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过程,并能用此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经历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移位与速度关系的过程,并能用此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在推导位移与时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极限的思想与逼近的思想在物理中的应用。

4.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学中的统一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学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推导过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讲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位移等于与这一段时间相对应的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

设想某一物体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它的位移为x=vt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个物体的位移在速度时间图像中表示的是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教师活动: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教师设问: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是不是就等于物体的位移?讲授新课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教师活动: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关系的推导过程。

某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可将物体的运动分成按时间的若干小段,将每一小段内的运动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用这一小段起始时刻的瞬时速度。

这样匀变速直线运动转变成了匀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设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时间为t。

若将物体的运动分成n个小段,则每个小段的时间为第i(i∈N+,i∈[1,n])个小段内物体的初速度为vi=v0+a(i-1)t0于是可得第i(i∈N+,i∈[1,n])个小段内物体的位移为将这n个小段的位移加起来,于是有由上式可得,当n⟶∞时,有对照速度-时间图像,上式即为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的推导。

2. 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利用数学推导,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新课: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推导过程,并通过数学运算得出公式。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位移时间公式解决问题。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位移与时间关系的相关知识。

6.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位移时间公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分析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位移时间公式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运用位移与时间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其他相关公式,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

2. 探讨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工具的运动、抛体运动等。

八、课后反思: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3. 搜集学生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九、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章节的学习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2. 网络资源:分享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科普文章、视频等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

3. 练习题库:整理一套针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师从学生讨论的结果中归纳得出:△t越小;对位移的估算就越精确..
提问:这种估算位移的思想怎样较为直观地描述出来呢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运用上述思想;我们通过υ-t图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x.
以初速度为υ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为例:利用学生画出的初速度为υ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υ-t图象求时间t内的位移x.
培养学生运用已知结论正确类比推理和归纳得出的出思维能力
例题1一辆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12s;驶过了180m如图所示..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汽车从开始加速到驶过180m这个过程中;历时12s;即x=180m;t=12s..这是个速度越来越大的过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取正号;所以a=1m/s2..加速度不变;可以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待求的量是这个过程的初速度υ0..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第三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位移公式:x=υt
2.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对应着 图象中的矩形面积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公式:
当a=0时;公式为
当υ0=0时;公式为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
当υ0=0时;公式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研究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下面请大家拿出笔和纸画出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υ-t图象..
设问:能否用匀速直线运动的υ-t图象求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
引导学生简要回答能求位移的依据..
从初始时刻到t时刻的时间间隔为t..取初始时刻质点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则有t时刻离原点的位置坐标x与质点在0~t一段时间间隔内的位移相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教案标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3.掌握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掌握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材料(如小车、轨道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10分钟)1.向学生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包括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等;2.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例子有哪些?举几个例子。

Step 2:演示实验(20分钟)1.准备一个小车和一个直线轨道,并保证轨道光滑稳定;2.分别对小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观察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3.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将观察结果归纳总结。

Step 3:课堂讨论(20分钟)1.根据演示实验的结果,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分析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表,引导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Step 4:公式推导(2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通过观察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表;2.通过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公式;3.解释公式中各个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Step 5:练习与巩固(20分钟)1.指导学生进行练习题的训练,巩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计算方法;2.批改学生的练习题,指出错题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和纠正错误。

