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总复习指导PPT优选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大全完整(共164张)ppt课件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大全完整(共164张)ppt课件

击声?

3次,因为固、液、气都能传声。V固>V液>V气
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声音的大小
响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传播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高低音 频率:是指1秒钟振动的次数
音调: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人能感受的音频范围:20Hz 至 20000Hz 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 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
物距 (u)
像 大小
的 性质 正倒 虚 实
u> 2f u= 2f f< u<2f u=f u<f
缩小
倒立 实像
等大
倒立
实像
放大 倒立 实像
不能成像,成一平行光 放大 正 立 虚 像
热学部分
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原理: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
三.摄氏温度: 1.规定:(一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为0℃,沸水为100℃ 2.单位:℃ (读法)
• 水的比热容很大,为_4.2_×_10_3 J_/(k_g·℃) • 物理意义:它表示每1Kg的水温度每升高1℃所
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 水比热较大的应用:调节气温、作为发动机的冷
却液等
【典例分析】
• 例2、质量为3千克的石油,用去1/3后,剩下石
油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情况为( )
A、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2/3,热值不变 B、密度、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2/3
• 例1、下列事例中属于分子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
• 解析:扩散是指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
现象。由于分子非常小,人的肉眼根本无法看见 一粒粒的分子在运动,只能通过颜色、气味等变 化来判断。这题的ACD三项都是我们能看见的物 体运动,显然不属于分子扩散现象,故为B。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课件-精品课件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课件-精品课件

23、(多选题)下面实例中,通过做功使
物体内能发生变化的是( ACD )
A、锯木头时锯条发烫 B、冬天把手放在炉子旁边取暖 C、卫星残骸坠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 D、划火柴取火
24、下面是在小宇同学“物理学习笔记本”
中的部分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C )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 效的 B.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 C.物体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 在的
应该采用 和 两种方法。
将200克、80℃的热水和20℃的水相混合,混 合后水的温度为40℃,不计热量损失,求:(1) 混合过程中热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混合时 加入的冷水是多少克?
一、 热机 二、 热机的效率 三、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知识点1:热机
1、热机是把内能转 化为机械 能的机器。 (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如果用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用c 表示比热容,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 用t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用t表示物
体后来的温度,则:
吸收热量的公式为:
Q吸=cm(t - t0)
放出热量的公式Q为=:cmΔt
Q放=cm(t0- t )
例一: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B )
A、扫地时,灰尘满屋 B、炒菜时,满屋飘香 C、洒水时,水雾飞舞 D、煮饭时,米粒翻滚
小关系是cA < cB.(填
“<” 、“>”或 “=”)
例四:
10g的冰从-10℃升高到0℃,需要吸 收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由从5℃降到 0℃(水未凝固)的水来提供,需要多 少克的水? [已知c冰=2.1×10 J/(kg·℃),c 水=4.2×10 J/(kg·℃)]

《初中物理总复习》课件

《初中物理总复习》课件

3
牛顿第三定律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对彼此有相等大小、 方向相反的两个力。
第二章:热学
热能
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导致的能量转化。
热传递
热能在物体间传递的过程,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第三章:电学
电流
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流动。
电压
电流在电路中的驱动力。
电阻
电流流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
电功率
单位时间内电力的消耗或转换。
第四章:光学
1
折射定律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经线面的偏折,并满足折射定律。
2
凸透镜
具有凸形、折射出光线后聚焦的透镜。
3
凹透镜
具有凹形、折射出光线后发散的透电子秤等设备进行 物理实验。
实验安全
正确使用实验设备以及遵守实验 室安全规定。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 取有用信息。
第六章:解题技巧与方法
1 理清思路
仔细阅读题目,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到解题思路。
2 列方程
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并运用适当的物理公式。
3 简化问题
使用近似方法或合理假设简化复杂问题。
结语
通过这个总复习PPT,你已经掌握了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祝你在考试中取 得优异成绩!
《初中物理总复习》PPT 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帮助你全面复习初中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 物理实验技能以及解题技巧与方法。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第一章:力学
1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保持原状
牛顿第二定律
2
态直至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
体质量成反比。

中考物理总复习指导PPT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指导PPT课件

三、物理讲评课的对策
狠抓典型试题、总结发散和变化。
一.初三物理复习四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打基础 第二阶段:重点复习上台阶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补漏洞
第四阶段:考前调整稳心态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打基础


