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

合集下载

丙酮碘化实验报告

丙酮碘化实验报告
6、测定四种不同配比溶液的反应速度。四种不同溶液的配比见表1。
表1溶液的配比表
碘溶液V/ml
丙酮溶液V/ml
盐酸溶液V/ml
I(25℃)
5
5
5
II(25℃)
5
2.5
5
III(25℃)
5
5
2.5
IV(25℃)
7.5
5
5
V(35℃)
7.5
5
5
7、按表中的量,准确移取已恒温的三种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碘溶液最后加),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润洗比色皿3次,然后将装有2/3溶液的比色皿置于样品室光路通过处,盖好盖子,同时利用计算机或秒表(每隔1min或2min记录一次数据)开始记录吸光度值变化(如果分光光度计没有带恒温水浴夹套注意只取反应开始一段时间的数据)。
对于复合反应,当知道反应速率方程的形式后,就可以对反应机理进行某些推测。如明,丙酮与碘在稀薄的中性水溶液中反应是很慢的。在强酸(如盐酸)条件下,该反应进行得相当快。但强酸的中性盐不增加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在弱酸(如醋酸)条件下,对加快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如强酸(如盐酸)。
8、做完25℃下的全部四个实验后,再升高恒温水浴温度到35℃进行第五组的实验。
3结果与讨论
3.1原始实验数据
以下为经过老师当场审阅签字的原始数据记录:
(1)
(2)
3.2计算的数据、结果
计算 :解方程[ ]+[ ]+[ ]=0.02025mol/ ,[ ]=[ ],[ ]/[ ][ ]=700(平衡常数), ,代入数据,解得 =25.65。
只有少数化学反应是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简单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并不是简单反应,而是由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复合反应。大多数复合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间的关系,不能用质量作用定律表示。因此用实验测定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或产物浓度间的关系,即测定反应对各组分的分级数,从而得到复合反应的速率方程,乃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重要内容。

19 复杂反应——丙酮碘化

19 复杂反应——丙酮碘化

实验十九 复杂反应——丙酮碘化1目的要求(1) 测量以酸作催化剂时,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2) 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3)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基本原理(1) 丙酮碘化反应是一复杂反应。

从测定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间的关系来研究反应机理是动力学的重要方法,实验表明在酸溶液中反应速率随+H 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实验还表明,除非在很高酸度下,丙酮卤化反应与卤素的浓度无关。

实验测得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为:+=H A Ec kc dtdc式中E c 、A c 、+H c 分别代表COCH3CH 2I 、丙酮及酸的浓度,k 为复杂反应的速率常数。

由上实验事实,可推测出该复杂反应的可能机理为: CO CH 3CH 3+H +k 1 k -1C 〖ZJZ ;Y ;S 〗〖ZJLX ,S 〗OH CH 3CH 3〖JG)〗]+〖JY 〗(1) AB [〖JG(〗〖WB 〗C 〖ZJZ ;Y ;S 〗〖ZJLX ,S 〗OH CH 3CH 3〖JG)〗]+〖DD(〗k 2〖〗k -2〖DD)〗〖JG(〗〖WB 〗C 〖ZJZ ;Y ;S 〗〖ZJLX ,Y 〗CH 3CH 2OH 〖JG)〗+H+〖JY 〗(2) BD 〖JG(〗〖WB 〗C 〖ZJZ ;Y ;S 〗〖ZJLX ,Y 〗CH 3CH 2OH 〖JG)〗+I2→〖DD(〗k 3〖〗〖DD)〗 〖JG(〗〖WB 〗C 〖ZJZ ;Y ;S 〗〖ZJLX ,S 〗O CH 2I CH 3I 〖JG)〗+I -+H +〖JY〗(3) DE因为丙酮是一个很弱的酸,所以生成的中间体B 的量很少,故可用平衡浓度法求得: ++==-H A H A B c Kc c c k k c 11(Ⅱ-16-1)中间物D 的浓度可由稳态法确定:02322=--=+-I D H D B Dc c k c c k c k dtdc (Ⅱ-16-2) 222322322I H H A I H BD c k c k c Kc k c k c k c k c +=+=++-- (Ⅱ-16-3) 产物E 的生成速率为:22232233I H H A I I D Ec k c k c Kc k c k c c k dt dc +==++- (Ⅱ-16-4) 若烯醇式D 与卤素的反应速率比它与氢离子的反应速率大得多,即22->>k k ,亦即+->>H I c k c k 232,则产物的速率方程变为:+=H A Ec Kc k dtdc 2 (Ⅱ-16-5) 此结果与实验测得的速率方程完全一致,因此上述推测的反应机理可能是正确的。

【清华】复杂反应_------_丙酮碘化反应_598101725

【清华】复杂反应_------_丙酮碘化反应_598101725

复杂反应 ------ 丙酮碘化反应实验目的1.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用酸作催化剂时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系数、反应级数和活化能。

2.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合反应特征的理解。

3. 熟练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只有少数化学反应是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简单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并不是简单反应,而是由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复合反应。

大多数复合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间的关系,不能用质量作用定律表示。

因此用实验测定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或产物浓度间的关系,即测定反应对各组分的分级数,从而得到复合反应的速率方程,乃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重要内容。

对于复合反应,当知道反应速率方程的形式后,就可以对反应机理进行某些推测。

如该反应究竟由哪些步骤完成,各个步骤的特征和相互联系如何等等。

实验测定表明,丙酮与碘在稀薄的中性水溶液中反应是很慢的。

在强酸(如盐酸)条件下,该反应进行得相当快。

但强酸的中性盐不增加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在弱酸(如醋酸)条件下,对加快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如强酸(如盐酸)。

