实值偏小C.和真实值一样D.无法判断答案3.B 【解题思路】 将皮卷尺拉得太紧,皮卷尺刻度线间的距离将变大,则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小.4.[2021河南漯河期中]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刻度尺最合适的是( )A.量程3 m,分度值1 mm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答案4.A 【解题思路】 C、D项刻度尺的量程太小,不符合题意;躺着和站立时的身体长度相差不大,应选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即A符合题意.5.[2021河北石家庄高邑期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正确测得一物体的长度为0.151 0 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最右边的“0”无意义,可以去掉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C.小明测量过程中方法准确无误,所以没有测量误差D.该测量结果还可以记录为15.10 mm答案5.B 【解题思路】 最右边的“0”是估读值,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当正好在整数刻度时,我们就应估读为“0”,故A错误.由题图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故B正确.小明测量过程中方法准确无误,但误差是不能避免的,故C错误.0.151 0 m=151.0 mm,故D错误.6.[2020上海大同初中月考]用甲、乙、丙三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测得三个数据:2.32 dm、23.20 cm、232.0 mm,则分度值相同的刻度尺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都不相同答案6.B 【解题思路】 对于2.32 dm,3对应的单位是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对于23.20 cm,后面的2对应的单位是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对于232.0 mm,后面的2对应的单位是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7.如图1所示停表的示数是 min s;如图2所示停表的示数是 min s.答案7.【参考答案】 3 48 3 18【解题思路】 题图1、图2中大表盘的秒针指示的位置相同,关键是看小表盘的分针指示的位置.题图1中,分针指示在3.5 min以后,因此秒针指示的时间是48 s,即示数是3 min 48 s;题图2中,分针指示在3 min到3.5 min之间,因此秒针指示的时间是18 s,即示数是3 min 18 s.8.[2021 辽宁锦州期末]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用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cm.用B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cm.用 (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答案8.【参考答案】 0.1 3.25(±0.01) 3.3(±0.1) A【解题思路】 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从零刻度线开始测,物体的长度为3.25 cm;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从零刻度线开始测,物体的长度为3.3 cm;A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所以用A刻度尺测量的结果更精确.9.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 cm、12.83 cm、12.8 cm、14.82 cm、12.80 cm.(1)各位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 ,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2)其中测量结果明显错误的是 同学,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刻度尺的 不同.(4)如果上述四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 mm,则 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其原因是 .(5)用这把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得的钢笔的长度应该是 cm.答案9.【参考答案】 (1)误差 不可以 (2)丁 可以 (3)分度值 (4)丙 没有估读值(或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12.82【解题思路】 (5)若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则只有甲、乙、戊三位同学的测量结果是正确的,则钢笔的长度L=12.82 cm+12.83 cm+12.80 cm3≈12.82 cm.专项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2021天津河西区期中]如图所示的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1.C 【解题思路】 A选项,测量的长度不是硬币的直径,错误;B选项,硬币左端未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对齐,错误;D选项,硬币下端未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对齐,错误.故选C.2.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相同的纸的厚度,然后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丝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只使用一把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答案2.D 【解题思路】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相同的纸的厚度,然后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采用的是累积法,故A做法正确;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细金属丝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采用的是累积法,故B做法正确;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故C做法正确;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需要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或三角板和刻度尺各一把,故D做法错误.故选D.3.某同学测量细钢丝的直径时,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41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钢丝圈的长度是 cm,细钢丝的直径是 mm.若由于疏忽,在数钢丝圈数时少数了一圈,则所得结果将 (填“偏大”或“偏小”);若在绕圈时钢丝之间有空隙,则所得结果将 (填“偏大”或“偏小”).若第二次测量时排绕了5圈,与第一次相比,第 次测量的误差较小.答案3.【参考答案】4.95(±0.01) 1.2 偏大 偏大 一【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钢丝圈的长度L=4.95 cm,n=41,故细钢丝的直径d=4.95 cm41≈0.12 cm=1.2 mm.若少数一圈,测量的长度不变,则计算时分母变小,所得结果将偏大;若钢丝间有空隙,则测量得到的钢丝圈长度将变大,所得结果也将偏大.4.[2021 河南洛阳伊川期中]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 cm.答案4.【参考答案】 1.85【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四枚硬币的直径和为7.40 cm,所以一枚硬币的直径为1.85 cm.5.左图表示用圆规测曲线长度的一种方法,先将圆规两脚分开,再用圆规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总段数n,然后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l,那么曲线的长度L= .甲、乙两同学用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同一曲线的长度,他们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 mm、10 mm,他们的测量方法、读数、记录、计算均正确,但两人测得的结果却不同,那么, (填“甲”或“乙”)的测量结果较准确.答案5. 【参考答案】 nl 甲【解题思路】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小,越接近两脚之间曲线的长度,所以甲同学的测量结果较准确.6.[2021 河北唐山丰南区月考]一条纸带厚薄均匀,小亮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填“A”或“B”).A.2−1B.2−12答案6.【参考答案】 B7.请写出用刻度尺测量地图上从北京到上海铁路线(京沪铁路)长度的方法以及如何计算出京沪铁路实际里程.(辅助器材不限)答案7.【参考答案】 找一段柔软的棉线,使棉线与地图上的京沪铁路线完全重合,然后测出这段棉线的长度,就得到了地图上京沪铁路线的长度.用该长度除以比例尺,即可得出京沪铁路实际里程.归纳总结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 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微小量的数据.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硬币的厚度等.