Step 6:拓展应用(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应用场景,如交通工具的行车距离计算等;2.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提高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应用能力。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由于本节所涉及到的“微元法”学生之前接触得较少,加上操作过程较繁琐,逻辑性 强。所以中间不适合有较多的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的教学环节。比较适合借助一两个具体问 题将方法系统的提出。因此本节选用问题探究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 v-t 图象中面积的关系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上相关的一小段话,理解二者的对应关系。 教师再次强调,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 = ������������,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中 图线下的面积恰好也是������������。因此可以说,图象与横轴所围的矩形的面积恰好表示匀速直线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 v-t 图象中面积的对应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 v-t 图象中面积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感受到用极限思想解 决物理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只进行了较短时间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对于高中物理知识在逻辑上的严密性还 没有充分地认识。或者,经过较长时间的解题的教育,有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来历已变 得漠不关心, 他们只想知道知识本身是什么, 用在什么样的题目中, 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这样的两个因素对于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来说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障碍,因为“没有心理 上的准备,就不会有实际中的发现” 。就算是教师把非常好的研究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他 们也可能会视而不见,甚至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的“啰嗦” ,这形成了本节课的最大困难。 但好的一面是,学生的心智已发展的较为成熟,有着较强的理解能力,恰好,他们又 处在求知欲强的年龄段。因此,只要有足够多的提醒,相信他们还是能够意识到所说的研 究方法的重要性,接受它,并学会使用它。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全面版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全面版

必修一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一、教材分析高中物理引入极限思想的出发点就在于它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上一章教科书用极限思想介绍了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本节介绍v-t图线下面四边形的面积代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又一次应用了极限思想。

当然,我们只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极限思想,并不要求会计算极限。

按教科书这样的方式来接受极限思想,对高中学生来说是不会有太多困难的。

学生学习极限时的困难不在于它的思想,而在于它的运算和严格的证明,而这些,在教科书中并不出现。

教科书的宗旨仅仅是“渗透”这样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4、理解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能把瞬时速度的求法与此比较。

2、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和公式法推导速度位移关系,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增加物理情感。

2、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方法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教学难点1、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2、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实行A、B、C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极限法的理解不是很清楚、很透彻,所以讲解时一样需要详细。

对于公式学生若仅限套公式,就没有多大意义,这需要教师指导怎样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国过程,进而灵活的掌握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引导,猜想假设,探究讨论,微分归纳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2、实例分析,强化对公式2021at tv x的理解和应用。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复习第一章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领会极限思想的内涵。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3. 能够用数学式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白板、荧光笔、计时器。

2. 学生准备:笔、纸、计算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提出问题: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不再恒定,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会有什么变化呢?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解释匀变速直线运动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并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3. 实验探究(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分组进行以下操作:a. 准备实验器材:小车、计时器、尺子。

b. 设计实验步骤:i. 将小车放在光滑的平面上,测量小车的起点位置。

ii. 启动计时器,同时推动小车,记录小车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置。

iii.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位移-时间图线。

c. 结果分析:i.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小车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ii. 学生归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数学表达(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用数学式表示,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公式推导,并用简洁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5. 练习巩固(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求解方法。

6. 拓展应用(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梳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学习要点。

五、课后作业布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包括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题的解答。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的图线与t轴所夹的四边形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图像中的面积对应关系;(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及其应用。

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领悟数形结合、微分、极限思维等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

三、教学分析学生是初中到高中学习的适应期,明白一些理念,比如说物理不仅仅需要学习一些公式,一些思想方法也是必要的,还有就是要学会灵活运用不同式子解答题目。

也应该去感受一些物理公式的推导原理。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引入课题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vt,那么在v-t图象中,位移表示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呢?2.做下题,找到位移的正负在图象如何反映的?求:物体甲从o点以4m.s-1沿X 轴正方向匀速运动5S的位移?物体乙从o点以5m.s-1沿X轴负方向匀速运动4S 的位移?3.那么,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不是也可以用v-t图象与t轴围成的面积来表示呢?活动2【活动】二、进行新课———逻辑推理1.请同学们先认真阅读课本上的“思考与讨论”2.思考与讨论中小车的运动是不是匀变直线运动呢?下面用excel来验证下v-t图象是不是直线。

3.提问甲:思考与讨论中的甲同学的计算方法,是把小车在每小段看做什么运动?4.提问乙:思考与讨论中乙同学为什么说同学甲的方法不行呢?5.总结:甲的做法只能粗略算出位移,误差大;乙指出的问题也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拟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以此为载体,用“导学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利用v-t图象,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化繁为简、极限思想、微元法等),得出“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结论,然后通过计算“面积”得出运动位移的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感悟物理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初步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

