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 3 心脏和血管教案
小学科学_3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3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8bedc432f60ddccdb38a055.png)
3、心脏和血管【教学内容】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和血管器官的作用,明白血液循环,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2.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3.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4.意识到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明白一些生活常识,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及血液循环的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的测量脉搏,并探索脉搏与心脏的关系。
【教具、学具】秒表、塑料瓶、剪刀、水、长胶管、有关血管和心脏方面的文字、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会生病。
如果生病了怎么治疗的?打吊瓶的时候从哪儿输液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血管及相关知识。
板书:心脏和血管二、活动探究活动一:学生自学师出示学习提纲,生自读教材,自己先解决问题。
活动二:同位互学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同位两个互相探讨,共同解决。
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找,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怎样知道的。
活动三:学生汇报学生汇报自己已经解决的问题,师板书(血管)并出示分析相关的图文资料1、血管:管状构造遍布全身分类: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动脉血管:血液从心脏流出的血管,我们几乎用肉眼看不见动脉血管。
静脉血管: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我们身体上看到的蓝色血管就是静脉血管。
毛细血管:在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连接着许多比头发还细的血管。
2、心脏:(出示心脏外观图)生从位置、形状、大小、结构和工作几个方面来汇报。
(1)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师出示心脏位置图)生把手放在左胸的位置寻找心脏、初步感知心脏的跳动。
(2)形状像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3)大小如自已的拳头;(指导生握拳,认识自己心脏的大小)(4)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可以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
最新五年级科学--3-心脏和血管教案
![最新五年级科学--3-心脏和血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db83386c85ec3a86c2c525.png)
3心脏和血管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会查阅书及其他信息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珍爱生。
3、科学知识目标: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难点: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听诊器、自制听诊器。
教师演示:课件(心脏与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图片,游戏规则、相关资料袋)教学过程描述:一、游戏引入初步体验,感受心脏和血管跳动1、教师示范:抱头下蹲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下蹲,做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感知一下你的身体上有那些地方在跳动?2、活动:学生做下蹲30个。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非常喜欢游戏和运动,用这种方式导入,同学们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有了兴致。
3、学生汇报下蹲体验活动中,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在跳动?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心脏和血管(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一)认识心脏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心脏内剖面图)心脏的形状像个倒置的梨,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大。
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可以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
看大屏幕,你能不能指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的位置?(生到前面指。
)意图: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隐藏于身体内部的心脏展示在学生面前,恰当“补白”,形象直观,清晰明了。
2、现在我和你们面对面,我的心脏相当于大屏幕上的心脏,那么我的左心房左心室在哪边?和你的方向一致吗?这就相当于我们都举左手时,左手的方向是不是同一个方向?3、那么心脏在人体的什么位置呢?你摸一摸你的心脏!(生摸)师讲解: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部偏左。
小学科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的3.《心脏及血管》
![小学科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的3.《心脏及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afbd6ec6b90d6c85ed3ac6a6.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3.《心脏和血管》精选教课设计3.一、教课目的1.能提出研究活动的大概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会查阅书及其余信息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建性的科技作品。
2.想知道,爱发问;尊敬凭证;愿意合作沟通;爱惜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认识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知道心脏的形状及地点;研究心跳与哪些要素相关。
二、教科书剖析本课继《食品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以后,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经过指引学生认识心脏、血管,丈量心跳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心脏、血管构成了人体巧妙高效的运输线路,把养分和氧气送到浑身各处,知道影响心跳的各样要素,认识心血管病的基本预防和保健知识。
活动准备:教科书以简短的文字提示了学生研究活动所需的资料:长胶管、漏斗、秒表等。
学生课前应采集相关怀脏和血管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制作简略听诊器的资料:剪刀、长胶管、漏斗等。
教师可准备相关怀血管方面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活动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
包含两个环节。
一是测试脉搏活动。
教科书展现一幅学生测试脉搏情形图,同时出示一个活动记录表。
依据表格的提示,指引学生主要测试人在静坐、稍微运动、强烈运动等状态下的脉搏。
二是研究脉搏产生的原由。
教科书由卡通提出问题:脉搏的跳动是谁惹起的?按“问题—假定—实验—结论”的过程进行。
资料卡表现出研究的结果,指引学生认识到脉搏的产生是由心脏跳动惹起的。
人在不同状态下,心脏跳动的快慢不同样,由此惹起脉搏的搏动也产生不同。
教师能够创建让学生运动、游戏的场景,让学生疏别做稍微的运动、强烈的运动,感觉在不同运状下的心跳,激学生提出“心跳的快慢是否是与运相关”的。
如何明心跳快慢究竟与什么相关?教要引学生拟订研究划,引学生比多种的状下心跳的快慢。
教倡导学生用脉搏的方法,也可用直接心跳的方法,在学生真致心跳的基上,填写好,教要学生充分的数据行比、,适提:“从中,你有什么?”学生通剖析、比,会:心跳快慢与人在不同的状下相关。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5ce433a8114431b90dd87f.png)
