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中外知名的教育家和他们的教育思想

中外知名的教育家和他们的教育思想

中外知名的教育家和他们的教育思想1.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一位儿童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幼儿园和学校。

蒙台梭利的核心观点是,儿童具有自主研究的天然欲望和能力。

她主张为儿童提供自由和开放的研究环境,让他们根据自身兴趣和节奏进行研究。

蒙台梭利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自律性、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对自然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 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约翰·杜威是美国的一位教育哲学家,也是进步教育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杜威强调教育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和民主进程。

杜威的教育思想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价值观。

他主张学生通过实践和个人经验来建构知识,提倡“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3. 经典教育家: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教育家和思想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以及塑造人的人格和品质。

他主张“教学相长”,认为教师应该通过言传身教来榜样学生,并倡导推崇仁爱、孝顺和忠诚的价值观。

4. 幼儿教育家:弗雷贝尔(Friedrich Fröbel)弗雷贝尔是德国的一位幼儿教育家,他被认为是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弗雷贝尔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强调幼儿园应该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探索的地方,让幼儿能够自由地发展身体、智力和情感。

5. 教育改革家:杜德莱尔(Paulo Freire)杜德莱尔是巴西的一位教育改革家和教育学家,他提出了“解放教育”(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的概念。

杜德莱尔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解放个体和社会的力量,而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1. 孔子(公元前551 —前479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

他" 有教无类" 的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思想。

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

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

后人就简称为" 因材施教" 。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

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

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

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

他最注意" 行" ,提倡"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 。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 过则勿惮改" 的名言。

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磨而不磷" ," 涅而不缁"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宁死善道" ,在必要时宁愿" 杀身以成仁" ,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中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说课材料

中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说课材料

中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中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一、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孔子(公元前 551 —前 479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他提出了 " 有教无类 "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

他 " 有教无类 " 的理论基础,是 "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

更可贵的是他的 " 庶、富、教 " 思想。

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

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 。

后人就简称为 " 因材施教 " 。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

他说: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

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他说: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

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

他最注意 " 行 " ,提倡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 " 耻其言而过其行 " 。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 听其言而观其行 " 。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 " 过则勿惮改 " 的名言。

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 磨而不磷 " , " 涅而不缁 " ,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 宁死善道 " ,在必要时宁愿 " 杀身以成仁 " ,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孔丘的教育思想德育论思想: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

教学论思想: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学以致用;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教师论思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孟柯的教育思想德育论思想:尚志养气;反求诸已;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教学论思想: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

韩愈的教育思想教师论: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教师的标准: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

3、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

教学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朱熹的教育思想德育论主张:立志;主敬;存养;省察。

教学论思想1、朱熹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析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2、教学原则方法:自动和适时的启发;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教人有序不可取等;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销行以为知为了贯彻他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

1、静处体悟2、事上磨炼3、省察克治“顺导性情”的童蒙教育论1、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2、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3、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上,王守仁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与“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军国民教育2、实利主义教育3、公民道德教育4、世界观教育5、美感教育“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的思想: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活教育”的思想体系1、“活教育”的目的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2014-03-01 19:14:04)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学记》:专谈教育,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教学相长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是克鲁普斯卡娅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美德即知识他的思想体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第一次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佩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学心理化赫尔巴特: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简答:数学教育中应该进行德育吗?(1)教书育人(2)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梅伊曼和拉伊(两伊):反对赫尔巴特的研究方法,提出实验教育学(1879年冯特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是心理学的标志)泰勒:课程编制模式,目标模式,泰勒模式布鲁姆:三层目标即知识、情感、动作技能知识分为六类: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1)人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度过一生,这种观念正在迅速地消失,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2)学生的变化需要教师终身学习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提出学科结构理论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