2、过程与方法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通过v-t图象推出位移公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感悟物理思想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

2、教学难点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

四、学情分析1、学科知识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已学过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位移规律的基础上,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在上一章中用极限思想介绍了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学生已能接受极限思想。

2、学生能力要求:学生已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过程中,要进一步渗透极限思想。

要在学生体会“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代表匀运动位移”的过程中,逐步渗透体“无限分割再求和”这种微元法的思想方法。

使学生感悟物理思想方法,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简略)[引入]0 t t/s(教师)伽利略相信,自然界是简单的,自然规律也是简单的。

我们研究问题,总是从最简单的开始,通过对简单问题的研究,认识了许多复杂的规律,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 v-t 图线下围成的矩形面积的对应关系。

2、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 v-t 图象中四边形面积的对应关系,使学生 感受到利用极限思想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v-t 图象中图线与t 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2、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 极限思想推导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灵活应用. 教学模式:启发综合式(设疑引导一辨疑解难一释疑巩固) 教学用具:小黑板,三角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及模式展开过程:(第1课时) 设疑引导: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有哪些?(时间,位移,速度(初 速度和末速度),加速度)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 系(v V 。

at ),这节课我们再来看一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辩疑解难:一、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我们研究问题往往从最简单的出发,这个章我们主要研究运动的问题,那么 最简单的运动是什么运动呢?(匀速直线运动)我们首先就来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辆小汽车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10s 内小汽车的位移是多少?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并画出小汽车运动的 v-t 图象(其 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解:由 x vt 可得,x=6m/s x 10s=60m图象如右图所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公式与图象,你发现什么了吗?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线与t 轴所夹矩形的面积恰好为vt ,即 位移。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在v-t 图象中,面积等于位移。

) 清楚了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用 v-t 图象中所夹矩形的面积来表示,那么我 们能不能猜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在 v-t 图象中是不是也有类似关系? 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我们在研究此问题之前,先请同学们阅读“思考与讨论”栏目,思考下列问 题: 1 •你对学生A 的估算方法做一评价。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从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和解题技巧。

一、教学目标:1、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3、学会运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3、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属性和运动规律。

2、授课环节:首先,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公式,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其次,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其推导方法,例如位移公式:S=(V0+V)t/2,其中S为位移,V0为初速度,V 为末速度,t为时间。

最后,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让学生运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解决相关问题,例如:一个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向前运动,5秒后速度变为30m/s,求这一过程中物体的平均加速度和位移。

3、巩固环节:通过课堂练习和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解题技巧,加深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位移与时间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练习,作业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教师将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教辅材料等,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教学结束后,教师将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估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教案】一、引言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本文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来探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此概念。

二、基本概念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在直线上以匀速或变速的方式运动的过程。

2. 位移的定义位移是指从物体起点到终点的有效位移,它是一个矢量量,包括大小和方向。

3. 时间的定义时间是指物体运动所经历的时间间隔,通常以秒为单位。

三、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是相等的。

即物体每隔相同时间间隔,它的位移相等。

2. 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是不相等的。

即物体每隔不同时间间隔,它的位移不相等。

四、位移与时间的计算1.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计算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计算。

即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间隔。

2. 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计算对于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计算需要使用更复杂的数学方法。

其中,可以利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和时间间隔进行近似计算。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我们理解物体运动规律和预测物体位置变化的重要基础。

通过理解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描述和解释物体在运动中的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可以利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来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六、总结与回顾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了这个概念。

我们从基本概念开始,介绍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我们介绍了位移与时间的计算方法,并分享了个人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掌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2. 难点:位移与时间的导数关系,即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利用实验数据,分析位移与时间的线性关系。

3. 运用数学方法,推导位移与时间的导数关系。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滑轮组、尺子、计时器。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强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3. 分析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假设物体在t时刻的位移为S,上一时刻的位移为S0,则位移差ΔS=S-S0。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可得位移差ΔS=v0t+1/2at^2。

4. 实验验证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间间隔内的位移,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数据,分析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验证位移与时间的线性关系。

