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的判读 (2)
等温线图的判读
二. 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㈠、等温线图的判读:1. 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1)、由于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数值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下垫面性质较为均一。
(3)、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地>海洋,冬季:陆地<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点北陆北,点南陆南”规律: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或南)半球时,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或南)弯曲,海洋相反。
反之亦然,如果大陆等温线向北(或南)弯曲,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或南)半球。
(4)、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故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值)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
等温线向低温(值)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地形。
(5)、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值(高纬)方向弯曲。
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值(低纬)方向弯曲。
2. 等温线图的判读:(1)等温线的疏密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纵观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地区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均一,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④、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
(2)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受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归纳如下:(3)等温线的走向等温线分布图反映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可以分析出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
等温线的判读
等温线的判读以等温线的判读为标题,下面将详细介绍什么是等温线以及如何判读等温线。
等温线是描述在等温条件下,物质的状态变化的曲线。
在热力学中,等温线是指在等温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其他物理量如压强、体积、摩尔数等发生变化的曲线。
等温线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相变、热力学循环以及物质的性质等。
要判读等温线,首先需要了解等温过程的特点。
等温过程是指在恒定温度下进行的过程,温度不变,因此等温线是垂直于压强和体积坐标轴的曲线。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状态,等温线可以呈现不同的形状和特征。
对于理想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等温线可以表示为PV=常数的曲线。
在等温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即压强越大,体积越小,反之亦然。
因此,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是从坐标原点开始的,向右上方递增的曲线。
对于实际气体,等温线的形状取决于气体的性质和状态。
一般来说,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比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更陡峭。
这是因为实际气体在较高的压强下,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显著,导致体积的变化更加受限制。
因此,实际气体的等温线会比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更加接近压强坐标轴。
对于液体和固体,等温线一般呈现为曲线的形状。
在等温过程中,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变化较小,因此等温线的斜率较小。
此外,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状态,等温线可以呈现不同的形状,如凸起或凹陷。
除了理想气体、液体和固体外,等温线还可以用于描述混合物的相平衡。
在等温条件下,混合物的相平衡可以通过等温线来判读。
例如,对于二元混合物,等温线可以表示两个组分的相平衡区域。
在相平衡区域内,两个组分的物态可以共存,而在相平衡区域外,只能存在单一的物态。
总结起来,等温线是描述在等温条件下物质状态变化的曲线。
通过观察等温线的形状和特征,可以判读物质的性质和状态。
对于理想气体,等温线是从坐标原点开始的递增曲线;对于实际气体,等温线更加陡峭;对于液体和固体,等温线一般呈现曲线的形状;对于混合物,等温线可以用于判读相平衡区域。
“等温线图”的判读规律
一、判断南、北半球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少,气温低。
所以,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据此可归纳: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增,是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增,是南半球。
二、判断温差在同一幅等温线分布图上,其温差大小一般可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
其规律如下:等温线密集,则温差大;等温线稀疏,则温差小。
在不同等温线分布图上,其温差大小一般可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和相邻两条等温线数值差(即数值间距)大小来判断。
规律是:(1)如果等温线数值间距相同,那么等温线密集,则温差大;等温线稀疏,则温差小。
(2)如果等温线疏密程度相同,那么数值间距大,则温差大;数值间距小,则温差小。
三、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海洋等温线受洋流影响,会发生弯曲。
根据等温线弯曲特点,可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
其规律如下:(1)判断洋流流向的规律: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凸出)的方向一致。
(2)判断洋流性质的规律:等温线向低值(较高纬度)凸出,表明有暖流经过,等温线向高值(较低纬度)凸出,表明有寒流经过。
四、判断地表形态陆地等温线受地形起伏的影响,会发生弯曲。
根据同一地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地势越低气温越高的特点,可归纳如下规律:①如果等温线闭合,内线数值大――中心气温高――中心地势低――盆地(洼地);内线数值小――中心气温低――中心地势高――山地(高原)。
②如果等温线不闭合,等温线向高值凸――中间比两侧气温低――中间地势高山脊,等温线向低值凸――中间比两侧气温高――中间地势低――山谷。
五、判断海陆分布由于海水的比热(热容量)比陆地大,所以,同一季节同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气温高低不同。
夏季,大陆升温快,平均温度比同纬度海洋高;冬季,大陆降温快,平均温度比同纬度海洋低。
据此可归纳出如下规律:(1) 7月,等温线向北凸――大陆,等温线向南凸――海洋;1月,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大陆。