我想中考试题肯定还是要以考查“双基”为主,配 上一定的真实自然环境、生活及社会实际情景。加 强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而常见的实 际问题。 例如 电能 电功 照相机的原理等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通过复习达到:
——基础题,一分不丢; ——中档题,分分必争; ——综合题,分步得分。
测试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毕
业年级一项经常性工作。 测试之后必定要讲评试卷。要上 好物理讲评课提高评讲的教学效 果,应采取以下措施
案例: 怎样上好物理讲评课?
讲评课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 目的是纠正错误、分析得失。 物理讲评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机械地采用 逐题对答案、改正错误、就题论题、面 面俱到的问题。
这一途径来完成的,这就需要精选 习题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 目的.在复习课教学中主要是通过 巧设如下类型练习题来抓训练的. 1、船从河里到海里,浮力如何变。 上浮些,还是下沉些?(密度计) 2、人在河中沉,在死海中浮。浮力 哪个大?(铁在水和水银中) 3、质量为2千克的木头投入水中, 排出的水的质量多大?
4、体积相同的实心铁与铝,投入水中, 静止后浮力哪个大?如果改投水银? 5、质量相同的实心铁与铝,投入水中, 静止后浮力哪个大?如果改投水银? 6、体积相同的实心铁与木,投入水中, 静止后浮力哪个大?如果改投水银? 7、质量相同的实心铁与木,投入水中, 静止后浮力哪个大?如果改投水银?
如何做好初中物理复习

《初中物理总复习》课件

《初中物理总复习》课件
包括电荷的基本概念、库仑定律和电 场的概念,电流的形成机制、欧姆定 律和基尔霍夫电路定律,以及电压、 电阻和电容器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02
CATALOGUE
初中物理重点难点解析
力学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掌握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性质 和计算方法。
难点
分析复杂力学问题,如多物体、 多力的平衡和加速问题,以及力 的合成与分解。
04
详细描述
通过光学实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验 观察能力,培养对光现象的敏感光学实验,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和 创新思维。
热学实验复习
总结词
掌握热学基础知识
详细描述
复习热学基础知识,包括温度、热量 、内能等,掌握热学实验的原理和操 作方法。
总结词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详细描述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热学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 操作技能,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数 据的能力。
总结词
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详细描述
引导学生探究热学实验中的问题,培 养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电学实验复习
总结词
掌握电学基础知识
详细描述
复习电学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电 压、电阻等,掌握电学实验的原理 和操作方法。
总结词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电学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
理解电荷、电场和电流的基本概念,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难点
分析电学问题,如电容器、电感器和电磁感应现象,以及复杂电路的分析与计 算。
03
CATALOGUE
初中物理实验复习
力学实验复习
总结词
掌握基础实验原理
详细描述
复习力学基础实验,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 等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初三物理总复习指导课件

初三物理总复习指导课件

基础知识回顾
原子结构
帮助学生复习原子的基本结构, 并挑选一些重要实例进行解析。
牛顿三定律
通过生动的案例来复习牛顿三定 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应用方 法。
电路基本概念
通过实际电路的搭建过程,帮助 学生回顾电路和电阻等基础概念。
理论应用实例
机械能的转化
介绍用户动能和势能的转换, 然后以物体自由落体为例析和比对不同题型的共性,引导学生形成类比思维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试题讲解与答疑
选择题攻略
针对选择题类型,提供练样题实 现引导学生善于答题方法。
图表解析
通常仅依靠文字阅读理解图表十 分的费劲。为此,我们提出详细 的图表分析方案。
公式推导
带老师让学生一起找到各类公式 的推导过程。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阐述位移和速度的区别,使 用小车和斜面实验帮助学生 理解物理公式。
测量和误差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物理 量的测量,随之展开误差分 析,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 技巧。
重点题型解析
1
计算题型
针对考试中的计算题型,通过大量的练习与讲解来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2
实验题型
提出物理实验题的特点和注意事项,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 方法。
初三物理总复习指导ppt 课件
欢迎来到本课程!在这份课件中,我们会帮助你复习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和题 型,为最后的考试打好基础。
总复习概述
考试分值占比
介绍物理卷子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重,为复习提供指引。
复习时间规划
提供合理的复习时间安排,指导学生如何将时间合理分配到各个知识点中。
如何有效复习
给出一些高效的复习方法建议,包括如何识别考纲和如何做题巩固知识点。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全部) PPT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全部) PPT
解析: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 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甲 车是静止的,乙车是运动的,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方法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 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 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 静止的.
★典例2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例2 [2014嘉兴,5]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 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 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D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不相等,这种
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
v=st来粗略地
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
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计[易算错哪警段示路]程①(平或均哪速段度时公间式)的平v=.均计st 速算度平,均且速要度注时意,运必动须路明程确和是
s=s1+s2=100 m+100 m=200 m.
则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v=st=22060 sm≈7.7 m/s.
实验强化过关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命题角度:
1.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及小车). 2.停表及刻度尺的读数.
3.实验原理(v=s/t).
4.速度公式的应用. 5.实验方法(间接测量).
【方法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刻度尺的读数规则 和秒表大、小表盘的意义.第一问有两个地方容易出错: 一是起始刻度不是0刻度,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该为两端所 对的刻度值之差;二是在进行精确测量时,一定要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第二问在读秒表的示数时,首先要清楚 小表盘表示分,大表盘表示秒.接着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 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演示优质课件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演示优质课件