著名教育家及其著作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著名教育家及其著作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著名教育家及其著作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著名教育家及其著作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学记》战国晚期乐正克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主张: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教育的重要性2、“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教育与政治的关系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式教育4、“学不躐等”教学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孔子《论语》“有教无类”教育目的:培养“贤人”“君子”继承西周“六艺”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思想/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墨翟“兼爱”“非攻”掌握文史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习传实用技术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之父”1632《大教学论》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观点:1)教育原则-遵循人的自然发展首次提出并论证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自觉性等2)教学制度-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及教学的原则、方法3)教学思想-“泛智教育”4)教学内容-规定百科全书式课程《爱弥儿》教育观:自然教育与儿童本位裴斯泰洛奇(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定人”主要思想:1)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2)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3)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洛克主要思想:1)提出“白板说”2)主张绅士教育《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主要观点:1)伦理学与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科学教育学基础2)教师的中心地位三中心论:教师/教材/课堂中心3)四阶段教学: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比较应用(齐勒)4)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5)教育目的:培养良好社会公民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主要观点:1.新三中心论:儿童/活动/经验中心 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3.“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4.学校即社会5.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 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问题-验证这个假设陶行知“人民教育家”生活教育理论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克鲁普斯娅卡《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凯洛夫《教育学》对我国初期教育有广泛影响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得到一般发展布鲁纳(美)《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教学法主张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创造力瓦根因舍《范例教学原理》创立范例教学理论能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目的:促使学生独立学习皮亚杰(瑞士)《教育科学与儿童学》教学目的:发展学生智力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全面和谐思想“活的教育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目标: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掌握理论: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1. 孔子(公元前551 —前479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

他" 有教无类" 的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思想。

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

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

后人就简称为" 因材施教" 。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

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

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

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

他最注意" 行" ,提倡"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 。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 过则勿惮改" 的名言。

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磨而不磷" ," 涅而不缁"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宁死善道" ,在必要时宁愿" 杀身以成仁" ,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2014-03-01 19:14:04)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学记》:专谈教育,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教学相长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是克鲁普斯卡娅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美德即知识他的思想体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第一次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佩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学心理化赫尔巴特: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简答:数学教育中应该进行德育吗?(1)教书育人(2)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梅伊曼和拉伊(两伊):反对赫尔巴特的研究方法,提出实验教育学(1879年冯特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是心理学的标志)泰勒:课程编制模式,目标模式,泰勒模式布鲁姆:三层目标即知识、情感、动作技能知识分为六类: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1)人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度过一生,这种观念正在迅速地消失,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2)学生的变化需要教师终身学习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提出学科结构理论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

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孔丘的教育思想德育论思想: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

教学论思想: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学以致用;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教师论思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孟柯的教育思想德育论思想:尚志养气;反求诸已;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教学论思想: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

韩愈的教育思想教师论: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教师的标准: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

3、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

教学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朱熹的教育思想德育论主张:立志;主敬;存养;省察。

教学论思想1、朱熹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析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2、教学原则方法:自动和适时的启发;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教人有序不可取等;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销行以为知为了贯彻他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

1、静处体悟2、事上磨炼3、省察克治“顺导性情”的童蒙教育论1、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2、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3、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上,王守仁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与“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军国民教育2、实利主义教育3、公民道德教育4、世界观教育5、美感教育“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的思想: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活教育”的思想体系1、“活教育”的目的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中西方主要教育家及教育思想整理

中西方主要教育家及教育思想整理

中西方主要教育家及教育思想(一)一、孔子教育作用:庶、富、教(教育与经济关系);性相近,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人当终身不断受教育。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学而优则仕--学习是做官的途径)。

教学内容:六艺、道德教育两方面。

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偏重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首倡)启发诱导(最早)、学思行结合、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由博返约。

道德教育:仁(准则)礼(规范)为核心内容。

立志克記.力行、中庸、内省、改过等原则和方法。

论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爱学生,教学相长,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温故知新。

