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差动保护

合集下载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差动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保护方式,用于检测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的电流差异,从而及时采取动作措施,防止故障扩大并保护设备安全运行。

本文将从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差动保护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差动保护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差动保护是基于电流差动原理而建立的。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电流的进出差异来检测设备是否发生故障。

在理想情况下,正常工作时电流的进出应该是相等的,即电流之差为零。

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则电流发生偏差,进出电流之差将不为零,这时差动保护系统将发出动作信号,切断故障部分的电源,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差动保护系统主要由主保护和备用保护两部分组成。

主保护负责实现差动保护的主要功能,备用保护则在主保护系统发生故障时起到备份作用。

主保护系统通常由差动电流继电器、比较器以及动作执行器等组成。

差动电流继电器负责将进出电流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时输出信号给比较器,比较器再将信号转化为动作信号给动作执行器。

差动保护的主要应用领域差动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发电厂、变电站以及配电网等。

在发电厂中,差动保护用于发电机组、变压器等设备的保护。

在变电站中,差动保护则用于变压器、电缆线路等高压设备的保护。

而在配电网中,差动保护主要应用于低压设备,如配电变压器、电缆线路等。

差动保护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要求的提高,差动保护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目前,差动保护已经实现了微机保护的发展,并结合了现代的通信技术。

微机保护使得差动保护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可实现更精确的测量和判断。

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差动保护系统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提高了运维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差动保护系统还在趋向智能化和自适应方向发展。

智能化差动保护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分析故障类型和区域,准确识别故障类型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自适应差动保护系统则能够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差动保护参数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保护系统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系统保护方式,它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相间故障,保护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是基于电力系统中各相之间的电流差异来实现的,通过对比各相电流的差异,可以及时准确地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相间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原理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力系统中各相之间的电流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电力系统中各相之间的电流应该是平衡的,即各相电流之和为零。

但是当系统中出现相间故障时,故障点处的电流会发生变化,导致各相电流不再平衡,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检测各相电流的差异来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系统通常由主保护装置和辅助装置组成。

主保护装置通过对各相电流进行采样和比较,来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相间故障,并进行相应的保护动作。

辅助装置则负责对主保护装置进行监测和辅助控制,以确保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原理是基于电力系统中各相之间的电流差异来实现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对各相电流的采样和比较需要精准可靠,保证对系统中小电流差的准确检测。

其次,需要对保护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参数设置,确保对各种类型的相间故障都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和保护。

最后,需要对保护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是一种基于电力系统中各相之间的电流差异来实现的保护方式,它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保护系统的精准可靠和稳定性,以确保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和保护各种类型的相间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电流差动保护是利用通道将本侧电流的波形或代表电流相位的信号传送到对侧,每侧保护根据对两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比较的结果区分是区内还是区外故障。

这类保护在每侧都直接比较两侧的电气量。

类似于差动保护,因此称为差动纵联保护。

具体分析如下:
一、区内故障
如图示:区内故障时,两侧实际短路电流都是由母线流向线路,和参考方向一致,都是正值,每侧差动电流I cd =I M +I N 很大,满足差动动作条件,差流元件动作。

保护出口跳开两侧线路断路器切除故障。

二、区外故障
M N I M I N 943943M N I M I N 943943
I K
区外故障时,一侧电流由母线流向线路,为正值,另一侧电流由线路流向母线,为负值,两电流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所以差动电流为零,差流元件不动作。

差动保护

差动保护

① 保护起动 ② 差流元件动作
电流差动保护的主要问题(3)
(3)弱电侧电流纵差保护存在的问题
弱电源侧
如图示:假设N侧是纯负荷侧,故障前为空载或轻载, 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则故障前后IN都是0,保护启 动元件不起动,N侧保护不能动作,同时不能向M侧 发允许信号,M侧保护也不能跳闸。
电流纵差保护的主要问题(3)
差动保护
保护装置
南瑞:RCS-931 南自:PSL-603 四方:CSC-103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 动作电流(差动电流)为:
Id IM IN
• 制动电流为:
Ir IM IN
• 差流元件动作方程:
{ Id Icdqd
Id kIr
k:差动比例5)高阻接地时保护灵敏度不足
在线路一侧发生高阻接地短路时,远离故障点的一 侧各个起动元件可能都不起动,造成两侧差动保护 都不能切除故障的后果。
解决措施:由零序差动继电器,通过低比率制动系 数的稳态相差动元件选相,构成零序Ⅰ段差动继电 器,经100ms延时动作。
2、基于参考相量的同步方法。 3、基于GPS的同步方法。 我国的各制造厂家一般都采用基于数据通道的同步 方法中的采样时刻调整法。
电流差动保护的主要问题(7)
(7)在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之间发生故障
如图所示:在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之间发生故障时,对电 流差动保护来说是区外故障,差动保护是不动作的。该处 故障M侧母线保护可动作跳M侧断路器,但M侧断路器跳 闸后,N侧的电流差动仍然不能动作。
• 解决措施: • 除两相电流差突变量起动元件、零序电流起动
元件和不对应起动元件外,差动保护还有一个 低压差流起动元件:
① 差流元件动作。 ② 差流元件的动作相或动作相间电压 U 、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保护装置,它可以根据电流在不同相之间的差异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在电力系统中,分相电流差动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原理是基于电流在不同相之间的差异来进行保护的。

