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理论基础知识
可靠性设计大作业
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文威威摘要:本学期选修了电子设备可靠性工程,对这项科学有了更深的了解,进一步了解了本学科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
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在船用电子设备的故障原因中,属设计不合理的占40%,电子元器件质量问题约占30%,曲操作和维护引起的故障占1 0 %,由制造工艺引起的故障约占1 0 %;对我国某炮瞄雷达现场故障统计数据分析表明,约有25%以上是山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
引言:在可靠性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从指标试验评价发展到从指标论证、设计、原材料选择到工艺控制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评价,许多产品打出“零失效”的王牌。
产品的可黑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正确性, 而这乂基于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
零部件的可鼎性设计是以提高产品可靠性为LI的、以概率论与数理统汁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数学、物理、丄程力学、机械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来研究机械工程的最佳设计问题。
利用可黑性设讣,可以降低元器件及系统的使用失效率,降低设备的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鼎性。
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技术主要包括热设计、降额设汁、动态设计、三防设计、电磁兼容设计、振动与冲击隔离设计等。
正文: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机械结构的可靠性是由设计决定的,而由制造、安装和管理来保证的。
因此将概率设计理论和可黑性分析与设计方法应用于机械结构设讣中,才能得到既有足够安全可靠性,乂有适当经济性的优化结构。
这样,以估计结构系统可鼎度为LI标的、以概率统讣和随机过程理论为基础的、以各种结构分析技术为工具的多种结构可鼎性分析与设计方法迅速发展oRaize r综述了一次二阶矩法和以一次二阶矩法为基础的现代可靠性分析理论。
赵国藩等建立了广义随机空间内考虑随机变量相关性的结构可靠度实用分析方法,扩大了现有可幕度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并且贡金鑫和赵国藩还研究了原始空间内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将非正态随机变量映射或当量正态化为正态随机变量,因而特别适合于当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不存在显式时可靠度的讣算。
结构可靠度课程
结构可靠度课程在工程领域中,结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需要结构可靠度的知识。
因此,高校中也设置了结构可靠度课程。
下面将介绍关于该课程的一些基本信息和教学安排。
一、课程简介结构可靠度课程主要是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涉及到结构在安全性方面的问题。
该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结构可靠度分析原理、可靠性基本理论、工程结构安全分析、结构抗震可靠分析、结构可靠度设计以及计算机辅助可靠性分析方法等。
此外,该课程还会介绍结构安全方面的现状和风险评估与管理,让学生对结构的安全评估有更为系统的了解。
二、课程教学安排本课程是大学中的选修课程,一般开设在工程、土木等相关专业。
课程教学一般采取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涵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侧重于实践能力的提升。
下面将就课程安排进行详细阐述。
1.理论讲授方面课程的理论部分主要由教师讲授,包括可靠度检测、可靠度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教师还会邀请资深的工程师或者研究人员来进行相关的报告或者演讲,让学生对该领域的前沿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2.实验方面在本课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程理论方面的知识并加深对课程核心概念的理解。
实验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即实验准备、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报告撰写。
在实验准备阶段,学生需要制定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所需物品,并与教师沟通确认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实验操作阶段,学生需要根据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和试验结果。
实验报告撰写阶段,学生需要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分享和讨论。
三、课程收获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结构可靠性的重要性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并能够使用可靠性计算方法对工程结构进行评估和分析。
此外,学生还能够掌握计算机辅助可靠性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用技能。
总之,结构可靠度课程可以为工程专业学生提供更加系统的工程结构安全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并能更好地助力工程结构的可靠性提升。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习题集一 填空题1.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其重要的质量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分别对应(传输速率 )和(差错率)。
2.一个均值为零的平稳高斯窄带噪声,它的包络一维分布服从( 瑞利分布),而其相位的一维分布是(均匀分布),如果再加上正弦波后包络一维分布服从( 莱斯分布(广义瑞利分布))。
3.若线性系统的输入过程()t i ξ是高斯型的,则输出()t o ξ是( 高斯 )型的。
4.通过眼图,可以观察到( 码间串扰 )和( 高斯白噪声 )的大小。
5.对2ASK 、2FSK 和2PSK 三种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其中有效性最差的是( 2FSK )系统,可靠性最好的是(2PSK )系统。
6.2PSK 信号在接收端因为载波同步系统中的分频,可能产生载波相位状态转移,发生对信号的错误解调,这种现象称为(倒π现象)。
7. 根据乘性干扰对信道的影响,可把调制信道分为(随参信道)和(恒参信道)两大类。
8.基带传输系统的总误码率依赖于(信号峰值)和(噪声均方根值)之比。
9.调制信道对信号的干扰分为(加性干扰)和(乘性干扰)两种。
10.若线形系统的输入过程是高斯型的,则输出是(高斯)型的。
11.通断键控信号(OOK )的基本的解调方法有(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及(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
12.随参信道的传输媒质的三个特点分别为(对信号的耗衰随时间而变)、(传输的时延随时间而变)、(多径传播)。
