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题
(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A)A.人——地关系观B.价值观C.消费观D.科学观2.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其中第三个阶段管理手段是(D)A.经济刺激B.污染治理C.环境评价D.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3.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和产生出自然资源的总过程称为(C)A.物质生产B.自然净化C.环境生产D.资源再生4.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是(B)A.考虑环境效益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经济发展D.保障可持续发展5.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D)A.状态B.思想C.生活方式D.行为6.在环境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具有(D)A.强制性B.权威性C.规范性D.①、②和③7.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D)A.国家审计机关B.社会审计机构C.国际审计机构D.①、②8.清洁生产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的年份是(B)A.1972B.1989C.1992D.20009.俄罗斯环境规划的突出特点是(C)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10.下列不是按性质划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A)A.环境制约型规划B.生态规划C.污染综合防治规划D.自然保护规划11.下列不是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D)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环境制约型D.自然保护规划12.下列不属于日本环境规划特点的是(C)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13.下列不属于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是:(B)A.生产B.能量流动C.还原D.信息传递14.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dSe下列属于环境系统严重恶化的熵变类型是(B)A.dS<0B.dS>0C.dS=0D.dS不确定15.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中特定工业区执行的大气质量标准是:(C)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6.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中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D)A.I类B.II类C.III类D.W类E.V类17.噪声功能区划中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是:(B)A.0类B.1类C.2类D.3类E.4类18.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有明确的目标和判断准则;可借助计算机处理的决策属于:(A)D1994 )B 《国家环境保护七五年计划》 D 《国家环境保护九五年计划》 A .结构化决策B .非结构化决策C .半结构化决策D .非程序化决策19. 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 )A .非线性规划B .动态规划C .线性规划D .多目标规划20. 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至少存在一个决策变量为非线性函数的规划属于(A )A .非线性规划B .动态规划C .线性规划D .多目标规划21. 风廓线是指(C )。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试题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环境规划的目的是什么?A.保护环境资源B.提高经济发展速度C.增加污染排放量D.扩大城市规模2.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盲目开发B.可持续发展C.资源浪费D.环境破坏3.以下哪项可以促进环境管理的实施?A.政府监管缺失B.企业盲目追求利润C.公众参与和监督D.环境法律法规的缺失4.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评价环境友好性B.分析环境问题C.规划环境改善方案D.监督环境施工过程5.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3R”原则是指什么?A.减少、重复、复制B.减少、回收、重复C.减少、回收、重复利用D.减少、获取、再利用二、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环境规划的概念及其意义。
2.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3.简要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及其重要性。
4.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并说明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的影响。
5.如何提高公众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认知和参与度?请提出具体建议。
三、综合题某城市规划部门计划开展城市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请你作为规划师,针对以下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1.城市绿地空间不足,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严重,如何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系统以缓解热岛效应?2.市区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空气质量较差,如何制定有效的污染物控制计划并监督执行?3.市区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垃圾分类率低,如何设计垃圾处理设施并制定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率的政策和措施?请结合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分析问题并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务必认真作答,祝你顺利通过考试!。
《生态环境规划》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42)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2.环境系统3.环境容量4.环境承载力5.环境承载量6.环境评价7.环境预测8.水污染控制系统9.水污染控制单元10.水环境容量11.清洁生产12.人为大气污染源13.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14.土地利用15.土地利用规划16.固体废弃物17.工业固体废物18.容量总量控制19.生态修复20.生态城市21.循环经济22.乡镇环境规划23.生态城市费用最小分配原则24. A-P值法25.噪声26.酸雨二、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是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
2.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3.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各种大气组成物质、、、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近地空间与各种人工构筑我。
4.我国环境总量控制可分为、、三类。
5.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归纳为、、、。
6.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主要有、、、以及。
7.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8.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
9.大气污染预测包括、。
10.水污染预测包括、。
11.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有、、、、、。
12.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有、。
1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步骤分为:、、、、。
14.土地利用规划按时间期限可分为、和。
15.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方法包括、、和。
16.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具体步骤、、和。
17.生态城市的内涵表现在、、、。
18.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19.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法。
环保工程生态环境规划考核试卷
C.生态补偿机制
D.城市规划
15.以下哪个不是环保工程的设计原则?()
A.科学性
B.合理性
C.经济性
D.临时性
16.下列哪个不属于环保工程的建设内容?()
