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通道阻滞药

合集下载

Ic类钠通道阻滞剂

Ic类钠通道阻滞剂

Ⅰc类钠通道阻滞药(一)病因1、高血压引起的心律失常众所周知,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脑肾眼底等脏器和血管的损害。

高血压对心脏的早期损害常常是对心房的作用,Dernellis JM等对28例原发性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与20例健康者作比较,发现高血压患者左房的最大容积增加,左房功能受损,用依那普利和(或)thrazide治疗16周后,血压控制,左房最大容积显著减少,左房功能恢复。

有作者也发现长期高血压导致左房容积增加,左房被动排空功能下降,左房收缩泵功能增加,并被认为这是在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一种代偿机制。

由于高血压导致左室后负荷增加,左房压增加,左房的助力泵功能、管道功能、储存器功能发生改变,左房容积增大,引起左房扩大,因此在无二尖瓣瓣膜病和弧立性房颤的情况下,左房的大小可以反映高血压的历史。

左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非勺形高血压患者中尤为明显。

动物模型的组织学研究已证明,心房纤维的拉长或脂肪沉积,其结果导致心房肌的丢失,增加发展成房颤的倾向。

当房颤发生在心脏结构异常时,高血压是最常见原因,高血压导致房颤有许多机制,其中之一是左室后负荷增加和左房结构的改变,左房结构改变与左房舒张压增高、电生理的改变呈线性关系;另外,可能更多直接或复杂的涉及长期形态学、电生理方面的问题,左房分泌的物质还逐渐减少左室顺应性,而左房的扩大又与左室顺应性下降有关。

一个较大的左房内径伴随着慢性房颤进行性发展。

高血压患者的左房比健康者增大,随着左房增大发生房性心律失常严重程度也逐步增加,年龄越大,高血压病史越长,左房扩大的程度也越重,发生房颤的机率也越高。

本组资料中高龄组(80岁)发生持续性房颤为33.77%,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这和Framingham研究相一致,年龄、高血压是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

提示年龄、高血压病史、左房大小是影响高血压房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

二尖瓣返流加重了左房、左室的扩大,左房、左室的扩大又反过来加重二尖瓣返流的程度,最终导致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加重,心功能恶化。

钠,钾通道阻滞剂

钠,钾通道阻滞剂
大量服用奎尼丁可发生蓄积而中毒。奎尼丁可抑制地高辛在肾小管的排谢,导致地高辛在血浆中浓度增加。
普罗帕酮对心肌传导细胞有局部麻醉作用和膜稳定作用,由于结构中含有β-受体阻断剂的结构片断,所以有一定程度的β-受体阻滞活性,还具有钙拮抗活性。其结构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两个对映体在药效学和药动力学方面存在明显的立体选择性差异。两者均具有钠通道阻滞作用,但S型异构体的β-受体阻断作用是R型的100倍。两异构体在体内氧化过程均由细胞色素P450ⅡD6酶所介导,R型体与S型体均与细胞色素P450ⅡD6酶结合并发生相互抑制作用,但R型体对酶的亲和力大于S型体,所以先与酶的结合位点作用,其自身代谢有所加强,减少S型体与酶的结合机率,从而使S型体的消除减慢,血药浓度增加。
一、钠通道阻滞剂
钠通道阻滞剂可分为IA、、IB、IC三类。
IA类钠通道阻滞剂可降低去极化最大速率,延长动作电位时间。此类药物由抗疟药发展而来,奎尼丁(quinidine,9-49)是此类药物中最早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的。临床上使用的IA类还有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9-50)、丙吡胺(disopyramide,9-51)、西苯唑啉 (cibenzoline,9-52)等。
盐酸胺碘酮(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为 (2-丁基-3-苯并呋喃基)[4-[2-(二乙氨基)乙氧基]-3,5-二碘苯基]甲酮盐酸盐。
本品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无味,mp 158~162℃。易溶于氯仿、甲醇,溶于乙醇,微溶于丙酮、四氯化碳、乙醚,几乎不溶于水。
本品首先用于治疗心绞痛,后来又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另外胺碘酮对α、β受体也有非竞争性阻断作用;对钠、钙通道均有一定阻滞作用。

钠,钾通道阻滞剂

钠,钾通道阻滞剂

(一) Ia类钠通道阻滞剂
硫酸奎尼丁Quinidine Sulfate 从金鸡钠树皮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 含4个手性碳(3S,4S,8R,9S),药用品为右旋体
5
O
64Leabharlann H7HO,
6
9

4
8
N
1
2
H
3
H2SO4 2H2O
N,
1
2
喹尼丁结构特点
喹核碱环
羟甲基
甲氧基
O
6,
5
64
HO
H
7
N
H
3
9
,
4
N
1
2
H
3
H2SO4 2H2O
N,
1
2
硫酸喹尼丁应用
心房纤颤 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二) Ib类钠通道阻滞剂
盐酸美西律Mexiletine Hydrochloride
原是局麻药和抗惊厥药,72年才发现其有 抗心律失常作用
用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 速,或洋地黄中毒、心梗、心脏手术所引 起者)
似药理活性。 (Deethylamiodarone)。
O
I
O
H
O
N
I
临床用途及主要副作用
广普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其它药物无效 的严重心律失常。
久用可引起皮肤色素沉淀、甲状腺功能 紊乱等副作用。
合成路线
O 1. (CH3CH2CH2CO)2O, H3PO3
O
2. H2NNH2. H2O ,KOH
I2, KIO3 CH3CH2OH
O
Cl
N
I
KOH, ClCH2CH2Cl

