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吕氏春秋的阅读试题及答案

吕氏春秋的阅读试题及答案

吕氏春秋的阅读试题及答案察传《吕氏春秋》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那么远矣。

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那么为福矣,闻而不审,不假设无闻矣。

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王闻孙叔敖于沈尹筮(shì),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

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转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

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

而天下大服。

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假设夔者一而足矣。

'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假设此,不假设无闻也。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

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至于晋而问之,那么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似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然那么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那么得之矣。

1.对以下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闻而审,那么为福矣审:考察 B.乐正夔一足,信乎信:相信C.夔于是正六律正:定 D.是非之经,不可不分经:原那么,道理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B.①昔者舜欲以乐转教于天下②将以衅钟C.①子夏之晋过卫②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D.①以为所闻,那么得之矣②如或知尔,那么何以哉3.以下各句中,与“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句式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暴见于王 B.王语暴以好乐C.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D.譬假设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春秋战国时期试题及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试题及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试题及答案春秋战国时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是关于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厉王D.周幽王2.齐国之所以最先强大得益于A.伊尹改革B.姜尚改革C.管仲改革D.李悝改革3.“三家分晋”的三家是A.齐、楚、韩B.赵、燕、魏C.韩、赵、魏D.楚、魏、秦4.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①齐②燕③楚④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5.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公元前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它分为和两个时期。

2.齐桓公通过召集,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通过,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3.春秋末年,江南的国和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成语就与越王勾践有关。

4.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北的是国,最南的是国。

5.战国时期发生在齐魏之间的战争有、;大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①政治上,改革内政②经济上,发展生产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⑤2.对于春秋时期诸侯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B.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C.促进了周王朝的巩固和统一D.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3.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的国王是()A.周平王B.周文王C.周武王D.共伯和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5.以下内容和管仲改革无关的是()A.改革币制B.改革内政C.发展生产D.改革军制6.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①管仲改革②城濮之战③勾践灭吴④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⑤①D.①④②③7.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为()①韩国②赵国③燕国④魏国⑤吴国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④8.在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经过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A.牧野之战B.围魏救赵C.桂陵之战D.长平之战二、材料解析题。

吕氏春秋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吕氏春秋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吕氏春秋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吕氏春秋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

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

”猎者曰:“何为?”人不对。

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

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

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2分)①旷日持久而不得兽()②疾耕则家富()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小题3:“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参考答案:小题1:示例:① 却② 就评分:每空1分,共2分。

小题2:示例:难道是让我尽力种田等到有了收获后再买良犬吗?评分:3分。

意思对即可。

小题3:示例: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关键问题解决了,事情就好办了。

评分:3分。

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①句中的“而”在古汉语中是个表多种关系的连词,在这里表转折关系,可理解为“却”,除此之外,“而”在句中有时表“并列、顺承、修饰”等关系;②“则”在古汉语中是个多义词,在这里是“就”的意思,在“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是“就是”的意思。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这句中的关键词有:“得无(莫非,难道)”、“欲(想)”、“致力(尽力)”“于(在)”、“而(表顺承关系)”、“市(买)”、“良(好)”;另外,翻译时还要注意:这一句是个反问句。

最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意思是“不只是打猎如此,任何事都是这样”,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办事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不能目光短浅。

《春秋》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

《春秋》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

《春秋》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春秋》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准①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②。

年十九,举进士。

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③,年少者往往罢去。

或④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⑤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

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⑥,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⑦,百姓莫敢后期。

累迁⑧殿中丞、通判郓州。

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

擢⑨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

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⑩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11也。

”——《宋史·寇准传》【注释】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

②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③多临轩顾问:大多会到亭台处观察提问。

④或:有人。

⑤知:做……知州。

⑥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⑦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只是将乡里百姓的姓名写出来贴在县衙的.门口。

