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课件
a. 出生率 >
b. 出生率 = c. 出生率 <
死亡率
死亡率 死亡率
种群密度变大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变小
例: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分析 联系实际:我 国实行了计划 生育,现在人 口仍处于增长 高峰期,是什 么原因?
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对于一个种 群来说,单位时间内 迁入或迁出的个体,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 比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2)意义:迁入率和迁 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 度
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达到杀虫效果。
小结:种群的数量特征
思 考 ?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什么?
•种群密度。
2.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特征是什么?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3.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什么?
•年龄组成。
4.能够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变动的特征是什么?
•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阅读课本P60方框内的内容
1、
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
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
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 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不是种群数量)。
样方法
狭 长
地
带
等距取样法
样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注: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从而实现基因交流. 即: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比较以下两个种群,你能试着说说它们的数量特征吗?
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
一、种群的特征
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迁入率和迁出率
4.1 种群的特征(共33张PPT)
取样关键___随__机___ 3)选取样方 取样方法_五__点__取__样__法__、__等__距__取__样__法__
样方数量________ 样方大小_1_m_2_的__正__方__形___
矩形地带:五点取样法
1m2
狭长地带
等距取样法
1m2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某生物的种群密度
3.实施计划 1)准备:观察地形,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植物 双子叶植物 (叶形、叶脉) 2)确定调查对象—— 动物(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 取样关键___随__机___ 3)选取样方 取样方法_五__点__取__样__法__、__等__距__取__样__法__ 样方数量________ 特殊? 样方大小_一__般__为__1_m_2_的__正__方__形___
2、
欲调查2hm2土地上某鼠的
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M只,放回后第二次捕获n只,
其中有标记的为m只。
种群数量
1.估算材料中鼠的种群密度N=
=
面积
M*n 只 m
(只/hm2)
2 hm2
2.若标记后的鼠更难捕捉,则计算出的值与实际值有何差异?
比实际值偏大
3.标记物应该有何要求?
①不影响鼠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不能过分醒目,否则易被捕食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某生物的种群密度
2.制定计划
1)调查地点、范围 2)调查时间 3)材料用具,列清单 4)成员分工(组长、操作、记录)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某生物的种群密度
3.实施计划
1)准备:观察地形,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植物 双子叶植物 (叶形、叶脉)
2)确定调查对象—— 动物(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
征 空间特征 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
样方数量________ 样方大小_1_m_2_的__正__方__形___
矩形地带:五点取样法
1m2
狭长地带
等距取样法
1m2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某生物的种群密度
3.实施计划 1)准备:观察地形,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植物 双子叶植物 (叶形、叶脉) 2)确定调查对象—— 动物(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 取样关键___随__机___ 3)选取样方 取样方法_五__点__取__样__法__、__等__距__取__样__法__ 样方数量________ 特殊? 样方大小_一__般__为__1_m_2_的__正__方__形___
2、
欲调查2hm2土地上某鼠的
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M只,放回后第二次捕获n只,
其中有标记的为m只。
种群数量
1.估算材料中鼠的种群密度N=
=
面积
M*n 只 m
(只/hm2)
2 hm2
2.若标记后的鼠更难捕捉,则计算出的值与实际值有何差异?
比实际值偏大
3.标记物应该有何要求?
①不影响鼠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不能过分醒目,否则易被捕食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某生物的种群密度
2.制定计划
1)调查地点、范围 2)调查时间 3)材料用具,列清单 4)成员分工(组长、操作、记录)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某生物的种群密度
3.实施计划
1)准备:观察地形,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植物 双子叶植物 (叶形、叶脉)
2)确定调查对象—— 动物(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
征 空间特征 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
种群的特征(课件PPT)
2、研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意义。
. 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 直接因素。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 和死亡率来体现。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3
允许“单独生二胎”主要依据是什么?
24
1、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数目占该 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N=(42×38)/12=133只
18
例1.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很多,某同学 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记数,下面是其 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对样方中 该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D A. 5个 B.7个 C.11个 D.8个
19
例2:在一个2平方千米的草原上对黄鼠种群密度进行 调查,第一次捕捉到50只,做好标记再放回草原;第 二次再随机捕捉到100只,发现有标记的个体为10只, 那么该地区黄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的_个__体__数___ 计算: 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求平均值: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③取样关键: 随机取样 ④常用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9
蒲公英(双子叶) 龙爪毛(单子叶)
10
注意: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五点取样法
➢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 等距取样法
怎样控制害虫数 量,以防止虫灾发生?
首先就需要研究调查、估算种群密度
6
二、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表示方法: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测定种群密度的意义:
. 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 直接因素。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 和死亡率来体现。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3
允许“单独生二胎”主要依据是什么?
24
1、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数目占该 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N=(42×38)/12=133只
18
例1.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很多,某同学 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记数,下面是其 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对样方中 该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D A. 5个 B.7个 C.11个 D.8个
19
例2:在一个2平方千米的草原上对黄鼠种群密度进行 调查,第一次捕捉到50只,做好标记再放回草原;第 二次再随机捕捉到100只,发现有标记的个体为10只, 那么该地区黄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的_个__体__数___ 计算: 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求平均值: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③取样关键: 随机取样 ④常用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9
蒲公英(双子叶) 龙爪毛(单子叶)
10
注意: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五点取样法
➢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 等距取样法
怎样控制害虫数 量,以防止虫灾发生?
