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肌肉解剖课件
上肢局部解剖
13
2.深层 也有5块肌
(1)旋后肌
作用:使前臂旋后。
桡侧腕长伸肌
尺侧腕伸肌 肘肌
指伸肌 旋后肌 桡侧腕短伸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指伸肌腱
(2)拇长展肌
(3)拇短伸肌
(4)拇长伸肌 (5)示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腱
14
四、手 肌
(一)外侧群—鱼际 1.拇短展肌 2.拇短屈肌 3.拇对掌肌 4.拇收肌 (二)内侧群—小鱼际 1.小指展肌 2.小指短屈肌 3.小指对掌肌 (三)中间群 1.蚓状肌 4块 2.骨间掌侧肌 3块 3 .骨间背侧肌 4块
走行:臂丛内侧束内侧根与外侧束外侧根汇合而成。 •臂部:伴行肱血管,先行于其外侧,再行于其内侧。行 于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在臂部无分支。 •肘窝:位于肱血管尺侧。 •前臂: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 指浅屈肌深面(腱弓 下) 指浅、深屈肌之间 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 肌腱之间 经腕管进入手掌(行于鱼际纹深面) 分内侧支、外侧支和蚓状肌的神经。 内侧支 2条指掌侧总神经 4条指掌侧固有神经 2,3,4指相对缘皮肤。 外侧支 3支指掌侧固有神经 拇指两侧、示指桡侧
前 臂 外 侧 皮 神 经 51
52
臂内侧皮神经
• 走行:起自臂丛内侧束,在腋静脉内侧 下行,继而沿肱动脉和贵要静脉内侧下 行至臂中份浅出,分布于臂内侧和臂前 份的皮肤。其常和第二肋间神经外侧皮 支间有交通。
53
前臂内侧皮神经
•走行: 起自臂丛内侧束
腋 静 脉 腋 动 脉
肱A内侧
臂中份浅出,伴贵要静脉
2.喙肱肌
作用:协助肩关节屈和内收。
3.肱肌
作用:屈肘关节。
(二)后群 肱三头肌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还可 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
实习前臂前面深层解剖
骨间前血管神经束
构成: 骨间前动脉 anterior interosseous artery 骨间前静脉 anterior interosseous vein 骨间前神经 an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骨间前动脉 anterior interosseous artery
构成: 桡动脉 radial artery 桡静脉 radial vein 桡神经浅支 superficial branch of radial nerve
桡动脉 radial artery
走行(近侧段、远侧段) 暴露桡动脉旳标志 切脉旳部位 桡返动脉
桡静脉 radial vein
桡神经浅支
实习前臂前面深层解 剖
试验目旳
了解前臂前区旳深筋膜,前臂前骨 筋膜鞘旳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辨认前群各肌,掌握其名称、位置、 层次关系、起止、神经支配及作用
掌握四个血管神经束
表面解剖
前臂前区境界:肘 部、手部之间,尺、 桡骨和前臂骨间膜 此前
肱桡肌 掌长肌腱 指浅屈肌腱 尺侧腕屈肌腱 桡侧腕屈肌腱
总结
1.前臂前群肌肉旳层次、神经支配 2.四个血管神经束 3.前臂屈肌后间隙及其临床意义
2.屈肘:
肱桡肌、旋前圆肌、 桡侧腕屈肌
3.屈腕:
桡侧腕屈肌、掌长肌 、尺侧腕屈肌、指浅 屈肌、指深屈肌
4.屈指骨间关 节:
指浅屈肌、拇 长屈肌、指深 屈肌
5.前臂旋前:
旋前圆肌、旋 前方肌
➢血管神经束
桡侧血管神经束 尺侧血管神经束 正中血管神经束 骨间前血管神经束
桡侧血管神经束
浅层构造
头静脉:
手背静脉网桡侧
贵要静脉:
手背静脉网尺侧
局部解剖-臂后区,前臂后区,手背
表面解剖 Surface anatomy
Wrist: from lateral to medial
•Tendon of abductor pollicis longus m. •Radial a. •Tendon of flexor carpi radialis m. •Median n. •Tendon of palmaris longus m. •Tendon of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m. •Ulnar a. and ulnar n. •Tendon of flexor carpi ulnaris m.
