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及其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及其规律教师181页学生第125页

在高考文言文备考过程中,许多同学对词类活用掌握得不熟练,严重影响了得分。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何谓词类活用,更不用说词类活用的规律了。

所谓词类活用,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甲类词临时用作了乙类词。这里强调一个临时性”,不带有“永久性”。要想赢得备考的实效性和快捷性,笔者以为,同学们必须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和特点,这是备考的关键。

本文就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词类活用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作些解说,希望有助于广大考生备考。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既不是使动,也不是意动,而是活用为一般动词。其规律如下:

1.如果名词后紧挨着“之”、“我”等代词,则该名词必活用为动词。

如: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就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来命名它的

②父曰:“履我!”(《史记·留侯世家》)

老人说:“把鞋给我穿上!”

句①中的名词“名”后紧挨着代词“之”,则“名”活用为动词“命名、给……命名”。句②中的名词“履”后紧挨着代词“我”,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给……穿鞋”。

2.如果两个名词连用,在构成主谓、动宾和动补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乃丹书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于是)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意为"陈胜要称王")

②交广市鲑guī珍。(《孔雀东南飞》)

从交州、广州(现在广东、广西一带)采办的山珍海味。

③沛公军霸上。(《史记·项羽本纪》)

句①中“陈胜王”为主谓关系,“王”活用为动词“称王”。句②中“市蛙珍”为动宾关系,“市”活用为“购买”。句③中“军霸上”为动补关系,“军”活用为“驻扎”。

3.如果同一个名词叠用,其中一个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请以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勾践灭吴》)

请求允许勾践的女儿作吴王的女奴,(越国)大夫的女儿做(吴国)大夫的女奴,(越国)士的女儿做(吴国)士的女奴

②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答司马谏议书》)

如果说现在(我)应当什么事情都不做,守着前人的作为就罢了

句①中两个“女”字叠用,后一个“女”字活用为“做奴仆”。句②中两个“事”字叠用,前一个“事”字活用为“做”。

4.如果名词后有介词短语,则该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于是为长安君备车一百乘,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才出兵。

②唐浮图慧衰始舍于其址。(《游衰禅山记》)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室居住

句①中名词“质”后有介词短语“于齐”,“质”活用为动词“做人质”。句

②中名词“舍”后有介词短语“于其址”,“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5.如果名词前有副词或助动词,则该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曹判论战》)

这是小信用,还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②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①中名词前有副词“弗”,则“福”活用为动词“保佑”。句②中名词前有助动词“欲”,则“刃”活用为动词“杀”。

6.如果名词前有代词“所”字,或者名词后有代词“者”字,则该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里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放进别人捕到的一条鱼的肚子里。

②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赵王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在侯位的吗?

句①中名词前有代词“所”字,“罾”活用为动词“用渔网捕到”。句②中名词后有代词“者”字,“侯”活用为动词“封侯”。

7.名词依靠连词“而”跟动词连接在一起,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墓”依靠连词“而”跟动词“葬”连接在一起,“墓”活用为动词“修墓”。

8.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或小谓语)的中心语。如: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当他攻破荆州,攻下江陵,顺着水流向东前进。

“东”,方位名词做谓语中心语,活用为动词“向东进军”。

二、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

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是指名词活用为副词作谓语中心语的状语(有些古

汉语专家认为名词可直接作状语,不必活用,本文未持此观点)。它对谓语中心语动词或形容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如:

①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项庄(终于)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

“翼”,表示比喻,译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但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奴仆使唤。

“隶”,表示待人态度,译为“像对待仆役一样”。

③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促织》)

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

“笼”,表示工具,译为“用笼子”。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日”,表示时间,译为“每天”。

⑤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最终还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见了相如,大礼完后让他回了国。

“廷”,表示处所,译为“在朝堂上”。

⑥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西”,表示方位,译为“向西”。

⑦沛公……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