钠钾通道阻滞剂

钠钾通道阻滞剂
Ib类:对钠离子内流抑制作用较弱,只是对浦 顷野纤维起作用,属窄普药,只用于室性心律 失常
I肌c类的:自抑律制性钠、通传道导能性力,最延强长,有能效有不效应地期抑,制在心消 除折返传导和冲动形成异常方面均有作用,亦 属广普抗心律失常药
(一) Ia类钠通道阻滞剂
硫酸奎尼丁Quinidine Sulfate 从金鸡钠树皮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 含4个手性碳(3S,4S,8R,9S),药用品为右旋体
O
. HCl I
O
O
N
I
盐酸胺碘酮化学名
化学名为(2-丁基-3-苯并呋喃基)[4-[2-(二乙氨 基)乙氧基]-3,5-二碘苯基]甲酮盐酸盐((2-
Butyl-3-benzofuranyl)[4-[2-
(diethylamino)ethoxy]-3,5-diiodophenyl]
methanone hydrochloride)。
ol sulfate dihydrate)。
5
O
64
H7
HO

6
9

4
8
N
1
2
H
3
H2SO4 2H2O
N,
1Leabharlann 2硫酸喹尼丁应用心房纤颤 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二) Ib类钠通道阻滞剂
盐酸美西律Mexiletine Hydrochloride
原是局麻药和抗惊厥药,72年才发现其有 抗心律失常作用
一、钠通道阻滞剂
抑制Na+内流 膜稳定剂
(Membrane-Depressen Drugs)
快通道阻滞剂
钠通道阻滞剂的应用
属Vaughan Williams抗心律失常药分类中的Ⅰ 类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药知识学习

抗心律失常药知识学习

抗心律失常药知识学习一、概述(一)Ⅰ类:钠通道阻滞药Ⅰa 类:适度阻滞钠通道,降低 Vmax,延长复极过程,延长 ERP 更明显,代表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Ⅰb 类:轻度阻滞钠通道,轻度降低 Vmax,降低自律性,缩短或不影响 APD。

代表药:利多卡因、苯妥英。

Ⅰc 类:明显阻滞钠通道,显著降低 Vmax。

代表药:普罗帕酮、氟卡尼。

(二)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降低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代表药:普奈洛尔、美托洛尔(三)Ⅲ类:钾通道阻滞药延长 APD、ERP 药,代表药为胺碘酮(四)Ⅳ类:钙通道阻滞药降低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代表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利多卡因不宜口服,静脉给药。

(一)药理作用轻度阻滞 Na+通道1. 对激活态和失活态的 Na+通道均有阻断作用2. 减慢浦氏纤维的 4 相除极速率,降低自律性。

3. 对心肌梗死区缺血的组织(处于失活态)其阻断作用强4.缩短 APD,相对延长 ERP(二)临床应用本品为窄谱抗心律失常药,仅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适用于危急病例。

苯妥英钠1.口服吸收慢,常静脉给药.2.作用与利多卡因相似.3.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强心甙中毒更有效。

4.不良反应较多普萘洛尔(一)药理作用1.降低窦房结、心房和浦氏纤维的自律性,在运动和情绪激动时明显;2.降低儿茶酚胺所致的迟后除极;3.减慢房室结传导,延长 ERP 。

(二)临床应用室上性心律失常,对窦性心动过速,尤其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有关的效果更好;运动和情绪激动,嗜铬细胞瘤、甲亢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

单用奎尼丁或强心苷治疗房颤不显著时,合用此药效果更显著。

对心梗患者,能缩小梗死范围,降低死亡率。

可减少肥厚型心肌病所致的心律失常。

胺碘酮(一)药理作用阻滞 K+通道,Na+通道,Ca2+通道,非竞争性阻断、受体,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1.降低窦房结和浦氏纤维的自律性,2.减慢房室结、浦氏纤维的传导速度,3.延长复极化过程,显著延长心房和浦氏纤维的 APD 和ERP,延长 Q-T 间期和 QRS 波。