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1.判断南、北半球地点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渐渐增大。
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渐渐减小。
2.判断陆地、大海地点冬天: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曲折 (表示冬天的陆地比同纬度的大海温度低),大海上的等温线向高纬曲折 (表示冬天的大海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
夏天: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曲折 (表示夏天的陆地比同纬度的大海温度高),大海上的等温线向低纬曲折 (表示夏天的大海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
3.判断月份 (1 月或 7 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天节的差别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大海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大海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以下边甲图所示 )7 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大海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大海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
(以下边乙图所示 )4.判断寒、暖流寒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余地域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类同于冬天的陆地或夏天的大海 )。
(以下列图所示 )暖流: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余地域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类同于夏天的陆地或冬天的大海 )。
(以下列图所示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的影响地势高: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余地域要低。
地势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余地域要高。
6.判断地形名称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据越小。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据越大。
7.判读等温线的疏密状况,比较温差的大小一般状况下,等温线散布密集的地域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等温线散布图上能够得出等温线的散布与温差大小的时空变化规律: (1)冬密夏疏:冬天等温线散布比较密集,夏天等温线散布比较稀少,这是由于冬天各地温差较大,夏天较小。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等温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等温线图的判读及应用一、专题讲解1.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2.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3.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二、同步训练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1月等温线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1—2题。
1.a、b、c、d四地中冬季降雪最多的可能是A.d B.C C.b D.a2.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可以判断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B.东南部地势起伏大C.山东半岛地势平坦D.西部地区大部分沟壑纵横下图为南半球中纬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等温线图,图中甲、乙等温线表示当地时间10点、16点气温分布状况。
读下图,完成3—4题。
3.导致该地当日25℃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B.海拔C.气压D.坡向4.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M、N两地比较,正确的说法是A.上午,M地的谷风比N强B.M、N两地日照时间相同C.下午,N地的山风比M弱D.M、N两地当日最高温相同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
据此回答5—6题。
5.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C.太阳辐射D.地面状况6.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海陆D.地形下图为8月份(北半球海洋水温最高月)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单位:℃)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M处寒暖流交汇,等温线密集B.N处受西风漂流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C.O处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大型渔场D.P处受寒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凸出8.据图中等温线和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南半球等温线较北半球的平直是因为大气环流的影响B.中低纬海区大洋东部比西部水温高C.南半球高低纬度间温差比北半球的大D.若①处表层水温明显高于M处的,则出现拉尼娜现象下图示意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
等温线的判读规律
等温线的判读规律1116
(1)数值大小:判断半球及最高值、最低值,
(2)等温线疏密:等温线稀疏温差小,反之温差大。
例如:山地比平原密,洋流交汇处密
(3)等温线弯曲:
影响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洋流、地形
(4)等温线走向:
①若与纬线平行,说明受纬度影响大
②若与等高线平行,则说明受海拔高低影响大、 ③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受海陆位置、洋流影响
大,
(5)闭合曲线:若等温线闭合可考虑地形中的山峰或盆地,或考虑城市热岛效应。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 ℃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海岸线B.纬度C.地形D.大气环流
2.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高低②距海远近③寒潮影响④洋流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读“两幅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曲线沿方向延伸,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由图中温度分析,该地正值季。
图示东部等温线向东北方向延伸,说明受影响较大,图示西部等温线向西南方向延伸,是受因素的影响。
(2)分析图B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并解释成因。
等温线等压面判读
等温线和等压面的判读(1)判断等温线的数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①数值大小一般与位置、地势高低、寒暖流等因素有关。
