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二)
《平法识图》课程标准
![《平法识图》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d8bdbc2b160b4e777fcf7c.png)
《平法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平法识图》课程属于建筑工程专业类的一门职业核心技术课程,是1+X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等级证书核心核心课程。
通过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标注,培养学生识图和空间想象能力,能更好的识读结构工程图纸。
三、课程开设学期及基准学时、学分
1、课程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2、基准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部分30学时,实践部分42学时。
3、学分:4学分;
四、课程任务
1.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专业核心课
2.课程设计
课程能力层次的设计,知识能力层次的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等。
3.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是工程造价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基础课程,是从事工程概预算及施工员工作的必修课程。
1、知识目标:
(1)了解建筑用钢筋及混凝土结构平法的基本知识
(2)掌握柱列表和截面注写方式,柱纵向钢筋的构造要求
(3)掌握运用剪力墙列表和截面注写方式,
(4)熟悉剪力墙水平和竖向钢筋的构造要求
(5)掌握梁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6)熟悉梁支座上部纵筋\下部纵筋\附加箍筋吊筋的构造
(7)掌握有梁楼板和无梁楼板的平法标注方法
(8)熟悉基础的平法制图规则
2、能力目标:
(1)能熟悉有关结构施工图平法制图规则有关标准规定的图示特点和表达方法;(2)能识读运用平法规则绘制的砼梁、板、柱、墙的结构施工图
(3)能具备读懂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的施工图的能力
八、本课程运行实训教学条件要求。
梁平法施工制图规则及钢筋翻样讲解
![梁平法施工制图规则及钢筋翻样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e79b96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6.png)
12
一、梁平法施工图的讲解
•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必注值)
• 当梁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 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 分号“;”将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隔开,少数跨不 同的在原位标注注明。
25
一、梁平法施工图的知识讲解
• 1.8 附加箍筋或吊筋
• 将其直接画在梁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 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写在括号内)。当多 数附加箍筋和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 统一注明,少数不同时,再原位引注。
二、梁平法施工图中的标准构造详图 • 二、梁平法施工图中的标准构造详图
20
一、梁平法施工图的知识讲解
③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 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 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上部两边纵筋相同 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 不注。
21
一、梁平法施工图的知识讲解
• (2)梁下部纵筋:
• 1)当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 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7
一、梁平法施工图的知识讲解
• 1、梁平面注写方式
• 1.4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和一项选注 值(集中标注内容从梁中任一跨引出,规定如下)
• (1)梁编号(代号+序号+跨数+有无悬挑)(必注值)
8
一、梁平法施工图的知识讲解
• (2)截面尺寸(必注值)
• 注写梁截面尺寸b*h,其中b为梁宽、h为梁高,
• 梁上部钢筋:弯折至梁底,当
梁有加腋时伸至腋的根部位置。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实训课程标准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实训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e4cc27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0.png)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实训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实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35486〕承担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 〕审核〔建筑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10 〕批准〔〕批准日期〔2022.10 〕(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该课程是《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实训作业,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本课程课堂教学的内容,熟悉建筑、结构施工图的制图规则及表示方法,掌握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和技巧,初步具备识读框架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能力,为今后计算建筑、结构工程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本课程是《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工程预算》《工程软件应用》等课程的前修课程。
2.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建筑的构成要素、一般民用建筑的构造原理及典型做法、会用建筑制图标准及构造标准图集以及绘制及识读建筑专业施工图的能力。
具有熟练的绘制及识读建筑专业施工图的能力;能够根据工程及环境的具体条件,合理的选择或实施有效、可靠、经济、美观的建筑构造措施;具有熟练应用有关制图标准及构造标准图集的能力。
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创新与创业的基本能力;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的能力;具有公平竞争的能力;具有自学的能力;具有拓展知识、接受终生教育的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观察周围建筑实物,接受新鲜事物的素质。
3.课程设计本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选择一套办公楼完整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和图集16G101-1、2、3,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两周时间内完全读懂该套施工图的建筑和结构施工图,熟悉图例的表达方法,搞清建筑施工图中标高和结构施工图标高的差异完全掌握识图的方法和局部构造的表达方法,并通过抄绘全套设计施工图纸来巩固所学知识。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任务推动真实的学习过程,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学培养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
梁的平法识图与构造详图
![梁的平法识图与构造详图](https://img.taocdn.com/s3/m/bb7a073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0.png)
回顾梁内主要钢筋
上:上部通长筋 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 下:下部钢筋 左:左支座钢筋 中:架立钢筋 右:右支座钢筋 箍筋 吊筋 附加箍筋
抗震框架梁钢筋构造
钢筋 名称
纵向 钢筋
箍筋 附加 钢筋
钢筋位置
钢筋长度计算
上部通长筋 端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 构造筋(G)
扭筋(N) 拉筋
下部受力筋
加密区 附加箍筋
(11G101-1图集90页)
当为框支梁KZL时:
弯锚,纵筋伸入支座对边向下弯锚,通过梁底 线后再下插laE 〔 la . 弯锚长度= hc -保护层+ hb -保护层+ laE .
