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导论论文
科学论文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论文:探析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论文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论文:探析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摘要:哲学和科学在当代是两个及其重要的学科,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最终归宿,而科学涉及到了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哲学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科学,作为推进人类现代化文明的手段,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的物质条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人类社会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追问、解释和反思,同时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
关键词:科学;哲学;融合哲学从古希腊发源开始,始终没有哪位哲学家能对哲学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其实反映出了哲学的一个特征,即,哲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因而每个时代都有伟大的哲学家,即使他们是思想能影响整整几个时代,但他们也只能是自己那个时代伟大的哲学家。
科学也一样,没有哪位科学家得出了可以令整个科学界都信服的结论。
现在对哲学和科学关系的研究却又很多,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如:“改造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应该归功与科学方法的使用,因此,只有用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造传统的哲学,使其如同科学一样具有“实证性”,哲学才有可能进步和发展;“并行论”,这种观点认为:哲学与科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有各自独特的问题领域,二者并不相悖。
哲学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科学研究对象世界的内部关系;以及“对话论”,这种观点主张“哲学既不是凌驾于全部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也不是作为全部知识基础的第一原因,而只是与科学、宗教、艺术等各种文化形式平起平坐的一种文化形式。
”我个人认为在不明了哲学和科学是什么的情况下,似乎更应该从他们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关系进行梳理。
一、科学源于哲学哲学起源于古希腊,相信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早起的古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
”他们对于世界本质的哲学追问总是与其关于“终极实在”的科学假设交织在一起,由此,自然哲学成为了哲学与科学的共同载体。
柏拉图也曾经说过,“在古希腊人看来,哲学科学一而二,二而一,初无区别。
哲学科学论文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的结课论文
哲学科学论文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的结课论文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的结课论文篇一摘要:科学是一种可依赖的奇妙的东西,是人类在历史中富有意义的成就,这一成就既是某些重大危害的根源,也是一些更为重大的机遇的根源,而哲学不能由外在于它的事物来规定,因而也不能存在哲学的定义。
虽然哲学是承认现代科学的,但为了保持它们之间的那种不可分割的纯粹和真实,要对科学和哲学进行严格的区别。
关键词:哲学;科学;卡尔·雅斯贝尔斯一、现代哲学对科学的反应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论《哲学与科学》一文中,列举出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哲学家们采取两种态度来应付:第一种态度是夸大科学的功能。
这种态度的表现,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把哲学的所有课题让与其他科学,而哲学尚可保留有关自身的历史知识。
就像考古学家之对于化石的研究一样。
其二是把哲学的论点适量变得合乎科学,成为一种具有科学性基础的学问,如数理逻辑等。
第二种态度和第一种刚好相反,完全采取拒绝的方式。
他们认为哲学自有其天地,和科学无关。
它是观念、它是理性、它是生命力、而不是知识。
对于这两种态度,卡尔·雅斯贝尔斯以为:这两种反应,是即对于被幻想为切实的、有方法的,且为普通有效的科学予以臣服,或拒绝。
似乎合并造成了哲学的来路。
不管它是科学的奴隶也行,或者是否认一切科学也行,在任何一种情形之下,哲学已经不再称其为哲学了。
雅斯贝尔斯的看法是极为正确了,因为以上两种态度都是把哲学和科学加以割离。
不是出于自卑,便是出于自大。
都不是复兴哲学所应该有的态度。
二、哲学和科学的同源要了解哲学和科学应有的关系,必须从源头上说起。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所著西方哲学史上会说:“哲学和科学在源头上是不可分的。
”的确,早起希腊的许多哲人,他们同时也都是科学家。
譬如第一位哲人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24-550),传说他会预测过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日蚀,会改变荷里斯(Halys)的河道,会教埃及人依金字塔之影而测量塔的高度,他知道橄榄树可做油,他又把几何学传入希腊。
哲学导论论文
哲学导论论文哲学是一门探讨人类存在与意义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的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在哲学中,人们探讨着宇宙的奥秘,思考人生的意义,寻求真理和智慧。
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哲学家在当时开创了哲学的先河。
本论文旨在介绍哲学导论,讨论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并分析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哲学的定义及基本概念1.哲学的定义哲学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爱智慧”。
它是研究人类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学科,涉及到宇宙、人类及人类行为的普遍问题,是一门富有普遍意义的学科。
