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doc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对教育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通过考试可以评估学生在教育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本文将对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考试概述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旨在检测学生对教育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学理论基础此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体系,要求考生掌握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学派,并能在实际教育问题中灵活运用。
2.教育法律法规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考生熟悉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并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3.教育管理与领导考试将关注教育管理和领导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并考察考生的管理决策能力、领导才能以及解决教育管理问题的能力。
4.教育评价此部分内容涉及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考察考生对教育评价目的、方法以及结果解读的理解和应用。
5.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学习、发展、教与学过程等方面的心理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二、考试形式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环节。
1.笔试笔试部分多采用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的形式。
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简答题则要求考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解答。
2.口试口试环节主要考察考生的口头表达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通常会组织考生进行个人陈述、小组讨论以及答辩等活动,以评估其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备考建议针对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以下是一些建议供考生备考参考。
1.全面理解考纲认真阅读考纲并理解考试要求,明确各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备考。
2.系统学习建立起系统的学习框架,按照考试大纲要求逐一学习知识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重知识的纵向和横向拓展。
3.多维学习除了教材的学习,还可以阅读教育学的经典著作、参加学术研讨会、参观教育相关机构等方式,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2024年大纲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2024年大纲(311)教育学专业基础2024年大纲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学专业作为培养优秀教育人才的重要学科,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需求,对教育学专业2024年大纲进行修订。
本大纲总结了教育学专业的基础内容和发展趋势,旨在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指导,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专业背景教育学专业是培养教育工作者的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技能。
该专业涵盖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设置1. 教育学概论本课程介绍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领域,培养学生对教育学专业的全面了解和认识。
2. 教育心理学本课程主要研究学习者心理特点、教育环境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教育心理分析和指导能力。
本课程重点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对教育现象的社会学分析和把握能力。
4. 教育经济学本课程主要研究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教育投入与产出等经济学原理,在培养学生的教育经济学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同时,还强调对教育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5. 教育法学本课程重点研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法学原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以及对教育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6. 教育评价学本课程主要研究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教育评价设计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教育质量和效果的评估能力。
7. 教育管理学本课程重点研究教育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以及对教育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8. 教育技术学本课程主要研究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设计和应用能力。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为将来的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四、教学目标1. 理论知识:学生将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
2. 方法技能:学生将掌握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能够进行教育实践和教育评价。
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教育基础考试大纲一、引言教育基础考试是为了评估考生在教育基础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对于教育从业者而言,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教育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教育基础考试的大纲内容,旨在帮助考生准备和应对考试。
二、考试科目教育基础考试涵盖以下科目:1. 教育学基础2. 心理学原理3. 教育法律法规4. 教育经济与管理5. 教育信息技术三、教育学基础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a. 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主要教育学理论的介绍,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等2. 学习与发展心理学a. 学习理论与教学方法b. 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c. 教育心理学与学生个体差异的识别与教育3. 教育测量与评估a. 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b. 教育评价的种类和原则四、心理学原理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a.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主要心理学理论的介绍,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2. 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a. 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 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的影响和应用3. 发展心理学a. 儿童与青少年期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b. 成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4. 个体差异心理学a. 个体差异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b. 学习障碍和特殊教育需求的评估与干预五、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a.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和作用b. 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和层级关系2. 基本法律法规a. 宪法和民法对教育的法律规定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概述3. 学校管理与法律a. 学校管理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b. 学校纪律与维权问题六、教育经济与管理1. 教育经济学基本概念a. 教育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b. 教育经济学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论2. 教育资源与投入a. 教育资源的种类和来源b. 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管理3. 教育管理理论a. 校长领导和学校管理模式b. 教育管理中的团队建设与决策制定4. 教育质量评估与改进a. 教育质量评估的概念和原则b. 教育质量改进的方法与实践七、教育信息技术1. 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a. 教育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b. 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2. 教育软件与硬件a. 教育软件的种类和功能b. 教育硬件的选择和配置3. 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a. 网络教育的优势和发展趋势b. 远程教育的模式和实施八、总结教育基础考试大纲涵盖了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原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与管理以及教育信息技术等重要内容。
311教育学2024考试大纲
311教育学2024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已由教育部发布。
以下是关于311教育学考试大纲的简要介绍:
一、考试性质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的综合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教育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教育实践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主要考察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
教育学原理:考察学生对教育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教育学原理分析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中外教育史:考察学生对中外教育历史的发展、演变以及重要教育事件、人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育心理学:考察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心理学原理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
教育研究方法:考察学生对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教育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实践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分值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为30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其中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7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60分。