13.包络检波法的系统误码率取决于(系统输入信噪比)和(归一化门限值)。
14.起伏噪声又可分为(热噪声)、(散弹噪声)及(宇宙噪声)。
15.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可能包括两部分即(连续谱)和(离散谱)。
16.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分别为(模拟幅度调制)和(键控法)。
17.模拟信号是利用(抽样)、(量化)和(编码)来实现其数字传输的。
18.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是(A/D )、(数字传输系统)和(D/A )。
航空维修理论与发展
航空维修已成为包括装备自身在内的由相互 作用相互依赖的各个要素(包括人、财、物、 信息等)和各个部分(包括各级维修、训练、 科研以及物资供应保障等)所组成的具有 共同目标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全系统
知识
全寿命
航空装备作为一种人造的实物系统,也有其 技能 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立项 论证、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修到退役、 报废等一系列过程所组成,也称之为一个寿 命周期。
5、维修级别
由总部、大军区、军(兵)种修理 机构或装备制造厂对装备所进行的 维修,主要完成装备翻修、事故修 理、现代化改装、零备件制作等 由军区空军、师修理机构对装备 所进行的维修,主要完成装备翻 修、一般改装、简单零件制作等
由直接使用装备的单位对装所进行的维 修,主要完成日常维护保养、检查和排 故、机件更换及定期检修等周期性工作 维修级别:按装备维修的范围和深度及其维修时所处场所划分的维修等级。
为了防止产品 达到故障状态 在故障发生前 所采取的工作
备产生故障的故障 根源进行系统化的 识别,在系统性能 退化之前采取措施 进行维修
五、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
6
1 、可靠性基础 综合素质良好的专业教师队伍
可靠性
(产品无故 障完成任 务的能力)
应 用 角 度
固有可靠性
使用可靠性
基本可靠性
设 计 角 度
成障碍性差错
三、人素工程与航空维修
2、维修差错及其控制 重视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 做到使其不“忍”。
加强监察、监 督检查,做到 使其“不敢”。
开展防差错 示范辐射与 维 修差错 设计,做到 资源共享 使其“不会”。 的控制
进行系统设计, 做到使其“不能”。
三、人素工程与航空维修
可靠性理论基础知识
可靠性理论基础知识可靠性理论基础知识1.可靠性定义我国军用标准GIB 451A-2005《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中,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条件”包括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
“规定时间”是指产品规定了的任务时间。
“规定功能”是指产品规定了的必须具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
可靠性的评价可以使用概率指标或时间指标,这些指标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失效前时间、有效度等。
典型的失效率曲线是浴盆曲线,其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
早期失效期的失效率为递减形式,即新产品失效率很高,但经过磨合期,失效率会迅速下降。
偶然失效期的失效率为一个平稳值,意味着产品进入了一个稳定的使用期。
耗损失效期的失效率为递增形式,即产品进入老年期,失效率呈递增状态,产品需要更新。
1.1可靠性参数1、失效概率密度和失效分布函数失效分布函数就是寿命的分布函数,也称为不可靠度,记为)(t F 。
它是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失效的概率,通常表示为)()(t T P t F ≤=失效概率密度是累积失效概率对时间t 的倒数,记为f(t)。
它是产品在包含t 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可表示为)()()('t F dtt dF t f ==。
2、可靠度可靠度是指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可靠度是可靠性的定量指标。
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记为)(t R 。
通常表示为?∞=-=>=t dt t f t F t T P t R )()(1)()(式中t 为规定的时间,T 表示产品寿命。
3、失效率已工作到时刻t 的产品,在时刻t 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成为该产品时刻t 的失效率函数,简称失效率,记为)(t λ。
)(1)()()()()()(''t F t F t R t F t R t f t -===λ。
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培养方案
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培养掌握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力学、材料学等基础知识和较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在设计、生产、测试和管理过程中,通过计算、实验和系统仿真等手段,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并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强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在培养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人才时,首先要从课程设置上入手,根据当前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理论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工程力学、材料学等基础课程,以及质量管理、可靠性工程、系统工程、信号处理、工业工程等专业课程。
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通过这些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全面掌握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工程实践中。
2. 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上,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的培养方案应包括如下内容:(1)质量工程质量概念、质量目标和标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内容。
(2)可靠性工程可靠性基本概念、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设计、可靠性测试、可靠性管理等内容。
(3)统计学抽样理论、统计检验、方差分析、充分性检验等内容。
(4)质量管理TQM、6σ等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
(5)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评估等内容。
(6)工业工程工程经济学、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管理等内容。
3. 实践教学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的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应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和毕业设计。