⑧迁:提拔。

⑨擢:提拔。

⑩引:拉。

11魏徵: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常犯颜直谏,深得唐太宗的器重。

2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①年少者往往罢去()②事决乃退()③尝奏荐某人为某官()④太祖乃悟,卒用其人()2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准方进取,可欺君邪?②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23、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参考答案:21、①适逢、正赶上②才③曾经④最终、终于22、①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②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

23、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

(答出三点即可)。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吕氏春秋》(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吕氏春秋》(含答案)

乎?故凡说与治之务莫若诚。

听言哀者,不若见其哭也;听言怒者,不若见其斗也。

说与治不诚,其动人心不神。

(节选自《吕氏春秋》)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时/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B.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C.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D.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之亶父”中的“之”与《鸿门宴》“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中的“之”含义相同。

B.“岂遽必哉”中的“遽”与《促织》“遽扑之,入石穴中”中的“遽”含义不同。

C.轩冕,分别指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住宅和冕服,文中以轩冕借指官位爵禄。

D.斧钺,古代的兵器。

泛指刑罚、杀戮,也象征军权和统治权,文中指前者。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宓子贱治理亶父,担心鲁君听信谗言,于是表演了一场掣肘戏,通过干扰两位官吏的书写委婉向鲁君进行劝谏。

B.鲁君与宓子贱约定,要他五年后报告施政的要点,但宓子贱只用了三年德政就达到极点,这表明宓子贱确有才能。

C.巫马旗来到父,得知亶父的渔者在严酷刑罚的震慑下放掉小鱼,于是他认为宓子贱已经把亶父治理好了。

D.文末从三个月的婴儿能懂得母爱切入,探讨了怎样才能感化人心的问题,为宓子贱成功治理父做了理论总结。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

(2)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而舍之。

10.宓子贱能把亶父治理好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1、EHI句意:公孙枝得到百里奚之后很喜欢他,把他推荐给秦穆公,过了三天,请求委任他官职。

《春秋》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春秋》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1“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这句话是谁说的()(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2“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这句话是谁说的()(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3“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的谁的话()(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4“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出自哪里()(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5下面关于“三世之说”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6《公羊》三世中的所见世指的是什么()(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7《公羊》所传闻世共有多少年()(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8按《公羊传》,以下何种情况属“讨贼之辞”()(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9《春秋公羊传》的成书时代是()。

(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0齐桓晋文霸业的不同之处体现为()。

(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11隐长又贤,但不宜立的原因是()。

(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2下列哪本书不在儒家十三经当中()(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13《春秋经传集解序》的作者是()。

(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4下列关于“五始”的描述,哪一条是正确的()(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5“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的文指的是什么()(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6“楚子伏己而盬其脑”,“盬”字的意思是什么()(1.0分)1.0?分•A、••B、••C、••D、•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17“何以不言遂两之也。

《吕氏春秋》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阅读练习及答案《吕氏春秋》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魏文侯燕①饮,皆令诸大夫论己。

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

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

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

文侯不说,知于颜色。

任座趋而出。

次及②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

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

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

文侯喜曰:可反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③其忠,而不敢远其死。

座殆尚在于门。

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

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

【注】①燕:通宴,宴请。

②次及:依次轮到。

③毕:竭尽。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皆令诸大夫论己()(2)文侯不说()1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像个君王。

B.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像个君王。

C.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是个贤明的君王。

D.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是个贤明的君王。

14.本文中任座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为和两个字。

(请用原文回答)(2分)15.请具体分析一下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这句话对于塑造任座或翟黄形象的.作用。

(3分)参考答案:12.(1)评定(2分)(2)同悦,喜欢,高兴(2分)13.C(3分)14.忠;直(2分)15.(说明:这句话主要写群臣谄媚之态,用以反衬任座和翟黄两人。