(2)平移法:当一些物体的长度(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隐藏在物体内部时,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利用平移法测量硬币直径和圆锥高度的示意图,其中硬币直径为7.50 cm-5.00 cm=2.50 cm.甲 乙(3)化曲为直法: 测量曲线的长度时,可以用一段不可伸长的细线与曲线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轻轻地把细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两记号间的长度,也就是曲线的长度.(4)滚轮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花坛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以滚动的圈数就可得出花坛的周长.利用此方法还可测量操场跑道、某段道路的长度等.(5)化整为零法:若被测量物体的长度远远超过了刻度尺的最大测量值(如测一卷铁丝的长度),或不便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可先选取物体的一小部分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然后设法(如称重)测出整个物体与这一小部分的倍数关系,最后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求出整个物体的长度.第2节 运动的描述第一章 机械运动1.我们说某物体在做机械运动,是指该物体( )A.正在运动B.正在改变运动的快慢C.处于静止状态D.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答案1.D 【解题思路】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2.【关注传统文化】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孤帆一片日边来C.一行白鹭上青天D.霜叶红于二月花答案2.D 【解题思路】 水向东流,水的位置随时间在发生变化,是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孤帆一片日边来”,船的位置随时间在变化,是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是机械运动,故C 不符合题意;“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物体的颜色,不是机械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C.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D.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答案3.B 【解题思路】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具体选哪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不事先选定参照物,说某个物体是运动的或静止的毫无意义.故B正确,A、C、D错误.4.我们确定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定 ;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于日晷的盘面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答案4.【参考答案】 参照物 运动【解题思路】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首先选择参照物;影子和日晷的盘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5.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答案5.C 【解题思路】 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都市蚂蚁”概念车相对于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都市蚂蚁”概念车是运动的;而该车相对于车内的驾驶员,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故C正确.6.[2021福建漳州期末]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同步卫星在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是 的,以太阳为参照物是 的.(均填“静止”或“运动”)答案6.【参考答案】 静止 运动7.[2021山西大同期末]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如图所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探测器是静止的( )A.发射架B.运载火箭C.月球D.地球答案7.B 【解题思路】 发射升空过程中,嫦娥五号探测器相对于发射架距离越来越远,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结合题意,运载火箭携带嫦娥五号探测器升空的过程中,嫦娥五号探测器相对于运载火箭的位置不变,所以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探测器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8.下面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月亮躲进云里B.太阳从东方升起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D.观光电梯里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答案8.B 【解题思路】 月亮躲进云里,被研究的物体是月亮,月亮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是以云朵为参照物的,A不符合题意.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是被研究的物体,太阳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B符合题意.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被研究的物体是树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和地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树木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观光电梯里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被研究的物体是地面,D不符合题意.故选B.9.学校运动会上4×100 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A.都站在原地不动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不动答案9.B 【解题思路】 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保持相对静止,为了节省时间,取得好的成绩,两运动员需在奔跑过程中完成传接棒,故B正确.10.[2021 广东广州白云区期末]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有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答案10.D 【解题思路】 题中关键部分“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有动”,说明甲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A 错;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说明甲、乙两车的相对位置在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既然甲车是静止的,那么乙车必然是运动的,C错;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应是运动的,B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应是运动的,D 对.故选D.11.[2021 黑龙江哈尔滨五常期末]在一张白纸上画一片草地,草地上画一个小洞,将一个小球放在图中草地上.分别进行以下操作:①纸不动,将小球拉到“洞”中;②保持小球不动,拉动白纸,使小球进入“洞”中.两种情况下小球的运动结果 (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过程说明了 .答案11.【参考答案】 相同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解题思路】 纸不动,将小球拉到“洞”中和保持小球不动,拉动白纸,使小球进入“洞”中,都是使小球进入“洞”中,不同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①中小球相对于地面某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②中小球相对于地面某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由此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2021 广东广州海珠区月考]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运动路线是直的、运动路程不变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D.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答案1.D 【解题思路】 A项,空气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B项,做机械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参照物,否则无法确定这个物体的运动情况,C错误,D正确.故选D.2.棋盘上摆放有三个棋子,如图甲所示,图乙则是三岁的小宇移动了棋子后的样子.相对于棋盘,位置发生了变化的棋子是( )A.只有3号B.只有2号和3号C.只有1号和3号D.1号、2号和3号答案2.D 【解题思路】 比较可知,1号、2号棋子均向右移动了1格;3号棋子向下移动了2格后又向右移动了1格.所以三个棋子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黄、
、蓝、
、紫的现象
绿