二、孟子教育作用:性善论(四端),社会作用(治国治民不可缺少因素,得民心有效手段),对个人(求放心、存心养性)。

教育目的: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高尚气节,浩然之气。

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的方法。

论教学:遵循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内省说)。

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等原则与方法。

三、荀子教育作用:性恶论(性伪之分),作用在---化性起伪(环境、教育、个体努力共同作用)。

教育目的:大儒为理想目标。

以德才兼备、言行并重为标准。

儒者(俗、雅、大儒)。

教育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尤重礼乐。

教与学:学习过程为“闻见知(兼陈万物而中悬衡、虛壹而静)行“四环节。

师道观:尊师作为国家兴衰和法制存废的标志,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师云亦云)。

四、墨家教育作用:素丝说---人人都应该学习和接受教育(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教育目标:兼士。

三条标准--博乎道术(知识技能)、辩乎言谈(思维论辩)、厚乎德行。

教育内容: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三表)为特色。

三表---有本之者(历史经验与知识)、有原之者(据民众经历)、有用之者(实践中检验)教育方法:主动、创造、实践(言必信行必果)、量力(首提)。

中外著名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中外著名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中外着名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一、孔子:在教育思想上(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用,由博返约);在道德教育上(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二、孟子:道德教育的原则(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改过迁善、刻苦锻炼);教学原则(自求自得、专心有恒、启发引导、循序渐进)。

三、荀子:首倡性恶论,他认为做教师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有尊严有威信;(二)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尚的信仰;(三)能循序渐进、不凌不乱地进行教学;(四)能了解精细的道理,而且能加以发挥。

此外,要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学问。

四、徐特立:关于思想教育,徐特立在他的教育论着中主要谈了三个方面:一、基本观点教育。

他说:" 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贯彻到学校各科课程和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

" 二、道德教育的内容要以“五爱”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

三、纪律教育。

他认为必须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反对体罚。

他指出,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品质修养," 教师要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是教行为的。

"五、陶行知:其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是由"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 教学做合一" 三大部分构成。

"教育思想的三个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六、蔡元培: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文科和理科相通。

七、苏格拉底:第一个提倡用问答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后世启发式教学法的先导。

“苏格拉底法”:相互答问、交相争辩的方法,诱导交谈者从自己的暗示中得出他认为正确的答案。

“我不是授人以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所以,人们也称" 苏格拉底法" 为" 产婆术" 。

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一、中国教育家1.孔丘的教育思想(1)“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2)“庶、富、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育的社会作用);(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的个体发展作用;(4)“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和有教无类的作用;(5)“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及其历史意义;(6)教学内容:“六艺”。

其中他特别注重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特点在于偏重文事,偏重社会人事,忽视了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传播,鄙视生产劳动的知识技能。

(7)教学方法:①学--思--行并重②因材施教③启发诱导(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8)道德教育:①以“仁”为核心,“仁”(内发)和“礼”(外烁)为主要内容;②道德教育原则(立志、克己、力行、中庸、自省、改过)(9)论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爱学生;以身作则;教学相长;2.孟轲的教育思想(1)“性善论”与教育作用:“四善端”(恻隐之心为仁之端,羞恶之心为义之端,恭敬之心为礼之端,是非之心为智之端),教育的作用在于“求放心”;(2)“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3)“大丈夫”的人格理想:“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4)道德修养的方法: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已(5)教学方法:深造自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专心致志3.荀况的教育思想(1)“六经传人”、先秦儒家学派之集大成者;(2)“性恶论”:“性伪之分”说明教育的必要性,“性伪之合”说明教育的可能性,教育作用在于“化性起伪”;(3)以“大儒”为培养目标: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层次为“贤能之士”,理想层次在于培养“圣人”,把当时的儒者分为几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4)以儒经为教学内容:以《礼》为重点;(5)“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出“虚一而静”的学习心理状态;(6)论教师:维护教师尊严和学术统一,“天地君亲师”的观点即出自《荀子·礼论》。

【精品】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82

【精品】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82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教育学萌芽时期:★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丘,在《论语》中大量保留了他的教育思想,如,他主张“学而优则仕”、“有教无类”、“性相近,习相远”等。

★《礼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论,倡导启发教学,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逊、摩”,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