用药护理:常用心律失常药物

用药护理:常用心律失常药物

腺苷
主要应用及特点
内源性的嘌呤核苷酸,作用于G蛋白偶联的腺苷受体

1
激活心房、房室结、心室的乙酰胆碱敏感K+通道
缩短动作电位时程,降低自律性
抑制L型钙通道,延长房室结有效不应期
静脉注射后迅速起效,半衰期约为10秒
目前临床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选药总结
抗心律失常药物
病历导入
男,35岁,阵发性心悸3年,发作时心电图示:心室率190次/分,逆行 P波,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两分钟后心室率恢复至80次/分。诊断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医嘱用药:腺苷,以肘静脉为给药部位,以 0 .0 5 0 mg· kg- 1为起始剂 量 ,以 0 .0 2 5 m g· kg- 1为递增量 ,用药剂量直至 PSVT终止或因症状 较重而不能忍受。回家后,口服胺碘酮,用法,在最开始的一周是一天三 次,一次一片,一周以后改为一天两次,一次一片,两周后复查,复查后 调整胺碘酮口服维持量一天一次,一次一片,两周后再复查。
常用心律失常药物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降低异位起搏点自律性、 消除折返、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减少细胞钙超载 来发挥药理作用。恶性心律失常可选用电除颤、 电复律、安装起搏器、电消融术等方法。 抗心律失常药可致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引起室 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而致命。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 不良反应,以便随时应急。
利多卡因、美西律、苯妥英 普罗帕酮、氟卡尼、恩卡尼
Ⅱ类 Ⅲ类 Ⅳ类 其他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胺碘酮、索他洛尔、伊布利特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腺苷
作用范围

第三节 钠、钾离子通道阻滞剂

第三节 钠、钾离子通道阻滞剂
第三节 钠、钾离子通道阻滞剂
Sodium and Potassium Channel Blockers
一、钠通道阻滞剂
膜稳定剂(Membrane-Depressant Drugs) 快通道阻滞剂(fast channel blocking agent)
钠通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
主要是抑制Na+内流
– 抑制心脏细胞动作电位振幅及超射幅度 – 使其传导速度减慢,延长有效不应期 – 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关键问题
– 各种离子通道阻滞活性的最佳比例
主要学习内容
重点药物
– 盐酸美西律 – 盐酸胺碘酮
钠、钾离子通道药物的作用和分类 复合Ⅲ型抗心律失常药������ 新药曲线
二、钾通道阻滞剂
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 延长有效不应期 – 但不影响传导及最大除极速率,并能够使传
导循环中的折返兴奋到心肌组织时,组织仍 处于不应期
使心律失常消失,恢复窦性心律(Ⅲ)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物������ 复极化抑制药
钾离子通道
广泛存在的种类多而最为复杂的一大类离 子通道
阻滞钾通道后,能致人死亡
– 避光密闭贮藏,三年也不分解
水溶液则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 有机溶液的稳定性比水溶液好
– 如甲醇、乙醇、乙腈、氯仿等
鉴别反应
羰基反应
– 2,4-二硝基苯肼,成黄色的苯腙沉淀

– 加硫酸微热、分解、氧化产生紫色的碘蒸气
主要代谢物
Deethylamiodarone具有相似的电生理活性
吸收与代谢
口服吸收慢,生物利用度不高,蛋白结合率高达 95%
抗心律失常药分类
(Vaughan Williams)法
– Ⅰ类:钠通道阻滞剂

第二篇第四章 钠通道激动剂、阻断剂

第二篇第四章  钠通道激动剂、阻断剂

第四章钠通道激动剂、阻滞剂第一节概述钠通道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具有特异的激动剂和阻滞剂。

这些激动剂和阻滞剂主要是神经毒素和作用于中枢及心脏钠通道的药物。

钠通道是许多特异性天然动植物神经毒素作用的靶器。

这些毒素可调节钠通道的各种功能活性,包括通道的电导、激活和失活等,进而影响电信号产生与传导过程,使动物麻痹,甚至死亡。

电压门控型钠通道上至少存在7个不同的神经毒素结合靶位点(见图2-6-1)。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蛤蚌毒素(saxitoxin,STX)和芋螺毒素(conotoxin,CTX)作用于位点1,阻断通道外口,但不改变通道动力学和门控性质;蟾毒素(batrachotoxin,BTX)、木藜芦毒素(grayanotoxin ,GTX)和乌头碱(aconitine)等作用于位点2,可持续激活钠通道;北非蝎α-毒素(North African scorpion α-toxin),海洋海葵毒素(Sea-anemone toxins, ATX)它们分别从北非蝎和海葵中分离和提炼出来的碱性水溶性多肽毒素,作用于位点3,其受体部位在通道外侧,使钠通道缓慢失活,并增强其持续激活。