1.上部通长筋长度计算 〔请参考11G101-1图集第79页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 上部通长筋长度=各跨净长之和+各中间支座宽之和+左支 座锚固长度+右支座锚固 ➢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llE ➢ 搭接个数=上部通长筋长度/9000〔向上取整-1 ➢ 上部通长筋总长=各跨净长之和+各中间支座宽之和+左支 座锚固长度+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 梁上部通长筋在梁跨中1/3净跨范围内连接.
工程信息 C30、三级抗震、c=25mm、hc=600mm、 柱外侧纵筋:d=22
梁钢筋计算工程实例 如图所示,一级抗震,混凝土等级C40,混凝土保护层厚 度为25mm,钢筋定尺长度=9000mm,绑扎搭接〔接头
百分率为50% ,求梁内所有钢筋并完成下表.
解:①判断端支座的锚固形式并计算锚固长度: laE=ξaE×la=ξaE×ξa×lab = 1.15×1×29d=1.15×29×20=667mm 左支座hc-c= 600-25=575mm<667mm,故弯锚; 左支座弯锚长度=hc-保护层+15d=600-25+15×20=875mm 右支座hc-c= 800-25=775mm>667mm,故直锚. 右支座直锚长度=max<0.5hc+5d,laE>= max<0.5×800+5×20,667>=667mm ② 计算上部通长筋长度: 上部通常筋长度=左支座弯锚长+第一跨净长+支座宽+第二跨净长+支座宽+ 第三跨净长+右支座直锚长 =875+ 〔6900-600 +600+ 〔1800-600 +600+ 〔6900-300-400+667 =16442mm >9000mm,需要搭接. 搭接个数=〔16442÷9000向上取整-1=1个 搭接长度= llE × 搭接个数=1.4× laE ×1=1.4×667×1=934mm 上部通长筋总长=16442+934=17376mm
梁平法识图
![梁平法识图](https://img.taocdn.com/s3/m/90add4d789eb172ded63b792.png)
加腋(梁高度
变化)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Y500×250 Y:加腋 腋宽:500 腋高:250
加腋
加腋
加腋
腋高 梁底部轮廓线
腋高
腋宽
腋宽
加腋钢筋
加腋钢筋
返回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2)梁截面尺寸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2)梁截面尺寸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2)梁截面尺寸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通长筋指梁上部受力筋沿梁的长度方向不 截断。
架立筋的作用是和箍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钢 筋骨架。
上部通长 纵筋
① 上部只有通长受力筋,没有 架立筋,直接写通长筋筋的根数 、级别和直径
例:2 20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3)梁箍筋 箍筋级别: 直径:6,8,10,12… 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用“/”分隔 肢数:写在括号内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非框架梁、悬挑梁、非抗震梁采用不同箍筋间距和肢数, 用斜线“/” 分开;先写支座端部箍筋,后写跨中钢箍筋。
平面注写方式—原位标注
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
部分时,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悬挑部位
称为原位标注,主要包括:
1)梁尺寸 2)梁箍筋 3)梁支座上部纵筋 4)梁下部纵筋 5)梁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 6)梁标高 7)附加箍筋或吊筋
返回
平面注写方式—原位标注
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6)梁顶面标高高差
梁.墙.柱平法施工图
![梁.墙.柱平法施工图](https://img.taocdn.com/s3/m/e5ace52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5.png)
9.5 平法施工图9.5。
1概述1.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的产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设计标准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各设计单位采用了一些较为简便的图示方法,为了规范各地的图示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3年1月20日下发通知,批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样图》作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简称“平法”图集),图集号为03 GlOl一1,于2003年2月15日执行。
2。
平法表示方法与传统表示方法的区别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制图规则,整体直接地表示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布置平面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配合,就构成了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表示方法。
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柱、剪力墙、梁)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模板详图和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平法适用的结构构件为柱、剪力墙、梁三种。
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即平面整体表示图和标准构造详图。
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各种构件尺寸和配筋方式。
表示方法分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三种。
3。