A.环保设施建设
B.环保技术研发
C.环保宣传教育
D.环保执法监督
17.以下哪个不属于环保工程的类型?()
A.水污染防治工程
B.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B.环保工程设计
C.环保工程招投标
D.环保工程验收
(以下为其他题型,根据需要自行添加)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环保工程包括以下哪些基本内容?()
A.环境影响评价
B.环保工程设计
C.环保工程实施
D.环保工程投资
2.以下哪些属于环保工程的目标?()
2.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工程建设前的必要程序,必须严格执行。()
3.填埋是固体废物处理中最环保的方法,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4.环保工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经济效益应优先于环境效益。()
5.生态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6.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与企业和个人无关,只与政府部门有关。(×)
8.环保工程验收
9.资源回收利用
10.后代需求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环保工程通过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发挥作用。三种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大气净化技术和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
环境规划题
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三同时”制度: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这一规定在我国环境立法中通称为“三同时”制度。
3、简答2、我国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是什么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三十二字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5、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答:(1)弄清问题(2)确定环境目标(3)建立源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输入相应关系(4)选择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5)确定优选方案(6)方案的实施7、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11、简述环境规划的8项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八项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3)排污收费制度;(4)环境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限期治理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8)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12、大气污染控制中,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答:总量控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排放污染物的总质量;(2)排放污染物总量的地域范围;(3)排放污染物的时间范围。
企业为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 (1)在市场上购买排污权;(2)实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浓度排放标准的指标: (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3)单位产品排放量。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并没有规定最大持续排放时间,且监测规范中的监测时间也是很短的。
P 值法的理论基础是点源扩散模型;P 值法可将允许排放总量分配给点源。
计算的是总量控制区内点源(几何高度大于等于 30m 的排气筒)污染物排放率限值,不能计算低架源的允许排放量。
《环境规划与管理》测试题题集
《环境规划与管理》测试题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环境规划的核心目标是:A. 促进经济发展B. 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C. 提高人口数量D. 增加资源消耗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谁污染谁治理C. 先污染后治理D. 强化环境管理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 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B. 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C. 提高政府税收D. 增加就业机会4.在环境规划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境容量的基本组成部分?A. 大气环境容量B. 水环境容量C. 土壤环境容量D. 社会经济容量5.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不包括:A. 确定环境质量状况B. 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C. 制定环境政策D. 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6.下列哪一项不是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整体性原则C. 单一性原则D. 动态性原则7.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措施?A. 废水处理B. 废气净化C. 固体废物处置D. 增加资源开采8.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必须包含的内容?A. 环境现状调查B. 环境影响预测C. 环境保护措施D.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9.在环境管理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境标准的作用?A. 衡量环境质量状况B. 判定环境污染程度C. 确定环境治理目标D. 促进经济发展速度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境规划的基本程序?A.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B. 环境问题识别与目标确定C. 环境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D. 环境规划实施与监督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实现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统一。
2.环境管理的“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______、、。
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4.环境容量的计算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步骤。
环境规划学试题
环境规划学一、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分: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规划。
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分:经济制约性、协调性、环境制约性。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2、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2.从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物质、能力和信息的联系角度,可以将环境承载力指标分为三部分:资源供给指标、社会影响指标、污染容纳指标3.环境本身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复杂系统4.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人工性、脆弱性、可塑性、高产型、地带性和综合性等特性。
5.环境规划指标类型主要采用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分析,有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指标。
6.环境预测类型按预测目的可分为:警告性预测、目标导向性预测、规划协调性预测。
7.环境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污染源和环境质量两大基本方面。
8.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非结构化特征、多目标特征、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9.环境-效益评价货币化技术方法大体有三类:市场法、替代市场法、调查法10.用于环境规划中的教学规划决策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11.城市环境经济系统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综合性、多目标与目标矛盾性、动态性、不确定性12.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级城市生态子系统。