4.实验探究心脏的运动。
5.认识血管的分类。
6.学生自学有关心脏和血管作用的资料。
7.学生画出人体血液循环简图
通过课件、实物模型及模拟试验,学生充分感知心脏和血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老师的由扶到放,学生交流,共同探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聚光灯
课件出示心脏跳动的视频和音频
播放微视频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会走到学生跟前,拿起他的手腕,模拟中医诊脉的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教师谈话导入。
创设中医诊脉的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
课件
二、探究活动
认识心脏和血管的基本常识。
1.对血液循环的总体认识
2.认识心脏的形状和位置。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
学校
设者
学科(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章节
第一单元第三课《心脏和血管》
学时
1
年级
五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等方式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相关知识,亲身经历体验、查阅和整理信息等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认识心脏和血管及其作用,愿意合作交流,能从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3.学以致用,知道用知识保障健康,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是:知道心脏和血管的基本常识;教学难点是: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怎样保护它们。我计划充分运用微视频及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结合实物模型和实验探究,进行有效突破。
学习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自主研讨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所以本课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遵循学生的情感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发展完善自己。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心脏和血管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心脏和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3256cd0f172ded630a1cb673.png)
3、心脏和血管第一课时心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会查阅书及其他信息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想明白,爱提问,尊重证据;情愿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珍爱生、3、科学知识目标:了解心脏的作用及保健;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难点: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怀脏的资料、矿泉水瓶。
教师准备:模型挂图:人体内脏的半身立体模型,心脏图片,人的半身挂图。
分组器材:秒表、统计图表、水槽、听诊器、自制听诊器。
教师演示:课件(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图片,游戏规则、相关资料袋)教学过程描述:一、游戏引入1。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师:同学们,您们想不想做一个游戏呢?3、生:特别情愿做、4:师:好的、先让老师做一下示范:抱头下蹲。
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下蹲,做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感知一下您的身体上有哪些地方在跳动?下面请同学们做下蹲30个。
(这个时期的小孩们特别喜爱游戏和运动,用这种方式导入,同学们特别感兴趣,一下子就有了兴致。
)5、让学生汇报下蹲体验活动中,感受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在跳动?6。
生:呼吸急促,心跳明显加快。
6、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心脏(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一)认识心脏1、师:同学们,您们明白心脏是个什么模样?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心脏内剖面图)2。
让学生试着回答3。
师小结(课件展示):心脏的形状像个倒置的梨,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大。
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能够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4、师:看大屏幕,您能不能指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的位置?5。
《心脏和血管》五年级科学教案青岛版.docx
![《心脏和血管》五年级科学教案青岛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2c96495c850ad02df804142.png)
《心脏和血管》五年级科学教案青岛版《心脏和血管》五年级科学教案青岛版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在学习中主动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学会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2•过程与方法:学生进行探究了解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会制作简易听诊器的学习活动,提高动脑动手的科学学习能力,能设计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创新精神。
3•知识与技能: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珍爱生命,了解和掌握心脏和血管的作用以及保健方法,知道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路线。
二、教学重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以及保健方法,知道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路线的学习活动。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人体心脏和血管作用以及血液循环途径的认识学习活动。
四、教学准备课前搜集关于心脏和血管各个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制作简易听诊器的材料:漏斗、剪刀、长胶管等,医用听诊器。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 •在父母的帮助下,在手腕找到自己的脉搏。
测一测自己和父母的脉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
你有什么发现?2.什么是血管,血管分为哪几类?3•心脏在我们身体的哪里?大小如何?在下图中标出各个部分。
课题3:心脏和血管二)预习汇报。
1•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
2.预习汇报。
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三)【自主学习】1•在下图中标出人体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的部分结构名称,并用箭头标出血流方向。
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 :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课题3:心脏和血管2.心脏是怎样进行工作的?3.血管有什么作用?4.怎样注意心脏和血管的保健?5.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上述问题。
四)【自主学习展示】小组代表进行讲解。
鼓励学生作图,板书进行讲解。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
心脏和血管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4)