表2-4-1列出了电压门控性钠通道(VGSC)的毒素结合位点及生理效应。

钠通道蛋白的提纯,就是利用它与毒素选择性的结合而进行的。

首先用非离子的清洁剂(detergent) 使可兴奋膜上的钠通道蛋白溶解,然后再通过选择性毒素与该蛋白结合。

最后再用常规生化方法进行纯化。

许多毒素对钠通道有选择性结合作用,主要工作是在神经细胞上发现的。

虽然在骨骼肌细胞与心肌细胞膜上均有钠通道,而且其分子结构与神经细胞上的钠通道相似,但它们对毒素的亲和力并不相同。

例如,心肌细胞钠通道对TTX的亲和力比脑及骨骼肌细胞弱100-1000 倍。

表2-4-1 电压门控性钠通道(VGSC)的毒素结合位点结合位点神经毒素生理效应1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离子通道阻滞→抑制离子转运蛤蚌毒素(Saxitoxin,STX)μ-芋螺毒素(μ-Conotoxins,μ-CTX)2 藜芦定(Veratridine)持续激活蟾毒素(Batrachotoxin ,BTX)乌头碱(Aconitine)木藜芦毒素(Grayanotoxin,GTX)3 北非蝎α-毒素(North African scorpion α-toxin)缓慢失活; 增强持续激活海洋海葵毒素(Sea-anemone toxins, ATX)δ-Atracotoxins4 北非蝎β-毒素(American scorpion β-toxin) 短暂反复激活;电压依赖性激活移向更负的电位5 短裸甲藻毒素(Brevetoxins , PbTx)西加鱼毒素(Ciguatoxins , CTX) 反复激活;持久活化→电压依赖性激活移向更负的电位6 合成除虫菊酯(Pyrethroids)DDT反复激活和/或阻滞; 激活、失活和去活变慢未经确定的位点DPI 201-106局麻药(Local anaesthetics)延长动作电位离子通道阻滞作用于钠通道的具有药理作用的药物主要为钠通道阻滞药,包括作用于中枢的局部麻醉药、全麻药、抗癫痫药、抗惊厥药及作用于心脏的I类抗心律失常药。

第二篇第四章 钠通道激动剂、阻断剂

第二篇第四章  钠通道激动剂、阻断剂

第四章钠通道激动剂、阻滞剂第一节概述钠通道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具有特异的激动剂和阻滞剂。

这些激动剂和阻滞剂主要是神经毒素和作用于中枢及心脏钠通道的药物。

钠通道是许多特异性天然动植物神经毒素作用的靶器。

这些毒素可调节钠通道的各种功能活性,包括通道的电导、激活和失活等,进而影响电信号产生与传导过程,使动物麻痹,甚至死亡。

电压门控型钠通道上至少存在7个不同的神经毒素结合靶位点(见图2-6-1)。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蛤蚌毒素(saxitoxin,STX)和芋螺毒素(conotoxin,CTX)作用于位点1,阻断通道外口,但不改变通道动力学和门控性质;蟾毒素(batrachotoxin,BTX)、木藜芦毒素(grayanotoxin ,GTX)和乌头碱(aconitine)等作用于位点2,可持续激活钠通道;北非蝎α-毒素(North African scorpion α-toxin),海洋海葵毒素(Sea-anemone toxins, ATX)它们分别从北非蝎和海葵中分离和提炼出来的碱性水溶性多肽毒素,作用于位点3,其受体部位在通道外侧,使钠通道缓慢失活,并增强其持续激活。

表2-4-1列出了电压门控性钠通道(VGSC)的毒素结合位点及生理效应。

钠通道蛋白的提纯,就是利用它与毒素选择性的结合而进行的。

首先用非离子的清洁剂(detergent) 使可兴奋膜上的钠通道蛋白溶解,然后再通过选择性毒素与该蛋白结合。

最后再用常规生化方法进行纯化。

许多毒素对钠通道有选择性结合作用,主要工作是在神经细胞上发现的。

虽然在骨骼肌细胞与心肌细胞膜上均有钠通道,而且其分子结构与神经细胞上的钠通道相似,但它们对毒素的亲和力并不相同。

例如,心肌细胞钠通道对TTX的亲和力比脑及骨骼肌细胞弱100-1000 倍。

表2-4-1 电压门控性钠通道(VGSC)的毒素结合位点结合位点神经毒素生理效应1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离子通道阻滞→抑制离子转运蛤蚌毒素(Saxitoxin,STX)μ-芋螺毒素(μ-Conotoxins,μ-CTX)2 藜芦定(Veratridine)持续激活蟾毒素(Batrachotoxin ,BTX)乌头碱(Aconitine)木藜芦毒素(Grayanotoxin,GTX)3 北非蝎α-毒素(North African scorpion α-toxin)缓慢失活; 增强持续激活海洋海葵毒素(Sea-anemone toxins, ATX)δ-Atracotoxins4 北非蝎β-毒素(American scorpion β-toxin) 短暂反复激活;电压依赖性激活移向更负的电位5 短裸甲藻毒素(Brevetoxins , PbTx)西加鱼毒素(Ciguatoxins , CTX) 反复激活;持久活化→电压依赖性激活移向更负的电位6 合成除虫菊酯(Pyrethroids)DDT反复激活和/或阻滞; 激活、失活和去活变慢未经确定的位点DPI 201-106局麻药(Local anaesthetics)延长动作电位离子通道阻滞作用于钠通道的具有药理作用的药物主要为钠通道阻滞药,包括作用于中枢的局部麻醉药、全麻药、抗癫痫药、抗惊厥药及作用于心脏的I类抗心律失常药。