酸性溶液中,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合反应,其反应式为:+H+32332(CH )CO+I CH COCH I+H +2I −−→-- (1) 该反应由H +催化,而反应本身又能生成H +,所以这是一个H +自催化反应,其速率方程为:()()()()()()3αβδ+3-dc I -dc A dc E r ====kc A c I c H dt dt dt-- (2)式中:r —反应速率;k —速率系数;()c A 、()3c I -、()+c H 、()c E —分别为丙酮、碘、氢离子、碘化丙酮的浓度,-3mol dm ;α、β、γ—分别为反应对丙酮、碘、氢离子的分级数。

反应速率、速率系数及反应级数均可由实验测定。

丙酮碘化对动力学的研究是一个特别合适而且有趣的反应。

因为3I -在可见光区有一个比较宽的吸收带,而在这个吸收带中,盐酸和丙酮没有明显的吸收,所以可以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密度的变化(也就是3I -浓度的变化)来跟踪反应过程。

丙酮碘化反应

丙酮碘化反应

物理化学实验丙酮碘化反应动力学C202 2010-03-29第一步为丙酮烯醇化反应,其速率常数较小,第二部是烯醇碘化反应,它是一个快速的且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用稳态近似法处理,可以推导证明,当k2C H>>k3C I 时,反应机理与实验证明的反应级数相符。

丙酮碘化反应对碘的反应级数是零级,级碘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原来的速率方程可写成αβ-d C/dt=kC A C H为了测定α和r,在C A>> C、C H>>C2 及反应进程不大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则反应过程中,C A 和C H可近似视为常数,积分上式的:αβC=- kC AαC H βt+A'C以对t 作图应为直线。

与直线的斜率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 及反应级数n 。

在某一指定的温度下,进行两次实验,固定氢离子的浓度不变,改变丙酮的浓度,使其为C A=mC A,根据-d C/dt=kC A C H 得:n B=(lg(r i/r j))/lgm若测得两次反应的反应速率,即求得反应级数p。

用同样的方法,改变氢离子的浓度,固定丙酮的浓度不变,也可以得到对氢离子的反应级数r。

若已经证明:p=r=1 ,q=0,反应速率方程可写为:-dC/dt=kC A C H 在大量外加酸存在下及反应进程不大的条件下,反应过程的氢离子可视为不变,因此,反应表现为准一级反应或假一级反应:-dC/dt=k'C A 式中k'=k C H,k' 为与氢离子浓度有关的准反应比速。

设丙酮及碘的初始浓度为C A0、C0.侧有:C A= C0-(C0- C)由数学推导最终可得:C= - C A0 k't+ C A0C'+ C0若在不同的时刻t,测得一系列C,将其对t 作图,得一直线,斜率为- C A0 k',即可求得k'的值。

在不同的氢离子浓度下,k'值不同。

分光光度法,在550 nm 跟踪I2 随时间变化率来确定反应速率。

26-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26-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二十六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一、目的及要求1、掌握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

3、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4、进一步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反应速率的测定酸催化下的丙酮碘化反应为一复杂反应,初始阶段的反应为:CH3COCH3+nH++I2=CH3COCH2I+(n+1)H++I-(a)(1) 为测定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必须使反应产物CH3COCH2I不再继续碘化,在c(丙酮)>>c(I2),c(H+)>>c(I2)的条件下,丙酮碘化反应将限制在按式(a)的方式进行。

(2) 设反应(a)的速率方程为:v=-[d c(I2)/d t]=k c p(丙酮)c r(H+) c q(I2) (b)在酸的浓度较低的条件下,实验证明q=0,即反应(a)的速率与c(I2)无关。

(3) 因为c(丙酮)>>c(I2),c(H+)>>c(I2),反应(a)进行过程中,可认为c(丙酮)和c(H+)为定值,所以有:v=-[d c(I2)/dt]=kc p(丙酮)c r(H+) =常数(c)积分(c)式可得c(I2)= -kc p(丙酮)c r(H+) t+B(d)(4) 用吸光光度法测定反应(a)的速率原理:反应(a)的混合溶液中,只有碘在可见光范围内产生光吸收,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D=alc(I2) (e)因为D=lg(I0/I) (f)取I0=100,则I=T(分光光度计原理),则由(f)式可得:lg100-lg T=al c(I2)即al=(lg100-lg T)/ c(I2) (g)根据式(g),测定了已知浓度的标准碘溶液的透光度T即可求得al。

由(e)、(f)式:c(I2)=D/al=-lg T/al代入(d)式整理后得:lg T=k(al)c p(丙酮) c r(H+) t-Bal可见以lg T对t作图为直线,斜率:m= k(al)c p(丙酮) c r(H+) (h)比较(c)、(h)式得:v=kc p(丙酮) c r(H+) =m/al(i)2、反应分级数p、q、r的确定(孤立法)(1) p的确定由1、2号试液由上述求得v1、v2后:v1/v2= [kc p(丙酮,1) c r(H+,1) c q(I2,1)]/ [kc p(丙酮,2) c r(H+,2) c q(I2,2)]=2p因为c(丙酮,1)= 2c(丙酮,2);c(H+,1)= c(H+,2);c (I2,1)= c (I2,2)上式两边取对数可得:p=[lg(v1/v2)]/lg2(2) r的确定由1、3号试液同理可得:r=[lg(v3/v1)]/lg2(3) q的确定由1、4号试液同理可得:q=[lg(v1/v4)]/lg2,直接求得的p、q、r取整为最接近的整数。