![心脏和血管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4)](https://img.taocdn.com/s3/m/64b836f033d4b14e85246856.png)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教学内容】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和血管器官的作用,明白血液循环,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2.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3.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4.意识到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明白一些生活常识,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及血液循环的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的测量脉搏,并探索脉搏与心脏的关系。
【教具、学具】秒表、塑料瓶、剪刀、水、长胶管、有关血管和心脏方面的文字、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会生病。
如果生病了怎么治疗的?打吊瓶的时候从哪儿输液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血管及相关知识。
板书:心脏和血管二、活动探究活动一:学生自学师出示学习提纲,生自读教材,自己先解决问题。
活动二:同位互学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同位两个互相探讨,共同解决。
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找,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怎样知道的。
活动三:学生汇报学生汇报自己已经解决的问题,师板书(血管)并出示分析相关的图文资料1、血管:管状构造遍布全身分类: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动脉血管:血液从心脏流出的血管,我们几乎用肉眼看不见动脉血管。
静脉血管: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我们身体上看到的蓝色血管就是静脉血管。
毛细血管:在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连接着许多比头发还细的血管。
2、心脏:(出示心脏外观图)生从位置、形状、大小、结构和工作几个方面来汇报。
(1)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师出示心脏位置图)生把手放在左胸的位置寻找心脏、初步感知心脏的跳动。
(2)形状像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3)大小如自已的拳头;(指导生握拳,认识自己心脏的大小)(4)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可以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
心脏和血管教案
![心脏和血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1e995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e.png)
心脏和血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能够理解血管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学生能够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模型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心血管健康。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健康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血液循环的途径。
2、教学难点心脏的工作原理。
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心脏和血管的模型、挂图。
2、相关的视频、动画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心血管疾病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心脏和血管健康的关注,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心脏和血管。
(二)新课讲授1、心脏的结构展示心脏的模型和挂图,让学生观察心脏的外形,指出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介绍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并说明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讲解心脏的瓣膜:房室瓣和动脉瓣,以及它们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2、心脏的功能讲述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处。
以动画的形式演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让学生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
3、血管的类型展示血管的图片,介绍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让学生观察三种血管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比较它们的差异。
4、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动脉:管壁厚、弹性大,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静脉:管壁薄、弹性小,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管径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薄,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5、血液循环的途径结合动画和图片,讲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心脏和血管青岛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心脏和血管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7aa7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b.png)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心脏和血管青岛版心脏和血管——人体重要器官的保卫者概述:心脏和血管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分,起到维持身体正常运转的关键作用。
本教案将以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内容中的《心脏和血管》为主题,介绍心脏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维护心脏和血管健康的方法。
第一节: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位于胸腔中的肌肉器官,它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为身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同时,心脏也起到收缩肌肉将血液推入动脉和舒张肌肉将血液吸入静脉的作用。
2.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管是连接心脏和全身各个部分的管道。
它们分为动脉和静脉两种。
动脉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从心脏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而静脉则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和器官输送回心脏。
第二节:心脏和血管的工作原理和过程1. 心脏的工作过程:心脏的工作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步骤:心房收缩、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和心室舒张。
在心脏收缩的过程中,血液被推入动脉。
在心脏舒张的过程中,心脏吸入静脉中的血液。
2. 血液的运输过程:血液从心脏被推入动脉,然后通过细分的动脉和毛细血管,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和器官。
接着,静脉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和器官收集起来,送回心脏,以便再次被泵送到全身。
第三节:维护心脏和血管健康的方法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是维护心脏和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
合理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低脂肪乳制品和健康脂肪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2. 运动:适度的运动对于心脏和血管的健康非常重要。