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的实验技能。
实习教学是通过到企业参观、参与生产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和管理方式。
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
4. 实践环节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企业中参与生产实践,了解企业的具体管理方式,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质量认证考试、质检比赛等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工程理论知识点总结
工程理论知识点总结工程理论是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工程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
工程理论是指导工程实践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工程实践的理论基础。
工程理论包括工程数学、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材料力学、工程结构力学、工程振动与维修、工程传热传质传动、工程流体传动、工程机械传动、工程动力学、工程光学、工程声学、工程电磁学等理论。
这些理论对于各类工程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工程数学、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和工程材料力学等方面来总结工程理论的知识点。
一、工程数学工程数学是工程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学科。
它是数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是把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工程问题的一门学科。
工程数学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值计算等内容。
1. 微积分微积分是研究变化的数学分支。
它包括微分学和积分学两部分。
微分学研究函数的变化率,而积分学研究函数的面积、体积以及反函数。
微积分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工程建筑中,可以利用微积分来计算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2. 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一门研究向量、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数学学科。
在工程学中,线性代数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机械工程中,可以利用线性代数的知识来研究机械结构的运动规律。
3. 概率统计概率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理论。
在工程中,很多问题都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例如零件的尺寸、机器的寿命等。
概率统计可以帮助工程师对这些随机现象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工程设计的可靠性。
4. 数值计算数值计算是用数字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的一门学科。
在工程学中,很多问题由于过于复杂而无法用解析方法求解,这时就需要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来求解。
例如有限元分析、有限差分法等都是数值计算的应用。
二、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受力后的变形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工程学的基础。
工程力学主要包括刚体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和流体力学等内容。
1. 刚体力学刚体力学是研究刚体运动的学科。
理论知识质量与产品质量
理论知识质量与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一直是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变得愈发显著。
然而,产品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先进的工艺和设备,还需要坚实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
本文将探讨理论知识质量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一、理论知识质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 理论知识质量是产品设计的指导在产品开发的初期阶段,理论知识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具备扎实理论知识的设计师能够准确把握产品的关键要素,避免因为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工程师对车辆的材料、结构、力学原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
2. 理论知识质量是生产过程的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标准和规范。
然而,标准和规范的设定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
只有具备科学合理的理论知识,企业才能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控性,避免因为操作失误或者设备故障而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3. 理论知识质量决定产品创新的能力产品质量的提升不仅仅是对现有产品的再创造,更包括对产品的创新。
而产品创新离不开对前沿科技的了解和掌握。
深入理解和应用新的科学理论、技术方法和成果,能够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找到差异化优势,从而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
二、理论知识质量对企业的影响1.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产品质量的优势。
而产品质量的提升需要企业具备全面深入的理论知识。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应用理论知识,企业才能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性能和稳定性,从而在市场中取得领先地位。
2. 增强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产品质量不仅仅是企业的内在要求,还是企业形象和声誉的外在体现。
只有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企业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提升品牌形象。
优秀的理论知识质量为企业树立了科技领先、专业可靠的形象,从而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质量理论基础知识
质量理论基础知识一.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的程度。
A.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性。
