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合集下载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新生儿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主要负责管理和治疗0-28天的新生儿。

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

本文就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具体分析。

一、新生儿基本信息登记管理制度新生儿入院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基本信息登记。

通过建立新生儿信息数据库,可以实时掌握和管理每位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父母或监护人联系方式、出生情况等。

同时,可以通过该信息库,查询和控制病房人数,确保医院新生儿收治工作的安全有序。

登记管理制度还需要保障医院患者信息的保密性,防止信息泄露。

二、新生儿体格检查制度新生儿的体格检查是对新生儿基本健康状态的评估和监测,能及时发现新生儿异常情况。

新生儿体格检查制度需要按照临床指南进行规范化,保证新生儿体格检查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检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和体温等指标,还需要考察肌张力、反射、心肺听诊、皮肤黄疸、脐部情况等,尤其需要关注新生儿的呼吸状况,及时发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等异常情况,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三、新生儿营养管理制度新生儿的营养管理是新生儿科治疗的重要环节。

新生儿营养管理制度包括配方奶选择、喂养方式、进食量和进食频率等方面的标准化,遵循科学营养原则,确保新生儿精细、平衡、全面的营养供给。

同时,针对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特点,需要制定相应的营养管理方案,保证早产儿在获得足够营养的同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四、新生儿感染控制制度新生儿具有天生免疫力低、易受感染的特点。

因而,新生儿科必须制定感染控制制度,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包括:1.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或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减少细菌的耐药性。

2.洗手消毒制度,对于接触新生儿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洗手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按照规定要求管理和处置医疗废物。

4.新生儿家属参观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家属参观机制,控制访客数量及行踪,防止交叉感染。

五、新生儿家长教育制度新生儿家长是新生儿关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抗菌药在儿科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在儿科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在儿科的合理使用抗菌药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工具,但其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问题。

儿科患者更容易出现感染,因此抗菌药在儿科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抗菌药在儿科的合理使用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合理的使用抗菌药需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和病原体敏感性进行选择。

儿科患者的感染类型多样,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等。

在确定感染类型后,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确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另外,应注意监测抗菌药物的疗效,若病情持续恶化或无明显改善,则应考虑更换抗菌药物。

其次,在儿科中,应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原则,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对于儿童来说,其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抗菌药剂量需进行调整。

同时,应遵循完整的疗程,即便患者症状缓解,也应继续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以杜绝抗菌药物滥用,避免感染的复发。

此外,应优先考虑使用窄谱抗生素,以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广谱抗生素对包括正常菌群在内的机体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容易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对于儿童,尽可能选择窄谱抗生素以减少这一风险。

另外,近年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已引起广泛关注。

例如,在手术前预防感染、高危患者预防感染等情况下,应慎重使用抗菌药物。

这些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应有明确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并且应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使用。

此外,要加强儿科医生和家长的教育,提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

儿科医生应积极更新自身的知识,了解抗菌药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用药指南。

同时,儿科医生也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告知他们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原则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引导家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合理使用应遵循感染类型和病原体敏感性选择药物,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原则,优先选择窄谱抗生素,谨慎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并加强医生和家长的教育。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保证儿科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我院儿科住院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我院儿科住院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抗 生素的品种 、 量、 数 金额 , 结合病历 分析抗 生素给 药频率 、 药途径 、 给 联合 应用等情 况。结果 药品 消耗 情况 : 药品消耗 总金
额为 :27 94 3 80 .7元 , 中抗生素的消耗金额 为 187 .2元 , 其 5 9 95 占药品总 消耗金额的 4 .6 8 3 %。抗 生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使用情 况: 抗生素应 用品种 主要有 l , 5种 排在前 l 0位的注射用抗生素其 中有 6种是 头孢 类。结论
素的趋势。
儿科 使用抗生素的 比例较 大, 头孢 茵素类抗
9 % , 能是 因为 有心 、 血 管 等其 它 疾病 原 因 , 6 可 脑 占
抗生 素 的 广泛 使 用 与细 菌 耐药 性 产 生 、 展和 发 传播 密切 相关 , 抗生 素 只要 使用 足够 时 间和量 , 都会
出现耐药性 , 药性 是不 断发展 的 , 一种 药物 耐药 耐 对 的同时也 可 以对其 他 药 物 耐药 ; 药 性 一旦 出现 消 耐 失较慢 , 耐药性可以传播 。国内监测结果也表明 J 细 菌耐药性 日益严 重 j 。那 么 , 何 控制 预 防细 菌 如
要: 目的 了解本院儿科应用抗 生素的现状 , 为儿科 、 以期 新生儿科合理应用抗 生素提供参 考。方 法 抽 取 20 年 1 05 月
1日至 l 2月 3 1日本 院儿科( 包括新 生儿科 ) 院患儿使用抗生素的 2 8 住 56例 电子处 方进行调 查 , 统计儿科 ( 包括新 生儿) 消耗
医院感染学杂志 ,02 1 ( )9 9 . 20 ,2 2 :l一 3 ( 收稿 :0 5— 9— 6 修 回:06— 1 0 ) 20 0 2 : 20 0 — 6