②根据数值大小求气温差。
③根据气温数值变化判断气温空间分布规律。
(2)判断等温线的弯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①等温线弯曲的判读规律: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反之,数值。
即“凸高值,凸低值”。
②等温线的弯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a.海陆与季节: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纬弯曲;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纬弯曲。
也可以概括为:一(月)陆(向) (弯曲),七(月)陆(向) (弯曲)。
b.地形: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的地区。
c.洋流: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凸出的为流。
(3).(2017·天津月考)下图表示四处热力环流形成示意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4)判读气压高低①同一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
即P A P C、P B P D。
②作一辅助线即可判定同一水平面(同一高度)上的气压高低,如上图中C处比D处气压;同理,A处气压于B处。
即P C P D、P B P A。
③综上,P B P A P C P D。
(5)判读气流流向①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近地面处空气流向处。
高空气流方向与近地面相。
②A处气压低,说明该地受,空气膨胀,气流;而B处气压,说明该地较冷,空气收缩,气流。
③该热力环流呈时针方向。
(6)判断下垫面的性质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上凸)者为陆地、(下凹、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上凸)者为海洋(湖泊)、(下凹、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海洋),绿地同(陆地、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上凸者为。
等温线的判读技巧
等温线的判读技巧等温线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在等温条件下物质的状态变化。
通过等温线,我们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规律和热力学过程。
那么,如何准确判断等温线呢?一、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来判断等温线。
比如,物质的体积、压强、密度等性质在等温条件下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这些性质保持不变,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该等温线是一条水平线。
二、利用等温线的特性等温线有一些特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准确判断等温线。
例如,等温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等温条件下的状态,这些点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相变过程。
另外,等温线上的斜率表示物质的热膨胀系数,通过斜率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膨胀性质。
三、利用等温线的数学表达式等温线通常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表达式来判断等温线。
比如,理想气体的等温线可以用维尔斯特拉斯方程表示,通过观察该方程可以判断等温线的形状和特性。
四、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判断实验数据是判断等温线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来判断等温线的形状和特性。
比如,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压强等数据,可以绘制出等温线图像,通过观察图像可以判断等温线的形状和特性。
五、借助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模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等温线。
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可以得到等温线的形状和特性。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实验误差的影响,提高判断等温线的准确性。
判断等温线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利用等温线的特性、数学表达式、实验数据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来准确判断等温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获取更准确的等温线信息。
通过对等温线的准确判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相变规律和热力学过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等温线判读及专题判断概要
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例】读“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的高差约为
A.800~1000米
B.1333~2000米
C.1333~1667米
D.1000~1333
甲 4℃
2℃
乙
-4 ℃ -2 ℃ 0℃
丙
∵ 4 ℃ <甲地温度< 6 ℃ -6℃ <乙地温度< -4 ℃
∴ 8℃ <甲乙温差< 12 ℃
显著
等温线平直说明下垫面性质 单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
均一。)
➢等温线平与直→地表状态
平直→地表平坦(海洋、平原) 曲折→地形复杂(山地) 锯齿形 山河相间
等温线的走向----弯曲
如果等温线 →该地气温比
向低纬凸出 同一纬度低 →
气 温 低
逆温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 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 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夏季较弱, 冬季较强。 ②地形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 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 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例题】
例、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 天的曲线是___A____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__低___,这是由于______ __云_层_厚,_大_气_对_太_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_高__,这是由于_大_气_的_逆_辐_射作用强
(4)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小)__小__
2、该图为_七__月份气温分布图, 2、该图为_一__月份气温分布图,
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2、低纬海域水温大于中纬海域水温大于高纬 海域水温
A\D为北半球洋流;B\C为南半球洋流 水温在十度以上为中低纬度。
判读三:相对大洋或者大陆的分布
同一大陆或海洋同一纬度的两侧洋流性质相
反。
A
D
C
B
以太平洋为例,A在亚欧大陆东侧为日本暖流; B在南美洲大陆西侧为秘鲁寒流;C,在澳大利 亚东侧为东澳大利亚暖流;D,在北美大陆西侧 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一切尽在图中
经典案例:
图很简单,但内涵很丰富!