首先就需要研究调查、估算种群密度
6
二、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表示方法: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测定种群密度的意义: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PPT精品课件
2021/3/1
12
➢调查种群密度方法之二:标志重捕法(课本62页)
➢例:调查2公顷地段.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重 捕34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2021/3/1
13
➢调查种群密度方法之二:标志重捕法(课本62页)
➢例:调查2公顷地段.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重 捕34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空间大小
出生数量>死亡数量
➢第二年数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迁入数量>迁出数量
➢你能从中分析出哪些种群特征?
某研究机构对1hm2的某区域田鼠进行调查.所得数据如下:
密度?
250/hm2
500/hm2
2021/3/1
22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个体数 空间大小
最基本特征
X只标志 39只
34只标记15只
2021/3/1
重捕
放回
14
➢调查种群密度方法之二:标志重捕法(课本62页)
➢例:调查2公顷地段.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重 捕34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39 X
=
15 34
?=X只标志 39只
34只标记15只
2021/3/1
重捕
放回
种群有哪些特征?
2021/3/1
9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种群个体数 空间大小
最基本特征
2021/3/1
10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种群个体数 空间大小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课件)
那边的三叶草分布较为均匀,容易数数,
就选那边吧。
X
(2010·高考海南卷)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草地上某
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
可行的是( )
C 估算法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若干个
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 数目再取平均值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
2.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 获52只,但是标志46只鼠,第二次捕获25只鼠,其
D 中有标志鼠12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
A.46只 B.25只 C.12只 D.96只
小试牛刀
C 6.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B.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 C.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 D.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5.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比例。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②雌多雄少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奶牛等 ③雌少雄多型:如白蚁、蜜蜂等。 (3)应用: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 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 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种群数量
影直 响接
年龄结构
预测 变化方向
种群密度
决
定
影响 数量变动
性别比例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迁出
Page 27
小试牛刀
D 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大鱼 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PPT课件
18
例1.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很多,某同学采用样方
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记数,下面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
物的分布情况,对样方中该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
的数目是
D
A. 5个 B.7个 C.11个 D.8个
什么样的生物适合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植物(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植物除外); 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等 )。
--
3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本节聚焦
• 种群有哪些数 量特征。
• 怎样估算种群 密度。
种群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密度是最-- 基本数量特征。 6
(一)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Ⅰ)概念: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种群个数
Ø样方多大适宜?
草本植物样方的大小以1m2的正方形为宜,可 根据调查对象进行调整
Ø取样的原则是什么? 随机取样
Ø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哪些?
五点取样方和等距取-- 样法
16
等距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长条形
五点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
--
17
③计数
——蒲公英
——其他植物
计数原则:
方框内+相邻两边上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长
--
30
一.出生率和死亡率
4. 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a.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增加 b.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相对稳定 c.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降低
5. 意义: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课本P60方框内的内容
1、
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
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
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
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样方法
狭 长 地 带
等距取样法
样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该样方内的蒲公英数量为多少?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组成 幼年个体很多, 各年龄期的个体 老年个体很多,
特点
老年个体很少 数目比例适中 幼年个体很少
出生率与 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发展趋势
种群密度会 越来越大
种群密度在一段 时间内保持稳定
种群密度会 越来越小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 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直接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决定大小
决定大小 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 密度
直接影响
种群数量
预测方向
影响变动 性别比例
二、种群的空间特征
(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 状态或布局。 (2)类型:
年龄组成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 保持稳定吗?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呢?
不一定,种群数量不只受年龄组成的影响,还受迁入率 和迁出率、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练一练
【例3】图甲、图乙为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不 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例1】以下描述的是种群吗?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一片草地上全部的蒲公英。
➢3.一个池塘里全部的鲫鱼。
比较以下两个种群,你能试着说说它们的数量特征吗?
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
年龄组成
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迁入率和迁出率
1、种群密度 ——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概念: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1)N总=(39×34)/15=88只
(2)种群密度=88/1=88只/公顷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 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 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
种群
迁出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 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 成年 老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B
C
图中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 ⑴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⑵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 ⑶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为什么?
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知识延伸
除了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 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 调查它们的密度。
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种群密度,还能用样方法吗?
阅读课本P62方框内的内容
2、
1、取样标记 2、放回后充分混合 3、再取样 4、计数
例:①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②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田鼠的数量。
(2)公式: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样方法: 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标志重捕法: 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学习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学习重点:种群的特征。 学习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知识回顾
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
个体的总和。
种群概念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①“同种”:指同一物种 ,即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 式。 ②“全部”:指一个群体,包括该物种的幼体和成体等。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
N:M=n:m,
可得:N= n(重捕个体数) × m(重捕中标志数)
M(总标志数)
练一练:课本P62 学科交叉 与数学的联系
【例2】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 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 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请运 用数学方法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单 位为只/公顷)
甲
乙
个体数 个体数
年龄
A.衰退型和增长型
C.增长型和衰退型
年龄
B.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例4】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 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2)性别比例
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