儿科疾病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儿科疾病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耐药性是抗菌药物治疗 中一个应引起 重视 的大 问题 。为降 低病原菌耐药性 的发生率 ,应掌握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 避免滥用抗生素 ;避免频 繁的更换或 中断抗菌药 ;减少抗 菌 药 物 的 外 用 。 1.4 防止 不 良反 应
不 良反应 的发生率与药物浓度过 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密切关系 ,主要 原 因有:不适 当的增加剂量或 给药 次数 ,均可 因体 内药 物蓄 积而导致不 良反应 。不适当的联合 用药 :同类药物 的联合应 用 ,除抗菌作用相加外 ,其毒性反应也 相加 。不 同药物的联 合应用也可致某些毒性反应增强 。不合理的给药方法:不合 理 的给药方法 常可导致不 良反应 的产生 。 2 上 呼 吸 道 感染
新 生 儿 用药 容 易 出现 中毒 反 应 ,由 于新 生 儿 的生 理 功 能,特别是 肾 、肝 和某 些酶系统功 能 尚未成熟 ,用药 不 当常 可致 不 良反 应 或 中毒 。 因此 ,对 此类 患 儿 宜尽 量少 用药 ,特 别是抗 菌药物和退热 药 ,在 必要应用 时,剂量宜 酌量减少 , 用药时间亦不宜过久 。新生儿可用氯霉素 中毒而发生“灰色 综合征”。因此,氯霉素尽量不用 于新生儿 。必要时 ,每 日剂 量不宜大于 25mg/kg。其他药物如磺胺类 、退热药(特别是含
染肺炎 ,疑有混合感染或考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 菌 、流感 嗜血杆菌感染者。新的高效广谱 的第三代 头孢菌素 或耐酶 的其他 B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被提倡单独用 于治疗 革兰 阴性杆菌感染 。 目前 ,用药提倡两阶段序贯疗 法,即静 脉给药 3-5天后 ,原药改为肌注或 口服用药至临床症状消 失后 3天或体温正常后 5~7天 。支气管肺炎用药至少 2~3 周 ,重症肺炎在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 2周 ,“降级”或改变治 疗 药 物 不 可 取 。 5 结 束

新生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新生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新生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新生儿皮肤、粘膜有化脓性感染, 以及医院出生且住院较长者常常以金葡 菌感染为主。 • 治疗可选用青霉素或耐酶的苯唑青 霉素、邻氯青霉素、双氯青霉素,或用 万古霉素加上述耐酶青霉素。亦可用第 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等。
新生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院内感染所致败血症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引起的院内感染败血症应首选用万古霉素, 疗程为10~14d。 革兰阴性细菌 • 引起的院内感染败血症选用氨基糖甙类抗 生素、如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较低。由于氨 基糖甙类有耳毒和肾脏毒性作用。因此需监 测血清药物浓度。
新生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 • 发病有增多趋势,且多为院内感染,对一 般常用抗生素不敏感。碳青霉烯类如亚胺 培南及美罗培南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首 选用药,其次可选脲基青霉素类如哌拉西 林。 以上为经验性用药,应在血培养回来 后根据药敏试验调整药物。如疗效显著者, 也可继续治疗。