课后复习
一、肱骨肌管的组成 二、三边孔、四边孔的组成 三、手指血管神经的行径位置安排及临床意义
三、深层结构
1.观察掌腱膜 2.观察掌中间隙和鱼际间隙 3.剥离掌筋膜(由近向远) 4.观察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
三、深层结构
5.脉浅支、深支
掌浅弓
尺神经浅支、深支
6.观察正中神经的行径和分支
外侧支及返支
指掌侧总动脉
三支指掌侧固有神经
内侧支
二支指掌侧总神经
旋前方肌之间。前臂屈肌后 间隙经腕管与手掌的掌中间 隙相通。故前臂和掌中间隙 的感染可以相互蔓延
滑液鞘
Synovial sheath
拇长屈肌腱——桡侧滑液鞘radial bursa 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尺侧滑液鞘ulnar bursa
臂 丛 神 经 损 伤
腋淋巴结
中央淋巴结(中央群)
尖淋巴结(尖群)
5.观察指伸肌腱及其形成的腱 间结合和指背腱膜
6.观察桡动脉的走行
肌肉解剖图
肌肉起止点12345上图说明:1・斜方肌2•棘上韧带3・背阔肌4•胸腰筋膜5•紙结右韧带1上图说明:1 •肩胛提肌2・菱形肌3•棘上韧带4•下后锯肌5・竖脊肌6•胸腰筋膜7•舐结节韧带上图说明:1・胸大肌2•腹外斜肌3・腹直肌4・胸小肌5•肋间外肌6•腹内斜肌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2・三角肌(前部)3・三角肌(中部)4•肱二头肌(长头)5・肱二头肌(短头〉6.喙胧肌7•肩胛下肌8・前锯肌17.大圆肌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8・前锯肌9•小菱形肌10•大菱形肌11・冈上肌12.三角肌(后部)13•脏三头肌(外侧头)14•肱三头肌(长头)15.冈下肌16.小圆肌17.大圆肌上图说明:1 •拇短伸肌2・税侧腕短伸肌3・挠侧腕长伸肌4•小指伸肌5・指伸肌上图说明:6.肱挠肌7.掌长肌8•旋前圆肌9•尺侧腕屈肌10•挠侧腕屈肌上图说明:1.酩腰肌2.臀中肌4.缝匠肌5.阔筋膜张肌6.耻骨肌7・股薄肌8.长收肌9・股直肌10 •股四头肌上图说明:2・臀中肌3・臀大肌7・股薄肌11 •股二头肌12.半腱肌13.半膜肌14•腓肠7 W上图说明:1 •胫骨前肌2•趾长伸肌3•拇长伸肌上图说明:1・腓肠肌2•比目鱼肌3•胫肯后肌4•趾长屈肌7•跟腱斜方肌斜方肌及其起止点部位:项部及背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件上提、上回旋和后缩:中部肌纤维收 缩,使肩胛丹后缩;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竹下降、上回旋和后缩。
远固泄时,一侧肌 纤维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对侧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伸。
斜方肌I:部肝雜 Φ9∣⅝rm背阔肌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恥正中暗、酩靖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而。
止点:肱骨小结节新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
前臂解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前臂的解剖结构。
2. 掌握前臂的肌肉、神经、血管和骨骼的分布及功能。
3. 提高解剖学实验技能。
二、实验材料1. 前臂标本2. 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针等解剖器械3. 解剖图谱、解剖模型等辅助工具三、实验步骤1. 观察前臂整体结构(1)观察前臂的形态、长度和宽度。
(2)观察前臂的表面标志,如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尺骨鹰嘴等。
2. 解剖前臂肌肉(1)沿前臂长轴中线切开皮肤,暴露前臂肌肉。
(2)观察前臂肌肉的层次,包括浅层肌肉和深层肌肉。
(3)逐层解剖肌肉,观察其名称、形态、起止点和功能。
a. 旋前圆肌:起于桡骨前面,止于尺骨前面,负责前臂旋前。
b. 旋后肌:起于尺骨鹰嘴,止于桡骨后面,负责前臂旋后。
c. 桡侧腕屈肌:起于肱骨内上髁,止于桡骨茎突,负责腕关节屈曲和桡骨旋前。
d. 尺侧腕屈肌:起于肱骨内上髁,止于豌豆骨,负责腕关节屈曲和尺骨旋前。
e. 桡侧腕长伸肌:起于桡骨远端,止于桡骨茎突,负责腕关节伸展和桡骨旋后。
f. 尺侧腕长伸肌:起于尺骨远端,止于豌豆骨,负责腕关节伸展和尺骨旋后。
g. 桡侧腕短伸肌:起于桡骨远端,止于桡骨茎突,负责腕关节伸展和桡骨旋前。
h. 尺侧腕短伸肌:起于尺骨远端,止于豌豆骨,负责腕关节伸展和尺骨旋后。
3. 解剖前臂神经(1)观察前臂神经的分布情况,包括正中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
(2)解剖正中神经,观察其走向、分支和分布。
(3)解剖桡神经,观察其走向、分支和分布。
(4)解剖尺神经,观察其走向、分支和分布。
4. 解剖前臂血管(1)观察前臂血管的分布情况,包括动脉和静脉。
(2)解剖桡动脉和尺动脉,观察其走向、分支和分布。
(3)解剖桡静脉和尺静脉,观察其走向、分支和分布。
5. 解剖前臂骨骼(1)观察前臂骨骼的形态和结构。
(2)解剖桡骨和尺骨,观察其起止点、长度和形态。