判读一:流向和性质
1、洋流流向和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 2、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的为寒流;由高温区
流向低温区的为暖流。
A,由南流向北为暖流;B,由南流向北为寒流; C,由北流向南为暖流;D,有北流向南为寒流。
判读二:半球和纬度
(2011·温州模拟)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 作用。读图回答问题。(18分)
(l).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
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
该洋流是 流.
(1).南;高;暖;
(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2动).。南在;图①2所示的①
、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
区。
பைடு நூலகம்
等温线判读技巧
等温线图的判读技巧一、等温线图中的数值特征等温线就是指在地图上把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
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等温线图中,等温线的数值特征主要表现如下:①同线等温。
即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同。
②同图等距。
即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差为零或相差一个等温距。
相邻的两条等温线,温差相同。
③“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受海陆、地形、洋流等因素影响,局部区域等温线会发生弯曲变化。
等温线凸向高值方向的连线区域比两侧气温低(如图1L1沿线,②点温值小于①和③点);等温线凸向低值方向的连线区域比两侧气温高(如图1L2沿线,⑤点温值大于④和⑥点)。
④“小于小的”或“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即位于两条等温线之间的等温线闭合区域,如果闭合等温线的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低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低于该闭合线的温度值,如图2中A点气温范围为0℃<TA<2℃。
“大于大的”,即如果闭合等温线的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高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比该闭合线的温度值更高,如图中B点气温范围为4℃<TB<6℃。
二、等温线图的应用①判断南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的为北半球,向南递减的为南半球。
判断依据:受纬度(或太阳辐射)的影响,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数值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根据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判断月份及海陆位置。
可用口诀“点北陆北,点南陆南”来判断。
“点北陆北”即阳光直射点落在北半球时(7月份)时,全球陆地等温线在海岸带附近向北凸出(北半球凸向高纬、南半球凸向低纬),如甲图所示;“点南陆南”即阳光直射点落在南半球时(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在海岸带附近向南凸出(北半球凸向低纬,南半球凸向高纬),如乙图所示。
判断依据: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同纬度上,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注意,7月份,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1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③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等温线图的判读规律与图解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一、读数值变化,
辨南、北半球
等温线图上的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左图为北半球
读取图中气温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图中气温差。如左图中最低气温在8~10 ℃,最高气温在24~26 ℃,气温差在14~18 ℃之间
二、读数值特征,
辨温差大小
辨月份、
海陆
(1)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学;科网
(2)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1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三、读弯曲变化
辨洋流、
地势
(1)寒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暖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甲地气温介于20~22 ℃,乙地气温介于16~18 ℃。判读方法可采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判断地形类型
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小,如左图中乙为山地。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大,如左图中甲为盆地
五、读疏密程度,辨温差大小,析形成原因
——
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1)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2)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3)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
等温线的判读
你好:关于等温线的内容如下:1.根据等温线判断气温差异判断依据:(1)同图幅中: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异越大;等温线越稀疏---气温差异越小。
(2)不同图幅,可计算等距离的温差。
结论:(1)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别是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2)一般南半球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较陆地稀疏且平直。
2.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因素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导致太阳辐射的差异等温线与海岸大致平行---影响因素:海陆因素导致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等温线与山脉走向(等高线)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等温线为闭合---受地形垂直影响(温度与高度反相关)3.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海陆季节(月份)判断依据:海洋与大陆热容量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
结论:("高高低低"规则)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冬季: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弯曲7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1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在看完了这些内容,明白了吗?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或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提出,我们共同探讨。
世界气候类型的读图判断、学习所属温度带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的内陆地区及大陆的西岸终年高温,干燥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30~40度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四季分明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度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温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东岸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40°~6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降水均匀(终年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纬40°~60°之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干旱少雨,降水相对集中于夏季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北部(50°N~55°N或65°N)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寒带苔原气候北冰洋沿岸终年寒冷,降水少冰原气候南极大陆、格陵兰岛全年酷寒,降水稀少高山高原气候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随高度的增加,气候要素垂直变化明显气候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由于气温和降水的不同组合及受纬度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变得复杂多样。