常用构件代号在平法表示中,各种构件必须标明构件的代号,除表9-1中常用的构件代号外,又增加了在平法施工图中的常用构件代号,见表9—5:表9—5平法施工图的常用构件代号下面分别介绍柱、剪力墙、梁的平法施工图的绘制与阅读9。
5.2 柱平法施工图柱平法施工图的绘制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图9-19为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图9—20为柱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
它们的优点是省去了柱的竖、横剖面详图,缺点是增加了读图的难度.1。
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1)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的主要内容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包括平面图、柱断面图类型、柱表、结构层楼面标高及结构层高等内容,如图9-19所示。
图9—19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示例①平面图平面图表明定位轴线、柱的代号、形状及与轴线的关系。
如图中定位轴线的表示方法同建筑施工图.柱的代号为KZl,LZl等。
梁平法结构施工图识读
![梁平法结构施工图识读](https://img.taocdn.com/s3/m/6d65cea967ec102de2bd89d3.png)
2φ20 (支座负筋)
下部通长筋
4φ18
标注方法一
2φ20 2φ20 上部两跨通长筋均为2根直径20mm的二级钢筋,配在角部。
标注方法二
2φ20;4φ18 2φ20 上部两跨通长筋均为2根直径20mm的二级钢筋,配在角部; 4φ18 下部两跨通长筋均为4根直径18mm的二级钢筋,均匀布置。
标注方法三
平法优缺点:
优点:用数字化,符号化来表达结构。图面简明,清晰。设计绘图 工作量小。
缺点:需要掌握平法知识才能够读懂施工图。 钢筋的锚固,搭接等构造,需要查看平法图集,才能够得知。
适用范围:广泛采用,用于表达,梁,板,柱,剪力墙等结构构件 的配筋。
平法钢筋图制图步骤:
第一步:画平面图
平法钢筋图制图步骤:
第一节 传统表达法:断面详图法
断面详图法表达梁的施工图包括三部分: 1.模板图 2.配筋图 3.钢筋表
1.模板图
模板图主要表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外形、 预埋铁件、预留钢筋、预留孔洞的位置等, 一般规则矩形断面的梁不需要绘制模板图, 当梁的外形复杂或者预埋件较多时才画模 板图,例如工业厂房的吊车梁(吊车梁表 面需要很多预埋件和钢轨连接)。
φ6@100 (2肢箍)
2φ10 3φ22
2φ10 3φ22
KL1 300x600 φ6@100/200(2) G2φ16
2φ10
3φ22
在选定梁内标注钢筋(二)
上部纵筋 2φ10
上部纵筋 (支座负 筋)2φ10
下部纵筋 3φ22
非加密区箍筋 φ6@200 (2肢箍)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 标注和原位标注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目录
前 言 梁结构施工图基础内容 第一节 传统表达法:断面详图法 第二节 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原理) 第三节 梁平法图平面注写方式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088230d7d15abe23482f4d17.png)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平法施工图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
•梁平面注写方式: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注写其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梁平面标注分 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示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示梁的特殊数值•读图纸时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
梁代号XXA 表示一端悬挑,XXB 表示两端悬挑(悬挑不算在跨内)例如: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悬挑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梁集中标注:1 编号 2 梁截面 3 箍筋 (XX)、(XXA)、(XXB)XX JZL 井字梁 (XX)、(XXA)、(XXB) XX XL 悬挑梁 (XX)、(XXA)、(XXB) XX L 非框架梁 (XX)、(XXA)、(XXB) XX KZL 框支梁 (XX)、(XXA)、(XXB) XX WKL屋面框架梁 (XX)、(XXA)、(XXB) XX KL 楼层框架梁 跨数及是否带悬挑序号 代号 梁类型4 通长钢筋5 构造筋6 相对标高•1、梁编号:对图纸中不同的梁进行编号••2、梁截面尺寸,当为等截面梁是用b×h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b×h Y c1×c2表示。
当有悬挑且根部和端部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b×h1 / h2梁集中标注的内容•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和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用“/” 区分。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为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为150,两肢箍。
18Φ10@15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为10,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的跨中部分箍筋间距200,两肢箍。
•4、梁上部通长钢筋或架立筋配置。
当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加号连接,角筋写在前面,架立筋写在后面。
2Φ22+(4Φ12):其中2Φ22表示通长筋,4Φ12为架立筋3Φ22 ;3Φ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Φ22 的通长筋,下部配置3Φ20 的通长筋•5、梁的侧面纵向构造筋或受扭钢筋配置当梁复板高度h≥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平法标注图解