临床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临床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临床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Ⅰ类药物(钠通道阻滞剂)Ⅰ类药物抑制峰钠电流可降低心房、心室肌和心脏传导系统动作电位(AP)幅度和最大除极速率,增高兴奋阈值,减慢传导,抑制异位自律性和阻断折返激动。

0相除极幅度降低,继发钙内流减小,抑制心肌收缩力,可加重心功能不全。

Ⅰa类。

Ⅰa类药物阻滞钠通道开放,与钠通道解离时间中等,阻滞强度中等;可抑制快速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有效不应期和QTc间期;对多种类型心律失常有效,因抑制传导、延长QTc间期及致心律失常作用,可增加病死率。

Ⅰb类。

Ⅰb类药物阻滞钠通道开放及失活,与钠通道解离时间短,对正常心肌的INa抑制作用弱,抑制晚钠电流作用相对明显,可缩短APD和ERP,消除折返;抑制INa作用在心肌缺血等病理情况下增强,对浦肯野纤维作用强于心室肌,可提升电复律疗效;对房室传导和心肌收缩力影响小;用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对房性心律失常无效。

大剂量Ⅰb类药物可抑制自律性,减慢室内及房室传导,抑制心肌收缩力。

Ⅰc类。

Ⅰc类药物阻滞钠通道失活,与钠通道解离时间长,抑制钠通道作用强;减慢心房和心室内传导,延长QRS及H⁃V间期,延长房室结双径路的快径逆传和房室旁道的ERP,阻滞心肌细胞肌浆网雷诺丁受体(RyR2)介导的钙释放,轻度抑制IKr和IKur;可治疗多种类型的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抑制心肌收缩力作用强,可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可能升高除颤/起搏的阈值。

莫雷西嗪抑制INa且缩短ERP,属于Ⅰb或Ⅰc类。

Ⅰd类。

选择性晚钠电流抑制剂,缩短APD和QT间期,降低复极离散度,增大复极储备和复极后不应期,治疗浓度不影响INa和室内传导。

代表药物雷诺嗪,用于治疗慢性心肌缺血,对LQTS3型和冠心病合并的心律失常有作用,可减少冠心病特别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的室早、短阵室速和房颤。

静脉制剂用于危重患者,可联合其他药物治疗顽固性电风暴。

钠离子通道调节剂

钠离子通道调节剂

钠离子通道调节剂
钠离子通道调节剂是一种药物,用于调节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的活性。

这些药物可以增强或减弱钠离子通道的功能,从而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传导速度。

钠离子通道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癫痫、焦虑症、抑郁症、神经性疼痛和肌肉痉挛等。

这些药物一般被分为三类:钠通道阻滞剂、钠通道激动剂和钠通道调节剂。

钠通道阻滞剂包括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和利福卡因等,可以通过阻止钠离子通道的打开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阻止癫痫发作和减轻神经性疼痛。

钠通道激动剂包括氯丙嗪和咪唑仑等,可以通过增强钠离子通道的活性来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减轻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疾病的症状。

钠通道调节剂包括卡马西平和加巴喷丁等,可以通过调节钠离子通道的活性,来改善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传导速度,从而治疗多种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钠离子通道调节剂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嗜睡等。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当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并定期复查身体状况。

- 1 -。

心律失常钠通道阻滞剂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心律失常钠通道阻滞剂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心律失常钠通道阻滞剂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频率、节律或传导异常,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

钠通道阻滞剂是一类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通过阻断心肌细胞中的钠通道,延缓心肌动作电位的上升速度,减少心室肌细胞的自律性和窦房结传导速度,从而起到抑制心律失常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心律失常钠通道阻滞剂的常见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一、适应症1. 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

心房纤颤是心脏房颤电位持续不规律的快速扑动,心房扑动是快速有规律的心房搏动。

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会导致心率增快、心排血量降低,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增加卒中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钠通道阻滞剂可以用于控制心房率,减少心房颤动发作的频率,改善心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是由室上性逸搏点或折返机制引起的心动过速。

钠通道阻滞剂可以通过抑制室上性逸搏点或改变折返路径来减慢心动过速的发作频率和控制心率。

3. 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骤停和猝死。

在急诊情况下,静脉注射钠通道阻滞剂可以恢复正常的心律并挽救患者生命。

二、使用方法1. 药物种类和剂量选择:常用的心律失常钠通道阻滞剂包括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和奎尼丁等。

具体的药物选择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给药途径:心律失常钠通道阻滞剂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等多种途径给药。

具体给药途径和方法需遵循医生的建议。

3. 注意事项:a. 药物过敏史:患者应告知医生有无对药物或相关成分过敏史,以免发生过敏反应。

b. 副作用监测:使用心律失常钠通道阻滞剂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血药浓度监测,以评估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c. 妊娠和哺乳期: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心律失常钠通道阻滞剂时需要特别谨慎,应咨询医生,并严格遵守医嘱。

结论心律失常钠通道阻滞剂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药物之一,常用于控制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疾病。