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3.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避免过度肥胖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降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4. 戒烟和限制饮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心脏和血管非常有害。
五年级科学《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ca0fe559eef8c75ebfb3a7.png)
第三课《心脏和血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心脏、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能够测量自己心跳和脉搏的次数;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与关系。
3.初步感知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流动;体会到运动会对身体带来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学生准备:手表、自制听诊器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初步体验,找找心脏和血管跳动(1)教师示范:原地跳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向老师一样原地跳,做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感知一下你的身体上有那些地方在跳动呢?(2)学生原地跳30下,学生汇报原地跳体验活动中,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你的身体上有那些地方在跳动呢(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心脏和血管(板课题)二、探究过程(一)心脏跳动1.师:你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在什么地方吗你能明确指一指吗2.师: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
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3. 你认为是什么在跳动呢你认为它怎样跳动的呢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学生回答4. 师:出示心脏模型;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和一个大鸡腿的重量差不多。
师:心脏的跳动主要是心脏上面的心肌不断的收缩和舒张造成的,请同学们伸出左手,握成一个小拳头,用力握紧,这就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再张开这就相当于心脏的舒张,正是这一收缩和舒张,使心脏里面的血液流出去,又流进来。
心跳就是由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人们常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明生命的结束。
的确,我们只要还有一口气,心脏就会跳动。
而且一个正常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
(二)脉搏1. 师: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血管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
我们把血管有节奏的博动叫做脉搏,我们那些地方可以摸到脉搏呢 (腕部(中医把脉的部位)、颈部、太阳穴等)。
五年级科学《3.心脏和血管》
![五年级科学《3.心脏和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de9ec9204b73f242336c5fe9.png)
心脏和血管课题:心脏和血管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8---9页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测量心跳和脉搏,认识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
并知道心脏和血管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2.使学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懂得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
并知道心脏和血管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难点: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懂得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1.猪的心脏、人的心脏模型图、干净抹布。
2.钟表、多媒体血液循环器官课件或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当我们在运动场上奔跑、做剧烈运动时,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还会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发言)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还会感到心跳明显加快。
(板书:心跳)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指导学生测量心跳次数。
(1)测量静坐时,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
①讲述:每时每刻我们的心都在跳动,请各位同学用右手掌平伸进胸部左侧,紧贴心脏的部位,有什么感觉?②学生实践,分别感觉。
③汇报感觉结果。
④讲述:请同学们测一下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
⑤学生测量。
(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⑥学生汇报结果:每分心跳大约65次、70次、75次……⑦小结:测得每分心跳60~100次,都属正常的。
(2)测量一般性运动及剧烈运动后,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
①谈话:当我们做一般性运动和做剧烈运动后,每分心跳的次数是不是和刚才测得一样呢?②学生活动:学生运动。
(学生蹦跳半分、1分,由教师统一计时)测量心跳次数。
(学生随即测量每分心跳的次数,由教师统一计时)汇报测量结果。
③小结:剧烈运动后,测得每分心跳的次数比静坐时每分心跳的次数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比较3次心跳数。
2.指导学生认识心跳的实质和人的血液循环器官。
(1)了解心跳的实质是什么?①阅读课本。
②学生汇报。
③师生小结:心跳实质上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2)认识心脏。
①谈话:为了使同学们对心脏有个清楚的了解,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猪的心脏,猪的心脏和人的心脏基本构造和形状差不多。
十分详细的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让我们的孩子更加聪明
![十分详细的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让我们的孩子更加聪明](https://img.taocdn.com/s3/m/cd28a3f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d.png)
❗️【提醒】本文为文章,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能说出心脏的位置2、理解血管是人体内各种物质运输的通道,体验血管的发胀和收缩的情况3、掌握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流动规律,知道为什么血液要循环4、学习如何保持健康的心脏和血管二、教学内容:1、心脏和血管的功能与作用(1)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能将氧合血和未氧合血分别运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2)血管则是人体内各种物质运输的通道,它们将氧合血和未氧合血自心脏向外输送,随后再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由组织和器官带回心脏。
2、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位置(1)心脏是一个大而厚实的肌肉,大致呈椭圆形,位于胸腔的中央稍稍向左侧。
(2)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动脉将氧合血从心脏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自各个组织和器官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起到连接动脉和静脉的作用,也是各种物质交换的场所。