系统的状态主要由大气环境质量描述。
13.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划14,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水资源规划可分为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16.五库结构系统,包含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文本库和知识库。
二、名词解释:环境承载量: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阙值。
《环境规划》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规划》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P1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目标纲要法P23将资源,重大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之成为综合发展的纲要。
既能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生成果发展生产,又维持生态平衡,保证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3.可持续发展P1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永续利用、持续发展的思想。
4.环境预审制度P35根据国家的环境保护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术政策、规划布局和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在项目立项阶段进行审批的一项政策法规型管理制度。
二.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任务是解决和协调国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期科学的规划(或调整)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恢复和协调各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使人类生态系统向更高级、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P112.按规划期划分,可以把环境规划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P143.按环境要素划分,可以把环境规划分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P154.我国环境管理的“老三项”制度是、、。
5.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P56.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P2三.判断题1.环境规划的目的是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减少污染,防治资源破坏,从而保护环境(√)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鼓励经济增长,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3.长远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是5-10年。
(×)长远10年,中期5-10 P144.1979年9月,五届人大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最新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库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试题1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专科《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考试卷课程号(2630160)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计20分)1、环境规划:2、环境质量评价:3、基本环境容量:4、环境管理:5、“一控双达标”: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计40分)1、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运动变化形式和特点是什么?2、工业污染源调查有哪些主要内容?3、环境管理的任务和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4、区域环境规划方案制定的中心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5、环境规划编制程序。
三、理论分析计算题(每小题8分,计40分)1、已知某县1995 年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是300 万元,COD 排放总量是250吨,2000 年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是400 万元,COD 排放总量是275 吨;若到2010年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实现翻一番,用弹性系数法求那时COD 的年排放总量是多少吨?、某造纸厂使用矩形排水渠排水,现测得水渠宽度0.6m,水深是0.7m,平均流速0.12m/s,COD浓度145mg/L(g/m3),求该厂年排放COD总量。
、S-P模型的基本方程为:请回答S-P模型的假设是什么。
4、下表是高斯模式的浓度扩散公式汇总。
请填写出其适用条件。
5、污水处理厂的位置规划某城市有 3 个工厂排放污水,拟集中于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
已知工厂的污水排放量,输送每一方污水的每公里费用Ci,试决定污水处理厂的坐标位置,使总输水投资最小。
项目食品厂酿造厂造纸厂Qi污水量(m3/d) 420 350 750Xi 20 80 90Yi 30 100 10Ci($/km.m3) 1.2 1.5 0.8表污水处理厂位置求解的表格形式和结果求解结果:污水处理厂位置的坐标:6.7108,3.6036时,使总输水投资为最小,年输水费7899元。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试题2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专科《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考试卷课程号(2630160)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计20分)1、环境质量:2、环境:3、环境质量影响评价4、环境规划指标:5、环境质量指数:二、简答题(第1小题4分,第5小题10分,其余小题8分,计40分)1、中国环境管理八项制度是哪些制度?2、环境规划管理的工作程序3、环境规划必须依据哪些预测做出?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5、请说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程序。
环境规划期末考试复习题
环境规划一、名词解释1、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下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P882、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
P2373、A-P值法:p217,指用A值法计算控制区域中允许排放总量,用修正的P值法分配到每个污染源的一种方法。
在A值法中只规定了各区域总允许排放量而无法确定每个源的允许排放量。
而P值法则可以对固定的某个烟筒控制其排放总量,但无法对区域内烟筒个数加以限制,即无法限制区域排放总量。
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4、复合生态系统:当今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大系统的整体。
社会是经济的上层建筑;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联系自然的中介;自然则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复合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
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系统,如农村、城市及区域,实质上是一个由人的活动的社会属性以及自然过程的相互关系构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P47水污染控制系统:p163,是由污染物的产生、处理、传输以及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
广义上讲,它涉及人类的资源大气环境规划:是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P202能流分析:p206,是分析大气环境规划基本方法之一,其主要针对能源的输入、转换、分配、使用的全过程系统分析,以剖析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治理、排放规律,找出主要环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能源消费弹性指数:规划期内平均能耗量增长速度与平均解决增长速度之间的对比关系。
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土地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综合因素的干扰、破坏而改变土地原有的内部结构、理化性状,土地环境日趋恶劣,逐步减少或失去该土地原先所具有的综合生产潜力的演替过程。
环境规划基础知识试题