哲学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存在、知识、价值、道德、美等方面的问题。
2.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美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形而上学是研究宇宙、存在及实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过程及认识能力的学科;伦理学是研究道德价值和道德行为的学科;美学是研究美、艺术及审美的学科。
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哲学的主要内容。
二、哲学的主要内容1.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的首要问题,研究的是宇宙、存在以及实体的本质和规律。
它关注着宇宙的起源、结构及本质,试图揭示宇宙的奥秘。
形而上学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和神学等分支,涉及到对于宇宙、存在和神的探讨。
2.认识论认识论是研究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及认识能力的学科。
它关注着知识的来源、结构及限度,探讨着人类认识的本质和途径。
认识论包括经验论、理性论、唯心论和唯物论等分支,涉及到对于现象、实在和真理的探讨。
3.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道德价值和道德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着道德的本质、价值及行为的规范,探讨着人类行为和价值的问题。
伦理学包括道德实证主义、道德规范主义、道德关怀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等分支,涉及到对于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人性的探讨。
4.美学美学是研究美、艺术及审美的学科。
它关注着美的本质、艺术的功能及审美的标准,探讨着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感悟。
美学包括审美经验、艺术创作、美的表现和艺术理论等分支,涉及到对于美的价值、艺术的特征和审美的感受。
哲学导论论文
哲学导论论文从哲学史看,机械唯物主义有几个显著的特征......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哲学导论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哲学导论论文篇一人类在其生活的漫长岁月中,一直在探索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关于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从古代的朴素形态转变成为机械的形态,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
一、机械唯物主义的特征从哲学史看,机械唯物主义有几个显著的特征:1、世界的存在就是机械运动。
任何的存在物,包括人、动物和其它,其规律就是机械规律。
换言之,用十八世纪杰出的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拉美特里的说法“人是机械”“动物是机械”。
2、人的个性的不同,是由其身体决定的。
3、独立的心理实体是不存在的,心灵只是机械运动在人的身体上的一种现象或结果。
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形态。
这种状况反映到哲学中来,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它造成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它的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义的。
二、机械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适应,出现了一批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英国唯物主义者,他们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反对经院哲学的唯心主义观念论。
哲学科学论文
哲学科学论文波普尔作为科学哲学家,其思想自然有很重大的价值。
但是我们还可以以其思想作为一种参照系,来帮助我们看待其他人的思想,以获得一种也许对双方都有益地理解的促进。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哲学科学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哲学科学论文篇一波普尔与库恩思想比较研究摘要:波普尔作为科学哲学家,其思想自然有很重大的价值。
但是我们还可以以其思想作为一种参照系,来帮助我们看待其他人的思想,以获得一种也许对双方都有益地理解的促进。
波普尔应该说在科学哲学中体现了突破性,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波普尔思想中的保守性。
在科学发展模式中,波普尔的“不断革命论”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说是对科学知识累积观的突破。
但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却与逻辑实证主义者并无二致:从逻辑和经验两条途径来对科学进行哲学思考。
并且对于科学知识累积观也没有完全放弃。
对于科学语言的研究,波普尔并没有多加考虑,他认为“我所认为的维也纳学派和逻辑实证主义瓦解的最终原因不应归咎于它学说上种种严重错误……而应归咎于对重大问题的兴趣的衰退;归咎于埋头于细节……尤其是词的意义;简言之,归咎于它的烦琐哲学。
”波普尔对于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理论负载观念是有一定了解的。
但他仍然不认为人的主观倾向和知识的社会建构对于科学知识的形成,科学理论的发展有多大的作用。
他似乎认为与经验联系的语言还是中性的语言。
可以说波普尔在对科学哲学的研究途径上,对语言的认识上还是坚持比较保守的观点。
本文立足于这几方面,将波普尔与库恩的思想做了初步的比较,在表达库恩哲学与波普尔哲学的不同的基础上,力图展现出库恩哲学表现出的西方哲学的新方向:如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重视,对于科学累积观的放弃,对于科学共同体的封闭性的说明,最重要的是对不可通约性的研究体现出其新的哲学观。
科学哲学以逻辑经验主义为这一哲学门类的第一个成熟派别,发展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渐趋势微。
波普尔哲学出现。
波普尔哲学从时间上介于逻辑经验主义与库恩之间,思想上继承了逻辑传统和经验传统,可以说是逻辑经验主义的新形式。
哲学导论论文
