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2.2.1《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学案2 中图版必修3
学案-第一节 群落的基本特征和结构(配中图版)
第一节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一、学习目标1.描述群落的基本特征。
2.举例说明群落的结构。
二、重难点分析群落的概念、结构及影响因素。
三、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生物群落(1)概念:在一定_______内,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各个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规律的_______,称为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2)群落的基本特征:①物种的多样性:群落中包含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各种生物,群落的_______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②物种的相对数量:群落中物种的相对数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采用种群的_______,也可采用含有某种生物的_______占总样方的百分数这一频度指标来测定物种间的相对数量。
③优势种:群落中决定群落_______的物种叫做优势种。
④生长型:根据植物的_______分成的不同类群。
群落的外貌往往是由_______的生长型决定的。
⑤营养结构: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决定了群落中物种的_______及其变化。
答案:(1)时间集合体(2)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组成密度指标样方外貌和结构可见结构优势种相对数量2.群落的结构(1)概念:群落结构是群落中相互作用的种群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包括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结构:①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_______现象。
植物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苔藓植物等层次分布,动物会因栖息地的不同而分布在不同层次,一般来讲,群落的_______越明显、_______越多,群落中的_______也就越多。
②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群落在_______方向的配置状况。
③时间节律: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很多环境因子有明显的时间节律(如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受这些因子的影响,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也随时间序列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3)生态位:群落中每个种群与其他种群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上都存在着相对位置和机能关系,这就是生态位。
2021-2022高二生物中图版必修三课后作业:2.2.1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Word版含解析
其次章 群落的稳态与调整第一节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一、非标准1.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 A.西双版纳的全部热带雨林生物 B.青藏高原上的全部高山苔原生物 C.海南岛清澜港爱护区的全部红树林生物 D.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解析:群落是指肯定区域全部生物的集合,D 项仅指红松一种生物,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属于种群,不属于群落。
答案:D2.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都受到四周其他生物的影响。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在下列4个养分关系图中与右图所示的种间关系最符合的是( )解析:题曲线图中,生物乙的种群数量随着生物甲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甲、乙之间为捕食关系,且生物乙捕食生物甲。
各选项中只有D 项表示捕食关系。
答案:D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解析:精确 把握四种种间关系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有共同的生活资源,如食物、空间等。
A 项中田鼠和杂草是捕食关系。
B 项中豌豆和杂草对光、水、肥、空间等资源形成竞争关系。
C 项中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
D 项中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是寄生关系。
答案:B4.异湾藻是常见单细胞赤潮藻类,科研人员为争辩大型海藻对异湾藻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将异湾藻与三种大型海藻分别混合培育于适宜的条件下,每天测量异湾藻数量变化,结果如下。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天数 开头时 第一天 其次天 第三天 第四天A.对比组为相同条件下异湾藻单独培育B.表中数值为异湾藻种群密度C.异湾藻和鸭毛藻为互利共生关系D.孔石莼和缘管浒苔对异湾藻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解析:从表格可知,三种大型藻类分别和异湾藻混合培育,则对比组应当是异湾藻单独培育。
三种大型海藻和异湾藻之间都是竞争关系,只是前两种大型海藻生存力量更强,排斥了异湾藻,所以异湾藻数量越来越少,而鸭毛藻在和异湾藻竞争中失败,异湾藻数量越来越多。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教学设计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阐述群落的概念,列举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理解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能够体会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
(2)群落的基本特征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种间关系的类型及特点。
(2)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森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各种生物,提问:“在这片森林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生物共同构成的整体又有哪些特点呢?”从而引出群落的概念,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1、群落的概念结合实例,讲解群落的定义: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强调群落是由多个种群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一个群落,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然后,讲解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如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3、群落的物种组成(1)展示不同群落的图片,如草原群落、森林群落、池塘群落等,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物种丰富度。
(2)讲解物种丰富度的概念,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介绍衡量物种丰富度的常用指标,如物种的种类、个体数量等。