药品生产技术《钠通道阻滞剂》

药品生产技术《钠通道阻滞剂》

抗心律失常药钠通道阻滞剂一、钠通道阻滞剂作用原理图1,钠通道阻滞剂作用原理钠离子通道阻滞剂阻断钠离子内流,抑制心肌动作电位,减慢心传导。

二、钠通道阻滞剂分类1、I类:钠通道阻滞药1〕Ⅰa:适度阻滞钠通道,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不同程度抑制心肌细胞膜K、Ca2通透性,延长复极过程。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2〕Ⅰb:轻度阻滞钠通道,轻度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促进K外流,降低自律性,缩短或不影响动作电位时程。

〔苯妥英钠、利多卡因〕3〕Ⅰc:明显阻滞钠通道,显著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和幅度,减慢传导性的作用最为明显。

〔普罗帕酮、氟卡尼〕2、II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阻断心脏β受体,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起搏电流、钠电流和L-型钙电流增加,表现为减慢4相除极速率而降低自律性,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而减慢传导性。

〔普萘洛尔〕3、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抑制多种钾电流,延长A〕1〕药理作用:膜稳定作用〔↓Na,↑K〕I 仅作用于希-浦系统;↓自律性,↓APD、ERPII增加房室结0相除极速率,加快传导III加快强心苷中毒所致0期除极减慢,改善传导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强心苷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首选〕。

3〕不良反响静注过快可引起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孕妇禁用〔致畸〕。

3、普罗帕酮〔Propafenone,心律平〕1〕药理作用:具局麻作用I ↓浦氏纤维自律性;II ↓心房、心室、浦氏纤维传导速度;III 延长APD和ERP;IV 轻度肾上腺素受体阻断作用和钙通道阻滞2 体内过程: 首过效应明显,血浆蛋白结合率>90%3 临床应用: 室上性和室性早搏、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伴发心动过速或心房纤颤。

4 不良反响:消化道反响;严重可致传导阻滞,心衰加重;由于其减慢传导程度超过延长ERP程度,抑制折返,引发心律失常。

钠、钾通道阻滞剂

钠、钾通道阻滞剂

3.1 钠离子阻滞剂 IA: 主要与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通道蛋
白相结合,使钠通道狭窄或关闭,阻止 钠离子内流,又称膜稳定剂。
有奎尼丁(quinidine),普鲁卡因胺 (procainamide)等。前者临床用于治疗 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和早搏,为
(8R,9S)-(+)-构型。其(8S,9R)-构型被
称为奎宁。二氢奎尼丁也应用于临床。
H
HO
NR
H
MeO
H
R= vinyl, Quinidine
R= Et, Dihydroquinidine
N
喹核碱环 5
羟基
6
H
7
3
HO
N2
乙烯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
MeO
H
碱性氮原子
4
6
喹啉环基
N
1
甲氧基
quinidine
MeO
H
HO
N
H OH
H MeO
H
HO
N
H
H
N
H
HO
N
H
Ic类:普罗帕酮
3.3 钾通道拮抗剂 钾离子外流速度减慢,使心
率失常消失,恢复窦性心率。 如盐酸胺碘酮(Amiodarone)。
I
O
O
N Et I Et
O
Amiodarone
OH
H
MeO
N OH
HO
N
H
H
H
OH
N N
代谢过程主要是在几个部位发生羟基化。
O
N
N
H
H2N
Procainamide
IB:轻度阻滞钠通道,缩短复 极化,提高颤动阈值。

钠离子钾离子通道阻滞剂

钠离子钾离子通道阻滞剂


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肝脏首过效应明显,粘膜 或舌下含服或静脉注射给药。 –吸收快,起效快(1-2min),持续10-45min

硝酸酯类药物容易产生耐受性,但换药后,再继 续服用该类药物仍然有效。
有机硝酸酯类

经典的血管扩张剂
--包括有机硝酸酯类和有机亚硝酸酯类 --亚硝酸硫醇酯等
早在1867年,亚硝酸异戊酯先引入临床 需吸入给药,副作用较大
代表药物:硝酸甘油
A. 理化性质
R ONO2
-
OH
R
OH + NO3-
常温下为油状液体,低
温固化,有一定的挥发性
H R ONO2
- OH
R
+ NO3- + 2O H
和吸水性,过热和光照都
H
会分解----避光保存。
R
- OH
ONO2
R O
H
+ NO3- + 2O H
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 在碱性条件下迅速水解,其产物分别为醇(亲核取

抗心律失常药分类
I类 钠通道阻滞剂 奎尼丁、利多卡因、普 鲁帕酮 II类 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 III类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药物(钾通道阻滞 剂) 盐酸胺碘酮 IV类 钙阻滞剂 盐酸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局部麻醉药 抗心率失常药

钠离子通道
心肌细胞
钠通道阻滞剂(I类抗心律失常)分类
一氧化氮合酶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中 在一定条件下,如乙酰胆碱作用下,将L精氨酸分解产生NO和L-瓜氨酸。 NO也称为内皮舒张因子(EDRF) 有效扩张血管(静脉血管)降低血压

