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校本课程资料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
素质教育从课程出发
课程是学校培养人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
破口。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素质教育
从课程出发”理念,积极探索“课程改革”之路,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广文课程体系,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
统一目标和特色目标、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课堂的高效,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落在了实处。
一、改造学科课程,夯实学校素质教育根基
“生本化”是改革学科课程的基本诉求,即以学生认知和
情感的发展需求为本,对学科课程进行增补删减或整合重组。我们通过建设“引桥课程”、有效整合教材、开展
“梯式练习”三条途径对学科课程进行静态改造,又通过
构建自主课堂对改造后的学科课程进行落实和深化。
1.建设“引桥课程”,破解学习难点
“引桥课程”是指为学生学习新知尤其是重难点的突破,
做好前置知识或背景的铺垫。初一学生的小初衔接、初二
学生的“两极分化”、高中学生的适应不良,都需要搭建
引桥解决。我们构建的“引桥课程”包含三个系列:
一是为初一新生实施的“入校引桥课程”,旨在帮助初一
新生消除学习的前置障碍,适应初中学习。其基本流程是:梳理与初中学习相关的前置知识-设计检测模块-实施检测
并进行分析-找到前置缺陷-建设引桥课程-实践验证并总结。每年,初一会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入校引桥,收效明显。
二是实施“难点引桥课程”,破解学习难点,减少“两极
分化”。各学科老师给学生搭建的“难点引桥”,密切联
系生活实际,从思维障碍寻找切入点,使学生对新知识的
学习置于“前置知识”的铺垫之下,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
越过“障碍点”。基本流程是:“各学科梳理知识点→面
向师生调研学习难点→研究难点背后的障碍点→建设引桥
课程→实践验证并总结”。
例如,化学学科在难点调查中发现,46.7%的学生认为“棉、羊毛、合成纤维的区分”是学习难点。通过进一步的调研,化学教师
找到原因,并据此建设了“难点引桥课程”。实施后再次调研,该
知识点的难度认同下降了14.3%。
三是实施“高中引桥课程”,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在初三为其顺利适应高中学习“搭桥”。通过对升入高中的毕业生跟踪回访,发现在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上,初高中学生存在衔接困难。针对以上情况,学校为各科教师配齐高中教材,各学科教师把与高中学习有关的铺垫,放在初中相应章节中处理,为将来高中学习奠定基础。
2.有效整合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整合教材是指教师以选用教材为蓝本,整合其他版本教材中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需求、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部分,整体移植或借鉴,使学习内容更加适合学生。为此,我们每学年为各学科提供3-5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各学科教师利用寒暑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科课程生本化的重要改造。
整合教材还包括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体系的整合。
例如,地理学科在学习国家区域地理时,整合为“低纬度的国家”、“中纬度的国家”、“高纬度的国家”三部分。
3.开展“梯式练习”,实现减负高效
“减轻学生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而学生的负担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过度的机械训练。我们分别
设计适应于“掌握基本知识”“综合运用知识”“拓展所
学知识”的ABC三级递进的“梯式练习”,满足不同学生
的学习需求。各学科开展“习题训练知多少”研究行动,
从“练习内容、练习方式、练习数量”着手,在“细、活、精”上下功夫。“梯式练习”大大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
了学习效果。
对国家课程的生本化改造还应包括自主课堂的构建。
为此,我们构建起了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讨论质疑,精讲点拨,巩固落实”为基本模式,以“教学环节,教学
内容,师生配合,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以“三讲三不讲”“删除无效环节减少无效劳动”“作业三布置三不布置”为三项基本原则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实现了由知
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化,保证了学生人人找到属于自己
的学习起点,人人都能解决属于自己的问题。
学科课程的“生本化”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调查显示,95%的学生喜欢现在的课堂,73.9% 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增强了,89%的学生比以前更爱学习,自信心更强。
二、构建活动课程,助推学生自主特长发展
构建活动课程包括活动课程化和活动课程的个性化两个方面。
1.学生活动“课程化”,提升课程价值,保障活动效果
调研发现,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排在首位的是“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坚持把学生活动课程化,将每年的学生活动全部纳入课程体系中,明确课程目标、实施方式、实施时间、实施要求、课程评价等,提升活动的价值,保障了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目前,已构建起包含“入校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主题教育课程、班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社团课程、‘节日’课程、阳光60'课程、演讲与口才课程、离校课程”在内的十大活动课程体系。
2.活动课程“个性化”,满足学生需求,促进特长发展
活动课程个性化包含活动课程的自主设计、自主选择、自主实施、自主评价和自主展示。每一项活动课程内容都是必修的,但参加何种具体课程模块,则是可选择的、个性的。
活动课程的实施坚持“自主参与、实践体验”。在推进方式上实行“主题引领,模块推进”,并对学生参与活动课程情况,进行学分认定,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喜欢但难以实施的课程。通过调研学生需求,我们确定了三大研究专题:初一“人与自然”,初二“人与自我”,初三“人与社会”。每学期,根据各学科共同涉及的内容,确定研究主题:如初一上学期“人与动物”,下学期“人与植物”。学生针对研究主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形成“小课题”进行研究。相同课题的同学组成研究小组,分工合作,学期结束时围绕同一主题进行的“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使学生真正实现了思想碰撞和成果分享。
三、创新学校课程,放大学校素质教育优势
这里所谓“学校课程”,特指学校基于特色培养目标而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中小学校应该在国家统一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基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和社会需求,确立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使之培养的学生具备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这种独特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特色化的“学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