四、实验结果1. 前臂肌肉:观察到了旋前圆肌、旋后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尺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和尺侧腕短伸肌等肌肉,了解了它们的起止点、形态和功能。
人体解剖学:肘窝、前臂前区 手 小腿前外侧区lu
鱼际间隙
❖ 位于掌中间鞘 桡侧半深部。 在掌中隔,外 侧筋膜隔、示 指屈肌腱、拇 收肌筋膜之间、 此隙近端是盲 端、远端经第 一蚓状肌鞘与 示指指背相通。
指腱鞘
❖ 包绕指浅、深屈肌腱的鞘管 由两部分组成。
❖ 腱纤维鞘是手指深筋膜增厚 附于指骨及关节囊两侧,对 肌腱有约束,支持和滑车作 用,并加强肌的拉力。
正中神经 前臂不能旋前, 屈腕无力,拇、 示指不能屈曲, 拇指不能对掌, 鱼际肌萎缩,手 掌平坦,称为 “猿手”。感觉 障碍以拇指、示 指和中指的末节 为明显。
正中神经损伤:猿手
(四)骨间血管神经束 1. 骨间前血管神经束 N-起自正中N,支配拇长
屈肌 A-起自骨间总A(尺A发出) 前臂骨间膜前方下行
③旋前方肌 :使前臂旋前。
肱桡肌 旋前圆肌
桡动脉 指深屈肌
拇长屈肌
旋前方肌
手肌
❖ 外侧群 拇短展肌 拇短屈肌 拇对掌肌 拇收肌
❖ 内侧群 小指展肌 小指短屈肌 小指对掌肌
中间群
蚓状肌 屈掌指关节,伸指
间关节 骨间掌侧肌 内收2、4、5指 骨间背侧肌 外展2~4指
二、血管神经束 (一)桡神经血管束
桡侧腕屈肌
中 神
掌长肌
经
尺侧腕屈肌 尺神经
内上髁
中层 指浅屈肌
深层 拇长屈肌
指深屈肌 旋前方肌
(一)前群肌 (9块) 1. (第一层)浅层 有5块肌 ① 肱桡肌:屈肘关节。 ② 旋前圆肌:使前臂旋前、
屈肘关节。
③ 桡侧腕屈肌:屈肘、屈腕
和使腕外展。
④ 掌长肌:屈腕和紧张掌腱膜。 ⑤ 尺侧腕屈肌 :屈腕和使腕
掌浅弓
二、掌深弓和掌浅弓
(1)掌浅弓
❖ 位于掌腱膜与指屈肌腱 及腱鞘之间。由桡A浅支 和尺A本干吻合形成,弓 凸缘发一支小指尺掌侧A 和三支指掌侧总A,行至 指蹼处分为指掌侧固有A 行于手指两侧。掌浅弓 凸缘体表投影相当于掌 近侧横纹处。
上肢肌肉解剖
手内在肌
• 大鱼际肌(由浅入深)
拇短展肌
拇短屈肌 拇收肌 拇対掌肌
第26页,共45页。
手内在肌
• 拇短展肌
解剖:起于腕横韧带远端的桡侧 ,相当于大多角骨的嵴和舟骨结节 。止点:拇指掌指关节桡侧关节囊 及拇指背侧伸腱扩张部。
功能:使拇指腕掌关节产生屈曲
、外展 及旋前动作。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来自C6~7 检查:患者手掌向上,平放在桌面 上,加阻力余拇指末节,令患者拇 指向手掌平面垂直的方向立起,可 触及。
功能:屈曲近指间关节,在屈指后继续收缩,
还可屈曲掌指关节。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由C8~T1组成。 检查:检查时可利用指深屈肌相连成片特点,分别
检查各手指浅屈肌及肌腱的功能。(此方法对于示、小指 检查不准确:因示指有独立的指深屈肌腱,小指在手掌部 有环小指屈指浅肌腱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间有纤维连接 ,当拉住中、环、小指示,小指屈指浅肌腱不能发挥作用 ,无法屈近侧指间关节)。
神经支配:桡神经,来自C6神经 。 检查:(同旋前圆肌)屈肘位, 前臂抗阻力旋后,于其肌腹走向 扪及肌腹收缩。
第7页,共45页。
上臂及前臂肌
• 桡侧腕屈肌
解剖:起自屈肌总起点以及前 臂近端屈肌深筋膜。在前臂远端, 其肌腱表浅,在腕部桡侧大多角骨 处形成单独腱鞘,其腱向前止于第 二掌骨基底。
功能:是强有力屈腕肌,同桡侧 腕伸肌协同也有使腕关节桡偏的 作用。
检查时应将患者腕关节及拇指掌指关节固定令患者主动屈曲指间关节以此检查拇长屈肌功包括尺骨桡骨及骨间膜向下在桡骨远端于拇短伸肌腱共同共同通过腕背第一纤维骨性鞘管止于第一掌骨基底功能
上肢肌肉
肩胛带 肌
上
肢
肌
(医学课件)健身知识(肌肉解剖)
止点:止于第5-7肋软骨前面及 胸骨剑突。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 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 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 前屈;降肋拉胸廓向下,协助呼 气。
9
二、上臂肌
上臂肌包绕 肱骨周围, 分前、后两 群。
2018
10
(一)前群(屈肌群,共9块 )
1.肱二头肌:
位置: 位于上臂前面浅层,为梭形 肌,有长短二头。
起点: 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 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 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在肩关节 处屈,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并使 前臂在内旋的情况下,在桡尺关节 处外旋。远固定时,使肘关节屈。
18
2018
19
一、背肌
背肌分为浅、中、深 三层 。
浅层包括:斜方 肌、背阔肌、肩胛提 肌和菱形肌。
中层包括:上后 锯肌和下后锯肌两部 分。
深层分布于脊柱 两侧,分为背长肌和 背短肌
2018
20
(一)背浅层肌
1.斜方肌
位置:位于项部及背 上部皮下,一侧为 三角形扁肌,两侧 合为斜方形。
2018
25
远固定时,一侧肌纤维收缩使头向 同侧屈并向对侧回旋;两侧上部同 时收缩,使头后仰(伸);一侧整 块肌肉收缩使脊柱向对侧回旋;两