如物理方面的特性(机械、电子、化学、生物特性),感官上的特性(嗅觉、触觉、味觉),行为方面特性(礼貌、诚实),时间方面的特性(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人体功效方面特性(生理特性、人身安全特性),功能方面的特性(飞机的最高速度等)B.要求:指明示、隐含或必须履行的要求或期望。
2.产品:过程的结果。
包括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
3.可追溯性: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场所的能力当考虑硬件产品时,可追溯性可涉及到:-------原材料或零部件来源-------加工过程的历史-------产品交付后分布场所4.合格:满足要求5.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6.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A.纠正、返工、返修、降级B.报废C.让步接收二.●质量检验阶段:操作者检验→工长检验→检验员检验缺点:检验只由质检部门负责,没有其他部门和员工的参与,容易与检验员产生矛盾;全数检验,工作量大,周期长,费用高;事后检验,没有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全数检验在技术上有事不可能,如破坏性试验。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事先控制,预防废品”的观念和臭氧检验方法,利用控制图等工具,从事后把严,变成预先控制,并很好解决了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的问题。
缺点:○1以满足产品标准为目的,而不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为目的:○2偏重于工序管理,没有对行程质量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3统计技术难度大,考专家和技术人员,难以调动广大工人产业质量管理的积极性;○4质量管理仅限于数学方法,常被领导忽略。
●全面质量管理:○1特点:“三全一样多”(即管理内容全面性、全过程、全员参与,多种多样的质量管理方法)○2四个基本观点:广义的质量观点、客户第一观点、以预防为主的观点、一切用数据说法的观点。
三.A.品质检验●进料检验IQC●制造检验IPQC●最后检验FQC●出货检验OQCB.品质管理●品质工程QE●品质保证QA(品质稽核)-----检验,发现问题,清除不良流动-----管理:预防问题,解决问题四.A.把关职能(最基本)检验把关,在整个制造环节中挑选并剔除不合格品,真正做到不合格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成品不出厂。
科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科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其基本原理体现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科学方法的运用。
科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科学方法的基础原则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说、进行实验验证的方式来验证知识的真伪。
实证主义要求科学理论必须是经验可检验的,只有通过经验实验验证的理论才能被认为是科学合理的。
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则强调推理和逻辑推断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够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和本质。
在科学探究中,理性主义要求逻辑严密、推理合理,以确保科学研究和结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认为所有的知识来源于经验,强调通过感觉、观察和实验获取知识。
科学研究必须基于对客观事实的观察和实验,从经验中总结规律性的结论。
经验主义要求科学家应当对已有的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和验证,以建立科学理论和知识体系。
验证与重复性科学方法强调实验的验证和重复性,任何科学研究的结论都必须通过实验验证和结果重复来证实其科学真实性。
只有经过证据支持、成果复现的研究结果才能被认可并纳入科学知识体系。
科学严谨性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科学严谨性的原则,包括精确测量、严格实验设计、透明数据处理等,以确保科学研究的结果是客观、可靠的。
科学严谨性也要求科学家应当保持开放的思维,接受新的证据和观点,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科学知识体系。
科学的基本原理囊括了实证主义、理性主义、经验主义、验证与重复性以及科学严谨性等多个方面,这些原理共同构成了科学研究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论,为人类认识世界、推进科学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化学分析理论知识培训
质谱分析是一种利用电场和磁 场将运动的离子按其质量和电 荷比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方法。
质谱仪由离子源、进样系统、 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等部分组 成。
质谱分析的原理是将样品分子 经过离子化后转化为带电离子 ,然后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 按其质量和电荷比进行分离, 最后通过检测器检测离子的数 量和性质。
质谱分析广泛应用于化学、生 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尤其在测定有机化合物和生 物大分子的结构和组成方面具 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有害物质分类
根据有害物质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 分类,采取不同的处理和排放方式。
废弃物处理
排放标准
确保排放的废水、废气等符合国家和 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 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绿色化学分析方法
绿色化学原则
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在化学分 析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高效分离技术
采用高效分离技术,降低能耗和物 耗,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绿色溶剂使用
减少或替代有毒有害的溶剂使用, 采用无毒或低毒的绿色溶剂,降低 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06
化学分析案例研究
案例一:水质检测的化学分析应用
总结词
通过化学分析技术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安全。
详细描述
化学分析在水质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水样中的各种离子、溶解氧、 有机物、重金属等指标进行检测,可以评估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标准,从 而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结果可靠性评估
重复性实验
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来评估结果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比实验
通过与其他已知可靠的实验结 果进行对比,评估本实验结果 的可靠性。