运用口诀法 判读等温线
经纬地理工作室原创作品运用口诀法判读等温线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龙吉忠一、判读口诀1、“南增北,北增南”分析等温线的分布大势,可以判断南、北半球。
一般来说,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速。
“南增北”即气温向南递增,说明向南是低纬,为北半球;反之,则为南半球。
2、“一陆南,七陆北”全球各地,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无论南北半球,1月份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7月份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
3、“疏小密大”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别气温水平上的差异大小。
等高线越稀疏,单位水平距离间的温差越小;等温线越密集,单位水平距离间的温差越大。
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等温线分布就疏密;冬季南北温差大,等温线分布就密集。
4、“里大盆地,里小山顶”等温线图中的闭合曲线,如果往里面数值越来越大,气温就越来越高,海拔就越来越低,中心则为盆地;如果往里面数值越来越小,气温就越来越低,海拔就越来越高,中心则为山顶。
5、“凸高则低,凸低则高”等温线向高值处凸出,则气温比两侧相邻地区更低;等温线向低值处凸出,则气温比两侧相邻地区更高。
6、“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的温度,判别规律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大于大的”指如果闭合等值线气温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大数值气温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气温大于这条等温线的气温数值;“小于小的”指如果闭合等值线气温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小气温数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气温小于这条等温线的气温数值。
二、典例精析例1.右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所在区域为陆地;F所在区域为海洋,则该图表示()A.北半球一月等温线B.北半球七月等温线C.南半球一月等温线D.南半球七月等温线【解析】图中等温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这表明该图表示南半球;E所在区域为陆地,此时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这表明陆地气温相对较高,应为南半球的夏季即1月份。
高考专题:等值线图判读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等值线图判读〖主干知识整合〗1.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1)判读规律:①数值大小: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②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
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ΔH<(x+1)d(x为相交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注意:如果两侧相交的等高线条数不一致,则按数值大的计算③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由山顶指向山底的短线)(2)实际运用:①与气候结合: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0.6℃/100m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
(降水量的差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C、盆地不易散热,多云雾,光照较弱,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②与河流水文结合: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水库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③与地区规划结合:A、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水库坝址宜选在其河流出口处的河谷、山谷地区。
初中地理 等温线的判读
1. 一般常识2. 等温线的分布与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等温线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影响因素是是纬度因素,如下图中的A处;东西延伸的等温线某处有大的弯曲,说明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如下图中的B处;有闭合等温线,说明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如图中的C处 .3. 等温线分布与南北半球、海陆、季节、月份的关系判读的依据:(1)由低纬向高纬气温降低。
(2)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
(3)北半球1月气温可代表冬季,7月气温可代表夏季;南半球7月气温可代表冬季,1月气温可代表夏季。
判读的过程:(1)判断南北半球气温由南向北降低是北半球;气温由北向南降低是南半球。
(2)月份与季节的转换(3)判断海洋与陆地由下图中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减小判断是北半球,北半球1月代表冬季,同纬度BC中,B地气温是16-18,C地气温是18-20,所以B地气温低于C地气温,即冬季同纬度的B地气温低于C地气温,所以B地位于陆地,C地位于海洋。
(4)判断季节或月份由下图中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减小判断是北半球,同纬度BC中,B地气温是18-20,C地气温是16-18,所以B地气温高于C地气温,因C地位于陆地,B地位于海洋,所以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所以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或者是北半球的1月份。
总结:就全球1月、7月气温分图如下:世界1月气温分布图世界7月气温分布图将世界1月、7月等温线走向分布图模式化如下:根据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判断月份及海陆位置。
可根据“一陆南,七陆北”法则来判断,“一月份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凸,七月份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与陆地正好相反,即“一海北,七海南”。
4.气温分布与地形类型等温线为闭合状态时,数值里大外小为盆地;数值里小外大为山地。
如下图中,图甲为盆地,图乙为山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温线的判读
一、等温线的应用:
1、判断某地的气温值:由等值线变化趋势判断或估计某点气温值。
2、判断南北半球位置: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由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3、判断海陆分布及季节: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7月份向北凸出;海洋相反。
4、判断洋流流向及性质:等温线由低纬向高纬弯曲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5、判断地形特点: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闭合的等温线图,内高外低为盆地,外高内低山顶(地)。
二、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常见因素有,太阳辐射、地形地势等下垫面状况、大气运动及天气特征、洋流等等。
1、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2、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3、若等温线与山脉走向或高原边缘大致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显著。