物理化学实验实验十四 复杂反应——丙酮碘化

物理化学实验实验十四 复杂反应——丙酮碘化

实验十四 复杂反应——丙酮碘化1 实验目的(1) 了解丙酮碘化反应的机理及动力学方程式,测定用酸作催化剂时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及活化能。

(2) 明确所测物理量(透光率)与该反应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 (3) 了解分光光度计的结构,掌握其使用方法。

2实验原理第一步是丙酮的烯醇化反应,它是一个很慢的可逆反应,第二步是烯醇的碘化反应,它是一个快速且趋于进行到底的反应。

因此,丙酮碘化反应的总速率是由丙酮的烯醇化反应的速率决定,丙酮的烯醇化反应的速率取决于丙酮及氢离子的浓度,如果以碘化丙酮浓度的增加来表示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则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14.1)式中,C E 为碘化丙酮的浓度,C H+为氢离子的浓度;C A 为丙酮的浓度;k 表示丙酮碘化反应总的速率常数。

由反应(2)可知(2.14.2)因此,如果测得反应过程中各时刻碘的浓度,就可以求出dC E /dt 。

由于碘在可见光区有一个比较宽的吸收带,所以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来测定丙酮碘化反应过程中碘的浓度,从而求出反应的速率常数。

若在反应过程中,丙酮的浓度远大于碘的浓度且催化剂酸的浓度也足够大时,则可把丙酮和酸的浓度看作不变,把(2.14.1)式代入(2.14.2)式积分得(2.14.3)按照朗伯-比耳(Lambert-Beer)定律,某指定波长的光通过碘溶液后的光强为I,通过蒸馏水后的光强为I0,则透光率可表示为(2.14.4)并且透光率与碘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2.14.5)式中,T为透光率,d为比色槽的光径长度,ε是取以10为底的对数时的摩尔吸收系数。

将(2.14.3)式代入(2.14.3)式得(2.14.6)由lg T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kεdC A C H+。

式中εd可通过测定一已知浓度的碘溶液的透光率,由(2.14.5)式求得,当C A与C H+浓度已知时,只要测出不同时刻丙酮、酸、碘的混合液对指定波长的透光率,就可以利用(2.14.6)式求出反应的总速率常数k。

实验五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

实验五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

实验五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复杂反应的反应机理和特征,熟悉复杂反应的反应级数和表观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

2. 掌握用孤立法确定酸催化时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中各反应物的级数和总级数,测定速率常数。

3. 掌握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机理是不同的。

按反应机理的复杂程度不同可以将反应分为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两种类型。

基元反应是由反应物粒子经碰撞一步就直接生成产物的反应,其速率方程可以用质量作用定律表示。

复杂反应不是经过简单的一步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通过生成中间产物、由许多步骤来完成的,其中每一步都是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必须通过实验测定获得。

常见的复杂反应有对峙反应(或称可逆反应,与热力学中的可逆过程的含义完全不同)、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等。

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反应方程式为:H +是催化剂,由于反应本身能生成H +,所以,这是一个自催化反应。

一般认为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包括下列两步:(a)(b)这是一个连续反应。

反应(a)是丙酮的烯醇化反应,它是一个进行得很慢的可逆反应。

反应(b)是烯醇的碘化反应,它是一个快速且趋于进行到底的反应。

由于反应(a)的反应速率很慢,而反应(b)的反应速率又很快,中间产物烯醇一旦生成就马上消耗掉了。

根据连续反应的特点,该反应的总反应速率由丙酮的烯醇化反应的速率决定(决速步骤),丙酮的烯醇化反应的速率取决于丙酮及氢离子的浓度。

实验中忽略反应过程中增加的H +对氢离子浓度的影响,认为反应过程中氢离子浓度为常数。

如果以碘化丙酮浓度的增量与反应时间的比值来表示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则此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D A A H dC dC r kC C dtdtαβ+==-= (5-1)式中:C D 为产物碘化丙酮的浓度;C A 为丙酮的浓度;C H+为氢离子的初始浓度;α为丙酮的反应级数;β为氢离子的反应级数;k 为丙酮碘化反应的总的速率常数,又称表观速率常数。

丙酮碘化反应

丙酮碘化反应

物理化学实验丙酮碘化反应动力学C202 2010-03-29T=286.15K P=85.02kPa一、实验目的1.根据实验原理由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包括仪器、药品、实验步骤等2.测定反应常数k、反应级数n、活化能Ea3.通过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的理解二、实验原理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其反应式为:实验测定表明,反应速率在酸性溶液中随氢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反应式中包含产物,故本反应是自催化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dC A/dt=-dC I2/dt=kC AαC H+βC I2γ式中C为各物质浓度(mol/L),k为反应速率常数或反应比速,指数为反应级数n。

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可分为两步:第一步为丙酮烯醇化反应,其速率常数较小,第二部是烯醇碘化反应,它是一个快速的且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用稳态近似法处理,可以推导证明,当k2C H+>>k3C I2时,反应机理与实验证明的反应级数相符。

丙酮碘化反应对碘的反应级数是零级,级碘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原来的速率方程可写成-d C I2/dt=kC AαC H+β为了测定α和r,在C A>> C I2、C H+>>C I2及反应进程不大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则反应过程中,C A和C H+可近似视为常数,积分上式的:C I2=- kC AαC H+βt+A’C I2以对t作图应为直线。

与直线的斜率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及反应级数n。

在某一指定的温度下,进行两次实验,固定氢离子的浓度不变,改变丙酮的浓度,使其为C A2=mC A1,根据-d C I2/dt=kC AαC H+β得:n B=(lg(r i/r j))/lgm若测得两次反应的反应速率,即求得反应级数p。