)答案①要点:这句话通过写群臣的阿谀奉承来反衬出任座的耿直。

答案②要点:这句话通过写群臣的只知阿谀奉承反衬出翟黄巧借赞美魏侯之名救下任座的机智。

(3分,写到反衬或对比1分,概括出任座或翟黄的形象1分,概括出群臣形象1分)。

春秋故事测试题及答案

春秋故事测试题及答案

春秋故事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春秋时期最著名的霸主是以下哪位?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宋襄公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春秋五霸的特点?A. 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B. 统治范围广泛C. 以德服人D. 经常发动战争答案:C3. 春秋时期,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兵圣”?A. 孔子B. 孙武C. 孟子D. 荀子答案:B二、填空题4. 春秋时期,_______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他通过联合诸侯,加强军事力量,最终成为霸主。

答案:齐桓公5. 春秋时期,_______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之一。

答案:孙武三、简答题6. 请简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象。

答案: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的兴起和中央集权的衰弱,传统的礼制和乐制逐渐被破坏,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频繁,社会秩序混乱,道德规范丧失,这就是所谓的“礼崩乐坏”。

7.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思想?答案: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出了“仁”、“礼”、“中庸”等重要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个人品德的修养。

四、论述题8. 论述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导致了中央集权的衰弱,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思想文化极为活跃的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和学派,如儒家、道家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判断题9.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以征服为目的。

答案:错误。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虽然频繁,但并非所有战争都是以征服为目的,有些战争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或解决争端。

10.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说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答案:错误。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说虽然在初期并未得到广泛传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思想逐渐被诸侯国所接受,并影响了后世。

文言文阅读节选《吕氏春秋》附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节选《吕氏春秋》附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节选《吕氏春秋》附参考答案梁北有黎丘部⑴,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

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⑵,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

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

”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

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

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⑴梁: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部(pǒu):部娄,同“培塿”,小山丘。

⑵诮(qiào):责备。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3分)(1)扶而道苦之(2)昔也往责于东邑人(3)是必夫奇鬼也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

(2)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

小题3:读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参考答案:小题1:(1)使……受苦(2)同“债”,讨债(3)这小题2:①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想碰上(那鬼)将它刺死。

(2分)②他真的'儿子担心他的父亲不能回家,就前去接他。

(2分)小题3:遇到情况要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

(对于疑惑的相似的现象,不能不审察清楚。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比如“端”“反”“逝”等字。

小题3:本题是一道开放题。

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多角度的理解文章的主旨即可。

《春秋导读》章节测试答案整理

《春秋导读》章节测试答案整理

《春秋导读》章节测试答案整理1.1《春秋》之为通名与专名1、【单选题】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儒家“五经”?( )A、《论语》B、《诗经》C、《尚书》D、《春秋》答案:A2、【单选题】《春秋》记录的是总共( )年的大事。

A、二五二B、二四二C、三四二D、四四二答案:B3、【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是对《春秋》的评价?( )A、体现儒家微言大义B、断烂朝报C、流水帐簿D、史家之绝唱答案:ABC4、【判断题】《春秋》是一个周代各诸侯国官修史书的通名。

( ) 答案:√1.2孔子与《春秋》1、【单选题】《春秋》以哪一历史事件作为结尾?( )A、三家分晋B、平王东迁C、秦灭六国D、西狩获麟答案:C2、【多选题】历史上“春秋”可以包含哪些意思?( )A、西元前770年到453年B、五经之一C、周代各诸侯国官修史书的通名D、晋国官修史书的专名答案:ABC3、【判断题】孔子早年时期创作了《春秋》。

( )答案:X4、【判断题】从通名来看,《春秋》名称的涵义代表周代各诸侯国官修史书的通名。

( )答案:√1.3作为史书之《春秋》1、【单选题】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编年体史书?( )A、《春秋》B、《竹书纪年》C、《史记》D、《资治通鉴》2、【判断题】《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私人著史书。

( )答案:√3、【判断题】《春秋》是一部信史。

( )答案:√1.4作为经书之《春秋》1、【单选题】作为儒家经典的《春秋》,最重要的内容是( )。

A、历史故事B、字词训诂C、神话故事D、微言大义答案:C2、【单选题】《春秋》经是从鲁国哪位国君开始记载的?( )A、鲁桓公B、鲁隐公C、鲁庄公D、鲁定公答案:B3、【填空题】“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出自( )之言。