如《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开而弗达”,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但不能生拉硬拽,要给学生压力但不能让学生压抑,要点拨学生,但不要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可谓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真经”。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总结了希腊、罗马时期培养雄辩家的经验,要求用爱,而不是体罚来教育学生,用学校教育取代家庭教育,用集体教育取代个别教育。

教育学形成时期:★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家,他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1632年)是迄今为止,论述教学原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他规划了近现代教育的最好蓝图,并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为此他设计了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设计了具有实在可行性的班级教学制度,并要求教学要贯彻主动性原则、直观原则、快乐原则和彻底原则。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1762年出版了《爱弥儿,或论教育》,被称为“儿童教育宪章”,大大激发了后人探索研究教育科学的积极性。

★赫尔巴特,德国教授,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科学诞生的标志。

他主张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也应当独立并为教育学提供方法,他还把人的认识堪称是观念的引发、联合、统合和排异的过程,他把人的心灵状态首先分为“专心”和“审思”两个阶段,再细分为“注意”、“期待”、“联想”、“行动”四个形式阶段。

后来他的弟子把“明了”改成“预备”、“提示”两个步骤,使得教学的形式阶段演变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五段教学法”。

教育学的深化和多样化发展时期:★乌申报斯基,俄国,《人是教育的对象》,强调人的文化性和民族性。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1. 孔子(公元前551 —前479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

他" 有教无类" 的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思想。

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

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

后人就简称为" 因材施教" 。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

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

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

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

他最注意" 行" ,提倡"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 。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 过则勿惮改" 的名言。

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磨而不磷" ," 涅而不缁"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宁死善道" ,在必要时宁愿" 杀身以成仁" ,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思想

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思想

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思想•相关推荐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思想教育家是实践教育的杰出人士。

教育家与教育学家是不同的,对于研究教育的杰出人物才被称为教育学家。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思想,希望能帮助到您。

孔丘的教育思想德育论思想: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

教学论思想: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学以致用;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教师论思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孟柯的教育思想德育论思想:尚志养气;反求诸已;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教学论思想: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

韩愈的教育思想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教师的标准: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

3、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

教学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朱熹的教育思想德育论主张:立志;主敬;存养;省察。

教学论思想1、朱熹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析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2、教学原则方法:自动和适时的启发;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教人有序不可取等;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销行以为知为了贯彻他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

1、静处体悟2、事上磨炼3、省察克治“顺导性情”的童蒙教育论1、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2、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3、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上,王守仁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与“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军国民教育2、实利主义教育3、公民道德教育4、世界观教育5、美感教育“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的思想: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活教育”的思想体系1、“活教育”的目的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考研 中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完整版

考研 中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完整版

中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一)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课程论:“美德即知识”。

2、苏格拉底方法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德、智、美和谐发展:首先训练其身体,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核心。

三、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约公元35年-100年)是古代罗马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著有《雄辩术原理》。

重视幼儿教育。

强调保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说话准确的人,因为她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

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在他看来,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养成冷淡、自夸和羞怯的习性。

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倡导因材施教,主张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坚决反对体罚。

四、蒙田的教育思想蒙田(1533-1592),法国作家和教育思想家,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是《散文集》。

培养判断力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也是全部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

蒙田提出的教学方法具体有,1、不要死记硬背。

“即便我们的肚子装满了肉,如果没有消化,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它不转变为我们的东西,如果不给我们营养,增强我们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处呢?”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

“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不到什么东西。

”3、不要只学书本知识。

“把世界作为书房。

”4、要因材施教。

如果“采取同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6、多练习。

“不要孩子多背诵功课,而是要他行动。

他应该在行动中复习功课。

”7、培养儿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孔丘的教育思想德育论思想:立志有恒;克已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

教学论思想: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学以致用;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教师论思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孟柯的教育思想德育论思想:尚志养气;反求诸已;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教学论思想: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

愈的教育思想教师论: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教师的标准: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

3、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

教学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朱熹的教育思想德育论主:立志;主敬;存养;省察。

教学论思想1、朱熹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析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2、教学原则方法:自动和适时的启发;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教人有序不可取等;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销行以为知为了贯彻他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