![平法标注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8220fb279e31433238689326.png)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规格的纵筋相联表示,并将角部 钢筋写在“+”号前面。例如2φ25+2φ22 表示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顶梁的中 部。
当梁上部支座两边的纵向筋规格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上部支 座两边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一边标注,另一边可省略标注。
②梁下部纵向钢筋 当梁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用“/”号将各排纵向钢筋自下而上分开。 例如梁下部注写 为6φ25(2/4)表示梁下部纵向钢筋为两排,上排为2φ25,下排为4φ25,全部钢筋伸入支座。 当梁下部纵向钢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例如梁下 部注写为6φ25 2(2)/4 表示梁下部为双排配筋,其中上排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4φ25全部伸入 支座。
平法标注图解
1、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与特点
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清楚、直观性强,图纸数量少,设计和施工人员都很欢迎。 为了保证 按平法设计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建设部已将平法的制图规则纳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 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GJBT-518 03G1011)。
表示梁支座上 部有四根纵筋
该跨梁下部配 筋
表示悬挑部分的 箍筋
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 25, 下一排纵筋为4 25全部伸入支座
图 KL-1配筋图(平法)
1)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的形式如图所示。
①梁截面标准规则。当梁为等截面时,用b×h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b×hYc1×c2表示, 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不同时,用斜线分割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即b×h1/h2。
梁上部钢筋
2 16悬臂端下部钢筋
梁钢筋工程计算—梁平法制图规则
![梁钢筋工程计算—梁平法制图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7bf3f8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b.png)
4 梁平面布置图
梁平法施工图,系指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或截面注写 方式表达,梁平面布置图应分别按梁的不同结构层(标准层),将全 部梁和与其相关联的柱、板一起采用适当比例绘制,要求放入结构层 楼面及层高表,以便明确指明本图所表达梁标准层所在层数,以及提 供梁顶面相对标高高差的基准标高。
除注明单位者外,梁平法施工图中标注的尺寸以毫米(mm)为单 位,标高以米(m)为单位。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梁平法施工图,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 方式表达。
表2 梁平法注写方式分类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目录
1
梁基础知识说明
2
梁平法制图规则
目录
1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2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8
3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不深入支座的梁下
部纵筋长度规定
4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原位标注
梁原位标注内容
一般需要原位标注的内容有: 1)梁尺寸 2)梁箍筋 3)梁支座上部纵筋 4)梁下部纵筋 5)梁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 6)梁标高 7)附加箍筋或吊筋
梁原位标注内容
上部受力筋
下下部部受受力力筋筋
目录
1
梁支座上部纵筋
2
梁下部纵筋
3
附加箍筋或吊筋
4
修正集中标注中某项或某几项不适 用于本跨的内容
9
6
梁的截面注写方式
梁平法制图规则综
合表述
7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
目录
1
梁编号
2
梁截面尺寸
必
3
梁箍筋
注
4
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梁 下部通长筋
第三讲,梁的平法制图规则
![第三讲,梁的平法制图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ddae522accbff121dd368312.png)
集中标注——4、通长筋
•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同 什么情况下有架立筋? 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对焊接连 接的钢筋),该项为必注值。 •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 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 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 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 • 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 例:2 22 + (4 12)
•
2
22 + 4
20
有什么不同?