四、考试难度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难度较大,要求考生对教育学相关知识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全面的分析能力、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考试大纲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考试大纲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是培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法学、教育史学等多个学科。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旨在全面评估考生对教育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文将对考试大纲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的内容进行概述和解读。
一、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研究内容。
其中包括: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特征和研究对象。
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义等。
3. 学习与发展的心理过程: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
4.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教育评价、学生管理等。
二、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资源配置与使用的学科。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
其中包括:1.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经济学的定义、特征和研究对象。
2. 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人力资本理论、投资回报理论、教育公平理论等。
3. 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教育经费的筹措与分配、教育设施的建设与利用等。
4. 教育经济学在教育政策中的应用:教育投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化等。
三、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组织管理与领导的学科。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
其中包括:1. 教育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管理学的定义、特征和研究对象。
2. 教育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科学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等。
3. 教育组织与领导:教育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教育领导的角色与职责等。
4. 教育管理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学校行政管理、教育领导能力培养等。
四、教育法学教育法学是研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的学科。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教育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
其中包括:1. 教育法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法学的定义、特征和研究对象。
黑龙江大学74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代码:[740]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五门课程的基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知识、主要问题,并能运用所掌握的原理与知识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
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1、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认识2.教育的历史发展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二、教育功能1.教育功能概述2.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3.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4.教育功能的形成与释放三、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2.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3.我国的教育目的四、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概述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五、教师与学生1.教师2.学生3.师生关系六、课程1.课程与课程理论2.课程组织3.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七、课堂教学1.教学与教学理论2.课堂教学设计3.课堂教学策略八、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1.生活、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2.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3.生活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失范4.学生的学校生活5.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6.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九、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班级组织2.班级管理的内容3.班主任工作十、学生评价1.学生评价概述2.学生学业评价3.学生品德评价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1、教师的教育研究1.教师即研究者2.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3.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十二、教育改革与发展1.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的世纪回顾2.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3.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4.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一、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1.西周时期的教育2.孔子的教育思想二、战国时期的教育1.墨子的教育思想2.孟子的教育思想3.荀子的教育思想4.稷下学宫5.《大学》6.《中庸》7.《学记》三、秦汉时期的教育1.秦代的文教政策2.汉代的文教政策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1.九品中正制2.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五、隋唐时期的教育1.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2.隋唐科举制3.韩愈六、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1.王安石兴学2.书院七、明代至清初的教育1.明清太学2.科举制文体——八股文八、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地主阶级改良派的教育主张九、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1.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2.洋务派兴办的留学教育3.洋务派的教育宗旨“中体西用”4.帝国主义教育(中华教育会)十、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万木草堂2.经正女学3.京师大学堂4.八股制的废除5.壬寅学制、癸卯学制6.清末教育宗旨7.清末的留日、留美教育8.资产阶级革命派兴办的革命教育学校十一、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1.教育部的设立2.蔡元培的五育并举3.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4.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5.黄炎培的教育思想6.陈鹤琴的教育思想第三部分外国教育史一、古希腊教育1.古风时代的教育2.古典时代的教育3.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2、西欧中世纪教育1.基督教教育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4.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3、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1.拜占廷的教育2.阿拉伯的教育3.拜占廷和阿拉伯教育的特点及影响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1.人文主义教育2.新教教育3.天主教教育5、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论教育的目的、作用和普及教育2.论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原则3.论教育与教学管理6、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1.英国近代教育2.法国近代教育3.德国近代教育4.俄国近代教育5.美国近代教育6.日本近代教育七、卢梭的教育思想1.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2.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八、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论教育目的2.论教育心理学化3.论要素教育4.论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5.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九、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1.教育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2.道德教育理论3.课程理论4.教学理论5.教育思想的传播十、福禄培尔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论教育的基本原理2.幼儿园教育理论十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2.论教育与社会生产3.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4.论人的全面发展5.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十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1.新教育运动2.进步教育运动13、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1.英国教育的发展2.法国教育的发展3.德国教育的发展4.美国教育的发展5.日本教育的发展6.苏联教育的发展十四、蒙台梭利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论自由、纪律与工作2.幼儿教育的内容十五、杜威的教育思想1.什么是教育2.教育的目的3.课程与教材4.思维与教学方法5.道德教育十六、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1.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2.成就与影响十七、现代欧美教育思潮1.改造主义教育2.永恒主义教育3.结构主义教育4.终身教育思潮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一、学生心理1.学生的认知发展2.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3.学生的个体差异二、学习心理导论1.学习及其分类2.学习理论发展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2.