3、心脏和血管的循环过程(1)心脏的循环过程:心脏的收缩会将氧合血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关键是心房和心室的协调工作。
(2)血管的循环过程:由于大部分的毛细血管是构成肺组织的,所以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会通过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4、心脏和血管的保健方法(1)多运动:可以保持心肌的健康,提高心肺功能。
(2)控制饮食:减少甜食、肥肉、腌制品等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鱼肉等健康食品。
(3)卫生习惯:保持身体清洁,勤洗手等卫生措施可以防止疾病传染。
(4)合理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控制情绪的波动等可以减轻压力,有助于维持心脏和血管的健康。
三、教学方法:1、板书法:要求孩子学会理解并画出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位置。
2、动手做法:组织孩子们制作一个可模拟心脏扑动和血液流动的模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心脏和血管的功能。
3、比较法:通过对健康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比较,让孩子们初步认识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问题或讲述让学生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基本概念。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6篇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6d5a8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5.png)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精选6篇(一)【教学目标】1. 知道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的位置,并理解心脏的主要功能。
2. 了解心脏与血管之间的关系,知道心脏是如何通过血管将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
3. 理解心脏和血管是构成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够描绘出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路径。
【教学内容】1. 心脏的位置和功能;2. 血管的种类和作用;3. 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路径。
【教学重点】1. 理解心脏的位置和功能;2. 理解不同种类的血管的作用及其在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性;3. 理解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路径。
【教学难点】1. 描绘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路径;2. 理解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人体器官,特别是呼吸系统。
二、呈现(10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张身体部位的图,在上面标出心脏的位置。
2. 与学生一起探讨和讨论心脏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心脏是一种肌肉,是人体的泵,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推向全身各个部位。
三、讲解(15分钟)1. 讲解血管的种类和作用,特别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和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静脉是黑色的,而动脉是红色的。
四、实践(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张图纸,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描绘出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路径。
学生可以以箭头、颜色等方式来表示血液的流动。
2. 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通过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和补充知识。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路径和血管的作用。
2. 提醒学生,保持心脏和血管的健康非常重要,要多运动、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延伸】1.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可以进一步在课后让学生进行有关心脏和血管的调查和研究,例如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资料,并撰写小论文或制作PPT进行展示。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b7af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07.png)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让学生掌握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2.教学难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吗?生:心脏。
师:没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心脏和血管。
2.学习心脏的位置和形态(1)引导学生观察心脏模型,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心脏模型,告诉我心脏在人体的哪个位置?生:心脏在胸腔的中央,稍偏左。
师:心脏的形状像什么?生:心脏的形状像桃子。
(2)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师:心脏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心脏的功能是泵血,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3.学习血管的种类和功能(1)引导学生观察血管模型,说出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血管模型,你能分辨出几种血管?生:我能分辨出三种血管,分别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这三种血管的功能。
生:动脉负责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静脉负责将全身各个部位的血液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负责进行物质交换。
(2)讲解血管的特点。
师:动脉壁厚,弹性好,压力大;静脉壁薄,弹性差,压力小;毛细血管壁最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有利于物质交换。
4.实验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证明血管的功能?(2)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3)教师指导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以及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收获。
生1:我学会了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生2:我了解了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生3:我知道了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模型、讲解、实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以及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2021年最新小学科学《心脏和血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完整版)
![2021年最新小学科学《心脏和血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e3ad51bceb19e8b9f6ba08.png)
心脏和血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心脏的位置、结构,感知心脏跳动使血液在我们的全身循环流动。
2.了解血管的种类和作用。
3.知道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过程与方法:1.能提出活动探究的大致思路,利用简单表格、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