(3)组织学生讨论: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4、种间关系(1)通过展示具体的生物实例,如草原上的羊和草、蜜蜂和花朵、蛔虫和人体等,讲解种间关系的类型,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3节《群落的结构》word教案二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3节《群落的结构》word教案
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要求能够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特点
能力方面:通过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的研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哲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群落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引导与学生归纳相结合
四、教学设计思路
五、教学实施的程序
知识回忆:
1、下列生物能组成一个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C.一片森林中全部的大山雀
D.两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2、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生命系统要紧研究哪些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概念
一.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不同群落的重要差别
2、丰富度
科学家研究发觉,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三、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
注意: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植物的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垂直结构(分层)
空间结构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有关水平结构
2、水平结构的阻碍因素:。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一、教学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课时安排1四、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
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
2.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
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板书〗第三节群落的的结构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学生活动〗阅读P71。
〖板书〗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三、种间关系〖学生活动〗阅读P72倒数第一段到P73,完成资料分析的“讨论”。
〖提示〗1.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
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
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
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二章 群落的稳态与调节 2.2.1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第二章群落的稳态与调节2.2.1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第3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第二章群落的稳态与调节2.2.1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第3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第二章群落的稳态与调节2.2.1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第3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1节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是在前面刚学了种群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是承上启下之篇,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来研究生命,不断丰富对自然界生命系统的多层次性的认识。
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必须把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看作一个整体,那么群落有什么样的特征呢?研究这些特征具有什么意义呢?教学目标:1。
理解群落的结构特征2。
理解群落的结构3.了解群落的演替过程、影响因素和结果教学重点:群落的特征与结构教学难点:群落的特征与结构教学过程:课前提问:老师:种群的概念要点?学生: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构成、全部个体老师:种群的特征包括?学生: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老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一定的区域内,由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就形成了种群,那么由不同的种群又会形成什么呢?学生:群落一群落的基本特征:1 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个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规律的集合体。
群落概念的三个要点1.一定区域2.相互联系3.全部生物老师:同学们看下图01老师:这个草原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学生:略老师:图中把该群落中所有的生物都表示出来了吗?学生:没有,至少还有微生物(板书)特征一:物种多样性老师:草原上各种群数量,密度相同吗?学生:当然不同(板书)特征二:物种相对数量老师:群落中少数物种能够凭借自己的大小、数量和生命力对群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物种就是群落的优势种.(板书)特征三:群落的优势种老师: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分成不同的类型称为生长型,如乔木、灌木。
中图版必修三第2单元第2章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学案
第二章群落的稳态与调节第一节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r------------------- 学习目标导航------------------------1 •说明群落的基本特征。
2•描述群落的结构。
(重点)------ ◊自主认知。
-----------1•群落的概念与基本特征(1)群落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各个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规律的集合体。
(2)群落的基本特征①物种的多样性:群落中包含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②物种的相对数量:群落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采用种群的密度指标,也可以采用含有某种生物的样方占总样方的百分数这一频度指标来测定物种间的相对数量。
③优势种:群落中决定群落外貌和结构的物种叫做优势种。
④生长型: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分成的不同类群。
群落的外貌往往是由优势种的生长型决定的。
⑤营养结构: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存在着一定的营养关系,这种营养关系决定了群落中物种的相对数量及其变化。
2•群落的结构(1)形成原因群落结构是群落中相互作用的种群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
⑵类型包括群落的外貌与生长型、空间结构和时间节律。
①空间结构i.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