新生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60例机械通气气管导管末端分泌物标本检出 50株病原菌,阳性率83.3%。病原菌前5位依次 是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 • 革兰阴性杆菌敏感药物前5位依次是亚胺培 南/西司他丁(泰• 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其余大部分 抗生素均耐药。
体重 <1.2Kg ~2Kg >2Kg ≤7天 > 7天 用法 IV IM IV IM IV IM 20mg/Kg Q12h 20mg/Kg Q12h 25mg/Kg Q12h 37.5mg/Kg Q12h 37.5mg/Kg Q12h 50mg/Kg Q8h
头孢呋辛(西力欣)
• 注意事项 • 1、用5%葡萄糖2~3ml稀释缓慢静注或适 量葡萄糖用微量泵30分钟注完。 • 2、中、重度肾功不全者,间隔拉长 Q48~72h。 • 3、青霉素过敏者慎用,可先口服(氨苄 青霉素),无反应再注射。 • 4、用前最好作皮试(6ug/0.1ml)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新生儿科是一个关键的医疗部门,负责照应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然而,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彻底发育,他们更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

因此,医院新生儿科需要建立一个严格的感染管理制度,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新生儿科的感染管理制度。

一、建立感染预防控制委员会1.1 人员组成:感染预防控制委员会应由医院新生儿科的医生、护士、微生物学家和感染控制专家组成。

1.2 职责分工:委员会成员应定期开会,讨论和制定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政策和指南,并监督其实施情况。

1.3 培训和教育:委员会还应负责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意识和技能。

二、严格的手卫生措施2.1 建立规范:医院新生儿科应制定明确的手卫生规范,包括使用洗手液或者消毒剂清洁双手,避免接触患者体液或者污染物等。

2.2 培训和监督: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并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手卫生措施的有效实施。

2.3 提供设施:医院应提供足够的洗手设施和洗手液或者消毒剂,以方便医务人员随时进行手卫生。

三、有效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措施3.1 定期清洁:医院新生儿科的环境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殊是高风险区域,如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等。

3.2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医院应使用经过验证的消毒剂,确保对各种病原体具有高效杀灭作用。

3.3 定期检测:医院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以评估清洁和消毒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四、合理使用抗生素4.1 制定指南:医院新生儿科应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南,包括抗生素的选择、剂量和使用时机等。

4.2 监测使用情况: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定期评估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及时纠正不当使用的行为。

4.3 教育医务人员: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抗生素使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意识。

五、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5.1 监测感染发生率: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监测新生儿科的感染发生率,并与其他医院进行比较和分析。

抗菌药物在儿科合理应用论文

抗菌药物在儿科合理应用论文

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合理应用【中图分类号】 r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331-01【摘要】小儿的身体不同于成年人,其器官和身体都处于发育时期,新陈代谢的速度也要明显快于成年人,服用的药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但是儿童某些酶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若给药不当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发生。

本文对抗菌药物在儿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儿科中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抗菌药物;儿科;合理应用小儿的身体不同于成年人,其器官和身体都处于发育时期,新陈代谢的速度也要明显快于成年人,服用的药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但是儿童某些酶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功能还没发育完全,发病期间病情可能随时发生变化,若给药不当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在对小儿用药时,应非常谨慎,以便能够实现安全合理给药。

1 依据小儿的病理特征使用抗菌药物1.1 小儿体内酶的因素:小儿体内的肝脏没有发育完全,分解药物的能力较低,这样就使所服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进而使血液内药物的毒性和浓度加大,如小儿肝脏内的葡萄糖醛酸酶会与注射的氯霉素结合后,从体内排出,由于小儿的肝脏没有发育完全,体内的葡萄糖醛酸酶含量较少,这样就不能将全部的氯霉素排出体外,进而因体内氯霉素含量过高而导致灰婴综合征,严重时可能导致小儿因循环衰竭而死亡;少儿注射的新霉素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起作用,进而导致小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磺胺类药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儿体内的葡萄糖醛酸酶减少,进而使小儿出现溶血现象;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会与磺胺类药物结合,增加体内胆红素的含量,胆红素在体内累积后会在下丘脑核团以及神经节处沉积,进而导致小儿出现脑胺性黄胆;因此,小儿在服用或注射抗菌类药物时,应当考虑到小儿体内的肝脏酶系统的发育程度。