环境规划基础知识试题# 环境规划基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环境保护C. 社会稳定D. 资源开发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规划的基本要素?A. 环境评价B. 环境监测C. 环境政策D. 环境治理3. 环境影响评价(EIA)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预测环境风险B. 降低生产成本C. 提高产品质量D. 增加企业利润4.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是什么?A. 经济优先B. 环境优先C. 社会优先D. 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5. 环境规划中,"3R"原则指的是?A. 减少、再利用、回收B. 减少、再利用、再生产C. 减少、回收、再利用D. 回收、再利用、再生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环境规划的目的是实现______、______、______的协调发展。
7. 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8. 环境规划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9. 环境规划的实施步骤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环境规划中常用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12. 阐述环境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3. 描述环境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式。
## 四、论述题(共40分)14. 论述环境规划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及其挑战。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B2. D3. A4. D5. C### 二、填空题6. 经济、环境、社会7. 预防性、系统性、科学性8. 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政策制定9. 问题识别、目标设定、方案制定、实施与评估10. GIS、环境模型、环境法规### 三、简答题11. 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在目标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相互依赖和补充。
环境规划试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样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 分)1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2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3 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4 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 的值。
5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活动对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二填空(每空一分,共30 分)1 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 。
2 区域经济特色主要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色。
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现3 城镇化表现为农村持续向城镇代化水平提高。
4 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的特征。
和功能区。
5 区域的划分一般分为均质区域6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有限性、动态性和可增强性。
、专利等。
7 科技活动产出的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8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是更低与建设用地的比例。
9 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
、平均指标、相对指标。
10 区域发展中的单一指标包括总量指标1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四种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1 下列不属于区域发展新趋势的是(C )A、区域分工全球化B、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发展的主题D、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C、合作共赢成为区域 2 一个国家或区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 ,当劳动力超过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人口为( B )A、人口容量B、适度人口C、人口承载力 3 主要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的是( C )A、人口数量B、人口迁移C、人口素质D、人口分布 4 陕北地区煤油汽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在巨大,在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居重要地位,那么它在区域优势的类型中属于(C )A、局部优势B、潜在优势C、全局优势 D 现实优势5 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D )A、结构性有限性整体性社会性B、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社会性C、有限性区域性社会性多用途性D、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四、简答题:(各 5 分)1.请你简要论述技术的引进或转移的优点。
(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A)A.人——地关系观 B.价值观C.消费观D.科学观2.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其中第三个阶段管理手段是(D)A.经济刺激B.污染治理C.环境评价D.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3.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和产生出自然资源的总过程称为(C)A.物质生产B.自然净化C.环境生产D.资源再生4.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是(B )A.考虑环境效益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经济发展D.保障可持续发展5.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D)A.状态B.思想C.生活方式D.行为6.在环境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具有(D)A.强制性B.权威性C.规范性D.①、②和③7.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D)A.国家审计机关B.社会审计机构C.国际审计机构D.①、②8.清洁生产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的年份是(B)A.1972 B.1989 C.1992 D.20009.俄罗斯环境规划的突出特点是(C)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10.下列不是按性质划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A)A.环境制约型规划B.生态规划C.污染综合防治规划D.自然保护规划11.下列不是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D )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环境制约型D.自然保护规划12. 下列不属于日本环境规划特点的是(C )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13.下列不属于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是:(B )A.生产B.能量流动C.还原D.信息传递1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 dSe 下列属于环境系统严重恶化的熵变类型是(B )A.dS<0 B.dS>0 C.dS=0 D.dS不确定15.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中特定工业区执行的大气质量标准是:(C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6.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中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D )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E.Ⅴ类17.噪声功能区划中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是:(B)A.0类B.1类C.2类D.3类E.4类18. 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有明确的目标和判断准则;可借助计算机处理的决策属于:(A)A.结构化决策B.非结构化决策C.半结构化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19.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A.非线性规划B.动态规划C.线性规划D.多目标规划20.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至少存在一个决策变量为非线性函数的规划属于(A)A.非线性规划B.动态规划C.线性规划D.多目标规划21.风廓线是指( C )。