哲学导论论文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至今一直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以其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体系为人们提供了思维的指导和理论的支撑,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文旨在通过对哲学导论的探讨,来深入了解哲学的本质、历史和主要学派,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对哲学全貌的理解和认识。
一、哲学的定义哲学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语的“φιλοσοφία”,意为“爱智慧”。
哲学是人类对宇宙、生命、价值等基本问题的探讨和思考,是一种超越经验和科学的思辨活动。
在柏拉图看来,哲学是对真理的追求和思考;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哲学定义为对存在本身的研究。
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哲学是人类对宇宙、生命、人性等基本问题的探讨和思考,它超越日常经验和科学,探究更加基本和普遍的规律和真理。
二、哲学的研究范畴哲学的研究范畴非常广泛,包括了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美学、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
形而上学是研究存在的本质和规律,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和思维活动的原理,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和价值的原则,美学是研究美和艺术的本质,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和社会理论等。
这些领域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哲学的发展历程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等时期。
古代哲学以希腊哲学为代表,包括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等;中世纪哲学以基督宗教哲学为代表,包括奥古斯丁的神学、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哲学等;近代哲学以启蒙运动为标志,包括笛卡尔的怀疑论、休谟的经验论、康德的批判哲学等;现代哲学则包括了存在主义、分析哲学、后现代主义等多个思潮和学派。
这些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思维活动的发展轨迹,对人类思维和文明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哲学的主要学派哲学的主要学派包括了实在论、唯心论、辩证法、实证主义、存在主义等多个流派和思潮。
实在论强调外部世界的实在性和客观存在的独立性,包括自然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唯心论强调主观意识和精神活动的重要性,包括意识唯心主义、绝对理念唯心主义等;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包括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等;实证主义强调经验和科学的重要性,包括逻辑实证主义、语言实证主义等;存在主义强调存在的个体性和选择性,包括萨特的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等。
精选优秀的科学哲学论文案例欣赏(共5篇)
精选优秀的科学哲学论文案例欣赏(共5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科学哲学方法论视域下全力打造开原现代农业的思考一、关于信念预设——苗木花卉农业的产业化之梦信念,是指未必能够证明、但却被人的头脑深信不疑的关于事物实际存在的一种预设。
它包括两个维度,一种是理想,一种是现实。
在苗木发展中,开原的苗木种植农户进行了基于致富渴望的理想预设并将其指向了现实,以苗木产业发展为基础,最终信念预设成效显著。
开原苗木发展始于1981年的靠山镇,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实现总产值亿元,占全市农业产值比例%,全市苗木花卉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苗农人均收入万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的180%。
全市苗木花卉产业经营业户达到5万户,从业人员12万人,苗木产品销售覆盖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俄罗斯、德国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经过多年发展,开原苗木已走出一条产业化之路。
二、关于理论构建——苗木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法为其研究基础,把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原理贯彻其中。
对于思辨的过程注入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与具体的思维方法,注重运用系统思维把事物联系起来看問题。
科学技术方法对于事物的研究往往按照基础分析、理论构建、实证研究、经验总结为逻辑步骤加以分析。
(一)基础分析,强调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开原有肥沃的土地,勤劳的农民,在这一基础分析之上,开原要发展苗木缺什么,缺知识支撑。
在分析基础上,开原开启了与辽宁林职院,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农职院等众多院校产学研之路。
聘请省农学院、省林学院以及省市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来开原举办“产业论坛”、“现场辅导”面对面给予苗农技术培训,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和病虫害等难题。
科学技术哲学论文(2)
科学技术哲学论文(2)科学技术哲学论文篇二再议科学与哲学摘要:科学与哲学之争历来已久,对于二者之关系,牟宗三先生分别从中西方哲学家思想中去找寻。
通过辨析,他将哲学与科学做了较为明确的区分,指出了自近现代以来,人们对哲学概念的错误理解。
同时,也进一步阐释了哲学对科学所产生的引导意义,开启了当代哲学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心思哲学科学一、“哲学底科学之误”1.科学的兴盛与哲学的萎靡用“底”这个助词来表示所属,已是一些哲学家的所爱。
“哲学底科学”,即哲学是依附于科学而诞生、发展的。
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学习哲学的人来说,真乃大谬。
他们真不知哲学。
那么,何为哲学?哲学与科学又有何关系?此间,又回到何为哲学该问题上来。
牟宗三认为:“科学是为人之学,哲学是为己之学。
己以外即为物,我以外之人也是物。
科学在忘己而取物。
”此处,他虽没有很具体、明确的给哲学下定义。
然而,却以比较的方式,将哲学与科学做了细致、明白的划分。
这种区分就表现在“内外的划分与物我的合离”。
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科学多是与思(意识)有关,哲学则和“心”同在。