光的色散 光的三原色:红、 绿 、蓝
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夜视仪
紫外线 :验钞机
教材图片
考查内容
1.小孔成像是由 光的直线传播 形成的。 其所成的像是 倒立
的实像 ,其大小由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以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决
(教材P88
图4.1-7)
(教材P90
图4.1-9)

定。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 缩小 的像;当物距等于像距时成 等
(教材P105
图4.5-1)
“不是”)单色光
考点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象辨析
1. (山东枣庄中考)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 水中桥的倒影
C. 水中“弯折”的筷子
D. 雨后的彩虹
A )
2. (甘肃金昌中考)小林到兰州游玩,下列他看到的光现象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C )
A. 高大挺拔的黄河楼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倒影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
B. 晚上的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变幻出不同颜色,是光的色散现象
C. 白天看到白塔山标志性建筑——白塔,是光的反射现象
D. 看到倒垂在清澈黄河水中柳树树枝被“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3. 一首木兰诗,描述了古代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事。其中诗句“对镜贴花黄”涉及的
光现象是(
B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4. (云南中考)如图所示的“手影”游戏中,影子的形成原因是(
第4题图
A. 光的反射
B. 光的直线传播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义务教育教材内容解读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义务教育教材内容解读课件

目录
第一部分 《物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目录结构比对 第二部分 《物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整体重要变化 第三部分 《物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变化要点解读 第四部分 《物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五部分 《物理新教材(2024人教版)》各章节教学安排
第一部分 目录结构比对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2、体现学科育人要求,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重视知识建构及其与情境的关联,促进物理观念形成 密度的引入及其探究性实验,突出了密度概念的本质特征,完成了概念的正确建构。引导学生用物理学视 角观察周围事物,把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进行关联,促进物理观念的形成
认识科学本质,强调态度责任 通过物理规律的发现和应用,引导学生体会物理学对人类认识深化及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实验中培养学 生求真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设置专门栏目强化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2、教材内容更新: ②修订知识类 新教材对“量程”等关键概念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义,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学 生理解的深入与准确。
2、教材内容更新: ③修订实验探究 新教材加强了实验内容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通过必做实验与非必做实验的调整,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 力。 (1)必做实验变化分析 名称调整数量8个,占比89%;内容深度调整3个,占比33%;内容小幅调整5个,占比56%。
第三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共设计了12个以节(章)为单位的跨学科实践项目, 体现了课程标准关于“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 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的内容要求。
(2)非必做实验变化分析 名称调整数量3个,占比30%;内容深度调整4个,占比40%;内容小幅调整5个,占比50%。
2、教材内容更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本章复习和总结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本章复习和总结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本章复习和总结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 规定的.
2.知道温度计的原理、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 计测量温度.
3.知道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 形态.
4.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知道熔化过程吸 热,凝固过程放热.
5.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6.知道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知道汽化现象的 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知道汽化过程吸热、 液化过程放热.
A.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脚下事先抹上了一种高级绝热防护剂 B.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跳跃式地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时间短,炭 火来不及灼伤脚 C.这个表演者一定是用汗脚踩在炭火上一步步轻松地走过去的 D.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轻轻地踮着脚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面积小, 即使灼伤也不厉害
解析:本题综合汽化和热学有关知识(如热的不良导体等)来进 行发散思维.当赤着的脚踩上炭火时,灼热的炭火使脚底的汗水迅速 汽化,立即在脚底下形成一个很薄的蒸气层.由于气体是热的不良导 体,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内,对脚板将起到绝热防护作用,行走中脚上 流出的汗水部分地补偿了汽化所需的水分.如果脚底下还沾上了一 层炭灰(未汽化完的汗水成为调和剂),将使表演者能多走上几步. 这里关键是表演者要有足够的汗水和不让保护层失效,所以只能是 轻轻地一步一步走.因为跳跃、踮着脚走均不能提供足够的汗水,且 容易使脚陷进炭火,从而使保护层失效.
(1)图乙是__冰____(选填 “冰”或“蜡”)的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 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 度,它的示数是___5_2_℃.
解析:图乙的熔化图象中有一段吸收热量而温度保 持不变的过程,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所以是冰,蜡是非 晶体;温度计的示数为52℃;固体熔化过程中要吸收 热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课件 (共50张PPT)【优质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课件 (共50张PPT)【优质课件】.ppt
23
这时三线重合 入射角= 0 ° 反射角= 0 °
O
• 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它将被垂直 反射出去
24
光的反射定律:
•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 平面内 (三线共面)
•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线分居)
•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两角相等)
25