一、教学内容1. 第四章《电学基础》: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

2. 第六章《电磁学》: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的概念;安培定则及其应用;电磁感应现象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学基础知识和电磁学基本原理。

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和安培定则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串并联电路的计算;安培定则的应用;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安培定则;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导线、磁铁、电流计、线圈。

2. 学具:实验报告册、计算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

(2)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讲解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2)讲解安培定则的应用,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串并联电路的计算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安培定则的应用题。

(2)让学生回顾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的概念。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安培定则公式。

2. 串并联电路图、磁场分布图。

3. 重点知识点罗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2)应用题:安培定则的应用。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计算。

(2)应用题答案:根据安培定则进行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电磁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深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程度;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中考物理总复习(全部)精品PPT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全部)精品PPT课件
目录
第一部分 考点扫描精讲练
●第一讲 机械运动 ●第二讲 声现象 ●第三讲 物态变化 ●第四讲 光现象 ●第五讲 透镜及其应用 ●第六讲 从粒子到宇宙 ●第七讲 质量与密度 ●第八讲 力 运动与力 ●第九讲 压 强 ●第十讲 浮 力
●第十一讲 简单机械 ●第十二讲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第十三讲 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四讲 内能与热机 ●第十五讲 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 ●第十六讲 欧姆定律 ●第十七讲 电功率 ●第十八讲 生活用电 ●第十九讲 电与磁 信息的传递 ●第二十讲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方法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刻度尺的读数规则 和秒表大、小表盘的意义.第一问有两个地方容易出错: 一是起始刻度不是0刻度,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该为两端所 对的刻度值之差;二是在进行精确测量时,一定要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第二问在读秒表的示数时,首先要清楚 小表盘表示分,大表盘表示秒.接着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 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
[帮你归纳]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1.累积法: 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经、纸张厚度.2.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板组合,可测出圆形或球体 的直径.3.化曲为直法: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 铁路长度、圆的周长.4.滚动法:用滚动法可以测量 操场的跑道长度.
[易错警示]①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度 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对齐物体时,切莫忘记实 际长度为最后读数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②刻度尺 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间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车的速度.由图得出甲车追上
乙车的时间(20 s),再行驶30 s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距
离。
学生随堂巩固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A.课桌高度约为80 cm B.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 ℃ 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 g D.初中生跑50 m所需时间约为3 s

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全)

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全)

发声体的材料 、结构等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日常 描述
①俗称声音 的“粗”、“细”; ②同一音阶中的1、2、3、4 、5、6、7音调逐个升高
①俗称音量 的“大”、 “小”; ②“震耳欲 聋”、“引吭 高歌”、“声 音洪亮”均指 响度大
“闻其声知 其人”、“区 分乐器”都是 利用音色这一 特性
相关 说明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拓展] 乐器的三种主要类型:
①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 音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鼓皮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②弦乐器:长而粗的弦振动较慢,音调低;短而细 的弦振动较快,音调高。绷紧的弦音调高,松弛的弦音 调低。弦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管乐器:管乐器内都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 气柱振动产生声音。长的空气柱振动较慢,音调低;短 的空气柱振动较快,音调高。
控制 途径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5 声的利用
信息 。 1.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应用:回声测距、B超检查、双耳效应等。 能量 。 2.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应用:声波洗涤、超声碎石等。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知识纵横
声与光传播过程对比 传播条件 声 需要介质,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 不需要介质,可以 在真空中传播 传播速度 15℃空气中: 340 m/s 真空中: 3×108 m/s 传播特点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等级 划分
分贝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 人们以________ dB 是________ 。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40 ________dB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 50 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 ;为了保证工作学习,声 音不能超过 ________dB;长期生活在 ________dB以上的 70 90 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声源 处防止噪声的产生,如排气管上加消 ①在________ 声器; 传播 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如加隔音设备 ②在________ 以及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人耳 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如戴耳塞 ③在_______