当电力系统中出现故障时,不同相之间的电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可以通过对不同相电流的比较,来判断电力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故障扩大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装置通常由电流互感器、差动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等组成。

电流互感器用于采集不同相的电流信号,差动保护装置则用于对采集到的电流信号进行比较和判断,控制装置则负责根据差动保护装置的判断结果来实施相应的保护动作。

在实际应用中,分相电流差动保护通常应用于变电站、发电厂等电力系统中。

它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接地故障、短路故障等进行及时准确的保护,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具有灵敏度高、动作速度快、可靠性强等特点,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人员安全。

它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成为了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它基于电流在不同相之间的差异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通过对不同相电流的比较,可以及时准确地判断电力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它具有灵敏度高、动作速度快、可靠性强等特点,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差动保护电流计算

差动保护电流计算

差动保护电流计算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N S R600R F差动保护试验一、差动保护是由于变压器内部故障引起的不平衡电流故障。

采集变压器两侧电流三相保护电流,计算各侧经相角转换后的电流,各侧电流转换原则为:1、各侧角度由Y向△转换,如Y/△-11接线方式的变压器,经各侧经相角转换后的电流。

对于高压侧Y侧转换后的电流为:IA=Ia-Ic,IB=Ib-Ia,IC=Ic-Ib。

低压侧△侧转换后的电流为:IA=Ia,IB=Ib,IC=Ic。

对于变压器各侧额定电流计算方法为2、对于变比系数转换,乔、中、低电流以高压侧基准,分别乘以高压侧与相应侧变比校正系数,KBHQ,KBHM,KBHL。

二、差动保护功能一般分为三个区域,以下图为例,分别是制动区,比率差动动作区,差动速断动作区。

1、差动速断功能:Ir1适用下列公式(1):只要大于Icdqd 就保护动作。

2、比率差动功能:大于Ir1,小于Ir2适用于下列公式(2):在这个区域要满足线性Kb1。

大于Ir2适用于下列公式(3):在这个区域要满足线性Kb2。

3、制动功能。

高压侧调整系数1.140400110=⨯=⨯=MVA AKv Sn CT U中压侧调整系数44.140150035=⨯=⨯=MVA AKv Sn CT U低压侧调整系数428.140400001033=⨯⨯=⨯⨯=MVAAKv Sn CT U 2、额定电流计算:3、设点计算加入电流:(Icdsd 、Icdqd 、Ir1、Ir2、Kb1、Kb2为已知数) 1)、Ir1至Ir2点之间的动作电流:Icdqd Ir Ir Kb Id +-⨯=)1(1…………………………………………①2''Il Ih Ir +=……………………………………………………………② ''Il Ih Id +=…………………………………………………………③Ieh IhIh ='……………………………………………………………④ IelIlIl ='………………………………………………………………⑤ 由以上公式可得出Ieh IdIr Ih ⨯+=)2(……………………………………………………⑥Iel IdIr Il ⨯-=)2(……………………………………………………⑦式中Ir 、Ieh 、Iel 、Icdqd 、Ir1为已知数或设定数,可算出Ieh 、Iel 。

级差保护原理

级差保护原理

级差保护原理一、引言在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级差保护原理是一种常用的保护原理,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级差保护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二、级差保护原理的基本概念级差保护原理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当发生故障时,通过比较故障点两侧的电流、电压或其他参数的差值,来判断故障是否存在,并作出相应的保护动作。

级差保护原理基于电力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电气量存在差异,当这种差异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就可判断为故障。

三、级差保护原理的实现方式级差保护原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下面将介绍其中两种常见的实现方式。

1. 电流差动保护电流差动保护是级差保护的一种常见方式。

它通过比较故障点两侧的电流差值,来判断故障是否存在。

通常情况下,电流差动保护是通过变压器的绕组电流进行比较,当电流差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保护装置将作出相应的动作,例如跳闸。