依科学而言,对象是思维运行的前提条件,对象不现,思维便无法运行,目的就不可能达到,科学的意义也荡然无存。
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看,思,无不是无时无刻都在运动的。
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们交往最密切的仍是无限量的物(外)或对象。
因次,在急需物欲的社会之中,一些人“预言”哲学将会消失。
然而,就事实来看,哲学并不因科学的繁华、压制而退出历史舞台。
2.现当代的“玄学”此处所言之“玄学”并非魏晋时期的玄学,而特指科学之后之对象之学。
言科学之后,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推论出在目前已发现的最新之物(对象)之背后必然还“有”(隐藏)着一个“对象”。
只是该“对象”在目前之科学的能力下尚不可破解。
因此,将其悬起而称之为“玄”。
也即是该“对象”还看不见,摸不着。
———“存而不实有,内而不外现。
”比如:在物理学中,已能通过数学方法推出“超旋”的表达公式。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的论文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的论文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认为科学与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对哲学的不断丰富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哲学的发展也制约和影响着科学的发展,两者具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的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的论文篇一摘要: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认为科学与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对哲学的不断丰富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哲学的发展也制约和影响着科学的发展,两者具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对两者关系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
关键词:科学;哲学;辩证;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与哲学呈现出分离的发展状态:哲学家认为具体的科学家总是被限制在某项具体的技术研究范围内,研究总是限于很小的领域内,而哲学则是统筹整个世界;而具体的科学家则认为哲学家无所事事,一直局限于某种空想的理论当中,对现实社会的发展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而具体的某一项科学技术则能够直接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两种思想对于科学家和哲学家无疑都是有害无益的,他们没有真正的把握科学与哲学的内在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对科学与哲学自身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一、哲学与科学分别什么1、哲学是什么“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philosophia”,是“爱智慧”的意思,最早使用这一词语的是毕达哥拉斯。
哲学即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西方的哲学最早始于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哲学,判断依据是其区别于迷信,并且以理性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道理。
后来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等进一步奠定了哲学的基础,他们提出了形而上学、知识论和伦理学问题,一直沿用至今。
“哲”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哲”或“哲人”是指善于思辨以及学问精深者。
我国的哲学起源于东周时期,代表人物为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还有法家,然而事实上在这之前的《易经》一书中易经讨论了诸多的哲学问题。
科学技术哲学的关系论文
科学、哲学与宗教概念是随着人类生存的扩展而一同扩展的。
从人类历史的纵向看,三者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历史上科学、哲学、宗教相互作用引起此消彼长以下是整理分享的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篇一浅论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关系论文关键词:科学哲学宗教共生互动论文摘要:科学、哲学与宗教概念是随着人类生存的扩展而一同扩展的。
从人类历史的纵向看,三者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历史上科学、哲学、宗教相互作用引起此消彼长,现代社会里科学的机端发达使宗教只能成为一种炸主流的意识形态,然而科学的发达使现代人更无法抛开宗教的精神安慰,也更需要哲学的“思”。
科学、哲学与宗教是伴随人类始终的,三者自产生之日起就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在人类文明的森林里放葵共处、彼此互动。
科学、哲学与宗教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古老的三大组成部分,在古代,科学、哲学与宗教是混纯一体的,科学被包容在作为知识总汇的哲学之中,哲学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宗教的蟀女,科学、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也就无从谈起。
到了近代,首先是科学呈现出独立分化的特点,继而宗教也渐失其统治地位,然而在这个时期,人们为独立分化的成就所鼓舞,鲜有人去思考三者之间关系。
在当代,科学、哲学与宗教在分化的基础上又呈现出新的整合趋势,许多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各自领域的专业问题,单纯依靠三者之一是很难解决的。
由此,科学、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思考,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宗教要对科学、哲学与宗教概念作准确的界说是很困难的。
就哲学和宗教的概念而言,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宗教一直是各自领域争论的热点。
我国传统的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哲学的定义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这个定义有其合理性,但争议较大。