用同样的方法,改变氢离子的浓度,固定丙酮的浓度不变,也可以得到对氢离子的反应级数r。

若已经证明:p=r=1,q=0,反应速率方程可写为:-dC I2/dt=kC A C H+在大量外加酸存在下及反应进程不大的条件下,反应过程的氢离子可视为不变,因此,反应表现为准一级反应或假一级反应:-dC I2/dt=k'C A式中k'=k C H+,k'为与氢离子浓度有关的准反应比速。

丙酮碘化反应.doc

丙酮碘化反应.doc

物理化学实验丙酮碘化反应动力学C202 2010-03-29T= P=一、实验目的1.根据实验原理由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包括仪器、药品、实验步骤等2.测定反应常数 k 、反应级数 n 、活化能 Ea3.通过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的理解二、实验原理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其反应式为:实验测定表明,反应速率在酸性溶液中随氢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反应式中包含产物,故本反应是自催化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dC /dt=-dC/dt=kCαβ γA C CAH式中 C 为各物质浓度(mol/L ) ,k 为反应速率常数或反应比速,指数为反应级数n 。

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可分为两步:第一步为丙酮烯醇化反应, 其速率常数较小, 第二部是烯醇碘化反应, 它是一个快速的且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用稳态近似法处理,可以推导证明,当 k 2C H >>k 3C I 时,反应机理与实验证明的反应级数相符。

丙酮碘化反应对碘的反应级数是零级,级碘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原来的速率方程可写成-d C/dt=kCαβA CH为了测定α和 r ,在 C A >> C 、C H >>C 2 及反应进程不大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则反应过程中, C A 和 C H 可近似视为常数,积分上式的:αβC=- kC A C H t+A ’C 以对 t 作图应为直线。

与直线的斜率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 及反应级数 n 。

在某一指定的温度下,进行两次实验,固定氢离子的浓度不变,改变丙酮的浓度,使其为C A =mC A ,根据 -dC/dt=kC A αH β得:n B =(lg(r i /r j ))/lgmC若测得两次反应的反应速率, 即求得反应级数 p 。

用同样的方法, 改变氢离子的浓度, 固定丙酮的浓度不变,也可以得到对氢离子的反应级数r 。

若已经证明: p=r=1 , q=0,反应速率方程可写为: -dC/dt=kC A C H 在大量外加酸存在下及反应进程不大的条件下,反应过程的氢离子可视为不变,因此,反应表现为准一级反应或假一级反应: -dC/dt=k'C A 式中 k'=k C H ,k'为与氢离子浓度有关的准反应比速。

实验十三丙酮碘化反应

实验十三丙酮碘化反应

药品仪器
1. 2. 3. 4. 5. 6. 722分光光度计; 超级恒温槽; 接触温度计、玻璃温度计; 移液管、吸耳球、容量瓶等; 0.01mol/L碘溶液2.0mol/L丙酮1mol/L盐酸; 等等。
实验步骤
开启超级 恒温槽 预热分光 光度计 设定波长
设定时间
配制碘、丙酮、盐 酸及反应液
溴水及5号瓶
实验日期: ; ①超级恒温器的恒温温度: ②超级恒温器的恒温温度: ℃; +5℃。
数据处理
1.计算 al ;
2.作 lg T ~ t 关系图; 3.确定直线斜率 k 值; 4.确定反应级数p、q、r的值; 5.写出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 6.计算反应活化能; 7.文献值。
i计算ຫໍສະໝຸດ al的平均值:lg100 lg T al cI 2
⑶.活化能Ea=48kJ/mol
实验结果与讨论
⑴结果:实测值为Ea= ⑵计算实验偏差: 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⑷有何建议与想法?
注意事项:
1. 反应液混合后应迅速进行测定; 2.计算K时要用到初始浓度,因此实验中所 用的浓度一定要配准; 3. 温度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应把反应温度 准确控制在实验温度的± 0.1℃范围之内。
则有:
p
(lg
v2 ) v1
lg u

(lg
m2 ) m1
lg u
(8)
②同理,当丙酮、碘的初始浓度分别 相同,而酸的浓度不同时,即:
cA3 cA1、cI 2 3 cI 21、cH 3 wcH 1
则有: r (9) lg w lg w ③同理,当丙酮、氢离子的初始浓度 分别相同,而碘的浓度不同时,即:
重点难点
• 重点:掌握722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 法;阿仑尼乌斯方程应用;反应级 数的确定方法。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原理和方法;2.建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测定其反应速率常数;3.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酸性溶液中,丙酮卤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其反应式为:式中X2为卤素。

实验表明,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几乎与卤素的种类及其浓度无关(即反应级数近似为0),而与丙酮及氢离子的浓度有关。

以碘为例,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应为:(1)式中,指数x 、y、z分别为丙酮、氢离子和碘的反应级数,k为反应速率常数。

将(1)式取对数,得:(2)在丙酮、酸、碘三种物质的反应体系中,固定其中两种物质的起始浓度,改变第三种物质的起始浓度,测定其反应速率。

在这种情况下,反应速率只是第三种物质浓度的函数。

以反应速率的对数值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值lg c作图,应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对该物质的反应级数。

更换改变起始浓度的物质,就可以测定对应物质的反应级数,这种方法称为孤立法。

碘在可见光区有一个很宽的吸收带,而在这个吸收带中酸和丙酮没有明显的吸收。

所以,可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反应过程中碘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即反应速率。

根据比尔(Beer)定律:(3)式中,T为透光率。

I和I0分别为某一波长光线通过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后的光强,a为吸光系数,b为样品池光径长度。