2. 电压差动保护电压差动保护也是级差保护的一种常见方式。

它通过比较故障点两侧的电压差值,来判断故障是否存在。

电压差动保护常用于变压器的保护中,当电压差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保护装置将作出相应的动作,例如跳闸。

四、级差保护原理的应用级差保护原理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各种电气设备的保护,包括变压器、发电机、线路等。

通过级差保护原理,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点,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故障扩大,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级差保护原理通常与其他保护原理相结合,形成多重保护。

这样可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减少误动作的可能性。

同时,级差保护原理还可以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

五、级差保护原理的优点和限制级差保护原理具有以下优点:1. 灵敏度高:级差保护原理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点,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2. 可靠性高:级差保护原理可以与其他保护原理相结合,形成多重保护,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差动保护电流计算公式

差动保护电流计算公式

差动保护电流计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差动保护电流计算公式”的文章: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差动保护就像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卫士,时刻守护着设备的安全。

而差动保护电流计算公式,就是这位卫士手中的利剑。

先来说说什么是差动保护。

想象一下,有一条长长的输电线路,或者一台大型的变压器,它们在工作的时候,电流在不同的位置流动。

如果因为某些故障,比如短路、接地之类的,电流就会出现异常。

这时候,差动保护就出马了,它通过比较被保护设备两端(或者两侧)的电流大小和相位,来判断是不是出了问题。

那差动保护电流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其实啊,它的核心就是要算出流入和流出被保护设备的电流差值。

一般来说,对于常见的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Id = |I1 + I2|这里的 Id 就是差动电流,I1 和 I2 分别是变压器两侧的电流。

咱们拿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吧。

有一次,我在一个工厂里,他们的一台变压器出了点小状况。

厂里的电工师傅们忙得团团转,我在旁边观察学习。

这台变压器是给工厂里的重要生产线供电的,突然就不工作了。

经过检查,发现可能是差动保护动作了。

师傅们赶紧拿出测量工具,测了变压器两侧的电流值。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那个紧张啊,就盼着能快点找出问题。

师傅们把测到的电流值代入到差动保护电流计算公式里,经过一番计算,发现确实是差动电流超过了设定的阈值,这才导致了保护动作,切断了电源。

后来经过仔细排查,发现是有一段线路出现了轻微的短路,导致电流异常。

处理好这个问题,重新计算调整了相关参数,变压器又欢快地工作起来啦。

再比如说在一个变电站里,对于母线的差动保护,计算公式又会稍微复杂一些。

因为母线连接着好多条线路,要考虑的电流更多。

这时候,就需要更精细的计算和分析。

总之,差动保护电流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它可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工具。

咱们搞电力的人,得把它琢磨透,才能在关键时刻快速准确地判断问题,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让咱们的生活和生产不受影响。

电流纵差动保护原理(一)

电流纵差动保护原理(一)

电流纵差动保护原理(一)电流纵差动保护什么是电流纵差动保护?电流纵差动保护(Differential Current Protection)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电路的保护装置。

它通过检测电流的差值来判断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并迅速采取措施以减小故障造成的影响。

原理概述电流纵差动保护的原理是基于保护对象的电流变化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在正常运行中,电流应在设定范围内波动,当设备或电路出现故障时,电流的差值将超过设定的阈值,触发电流纵差动保护装置。

工作原理电流纵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上下游电流检测:电流纵差动保护装置通过分别检测保护对象上游和下游的电流值。

2.电流差值计算:保护装置将上下游电流的差值进行计算,并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3.比较判断:如果电流差值超过设定阈值,则判断系统出现故障,触发保护动作。

4.保护动作:一旦保护动作触发,装置会快速断开故障电路,并发送信号给上位系统,以通知操作人员存在故障。

特点和优势•灵敏度高:电流纵差动保护装置能够精确检测微小的电流差值,并判断系统是否出现故障。

•速度快:一旦检测到电流差值超过阈值,保护装置迅速采取措施,快速断开故障电路,以防止进一步扩大事故。

•精准性高:通过设置适当的阈值,可以避免误判和误动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靠性强:电流纵差动保护装置采用了高可靠性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确保了其长时间稳定工作的能力。

应用领域电流纵差动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发电厂:用于保护发电机和输电系统,防止电流异常导致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

•变电站:用于保护变压器和其他设备,有效减小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配电系统:用于保护配电线路和电力设备,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结电流纵差动保护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系统保护装置,通过检测电流差值来判断设备和电路是否存在故障,并采取迅速的措施进行保护。

