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地理学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地理学六十年简述
倪婷学科教学(地理)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行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不同类群(集团、阶层等)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行为类型和决策行为及其形成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心理因素)的科学。是在行为科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应用地理学新分支,广义上还包括感应地理学。[1]
一、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行为地理学是研究不同人们集团、阶层甚至阶级对不同地理环境的行为、决策。除了研究居民的行为外,特别注意规划决策人的行为判断的地理合理性程度。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还研究企业经理阶层的区位选择行为。此外还研究旅游行为与旅游区规划设计的关系,特殊环境下的人类行为等。[2]
行为地理学所研究的行为是指以环境映象为基础的人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它包括感应一认知一映象一决策一行为5个主要方面。目前,行为地理主要研究课题包括:环境感应、环境映象和意境地图、区位选择与决策、人类活动空间行为等。[3]
二、行为地理学的沿革
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计量革命与行为革命之浪潮中的行为地理学,突破了以往以统计描述为主的机械实证主义,从个人行为角度理解地理空间及其形成,前后经历了70年代发展、80年代衰退与90年代后的复兴的历程。[4-5]在人文地理学理论多元化趋势和不同思潮相互渗透的背景下,行为论研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6]
(一)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
西方行为地理学的诞生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这一时期,传统的区位论和中心地理论由于过于绝对的公理化特征而暴露出与真实世界不符的缺点。不仅如此,地理学固有的理论被认为是几何学和空间统计性质的空间形态法则,地理学长期以来未能形成一个深入理解空间结构形成原因的理论。因此,西方地理学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对学科发展的反思阶段,其焦点就是:地理学应以何种面貌出现、用何种方法更好地解释空间现象并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
在地理环境决定论、芝加哥学派的声音逐渐微弱以及科学技术和经济急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的主体性又一次被普遍强调,并被标榜成人与环境关系中的主要方面,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理论中假设所有个人的行为特征是相同的,所有个人对空间的理解也是相同的,所以行为结果仅取决于区位机会。[8]
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研究打破了这种简单假设,认为行为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区位机会而且取决于个人对空间的认知。[9]因此,认知的特点与个体差异性便成为解释空间现象的一个新维度,或者更确切的说,从某种环境条件下人所产生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背后的决策过程出发来推论空间形态的特征。[10]在此背景下,以过程为导向的行为地理学研究揭开了序幕。[11]
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索尔(C.O. Sauer),他在《历史地理绪言》中提出行为地理学与感应地理学相关研究的问题。30年代在西方生产布局(区位论)研究中就注意对行为因素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与感应地理学日益发
展。如赖特(J.K. Wright)于1947年在《地理学中的物象空间》一文中提出行为地理研究的目的。古尔德(P.R. Gould)认为60年代6个方法论进展之一为“行为地理学,对环境的识别和空间行为的研究”。美国学者奥尔逊(G. Olsson)和哈维(D. Harvey)于1969年相继撰文,论述行为学地理学概念及理论和应用问题。人文地理学家科克斯(K. Cox)和高里基(R.G. Golledge)所著《通论行为地理学》中也作了系统阐述。
Golledge和Timmermans认为,行为地理学成立初期的研究实质是:寻求更好的人类主观模型及假设,取代物质环境观,通过采用新的数据分析和非汇总方法研究个体和小团体,揭示人类决策行为之心理、社会因素的空间特性,基于人类过程进行现象的解释。[12]
(二)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70年代感应与行为地理学迅速发展,道温斯(R.M. Downs)甚至提出“行为革命”的口号。行为地理学对人的行为机制也派生出“环境理解法”和“行为地理法”两个分支。
西方行为地理学的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偏好-选择等方面,尝试建立基于个人决策过程来理解空间现象的模型,以取代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甚至微观经济学模型。但是,由于人类决策行为的复杂性,行为地理学初期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很多问题。
空间中人类行为决策背后的认知模式研究,包含认知地图与空间知识学习过程,构成了行为地理学早期研究的核心。Gould指出,人在环境面前的认知受最优行为规则控制,这既包括最经济行为也包括最满意行为(后者追求个体某种“满意”变量的最大化),提出了追求风险损失最小化的“零和博弈”规则的渐进性行为、Pred的行为矩阵也属于同样的尝试。
认知方面的研究虽然揭示了行为决策背后的一些心理机制,但大多停留在“就认知论认知”的层面,认知心理过程与外表行为动机之间也是无法完全等同的。因此,西方行为地理学借鉴经济计量学和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催生出了大量个人偏好-选择模型,成为早期研究的又一主要方面。这方面代表性的成果是Burnett等人基于购物行为实证研究而提出的多维态度理论,认为个人对购物地的选择是根据多维度评价的排序及态度组合而产生的.
(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虽然早期的行为地理学在居住迁移、购物行为等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建立统合认知与偏好-选择理论框架的努力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与批判。在众多批判之下,行为地理学的一度衰退,行为地理学研究者一度转向各自原先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
但并不能否认行为地理学的存在意义,相反加深了学者对行为地理学应该作为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论、或行为论的地理学研究方法而不是一门独立学科的认识。
(四)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
1980年代,人文地理学呈现出理论多元化的趋势,不仅如此,认知研究和偏好-选择研究的不断分离,使得行为地理学从构建行为过程理论框架的过分目标中解脱出来,更多应用于解决地理学现实问题中。80年代柯克斯和高里基出版《再论行为地理学的一些问题》,指出人在空间中的行为受到个人本身和社会的约束,反映了行为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1980年代中期以后,受相对主义、多元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