答案:孟子4、【判断题】孔子以作《春秋》的行为来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

( ) 答案:√1.5《春秋》之名义1、【单选题】《春秋经传集解序》的作者是( )。

B、何休C、杜预D、左丘明答案:D2、【单选题】根据成书时间命名的《春秋》,大约成书于鲁哀公( )。

《春秋》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春秋》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1“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这句话是谁说的?()(1.0分)1.0分A、何休B、杜预C、范宁D、孔颖达•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这句话是谁说的?()(1.0分)1.0分•A、齐桓公••B、管仲••C、晋文公••D、孟子•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的谁的话?()(1.0分)1.0分A、子产B、师旷C、晋文公D、邾文公•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出自哪里?()(1.0分)1.0分•A、论语••B、孟子••C、荀子••D、左传•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下面关于“三世之说”说法正确的是()。

(1.0分)•A、是对历史的客观描述••B、是对历史的主观描述••C、是一种历史哲学••D、以上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公羊》三世中的所见世指的是什么?()(1.0分)1.0分•A、隐、桓、庄、闵••B、襄、昭、定、哀••C、昭、定、哀••D、文、宣、成•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7《公羊》所传闻世共有多少年?()(1.0分)•A、91••B、85••C、88••D、96•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按《公羊传》,以下何种情况属“讨贼之辞”?()(1.0分)1.0分•A、郑伯克段于鄢••B、卫人杀州吁于濮••C、蔡人殺陳佗••D、宋人弑其君杵臼•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9《春秋公羊传》的成书时代是()。

(1.0分)•A、东汉••B、春秋时期••C、西汉••D、战国时期•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0齐桓晋文霸业的不同之处体现为()。

(1.0分)1.0分•A、齐侯有一匡天下之志••B、齐侯有自己的私心••C、晋文对待曹、卫等国家尤为酷烈••D、以上说法都对•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1隐长又贤,但不宜立的原因是()。

(1.0分)•A、隐长又贤••B、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C、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春秋》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1“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这句话是谁说的()(分)A、B、C、D、•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这句话是谁说的()(分)A、B、C、D、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3“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的谁的话()(分)A、B、C、D、•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4“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出自哪里()(分)A、B、C、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5下面关于“三世之说”说法正确的是()。

(分)A、B、C、D、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公羊》三世中的所见世指的是什么()(分)A、B、D、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7《公羊》所传闻世共有多少年()(分)A、B、C、D、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8按《公羊传》,以下何种情况属“讨贼之辞”()(分)A、C、D、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9《春秋公羊传》的成书时代是()。

(分)A、B、C、D、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0齐桓晋文霸业的不同之处体现为()。

(分)B、C、D、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1隐长又贤,但不宜立的原因是()。

(分)A、B、C、D、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2下列哪本书不在儒家十三经当中()(分)A、B、C、D、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3《春秋经传集解序》的作者是()。

(分)A、B、C、D、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4下列关于“五始”的描述,哪一条是正确的()(分)A、B、C、D、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5“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的文指的是什么()(分)A、B、C、D、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6“楚子伏己而盬其脑”,“盬”字的意思是什么()(分)A、B、C、D、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7“何以不言遂两之也。

”出自()。

(分)A、B、C、D、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18“不以夷狄捷中国”是哪里的说法()(分)A、B、C、D、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9《左传》中楚公子弃疾改名为()。

八下必读名著《经典常谈》第六章《春秋》练习和答案

八下必读名著《经典常谈》第六章《春秋》练习和答案

第六章《春秋》练习和答案内容要点梳理春秋:“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

传说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至少是孔子所编。

《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史。

三传:①三传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按三传的看法,《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这是一;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这是二。