6. 推导位移与时间的导数关系对位移公式S=v0t+1/2at^2求导,得到速度公式v=v0+at。

7.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特定时间内的位移。

8. 课堂小结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强调关键知识点。

9. 布置作业布置练习题,巩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反馈意见。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位移公式。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能把瞬时速度的求法与此比较。

2.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微元法推导公式和公式法推导速度位移关系,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增加物理情感。

2.体验成功的快乐方法的意义,增强科学能力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图象中图线与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2 .微元法推导位移时间关系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灵活应用。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匀变速直线运动跟我们生活的关系密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很有意义。

对于运动问题,人们不仅关注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且还希望知道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我们用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思想方法来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新课讲解: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入手,讨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我们取初始时刻质点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则有时刻原点的位置坐标与质点在一段时间间隔内的位移相同,得出位移公式,请大家根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意义,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学生动手定性画出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问: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所画的图象,求图线与初、末时刻和时间轴围成的矩形面积。

当速度为正值和为负值时,它们的位移有什么不同?位移表示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位移表示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与它的图象,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方法呢?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思考与讨论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思考与讨论栏目,老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一问题(课件投影)在“探究小车的运动规律”的测量记录中,某同学得到了小车在0, 1, 2,能否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最简便的方法估算实验中小车从位置0带位置5 的位移?学生讨论后回答。

(完整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完整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教材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选自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的第三节(第37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v—t图象描述位移的方法掌握匀变速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运用(知道其推导方法)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2、过程与方法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渗透极限思想,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通过v-t图象推出位移公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体验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a.推导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v°t fat2一-V t V ob.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f —和位移公式的运用。

2.难点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物理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以位移公式为载体,采用“导学式” 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利用v-t图象,渗透极限思想,得出“ 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板书: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学生活动)板演:学生通过计算“面积”推导出位移公式 看作梯形或割补后的矩形,都得到 看作小矩形加上三角形,得到: 看作大矩形减去三角形,得到: 1. 把“面积”2. 把“面积”3. 把“面V o t V t t (选讲2): V o V t t t 。

2 1 . 2 at -at 2 。

2三、位移公式的验证 位移”的结论,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计算“面积”发现几道位 移公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最后用实验方法对公式进行验证, 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 一、用V -1图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明确学习目标) 【探究】为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 移规律,我们先来看看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 律:在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中,图象与时 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x=vt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v/(m/s)
0 t t/s 一、用v-t 图象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对应v-t 图线与t 轴所围成的面积. (教师)
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否也对应 v-t 图象一定的面积? (回答)
我们需要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
问题:我们应怎样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学生)讨论 (教师)
思路:
在很短时间(⊿t )内,将变速直线运动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利用 x=vt 计算每一段的位移,各段位移之和即为变速运动的位移。

通过实例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实例:一个物体以10m/s 的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 2
,求经过4s 运动的位移。

(教师)
问题:我们怎样能求出位移? (学生)讨论 (教师)
探究思路:将运动分成时间相等(⊿t )的若干段,在⊿t 内,将物体视为匀速直线运动,每段位移之和即总位移。

探究1:将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两段, 即⊿t=2秒。

思路:在⊿t=2秒内,将物体视为匀速直线运动,两段位移之和即总位移。

问题:在⊿t=2s 内,视为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速度取多大? (回答)
可以取⊿t=2s 内的初速度或末速度,也可取中间任一点的速度
[探究1-取初速度为匀速运动速度]:
探究1-1:将运动分成等时两段,即⊿t=2秒内为匀速运动。

问题:运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回答)偏小
探究1-2:将运动分成等时间的四段,即⊿t=1秒内为匀速运动。

时刻
( s )
0 2 4 速度
(m/s )
10 14 18
时刻( s ) 0 1 2 3 4
速度(m/s ) 10 12 14 16 18
m m x x x 48)214210(2
1
=⨯+⨯=+=m
x x x x x 521)m 16114121110( 4
3
2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