NO供体药作用机制
鸟苷酸环化酶 NO NO供体 GTP cGMP 激活 cGMP蛋白激酶 肌凝蛋白 去磷酸轻链肌凝蛋白 血管松弛扩张 缓解心绞痛等疾病

钠离子钾离子通道阻滞剂

钠离子钾离子通道阻滞剂
均能有效地抑制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延长有效不应期,在消除折返传导和冲动形成异常方面均有作用,亦属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广泛分布于骨骼肌、神经、心脏、血管、气管、胃肠道、血液及腺体等细胞。
钾通道是选择性允许钾离子跨膜通过的离子通道。是目前发现的亚型最多、作用最复杂的一类离子通道。
动物毒素有强大的钾通道抑制作用,如蝎毒、蛇毒、蜂毒
一、钠通道阻滞剂
STEP 03
STEP 04
STEP 02
II类 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
III类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药物(钾通道阻滞剂) 盐酸胺碘酮
IV类 钙阻滞剂 盐酸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抗心律失常药分类
钠离子通道
心肌细胞
局部麻醉药 抗心率失常药
钠通道阻滞剂(I类抗心律失常)分类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性心律不齐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较少见。
01
窦房结的频率每分钟60~100次,但有25%的青年人心率为50~60次/分,6岁以前的儿童可超出100次/分,初生婴儿则可达100~150次/分。
02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生气、情绪不稳定、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有关。
1.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药物
共同特点:经口腔黏膜吸收迅速,起效快,抗心绞痛作用明显。 erythrityl tetranitrate作用时间较长; isosorbide dinitrate为二硝酸酯,脂溶性大,易透过血脑屏障,有头痛的不良作用。
硝酸甘油 硝酸异山梨酯 (消心痛) 丁四硝酯 nitroglycerin isosorbide dinitrate erythrityl tetranitrate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主要特点根据Vaughan Williams分类法,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依据它们的电生理机制分成I-IV类:I类:钠通道阻滞药,能阻滞心肌细胞快钠通道,抑制Na+内流。

根据阻滞钠通道特性和程度的不同,以及对K+通道和APD影响的差异又将其分为IA、IB、IC三个亚类。

IA类:代表药有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丙吡胺等。

本类药阻滞开放态的钠通道,对钠通道的阻滞作用强度介于IB 和IC类之间,能适度阻滞心肌细胞膜钠通道,降低Vmax、减慢传导;另外,该类药不同程度地降低心肌细胞膜对K+、Ca2+的通透性,延长APD和ERP。

它们在心肌的作用部位广泛。

奎尼丁【特点】该药除了能够适度阻滞心肌细胞膜钠通道外,尚能抑制K+外流和Ca2+内流。

除对心肌的这些直接作用外,它还具有拮抗a受体及拮抗M胆碱受体的间接作用。

口服吸收效果好。

IB类:代表药有利多卡因、苯妥英钠和美西律等。

本类药在0相去极化时结合于开放状态的钠通道。

在钠通道阻滞药中,IB类与钠通道的亲和力最小,易解离,轻度阻滞心肌细胞膜钠通道。

能降低自律性,对传导的影响比较复杂。

此外,该类药促进K+外流,缩短APD,相对延长ERP。

主要作用于心室肌和希-浦氏纤维系统。

利多卡因为局部麻醉药,1963年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是目前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及各种心脏病并发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

该药只能通过静脉途径给药,毒性发生率低。

是钠通道阻滞药中最具有临床价值的药物。

【特点】主要作用于希-浦氏纤维系统和心室肌细胞,对心房几乎无作用。

①降低自律性,该药在治疗浓度时能减慢4相去极速率,降低浦氏纤维自律性;但对正常窦房结的自律性无明显影响,仅在其功能异常时才有抑制作用;②改善传导性,治疗量的lidocaine对浦氏纤维的传导速度无明显影响,但在心肌缺血时可通过抑制0相Na+内流而明显减慢传导。