环境设计与规划考试试题
环境设计与规划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设计的范畴?()A 室内设计B 城市规划C 服装设计D 景观设计2、环境规划的首要任务是()A 确定规划目标B 进行环境调查与评价C 制定规划方案D 实施规划3、在进行环境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自然因素不包括()A 气候B 地形C 人口密度D 土壤4、以下哪种材料在环境设计中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A 实木B 人造板材C 再生塑料D 大理石5、环境设计中,色彩的搭配原则不包括()A 协调统一B 对比强烈C 符合功能需求D 考虑文化背景6、城市环境规划中,划分功能区的主要依据是()A 土地利用类型B 人口分布C 经济发展水平D 交通状况7、以下哪项不是景观设计中水体设计的作用?()A 调节微气候B 增加观赏性C 提供消防用水D 划分空间8、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照明设计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 提供足够的亮度B 营造氛围C 节约能源D 展示艺术品9、环境规划中,预测环境变化趋势常用的方法是()A 类比法B 数学模型法C 专家咨询法D 实地调查法10、以下哪种植物在环境设计中更适合用于隔音降噪?()A 樱花树B 桂花树C 杨树D 竹子11、环境设计中,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A 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环境的关系B 环境对人的健康影响C 人的行为习惯与环境的关系D 以上都是12、以下哪项不是环境规划中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的原则?()A 科学性B 可行性C 经济性D 随意性13、在景观设计中,道路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人流量B 行车速度C 周边建筑风格D 个人喜好14、室内环境设计中,家具的选择应该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 舒适性B 美观性C 价格昂贵D 实用性15、以下哪项不是环境设计中材料选择的考虑因素?()A 强度B 价格C 产地D 环保性16、环境规划中,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时,常用的指标不包括()A 空气质量B 水质C 噪声水平D 个人收入17、在进行环境设计时,遵循的“以人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A 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B 考虑人的行为习惯C 尊重人的个性和文化差异D 以上都是18、以下哪项不是城市环境规划中生态规划的内容?()A 绿地系统规划B 水资源保护规划C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D 能源规划19、环境设计中,空间布局的方法不包括()A 对称式B 自由式C 集中式D 随机式20、以下哪种设计方法在环境设计中更注重创新和个性化?()A 仿生设计B 传统设计C 标准化设计D 模仿设计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环境设计的三要素是、、。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是指为了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开展,把“社会一经济一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刻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容量总量操纵:是指环境容量所准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
3、目标总量操纵:是指依据环境目标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削减量的操纵。
4、费用最小分配原那么:是以治理费用作为目标函数,以环境目标值作为约束条件,使系统的污染治理投资费用总和最小,求得各污染源的准许排放负荷。
5、污染物的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单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环境容量:环境容纳某种特定的活动或活动速率而不造成无法同意的碍事的能力。
7、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8、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根底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碍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猎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这是制定规划的根底工作。
9、环境推测:在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科学实验根底上,结合经济社会开展情况,对环境的开展趋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定。
10、复合生态系统:是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条件共同组合而成的生态功能统一体。
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人类是主体,环境局部包括人的栖息劳作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开展休戚相关,具有生产、生活、提供、接纳、操纵和缓冲功能,构成错综复杂的生态关系。
11、循环经济:确实是根基运用统筹学的理论和思维,针对整个经济运行体系,通过对产业和产品结构、地域空间和时刻布局的调整、优化、升级和转型,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生态化耦合,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12、环境功能区划:是依据社会经济开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13、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的物质称之为固体废物,简称固废。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概述1、环境规划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2、三次联合国⼈类环境会议——时间、地点1972年在瑞典⾸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类环境会议,⼤会通过的《⼈类环境宣⾔》1992年6⽉3~14⽇,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约热内卢召开,讨论了⼈类⽣存⾯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通过了《⾥约环境与发展宣⾔》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件。
这次会议被认为是⼈类迈⼊21世纪的意义最为深远的⼀次世界性会议。
2002年8⽉26⽇⾄9⽉4⽇,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脑会议在南⾮约翰内斯堡举⾏,会议产⽣了两项最终成果:《执⾏计划》和《政治宣⾔》。
4、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转变⼈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类社会的⾏为。
5、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1. 现代系统管理的“五要素论”对于环境规划和管理,其研究对象也应包括⼈、物、资⾦、信息和时空等5个⽅⾯:(1)⼈是第⼀个主要对象。
(2)物也是重要研究对象。
(3)资⾦是系统赖以实现其⽬标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对象。
(4)信息是系统的“神经”,信息也是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对象。
(5)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定的时空条件下进⾏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个突出特点是时空特性⽇益突出,则时空条件亦应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2. ⼈类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三个⽅⾯(1)个⼈个⼈⾏为是环境规划和管理的主要对象之⼀。
(2)企业企业⾏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对象。
(3)政府作为社会⾏为主体的政府,其⾏为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深刻的。
6、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关系(1)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要职能。
(2)环境⽬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
环境规划是实⾏环境管理⽬标的基本依据;环境规划与管理⽬标具有⽬标⼀致性。