科学创新的基础知识
科学创新的基础知识科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它源自于科学家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应用。
本文将介绍科学创新的基础知识,包括科学方法、科学理论、实验设计和科学交流等内容。
一、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和方法论,它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假设、实验和验证等几个主要步骤。
观察是科学方法的起点,科学家通过观察现象来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然后,科学家通过设计实验证明或否定假设,从而得到科学知识的结论。
科学方法强调实证和验证,它能够减少主观性和随意性,保证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二、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对事实和现象的解释和预测,它是科学创新的基石。
科学理论的发展需要积累大量的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并通过归纳和演绎推理来形成一般性的规律和原则。
科学理论能够系统化和组织化地解释现象,并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科学理论的发展常常面临挑战和更新,科学家通过不断修正和发展理论来适应新的发现和观点。
三、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科学家在进行实验时需要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并严格控制实验变量,以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科学家还需要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对照实验和实验组的对比分析,从而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
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够减少误差和偏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四、科学交流科学交流是科学创新的重要环节,它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科学家通过科学会议、期刊论文等方式向同行和学术界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接受同行的评审和批评,从而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研究。
科学交流也是科学合作和跨学科研究的桥梁,它促进了科学创新的跨越和进步。
科学家应该注重科学写作和演讲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以保证科学交流的质量和水平。
总结起来,科学创新的基础知识包括科学方法、科学理论、实验设计和科学交流等内容。
科学家应该遵循科学方法的规范,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和推进科学理论的发展。
同时,良好的实验设计和科学交流能够提高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影响力。
软件测试理论知识
软件测试理论知识第一章测试基础软件测试的定义:使用人工和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
其目的是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间的差别。
软件测试的目的:证明检测预防证明:1)获取系统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可用的信心2)尝试在非正常情况和条件下的功能和特性3)保证一个工作产品是完整的且可用或可被集成的检测:1)发现缺陷,错误和系统不足2)定义系统能力和局限性3)提供组件、工作产品和系统的质量信息预防:1)通过将测试活动提前介入到软件生命周期中,尽早的发现并消除前期研发阶段引入的缺陷,以防止前期缺陷遗留并放大到后续环节2)通过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分析,找出导致这些缺陷产生的流程上的不足,通过改进流程,预防同类缺陷再次产生软件生命周期: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1)计划:SDP (软件研发计划) UTP(单元测试计划)SVVP(软件验证与确认计划) ITP (集成测试计划)STP (系统测试计划)2)需求分析:SRS(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根据研发类型,需求来源,则用户针对的具体对象分为两种:针对产品的与针对项目的3)设计:HLD(High Level Design 概要设计)LLD(Low Level Design 详细设计)4) 编码:写成以某个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单,使用RDBMS(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工具建立数据库。
5) 测试:检验软件是否符合客户需求,达到质量要求。
按测试阶段分单元测试(UT )集成测试(IT )系统测试(ST )——最先介入,最晚结束6) 运行维护:将软件交付用户投入正式使用,以后便进入维护阶段,可能有多种原因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如软件错误、系统软件升级、增强软件功能、提高性能等。
软件研发的相关要素:人员 过程 工具1) 人员组成分析人员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配置管理人员(CMO,SCM )SQA2) 组架构。
中级质量专业理论和实务-可靠性基础知识_真题-无答案
中级质量专业理论和实务-可靠性基础知识(总分199,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 一台设备由三个部件组成,各部件的寿命分布均服从指数分布,且各部件的失效率为每106h分别失效25次,30次,15次,若其中一个失效,设备也失效,则该设备工作1000h 其可靠度为______。
A. 0.63B. 0.73C. 0.83D. 0.932. 在产品投入使用的初期,产品的故障率较高,且具有随时间______的特征。
A. 逐渐下降B. 保持不变C. 先降低后提高D. 迅速下降3. 在FMECA分析过程中,正确的预防和纠正措施是______。
A. 进行可靠性寿命试验B. 更换故障件C. 降低工作环境应力D. 改进设计及工艺4. 常用的维修性度量参数是______。
A. MTTFB. MTBFC. AD. MTTR5. 故障分布服从指数分布的产品,其故障率为λ,当工作时间时,其可靠度等于______。
A. e-1B. e-0.1C. e-0.01D. e-0.56. 下述关于质量与可靠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 质量是产品可靠性的重要内涵B. 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重要内涵C. 可靠性与产品质量无关D. 产品可靠,质量自然就好7. 失效率越高,则______。
A. 产品可靠性越高B. 产品可靠性越低C. 产品有效性越高D. 具有良好的维修性8. 故障树分析是用一系列事件符号、______和转移符号描述系统中各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A. 集合符号B. 运算符号C. 几何图形D. 逻辑符号9. 产品的累积故障分布可以是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等,但最简单的分布为______。
A. 指数分布B. 对数正态分布C. 均匀分布D. 泊松分布10. 设一个子系统由8个部件串联组成,每个部件的寿命都服从指数分布。
已知每个部件工作10000h的可靠度皆为0.9,则该子系统的可靠度为______。