集中标注——通长筋
•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 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 筋的配筋值,用分号“ ;”将上部与下部 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 按原位标注处理。 • 例 3Φ22;3Φ20
集中标注——5、侧面纵筋
•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 • 当梁腹板高度 hW≥450mm 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以大写 字母 G 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 称配置。例 G4Φ12。 • 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以大写字母 N 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 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例 N6Φ22。 • 注:1、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 15d。 • 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 ll 或 llE(抗 震);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下部纵筋为3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第二跨跨距5800,下部纵
筋为4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以后类推
原位标注——梁下部纵筋
• 梁下部纵筋: • 4、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筋的 纵筋值是,则不需要在梁的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 5、当梁设置竖向加腋时,加腋部位下部斜纵筋应在支座下 部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里。 • 当梁设置水平加腋梁时,水平加腋内上下部斜纵筋应在加腋 支座上部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内,上下部斜纵筋之间用“/”分 隔。 • 当多跨梁的集中标注中已经注明加腋,而该梁某跨的根部却 不需要加腋是,则应在该跨原位标注等截面的b×h,以修正 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息。
任务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2(精)
![任务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2(精)](https://img.taocdn.com/s3/m/1b143675011ca300a6c39046.png)
抗震框架梁箍筋的构造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 所注钢筋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 造要求而定。
例:2C22+(4φ12)用于六肢箍,其中2C22 为通长筋,位于角部,4φ12为架立筋。 2C22+(2φ12) (用于四肢箍) 例:3C22 ;4C20 表示上部配置3C22 的通长筋, 下部配置4C20 的通长筋。
例:N6C2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 6C22的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3C22。
(6)梁顶面标高高差
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 当梁顶面高于所在结构层的楼面时,其标高高差 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框架梁钢筋
任务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 • • 梁集中标注内容? 构造钢筋以什么打头? 抗扭钢筋以什么打头? 某梁的梁顶标高高差注 写为(-0.050m)时,说 明其含义。 • 箍筋标注内容包括哪些 内容?
梁类型 楼层框架梁 屋面框架梁 框支梁 非框架梁 悬挑梁 井字梁 代号 KL WKL KZL L XL JZL 序号 XX XX XX XX XX XX 跨数及是否带悬挑 XX、 XX、 XX、 XX、 XX、 XX、 XXA、 XXA、 XXA、 XXA、 XXA、 XXA、 XXB XXB XXB XXB XXB XXB
(2)梁截面尺寸
矩形截面梁用b×h表示,(如250×600、300×650) 加腋梁用b×h Yc1c2, 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
当悬挑梁根部和端部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 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
()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 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当存在 不同间距需要用斜线“/”分隔,箍筋肢数写在括号内。 • 例:φ8@100/200(4),表示箍筋为一级圆钢筋、直径为 φ8,加密区箍筋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 200mm,箍筋为4肢箍。 • 例:18φ12@150(4)/200(2),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 直径为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50mm, 梁的跨中箍筋间距为200mm,双肢箍。此种表示方法一般 用于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
技巧心得:梁平法施工图的看图要点
![技巧心得:梁平法施工图的看图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591bc7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3.png)
看结构设计说明中的有关内容;譬如记住各构件抗震等级,混凝⼟强度等级等 看图要点: 1、根据相应的建筑平⾯图,校对轴线、轴线编号、轴线尺⼨; 2、根据相应的建筑平⾯图的房间分隔、墙柱布置,检查梁的平⾯布置是否合理,梁轴线定位尺⼨是否齐全正确。
3、仔细检查每⼀根梁的编号、跨数、截⾯尺⼨、配筋、箍筋、相对标⾼。
⾸先根据梁的⽀承情况、跨数分清主梁或次梁,检查跨数是否注写正确; 同样的问题对梁,搭接处也必须要加密 ⽽且间距不是100,⽽是5d 纵向钢筋连接区域的箍筋加密,与抗震⾮抗震⽆关 4、若为主梁时,检查附加横向钢筋有没有遗漏,截⾯尺⼨、梁的标⾼是否满⾜次梁的⽀承要求。
5、检查梁的截⾯尺⼨及梁的相对标⾼与建筑图洞⼝尺⼨、洞顶标⾼、节点详图等有⽆⽭盾。