从(3)式可见,透光率的对数lg T 是c碘的函数,而c碘又是反应时间t的函数,即:(4)那么,由(3)式可得:(5)对(5)式取对数,得:(6)将(2)式代入(6)式,得:(7)在测定时,固定某两种物质的起始浓度不变,改变另一种物质的起始浓度。

对每一个溶液都能得到一系列随时间变化的透光率值。

以lg T对t作图,其斜率为d lg T/dt。

取负值后再取对数,即为该浓度下(7)式等式左边的值。

对不同的起始浓度,以该对数值分别对lg c作图,所得直线的斜率即为反应级数。

注意,本实验中所选择的丙酮和酸的浓度范围均为0.16~0.4 mol·L-1,而碘的浓度均在0.001 mol·L-1以下,反应过程中丙酮和酸的浓度可看成是不变的。

丙酮碘化反应

丙酮碘化反应

项目十丙酮碘化反应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2)测定酸催化时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活化能。

(3)掌握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机理是不相同的。

按反应机理的复杂程度之不同可以将反应分为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两种类型。

简单反应是由反应物粒子经碰撞一步就直接生成产物的反应。

复杂反应不是经过简单的一步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通过生成中间产物的许多步骤来完成的,其中每一步都是一个基元反应。

常见的复杂反应有对峙反应(或称可逆反应,与热力学中的可逆过程的含义完全不同)。

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等。

丙酮碘化反应是一复杂反应,反应方程式为:H+是催化剂,由于反应本身能生成H+,所以,这是一个自动催化反应。

一般认为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包括下列两步:这是一个连续反应。

反应(1)是丙酮的烯醇化反应,它是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得很慢。

反应(2)是烯醇的碘化反应,它是一个快速且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由于反应(1)速率很慢,而反应(2)的速率又很快,中间产物烯醇一旦生成又马上消耗掉了。

根据连续反应的特点,该反应的总反应速率由反应(1)所决定,其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式中C A为丙酮的浓度;C D为产物碘化丙酮的浓度;C H+为氢离子的浓度;K为丙酮碘化反应的总的速率常数。

由反应(2)可知,如果测得反应过程中各时间碘的浓度,就可以求出。

由于碘在可见光区有一个比较宽的吸收带,所以本实验可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不同时刻反应物的浓度。

若在反应过程中,丙酮的浓度为0.1~0.6mol·dm-3,酸的浓度为0.05~0.5mol·dm-3时,可视丙酮与酸的浓度为常数。

将(3)式积分得:按朗怕-比耳定律,若指定波长的光通过碘溶液后光强为I,通过蒸馏水后的光强为I0,则透光率可表示为:并且透光率与碘的浓度有如下关系:式中,l为比色皿光径长度;K',是取10为底的对数时的吸收系数。

《物理化学基础实验》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

《物理化学基础实验》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

《物理化学基础实验》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2.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3.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4.掌握分光光度计合反应-吸收样品池的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大多数化学反应是由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

这类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活度之间的关系大多不能用质量作用定律预示。

以实验方法测定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活度的计量关系,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复杂反应,可采用一系列实验方法获得可靠的实验数据,并据此建立反应速率方程式,以其为基础,推测反应的机理、提出反应模式。

孤立法是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设计一系列溶液,其中只有某一物质的浓度不同而其它物质的浓度均相同,借此可以求的反应对该物质的级数。

同样可以得到各种作用物的级数,从而确立速率方程。

2.本实验以丙酮碘化为例,说明如何应用孤立法和稳定态近似条件来推得速率方程以及可能的反应机理。

丙酮卤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反应方程式为:+-++--→+--H X X CH OC CH X CH O C CH 23233|||| (1)式中X 2 为卤素。

实验表明,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几乎与卤素的种类及其浓度无关,但却与溶液中丙酮和氢离子的浓度密切相关。

实际上,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通常可以用物质的浓度替代活度表示某一物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上述反应,首先假设其反应速率方程为:zy x c c kc dtdc 碘酸丙碘⋅⋅=- (2)式中, x 、y 、z 分别代表丙酮、氢离子和碘的反应级数,k 为反应速率常数。

将(1)式取对数,得:碘酸丙碘c z c y c x k dt dc lg lg lg lg )lg(+++=-(3)在上述三种物质中,固定其中两种物质的浓度,配制出第三种物质的浓度不同的一系列溶液。

这样一来,反应速率只是该物质浓度的函数。

以)lg(dtdc 碘-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作图,所得直线的斜率即为对该物质的反应级数。

实验十三 丙酮碘化反应

实验十三 丙酮碘化反应

丙酮碘化反应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2)测定酸催化时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3)掌握72光栅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机理是不相同的。

按反应机理的复杂程度之不同可以将反应分为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两种类型。

简单反应是由反应物粒子经碰撞一步就直接生成产物的反应。

复杂反应不是经过简单的一步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通过生成中间产物的许多步骤来完成的,其中每一步都是一个基元反应。

常见的复杂反应有对峙反应(或称可逆反应,与热力学中的可逆过程的含义完全不同)。

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等。

丙酮碘化反应是一复杂反应,反应方程式为:H+是催化剂,由于反应本身能生成H+,所以,这是一个自动催化反应。

一般认为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包括下列两步:这是一个连续反应。

反应(1)是丙酮的烯醇化反应,它是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得很慢。

反应(2)是烯醇的碘化反应,它是一个快速且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由于反应(1)速率很慢,而反应(2)的速率又很快,中间产物烯醇一旦生成又马上消耗掉了。

根据连续反应的特点,该反应的总反应速率由反应(1)所决定,其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式中CA为丙酮的浓度;C D为产物碘化丙酮的浓度;CH+为氢离子的浓度;K为丙酮碘化反应的总的速率常数。