它的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和可靠性强等特点,使其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保护装置,它能够有效地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电力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电力系统中不同相之间的电流差值来实现对电流异常情况的检测和保护。

当电流差值超出设定的阈值时,差动保护装置将判定为电流异常,从而触发相应的保护动作,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将电流互感器装置在电力系统的不同相中,分别测量各相的电流值,并将这些电流值送入差动保护装置中进行比较。

如果各相之间的电流差值超出设定的范围,差动保护装置将判定为电流异常,并采取相应的保护动作,以避免故障对电力系统造成损害。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保护变压器、发电机、母线等重要的电力设备。

在变压器中,分相
电流差动保护能够及时检测出变压器内部的故障,避免故障扩大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发电机中,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可以有效地保护发电机转子绕组,避免因电流异常而导致的损坏。

在母线中,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可以及时发现接地故障,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总之,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保护装置,它通过比较电力系统中不同相之间的电流差值来实现对电流异常情况的检测和保护。

它具有灵敏可靠、动作迅速的特点,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电力系统情况,合理配置分相电流差动保护装置,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电流差动保护是一种常用的电气保护装置,用于检测电气系统中的故障,并迅速切断故障回路,以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流差动保护的原理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电气系统中的故障发生时,会导致故障点处电流的改变。

电流差动保护装置通过监测电流回路入口和出口处的电流差异来检测故障。

电流差动保护装置一般由差动保护继电器和互感器组成。

互感器将电流变换为电压信号,然后输入差动保护继电器进行处理。

差动保护继电器将输入的电流信号进行比较,当检测到电流差异超过设定值时,会触发动作,并通过切断故障回路的断路器或接触器来隔离故障。

电流差动保护可以检测到各种类型的故障,例如短路故障、接地故障和相间故障等。

它具有快速动作、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等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电流差动保护的设置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电气系统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电流差动保护进行测试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差动电流名词解释

差动电流名词解释

差动电流名词解释1. 引言差动电流是电力系统保护中的重要概念,它在保护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差动电流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其定义、原理、应用以及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等内容。

2. 定义差动电流(Differential Current)是指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测量点的电流值来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的一种电流保护方式。

通常情况下,差动电流保护主要应用于变压器、发电机和母线等设备中。

3. 原理差动电流保护的原理是基于“KCL(Kirchhoff’s Current Law)基本定律”,即在任何一个节点上,进入该节点的总电流等于离开该节点的总电流。

根据这一定律,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测量点的电流值来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

具体而言,差动电流保护通常采用了一个比较器和一个判据装置。

比较器用于计算两个测量点之间的差值,并将其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如果差值超过了阈值,判据装置将会触发报警或保护动作。

4. 应用差动电流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4.1 变压器保护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承担着电能传输、变换和分配的重要任务。

差动电流保护在变压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比较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电流值,可以及时发现变压器内部绕组接地、短路等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2 发电机保护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可靠运行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差动电流保护在发电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比较发电机定子绕组和励磁绕组的电流值,可以及时发现绕组内部短路、接地等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3 母线保护母线是电力系统中承担能量传输和分配任务的关键设备之一。

差动电流保护在母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比较母线不同节点的电流值,可以及时发现母线内部接地、短路等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5. 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5.1 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系统保护方式,它通过检测系统中的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主机柜
集成数据处理、通信控制 等功能,是整个系统的核 心。
软件构成
保护算法
实现差动保护功能的核心软件,包括采样、滤波、 计算等模块。
人机界面
提供系统运行状态、故障信息等可视化界面,方 便用户操作和维护。
通信协议
实现系统内部及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互,保证信 息传输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通信系统
数据传输
负责将采集到的电流信号 传输至主机柜进行处理。
原理
通过采集线路两侧的电流信号,经过处理后比较两侧电流的 大小和方向,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当检测到电流差动量超过 设定阈值时,保护装置会立即动作,切除故障线路。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的特点
快速性
选择性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 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切除故障线路,减少 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只切除被保护线路的故 障部分,不影响其他正常线路的运行,具 有很好的选择性。
方案包括加强设备接地措施、提高设备的电磁屏蔽性能和采用抗干扰能
力更强的电子元件等。
未来研究方向
混合式保护技术
结合电流差动保护和其它保护原理,提高保护装置的适应性和可 靠性。
智能决策与控制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决策与控制,提高电网 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网络安全与防护
加强网络安全与防护研究,保障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系统的安全稳定 运行。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contents
目录
•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概述 •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系统的构成 •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的算法与实现 •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的测试与验证 •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概述