26
作图:
47
将一小平面镜平放在一张白纸上, 用手电筒的光正对着镜面照射, 从侧面看去,镜面和白纸哪个比 较亮?
回去做做,看谁观察更仔细!
48
作业: 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N
N
N
600 600
300 o
图1
450
O 图2
O
49
作业:
N
O
作出反射光线
图3
1200
O
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图4
50
镜面反射
漫反射
35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分类
不同点
相同点
反射面 平行光入射 现象举例
镜面反 光滑平面 反射光仍平行, 水面倒影镜

只在一个方向
中花
看到反射光
都遵守光 的反射定

漫反射 凹凸不平 (粗糙)
反射光向各个 看到粉笔字、 方向,能在各 看银幕上的 个方向看到反 电影
射光
36
我们能从各 个方向看到 不发光的物 体,是因为 光在物体表 面发生了漫 反射的原因。
光的反射
1
课前复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PPT课件(688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PPT课件(688张)

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记录时写上单位
讲授新课
练一练
1.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 程: 5 N ; 分度值: 0.2 N ; 测量值: 1.4 N 。
讲授新课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来比 试臂力,结果两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谁用的拉力大?
本题考查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 的关系。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 簧的伸长量就越长,所以同一个弹 簧拉力器,哪一个同学使弹簧的伸 长量长,哪个同学所用的拉力就大。
标出力的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力。 力的表示:
(1)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 (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箭头末端标注力的大小(符号)。
讲授新课
知识拓展:在力的示意图旁边选定一个标度,以它为标 准画出表示这个力大小的线段的长度,这样表示力的图 叫力的图示。 例如,用50 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箱子前进。力 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程度的关系。
结论:外力越大,物体形变的程度就越大。
讲授新课
活动
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活动要求:在弹簧下挂钩码,记录钩码的个数和弹簧 的伸长量,分析得到的数据
次数 1 2 3
钩码的个数/个
弹簧的伸长量/cm
结论: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越长。
讲授新课
1.主要构造 2.测量原理 3.正确的使用方法
讲授新课
F=80N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标上力的大小
讲授新课
例题: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用100N的力提水桶 F=100N
2.用200N的力向右推小车 F=200N
3.用150N的力按图钉 F=150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和望远镜
• 显微镜:物镜—防大的实像,目镜—放大 的虚像。
• 望远镜:利用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增大 视角。
• 视角:眼睛对被观察的物体或像所成的角 度。 视角大小与物体或像的大小和远近有关, 视角越大,感觉物体越大。
视角
热学
一、温度
1、温度表使物体的 冷热程度 。 2、温度的单位:摄氏度 (oC)。
乐音是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声音 噪声是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声音 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 息、学习、工作和听觉的声音,都属于噪 声
控制噪声的途径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光学部分 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直线传播 真空 中的光速最快:
c= 3×108m/s=3×105km/s 光年是距离单位
• 焦点—凸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实焦点)。
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发散光的反向延
长线相交于一点(虚焦点)。
• 焦距f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主光轴
光心
主光轴
光心
C
C/
C
O
C/
F
F/
F/
F
f
f
f
f
透镜特点
透镜 形状 性质
凸透镜
中间厚 边缘薄
会聚
凹透镜
中间薄 边缘厚
发散
眼镜
远视眼镜 (老花镜)
• 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而温度 不变 ,凝固时不断放热而温度 不变。
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熔化时一边吸热一边 升温,凝固时一边放热一边降温。
④熔化和凝固图像