1.2 小儿体液分布的因素: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其体内体液的含量能占到体重的80%,服用的水溶性药物因细胞外液过多而得到稀释,进而导致体内药物浓度降低,稀释后的药物要想完全排除也比较慢;早产儿其体内的卡那霉素分布容积要小于成熟儿,成熟儿的血药峰浓度低于早产儿,因此新生的婴儿以及早产婴儿都比较容易引起卡那霉素中毒,而且会给其肾功能和听神经造成损害。

彭兰秀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彭兰秀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c、新生儿肾功能不完善,主要经肾排泄的青霉素、头孢 类等ß-内酰胺类抗生素应减量使用,防止积蓄导致中枢N 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
d、抗生素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随日龄而改变,抗生素应 按日龄调整方案。
②儿童期患儿:
a、氨基糖苷类 抗菌药物具有明显的耳、肾毒性,应尽量 避免使用。 b、万古、去甲万古霉素亦有一定的耳、肾毒性,应仅在
容积增大,结果是降低血药峰浓度而减弱了最大效应.使代
谢与排泄减慢,延长作用时间。
药物动力学特点 分布: * 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物浓度增高,脑组织富含脂 质,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全,新生儿易出现药物中毒及神经 系统的反应 *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浓度低,与药物亲和力低,pH较 低,影响药物与蛋白结合,存在竞争
* 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 物代谢及排泄速度变化大 * 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大
3、药物动力学特点 病理状态时,如腹泻可减少药物吸收,胃液pH影 响药物的吸收率,而胃排空时间延长可增加药物与胃
粘膜接触时间使吸收增多,能吃奶的或经鼻饲给药能 耐受的儿童,经胃肠给药较安全
药物动力学特点 胃肠外给药
感染性腹泻:志贺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大肠埃希菌, 轮状病毒,腺病毒,寄生虫等。 1、氨苄西林5-20mg/kg po q6h;或阿莫西林10-15mg/kg po q8-6h 2、重症:头孢曲松50mg/kg iv qd;或头孢噻肟50mg/kg iv q8h; 3、疑为难辨梭菌(近期有抗菌药物使用史) (头孢曲松50mg/kg iv qd;或头孢噻肟50mg/kg iv q8h)+ 甲硝唑7.5mg/kg po q8-6h 4、疑为空肠弯曲菌:克拉霉素7.5mg/kg po q12h;或阿奇 霉素10mg/kg po qd;或多西环素(≥8岁)2.2mg/kg po

新生儿科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一、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疗效,和安全性及医院的实际情况,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类。

二、所有医师均需通过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获得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由医院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由医院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三、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经请示科主任后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四、抗菌药物使用流程1、无感染高危因素,且无临床感染病症体征者,不用抗生素。

2、入院时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应用抗生素前完善感染相关检查(血常规,C 一反响蛋白,降钙素原,胸腹片等)并留取标本送检微生物学检查(考虑败血症+ 血培养考虑CNS感染或伴发热+腰穿;考虑呼吸系统病症+痰培养/胃液培养;考虑胃肠道感染+大便培养;未能明确感染部位+尿培养)。

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根据临床病症体征、病原学结果及感染指标等,及时调整或停用抗菌药物。

3、选用抗菌药物时根据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尽量使用适用于新生儿的窄谱抗生素,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提供的药物剂量及频次规范使用;防止滥用昂贵、广谱药物。

4、注意隔离有细菌定植或存在耐药菌的病例,防止致病菌扩散。

5、树立预防医院感染理念,强化感染控制措施,坚持无菌操作,切记洗手最重要。

五、抗生素选用方案1、W生后3天,为早期感染:首选青霉素类;感染指标阳性,改为青霉素+ 三代头抱,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

2、>生后3天,为晚期感染,分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社区感染轻症首选青霉素类,重症为青霉素类+三代头抱;院内感染先根据感染部位与病症选用经验性抗菌药物,最终根据药敏结果调整。