变压器差动保护计算公式详解

变压器差动保护计算公式详解

变压器差动保护计算公式详解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是检测变压器的进线和出线电流之差,当差值超过设定值时,判断为内部故障,触发保护装置。

常见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

1.电流差动保护计算公式电流差动保护是最常用的差动保护方式,其计算公式主要根据变压器各相电流之差来实现。

I_d=I_a+I_b+I_c-I_a'-I_b'-I_c'其中,I_a、I_b、I_c分别为变压器的A相、B相、C相电流;I_a'、I_b'、I_c'分别为变压器的A相、B相、C相末端电流。

当差动电流I_d超过设定值时,判断为内部故障,触发保护动作。

2.瓦时差动保护计算公式瓦时差动保护是一种比电流差动保护更为精确的保护方式,它计算的是有功功率差值。

P_d=P_a+P_b+P_c-P_a'-P_b'-P_c'其中,P_a、P_b、P_c分别为变压器的A相、B相、C相有功功率;P_a'、P_b'、P_c'分别为变压器的A相、B相、C相末端有功功率。

当差动功率P_d超过设定值时,判断为内部故障,触发保护动作。

3.零序电流差动保护计算公式在变压器差动保护中,还需要考虑零序电流的影响,因为零序电流通常是变压器故障的信号。

I_0d=I_0-I_0'其中,I_0为变压器的零序电流;I_0'为变压器的末端零序电流。

当零序电流差值I_0d超过设定值时,判断为故障,触发保护动作。

以上是常见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计算公式,通过计算电流差、功率差或零序电流差,能够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内部故障,实现及时的保护。

差动保护装置通常由差动电流继电器、差动电流互感器、保护定时器等组成,能够迅速切除故障电路,保护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差动保护

差动保护
如果内部故障,如图ZD点短路,流入继电器的电流等于短路点的总电流。即:iJ=ibp=iI2 iII2。当流入继电器的电流大于动作电流,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
3 技术参数
3.1 环境条件
正常温度: -10℃~55℃
极限温度: -30℃~70℃
存储温度: -40℃~85℃
相对湿度:≤95%,不凝露
当变压器内部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在差动回路中由于I2改变了方向或等于零(无电源侧),这是流过继电器的电流为I1与I2之和,即
Ik=I1 I2=Iumb
能使继电器可靠动作。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范围是构成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电流互感器之间的电气设备、以及连接这些设备的导线。由于差动保护对保护区外故障不会动作,因此差动保护不需要与保护区外相邻元件保护在动作值和动作时限上相互配合,所以在区内故障时,可以瞬时动作。
大气压力: 80~110kPa
3.2 工作电源
电压范围: 85~265V(AC或DC)
正常功耗:10W
最大功耗:20W
电源跌落:200ms
上电冲击:4A
隔离耐压:3kV
3.3 控制电源
额定电压:220V(AC/DC)
过载能力:70%~12%额定电压,连续工作
从理论上讲,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差动回路电流为零。实际上由于两侧电流互感器的特性不可能完全一致等原因,在正常运行和外部短路时,差动回路中仍有不平衡电流Iumb流过,此时流过继电器的电流IK为 Ik=I1-I2=Iumb
要求不平衡电流应尽量的小,以确保继电器不会误动。
差动保护原理图
差动保护是反映被保护元件(或区域)两侧电流差而动作的保护装置。差动保护是保护变压器的内部短路故障,电流互感器安装在变压器的两侧,在正常负荷情况或外部发生短路时,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为不平衡电流,在适当选择好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压比和接线方式的条件下,该不平衡电流值很小,并小于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故保护不动作;在变压器内部发生短路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大于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差动保护动作于跳闸。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电流差动保护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系统保护方式,它通过比较电流在系统中的不
同点上的差值来实现对系统故障的快速检测和定位。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的核心在于利用电流的差值来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从而实现对系统的保护。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流差动保护的原理及其应用。

电流差动保护的原理主要包括差动电流比较和判断、保护动作及故障定位三个
方面。

首先,差动保护装置会对系统中不同点上的电流进行比较,一般采用电流互感器来实现对电流的采集和测量。

然后,保护装置会对采集到的电流进行比较,当发现电流差值超过设定阈值时,即判断系统存在故障。

最后,保护装置会进行相应的动作,例如对故障部分进行隔离,同时通过记录故障信息来帮助运维人员进行故障定位。

电流差动保护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和线路,如变压器、母线、馈
线等。

它能够有效地检测和保护系统中的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电流差动保护还可以实现对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电流差动保护需要根据系统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参
数设置。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接线方式、电流互感器的布置、保护装置的选择等因素,以确保保护装置能够准确地检测和判断系统中的故障,并实现快速的动作和定位。