人们试图将哲学定义为“对各种人类经验的反思”或“对人类最为关心的那些问题的理性的、方法的和系统的思考。
有关科技与哲学的论文-科技哲学论文1500字
有关科技与哲学的论文|科技哲学论文1500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科技与社会作为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致公认的。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科技与哲学的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关科技与哲学的论文篇一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哲学关系研究【摘要】自然辩证法也称科学技术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容。
而其中的科技与社会则是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的部分,是科学观的重要组成。
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制约科学技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科技社会发展哲学关系科技与社会作为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致公认的。
科技与社会之间有很多的相互作用,也是众所周知的。
那么,科技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归根结底是有哲学性质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初步研究该问题。
一、二者都是科学观的主要组成关于自然科学观,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科学的概念、定律、原理是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科学的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科学发展的动力在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研究自然界的辩证法一定要以立足于客观经验基础之上的自然科学为中介,其核心概念是“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随着后续各种研究的开展,以自然辩证法为宗旨的自然科学观研究成为此领域的一个重要容。
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自然科学辩证法”是与“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研究的辩证法”、“自然科学各部门的辩证法”、“技术辩证法”相并列的五大主要容。
它主要是关于“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
二、二者的相互关系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一类社会活动,和其他类型的社会活动,如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军事活动、教育活动、思想活动之间,无不存在着互动关系。
作为社会学概念之一的互动,其含义是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论文(2)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论文(2)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论文篇二【摘要】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关系本质上体现了史与论的统一。
科学哲学强调对科学本性、理性结构、检验标准和形成要素等作“横向”共时分析,科学史强调对科学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和事件作“纵向”的历时分析。
本文将从两者的概念、历史演变、关系现状以及相互作用等方面出发,深入探讨二者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旨在形成较为系统的梳理性资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哲学;科学史;关系美国科学哲学家劳丹说:“只有当联合起来研究时,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才会有意义。
”相反,在科学史家当中普遍盛行的观点,大致是说应该迅速地把“提出联姻”的“哲学求婚者”打发走。
这种情况表明,从科学史家的角度来看,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这两门学科之间是隔着一道鸿沟的。
一、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概念辨析科学史是指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主要理论。
科学史用哲学社会科学的观点、方法,把自然科学发展中的各个事实和现象、实验室数据和理论的产生,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或阶段加以分析;科学哲学指的是以科学为对象、对有关科学的诸方面作哲学分析的学科,是关于科学的哲学,把科学的整体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以科学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研究的内容,重点考察科学的哲学问题,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等问题。
科学史是科学哲学的基础,是科学哲学思想论断之出的根本,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他的哲学思考;科学哲学是对科学发展的再探索、再发现、再认识。
二、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关系演变史首先,我们可以从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相关的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中,分析这两门学科之间关系的变化。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史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启蒙运动中出现的学科史。
在这种学科史中,历史的叙述和解释是根据一种作为前提的认识论理论来构造的;到19世纪,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这两门学科都变得更加繁荣。