1、静处体悟2、事上磨炼3、省察克治“顺导性情”的童蒙教育论1、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2、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3、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在教学容上,王守仁主给儿童以“歌诗”、“习礼”与“读书”三方面的教育,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军国民教育2、实利主义教育3、公民道德教育4、世界观教育5、美感教育“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的思想: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鹤琴的教育思想“活教育”的思想体系1、“活教育”的目的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1. 孔子(公元前 551 —前 479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

他“ 有教无类“ 的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思想。

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

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

后人就简称为“ 因材施教“ 。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

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

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

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

他最注意“ 行“ ,提倡“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 。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 过则勿惮改“ 的名言。

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磨而不磷“ ,“ 涅而不缁“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宁死善道“ ,在必要时宁愿“ 杀身以成仁“ ,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这说明孔子把意志性格的锻炼已经提到为道德献身的高度。

2. 孟子(约公元前 372 —前 289 )孟子名轲,是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 孔孟之道“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1. 孔子(公元前 551 —前 479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

他“ 有教无类“ 的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思想。

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

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

后人就简称为“ 因材施教“ 。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

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

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

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

他最注意“ 行“ ,提倡“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 。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 过则勿惮改“ 的名言。

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磨而不磷“ ,“ 涅而不缁“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宁死善道“ ,在必要时宁愿“ 杀身以成仁“ ,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这说明孔子把意志性格的锻炼已经提到为道德献身的高度。

2. 孟子(约公元前 372 —前 289 )孟子名轲,是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 孔孟之道“ 。

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 性善“ 论。

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

另外,孟子认为同物则同类,同类则同性,提出了“ 圣人与我同类者“ 、“ 人皆可以为尧舜“ 的智力平等的思想。

孟子从他的政治思想和“ 性善“ 论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 明人伦“ 的“ 治人“ 的“ 劳心者“ 。

他又以城郭、军队、土地、财物和教育相比,如城郭不完整,军队不多,军器不精,“ 非国之灾“ ;田野未开垦缺乏财物,“ 非国之害“ ;但若“ 无学“ ,则国“ 丧无日矣“ 。

可见,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 教亦多术“ 的原则,实行五种教育方式:①对学习好的,“ 如时雨而化之“ (即如雨露润泽草木一般);②对德行好的,就注意他的德行培养;③对天资较高的,使之成为通达之才;④对一般的,采取“ 答问“ 法,以释疑解惑;⑤对于不能登门受业的,使他自学成材。

在德育过程和原则上,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先从志于善开始,能分辨善恶,为善不为恶,应以不能为善为耻。

他说:“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

他还以为不以落后为耻的人将永远落后。

“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其次,孟子非常重视改过迁善,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

他主张“ 见善则迁“ ,“ 闻过则喜“ ,并且“ 与人为善“ 。

他以为一个人能不固执己见,以从人之善为乐,才能把自己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最后,孟子特别强调意志性格的锻炼。

他以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受锻炼,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

他说:“ 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他以为一个“ 大丈夫“ ,应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 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孟子也知道生命可贵,“ 生我所欲“ ,但在必要时应该“ 舍生取义“ 。

这与孔子的“ 杀身成仁“ 是一致的。

3. 朱熹( 1130 — 1200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

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学子“ 变化气质“ ,他制定了《童蒙须知》、《程蒙学则》和《训蒙诗》等,作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则。

他认为只有从小打下基础,学成技能,长大以后才能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在小学的基础上,他还主张对学子进行高深的教育,即大学。

朱熹认为小学的特点是以事教,即“ 学其事“ ,教之以礼、乐、射、御、书、教及孝、悌、忠、信之事。

大学的特点是以理教,晓之以致知格物及教悌之理。

重视教学与读书方法,是朱熹教育思想的又一特点。

他首先注重学习目的教育,认为一个人要求学,必须先“ 立志“ ,“ 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