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3.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四、认知学习理论1.认知结构学习理论2.认知同化学习理论3.学习的信息加工论五、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2.社会建构主义理论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六、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概述2.学习动机理论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1.知识的分类与表征2.知识学习与迁移3.动作技能八、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1.问题与问题解决2.问题解决的过程第五部分教育研究方法1、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论原则1.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2.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二、研究课题的选定1.一个好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2.教育研究课题的类型及来源三、文献检索1.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2.文献检索的过程和方法四、理论构思形成研究假设1.研究假设概述2.教育研究假设的基本类型及假设的检验五、教育研究的设计1.选择研究对象2.分析研究变量3.形成研究计划六、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1.教育调查研究法的一般原理2.调查表、问卷及访谈3.教育的观察研究七、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法1.教育比较研究方法的种类2.教育比较研究的方法要求八、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法1.教育实验的设计九、教育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1.定性分析2.定量分析十、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及评价1.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2.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评价三、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180分钟2.试卷分值:300分3.题型结构:名词解释:10个,共90分简答题:6个,共90分论述题:4个,共120分四、参考书目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三版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三版3.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三版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二版5.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
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
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Ⅲ.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见《教育学》“第一章教育的概念”部分1.“教育”定义的类型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见《教育概论》“第一章第三节”1.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见《教育学基础》“第二章教育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见《教育学》“第一章第一节”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综合知识》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主客观试题相结合,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教育综合知识》主要测查应考者从事教育相关工作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考试采取主客观试题相结合的形式,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道德修养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1. 教育学
主要包括:教育的概念、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个体发展、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教育评价、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等。
2. 心理学
主要包括:认知发展与教育;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个性发展与教育;学习与学习理论;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教师心理等。
3. 教育法律、法规
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内容。
4. 新课程理论
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理念;新课程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等内容。
5.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等内容。
全国统考333大纲
全国统考333大纲摘要:1.引言:全国统考333大纲简介2.考试科目与内容概述3.考试形式与时间安排4.备考策略与建议5.结语:积极备战,取得好成绩正文:全国统考333大纲,全称为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是针对我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一项重要考试。
本文将为大家简要介绍全国统考333大纲的考试科目、内容、形式及时间安排,并给出一些备考策略与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这场考试。
一、全国统考333大纲简介全国统考333大纲是针对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设置的,旨在选拔具备一定教育理论基础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优秀人才。
该考试旨在考察考生对教育学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二、考试科目与内容概述全国统考333大纲包括三个科目: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
具体内容包括:1.教育学原理: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评价等。
2.教育心理学:心理发展、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等。
3.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教育行政、学校管理、教师管理、教育财务与管理、教育政策与法律等。
三、考试形式与时间安排全国统考333大纲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总分值为300分,各科目分值分布为:教育学原理120分、教育心理学90分、教育管理学90分。
四、备考策略与建议1.吃透大纲:深入研究全国统考333大纲,明确考试范围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系统学习:按照教材和辅导资料,系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强化训练:通过刷题、模拟考试等方法,提高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4.拓展阅读:阅读教育类期刊、书籍,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和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5.交流与合作:参加学习小组,与同学、老师交流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石河子大学333教育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概述一、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
二、各部分所占分值教育学原理占90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各占20分。
三、题型结构简答题: 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 30分,共90分。
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时间:180分钟。
教育学原理部分一、考查目标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试内容(一)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概念的界定。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环境、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五)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概念、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的教育目的。
(六)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含义和特点、历史发展;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形态与改革。
(七)课程: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八)教学:教学过程的性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概念、意义、种类、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包括以下部分: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教育学的萌芽
2.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 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流派;教育学分支学科;元教育学
四、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 哲学基础
2. 心理学基础
3. 社会学基础
4. 生理学基础
五、教育学的价值
1. 教育学的理论价值
2. 教育学的实践价值
六、课程与教学论
1. 课程实施
- 课程实施的取向
-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教师与课程
2. 课程评价
- 课程评价的含义
- 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
- 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3. 课程改革
- 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七、德育论
八、教师与学生发展
九、教育管理
十、现代教育技术
十一、中国教育史
十二、外国教育史
十三、教育心理学
十四、教育研究方法
十五、综合考试
以上是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的参考内容,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年份和专业有所调整,建议查阅相关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机构获取最新信息。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教育概念和理论。