侧整块肌肉收缩使脊柱伸。
2018
26
2018
27
2.背阔肌
位置:位于腰背部皮下,上部被
斜方肌遮盖,为三角形扁肌,是 人体中最大的扁阔肌。
起点:起于下6胸椎和全部腰椎 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及下 3肋骨侧面。
3、冠状轴或额状轴 :并与前二轴相互 垂直的轴
三角肌区、臂和前臂后区、腕后区、手背和手指背面
瑜伽平衡姿势
站立单腿平衡练习
通过瑜伽的平衡姿势练习,提高身体的平 衡性和稳定性。
单腿站立,尽量保持身体平衡,锻炼腿部 和核心肌肉。
闭眼平衡练习
使用平衡垫或平衡板进行练习
闭眼进行上述平衡练习,增加练习难度, 提高身体感知能力。
站在平衡垫或平衡板上进行各种平衡练习, 增加练习趣味性和挑战性。
06 手背和手指背面运动损伤 预防与治疗
结构特点
三角肌从前、外、后三面包绕肩关节,形成一圆隆的肌区。其前部肌纤维与胸 大肌的锁骨部相连,后部纤维与背阔肌相连,外部纤维与冈上肌、冈下肌、小 圆肌和肩胛下肌相连。
功能与作用
功能
三角肌的主要功能是使肩关节外展, 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 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 后伸并略旋外。
神经
臂丛神经的分支,如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等,支配着臂和前臂后区的肌肉 和皮肤感觉。其中,桡神经主要支配伸肌群,尺神经则支配部分屈肌群和手部内 在肌。
关节结构特点及运动功能
肘关节
由肱骨下端、尺骨上端和桡骨头构成的复 关节,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 侧关节。肘关节的主要运动功能是屈、伸 运动,以及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
常见运动损伤类型及原因分析
手指扭伤
运动中手指受到外力冲击或过 度伸展,导致关节囊、韧带等
软组织损伤。
手背挫伤
手背受到钝性暴力作用,导致 皮肤以下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 损伤。
手指骨折
手指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 ,导致指骨骨折。
肌腱炎
长期过度使用手指,导致肌腱 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
。
预防措施与建议
三角肌区、臂和前臂后区、腕后区 、手背和手指背面
目录
人体肌肉解剖图
肌肉图,肌肉解剖图,人体肌肉图,(正面背面彩图)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肌学-上肢肌(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上肢的局部记载)上肢肌---肩肌--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上端,有稳定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
包括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三角肌三角肌(deltoid)◆形态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
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
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冈上肌冈上肌(supraspinatus)◆形态位置: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
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冈下肌(infraspinatus)◆形态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
◆起、止点:起自冈下窝的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可使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小圆肌(teres minor)◆形态位置:位于冈下肌的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后面,肌束斜向外上,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大圆肌大圆肌(teres major)◆形态位置:位于小圆肌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和下角,肌束向上外,绕到肱骨之前,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旋内。
人体最全的肌肉起止点和图解展示,康复治疗师必备解剖知识
人体最全的肌肉起止点和图解展示,康复治疗师必备解剖知识人体肌肉共639块。
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
大块肌肉约有两千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