由反应(2)可知,如果测得反应过程中各时间碘的浓度,就可以求出。

由于碘在可见光区有一个比较宽的吸收带,所以本实验可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不同时刻反应物的浓度。

若在反应过程中,丙酮的浓度为0.1~0.6mol·dm-3,酸的浓度为0.05~0.5mol·dm-3时,可视丙酮与酸的浓度为常数。

将(3)式积分得:按朗怕-比耳定律,若指定波长的光通过碘溶液后光强为I,通过蒸馏水后的光强为I0,则透光率可表示为:并且透光率与碘的浓度有如下关系:式中,l为比色皿光径长度;K',是取10为底的对数时的吸收系数。

又因,积分后可得:将式(5)、(6)代入式(4)中整理后得:或:式中,K'l“可通过测定一已知浓度的碘溶液的透光率T代入式(5)而求得。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如果进行两次实验,两次实验中都保持I2和H+的初始浓度相同,只改变CH3COCH3的初始浓度,分别测定在同一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则
则它们初始速率之比为
(2-16-2)
(2-16-3)
同理可求出 、 :
(2-16-4)
(2-16-5)
由此可见,只需要做四次实验,就可以求得CH3COCH3、I2、H+的分级数 、 、 。
5.测定不同反应体系的T-t据
取4个(编号为1—4号)洁净、干燥的50 mL碘瓶,用移液管按表2-16-1的用量,依次移取碘标准溶液、HCl标准溶液和蒸馏水,塞好瓶塞,将其充分混合。另取一个洁净、干燥的100 mL碘瓶,注入浓度为2.000 mol/L的CH3COCH3标准溶液约60 mL,然后将它们一起置于恒温槽中恒温10 min。取出1号碘瓶,用移液管加入恒温的CH3COCH3标准溶液15mL,迅速摇匀,用此溶液淌洗比色皿3次后注满该溶液,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测定其透光率。每隔1 min读一次透光率,直到取得10一12个数据为止。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定2、3、4号溶液在不同反应时刻的透光率。每次测定之前,用蒸馏水将透光率校正至“100”刻度处。
则丙酮碘化的反应速率方程式:
r=0.002445cA0.9347cH+0.8408
6.由表2-16-4、2-16-5,重复2—5.
由图可知: = -m=105L.min-1
由图可知:m1=0.0256min-1;m2=0.0509min-1;m3=0.0157min-1;m4=0.0193min-1
92
84.1
75.5
69.5
62.4
T平均值
92
84.1
75.5
69.5
62.4

丙酮碘化反应------王凌宁

丙酮碘化反应------王凌宁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丙酮碘化反应******学号:***********班级:10级制药班序号:20同组者:杨柳一、实验目的1.掌握微分法测定反应级数及速率常数的方法、原理。

2.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3.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丙酮在酸性溶液中的碘化反应如下:CH3COCH3 + I2——> CH3COCH2I + I2(1)实验证明,该反应是复杂反应,反应速率除了与反应物浓度有关外,还与H+浓度有关。

设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r = —dC I2dt= kCαCH3COCH3C HCIβC I2γ(2)式(2)中, r为反应的速率;[CH3COCH3] 、[I2] 和[H+]分别为丙酮、碘和氢离子在时间t时的浓度;α、β和γ分别为丙酮、碘和氢离子的反应级数;k为反应的速率常数。

实验研究表明,除非在很高的酸度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才与碘的浓度有关。

在一般的酸度条件下,反应的速率与碘的浓度无关,即β0,此时,式(2)可以简化成:r = —d[I2]dt= K[CH3COCH3] α[H+]γ(3)式(2)、式(3)是假设丙酮仅发生一元碘化(如反应式1)而得到的。

事实上,丙酮不仅可以发生一元碘化反应,而且还可以发生更深的碘化反应,致使反应过程趋于复杂。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可以控制碘的浓度远远小于丙酮和H+离子的浓度,由于碘的浓度小,更深的碘化反应就基本上可以避免。

同时在反应进行的全过程中,丙酮和H +离子的浓度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碘溶液对单色光的吸收遵循下列关系:lgT = lg II 0= —εbc = —A (4)式中:T 为透光率;A 为吸光度;I 和I0分别为某一定波长的光线通过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后的光强;ε为摩尔吸收系数;b 为比色皿光径长度。

在一定条件下,ε和b 为常数,保持丙酮和酸的溶度不变,由(1)得:C I2= kC αCH3COCH3C HCI βt + B (5)将(4)带入(5)得:lgT = k εC αCH3COCH3C HCI βt + B (6)以lgT 对t 作图,其斜率为k εC αCH3COCH3C HCI β,εb 可通过测定一已知溶度的碘溶液的透光率求得,当C CH3COCH3C HCI 已知时,则可以算出反应的总速率常数K 。

丙酮碘化反应实验报告

丙酮碘化反应实验报告

丙酮碘化反应实验报告丙酮碘化反应实验报告一、引言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实验,通过观察丙酮与碘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和产物,我们可以了解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加深对丙酮碘化反应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取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CH3 + NaI → CH3COCH2I + NaOH在反应中,丙酮与碘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碘代丙酮和氢氧化钠。

碘代丙酮是一种黄色液体,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取一个干净的试管,并用洗净的玻璃棒将其内壁涂上一层丙酮。

2. 加入试剂: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钠溶液。

3. 观察颜色变化: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当丙酮与碘化钠溶液反应时,试管内的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黄色,并逐渐变浓。