检查集中标注的梁上部通长钢筋与原位标注的钢筋有⽆⽭盾; 6、检查集中标注的梁上部通长钢筋与原位标注的钢筋有⽆⽭盾;问清楚往往某些图纸出现⼀些梁什么也没有标注 7、检查楼梯间平台梁、平台板是否没有⽀座 这是很普遍的设计通病 楼梯间平台梁、平台板没有⽀座,是很普遍的设计通病 因为楼梯梁、平台板⼀般搁置在后砌填充墙上 在施⼯主题需要⼈员上下的时候,后砌填充墙还没实施,就需要先上楼梯,于是就有楼梯间平台梁、平台板没有⽀座的问题发⽣ 8、结合平法构造详图,确定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纵向钢筋切断点的位置、锚固长度、附加横向钢筋及梁侧构造钢筋的设置要求等 9、⾮矩形截⾯梁,还得结合截⾯详图看图,且应看与建筑图中的详图有没有⽭盾 ⾮矩形截⾯梁,如果没有剖⾯图,就得盯着设计要 ⾮矩形截⾯梁,如果没有剖⾯图,就得盯着设计要剖⾯详图——因为⾮矩形截⾯梁——平法写不到家——唯有画图,才可以看出那个⾓⾓落落有或者没有钢筋 这主要是⼀些装饰线条等⾮矩形截⾯类梁构件 10、初学者可以通过亲⾃翻样,画出梁的配筋⽴⾯图、剖⾯图、模板图、甚⾄画出各个钢筋的形状和尺⼨ 动⼿画画,看图识图,⽤图来配合思考 11、检查各设备专业的管道、设备安装与梁平法施⼯图有⽆⽭盾,楼层较⼤设备基础下⽅,⼀般应设置梁。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https://img.taocdn.com/s3/m/162a183890c69ec3d5bb75d0.png)
(3)附加箍筋或吊筋。可将附加箍筋或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 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图5-7)。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 在梁平面整体配筋图上统一说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 注。
(4)当梁上部通长筋与非贯通筋(支座负筋)直径相同时[图5-13(a )],上部纵筋的连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ni/3 范围内,搭接长度为llE。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抗震框架梁钢筋构造
(5)当梁上部通长筋与非贯通筋(支座负筋)直径不同时[图5-13(b )],非贯通筋(支座负筋)伸出长度为lni/3,搭接长度为llE。
(2)梁下部纵筋。 ①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
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③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
括号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梁内纵向钢筋应满足相应的锚固构造:当支座宽度hc 满足直锚要求时, 纵向钢筋可直锚,锚固长度≥laE。当支座宽度hc 不满足直锚要求时,将 无法直通的弯锚入柱内,弯锚时水平段长度≥0.4labE, 弯折段长度为 15d。或当支座两侧纵筋根数不同时,可将多出的纵筋弯锚入柱内,如 图5-14(c)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4)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即梁截面尺寸、箍筋、上部通长筋或 架立筋,梁侧构造钢筋或受扭纵向钢筋,以及梁顶面标高高差中的某一 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应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 注在该跨或该悬挑部分处,施工时应以原位标注的数值为准。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8888ad35a98271fe910ef9e5.png)
整理ppt
11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规 格的纵筋相联表示,并将角部钢筋写在“+”号前面。 例如2φ25+2φ22 表示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顶 梁的中部。
当梁上部支座两边的纵向筋规格不同时,须在支 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上部支座两边纵筋相同时,可 仅在支座一边标注,另一边可省略标注。
整理ppt
7
③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的标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则 在梁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号相联标 柱,并将通长筋写在“+”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号后面并 加括号。例如,当梁配置四肢箍时, 用2φ22+(2φ12)表示, 其中2φ22为通长筋,(2φ12)为架立钢筋。
若梁上部仅有架立筋无通长钢筋,则全部写入括号内。当 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和下部纵向钢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 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并用分号“;”隔开 少数跨不同者,再在原位注明。
整理ppt
12
②梁下部纵向钢筋 当梁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用“/”号将各排纵向钢 筋自下而上分开。 例如梁下部注写为6φ25(2/4)表示梁下 部纵向钢筋为两排,上排为2φ25,下排为4φ25,全部钢筋伸 入支座。
当梁下部纵向钢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 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例如梁下部注写为6φ25 2(2)/4 表 示梁下部为双排配筋,其中上排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4φ25 全部伸入支座。
整理ppt
15
图13.2.11 附加箍筋和吊筋的标注
整理ppt
16
④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不适用于某跨时,则采用原 位标注的方法标注此跨内容,施工时原位标注优先采用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3d31658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2.png)
第4章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那么〔图集号:03G101-1〕第1节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第条梁平法施工图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纳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第条梁平面布置图,应分不按梁的不同结构层〔标准层〕,将全部梁和与其相关联的柱、墙、板一起采纳适当比例绘制。
第条各结构层的顶面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第条关于轴线未居中的梁,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贴柱边的梁可不注〕。