电子工程师必考知识点总结
电子工程师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电路理论1. 电压、电流、功率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2. 电容、电感、电阻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表达式及其应用。
4. 交流电路中的复数表示法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二、模拟电子技术1. 晶体管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 操作放大器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3.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4. 模拟滤波器设计及其应用。
5. 模拟电子电路的仿真与优化技术。
三、数字电子技术1. 逻辑门的基本原理及其逻辑功能。
2. 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技术。
3. 计算机组成原理及其应用。
4. 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
5. 数字电子电路的综合与验证技术。
四、电磁场与电磁波1.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本形式与物理意义。
2. 电磁场中的波动方程及其解析解。
3.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电子射频技术中的应用。
4. 电磁相容技术及其应用。
五、电子元器件与器件制造技术1. 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其对器件特性的影响。
2. 晶体管、场效应管、二极管、光电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硅基微纳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4. 典型电子器件的封装与封装工艺。
5. 电子器件制造与测试技术。
六、电力电子技术1. 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2. 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与控制技术。
3. AC/DC、DC/DC、DC/AC电力变换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4. 电能质量调节技术及其应用。
七、通信与信息处理1. 信号传输与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2. 数字通信系统与调制技术。
3. 通信网络与协议技术。
4. 通信与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技术。
5. 数据处理与智能算法技术。
八、电子系统集成与封装技术1. 电子系统集成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2. 多芯片及系统级封装技术。
3. 三维封装与多尺度封装技术。
4. 系统级封装中的热管理与电磁兼容技术。
九、电子系统可靠性与测试技术1. 电子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与改善技术。
2. 电子系统的测试与诊断技术。
毕业论文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
毕业论文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普及,毕业论文成为评价学生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二、理论基础毕业论文的理论基础是指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框架、数据收集与分析等。
在选择论文题目时,应遵循兴趣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确保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和创新性。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需要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现状进行广泛的了解和总结,以便在研究过程中建立合理的研究框架。
数据收集与分析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常见的数据收集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而数据的分析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内容分析等进行。
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应注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根据研究目的进行适当的解读和推断。
三、实践应用毕业论文的实践应用指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研究中,体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在实践应用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毕业论文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
同时,实践应用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例如调研能力、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例如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研究结果的分析与总结等。
四、总结毕业论文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是学生顺利完成论文撰写的关键。
通过理论基础的学习和实践应用的训练,学生可以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研究中,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为同学们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让大家能够在学术研究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毕业论文撰写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软件测试基础理论知识
软件测试基础理论知识测试理论培训资料错误猜测异常分析状态迁移流程分析正交试验法判定法因果图输出域覆盖输⼊域覆盖边界值等价类⿊盒⽩盒程序插装逻辑覆盖信息流分析数据流分析控制流分析其他处理过程条件组合输⼊输出整体特性内部实现动态分析静态分析SRS HLD LLD GUI DB 编码调试⽩盒灰盒⿊盒软件质量流程技术组织开发技术UTITST分析设计编码 ISO9001 CMM 6西格玛质量体系瀑布模型螺旋模型RUP 模型IPD 模型V&V 模型常见的项⽬组织结构需求管理配置管理同⾏评审缺陷管理需求分析SRS评审SRS基线化系统测试的计划设计和实现ST计划ST⽅案ST⽤例概要设计HLD评审HLD基线化详细设计LLD评审LLD基线化编码代码⾛查UT执⾏IT执⾏ST执⾏集成测试的计划设计和实现IT计划IT⽅案IT⽤例单元测试的计划设计和实现UT计划UT⽅案UT⽤例需求分析SRS评审SRS基线化系统测试的计划设计和实现ST计划ST⽅案概要设计HLD评审HLD基线化详细设计LLD评审LLD基线化编码代码⾛查UT执⾏IT执⾏ST执⾏集成测试的计划设计和实现IT计划IT⽅案IT⽤例单元测试的计划设计和实现UT计划UT⽅案UT⽤例测试基础7软件质量10测试⽅法17 V&V模型(测试过程)20单元测试22集成测试28系统测试36测试覆盖率47测试⽤例举例49同⾏评审51配置& 需求管理54缺陷管理56 SQL SERVER59测试⼯具总结65第⼀阶段英语单词总结81复习问题总结85测试基础1、软件测试的⽬的:证明(表达软件能够⼯作)→检测(发现错误)→预防(管理质量)2、测试执⾏:单元测试(UT执⾏):⼀个测试⽤例的测试执⾏;集成测试(IT执⾏):⼀个测试⽤例集的测试执⾏;系统测试(ST执⾏):不同测试阶段的测试执⾏。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觉得不是很有针对性?3、回归测试的⽬的:a. 验证错误是否修复;b. 检测对代码的修改是否引⼊了新的错误。