五、实验讨论1. 反应机理:丙酮碘化反应是一种取代反应。

在反应中,丙酮中的羰基碳与碘化钠中的碘离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碘代丙酮。

同时,反应中还生成了氢氧化钠。

由于碘代丙酮是黄色的,所以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2. 反应速率: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未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因此无法对反应速率进行定量分析。

3. 反应条件:丙酮碘化反应一般在常温下进行,但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反应速率。

此外,反应中的碘化钠溶液浓度也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适量的碘化钠溶液,因此观察到了明显的颜色变化。

4. 反应应用:丙酮碘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碘代丙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进一步反应生成其他有机物,如酮类、醇类等。

此外,丙酮碘化反应还可以用于检测醛类化合物的存在。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丙酮碘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我们能够判断反应是否进行,并了解反应的速率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丙酮的碘化实验报告

丙酮的碘化实验报告

丙酮的碘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丙酮碘化反应的动力学规律,通过测定不同时刻反应体系中碘的浓度,确定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

二、实验原理丙酮碘化反应的方程式为:CH₃COCH₃+ I₂ → CH₃COCH₂I + HI该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反应,但其反应速率可以用碘的浓度变化来表示。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测量不同浓度下反应速率的变化,可以确定反应的级数。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溶液中物质的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反应体系在不同时刻的吸光度,可以间接得到碘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槽秒表移液管(5ml、10ml、25ml)容量瓶(50ml、100ml)2、试剂丙酮溶液(200mol/L)碘标准溶液(002mol/L)盐酸溶液(100mol/L)四、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移取 000ml、2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 碘标准溶液于 5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以蒸馏水为参比,在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 520nm 处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

以碘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反应体系的配制在 50ml 容量瓶中,依次加入 500ml 丙酮溶液、500ml 碘标准溶液和 500ml 盐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反应速率的测定将配制好的反应体系迅速倒入比色皿中,放入恒温槽中恒温。

每隔一定时间(例如 1min),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记录时间和吸光度值,直至吸光度变化不大为止。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标准曲线的数据记录及处理|碘浓度(mol/L)|吸光度|||||000|0000||0008|0102||0016|0205||0024|0308||0032|0412||0040|0515|根据以上数据,绘制碘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并得到线性回归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姓名:*** 学号:2015012*** 班级:化学**班实验日期:2018年4月4日提交报告日期:2018年4月6日带课老师/助教:***1 引言(简明的实验目的/原理)2 实验操作2.1 实验药品、仪器型号及测试装置示意图计算机与接口1套,722S型分光光度计(比色皿2个),恒温槽1套,10mL刻度移液管1支,5mL 刻度移液管3支,25mL容量瓶1个,镊子,洗瓶,滴管。

0.02145mol·L-1碘溶液,2.500mol·L-1丙酮溶液,1.075mol·L-1HCl溶液,去离子水。

2.2 实验条件实验室室温:15.5℃;气压:102.64kPa。

2.3 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要点1. 准备:检查仪器、药品,接通电源。

将装有碘溶液、丙酮溶液、盐酸溶液和去离子水的玻璃瓶放入恒温槽中恒温。

打开恒温槽电源,设定恒温槽温度在25℃。

2. 设定分光光度计:开启分光光度计和电脑。

打开分光光度计控制软件,点击右方“联机”连接仪器。

在“功能选择”菜单中选择“定点扫描”。

通过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得下方样品仓对准分光光度计光路。

仪器预热10min后,点击“调0”,放入黑色塑料块挡住光路,点击确定,等待调0完毕;取出黑色塑料块,点击“调100”,放入装有去离子水的比色皿作为空白,点击确定,等待调100完毕。

3. 测定ε(I3-)L值:用5 mL带刻度移液管移取2.5 mL碘溶液于25 mL棕色容量瓶中,用恒温槽中的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润洗比色皿3次,加入碘溶液至大约2/3容量,放入分光光度计样品仓,点击右方“数据选取”,即显示碘溶液吸光度值,保存数据。

注:依据原理,在实验条件(565nm)下,ε(I3-)=ε(I2),为了书写方便,下文简记为ε,即ε=ε(I3-)=ε(I2)。

4. 测定反应速率:按照表1,用移液管快速移取相应体积的三种溶液于容量瓶中(碘溶液最后加入),滴管移取恒温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润洗比色皿3次,加入混合溶液至大约2/3容量,放入分光光度计样品仓。

在“功能选择”菜单中选择“时间扫描”,点击右方“参数设置”,“时间”设定为20分(可根据实验情况终止数据采集),“测量模式”改为“吸光度”,点击“确定”。

点击右方“开始”,开始数据采集。

可通过“坐标扩展”修改横纵轴上下限。

采集合适时间后,点击右方“停止”,保存数据并导出到Excel。

表1 反应溶液的配比表序号温度碘溶液V/mL 丙酮溶液V/mL 盐酸溶液V/mLI 25℃ 5 5 5II 25℃ 5 2.5 5III 25℃ 5 5 2.5IV 25℃7.5 5 5V 35℃7.5 5 55. 结束实验,关闭仪器,收拾实验台。

注意事项:1. 测定波长必须保持565nm,否则影响结果准确性,光谱仪上不要放物品,避免误触旋钮改变波长;2. 配液要快,碘液要最后加入,碘会刺激呼吸道,眼睛粘膜,含碘废液瓶须加塞,并及时处理;3. 使用分光光度计时,注意确认光路通畅,实验中避免触碰拉杆改变其位置,比色皿装液不宜太满。

3 结果与讨论3.1 原始实验数据3.1.1 εL值的测定所用碘液被稀释了10倍,故c(I2)=0.002145mol·L-1;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A=0.3665。