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左右。
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
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
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横纹状,故又称横纹肌。
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躯干肌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
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
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
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
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
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后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
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
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
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
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
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
前臂与手局部解剖_图文_图文
一、前臂前区(Anterior anteb (二)深层结构 1.筋膜 腕掌侧韧带.屈肌支持带
骨筋膜鞘 前臂前骨筋膜鞘 前臂后骨筋膜鞘
2.肌肉:共有9块,分为3层 3.血管神经束(4个)
(1)桡血管神经束 (2)尺血管神经束 (3)正中神经血管束 (4)骨间前神经血管束
腕 管:
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 9条肌腱及正中神经通过
损伤:腕管综合征 屈肌总腱鞘 (尺侧囊) 拇长屈肌腱鞘(桡侧囊)
二、腕后区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 1.伸肌支持带
形成6个骨纤维性管道,从桡侧至尺侧依 次为:
①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腱 ②桡侧腕长、短伸肌腱 ③拇长伸肌腱 ④指伸肌与示指伸肌腱 ⑤小指伸肌键 ⑥尺侧腕伸肌腱
二、前臂后区(posterior region) (一)浅层结构 前臂后皮神经 (二)深层结构 1.筋膜 伸肌支持带。 2.肌肉 共10块,分为两层 3.骨间后血管神经束 (1)桡神经深支和骨间后神经 (2)骨间后动脉
END
腕
手
腕(wrist) 一、腕前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1)腕掌侧韧带 (2)屈肌支持带
1.浅层结构:
手背静脉网 桡神经浅支 尺神经手背支
2.手背筋膜间隙
手背浅筋膜 手背 手背腱膜 手背腱膜 皮下间隙
下间隙 骨间背侧筋膜 二者常彼此交通,当感染时可 互相扩散,使整个手背肿胀
Nerves of hand
尺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四、手指(fingers)
(一)浅层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 3.指髓间隙(pulp space) 4.手指的血管和神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knowledgements
2
前臂肌肉解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Head
Interosseous membrane
Radius
Bones of the forearm
Humerus Tuberosity of radius Ulna
Head
The radius proximally articulates with the humerus at the elbow joint. Distally it articulates with the scaphoid and lunate bones of the carpus, and with the ulna at the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The ulna is the more medial of the two bones. Its proximal end articulates with the humerus at the elbow joint. Distally it articulates with the radius. It is excluded from the wrist joint by the articular disc.