前者是人君的明鉴,后者是拨乱反正的程序。

②三传之中,《公羊传》《穀梁传》两家全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

《公羊传》《穀梁传)以解经为主,所以咬文嚼字得更利害些。

③《左传》传为鲁国左丘明依《春秋》而作。

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

一、填空1.《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______史书。

《左传》传为鲁国______(人名)依《____》而作。

2.“春秋”是古代______史书的通称。

传说《春秋》是______作的,至少是孔子所编。

3.书起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后世称这二百四十二年为_____时代。

书中纪事按年月日,这叫作______。

这使历史系统化,并增加了它的确实性。

4.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一是_____,二是______。

5.《春秋》三传是《______》、《_____》、《榖梁传》。

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______作用。

6.三传中,《公羊传》《穀梁传》两家全以_______为主,所以________得更利害些。

左氏却以________为主。

7.《左传》成书的时代大概在______,比《公》、《榖》二传早些。

二、选择8.下列关于三传的说法和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A.《公羊传》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

B.三传虽各个独立,却也大同小异。

C.《左传》迷信卜筮,所记祸福的预言,几乎无不应验;这却大大违背了征实的精神,而和儒家的宗旨也不合了。

《春秋》阅读答案

《春秋》阅读答案

《春秋》阅读答案《春秋》阅读答案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秋》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秋》阅读答案1【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

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

”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

(《吕氏春秋?下贤》)[注释]①稷(jì):人名。

②乘(shènɡ):量词。

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1)躬耕于南阳躬:(2)猥自枉屈猥:(3)攘除奸凶攘:(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弗: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2.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13.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14.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

(3分)【答案】10.(1)亲自。

专题 《春秋》三传第六-2023年八年级寒假新名著《经典常谈》阅读+练习

专题 《春秋》三传第六-2023年八年级寒假新名著《经典常谈》阅读+练习

《春秋》三传第六原文阅读(限时30分钟)“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

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

各国有各国的春秋,但是后世不传了。

传下的只有一部《鲁春秋》,《春秋》成了它的专名,便是《春秋经》了。

传说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至少是他编。

鲁哀公十四年,鲁西有猎户打着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个不祥的东西,将它扔了。

这个新闻传到孔子那里,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说:“这是麟啊,为谁来的呢!干什么来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说着流下泪来,赶忙将袖子去擦,泪点却已滴到衣襟上。

原来麟是个仁兽,是个祥瑞的东西:圣帝、明王在位,天下太平,它才会来,不然是不会来的。

可是那时代那有圣帝、明王?天下正乱纷纷的,麟来的真不时候,所以让猎户打死;它算是倒了运了。

孔子这时已经年老,也常常觉着生的不是时候,不能行道;他为周朝伤心,也为自己伤心。

看了这只死麟,一面同情它,一面也引起自己的无限感慨。

他觉得生平说了许多教;当世的人君总不信他,可见空话不能打动人,他发愿修一部《春秋》,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明的多。

他觉得修成了这部《春秋》,虽然不能行道,也算不白活一辈子。

这便动起手来,九个月书就成功了。

书起于鲁隐公,终于获麟;因获麟有感而作,所以叙到获麟绝笔,是纪念的意思。

但是《左传》里所载的《春秋经》,获麟后还有,而且在记了“孔子卒”的哀公十六年后还有:据说那却是他的弟子们续修的了。

这个故事虽然够感伤的,但我们从种种方面知道,它却不是真的。

《春秋》只是鲁国史官的旧文,孔子不曾掺进手去。

《春秋》可是一部信史,里面所记的鲁国日食,有三十次和西方科学家所推算的相合,这决不是偶然的。

不过书中残阙、零乱和后人增改的地方,都很不少。

书起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西元前722--481);后世称这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时代。

书中纪事按年月日,这叫作编年。

《春秋故事》课外阅读题目

《春秋故事》课外阅读题目

《春秋故事》课外阅读题目混出昭关1.穿了伍子胥的衣服,帮忙伍子胥混出了昭关的人是()A东皋公B公子胜C皇甫讷D申包胥2.伍子胥在去宋国时半路上遇到的是()A申包胥B费无极C楚平王D太子健3.楚王要废太子健是因为()A太子妃生了个儿子,楚王要立他为太子。