《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光学基础
总结词:难点解析
详细描述:光学知识相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在中考复习 中,应重点关注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等基本现象,掌握光学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的工作 原理,理解光学在科技和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声学基础
总结词:知识拓展
详细描述: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考复习中应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吸收等基本知识进行回顾,了解声音的分 类(如乐音、噪声等)和特性(如音调、响度、音色等)。此外,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拓展,如建筑声学、音 乐声学等。
例题2
例题3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斜面上静止,求其重 力和摩擦力的关系。
一个弹簧振子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 求其振幅和周期。
光学典型例题解析
01
总结词
涉及光的折射、反射、干涉和衍射 等基本原理。
例题2
一个平面镜将一束光反射成平行光 ,求镜面与光线的夹角。
03
02
例题1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求其折射 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06
详细描述
对热学实验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练习,包括测量 物质的比热容、观察物态变化等实验,培养学 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对中考中常见的电学题型进行解析,并提供一系列综合性的电学练习 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热学复习巩固练习
总结词
热现象与热力学基本概念
01
总结词
物态变化与热传递
03
总结词
热学实验与探究
05
02
详细描述
了解热现象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等基本原理。
04
详细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PPT-电功和电功率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PPT-电功和电功率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巩固练习
1、加在阻值为12欧旳电阻器两端旳电 压是12伏,5分钟内电流经过这个电阻 做了_3_.6_×_1_0_3 焦旳功。 2、标有“12V 6W”字样旳小灯泡,它 旳灯丝在正常工作时旳电阻是2_4___欧, 接到电路中经过它旳电流是0.2安,则这 盏灯旳实际功率是0_.9_6___瓦。
3、一只额定电压是220伏旳灯泡,把它 接在电压是110伏旳电路上时,实际功率 是25瓦,则此灯泡旳额定功率是_1_0_0_瓦。
3、用பைடு நூலகம்器旳电阻我们 以为不变,所以会有:
2
P U = 实
——
实 ——
2
P U 额

经典例析
例1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旳电压 为380伏,线圈电阻为2欧,线圈中电流为10 安,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秒消耗旳电能是 多少?
阐明:电动机工作时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所以消耗旳电能也就是电流所做旳电功只 能利用W=UIt进行计算,不能利用其他旳 公式进行计算。
课堂作业:
1、一种用电器两端旳电压为10V,经过它旳电流为
0.5A,在2min内消耗电能 J
2、一种灯泡旳额定功率为100W,在额定电压下经过
旳电流为
A,正常工作时旳电阻为 Ω
3、标有“6V,3W”旳灯泡接入10V旳电路中,需串
联一种多大旳电阻才干正常工作?
4、某教学大楼有24个教室,每个教室有4盏60W旳日
能变为原来旳(假设灯丝旳电阻不随温度变化)C ()
A、1/2
B、2倍
7、如图6所示旳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
右滑动过程中 ( D )
A、电流表达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变大 B、电压表V1示数不变,灯L亮暗不变 C、电压表V2示数不变,灯L亮暗不变 D、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流表达数变小 分析:滑片P向右滑动时,它连 入电路中旳电阻变大,串联电路 中旳电流变小,由U=IR可知, 灯泡两端旳电压变小,滑动变阻 器两端旳电压变大。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PPT课件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PPT课件