4、等温线越密集表示气温变化越大,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
三、气温的水平分布
1 受地球球体形状影响,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
2 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海洋,冬季大陆<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
3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故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
等温线向低温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地形。
4 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弯曲。
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弯曲。
5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7月份20°N——30°N的沙漠地区,炎热中心为撒哈拉沙漠;最冷的地方在7月的南极大陆;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1月的西伯利亚。
6 中国的气温分布:
(1)、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且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加剧了寒冷;南方地区受到层层山岭的阻拦,冬季风影响小一些。
最冷的地方是漠河,最热的是南沙群岛。
一月份00C等温线在秦岭---淮河线附近,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北方太阳高度虽比南方低一些,但白昼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与南方相差不大。
且南方阴雨天气比北方多,太阳辐射削弱较多。
最冷的是青藏高原,最热是吐鲁番盆地。
四、等温线分析:
1、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减——南半球
2、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温差)小。
3、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同一区域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
4、等温线大体沿东西(纬线)方向延伸,数值在南北方向变化――太阳辐射是主要影响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5、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洋流是主要影响因素
6、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
7、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
(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
8、等温线弯曲——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9、等值线闭合:局部温暖中心或低温中心(“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如中心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如中心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
五、等值线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
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有时因图示范围较小,而显示为不封闭。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等高线图上悬崖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
(特殊原因直接标出每条数值者除外)
五、判读的一般方法
1.读数值——等差距(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同一等值线两侧数值一般不同;变化趋势;数值范围和极植
2.读疏密状况——表明变化大小,同时分析引起变化的影响因素
3.读走向——同时分析影响因素
4.读等值线的弯曲方向——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同时分析影响因素
5、辨方向——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
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6、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同时分析引起闭合原因,变化的趋势和数值范围
下面以等高线、等温线和等压线三种等值线为例列表说明:
1.根据数值判断半球:判断依据是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结论: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数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判断气温差异
判断依据:(1)同图幅中:等温线越密集一一气温差异越大;等温钱越稀疏一一气温差异越小。
(2)不同图幅,可计算等距离的温差。
结论:(1)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别是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2)一般南半球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较陆地稀疏且平直。
3.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导致太阳辐射的差异
等温线与海岸大致平行一一影响因素:海陆因素导致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等温线与山脉走向(等高线)平行一—受地形因素影响
等温线为闭合一一受地形垂直影响(温度与高度反相关)
4.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海陆季节(月份)
判断依据:海洋与大陆热容量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
结论: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冬季: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7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1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等温线向北凸
5.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洋流性质
在海洋中,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与洋流方向一致,再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减方向判断半球及洋流性质,还可以根据大洋名称判断洋流名称。
等温线向低值(或高纬)弯曲的舌部顶端一暖流
等温线向高值(或低纬)弯曲的舌部顶端一寒流
6.根据等温线判断气压和地势:气温越高,地势越低;同高度则气压越低。
二.等温线图
等温线图是用若干条等温线来表示一个地区气温分布的专用地图。
这种图能帮助人们形象地确定气温分布的空间概念,了解气温递变方向和规律,并进而分析各地区气温差异的形
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
(1) 等温线图的判读的基本知识
1、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气温水平分布上的差异大小,若就同一地区,两个季节相比,疏者,气温差异小,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等温线就稀疏,冬季气温差异大,等温线就密集。
2、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等温线分布,并不完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平行,有时向北突出,有时向南凸,这表明等温线分布还与大气运动、洋流、地
(2).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低纬度地
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
若等温线与
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交。
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至,据此判断图所示区域为夏季(7月)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如
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
⑤洋流因素: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
区降温减湿。
⑥闭合曲线:盆地增温,山地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