在科学史方面,上述的传统被继承下来并得以发扬。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论文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论文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其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总归起来,不外乎两种看法:无关或有关。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论文篇一【内容摘要】本文集中论述了科学与哲学在特征上的异同、二者的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
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科学家与哲学和哲学家的几个相关问题。
【关键词】科学;哲学;科学与哲学;哲人科学家。
【作者简介】李醒民,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教授,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科学文化研究。
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其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总归起来,不外乎两种看法:无关或有关。
在谈到现代哲学对科学的反映时,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第一种态度的表现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把哲学的所有课题让与其他科学,而哲学尚可保留有关自身的历史知识,也就是退缩到哲学史上;其二是把哲学的论点尽量变得合乎科学,成为一种具有科学性基础的学问,如数理逻辑等。
第二种态度与第一种相反。
他们认为哲学自有其他天地,和科学无关。
哲学的基础是建立在感情、直觉、想象与天才之上。
它是观念,它是理性,它是生命力,而不是知识[1]。
基伯格持有无关的见解:“哲学是人文学科之一,科学就是科学……我们在这里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它们的居民罕见能够完全相互交流。
人文学科聚焦于人的成果、历史、观念的游戏;科学聚焦于世界、事实、新的和切实的知识积累。
”[2]但是,蔡元培却不作如是观。
他论及科学、哲学、文学三者的关系时说:“治文学者,恒蔑视科学,而不知近世文学,全以科学为基础……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需要;治哲学者,以能读懂古书为足用,不耐烦于科学之实验,而不知哲学之基础不外科学,即最超然之玄学,亦不能与科学全无关。
”[3]本文围绕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展开论述。
我们坚持科学与哲学相关说,因为这是一个事实命题。
为了不至于造成论述混乱或导致误解,我们事先界定或约定几个主要概念。
科学技术哲学论文范文(2)
科学技术哲学论文范文(2)科学技术哲学论文范文篇二对技术化科学的哲学思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般的科学哲学经历了从逻辑经验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转向,并拓展至以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及新技术社会学为代表的建构论的“科学研究”(science studies)和“技术研究”(technology studies)。
但在基础主义(fundamentalism)看来,它们对于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活动的目标以及科学家的行为的解释充斥着对理性的解构和真理的消解,具有明显的相对主义意味,并在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科学大战”中对此做出了强烈的反弹。
实际上,在科学大战前后,科学哲学等领域已经透过对真实的科学实践的关照进行了自我调整。
其主轴是超越“ 理论优位”(theory-dominance)的研究传统,强调回到培根,回归科学作为实验科学和实验室科学的本义,凸显科学与技术在物质性层面的整合。
由此出现了以实验哲学为代表的新经验主义(new empiricism)。
(劳斯,2004,第9-12页)同时,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的异质性概念——技术化科学(technoscience)的提出,使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开始融合为科学与技术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近十多年来,在此基础上相继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整合性转向:首先是SSK的实验室研究与实验哲学整合,将研究视角从作为知识的科学(science-as-knowledge)转向作为实践的科学(science-as-practice)(皮克林编著,2006年,中文版序言第2页),走向凸显科学的技术与社会文化实践的“后SSK”;其次是基于现象学的技术哲学(如工具实在论)与后SSK等科学与技术研究整合,进一步走出理论偏向(theory-biased),关注物质性(materiality)对于我们在世活动的深刻影响,开启了对“技术化科学”(technoscience)的研究。
科学哲学导论论文
翻开人类文明史的第一页,天文学就占有显著的地位。
巴比伦的泥碑,埃及的金字塔,都是历史的见证。
天文学史是天文学的一个特别的分支,同时又是自然科学史的组成部分,它从整体上研究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探索天文学发生发展的规律。
在公元前6—3这段时间内,是爱奥尼亚时期的自然哲学,他们追求自然科学与哲学融为一体。
出现了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德谟克利特学派。
而每个学派对天文方面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中叶,是亚历山大时期的自然科学——古希腊自然科学的繁荣时期。
这阶段最突出的是喜帕卡斯和托勒密的天文学。
由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成为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一个支柱,天文学的发展却证实这个地心体系的破绽越来越多,天文学也由此首先进入近代科学的大门。
文艺复兴时期已有进步思想家和天文学家对破绽百出的地心体系表示怀疑。
但是,真正打破这个体系的是十六世纪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从十六世纪中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学说开始,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哥白尼认为:太阳屹立在宇宙的中心,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行。
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再次是地球。
月亮绕着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
比地球离太阳远的行星,依次是火星、木星和土星。