总之,电流差动保护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系统保护方式,其原理简单而有效。

通过对电流的差值进行比较和判断,能够实现对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快速检测和定位,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今后的电力系统建设和运维中,电流差动保护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是一种重要的过电压保护方式,它是在母线或主支路上安装可以感应出A、B、C三相电流不平衡的保护装置,当发生A、B、C三相电流不平衡时,立即发出保护信号,切断故障电路,保护正常工作的电路。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的本质就是通过比较三相电流的大小,当三相电流不平衡时,超过容许值则产生保护信号,从而实现对电网的保护。

电流差动保护是一种全参数保护方式,因此,可以保护系统不同部位的故障,如:短路、失相、变压器热失控等。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的实现需要采用特殊的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和计算三相电流之间的不平衡程度,并可根据容许值设置判断系统的不平衡情况是否超出安全范围。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的优点是具有较大的保护范围,可检测出系统中主要的潜在危险,能够有效地避免发生严重的故障;另外,它还具有较快的动作速度,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和处理故障,减少故障发生所造成的损失。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的缺点是由于差动保护的设定值越小,就越容易出现误动作,即false trip ,而且它的安装
也比较麻烦,需要安装三相电流变送器,并且要求安装的地点必须有足够的空间,系统的维护也更为复杂。

总之,电流差动保护原理是一种重要的过电压保护方式,它具有较大的保护范围、较快的动作速度和较好的保护效果,但也存在误动作和安装麻烦等缺点。

差动保护电流计算

差动保护电流计算

NSR600RF差动保护试验一、差动保护是由于变压器内部故障引起的不平衡电流故障。

采集变压器两侧电流三相保护电流,计算各侧经相角转换后的电流,各侧电流转换原则为:1、各侧角度由Y向△转换,如Y/△-11接线方式的变压器,经各侧经相角转换后的电流。

对于高压侧Y侧转换后的电流为:IA=Ia-Ic,IB=Ib-Ia,IC=Ic-Ib。

低压侧△侧转换后的电流为:IA=Ia,IB=Ib,IC=Ic。

对于变压器各侧额定电流计算方法为2、对于变比系数转换,乔、中、低电流以高压侧基准,分别乘以高压侧与相应侧变比校正系数,KBHQ,KBHM,KBHL。

二、差动保护功能一般分为三个区域,以下图为例,分别是制动区,比率差动动作区,差动速断动作区。

1、差动速断功能:Ir1适用下列公式(1):只要大于Icdqd就保护动作。

2、比率差动功能:大于Ir1,小于Ir2适用于下列公式(2):在这个区域要满足线性Kb1。

大于Ir2适用于下列公式(3):在这个区域要满足线性Kb2。

3、制动功能。

三、以以下变压器系数为例:位置高压侧中压侧低压侧额定容量(MVA)40额定电压(kV)110 38.5 11CT 变比400/5 1500/5 3000/5 调整系数1.1 1.44 1.428比率制动系数 0.5Ie 1、调整系数计算:高压侧调整系数1.140400110=⨯=⨯=MVAA Kv Sn CT U 中压侧调整系数44.140150035=⨯=⨯=MVAA Kv Sn CT U 低压侧调整系数428.140400001033=⨯⨯=⨯⨯=MVAA Kv Sn CT U 2、额定电流计算:3、设点计算加入电流:(Icdsd 、Icdqd 、Ir1、Ir2、Kb1、Kb2为已知数)1)、Ir1至Ir2点之间的动作电流:I c d q dIr Ir Kb Id +-⨯=)1(1…………………………………………① 2''Il Ih Ir +=……………………………………………………………② ''Il Ih Id +=…………………………………………………………③ I e hIh Ih ='……………………………………………………………④ I e lIl Il ='………………………………………………………………⑤ 由以上公式可得出I e h Id Ir Ih ⨯+=)2(……………………………………………………⑥ I e l Id Ir Il ⨯-=)2(……………………………………………………⑦ 式中Ir 、Ieh 、Iel 、Icdqd 、Ir1为已知数或设定数,可算出Ieh 、Iel 。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意义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意义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意义纵联电流差动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保护方式,它的作用是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差异,当电流差异超过设定值时,发出保护信号,切断故障电路,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从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是一种基于电流差异的保护方式,它通过比较电流差动值与设定值的大小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在电力系统中,各个相位的电流值应该是相等的,但当系统存在故障时,电流的分布会发生变化,导致电流差异产生。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利用这种差异来进行故障检测和保护动作。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的主要应用是在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中。