儿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儿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容易 产 生 微 生 物 对 药 物 的耐 受 性 , 而 对 进 16 0 3 50吉 林省 梨树 县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各年龄组的 剂量 。小 儿时期 调节水 电解
质 代 谢 的 功 能 较 差 , 容 易 受 外 界 环 境 的 很 影 响 而 引起 水 电解 质失 衡 , 此 在 应 用 酸 因
碱类 药物时较成人易于中毒 , 在应用利尿 剂后也较易发生低钠低钾现象。 新生儿用药容易出现中毒反应 , 由于
新 生 儿 的 生 理 功 能 , 别 是 肾 、 和 某 些 特 肝 酶 系 统 功 能 尚 未成 熟 , 药 不 当常 可 致 不 用
人们 的健康产生极为有害 的影响 。 抗生素滥用和 细菌 耐药 问题正 1益 3
讨 论
要点 : ①选择 有效 药物 : 首先 要掌握 小 同 抗生素的抗 菌谱 , 使所选择 的药物与所感
染的微生物 相适应 。其次还 要考虑 各种 抗生素的吸收 、 布等 特性 。②用药方法 分 更合理 : 选定 药物 后 , 要根 据其药 动学 还 性质确定给药方案。③防止不 良反应 : 不 良反应的发生率 与药 物浓度 过高 有密切

生素的人量使 用 , 不仅 造成 浪费 , 而且 可
引起不 良反 应 、 敏 、 过 二重感 染 和诱导 产
生 细 菌 耐 药 … , 国 儿 科 临 床 抗 生 素 使 我
用整体 上存 在起 点 高 、 次 高 和滥 用 问 档 题。 。所 以, 理 使 用 抗 生 素 十 分 重 合
2 mgk 。其 他 药 物 如 磺 胺 类 、 热 药 5 /g 退 ( 特别 是 含有 氨 基 的 ) 过 量 的维 生 素 K 、
以 及 新 生 霉 素 等 较 易 引 起 早 产 婴 及 新 生

浅谈抗生素在儿科的合理应用

浅谈抗生素在儿科的合理应用
效 。4 J 病 毒 性 感 冒是 一 种 急 性 感 染 性 疾 病 , 具 有 自 限 ,L 也 性 , 常 病 程 3~ , 毒 性 感 冒 的 治 疗 没 有 特 效 药 可 缩 短 通 7d 病
病程 。 4 小 儿 不 宜 使 用 的 抗 生 素
14 不 考 虑 抗 生 素 的抗 菌 特 点 , 意 联 合 使 用 。 . 随
因此 , 儿童合理用药 、 保证儿童健康成 长关系 到祖 国的未来 、 生 存 与 发 展 , 有 现 实 和深 远 的历 史 意 义 。 现 结 合 国 内 外 文 具
献 就 如 何 安 全 、 理 使 用 儿 科 药物 进行 初 步 探 讨 如 下 。 合 1 临 床 抗 生 素 不 合 理 使 用 的表 现
15 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 , . 慎用或 已被淘汰 的药物 。
2 滥 用 的 不 良后 果
滥用 抗 生 素 可 导 致 A J 体 内耐 药 菌 株 产 生 , 发 难 以 治 ,L 引
4 1 氨基糖苷类抗 生素 , . 都有轻 重不等 的耳毒性 和肾毒性 , 尤其是耳毒性 , 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 4 2 四环素类 抗生 素 , . 能与新 生长牙 齿 中的钙结合 形成 黄 色结合物沉着 , 俗称 “ 四环素牙 ” 。此类 药物还能与骨 中的钙 结 合抑制婴儿的骨骼生长 。故 8岁 以下儿童禁用 。 4 3 氯 霉素早产 儿和新 生儿 应禁 用 , . 儿童 慎用 。因为此 药
中 国现 代 药 物 应 用 2 1 0 0年 5月 第 4卷 第 9期
C i hnJMo rgA p, y 0 0, 14 N . dD u p lMa 1 Vo. , o 9 2

1 31 ・
被批准用于治疗 心绞痛 。有实验 证实 万爽 力能保 护 心肌代 谢 和 减 轻 缺 血 区心 肌 内 的 多核 细胞 浸 润 , 少 兔 缺 血 一 再 灌 减 注 模 型 的心 肌 梗 死 面 积 以 及 大 鼠模 型 的 再 灌 注 损 伤 。 对 缺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1)合理布局新生儿病房,有条件的医院应设立独立的新生儿病房。