二、考试内容1. 教育学基本概念与理论(1)教育的定义与特点(2)教育发展的历史概述(3)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与学科特点(4)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发展主义等(5)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途径2. 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改革(1)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与主要内容(2)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制度与管理(3)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4)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5)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政策与措施3. 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4)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法(5)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4. 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保障(1)教育评价的概念与意义(2)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构建与改革(3)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与指标体系(4)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概念与内容(5)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措施与政策5. 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1)教育发展的主要观点与趋势(2)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与方向(3)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4)校园文化与师德建设(5)学生发展与德育工作三、考试形式1. 选择题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
每个题目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2. 填空题考生在题目给出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答案或关键词。
3. 简答题考生需简要回答问题,要求答案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回答问题的问题。
四、考试时间和分数分配1.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总分:100分。
3. 每题分数分配: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五、参考书目1. 张宝军. 教育学导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 李曼. 教育学要点与面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杨笑梅. 教育改革与发展[M]. 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 陈丽华. 教育法律法规[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六、考试评分方式考试采取纸笔形式进行,评分标准按照答题要求进行评分,总分取各题目得分之和,最后按百分制得出成绩。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教育综合》是为招收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1. 教育学原理: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等。
2. 中国教育史: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等。
3. 外国教育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等。
4. 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等。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试卷分数:满分为150分。
3. 答题时间:180分钟。
4.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题(约30%),简答题(约40%),论述题(约30%)。
五、参考书目建议考生阅读以下书籍以备考:1. 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张斌贤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4.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注意事项本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制定,仅供报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使用。
其他专业的考生请参阅相应的考试大纲。
七、大纲更新本考试大纲如有变动,将在每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中公布。
311考试大纲2024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科目,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内容。
考试时长一般为3个小时,总分300分,题型包括单选、辨析、简答、分析论述四种,单选和辨析每小题2分,简答和论述每小题30分。
考试内容和要求、题型及分值等信息,建议参考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此外,该考试大纲将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科目内容,具体内容及分值分布如下:1. 教育学原理:占100分,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重点考察考生对教育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教育实践的理解和掌握。
2. 中外教育史:占100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等内容。
3. 教育心理学:占70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4. 教育研究方法:占30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内容。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按照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和分值比例,合理分配时间。
此外,考试大纲中提到的教育热点问题、最新教学模式问题、关心学生发展问题等,考生也需要在复习过程中引起重视。
首先,你需要对考试大纲有全面的了解,把握重点和难点。
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你需要根据考试大纲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其次,将时间分成若干个复习周期,每个周期内重点掌握某些章节的内容。
同时,要配合教材和辅导材料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建议选择权威的教育学教材作为参考,这些教材通常会对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尽的阐述。
此外,重视习题的练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要了解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和题型,做真题是了解考试难度和考试模式的最佳途径。
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你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学,互相鼓励和支持,共同面对考试的压力。
614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14科目名称: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普硕、初试)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高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课程是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专业的综合性基础课。
本课程考查考生对教育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教育学基础理论、中外教育史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考查考生对教育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课程的任务是研究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认识如何建立学科理念,掌握教育学基础理论、中外教育史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相关专业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而为专业素养提升和思辨能力加强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课程(一)《中国教育史》(第3版) 孙培青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 中国教育的起源2.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内容3.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1. 夏、商的教育概况2. 西周的教育概况3.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官学衰废和私学兴起4. 孔丘的教育思想及历史影响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1. 诸子百家与私学发展2. 齐国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3.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4. 孟轲的教育思想5. 苟况的教育思想6. 道家的教育思想7. 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8.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1.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2.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黄老之学”、“独尊儒术”3. 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4.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5. 王充的教育思想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1. 魏晋的学校教育2. 南朝的学校教育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第八章明朝的教育第九章清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第十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第十一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第十三章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第十四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第十五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教育学基础》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 教育的认识2. 教育的历史发展3.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 教育学的价值第二章教育功能1. 教育功能的概述2. 教育的个体功能3. 教育的社会功能4. 教育功能的实现第三章教育目的1.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2.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3. 我国的教育目的第四章教育制度1. 教育制度概述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3.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第五章教师与学生1. 教师2. 学生3. 师生关系第六章课程1. 课程与课程理论2. 课程组织3.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第七章课堂教学1. 教学与教学理论2. 课堂教学设计3. 课堂教学策略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1. 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2. 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3. 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学校生活4. 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5. 