ii.水平结构:群落在水平方向的配置状况。
②时间节律:光、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子的时间节律,使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也随时间序列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③生态位i .概念:群落中每个种群与其他种群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上都存在的相对位置和机能关系。
ii.生态位越相似的物种,竞争越激烈,选择压力也越大。
激烈竞争的结果,可能使其中一个物种趋于灭绝,更多的情况是通过自然选择,生态位发生了分化,从而减少或排除了竞争,使它们共存下来。
----- O核临'突破o ------[合作探讨]探讨1尝试用曲线表示海拔高度与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提示:探讨2 :某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有同学认为该现象表明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该同学的推论是否正确?提示:不正确。
2.2.1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每课一练(中图版必修3) (1)
2.2.1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每课一练(中图版必修3)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分别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A.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与全部鸟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响尾蛇与全部植物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油松【解析】蛇、鸟都是一类生物的总称,如蛇包括眼镜蛇、蝮蛇、响尾蛇等,鸟包括喜鹊、麻雀等。
森林中的全部植物不能构成群落,未包括森林中的其他生物,如动物、微生物等。
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为同一种鱼,全部生物属于群落。
【答案】 A2.下列不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A.种群种类的多少B.种群密度的大小C.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和劣势种群D.种群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解析】A、C、D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种群密度为种群最基本的特征,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答案】 B3.区分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是()A.群落的物种组成B.物种的相对数量C.优势种D.生长型【解析】群落中包含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
在研究群落时,首先应当识别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答案】 A4.(2013·江门期末)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解析】动物的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食物的分布。
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有关,阳生植物分布在上层,阴生植物分布在底层,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植物的分层及其栖息方式和食物来源有关。
【答案】 D5.(2012·上海高考)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解析】A和B中皆有3个物种,C和D中都是4个物种,D中4个物种分布较均匀。
物种数一定的总体中,物种数量分布越均匀物种多样性越高,所以D中的物种多样性最高。
中图版生物必修3第一节群落的大体特点与结构word学案
第一节群落的大体特点与结构一、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5.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硕度的研究二、知识结构:一、概念同一内聚集在必然中各各类群的集合,叫做群落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组成、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等,这些也就组成了群落的结构。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例题分析:右图表示从南极(90o S)通过赤道(0o)到北极(90o 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转变趋向。
试分析说明: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如何变化的?这表明某地域群落物种的多少要紧取决于哪些因素?2.①从分子水平看,物种多样性的全然缘故是。
②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物种具有多样性,是由于的结果。
3.试推断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转变的趋向是什么4.上述示例表明,环境因素阻碍种群的丰硕度,什么是丰硕度?5.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要紧特点,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我国新疆北部丛林和南方丛林的要紧不同吗?物种的丰硕度:四、种间关系资料分析:提出问题:1.如何说明资料1中显现的实验结果?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形,你能发觉什么规律?3.如何据图形判定捕食、竞争的关系?规律又有哪些?一、捕食二、竞争3、寄生4、互利共生五、群落的空间结构一、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现象。
二、水平结构三、典型例题例1、下列判定正确的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托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为S型增加,其增加受本身密度制约D.b为J型增加,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解析依照题意,种群a随着时刻的延续,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达到K值时趋于平稳,呈现出“S”型增加曲线。
之因此不能无穷增加,主若是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种内斗争加重而致。
高中生物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素材1 中图版必修3
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与种群一样,生物群落也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不是由组成它的各个种群所能包括的,也就是说,只有在群落总体水平上,这些特征才能显示出来。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的生长形式(如森林、灌丛、草地、沼泽等)和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优势种(群落中以其体大、数多或活动性强而对群落的特性起决定作用的物种)、相对丰盛度(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比例)、营养结构等。
[1]作为一般名词时与群落同义。
现在使用的生物群落一词,只限于强调沿袭克列门茨和谢尔福德〔F.E.Clements & V.E.Shelford,1939〕的考虑方法。
克列门茨认为,植物群落并不是个体和种的组合,而是用生长形〔growth form〕为代表的生态群组合,这种必须以生物个体为准据的新阶段的有机体,称之为复合生物〔complex organism〕。
谢尔福德〔1912〕对动物曾使用了生理活动型这个名词,它相当于植物的生长型,并称之为生态种群〔mores,用复数形,单数形为mos,涵义不同〕,它的组合即是动物群落。
以后把植物和动物作为mune 的机能生活形的集群,而进一步强调了统一性。
演替是复合生物的发育、成长,相当于它的成体的顶极群落是仅仅由气候决定的。