行星离太阳越远,运行的轨道就越大,周期就越长。
在行星的轨道外面,是布满恒星的恒星天。
他用了6年时间写下了代表作——《天体运行论》,它被恩格斯誉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天体运行论》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当然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
哥白尼死后,布鲁诺和伽利略对他的太阳中心说进行了捍卫和发展。
布鲁诺在1584年出版了《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宣传并发挥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提出了多太阳系和宇宙无限性思想。
伽利略也是哥白尼学说的热烈信奉者。
他利用自制的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观测到许多足以说明哥白尼学说的现象,说了哥白尼就不得不说一个人——第谷,他一生在天文观测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为近代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新的哲学科学论文
最新的哲学科学论⽂最新的哲学科学论⽂范⽂ 导语:毕业论⽂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下⾯⼩编整理了最新的哲学科学论⽂范⽂,欢迎参考借鉴! 【摘要】区域发展是⼀个多因素参与的动态发展过程,在⼀个特定的区域、有限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何充分调动区域发展积极因素来促进区域发展,哲学为此提供了有⼒的思想武器、科学的世界观与⽅法论。
【关键词】哲学,区域,发展 对区域发展的研究学术界⼤多认为始于⼆战后,由于世界⼤战带来重创,急需恢复经济、发展重建,提⾼国家与区域竞争⼒,区域发展研究得以重视。
区域发展问题研究涉及的专业理论众多,如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地理学、甚⾄哲学等。
⼤多数研究者站在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的视⾓对区域发展问题进⾏研究,站在哲学视⾓分析区域发展问题的还不多见。
⼀、区域发展的特点分析 区域发展有⼏个明显的特点,阶段性、历史性、区位性等。
(⼀)阶段性 区域发展⼤致历经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
在初级阶段,⼈改造世界的能⼒有限,城镇化的速度慢。
在成长阶段,⼈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增强,城镇化快速发展,⼯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经济实现从点到⾯的组合与扩展。
在转型阶段,城镇化与⼯业化带来的资源环境危机与不和谐明显可见,区域优势丧失,发展速度放缓,区域发展急需调整。
(⼆)历史性 区域发展是⼀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根本原则,“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是过程的集合体”,“解放是⼀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过程的展开也是逻辑与历史的统⼀。
区域发展⽆法摆脱历史的进程,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应当制定相应政策,采取相符的发展措施。
“每⼀时代的理论思维,从⽽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 (三)区位性 区域发展要突出区位优势,每个区域所处的⽅位不同,⾃然特点、⽓候特点等也不同,区位优势是⾃然给特定区域的⼀份厚礼,其他区域⽆法相⽐或超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导论作业(二) 200921060101陈馨琳
一、你所理解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定义:以美国AECT教育技术94新定义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
与教育技术定义比较,该定义强调必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不但研究学习过程,还要研究教学过程;强调现代教育技术追求的目标是实现教学优化。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该定义的基本思想: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必须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教育思想的体现。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首先必须考虑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地位新教育思想。
(2)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
在当前,应用于教育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模拟与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等。
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应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加以选择,同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档设备而抛弃常规的音像技术,要避免出现高级设备低级使用的现象。
(3)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任务,这就要求不仅要研究教与学资源,还还必须重视研究教与学的过程,既对教学模式的研究。
(4)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设计(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软件、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开发(开发教学软件、硬件、课程和教学模式)、应用(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评价和管理五个基本环节。
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特点:
(1)从教学规律(技术理论与规范)看
现代教育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线性的缺陷,具有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点,符合现代教育认知规律。
第一,从建造和形成认知结构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是基于奎林(M.R.Quilian)的语义网络理论。