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 班级组织2. 班级管理的内容3. 班主任工作第十章学生评价1. 学生评价概述2. 学生学业评价3. 学生品德评价4.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1. 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的世纪回顾2.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3. 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4.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1. 教师即研究者2. 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3. 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心理学》莫雷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2.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意义3.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4.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1. 学习概述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3. 认知派学习理论4.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二篇认知领域与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第三章知识的学习1. 知识学习概述2. 传统观点的知识学习3.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4.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第四章学习策略的学习1. 学习策略概述2. 学习的认知策略3. 学习的监控策略4. 学习策略的学习与指导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1. 智力的发展与培养2. 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第六章动作技能的学习1. 动作技能概述2. 动作技能的形成3. 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第七章学习的迁移1. 学习迁移概述2. 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及其研究3. 学习迁移的当代理论4. 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与教学第八章品德的形成1. 品德及其结构2. 关于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3. 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及其教育启示4. 关于品德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启示5.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第三篇影响学习的因素第九章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1. 学习动机概述2. 学习动机理论3. 学习动机的培养第十章影响学习的认知与人格因素1. 认知发展与学习2. 智力差异与学习3. 学习风格与学习4.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第四篇教学心理第十一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设计2. 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3. 教学评价设计第十二章课堂管理1. 课堂管理概述2. 课堂中的人际关系3. 课堂环境管理4. 课堂纪律管理第十三章教师心理1. 教师的职业角色心理2.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3. 教师的职业成长心理4. 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第一编古代文明与教育第一章、史前教育1. 教育的起源2. 史前教育的社会基础3. 史前社会的教育4. 史前社会的“成年礼”第二章、学校的肇端1. 文明的进程与学校的兴起2. 古代东方国家的世俗学校教育3. 古代东方国家的宗教学校教育第三章、古希腊教育的兴衰1. 荷马时代的教育2. 古风时代的教育3. 古典时代的教育4.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第四章、古罗马教育的蜕变1. 罗马共和时期的文明与教育2. 罗马帝国时期的文明与教育第五章、中世纪教育的兴衰1. 中世纪文明的基础2. 宗教教育3. 世俗教育4. 中世纪大学第二编现代教育的历史基础第六章、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嬗变1. 文艺复兴与“全人”理想的出现2. 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3.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的变革第七章、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1. 宗教改革与国民教育思想的兴起2. 国民教育体制在新教国家的建立3. 宗教改革中各教派的教育改革4. 宗教改革时期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第八章、17世纪教育的沿革1. 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2. 科学教育的萌芽3. 实在论教育学说第九章、18世纪教育的演进1. 启蒙运动2.“新教育”的构想3. 教育世俗化与国民教育体制的起源4. 中等教育的革新5. 大学教育的演变第十章、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1.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2. 教育思想的多元化3. 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4. 实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5.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6. 教育科学化运动7. 高等教育的革新第三编现代教育的变迁第十一章、现代教育的起源1. 新教育运动2.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3. 新传统教育思潮4. 儿童研究运动5. 综合中学运动6. 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7. 现代教育的逆流第十二章、战后初期各国教育的重建1. 战后西欧国家的教育重建2. 亚洲国家的教育重建3. 非洲国家的教育重建4. 拉美国家的教育重建第十三章、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教育的演变1. 冷战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挑战2.“人造卫星事件”与西方世界的教育改革3. 苏联、东欧国家的教育变革第十四章、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1.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2. 人力资本理论3. 终身教育思潮4. 激进主义教育思潮5. 环境教育思潮学校教育研究方法郑金洲第一章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类别第二章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考察第三章如何进行研究设计第四章如何进行课堂观察第五章如何编制问卷第六章如何进行访谈第七章如何进行个案研究第八章如何进行实验研究第九章如何进行行动研究第十章如何撰写研究论文和评定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了解基本概念——较低要求;理解、熟悉教育原理——一般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较高要求。
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72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doc
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2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教育学原理专业、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与教学专业、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生必考的专业基础课。
它的考试范围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普通心理学;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二、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其中,教育学原理100分、中国教育史60分、外国教育史60分、教育心理学8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题型以及答题方式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主要参考书目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4、冯忠良:《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四、考查内容《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考查范围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311)一、考试目的和要求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对学生在教育学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旨在检验学生对教育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教育思维和创新意识。
考试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教育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学科要点,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教育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二、考试范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学基础理论主要涵盖教育学的基本学科概念、发展历程、研究范畴等内容。
考生需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思想流派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2.教育学研究方法要求考生了解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等。
考生需要理解各种研究方法的适用场景,能够正确选择并灵活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
3.教育心理学主要涵盖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要求考生熟悉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个体差异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特点,掌握有效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能够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4.课程与教学论考生需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理论。
要求考生掌握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评价与改革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对课程与教学进行分析和改进的能力。
5.教育法学主要包括教育法学的基本原理、法规法规范以及青少年法等内容。
考生需熟悉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理解教育法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具备运用法学知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6.教育经济与管理考生需了解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熟悉教育经济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教育经济与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考试形式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3小时。