温度/ 0C

熔 化
熔点
熔化过程 固液共存


0

温度/ 0C

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温度/ 0C

凝 固
凝固点
凝固过程 固液共存


时间/min
0
非 晶 体 凝 固 图 像
时间/min
温度/ 0C 0
时间/min 时间/min
汽化
• 汽化有 蒸发 和 沸腾 两种方式
•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 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入射角= 0o)。
入射角
折射角
折射角
入射角
• 光的色散
光的颜色
• 色光的混合 色光三原色是 红绿 蓝
• 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通过 它的色光决定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 反射 的色光决定
• 颜料的混合 颜料三原色是 红 黄 蓝
看不见的光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 虚 像;像与物 等大 ;像与物到
镜面 等距;像与物的连线 垂直于镜面。
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它本身并不发光。
A
A/
B
B/
光的折射规律
•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 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 线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和侧壁。 • B、要等候到示数 稳定后再读数。 • C、不要拿出温度计来读数,视线要与温度
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④体温计
• 体温计的量程是 35 oC ~ 42 oC , 分度值是 0.1 oC。
• 体温计的缩口能使水银柱收缩时在 该处断开,停留在上方,所以,它 能离开人体后再读数。下次使用前 要甩下水银柱。
实像和虚像
• 实像由实际折射光线会聚而成。 • 虚像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S/
S
O
F/
F
S
F
F/
O
S/
像的大小变化
• 当 u> f 时成实像,此时,物近像 远像 大 ,
物远像近像小 。
• 当 u< f 时成虚像,此时,物体越靠近焦点
像越大。
③/
① ②③
f
①/ ②/
①/
②/ ①②
f
眼睛和眼镜
• 眼球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 于 凸透镜 ,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是
倒立缩小的实像。
• 近视眼对光线会聚过强,会聚于视网 膜 前 ,要用凹透镜发散来矫正。
远视眼对光线会聚过弱,会聚于视网
膜 后 ,要用凸透镜会聚来矫正。

眼镜度数D=
±
100 f
,“+”表示凸透镜
(远
视镜片),“ _ ”表示凹透镜(近视镜
近视眼镜
凸透镜成像
物距u
像的情况
像的位置和像距v
u>2f 倒立、缩小、实像 异侧,2f>v>f
2f>u>f 倒立、放大、实像 异侧,v>2f
u<f 正立、放大、虚像
同侧
u=2f 倒立、等大、实像 异侧,v=2f
应用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2f f
f 2f
2f f
f 2f
2f f
f 2f
2f
f
f
2f
• 太阳光谱 红外线 、红光、橙光、黄光、绿光、蓝光、 靛光、紫光 、紫外线 。
• 在光谱的 红 端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 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红外线越强 。
• 在光谱的 紫 端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 紫外线。
• 几个名词:
透镜
• 主光轴 —镜面的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
• 光心 —透镜中心。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
光的反射定律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 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法线
入射角
反射角
反射的两种形式
镜面反射
漫反射
镜面反射:在光滑表面上的反射;入射平 行光,反射光也平行。 漫反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反射;反射光总 是向四面八方 。
中考复习
声学部分 光学部分 热学部分
电学部分 力学部分
声学部分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空气中的声速通常取 340m/s 。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音调由振动 频率 决定 响度由 振幅 决定 音色表示声音的特色
声的利用
声可以传递 信息 声波可以传递 能量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二、物态变化
当物质的温度发生一定的变化时,物质的
状态会发生变化。 气

吸 热
华 放
凝 华


汽 化
化 吸
放 热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熔化和凝固
• ①晶体和非晶体。 有确定的 熔化温度 的物质叫做晶体。例:海波、冰、 各种金属。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叫做非晶体。例:蜡、松香、 玻璃、沥青。
• ②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 熔化 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的熔液凝固时的温度 叫做凝固点。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 。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为0度, 沸水 的温度为100度,再 等分100份,每一等份为1度。
3、温度计。
①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 ②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 规律制
成的。
③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 使用温度计之前要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 •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做到: • A、玻璃泡 浸没到液体中,不 碰容器的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