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与宗教地关系演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图之阴阳双生-论与科学关系的演变问题

周超

摘要:在世界尺度上,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动态调整的过程。在希腊城邦时代,与科学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同一关系。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信仰一度攫取了绝对的专制权力,而科学与哲学则成了的附庸,只能依附而发展。近代,科学开始逐渐摆脱并取代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历史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与科学同生共长,此消彼长的历程。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切入,研究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落脚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图,并以此来分析与科学阴阳双生的关系。

在本文中倾向于讨论科学与之宗的关系,而非科学与之教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关系、太极图、阴阳双生

世界著名的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怀特海说过,与科学是影响人类的两股最强大的力量,历史的未来进程取决于我们这一代人怎样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见,与科学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一下与科学的关系究竟如何。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能让我们具备更加全面的理念和方法来了解把握这个世界的本质,同步丰富自我的物质性和精神性,达到人性的和谐完整。

本文先从科学和的涵以及关系谈起,最后讨论科学与之宗的关系并提出一种描述两者关系的太极图模型,试图返本归原,将两者皆作为人认识世界的和而不同的工具和手段。

一、与科学是什么?

首先,从提出的问题和基本关注点来看,科学涉及的问题是关于自然现象和社会事件本身的,它的目标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手段搜集材料,建立起适用围广的原理或模型来说明现象或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并将研究限制在时间、空间和物质及其相关的概念围。则是关于社会事件、自然现象及其因果联系的终极意义,它延伸到更为深层的意义领域,用怀特海的话说是“道德与美学价值的玄思”,用蒂里希的说法是人类的“终极关切”。

其次,从人对世界的态度来看,与科学揭示了两种不同的态度。按照布伯(Mar tin Buber)的“基本词组”,科学体现的是“我—它”(“I- and- It”)态度。它与

布伯所称的“经验”—用来表示那些以某件事物为其对象的活动—相联系。这种“经验”使事物对象化,而且意味着与其对象的某种分离。因此,对“经验”世界的描述和研究可以采取超然的、客观的、价值中立的态度,但是“我—它”语言绝不可能以完整的存在说出来。揭示的是“我—你”(“I- and- Thou”)态度。这里的“你”是关系密切的人们之间的称呼,“我—你”代表着一种密切的关系,它与布伯的“关系”世界相联系。布伯把“关系”说成是“会见”或“相遇”。“这不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对主体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直接的、相互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的关系。它不可能采取超然的、客观的态度来描述和研究。以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揭示的是一种非人格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具有人格的人与上帝的关系。

第三,从作出的回答和概念的容来看,与科学对它们各自提出的问题给出了不同形式的答案,使用了不同的语言。科学对问题的回答依赖于观察或实验的事实,通过依据事物的某种特征抽象出的概念来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科学的语言是一个具有规性的符号系统,只有受过专门教育的人才能掌握。科学知识的容不是关于科学家本身,科学家获得这些知识的愿望也不是来自个人对自身的关注,而是出于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这些知识的运用。

对问题的回答往往通过它的教义或个人的体悟,所有的容都与道或上帝有关,都是在描述道或上帝与人的关系。它不是描述道或上帝的观点和态度,而是道或上帝是什么、做什么,如何能合道或与上帝沟通。不是通过量化的措施来实施的,往往通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修炼来体悟。

以上我们只是从几个侧面描述了与科学的区别,这种描述当然不是穷尽性的,但让我们对与科学的性质有了相对明确的区分,也了解了一些理论的基本观点,接下来我们从历史角度对与科学关系进行梳理和回顾。

二、与科学关系复杂性的历史考察

1、人类前文明时期(30万年前—公元前6世纪)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认识能力的低下,还无法形成像现代科学一样的实证知识和实验手段去探

索自然和解释自然,于是作为人们信仰工具的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人们认识和解释自然的重要工具,而且一度是惟一的工具。人们在对人生的终极目的、现世与来世、幸福与痛苦、生与死、善与恶等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现象、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进行涉猎和思考,从而在教义和经典文献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材料和观察证据,特别是在人们力图通过影响和控制神力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仪式和巫术活动中,不得不以各种方式去变革自然,从事原始意义上的科学实验活动。正因如此,在各门科学的萌芽时期,都有一个受诱导的过程。例如,卦相术对于数学、占星术对于天文学、炼金术对于化学、炼丹术对于医学、割礼术对于生物学等等,几乎没有例外。巫术、占星术和显然必须同科学的起源一并加以研究。也就是说,在人类智力的早期阶段,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科学知识则在充斥着神秘的、荒诞的种种观念中逐渐积累、成长。

2、古希腊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476年)。之所以选取古希腊(而非古代中国、印度、巴比伦等文明中心)为代表来论述这一时期与科学的关系,是由于古希腊哲学是近代科学的摇篮。在希腊哲学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实际上,在以后与科学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也都与古代希腊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古希腊时期人类已经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这时,基于感性经验基础上的猜想,对于那些感觉得到又把握得住的联系逐渐积累成为经验知识而发展成为科学;而对于那些人们感受得到但解释不了、掌握不住的现象就会设想为某种神秘的东西加以崇拜而发展成为。随着感性经验的积累与理性思维能力的增长,在与科学之间产生了哲学,它一方面从科学里吸取经验知识,另一方面从里领会神话或原始关于世界的整体猜想,同时使经验知识和观念抽象化、精致化。经验知识以自然哲学形态出现,原始观念用哲学语言精致地表达,相互渗透、掺杂。在古希腊哲学中,既可以找到近代科学的胚胎,也可以找到基督神学的渊源,后来与科学冲突的种子就在此潜伏。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浓厚的神秘色彩对后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