2.会测量脉搏和心跳的次数。
3.通过对数据的比较,探究心跳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尊重证据,原意合作交流。
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与脉搏的规律。
教学难点: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的路径。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心脏和血管的有关资料。
教师准备: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听诊器、自制听诊器。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医自古有“望闻问切”四诊,其中的切诊也称把脉,是指把手指放在患者手腕的挠动脉处,感知患者的脉搏跳动。
你们有没有想过脉搏的跳动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心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心脏和血管。
(二)测一测我们的脉搏1.刚才我们提到了中医把脉,现在我们就来给自己把把脉,测一测自己的脉搏。
老师这里有秒表,计时一分钟,看看大家一分钟内脉搏跳多少下。
2.刚才我们测的是静坐状态下我们的脉搏跳动,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运动后的脉搏。
教师挑选4~6名同学,分两组,一组围绕教室快走3圈,另一组做背手跳,运动后记录学生的脉搏。
3.教师出示脉搏记录表,学生填表。
并提问:现在你们是不是对脉搏跳动的原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一个人不同状态静坐运动轻微运动剧烈运动脉搏跳动次数(1min)4.教师出示资料卡,进行总结: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跳会明显加快。
如果人体的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
不同的年龄的人,心跳会有不同。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三)找一找我们的心脏和血管1.你们知道心脏在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吗?摸一摸、听一听、找一找你们心脏的位置。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492129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4.png)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心脏的大小、位置、结构;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根据现象合理猜想,能够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珍爱生命,并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教学材料准备:1、模拟心跳实验材料:橡胶球、塑料瓶、塑料管、红色的水四种材料;2、多媒体课件;3、听诊器、心跳测试记录表、血液循环绘图板、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听诊器,教师问: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入本课研究主题:心脏和血管(板书:心脏和血管)2、学生交流关于心脏想知道的问题。
根据交流情况,引入下一环节:认识心脏。
【通过让学生思考听诊器的作用,引出心脏,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这样既直入主题、不浪费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自主探究,认识心脏。
1、想一想,猜一猜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先让学生猜测位置,在猜测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摸一摸,你的心脏在哪里?试着说一说它的样子。
课件出示心脏模型、位置。
师生交流总结: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部偏左。
伸出拳头在胸前比划一下自己心脏有多大。
【通过学生猜测,摸一摸,找出心脏的位置,最后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总结出心脏的位置、大小、形状。
学生在亲身感受中验证自己的猜想,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2、摸一摸、听一听对照着大屏幕,再找一找自己心脏的位置。
摸摸有什么感觉?学生自己摸摸心脏,感受心跳。
指导正确使用听诊器的方法:将听筒置于耳内,用有膜片的这端放到心脏的位置。
青岛版(六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3《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3《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9b8a1bf5335a8103d22034.png)
3.《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心脏和血管》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五年级下册《人体内部的秘密》单元的第三课时。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了解了我们的身体、身体需要的营养、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带领学生继续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教科书以简活的文字提示了学生探究活动所需要的材料:长胶管、漏斗、秒表等。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
活动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
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测试脉搏活动。
引导学生主要测试人在静止、轻微运动、制烈运动等状态下的脉搏。
二是探究脉搏产生的原因。
引导学生认识到脉搏的产生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
活动二:找-找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探究心脏的位置,了解心脏的形状、结构。
引导学生探寻心脏在人体中的位置。
二是认识血管的组成及在人体中的分布特点。
利用人体血管分布示意图观察,知道以心脏为中心,血管呈放射状发散向全身各处,越往身体末端,血管越密集,血管越细微,形成网络结构。
三是总结认识心脏和血管的统一性作用。
这一环节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是间接的,引导学生从课前搜集的大量资料中认识心脏和血管的有关知识。
第三部分自由活动。
首先通过心血管患者的图片,提示了高血压、心脏病、项脉硬化等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然后通过科学饮食,参加体育锻炼、拒绝烟酒等图片让学生明白: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元凶,因此要合理安排饮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二是“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
此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自由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
“测一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的心跳,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课外更多地关注心跳和血液循环方面的内容,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脏,血管,测量心跳等,使学生了解心脏、血管组成了人体奇妙高效的运输线路,把养分和氧气送到全身各处,知道影响心跳的各种因素,了解基本的心血管保健知识。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心脏和血管 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心脏和血管 青岛版(六年制)](https://img.taocdn.com/s3/m/8489be8efd0a79563c1e727a.png)
2、多媒体血液循环器官课件或挂图、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生谈话:当我们在运动场上奔跑、做剧烈运动时,你会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发言)
师: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还会感到心跳明显加快。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们的心脏和血管(板书:心脏和血管)
三、自由活动
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呢?