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简答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论述题主要考察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考试性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教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本科优秀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学科素养和进一步发展的潜质。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300分。
试卷结构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等题型。
三、考查内容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考查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门类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
具体考查内容包括教育学概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德育与美育、教师与学生等。
四、考查要求1、考生应掌握教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
2、考生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考生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成果。
五、考试评价标准考试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对考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具体评价标准包括对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总体来说,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需要认真备考,全面掌握各科目的考试内容,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应用能力。
最新整理《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参考范文.doc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参考教材
xxxx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编.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备考指南教育学专业基础.xxxx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李保强.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辅导全书.xxxx人民出版社,20xx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xxxx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024考研教育考试综合大纲
2024年考研教育综合考试大纲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具体考试内容如下:
1. 教育学原理: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中国教育史: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教育史的发展脉络、重要教育事件、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外国教育史:主要考查考生对外国教育史的发展脉络、重要教育事件、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 教育心理学: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考试形式上,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值为300分。
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题型,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考生需要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熟悉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此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体而言,2024年考研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考生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全面的知识结构。
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模拟
考试和真题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311)教育部考试中心Ⅰ、考试性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
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
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Ⅳ、考查内容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定义的类型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1.生物起源说2.心理起源说3.劳动起源说(五)教育的发展1.古代教育的特征2.近代教育的特征3.现代教育的特征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三)教育的社会功能l.教育的经济功能2.教育的政治功能3.教育的文化功能4.教育的科技功能5.教育的人口功能(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l.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l.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4.我国的教育目的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的概念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2.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六、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概念(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制的概念与要素2.学制确立的依据3.各级学校系统4.各类学校系统5.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1951年的学制;1958年的学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七、课程(一)课程与课程理论1.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二)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课程编制1.泰勒原理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3.课程日标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来源;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4.课程的范围与结构5.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6.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四)课程改革1.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囚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2.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八、教学(一)教学概述l.教学的概念教学的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二)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1.教学理论概述学习理论及其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三)教学过程1.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的模式。
(四)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概述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结构。
2.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3.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五)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2.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六)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2.班级授课制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
(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1.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3.学业成就评价4.教学评价的改革九、德育(一)德育概述1.德育概念2.德育任务(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1.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2.《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三)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的要素2.德育过程的规律(四)德育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影响的连续性。
(五)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
(六)德育途径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
(七)德育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
十、教师与学生(一)教师1.教师的概念与类别2.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3.教师的地位与作用4.教师劳动的特点5.教师的专业素养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7.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二)学生1.学生及学生观2.学生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生群体的作用。
3.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三)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中外教育史【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中国古代教育(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校萌芽的传说2.西周的教育制度“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
3.“六艺”教育(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2.齐国的稷下学宫3.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4.孟轲的教育思想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5.荀况的教育思想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
6.墨家的教育思想“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7.道家的教育思想“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8.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2.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3.察举制度4.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5.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