各区域划分明确,严格管理,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普通病室(可按病种分类)、隔离室和治疗室等,辅助区包括出入院接待处、洗涤间、配奶间、新生儿沐浴间等。

(2)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建立《新生儿探视制度》《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并可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增加感控制度和流程。

如有母乳喂养需求的可制定母乳接收和储存制度。

(3)建立环境卫生学监测体系①空气质量:每月监测1次,要求≤4cfu/皿(15min)。

②环境物表:每月监测1 次,要求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²。

③医疗器械:高度危险医疗器械应无菌;中度危险医疗器械菌落总数≤20cfu/件(cfu/g或 cfu/100 cm²),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低度危险医疗器械菌落总数≤200cfu/件(cfu/g或 cfu/100 cm²),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④消毒液:每日使用前监测消毒液浓度。

灭菌用消毒液菌落数应为≤0cfu/ml;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菌落总数应≤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菌落总数应≤100cfu/ml。

⑤医务人员双手:每月监测1次,要求手卫生消毒后手表面的菌落总数≤10cfu/cm²,外科手消毒后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 ²。

⑥消毒器械:使用中消毒器械的杀菌因子强度应符合使用要求。

紫外线灯应符合 GB 19258要求,使用中紫外线灯(30W)的辐射照度值应 70μW/cm²。

所有监测采样和评价方法,遵循《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的要求。

(4)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新生儿病房地面与物表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两次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时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

新生儿科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新生儿科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新生儿科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原则上无感染指证,血常规wbc小于12x109/L,不使用抗生素;无感染指证,血常规wbc大于12x109/L小于15x109/L,使用抗生素不超过3天,抗生素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无感染指证,血常规wbc大于15x109/L小于20x109/L,使用抗生素不超过5天,抗生素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或第2代;无感染指证,血常规wbc大于20x109/L,使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或第2代联用;有感染指证如发热、反应低,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2代联用,有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3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2.胎粪吸入综合症:抗生素预防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或第2代;有感染指证如发热、反应低,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2代联用,有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3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3.新生儿湿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抗生素预防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或第2代,不超过3天;4.新生儿黄疸:一周内抗生素预防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或第2代,不超过3天;大于一周不使用抗生素;5.新生儿贫血:不使用抗生素;6.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有感染指证如发热、反应低,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2代联用,有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3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疗程1到2周;7.新生儿脐炎伴脓性分泌物或发热: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2代联用,有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3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疗程1到2周;8.新生儿TORCH感染伴肝功能损害:不使用抗生素;新生儿梅毒仅限于青霉素类,疗程10到4天;9.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2代联用,有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3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疗程1到2周;10.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低血糖:预防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或第2代;大于一周不使用抗生素;11.新生儿低钙血症、新生儿产伤、先天性心脏病:不使用抗生素;。

新生儿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新生儿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究 .开辟 了硝酸酯 类药 物应用 的新 适应 证 ,如动脉 粥 样硬化 的预 防与治疗 、微灌 注损 伤 的调节 。最 近 发 现 的 N 的心外 作 用 ( 阻 断 痛觉 系统 ) O 如 、抑 制
血管 紧张 素受体抑 制剂 、甲硫 氨酸 、N 乙酰半胱 氨 一
酸 ( S 供 H基治疗 ) 、卡维地洛 ( 抗氧化 作用 )等可 防止耐药 性 的产 生。
导 意 义
万 古 霉 素 、去 甲万 古霉 素 、 氨 基 糖 苷 类 等 毒
性 大 的抗 菌 药 物 。确有 应 用 指 征 时 .在 进 行 血 药 浓 度监 测 下 可 给 予 个 体 化用 药 。万 古 霉 素 及 去 甲 万古 霉 素适 用 于耐 药革 兰 阳性 菌所 致 的严 重感 染 . 与青 霉 素相 比 .其 血脑 屏 障通 透 性 差 。氨 基 糖 苷 类 药 物 包 括 庆 大 霉 素 、阿 米 卡 星 和 妥 布 霉 素 等 . 阿米 卡星 是其 中 比较 优 秀 的抗生 素 .对肠 杆菌 科 、 葡 萄 球 菌 属 和铜 绿 假 单 胞 菌 有 良好 的 抗 菌 活 性 .
萄球菌 、大肠埃希 菌和溶 血葡萄球 菌[。 z -
新生 儿一旦 发生感 染容 易发 展为 败血症 。中南 大 学湘雅 三 医院 回顾 性调 查 了该 院 19 ~ 0 4年 新 99 20 生 儿败血症 血培养 分离 出的细菌株 [ 在 2 6 84例送 检 标本 中 5 1 4 例细 菌培 养为 阳性 .排在 前 3位 的病
菌 .且绝 大多数金 黄色 葡萄 球菌分 离株 和革 兰 阴性
的肠杆 菌科 分 离 株对 氨 苄西 林 和 阿莫 西林 耐 药 5 年 中 .革 兰 阳性 和革兰 阴性 菌的感 染率 没有很 大变 化 .但 不动 杆菌 的感染率 却呈 现稳 定持续 的升高趋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感管理规范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感管理规范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感管理规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医院中一个特殊区域,主要收治病程较重、需要密切监护和加强护理的新生儿。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较低,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因此,NICU院感管理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降低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述1.1 目的本规范旨在明确NICU院感管理的具体要求,提高新生儿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二、组织管理2.1 成立NICU院感管理小组NICU院感管理小组由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等组成,负责制定和落实院感管理措施。