也有把这种观点特称之为生物生态学〔bio-ecology〕的。
群落划分[2] 主要是按气候条件划分的生物带〔lifezone〕,也就是冻原、夏季绿林、热带雨林、稀树干草原〔savannah〕等划分范围内的生物的群落单位。
F.E.Elements〔1916〕提出这个术语,当时是指一般生物群落,强调具有与生物栖息场所相关连的形态构造,并向顶极发展。
然而V.E.Shelford〔1932〕以后,多局限于与植物社区〔formation〕相对应的大型动植物构成的群落〔biotic forma- tion,生物社区〕,而Clements和Shelford〔1939〕等,根据植物的顶极,提出群落外貌〔physiognomy〕特征,并根据动物的影响种所鉴别的单位,把两者合并起来加以命名,例如stipa-antilocapra群落这种称呼。
高中生物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精品教案 中图版必修3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一、教学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设想在引导学生理解群落的概念时,依然要与生命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思想相联系。
教师要强调,群落不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的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关系建立起的有机整体。
为了使学生领会和把握群落的概念,教师可以结合“问题探讨〞的素材,说明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
四、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五、教学过程: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物种的生物集合体,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
群落是从比种群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由此引出在群落水平上科学家要研究哪些问题。
利用“问题探讨〞中的素材,通过一些事例,进一步说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一些问题,并且通过剖析池塘生物群落,引出群落结构的话题。
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应联系具体的事例,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比较、归纳和总结,避免教师直接“下定义,举例子〞的教学方法。
关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认识到:〔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例如,我国新疆北部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而南方许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木;〔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
例如,在热带森林的生物群落中,植物种群数以万计,无脊椎动物种群以10万计,脊椎动物种群以千计。
但是,在冻原和荒漠的生物群落中,种群数量要少得多。
认识一个群落的物种组成,首先,要调查该群落分别有多少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列出它们的名录。
其次,还要进一步搞清群落中各种群的相对数量和比例。
高中生物 4.3《群落的结构》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4.3《群落的结构》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切块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09小高考A级要求)1、群落的概念:(09小高考A级要求)同一内聚集在中种群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概念辨析:群落与种群:一个群落是由许多个生物种群构成的,群落不是种群的简单加和;群落有自己的结构特征。
(1)群落的组成及优势种群;(2)群落内各个之间的关系;(3)群落的演替情况;(4)群落的结构;(5)各种群占据的;(6)群落的和。
〔例题1〕下面的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A、亚马逊河流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切块二:群落的物种组成】(09小高考A级要求)1、物种组成是区别的重要特征。
2、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的多少称之为丰富度。
越靠近 ____ 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 _______ 。
【切块三:种间关系】(09小高考A级要求)1、捕食(1)定义: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_____________、(2)举例:如______捕食_________;_________捕食___________、兔吃草、狐吃兔等、(3)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丙、其中物种_______是捕食者,_____是被捕食者,依据:在某一周期内,先增加者先减少,是被捕食者、2、竞争(1)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2)结果:竞争各物种相互______,或者一方占优势,另一方一方处于_____甚至灭亡、(3)举例: 草原上的牛和羊、水稻和稗草。
(4)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上图乙、3、互利共生(1)定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________,彼此__________、(2)举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白蚁及其肠内的鞭毛虫。
(3)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上图丙。
4、寄生(1)定义: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一种生物(寄主)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摄取寄主的________以维持生活、(2)举例:蛔虫与人,豆科植物与菟丝子等、概念辨析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
2.2.1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教案(中图版必修3)
第二章群落的稳态与调节第一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课标要求1.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2.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课标解读1.说明群落的基本特征。
2.描述群落的结构。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教学地位本节内容包括群落的基本特征和群落的结构两部分内容。
群落基本特征中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和群落的空间结构是高考常考到的内容。
●教法指导1.本节知识较容易,按照自主学习的理念,可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自己总结归纳,教师评价指导的方法教学。
2.“探究土壤中动物的丰富度”应课前安排。
探究取样时除了教材所要求的土壤样本外,还应提示并引导学生选择水域环境进行取样,从而丰富探究活动内容,也使学生通过探究不仅了解不同土壤中、不同水域中的物种丰富度不同,土壤和水域环境中的物种丰富度也有差异,进而加深理解不同群落物种丰富度差异的原因。
要有探究活动的必要小结和反思,进行自我批评,提出改进意见,使以后的探究活动效果更好。
3.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本节重点内容,课前准备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图片,包括陆地群落、水生群落。