在变电站中,电流差动保护可以用于保护变压器、发电机和母线等设备,及时切断故障电路,防止故障扩大。

在输电线路中,电流差动保护可以用于保护线路的安全运行,检测和切除故障电流,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它可以实现快速的动作,及时切断故障电路,减小故障损失。

其次,它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好的特点,可以检测到微弱的电流差异,有效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此外,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还具有自适应性,可以根据系统的变化自动调整保护参数,提高保护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设备的不断更新,对保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作为一种成熟的保护方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受到了广大电力工程师的青睐。

然而,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对系统的接地方式有一定要求,需要保证系统的中性点接地可靠。

其次,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对系统的接线方式和电流互感器的布置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满足一定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在应对复杂故障情况时可能出现误动作或漏动作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提高保护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90 技术规范指南
固件修订版 3.00
用于2或3终端输电线路的保护继电器应为综合型数字式继电器,该继电器应具备输电线路保护、故障测距、控制、监视和测量功能,而且,该继电器应能集成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

保护系统应能实现三相跳闸逻辑或单相跳闸逻辑。

该继电器应具有自同步功能,其操作无需外部时钟信号,它应使用具备通讯丢失检测和报警功能的专用光纤通讯方式,通讯通道应具备确定通道工况、测量和连续补偿通道延时功能。

I.保护功能:
电流差动保护
∙电流差动保护应为具有自适应制动功能的相隔离保护
∙电流差动保护应适用于串联补偿线路
∙对于长距离的架空线路或电缆应用场合,电流差动保护应包括充电电流补偿功能
∙电流差动保护应能通过使用一次电流差动通讯方式集成直传跳闸(DTT)功能,直传跳闸或通过电流差动内部发送信号,或通过外部发送信号
∙应配备8个用户自定义纵联差动整定位,纵联方案通过一次电流差动通讯实现
∙继电器ID检查应支持直接光纤通讯接口、G.703通讯接口或RS422通讯接口
∙对于线路中带有抽头变压器的应用情况,应具备零序电流去除功能
∙应配备自适应灵敏电流干扰检测器 (故障检测器)
∙应提供用于单相跳闸的跳闸逻辑
∙为了提高安全性,应提供CT饱和检测功能
∙应提供短引线保护功能
∙应提供通道平衡补偿功能,该功能应使用由继电器IRIG-B输入信号提供的GPS基准时间,此项功能应用于发送和接收延时可能不一致的SONET环网中
∙CT变比匹配应具备最多5倍偏差匹配能力
相间和接地距离保护
∙相间和接地距离保护特性应包括:mho、透镜和四边形特性
∙该元件应具有独立的方向、形状、范围、最大扭矩角、过流监视、零序补偿、死区和时间整定值
∙所有相间距离元件均应与CT 和VT配合工作,CT和VT的位置彼此独立,并位于三相星形-三角形连接变压器的任意侧,对于在串行补偿线路中的应用,距离元件应包括自适应到达范围特性,该到达范围应能够根据电流值自动进行调整以实现最高的安全性
∙应提供导引线允许过范围传输跳闸 (POTT) 方案
∙应提供合闸至故障保护
失步保护和系统振荡闭锁
∙保护装置应集成失步跳闸和系统振荡闭锁功能
∙失步跳闸保护应为可编程设置,通过编程既可以瞬时方式跳闸也可以延时方式跳闸(当电流包络为最小值时)
∙失步跳闸保护和系统振荡闭锁保护两者均应能够通过编程以2个或3个特性工作
∙两种保护功能均应可以使用电流监视
负荷侵入
∙应提供能够响应正序电压和电流的负荷侵入特性
∙负荷侵入应可以使用最小电压监视功能
快速和灵敏接地方向保护
∙继电器应包括中性点方向过流元件,该元件用于快速和灵敏故障方向判别
∙中性点方向元件中应包括偏移阻抗特性,该特性用于获得更快和更可靠的操作并可应用于串联补偿线路
∙中性点过流元件应能响应中性点电流(内部计算)或接地电流(外部提供) ,该元件还应能响应中性点极化电压(内部计算)或辅助极化电压(外部提供) ,该保护元件应通过电压极化、电流极化或电压和电流极化
∙中性点方向元件应包括正序制动功能以取得更高的安全性
∙中性点方向元件应同时提供正向和反向指示
∙中性点元件应为可配置保护元件,通过配置它应适用于任何纵联方案并应适用于任何保护元件的方向控制
过流保护
∙8个延时过流元件:用于相间、中性点、接地和负序电流 (每项配备2个TOC)
∙延时过流曲线特性:配备IEEE, IEC, IAC, I2t, 定时限和4条用户曲线(用于精确匹配或复杂情况匹配)
∙8个瞬时过流元件:相间、中性点、接地和负序电流 (每项配备2个IOC)
∙4个方向过流元件:相间和中性点/接地 (每项配备2个元件)
电压保护
∙应提供两个相间欠电压元件和一个过压元件
∙应提供辅助欠电压元件和辅助过电压元件
∙应提供中性点过电压元件
∙过电压元件应使用时间曲线,包括用户可编程曲线
VT 断线检测
II.控制功能:
两个断路器失灵元件
∙断路器失灵元件应为可配置元件,通过配置它应能响应两个不同的电流(例如在一个半断路器配置方案中)
∙断路器失灵元件应能响应三相和单相模式中3个不同的电流值以及断路器触头
两个同期检查元件
∙同期检查元件应是可配置元件,通过配置它应能响应任何单相复合电压(例如在一个半断路器配置方案中)
∙同期检查元件应包括无源逻辑
自动重合闸
∙应提供四次、三相/单相双断路器自动重合闸
∙自动重合闸应能够实现一个断路器退出运行而另外一个断路器处于运行状态
∙自动重合闸应能实现两个断路器的同时合闸或顺序合闸
∙自动重合闸应能实现对单线接地和多相故障使用不同的无压时间,该方案应考虑单线接地故障发展为多相故障的情况
包含非易失锁定功能的可编程逻辑
8个FlexElements™用于用户自定义保护功能
∙应提供所有输入和输出接点的灵活控制
∙所有元件都应具有一个闭锁输入,该闭锁输入应能借助其他元件、接点输入等等对所在元件进行监视
可切换定值设置组
∙继电器应具有可切换的定值设置组,该定值设置组应能根据条件变化(如系统配置改变或季节性要求)动态配置保护元件
III.监视和测量功能
故障测距和故障报告
测量功能
∙电压 (相量、真实有效值、对称分量)、电流 (就地、远方和差动相量、对称分量、真实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电能、需量和频率
断路器拉弧电流 (I2t)
继电器应能通过测量和积分经过断路器触头的电流平方值(作为拉弧电流)计算出断路器触头的每相磨损估算值
用户可编程录波
用户可编程数据记录
跳闸回路监视
UR 系列公共技术规范指南
固件修订版本 3.00
该继电器应为综合式继电器,而且它应能够集成于变电站或电厂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之中。