活动一:
1、师出示资料:据统计,2004年全球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有1700万人,相当于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冠心病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这一数字也在呈上升趋势。中国每年死于各种冠心病的人数估计超过100万。相关研究显示:1998年至2008年间,中国男性冠心病发病率较以往同期将增加26.1%,女性将增加19.0%。
汇报测量结果。(将三次结果填入第八页表)观察该表,你能找出什么规律?
小结:剧烈运动后,测得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静坐时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多,这是为什么呢?(阅读资料卡)
活动二、找一找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1)、认识心脏。
分组观察心脏模型。(提出观察要求:i)外形像什么?ii)有多大?iii)分为几个腔?)
师生小结:心脏外形像桃子,有自己的拳头大小,心脏具有强有力的肌肉。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3、心脏和血管
编委
审稿
使用人
使用时间
教材简析:
《心脏和血管》是继《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之后,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脏和血管,测量心跳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心脏和血管的作用。知道影响心跳的各种可能因素。了解心血管病的基本预防和保健知识。
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心脏和血管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会查阅书及其他信息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珍爱生。
3、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难点:
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听诊器、自制听诊器。
教师演示:课件(心脏与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图片,游戏规则、相关资料袋)教学过程描述:
一、游戏引入
初步体验,感受心脏和血管跳动
1、教师示范:抱头下蹲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下蹲,做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感知一下你的身体上有那些地方在跳动?
2、活动:学生做下蹲30个。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非常喜欢游戏和运动,用这种方式导入,同学们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有了兴致。
3、学生汇报下蹲体验活动中,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在跳动?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心脏和血管(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一)认识心脏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
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心脏内剖面图)
心脏的形状像个倒置的梨,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大。
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可以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
看大屏幕,你能不能指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的位置?(生到前面指。
)
意图: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隐藏于身体内部的心脏展示在学生面前,恰当“补白”,形象直观,清晰明了。
2、现在我和你们面对面,我的心脏相当于大屏幕上的心脏,那么我的左心房左心室在哪边?和你的方向一致吗?
这就相当于我们都举左手时,左手的方向是不是同一个方向?
3、那么心脏在人体的什么位置呢?你摸一摸你的心脏!(生摸)
师讲解: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部偏左。
再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想听吗?
4、师发听诊器:咱们用听诊器来听,没有轮到你的同学可以两个同学互相听。
【从一个简单的运动自然过度到探究活动。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
(学生活动)。
5、心脏跳动的声音和什么比较相似?学生回答脉搏。
就是说心脏跳动的情况和脉搏跳动的情况相似,有这一点我们我们可以推测出脉搏就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
我们身体中还有哪些部位也能感觉到脉搏?
小结:对啊,人体很多地方都能感觉到脉搏的存在。
6、提出问题:心脏为什么要跳,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7、学生实验:每个组的桌上都有一个盛满水的水槽和一个矿泉水瓶(展示实验材料:)将瓶子捏紧后松开,看到什么现象?