B楚国受了吴国的牵制。

C楚国不接受秦国的姑娘。

D太子想造反。

鱼肚藏剑1.寿梦想把王位传给季札,可他却令人偷跑了,最后把()立了国王。

A季札B公子僚C公子光2.刺杀公子僚的剑藏在()A公子僚的战袍里。

B大鲤鱼的肚子里。

C专诸的身上。

D士兵的身上。

掘墓鞭尸1.伍子胥鞭打的是()的尸首。

A伍尚B渔夫人C孙武D楚平王2.把郑国救下的人是()A渔夫人B打鱼的小伙子C郑国的国君D楚昭王一鸣惊人1.楚成王的孙子是在()做了国君?A公元前611年B公元前612年C公元前613年D公元前614年2.到了楚庄王第()年,楚国打败了宋国。

A五B六C七D八3.令尹()早就有了造反的心思。

A申无畏B养由基C赵穿D斗越椒搜孤救孤1.生个小子叫()A赵武B刘武C赵文D赵穿2.晋国被楚国打败以后,不敢往()扩张势力。

A西方B东方C南方D北方晏子使楚1.楚王要把齐国的使臣侮辱一番,在城门边开了一()来高的洞。

A一尺B三尺C五尺D七尺2.公元前()年,楚庄五的孙子楚灵王进攻陈国和蔡国。

A531 B532 C533 D534放虎回山1.“放虎回山”中的虎指的是()。

先轸孟明视白乙丙先旦居先轸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2.灭滑国是()年公元前469年公元前627年公元前273年犒军救国1.郑国在外表上加入中原联盟,可是暗地里又跟()暗通一气。

秦国越国晋国楚国2.孟明视被()骗了,结果郑国免于危难。

弦高使者国君杞子桃园打鸟1.厨子老二因()被晋灵公杀了。

A侮辱国君B妨碍晋灵公玩C没煮透熊掌D谋杀国君2是()把晋灵公杀害的。

A赵盾B屠岸贾C赵旃 D 赵穿3.晋灵公与屠岸贾()次想杀赵盾,却未成功,第一次是()。

《春秋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春秋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春秋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春秋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褒姒是褒珦的亲生女儿。

(×)订正:不是亲生女儿,是买回来的丫环。

2.“暗箭伤人”是指颍考在人群中对准子都偷偷放了一箭,使得子都从城头摔下死亡。

(×)订正:是子都偷偷向颍考放了一箭3.“管鲍之交”中的两位主角在合伙做生意时,管出的本钱少,得利多;鲍出钱多,却得利少。

即使这样,鲍并没有责怪管,而且理解和接受管的行为。

(√)4.“一鼓作气”中的将军曹刿等到齐兵响起二通鼓后,才下令出战,结果曹刿将军大胜而归。

(×)订正:三通鼓后5.晋公子重耳即将回到晋国当国王,一下子变成了富贵人的作派,完全记住了曾经受过的苦,是狐毛让重耳重新“饱不忘饥”。

(×)订正:是狐偃6.“放虎归山”是指晋襄公在后母文赢的建议下,放了战败的秦国的俘虏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后来晋国却被这三人所打败。

(√)二、选择题1.“兄弟相残”这个成语中的兄弟是谁?(A)A寤生段B郑庄公寤生C郑庄公段2.“仙鹤驾车”这个故事中,原先谁一心养仙鹤,不打理朝政,也没把心思放在治国上。

后来,虽改过自新,但为时已晚,还是被北狄所杀。

(B)A郑庄公B卫懿公C卫文公3.“唇亡齿寒”也称“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唇”和“齿”是指哪两个国家?A虢国虞国B晋国虢国C虞国晋国4.秦国用“五张羊皮”换来的一个奴隶,这个奴隶是谁?A蹇步B百里溪C孟明视5.“退避三舍”是指晋公子重耳为答谢楚成王,说如果将来晋国与楚国发生战争,晋国将主动后退三舍,以报答楚成王之恩,这里的三舍指什么?A三间房子B九十里C舍弃三样东西三、填空题1.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开起了烽火戏诸侯的玩笑,并赏赐小人虢石父千金。