对低血钾或心肌组织牵张而部分去极化的浦氏纤维,则因促进3相K+外流而引起超极化,故可加速传导,有利于消除折返性心律失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2、IB类药物
【药理作用】
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
1.降低自律性:选择性作用于浦氏纤维,
促进4相K+外流和抑制Na+内流.
2.相对延长ERP:促进3相K+外流,缩短浦
氏纤维的APD和ERP,ERP相对延长.
较快重 不易较发重生
(二)心肌电生理特性
1、自律性 2、传导性:传导速度取决于膜电位、0期
上升速率、动作电位振幅膜电位大(负值
大)、0期上升速度快、动作电位振幅高、 传导速度快;反之-----3、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55 mV ) 相对不应期(-55mV ~<生理学机制
(2)减慢传导:抑制0相Na+内流. (3)绝对延长ERP:抑制3相K+外流.延长复
极化过程.(抑制Na+内流>抑制K+外流) (4)对植物神经的影响:阻断α受体,血管舒
张, 血压降低; 抗胆碱作用.
I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1、IA类药物
(Quinidine)
【临床应用】 广谱
临床上用于各种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 房扑动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三)改变ERP及APD而减少折返
(1)绝对延长ERP:抑制3相钾外流,绝对延 长APD及ERP (奎尼丁等)
(2)相对延长ERP:促进3相钾外流,缩短APD 和ERP但缩短APD的比例大于ERP,实际上 相对增加ERP所占的比例(利多卡因等).
三、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四)抑制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与Ca 2+内
【不良反应】
1.金鸡钠反应:恶心,呕吐,耳鸣,听 力减退等.
2.奎尼丁晕厥或猝死:意识丧失. 抽搐、呼吸抑制、室颤.
(Procainamide)
作用与奎尼丁相似而减弱.
【临床应用】广谱偏“室”
主要用于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 速,也可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静注给药 适用抢救危急病人.
【不良反应】
较奎尼丁少.久用可出现红斑狼疮样综 合症。
室上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一. 正常心肌电生理
心肌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同,其静息 电位为膜内负于膜外,约-90mV,当心肌 细胞受到刺激(或自发的)发生兴奋,出现 除极化,构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分为5个 时相,其中与本章要介绍的抗心律失常药
关系最密切的是 . 0相、3相、4相:
K+out
0 mV
0 Na+in
-90 mV 动作电位
4 Na + 0ut K + in
(一)心肌细胞的膜电位
0相: 自律性细胞(窦房结):Ca++ 缓慢 内流。 非自律性细胞(心室肌):Na+快速 内流。
1相: K+快速外流---快速复极初期。 2相: Ca++缓慢内流与K+快速外流形
成---平衡平台期。
(一)心肌细胞的膜电位
3相: K+快速外流,而Ca++通道逐渐关 闭---快速复极末期。
如某药(利多卡因)能促进该时相k+ 外流, 则可缩短动作电位时(APD)和 有不应期(ERP)。
(一)心肌细胞的膜电位
4相: 非自律性心肌细胞(如心室肌.心房
肌):4相是维持静息电位. (静息期不静息--Na+out K+in 交换) 有自律性细胞(如窦房结,浦氏纤维);
达到最大舒张电位(静息电位)后,便自动除 极化(称为舒张期自动除极化)即负值逐渐 减少, 当升至阈电位时,即触发一个新的动 作电位.
慢反应细胞
窦N房o结 房室结 -60有mv Ca较+内大流↑
轻 慢 易轻发生
快反应细胞
房Y 室e 束s 浦氏纤维 -80~无- 90mv NKa较++外小内流流↓ ↑
1 2
Ca2+in 3
K+ out
-90 mV
0期 去极化 1期 快速复极初期 2期 平台期 3期快速复极末期 4期 静息期 4期 自动去极化
自律细胞
Na + in ↑ K + out↓
最大舒张电 位
4 Na + 0ut K + in
K+out
0 mV
1 2
0 Na+in
Ca2+in
3 K+ out
(一)冲动起源异常 1、自律性增高 2、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二)冲动传导异常 1、单纯性传导异常 2、折返激动 .
单次折返---一次早搏 连续折返---心动过速
扑动颤动
一次折返
正常窦房结冲动 落在折返冲动的 不应期之中。
浦肯野纤维 利奎多尼卡丁因
心肌缺血 抑促制KN+外a+流内,流 改减善慢传传导导。。
II类: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代表药为普萘洛尔。
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它们延长APD及ERP,有胺碘酮。
IV类:钙通道阻滞药 抑制Ca2+内流,代表药维拉帕米。
I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1、IA类药物
(Quinidine)
【药理作用】
(1)降低自律性:抑制4相Na+内流,降低浦 氏纤维.心房肌和心室肌自律性.
第二十三章 抗心律失常药
Antiarrhythmia
【心律失常】心脏搏动起源或冲动传导 发生障碍引起节律和频率出现异常.
【分 类】1、缓慢型心律失常:房室 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治疗药物有异 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
2、快速型心律失常。本章主要 讨论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产生机理及治 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
房性心律失常 房室结性
流增加和 短暂Na+内流有关。
钙通道阻滞药 钠通道阻滞药
后除极
触发活动
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常用药
分类
I类:钠通道阻滞药
I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 抑制K+
外流,有奎尼丁等。
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 促进K+ 外流, 有利多卡因等药。
IC类:重度阻滞钠通道,有普罗帕 酮等药。
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常用药
三、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二)改变膜反应性而影响传导
1、改善传导,取消单向传导阻滞(利多卡 因等);
2、减慢传导,使单向传导阻滞变为双向传 导阻滞(奎尼丁等)。
0相-3相的过程称为动作
三、抗心律失常药电位的过基程本(AP电D)生; 理作用
从0相至复极至-60 mV时 程称为有效不应(ERP)。
正常冲动传导
单向传导阻滞
变单向阻滞为 双向传导阻滞 取消单向传导阻滞
心室肌
三、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一)降低自律性 1、对快反应细胞(浦氏纤维、房室束 ) : 主要抑制4相Na+内流或促进4相K+外流。 2、对慢反应细胞(窦房结、房室交界) : 抑制4相Ca++内流.
通过减慢4相自动除极化速率而降低自 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