5. Palmaris longus (not included in the diagram).
前臂肌肉解剖
Return to main menu9
Pronator Teres[5te7ri:z]
Pronator teres
Radius
Fig 3. Pronator teres.
The pronator teres has two heads, the humeral head and the ulnar head. The median nerve 正中神经enters the forearm between the two heads.
Brachioradialis
1 2
3
4
Fig 2. Showing superficial muscles of the posterior compartment.
The superficial muscles of the anterior compartment include pronator teres旋前圆肌, flexor carpi radialis桡侧腕屈肌, palmaris longus掌长肌, and flexor carpi ulnaris. Also included in this group is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The superficial group of muscles all have the same origin, which is attached to the medial epicondyle of the humerus 肱骨内上髁.
GROSS ANATOMY OF THE FOREARM
前臂肌肉解剖
1
Main Menu
Bones of the forearm. Superficial muscles of the anterior compartment. Deep muscles of the anterior compartment. Arteries and nerves of the anterior compartment. Superficial muscles of the posterior compartment. Deep muscles of the posterior compartment. Arteries and nerves of the posterior compartment.
The interosseous membrane bind the radius and the ulna together.
Fig 1. Anterior view of bones of the forearm.
前臂肌肉解剖
4
前臂肌肉解剖
5
前臂肌肉解剖
6
总体记忆
• 前臂共有18块肌肉
• 分为屈肌与伸肌二部分
Origin :Humeral head- Medial epicondyle of the humerus. Ulnar head- Medial border of the coronoid process冠突,冠状突of the ulna.
Insertion附着 :Lateral aspect of the shaft of the radius.
Nerve supply :- Median nerve, C6 and C7.
Action :- Pronation of the forearm. Flexion of the forearm.
前臂肌肉解剖
Return to title10page
*Flexor carpi radialis, palmaris longus, and flexor
FOR FURTHER DETAILS CLICK ON EACH INDIVIDUAL MUSCLE BELOW.
1. Pronator teres
2. Flexor carpi radialis
3. Flexor carpi ulnaris
4.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 屈肌8块 • 分为浅层与深层
前臂屈肌
• 浅层有5块 • 深层有3块
屈肌8块
伸肌10块
• 伸肌10块 • 浅深各5块
浅5 深3
浅5
深5
前臂肌肉解剖
7
前臂8块屈肌
浅层5块 ➢ 旋前圆肌 ➢ 桡侧屈腕肌 ➢ 掌长肌 ➢ 指浅屈肌 ➢ 尺侧屈腕肌
前臂肌肉解剖
8
Superficial muscles of the anterior compartment. Title page.
carpi ulnaris
Palmaris longus
Flexor carpi radialis Origin:- Medial epicondyle of the humerus. Insertion:- Base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metacarpal bones. Nerve supply:- Median nerve, C6 and C7. Action:- Flexes the hand at the wrist joint. Abducts the hand at the wrist j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