人类的认知是—个层层相连的网状结构,这个结构中有节点、链等。
各节点之间通过链的作用而结成一个记忆网络。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结构从最初的知识节点出发,呈网状分在的知识链结构形成一种多层次的知识结构。
这是一种以人类思维方法组织教学信息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学习需要来安排自己的学习。
显然,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的线性化,不仅限制了多层次、多角度地获得知识信息,而且也限制了只能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来完成学习。
第二,在认知过程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符合加涅(R.M.Gagne)的认知学习理论,该理论揭示人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阶梯式发展过程: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过程,尤其是理论教学部分,是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与运用知识几个环节顺序连接的,形成的时间周期长,学生的记忆易于淡化,这是不利于阶梯式发展过程形成的。
而现代教育技术则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使得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
(2)从教学模式(技场)看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是一个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同时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
不论是传统的电化教育手段,还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输入与输出手段的多样化使其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
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自主学习。
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这显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3)从教学内容(经验知识)看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
为学生创造一个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以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够拓宽活动范围,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以认知。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占有的时空不断扩大。
而传统教学方式则依靠文字教材和教师的课堂讲课,强调教学过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4)从教学手段(工具)看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系统。
多媒体教学系统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三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无味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与手段和在网络、远距离双向传输的教学系统,所有这一切使得传统教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功能,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作用,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二、阐述教育技术系统构成
硬件(教学者):教科书,粉笔,黑板,讲台;多媒体教学器材,远程教学系统等教学资源。
(学习者):课本,参考资料,笔、纸;移动学习设备,计算机,多媒体学习资源。
软件(教学者与学习者):对该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了解该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的基
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该专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和从业领域等理论知识;
专业知识结构要求
1..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
协同件:根据协同件的定义可得出,教育技术系统的协同件是又一下几个部分构成:
资料:2003年11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公布了《中国教育技术标准》(Standard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SETC)。
该标准明确规定了所有参与教育过程的人员: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以及教育技术职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教育技术素养。
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
该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明确规定了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
1.从这两个例子来看,国家教育部的政策和对于教育技术的重视度以及发展策略,是决定教育技术系统结构发展方向的因素,也是规范教学和管理模式的重要因素。
2.预测评价——专业能力结构要求(六大能力)
教学系统设计能力
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
教学媒体应用和评价能力
信息化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与评价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初步能力
技术:
1.理论技术,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信息技术教育学与教的基本理论技术
2.实践技术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远程教育
环境: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教育技术学是一种开放性系统,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