(3)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4)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法。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1、环境责任1. 环境⾏政责任2. 环境民事责任3. 环境刑事责任2、基本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付费;强化环境管理3、⼋项环境管理制度(⼀)“三同时制度”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同时投⼊运⾏。
环境规划复习题
一、名词1、环境规划:为了协调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开展关系,将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划和地学原理,对其开展变化趋进行研究,进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造成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环境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并能依靠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输出来维持自身稳态运动的开放系统。
3、环境容量:是指人与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某个环境单元所允许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4、环境承载量: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承载人类系统作用量。
5、环境承载力: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承载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活动能力的阈值。
6、可持续开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
7、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
8、复合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它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
它是人与自然相互共生的复合体系。
11、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如国家、城市、工业区等〕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开展方向和开展水平所做的规划。
12、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13、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
14、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开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5、环境功能区划:它依据社会经济开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16、环境规划方案决策: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根据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开展的需求,制定一定时期的环境目标,并从各种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中,通过分析、评价、比拟,选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环境规划方案的过程。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31)一、选择题1.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并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是(B)。
A.环保部门B.地方政府C.行业主管部门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考核(D)。
A.国家B国务院 C.环保局 D.市政府3.一般说来,三种生产的共同界面是(B)=A.自然资源B.废弃物C.商品D.环境质量4.环境管理对象是(D)。
A.自然要素B.社会关系C.企业D.人类的社会行为5.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D)。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中国6.依据国家环境法律规定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行政管理制度是(A) o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B.污染限期治理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D.污染强制淘汰制度7.下面哪一项不是ISO 14000的审核准则?(D)。
A.ISO14001标准B.适用于组织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C.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D.国家环保法律法规8.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源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C) oA.缓冲区B.实验区C.核心区D.外围保护地带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C) oA.3级B.4级C.5级D.6级10.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环境规划的类型不包括(C)。
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持续型D.环境制约型11.环境规划按时间分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其中中期的年度范围为(B) oA.3-5 年B.5-10 年C.10-15 年D.15-20 年12.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
A非线性规划 B.动态规划 C.线性规划 D.多目标规划13.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的对象是(C)。
A.环境污染B.原生环境问题C.次生环境问题D.生态破坏14. 一般说来, 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C)。
A.自然资源B.废弃物C.商品D.环境质量15.一般说来, 人口生产和物资生产之间的界面是(B) oA.自然资源B.环境质量C.商品D.废弃物16,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三同时”制度: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工程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这一规定在我国环境立法中通称为“三同时”制度。
3、简答
2、我国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是什么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三十二字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5、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答:(1)弄清问题(2)确定环境目标(3)建立源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输入相应关系(4)选择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5)确定优选方案(6)方案的实施
7、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
11、简述环境规划的8项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三同时”制度;
(3)排污收费制度;
(4)环境目标责任制;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6)限期治理制度;
(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8)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12、大气污染控制中,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
答:总量控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排放污染物的总质量;(2)排放污染物总量的地域范
围;(3)排放污染物的时间范围。
企业为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 (1)在市场上购买排污权;(2)实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浓度排放标准的指标: (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3)单位产品排放
量。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并没有规定最大持续排放时间,且监测规范中的监测时间也是很短
的。
P 值法的理论基础是点源扩散模型;P 值法可将允许排放总量分配给点源。
计算的是总量控
制区内点源(几何高度大于等于 30m 的排气筒)污染物排放率限值,不能计算低架源的允
许排放量。
分析:
(1)线性规划模型的标准型: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2)什么作目标函数?什么作约束条件?