2.2 制定院感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制定NICU 院感管理制度,包括手卫生、无菌操作、环境清洁、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

2.3 培训与教育对NICU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知识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

新入职人员必须接受感染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环境管理3.1 环境布局NICU应设置在清洁、安静、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污染源。

分区明确,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3.2 环境清洁与消毒3.2.1 地面、物体表面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地面采用湿式清扫,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3.2.2 空气采用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净化,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3.2.3 仪器设备每日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特殊设备如暖箱、呼吸机等每周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四、人员管理4.1 人员配备根据NICU工作量合理配备医护人员,确保医护人员在岗期间能够充分休息。

4.2 手卫生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4.3 人员防护医护人员应穿戴清洁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必要时穿戴隔离衣。

五、无菌操作管理5.1 无菌操作原则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无菌物品的合格率和无菌操作的安全性。

5.2 无菌物品管理无菌物品应专柜存放,标识清晰,定期检查有效期。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重点环节管理分析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重点环节管理分析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重点环节管理分析发布时间:2022-02-11T05:39:21.05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月20期作者:潘丽申芝凤马显兰[导读]潘丽申芝凤马显兰(昭通市妇幼保健院;云南昭通657000)摘要:目的新生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全,抵抗力低下,易导致医院感染,根据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严格把控重点环节管理,降低感染率的发生。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测,有效的提高环节管理。

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我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明显低于我国8%的标准。

结论新生儿科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根据相关的监控管理和相应措施的实施,有效的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新生儿的安全问题,更好的保障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问题,提高新生儿的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重点环节;管理效果近年来,随着我国三胎计划的开放,我国的人口数量逐渐增多,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但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问题突发,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加大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重点环节的管理,更好确保我国的人口质量问题和新生儿的健康问题。

新生儿主要指的是未满28天的婴儿。

新生儿的出生,由于各个器官和组织尚未完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低,无法良好的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应当重视对新生儿的管理,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对相关的制度及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科医院感染机率。

为此,本研究将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如下相关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日龄大约在出生后至28天内,其中足月儿48例,早产儿12例,平均住院天数为5-6天。

1.2重点环节管理探析1.2.1加强对相关人员的领导针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问题,在医院院感科的带领下应当对医院相关的护理人员及医生进行相关的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建立专门的院感监控小组,任务落实到个人,加强监督。

简述儿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简述儿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简述儿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摘要]本文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表现、不良后果、合理使用原则、常见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儿童不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范围广,种类繁多的一大类药物。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病情的转归,患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当前抗生素滥用情况非常严重,引起很多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也大大增加。

在基层医院更是如此。

解决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已迫在眉睫。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2-0233-011 临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表现(1)无论感染还是非感染疾病,只要有病就用抗生素。

(2)无论什么感染,都用广谱抗生素。

(3)无论疾病性质,大都用静脉注射,而且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4)不考虑抗生素的抗菌特点,随意联合使用。