可靠性工程师考试核心技能概览
可靠性工程师考试核心技能概览可靠性工程师考试涉及的技能是多方面的,这些技能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还包括了实践应用、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技能点:一、专业知识与理论1.可靠性工程基础:熟悉可靠性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可靠性工程在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等各个阶段的应用。
2.数学与统计:掌握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处理可靠性数据。
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了解并掌握FMEA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识别产品设计和过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影响。
4.故障树分析(FTA):熟悉FTA的原理和应用,能够构建故障树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5.可靠性预计与分配:掌握可靠性预计和分配的方法,能够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定量评估和预测。
二、实践与应用1.可靠性试验设计:了解各种可靠性试验的方法和标准,能够设计并实施可靠性试验,以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2.数据分析与评估:具备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能力,能够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识别故障模式、预测失效率和评估系统性能。
3.可靠性设计与改进:能够根据可靠性分析结果,提出并实施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4.项目管理: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组织和协调团队成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沟通与协作1.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不同部门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2.报告撰写:能够清晰地撰写可靠性分析报告和项目总结,向管理层和客户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四、专业技能与工具1.计算机技能: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和办公软件等基本技能,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可靠性分析软件:熟悉常用的可靠性分析软件(如ReliaSoft等),能够运用软件进行可靠性建模、预测和分析。
3.行业标准与法规:了解并熟悉与可靠性工程相关的国家和国际标准、法规和指南,如ISO 9001、IEC 61508等。
五、持续学习与创新能力1.持续学习:保持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关注,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系统工程学理论知识大总结
系统工程学理论知识大总结 第一章 1.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特征: 集合性,系统是由许多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系统这特征称为系统的“集合性”。
关联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一特征称为系统的“关联性”。
目的性,系统总是具有特定的功能,管是自然系统还是人造系统,系统的存在都具有特定的,即存在的合理性。
特别是人创造的大中型改造系统,总有一定的目的性,这一特征称为“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任何系统总是存在并活动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系统必须适应环境。
例子(了解) A 集合性 a )计算机系统:硬件(CPU 、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软件、DBMS 等,应用软件),人(user ,操作人员) b )人体系统:脑、四肢、躯干、各部位 c )学校:教师、学生、干部、工人、教室(建筑物)、设备(教学仪器、科研设备)等 d )汽车:发动机、传动制动系统、轮胎、车体等(司机?) B 关联性 a )人体系统:头脑、四肢、躯干、各部位。
骨骼、肌肉、血管、神经连接起来。
头疼的原因:感冒、血压不正常、神经衰弱、心脏供血问题等 b )计算机系统:各个硬件之间相互联结,硬件与软件之间,软件与其它软件之间。
硬件,操作系统,编译软件、DBMS 等,应用软件,人 c )学校:教师、学生、干部、工人、教室(建筑物)、设备(教学仪器、科研设备) 教师 -------- 学生 (教学,教与学) 教师、学生 -------- 设备 (实验、科研;学习、实践) 教师、学生 ------- 教室 (上课、办公) C 目的性: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工厂则以生产各种产品、获得利润为目的;汽车的功能:交通运输 D 环境适应性:一个工业企业的环境:原材料市场、技术与劳务市场;产品销售市场、协作单位、竞争单位;政府有关业务管理机关;所处自然地理位置和周围商业、治安的社会条件。
cst指标
CST指标什么是CST指标?CST指标是一种用于衡量和评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技术水平和能力的指标。
CST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缩写,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ST指标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客观、全面和标准化的评估方法,以便评估个人、团队或组织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技术能力。
CST指标的分类CST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CST指标分类:1. 知识和理论基础这一类指标主要评估个人或团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网络等;•理论知识:计算理论、编程语言理论等;•领域知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2. 技术实践和应用能力这一类指标主要评估个人或团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技术实践和应用能力。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编程能力: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能够进行软件开发和调试;•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够设计和开发复杂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能够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挖掘。