最好能在校园内(或学生熟悉的公园)拍摄到一些能反映群落空间结构的照片,这些照片、图片能加深学生对群落空间结构的认识,同时也使他们体验到所学知识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环境里。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新课导入建议由学生熟悉的校园或周围环境中的池塘或树林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这个池塘(树林)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引导学生关注池塘(树林)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树林)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的结构),并关注池塘(树林)的生物组成和结构随时间发生的变化。
●教学流程设计,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完成“思考交流1、学生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72-762”。
⇒步骤1:情景导课:以【新课导入建议】引出本节课题。
⇒步骤2:学生学习并回答群落的概念,讨论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通过【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总结规律,例1强化提高。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2单元第2章第1节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教案中图版必修3
一、拓展资源:
1.书籍:《生态学原理》、《群落生态学》等,这些书籍深入介绍了群落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成果,适合对群落生态学有进一步兴趣的学生阅读。
2.学术论文: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群落生态学的研究论文,了解群落生态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3.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自然世界》、《地球脉动》等纪录片,通过真实的自然场景,感受群落生态学的魅力。
4.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网络资源,了解群落研究的最新进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5.课外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观察不同类型的群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生物群落的奥秘。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群落的定义、特征和类型: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学生需要理解群落的组成和特点,掌握不同类型的群落及其分布。
(2)群落的空间结构类型和特点:学生需要了解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掌握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解答:群落演替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人为因素如土地利用变化、物种引入等。群落演替的作用在于推动群落向更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的完善。
内容逻辑关系
1.群落的定义、特征和类型
①群落的定义: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 2.2.1《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学
案2 中图版必修3
一、学习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5、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知识结构:
一、概念同一内聚集在一定中各种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组成、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等,这些也就构成了群落的结构。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例题分析:右图表示从南极(90o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
试分析说明:
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2、①从分子水平看,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②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物种具有多样性,是由于的结果。
3、试推断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变化的趋向是什么?
4、上述示例表明,环境因素影响种群的丰富度,什么是丰富度?
5、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主要特征,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我国新疆北部森林和南方森林的主要差别吗?物种的丰富度:
四、种间关系资料分析:提出问题:
1、如何解释资料1中出现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如何据图形判断捕食、竞争的关系?规律又有哪些?
1、捕食
2、竞争
3、寄生
4、互利共生
五、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现象。
2、水平结构
三、典型例题例
1、下列判断正确的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解析根据题意,种群a随着时间的延续,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达到K值时趋于平衡,呈现出“S”型增长曲线。
之所以不能无限增长,主要是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种内斗争加剧而致。
种群b在前期不断增长,尚未达到K值就锐减,既不是“S”型、也不是“J”型增长曲线。
从曲线图分析推出二者不是竞争关系,因为开始时二者的数量同步增长了一段时间,排除竞争可能性;也不是捕食关系,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呈波动的关系,且不同步,相差一个时间段。
从图中看不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例
2、在土地肥沃、雨量充足、阳光明媚的森林中,生长着乔木、灌木、杂草等植物,以及昆虫、鸟、蛇、鼠、鹰等动物,还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A 生态系统B 生物群落C 种群D 食物网[解析]学生往往选B,原因在于学生忽视了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内,不仅有生物群落而且有特殊的无机环境。
[答案]A例
3、右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
_____________。
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都是通过影响种群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实现的。
[解析]曲线a为“J”型增长曲线,曲线b为“S”型增长曲线。
“J”型增长曲线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种群增长曲线,其内因是生物均具有过度繁殖的能力,在实际环境中是不存在“J”型增长曲线的。
在有限的空间、养料、食物等条件下,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存在生存斗争(种内斗争、种间斗争以及与无机自然环境条件的斗争),种群的增长曲线就呈“S”型了。
[答案](1)a 过度繁殖(2)b 生存斗争的剧烈程度(3)出生率死亡率例4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种间关系。
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数量曲线呈平行关系。
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数量曲线分析有时相反,有时平行。
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中,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竞争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会被消灭。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