●要求费用最省设计为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由环境规划要求表示。
(要求进入湖泊的氰化物不超过315kg/d)
目标函数:
●设化工厂(1)(2)(3)的氰化物处理率分别为x1、x2、x3,则三个化工厂的处理费用分
别为多少?
化工厂1:Z1=1.25 × 760x1
化工厂3:Z3=1.75 × 250x3
化工厂2:Z2=2.0 × 110x2
●三个化工厂的处理费用之和为:
●Z=Z1+Z2+Z3
=1.25×760x1+2.0×110x2+1.75×250x3
目标函数:
minZ=
1.25×760x1 +
2.0×110x2 +1.75×250x3
约束条件:
●化工厂1排放的氰化物经过降解,到达湖泊时还有多少?
760(1-x1)(1-45%)
●根据水质控制要求:
760(1-x1)(1-45%) + 110(1-x2)(1-30%) + 250(1-x3)(1-40%)≤315
●约束条件:
418x1 + 77x2 + 150x3 ≥330
●0≤x1≤1
●0≤x2≤1
● 0≤x3≤1
规划模型标准式:
目标函数:
minZ=1.25×760x1+2.0×110x2 +1.75×250x3
约束条件:
418x1 + 77x2 + 150x3 ≥330
0≤x1≤1
0≤x2≤1
0≤x3≤1
例题二
●某河段上三个污染源向河水中排放污染物苯,上游河水苯的浓度为0.2mg/L,已知苯在河水中
降解速度常数k=0.03km-1, ρ=ρ0e-kL;污水中处理苯的费用每1000m3为50x元(x为去除率)。
要使得整个河段苯的浓度不超标(≤1mg/L),并且最省钱。
请列出线性规划模型的标准型(写出建模计算过程)。
解:
分析:
(1)线性规划模型的标准型: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2)什么作目标函数?什么作约束条件?
●要求费用最省设计为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由环境规划要求表示。
● ---整个河段苯的浓度不超标(≤1mg/L)
● ---污染源排放口断面的混合浓度≤1mg/L
目标函数:
●假设污染源(1)(2)(3)的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x1、x2、x3;
●污染源(1)(2)(3)的污染物去除费用分别是多少?
Z1=50x1(100000/1000)
Z2= 50x2(50000/1000)
Z3=50x3(200000/1000)
●污染治理总费用:
Z=5000x1+2500x2+10000x3
●目标函数:
minZ=5000x1+2500x2+10000x3
约束条件:
●假设各污染源污染物排入河中混合后的浓度分别为ρB1、ρB2、ρB3,则:
●ρB1 ≤1mg/L
●ρB2 ≤1mg/L
●ρB3 ≤1mg/L
约束条件(1):
●ρB1=[100000×10(1-x1)+500000×0.2]/(500000+100000) =(11-10x1)/6≤1
●解得:x1≥0.5
约束条件(2):
●浓度为ρB1的河水经降解到达污染源(2)所在断面时浓度:
●ρ2=ρB1e-KL=[(11-10x1)/6]e-0.03*10
=1.36-1.23x1
●ρB2=[600000ρ2 +
50000×20(1-x2)]/(600000+50000)
=2.79-1.14x1-1.54x2≤1
●解得:1.14x1+1.54x2≥1.79
约束条件(3):
●浓度为ρB2的河水经降解到达污染源(3)所在断面时浓度:
●ρ3=ρB2e-KL=1.79-0.73x1-0.98x2
●ρB3=[650000ρ3 +
200000×8(1-x3)]/(650000+200000)
=3.24-0.55x1-0.74x2-1.88x3≤1
●解得:
●0.55x1+0.74x2+1.88x3≥2.24
其他约束条件:
●0≤x1≤1
●0≤x2≤1
●0≤x3≤1
规划模型标准式:
目标函数:
minZ=5000x1+2500x2+10000x3
约束条件:
1.14x1+1.54x2≥1.79
0.55x1+0.74x2+1.88x3≥2.24
0.5≤x1≤1
0≤x2≤1
0≤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