该继电器应装设于一个水平安装、4RU 19英吋的机箱之中。

它应当为模块化设计,便于升级和通过更换模块进行修理。

前面板接口应包括一个显示字符的真空莹光显示屏幕、一个小键盘及数个LED 指示灯。

决定输入、特性及输出之间相互关系的逻辑应当能够利用FlexLogic™ 方程进行编程配置。

通讯接口应能够使用除硬件以外的其他远方输入和输出,通讯应当能使用UCA2,GOOSE (一般性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机构使辅助元件数量以及接线要求降低到最低水平。

接点输入应接受湿接点或干接点,接点输出应为以跳闸确定额定值的带电流和电压监视的A型继电器、C型继电器或快速C型继电器(用于发送信号)。

硬件的输入/输出应可以扩展。

该继电器应配备 3 个通讯接口,可单独运行,也可同时运行。

RS232 接口应可以从继电器的前面板进行访问,第二个通讯接口应为RS485 接口,它应支持ModBus® RTU 和DNP 3.0 规约,其最高波特率应达到115 kbps,第三个通讯接口应是一个与第二个接口相似的RS485 接口,或者是一个10 Mbps 以太网口,它应支持MMS/UCA2, ModBus®/TCP和DNP 3.0 或IEC 60870 规约,物理接口应为10BaseF或冗余10BaseF。

该继电器供货时应配备应用软件,该应用软件应可运行于基于Windows® 95/98/NT操作系统的PC机上。

该应用软件程序应能够检索继电器Comtrade 录波文件并可以将其显示、存储或打印,这些数据用于故障排除。

该应用软件应能够在线或离线编辑、管理整定值文件,将其存储到继电器或磁盘备份。

该软件还应能实施继电器新固件版本升级、查看继电器所有跳闸和报警目标信息及查看由继电器记录的1024个带时间标记的事件。

继电器的时钟应能够使用IRIG-B 信号实现与其他连接设备同步。

继电器应能够实现SNTP网络时间同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