教师教学要“ 专一“ ,不可间断。

教学中他注意穷理与笃行。

穷理就是从理论上认真研究学问,“ 在即物以穷其理,理穷而后能尽其知“ ;笃行就是“ 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 的实践功夫。

穷理与笃行并提,就是知行结合。

在教学中,他首倡循序渐进与熟读精思。

主张教人有序,反复学习和学思相结合。

他说:“ 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耳“ 。

朱熹还明确提出教师的任务是指引学生读书。

他强调为学要靠主观努力。

教师“ 只做得个引路的人“ 。

“ 指引者,师之功也。

“ 这正是教师的责任所在。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他主张严格要求,明细规定,多从积极方面教导,少从消极方面防止。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

4. 王守仁( 1472 — 1528 )王守仁是明中叶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他主张从“ 致良知“ 入手,通过教育,把个人的私欲灭掉,保存各人固有的天理“ 良知“ ,养成封建道德品性。

教育就是要陶冶人格。

“ 操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

“王守仁从“ 致良知“ 出发,在教学原则上提出许多值得重视的见解:①重视躬行实践。

认为真知必须行,应在行动中学习,以求真知;②重视独立思考。

认为教学是要引导学者“ 各得其心“ ,学习贵于“ 自求““ 自得“ ,学问要旁人“ 点化“ 不如自己解化“ ;③主张循序渐进。

他认为学习必须“ 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④主张因材施教。

认为教师教人如医生治病,要辨症施治,“ 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病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 。

5. 蔡元培 (1868—1940)蔡元培是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

他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

他提出了“ 五育”(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 并举的教育方针和“ 尚自然” 、“ 展个性” 的儿童教育主张。

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

他是我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 美育的专题” 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 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

” 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6. 梁启超( 1873 — 1929 )梁启超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

“ 中国之衰乱由于教之未善。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

条理万条,皆归本于学校。

“ 他曾著《新民说》,认为“ 变法“ 必先“ 变人“ ,“ 变人“ 必须“ 育才“ ,“ 育才“ 就是教育。

这种把办教育看作是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关键的主张,虽然对教育的作用估价过高,但其重视教育这一点却是可取的。

他在《论教育定宗旨》中,指出人类与动植物的不同,就在于做事有目的,办教育更不能没有目的。

康有为虽曾提出培养人才,开发民智,而梁启超认为这还不够,教育还要有正确的目的。

这是他独特的贡献。

他认为培养只图升官发财的官僚、汉奸之才这样的教育目的有害无害,是错误的。

正确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新民。

他反对个人主义的教育目的,提出培养人才要有国家观念,这种思想在当时曾大放光辉。

7. 徐特立( 1877 — 1968 )徐特立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教育家。

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活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卓越的教育实践家,其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

延安时期,他根据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教育总方针,提出:要研究科学,培养科技人才。

“ 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迫切需要知识分子“ 。

他注重自然科学的教育和自然科学人才的培养。

重视教学方法。

他主张,要给大众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给已有的知识。

他还指出:“ 我们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者,只会接受书本子上的现成知识还不够,还需要能够发现新知识。

那就更需要从手脑并用的劳动中,改造事物,分析事物,综合事物,才能得出关于事物的一些新知识。

“ 他主张“ 灵活使用课本“ ,反对把“ 课本神圣化,使学生都不用脑“ ,如果“ 师生都成为课本的审查者和编辑者“ ,“ 学习的成就就必然是可惊的“ 。

此外,他还很注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学相长、启发式教学、少而精等。

关于思想教育,徐特立在教育论著中主要谈了三个方面:①基本观点教育。

他说:“ 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贯彻到学校各科课程和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

“ ②道德教育的内容要以“ ; 五爱”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

③纪律教育。

他认为须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反对体罚。

他指出,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品质修养,“ 教师要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是教行为的。

“8. 鲁迅( 1881 — 1936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

鲁迅极其重视科学知识。

他指出:“ 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

“ 鲁迅主张搞文科的也要学自然科学。

鲁迅把中华的复兴、民族的自强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战士,向旧社会的恶势力作韧性战斗,求得自身的彻底解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