-
3
专题三 常见隐含条件 1. 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 悬浮: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 变(同一物体) 5. 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
4
6. 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 7. 上升:重力势能增加 8. 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 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 9. 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 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 虚线 10. 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
-
13
20. 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 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 位换算:1 cm2 = 10-4m2 21. 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 跟液体深度有关。深度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 点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 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 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 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 通用)
-
25
57. 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 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 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 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 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58. 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 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
2
6. 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 7. 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 大气压强10 5Pa 8. 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 9. 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精选)PPT共166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精选)PPT共166页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Leabharlann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精选)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中考物理 总复习指导课件

中考物理 总复习指导课件
友情提示:
现在考试不是以识记为重点,更注意在 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 在应用中的掌握。
通常物理量的复习应按概念、公式、单位、测量、应
用五步法进行。效率 在物理中的地位在逐步提升,它是
各种能量转换的桥梁,下面以效率为例来看我们应该怎样 复习:
1、效率的概念: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即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分额,凡机 械就有效率的问题,是因为总国由有用功和额外功组成,实际上的机械 额外功总是存在的,只有在不计摩擦和机械本身重力时,才有η=1。
5、应用,解决效率的相关问题(初中阶段通常不考虑绳重与摩擦)
(1)滑轮组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
F1≠F2
η1=η2
(2)动滑轮效率与省力与费力使用有关
F1≠F2
η1≠η2
(3)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时效率不同
G1≠G2
η1≠η2Leabharlann 例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考虑绳重与摩擦) (1)当重物为18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下面以两个重点实验为例,来谈谈实验的复习
1、密度的测量
(1)常规法(天平量筒法)
测固体密度: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ρ=m/v 天平测质量,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 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
溶于水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测液体密度: ρ=m/v 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
注意事项:天平的使用(三点调节,法码、游码使用法则),m、v测量次序,量筒的选择
(2)提升240N重物时,拉力F’=(G’+G动)/ 3=(240N+120N)/ 3=120N 绳端的路程 S=3h=9m
绳端的拉力所做的功率W=FS=120N×9m=1080J
例2:如图所示,某矿产工人用200N的水平拉力,抓紧绳子的一端, 沿水平面匀速向右运动,在10秒内将矿井里质量为32㎏物体提升 4m,根据题给条件,请你计算出与本题相关的5个物理量,要求 写出简要说明和结果。 (g=10N/㎏)(福州)

中考物理总复习指导(九年级)PPT共4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指导(九年级)PPT共4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指导(九年级)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能势能概念 能的转化 比热容 热量公式
光 学 1个 光的反射
电 学 14个 串、并联电路 电流概念 串联电路电流特点 并联电路电流特点 串联电路电压特点 并联电路电压特点 欧姆定律 等效电路 并联电路等效电阻 电功 电功率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焦耳定律 电路中电流过大原因
3
知识点表解(二):要求会使用的器材或会做的实验20个
晶。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中考命题如此科学严谨规范,使得任何猜题押题的行为纯属徒劳。但我们
如重果点能突20够 出20/在 ,10平 是/18时 肯的 定教能学取中得,事集半中功精 倍力 的研 效究 果“ 的考 。试说明”并梳理其中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2矢,
一、知识点表解(一):要求理解的知识点36个
力学 17个 速度 密度 力的概念 重力三要素 合力概念 二力合成 二力平衡 压强 液体压强 浮沉条件 功的要素 功的公式 功率 力臂概念 杠杆平衡条件 有用功、总功 2020/机10械/1效8 率
选用陈题。对计算题,还反复强调降低难度,尤其是数学部分的难度。 第四步,小组筛题。

第五步,命题组定题。
第六步,预测难度系数,复查试卷结构。命题组选定全体成员一致赞成的题目,汇编成试卷后,
再由全体成员预测难度系数,复查试卷结构,核对所考知识点与“考试说明”是否吻合。
经历了如此科学严谨规范的六个环节后,中考试卷才算定稿。这毫无疑问命题组集体智慧的结
友情提示:
现在考试不是以识记为重点,更注意在
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
在应用中的掌握。 2020/10/18
5
通常物理量的复习应按概念、公式、单位、测量、应
用五步法进行。效率 在物理中的地位在逐步提升,它是
各种能量转换的桥梁,下面以效率为例来看我们应该怎样 复习:
1、效率的概念: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即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分额,凡机 械就有效率的问题,是因为总国由有用功和额外功组成,实际上的机械 额外功总是存在的,只有在不计摩擦和机械本身重力时,才有η=1。
绳端的拉力为多少牛?
(2)当重物为240N时,重物上升3m时,绳端的 拉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焦。
略解:(1)η=W 有用/W总=Gh/Fs=Gh/(Gh+G动h)=G/(G+G动)
G动=G(1-η)/η=180N(1-0.6)/0.6=120N
F=(G+G动)/3=(180N+120N)/3=100N
2020/10/18(2)提升240N重物时绳,端拉的力路F程’=(SG=’3+hG=9动m)/ 3=(240N+120N)/ 3=120N