3. 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一类指标主要评估个人或团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创新思维:具备创新思维,能够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学习和适应能力:能够快速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和工具。
4.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这一类指标主要评估个人或团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团队合作: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能够清晰有效地沟通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领导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协调和管理团队成员。
CST指标的重要性CST指标对于评估个人、团队或组织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技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重要性:1.帮助招聘和选拔人才:CST指标可以作为招聘和选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人才的参考标准,帮助企业或组织找到合适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靠性理论基础知识
1.可靠性定义
我国军用标准GIB 451A-2005《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中,可靠性定义
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条件”包括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
“规定时间”是指产品规定了的任务时间。
“规定功能”是指产品规定了的必须具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
可靠性的评价可以使用概率指标或时间指标,这些指标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失效前时间、有效度等。
典型的失效率曲线是浴盆曲线,其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
早期失效期的失效率为递减形式,即新产品失效率很高,但经过磨合期,失效率会迅速下降。
偶然失效期的失效率为一个平稳值,意味着产品进入了一个稳定的使用期。
耗损失效期的失效率为递增形式,即产品进入老年期,失效率呈递增状态,产品需要更新。
1.1可靠性参数
1、失效概率密度和失效分布函数
失效分布函数就是寿命的分布函数,也称为不可靠度,记为)(t F 。
它 是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失效的概率,通常表示为
)()(t T P t F ≤=
失效概率密度是累积失效概率对时间t 的倒数,记为f(t)。
它是产品在
包含t 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可表示为)()
()('t F dt
t dF t f ==。
2、可靠度
可靠度是指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可靠度是可靠性的定量指标。
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记为
)(t R 。
通常表示为⎰∞
=-=>=t dt t f t F t T P t R )()(1)()(
式中t 为规定的时间,T 表示产品寿命。
3、失效率
已工作到时刻t 的产品,在时刻t 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成为该产品时刻
t 的失效率函数,简称失效率,记为)(t λ。
)
(1)
()()()()()(''t F t F t R t F t R t f t -===λ。
4、不可修复的产品的平均寿命是指产品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记为MTTF (Mean Time To Failure)。
⎰∞
=0)(dt t R MTTF 。
5、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一个标志产品平均能工作多长时间的特征量。
可修产品的平均寿命是指相邻两次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称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通常记为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与可靠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0)(dt t tf MFBF 。
2.可靠性模型中常用的失效分布
1.指数分布
指数分布的失效密度函数为 0)(≥=-t e t f t λλ。
式中,λ是常数。
2.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记为),(2
σμN ,其分布密度函数为]
)(2
1[221
)(σ
μ
σ
π--=t e t f ,所以
3.对数正态分布
若X 是一个随机变量,且随机变量Y =ln X 服从正态分布),(2σμN ,那么称随机变量X 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X 的分布密度函数为
021
)(]
)ln (2
1[2>=
--t e t
t f t σ
μ
σπ
4.威布尔分布
在可靠性工作中威布尔分布非常有用,因为它是通用公式,通过调整参数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布,为各种寿命分布特性建立模型。
威布尔分布失效密度函数为 ])(ex p[)()(1m
m t t m t f η
γηγη
---=
-
其中m>0为形状参数;
η>0为尺度参数,或特征寿命(达到该寿命时,失效的概率为63.2%);
γ为未知参数,最低的寿命。
失效分布函数为F(t)=l —exp[-(t/η)m ]。
5.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一般用于描述一个事物只有两种可能状态或结果的情况,如成功和失败,好和坏,并且对所有试验来说,概率都相同,这种分布对可靠性和质量保证工作都很有用。
当产品中好产品(成功)的概率为p ,坏产品(失败)的概率为q 时,抽出n 个样本中有x 个好产品和n-x 个坏产品的概率为
dt e e t R t f t dt e t F t R dt
e
dt t f t F t
t t t
t t
t t
⎰⎰⎰
⎰∞----∞
----
===-==
=222
22
2
2
2
2)(2)(2)(0
2)(0
)()()(21)(1)(21
)()(σμσ
μσμσμλσπσ
π
x
n x x n
q
p C x X P -==)(。
累积分布函数为∑=-=≤r
x x n x x n q p C r X P 0
)(表示抽出n 个样本
中最多有r 个好产品的概率。
6.泊松分布
二项分布在抽样数n 很大而p 较小时,可趋近于泊松分布,即
0,!
lim >==
--∞
→np e k q
p C k
k
n k k n
n λλλ
即概率分布 2,1,0,0,!
)(=>=
=-k e k k x P k
λλλ为泊松分布。
在很短时间(0,t )
内,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事件的概率很小,而出现的次数为一次的概率近似为
t λ。
在时间(0,t )内事件出现k 次的概率可以表示为t
k e k t k x P λλ-==!
)()(,其中λ为失效率,t 为事件长度,k 为失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