这是故事的后来叫作(“千金一笑”)。

2.“管鲍之交”中的管是指(管仲),鲍是指(鲍牙叔)。

3.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_试题答案及翻译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_试题答案及翻译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_试题答案及翻译三、古诗文阅读(共34分,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①久矣’。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②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

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

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讥刺而已也。

汉兴以来,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

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

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③其文。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

”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春秋风云阅读检测题

春秋风云阅读检测题

春秋风云阅读检测题
(最新版)
目录
1.阅读理解题: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阅读理解题: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及其关系
3.阅读理解题:春秋时期的文化、思想和艺术成就
4.阅读理解题:春秋时期的战争与和平
5.阅读理解题:春秋时期的历史意义
正文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大约从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前 476 年,这个时期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和联盟,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国际关系。

春秋时期有许多重要的诸侯国,如鲁国、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

这些诸侯国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有的诸侯国之间是盟友,有的则是敌人。

在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试图通过战争来征服其他诸侯国,扩大自己的领土和影响力。

春秋时期不仅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文化、思想和艺术成就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相继兴起,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春秋时期还有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如孔子、老子、墨子等,他们的思想和作品至今仍然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春秋时期虽然有着许多战争,但也有一些和平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有一些诸侯国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鲁国的孔子就曾经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调解鲁国和齐国之间的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褒姒是褒珦的亲生女儿。

(×)订正:不是亲生女儿,是买回来的丫环。

2.“暗箭伤人”是指颍考在人群中对准子都偷偷放了一箭,使得子都从城头摔下死亡。

(×)订正:是子都偷偷向颍考放了一箭
3.“管鲍之交”中的两位主角在合伙做生意时,管出的本钱少,得利多;鲍出钱多,却得利少。

即使这样,鲍并没有责怪管,而且理解和接受管的行为。

(√)
4.“一鼓作气”中的将军曹刿等到齐兵响起二通鼓后,才下令出战,结果曹刿将军大胜而归。

(×)订正:三通鼓后
5.晋公子重耳即将回到晋国当国王,一下子变成了富贵人的作派,完全记住了曾经受过的苦,是狐毛让重耳重新“饱不忘饥”。

(×)订正:是狐偃
6.“放虎归山”是指晋襄公在后母文赢的建议下,放了战败的秦国的俘虏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后来晋国却被这三人所打败。

(√)
二、选择题
1.“兄弟相残”这个成语中的兄弟是谁?(A)
A寤生段B郑庄公寤生 C郑庄公段
2.“仙鹤驾车”这个故事中,原先谁一心养仙鹤,不打理朝政,也没把心思放在治国上。

后来,虽改过自新,但为时已晚,还是被北狄所杀。

(B)
A郑庄公B卫懿公 C卫文公
3.“唇亡齿寒”也称“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唇”和“齿”是指哪两个国家?
A虢国虞国B晋国虢国C虞国晋国
4.秦国用“五张羊皮”换来的一个奴隶,这个奴隶是谁?
A蹇步B百里溪C孟明视
5.“退避三舍”是指晋公子重耳为答谢楚成王,说如果将来晋国与楚国发生战争,晋国将主动后退三舍,以报答楚成王之恩,这里的三舍指什么?
A三间房子B九十里C舍弃三样东西
三、填空题
1.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开起了烽火戏诸侯的玩笑,并赏赐小人虢石父千金。

这是故事的后来叫作(“千金一笑”)。

2.“管鲍之交”中的管是指(管仲),鲍是指(鲍牙叔)。

3.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

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这个故事后来被称作&——(老马识途)。

4.“桃园打鸟”的国王是晋国的(晋灵公),成天只知道玩。

5.“一鸣惊人”是指(楚庄王)在大夫申无畏的提醒下,下定决心,改革政治,调整人事,招兵买马,最后成为了一鸣惊人的春秋的霸主。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

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

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

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
兵按兵不动。

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

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