老 ⑤必考知识点的考试题型:如电功与电功率与计算题挂钩。
⑥知识点考查的覆盖率:不强调覆盖率。 第二步,命题组成员分工研究近三年全省中考试卷和全国各地中考资料。我们两人一组,共分
师 三组,分别研究“计算题与选择题”、“实验题与填空题”、“简答题与作图题”。
其中研究全省中考试卷的目的是:梳理知识点,对非必考知识点,尽可能不重复。例如“物态
力学 9个 刻度尺 测速度 天平调节 测质量 量筒的使用 测密度 力的图示 测力计 组装滑轮组
2020/10/18
热学 3个 温度计 查熔点表 查比热容表
电学 8个 连电路 画电路图 用电流表测电流 用电压表测电压 滑动变阻器 伏安法测电阻 判断磁场方向 测小灯泡功率
4
通过分析上面的知识表解,我们可以比较清 楚地看到力学的重点应放在密度、压强、杠杆平衡 和效率上。浮力这个初中力学的难点在中考的地位 已大大降低。热学方面的重点很明确。光学的重点 一目了然,电学的重点在电路上、欧姆定律、电功 电功率。通过考试说明,我们好像看到了作图题的 影子,它们是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光路图、力 臂与滑轮组组装、电路、判断磁场方向。重点实验 题应该围绕密度、效率、伏安法展开。
2、效率的公式:一般式η=W 有用/W总 对于用滑轮组提升重物, 在不计绳重与摩擦时有η=W 有用/W总=Gh/Fs=Gh/(Gh+G动h) 在考虑绳重与摩擦时有η=W 有用/W总=Gh/Fs=Gh/(Gh+W额外)
3、效率无单位 效率是一个比值,通常用%表示 4、滑轮组效率的测量
实验的复习也是五步:它们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与记 录、实验结论与讨论。要重点引导学生设计记录表格、讨论实验过 程中的注意事项。
7
绳端的拉力所做的功率W=FS=120N×9m=1080J
例2:如图所示,某矿产工人用200N的水平拉力,抓紧绳子的一端, 沿水平面匀速向右运动,在10秒内将矿井里质量为32㎏物体提升 4m,根据题给条件,请你计算出与本题相关的5个物理量,要求 写出简要说明和结果。 (g=10N/㎏)(福州)
解:①、物体的重力G=mg=320N ②、人运动的速度V=s/t=0.8m/s ③、拉力F做的功W有=FS=1600J ④、提升物体做功W有=Gh=1280J ⑤、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80% ⑥、人的功率 P=W总/ t=160W ⑦、人与地面的摩擦力f=F=200N ⑧、物体受到的拉力F=G=320N
2005年中考 复习备考指点
2020/10/18
1
一、试卷是如何产生的?
第一步,命题组全体成员集体学习“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在学习过程中,讨论明确以
下几点: ①考试要求:体现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双重功能。
②试卷结构。

③难度值:试卷易中难比例为6:3:1;难度系数控制在0.6—0.65之间。 ④必考知识点:如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
5、应用,解决效率的相关问题(初中阶段通常不考虑绳重与摩擦)
2020/10/18
6
(1)滑轮组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
F1≠F2
η1=η2
(2)动滑轮效率与省力与费力使用有关
F1≠F2
η1≠η2
(3)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时效率不同
G1≠G2
η1≠η2
例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考虑绳重与摩擦) (1)当重物为18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谈 变化”一章,如果去年考了“熔化”和“升华”,今年就考“汽化”和“液化”,特意错开。
研究全国各地中考资料的目的是:借鉴新题型。命题追求的是:与时俱进,稳中求变,力戒陈 题,多用新题。
命 第三步,命题组成员按1:4的比例分头拟题,即试卷上1道题,每人拟4题。拟题的要求是:坚
持以德育为先导,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将试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6—0.65之间;不自己编题,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