8、生汇报。
9、这种现象与什么有相似之处?
师(手势):心脏收缩,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将血液运回心脏。
我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师生一起手势表示)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用“类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心脏和血管作用,既直观形象又准确到位。
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像。
】
(二)认识血管
心脏的作用就是促进血液循环,也就是让血液在全身内循环流动,心脏靠什么把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去的呢?生回答血管。
课件展示心脏和血管的工作,师边展示边讲解:人的血管分三种,把血送出的是动脉,把血送回心脏的是静脉,连接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是毛细血管。
(三)测心跳
1、测脉搏。
你知道你自己的心脏每分钟跳多少次吗?我们在课堂上测一测吧。
怎么测啊?学生回答把脉。
今天我们就像中医那样来测手腕上的脉搏。
以测我们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当老师喊开始时,你就从一开始计数,当老师喊停时你就停止计数,然后把你测得的数据填在记录单的第一栏中,在测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安静。
一个人在一天或一生中,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一样吗?同学们每天在学校里会读书写字做运动,在这些活动中,你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一样吗?你认为
在我们唱完歌后,心脏跳动的次数是快还是慢?我们大家齐唱一首歌,再来测一测。
如果我们运动的再剧烈些,你认为会怎样?我们一起来跳兔子舞,因为我们跳舞后是要测脉搏的,所以当你跳完之后,要停在原地不动,马上做好测脉搏的准备好吗?
现在我们对我们测得的这三组数据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一组数据比一组数据要高。
这说明什么?
除了运动之外,你在什么情况下还感觉到心跳与平时不一样?
三、自由活动
心脏的保健:
1、如果血液循环停止了,人会怎么样?
如果血液循环停止了,人体各部分就得不到氧气和养分,它们产生的废物也不会被运走,人的生命就会结束。
由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对啊,很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课前你都搜集到了哪些有关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呢?你知道这些疾病都是因为什么引起的?(生交流)
3、那你认为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呢?
小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但是体育锻炼一定要适当,不要过量,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烟酒对心脏、血管伤害很大,烟能使血管硬化、血液循环不畅,过量饮酒能使心脏麻痹,甚至停止跳动。
少年儿童的心脏还在发育中,特别怕烟酒的伤害,千万不能吸烟饮酒。
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因为脂肪会沉积在血管内,使血管壁变厚、变脆,容易崩裂。
【学生对于怎样保护认识不是很全面,教师借助学生课下搜集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保护心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意识。
】
四、课后拓展。
1、关于心脏和血管,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展示自制听诊器):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介绍,这是我自制的听诊器,用它可以更清楚地听到心跳。
你想有一个吗?课后自己试着做一个,好吗?
【帮助学生总结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同时,通过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完善自我,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你还有什么问题?”将学生的探究兴趣延伸到课下。
】
体会与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抽象的知识寓于活动之中,本节课我设计了“抱头下蹲运动”、“摸心脏”、“捏矿泉水瓶”、“测脉搏”四个活动,以描述、感受、体验、等方式,充分探究事物的外部表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心脏和血管的工作过程。
这四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递进,融为一体。
“抱头下蹲动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学生通过这个游戏,初步感受到心脏的跳动,此活动创设了一种轻松有趣的探究情境,课的开始,学生就自然投入地进入了探究的氛围。
“摸心脏”活动虽然简单,但是可以让学生很快得知道心脏的位置。
“捏矿泉水瓶”游戏时。
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中,体验并感知到心脏工作的原理,学生的这种亲历体验,为后面理解心脏与血管的协调配合奠定了基础。
“测脉搏”是在小组内进行的,同学之间合作配合,通过数据的分析知道心脏在不同的情况下跳动的频率是不一样的,为下面梳理心脏的跳动次数与什么有关奠定了基础。
其次,通过课件展示,将心脏的剖面图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们直观的认识到了心脏的构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心脏和血管统的构造和作用这一抽象的知识轻松地掌握起来,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落实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附:
板书设计:
心脏和血管
心脏
学生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