(5)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的药物。

(6)与其他药物如病毒唑、维生素等混合在较大量的液体中静滴。

2 滥用的不良后果滥用抗生素可导致儿童体内耐药菌株产生,引发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

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导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

据报道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

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

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

3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必须掌握适应证并遵循安全、有效和经济的原则。

(1)病毒性疾病或估计是病毒性的不宜用,如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等。

(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应尽早确诊后再对因治疗。

(3)对细菌感染患儿,选用适宜抗生素,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合适用药途径和合理的间隔时间,同时必须采用各种综合措施。

①给药途径:应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及药物动力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②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

儿童患者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儿童患者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2 . 1口服给 药
本 类药 物对 骨骼 、牙齿 、肝脏 、肾脏 等脏器 可 引起 较多 不 良反 应 ,因此 临床仅 限于 立 克次体 、布 鲁菌 、支原 体属 、衣 原体属 、霍 乱 、回归热等感 染 。8 岁 以下小儿 应用该类 药物可产 生牙齿着 色及牙
釉质 发育不 良,故不宜应用 。 4 _ 3喹诺酮类 由于对 骨骼发育 可能产生不 良影响 ,该类 药物避免应 用于 l 8 岁 以
该类药物 ( 该类药物中奈替米星肾、耳毒性较低)。用药期间应监测 尿常规和肾功能,有条件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密切观察用药过程
中的不 良反应 ,个体 化给药。
4 . 2四环素类
儿童器官 发育基本 接近成年 人水平 。临床 医师应根据 儿童生理期 特点 合理选择 抗菌药物及其用量 。
2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国眶|野睚猫
2 0 1 3年 4月第 1 1 卷 第1 1 期

管理 ・ 教育 ・ 教学 ・ 3 7 1
儿童患者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王 洪静
(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药剂科 ,辽宁 丹东 l 1 8 0 0 2 )
【 摘 要】 根据 儿童患 者的 生理特 点 ,合理 选 择抗 茵 药物 , 减 少细 菌耐 药性 的 发生及 药源 性损 害 ,提 高抗 茵药物 的临床 应 用疗效 。
【 关键 词 】生 理特 点 ;抗 茵药物 ;合 理 用 药 中 图分 类号 :R 9 7 8 . 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1 — 0 3 7 1 — 0 2
儿童 患者易患 感染性疾 病 ,且多为 急性感染 ,病情变 化较快 ,故 抗 菌药物应 用最为广 泛。 由于儿童 处于生长 发育阶段 ,内分泌系统 、 神经系统 以及许多脏 器发育均不 完善 ,并且肝 脏 、肾脏 的代谢和排泄 功 能及血脑屏 障作用 也都不健全 , 所 以儿童患 者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是 治疗 的关键 ,并也具有一 定的特殊性 。 1儿童 生 理期特 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科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原则上无感染指证,血常规w b c小于12x109/L,不使用抗生素;无感染指证,血常规w b c大于12x109/L小于15x109/L,使用抗生素不超过3天,抗生素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无感染指证,血常规w b c大于15x109/L小于20x109/L,使用抗生素不超过5天,抗生素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或第2代;无感染指证,血常规w b c大于20x109/L,使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或第2代联用;有感染指证如发热、反应低,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2代联用,有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3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

2.胎粪吸入综合症:抗生素预防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或第2代;有感染指证如发热、反应低,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2代联用,有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3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

3.新生儿湿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抗生素预防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或第2代,不超过3天。

4.新生儿黄疸:一周内抗生素预防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或第2代,不超过3天;大于一周不使用抗生素。

5.新生儿贫血:不使用抗生素。

6.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有感染指证如发热、反应低,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2代
联用,有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3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

疗程1到2周。

7.新生儿脐炎伴脓性分泌物或发热: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2
代联用,有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3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

疗程1到2周。

8.新生儿T O R C H感染伴肝功能损害:不使用抗生素;
新生儿梅毒仅限于青霉素类,疗程10到4天。

9.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2代联用,
有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3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

疗程1到2周。

10.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低血糖:预防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或第2代;大于一周不使用抗生素。

11.新生儿低钙血症、新生儿产伤、先天性心脏病:不使用抗生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