第2节平面注写方式第条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不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那么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
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如如下面图〕。
第条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进跨数。
例: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第条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能够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一.梁编号,见表,该项为必注值。
其中,对井字梁编号中关于跨数的规定见第4.2.5条。
二.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b×h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图〕;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歪线分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
三.梁箍筋,该项为必注值。
包括箍筋级不、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歪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那么不需用歪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那么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下部配置3 20的通长筋。
3 22
3 20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配置——必注值
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需配置 纵向构造钢筋。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 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 值,且对称配置。
举例:G4φ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
共配置4φ12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
下部 梁侧构 受扭 纵筋 造筋 钢筋
4 20 2 10
梁顶面 标高高 差
-0.100
L2 3 250x φ10@
650 100(2)
4 22
4 20
L3 1 300x φ8@
550 200(2)
2 16
2 16 -0.100
L4 1 250x φ8@
450 200(2)
2 14
3 18
-0.100
举例
2 22——用于双肢箍,为通长筋 2 22+(4 12)——用于六肢箍,其 中2 22为通长筋,4 12为架立筋。
Hale Waihona Puke 4 122 22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 时,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 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 下部纵筋的配筋隔开。
举例:3 22;3 20
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 22的通长筋,梁
100/200(2)
4φ10
KL5 3 250x
700
φ10@
2 22
100/200(2)
4φ10
KL6 1 250x
500
φ8@
2 22
100/200(2)
4φ10
-1.200
作业——集中标注
梁编 跨 截面 箍筋 号 数 尺寸
L1 1 250x φ8@
450 150(2)
上部 通长 筋
2 16
上部架 立筋
3 22
注意:
1)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 锚固长度可取为15d;
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 接长度为ll或llE,锚固长度为la或laE,其锚 固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6)梁顶面标高高差——选注值 梁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
面标高的高差值。 有高差时,需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
2φ12。
2Φ12
2Φ12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 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接续注写配置 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
受扭纵向钢筋应满足梁侧面纵向构造
钢筋的间距要求,且不需再配置纵向构造 钢筋。
举例:N6 2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
共配置6 22的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
3 22。 3 22
下部 纵筋
梁侧构 造筋
受扭 梁顶面 钢筋 标高高
差
KL2 KL3
KL4
KL5
KL6
作业——集中标注
梁编 跨 截面 箍筋 号 数 尺寸
L1
上部 通长 筋
上部架 下部 立筋 纵筋
梁侧构 受扭 造筋 钢筋
梁顶面 标高高 差
L2
L3
L4
作业——集中标注
梁编 跨 截面 箍筋 号 数 尺寸
上部 通长 筋
KL1 4 300x
700
φ10@
2 25
100/200(2)
上部 架
立筋
下部 纵筋
梁侧构 造筋
4φ10
受扭 梁顶面 钢筋 标高高
差
KL2 4 300x φ10@
2 25
700
100/200(2)
KL3 3 250x φ10@
2 22
650
100/200(2)
4φ10 4φ10
KL4 3A 250x
700
φ10@
2 22
时不注。 当某梁的顶面高于所在结构层的楼面
标高时,其标高高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举例:某结构标准层的楼面标高为 44.950m,当某梁的梁顶面标高高差注写 为(-0.050)时,即表示该梁顶面标高为 44.900m。
作业——集中标注
梁编 跨 截面 箍筋 号 数 尺寸
KL1
上部 通长 筋
上部 架
立筋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见规范P25)(二)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必注值
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 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 应用加号“+”连接。注写时,应将角部纵筋 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 号内,以示区别。
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