3.1.2 反应速率的测定第I~V组实验的吸光度-时间曲线(A-t曲线)如图1~图5。

图中黑色曲线为实际测定的结果,红色线为线性拟合结果,拟合方程已标注在曲线旁。

3.2 计算的数据、结果3.2.1 εL 值的计算由3.1.1的数据,根据A =εLc ,有εL = A c = 0.36650.002145mol·L -1= 170.9L·mol -13.2.2 计算反应速率由于r = ﹣d c (I 3-)d t = ﹣1εL ·d Ad t,利用图1~图5的拟合结果,可求得各组实验的反应速率,如表2。

表2 各组实验的反应速率序号 ﹣d A d t /s -1 r /(mol·L -1·s -1) I4.6212×10-4 2.704×10-6II 2.3147×10-4 1.354×10-6 III 2.3149×10-4 1.355×10-6 IV 4.6192×10-4 2.703×10-6 V1.1805×10-36.908×10-63.2.3 计算反应分级数由于r = k c α(A)c β(I 3-)c δ(H +),对比实验I 和实验IV ,有r I r IV = ⎝⎛⎭⎫c I (I 3-)c IV (I 3-)β故lg r I r IV = β lg ⎝⎛⎭⎫c I (I 3-)c IV (I 3-) = β lg 23 β = lg r I r IV lg 23 = lg 2.704×10-62.703×10-6lg 23= ﹣9.1×10-4≈0可见,反应对碘是零级反应。

实验中,碘的浓度或吸光度随时间线性变化的事实印证了这一点。

对比实验I 和实验II ,有r I r II = ⎝⎛⎭⎫c I (A)c II (A)α故α = lg r I r II lg ⎝⎛⎭⎫c I (A)c II (A) = lg 2.704×10-61.354×10-6lg2 = 0.998≈1对比实验I 和实验III ,有r I r III =⎝⎛⎭⎫c I (H +)c III (H +)δ故δ = lg r I r III lg ⎝⎛⎭⎫c I (H +)c III (H +) = lg 2.704×10-61.355×10-6lg2 = 0.997≈1 由此,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达为r = kc (A)c (H +)。

3.2.4 计算反应速率常数根据r = kc (A)c (H +),可求得各组反应的速率常数如表3所示表3 各组实验的反应速率常数序号 r /(mol·L -1·s -1) c (A)/(mol·L -1)c (H +)/(mol·L -1)k /(L·mol -1·s -1) I 2.704×10-6 0.50000.21502.515×10-5 II 1.354×10-6 0.2500 0.2150 2.519×10-5 III 1.355×10-6 0.5000 0.1075 2.521×10-5 IV 2.703×10-6 0.5000 0.2150 2.514×10-5 V6.908×10-60.50000.21506.426×10-5由此,25℃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k 1 = (2.515+2.519+2.521+2.514)×10-5×14= 2.517×10-5(L·mol -1·s -1) = 1.510×10-3(L·mol -1·min -1)35℃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k 2 = 6.426×10-5 L·mol -1·s -1 = 3.856×10-3 L·mol -1·min -13.2.5 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利用Arrhenius 公式k =Ae -E a /RT ,有E a = RT 1T 2T 2-T 1·ln k 2k 1 = 8.314×298.15×308.15308.15-298.15×ln 6.426×10-52.517×10-5 = 7.159×104(J·mol -1) = 71.59(kJ·mol -1)3.3 讨论分析实验测定的反应速率常数与手册或文献上的数据[3]相比有一定偏差。

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的控制,配制溶液时的浓度误差,以及分光光度计的测量误差等。

由于实验是准零级反应,我们认为盐酸和丙酮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

事实上它们会发生变化,并且对反应速率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反应方程式(CH 3)2CO + I 3- H CH 3COCH 2I + H + + 2I -H +离子浓度增大而丙酮浓度会减小,以第I 组实验为例,即使I 2耗尽,c (A)c (H +)的改变量也只有1%。

于动力学实验而言,此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温度对动力学实验结果的影响是显著的。

由于实验的部分操作并不在恒温槽中进行,如配制溶液及定容阶段,室温与恒温槽有温度的差异,使得在反应在刚开始时体系温度并非恒温槽设定的温度,当比色皿放入样品仓中以后,体系的温度才逐渐地变化到恒温槽设定的温度。

从图1~图5可以看出,实验过程中斜率会发生微小的变化。

因此在数据处理时,尽量选择靠后时段的实验数据,同时尽量让选取的时段对应的吸光度在0.15~0.7范围内,因为这一范围仪器有较高的精密度,可适当减小误差。

4 结论本次实验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ε(I3-)L=ε(I2)L=εL=170.9L·mol-1;并以此为依据,测定各组实验的反应速率,得到反应速率方程为r= kc(A)c(H+)。

实验测得25℃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k1= 2.517×10-5L·mol-1·s-1,35℃下速率常数为k2 = 6.426×10-5 L·mol-1·s-1,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 a=71.59kJ·mol-1。

5 参考文献[1] 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实验编写组. 物理化学实验.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210-220.[2]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 物理化学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9-155.[3] 贺德华等.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6-62, 218.6 附录(思考题)1. 在动力学实验中,正确计量时间是很重要的。

本实验中从反应开始起到算反应时间,中间有一段不算短的操作时间。

这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答:忽略这一段的反应,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

实验中,丙酮的浓度和盐酸的浓度远大于碘的浓度,使得在反应时丙酮的浓度和盐酸的浓度可视为不变,符合准级数反应的定义;反应对碘而言是零级反应,故在实验条件下,该反应是准零级反应,在测定时碘的浓度随时间线性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