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二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知识点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知识点在高二历史课程的下学期期末考试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
本文将按照章节的顺序进行论述,以便于整理记忆。
第一章:人类起源与社会的形成在人类起源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包括人类的起源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别等。
同时,社会的形成也是重要的内容,我们需要学习社会的定义、社会形成的条件和主要特点等。
第二章:古代文明此章节重点学习了古代文明的不同类型和地域特点。
我们需要了解埃及文化、巴比伦亚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等重要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此外,对于古代文明的传播和交流也需要有所认识。
第三章:中世纪西方世界了解中世纪西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知识是本章的重点。
我们需要学习封建制度的特点和演变、教会的权力与影响、十字军东征和黑死病等重要事件。
第四章: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这一章节主要学习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
我们需要了解每个朝代的建立、主要统治者、社会制度和文化成就等。
另外,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动乱事件也是必要的。
第五章: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一章节,我们需要重点学习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包括英国的工业革命、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兴起,以及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特点和运作机制等。
第六章: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本章重点学习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包括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革命,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同时,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运动也是必要的。
第七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这一章节主要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战争的爆发原因、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以及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格局等。
第八章: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了解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是本章节的重点。
我们需要学习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和挑战等。
第九章: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在这一章节,我们需要重点学习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历史高二重点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二重点知识点总结一、世界历史概览1.1 古代史1.2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1.3 近代与现代史二、中国近现代史概览2.1 清朝的衰落与洋务运动2.2 辛亥革命与建立中华民国2.3 近代中国的各类革命运动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新中国的建设三、世界古代文明3.1 古埃及文明3.2 古希腊文明3.3 古罗马文明3.4 古印度文明3.5 古中国文明四、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4.1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技术4.2 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诗词、书法、绘画等4.3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五、近代国际关系5.1 世界两大战争及其影响5.2 冷战与东西方对立5.3 联合国与国际组织5.4 当代国际关系与全球化六、中国文化大革命6.1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背景6.2 主要事件和运动6.3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评价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7.1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7.2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封建帝国与官僚体制 7.3 社会阶级与社会变迁八、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8.1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与边疆防御8.2 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的变化九、二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9.1 二战爆发与日本侵华9.2 中国在二战中的抗战9.3 二战胜利后对中国的影响十、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10.1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问题10.2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10.3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现代化建设十一、世界历史的演变与趋势11.1 世界历史的主要时期划分11.2 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发展趋势11.3 世界历史对未来的启示和影响以上是历史高二重点知识点的一些概览和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历史学科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老师的指导制定更加详细和具体的学习计划,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历史学科的学习需要大量阅读和思考,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历史高二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二下学期知识点总结历史高二下学期的内容涵盖了世界历史的不同时期和重要事件,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古代文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埃及文明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发展出了独特的雕塑艺术和建筑工程;希腊文明则以城邦和城市国家的形式出现,并对政治、哲学、艺术和科学都有重要贡献;罗马帝国则成为古代欧洲最伟大的文明,其法律制度、城市规划和工程技术仍然影响着现代世界。
二、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中的顶层是国王和贵族,他们通过封地制度和农奴经济牢牢掌控着政治和经济权力。
而底层的农民则承担着繁重的负担。
在这个时期,教会也对社会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力,天主教会在欧洲社会发挥着宗教和政治双重作用。
三、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思想和文化革命。
它在意大利开始,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也开启了欧洲国家争夺全球霸权的竞赛。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家通过航海探险,发现并殖民了新大陆,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贸易和殖民帝国的崛起。
四、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是欧洲18世纪的一场思想潮流,主张理性、科学和人权。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以法国为中心,他们批判封建制度和教会的权威,提倡人民的意识觉醒和政治、社会制度的变革。
18世纪末,法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旧有的政治体制,确立了民主宪政的原则。
这场革命不仅深刻影响了欧洲,也对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现代工业社会的崛起19世纪工业革命的爆发标志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崛起。
以英国为中心,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
机器工业、煤炭和铁路运输的兴起使得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日益紧密相连。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高二下学期的历史课程通常会涵盖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主题,具体内容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高二下学期历史课程中的知识点:1. 中国古代史:-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 明清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边疆政策。
2. 中国近现代史:- 晚清的衰落与列强的侵略,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
- 辛亥革命及其影响,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 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和军阀割据。
3. 世界历史:- 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 19世纪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后果。
4. 思想文化史:- 启蒙运动及其对现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 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5. 经济史:-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演变。
-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
6. 政治史:- 现代国家制度的建立,包括宪法、法律和政府结构。
- 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国际组织和外交政策。
-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7. 社会史:- 社会阶层和阶级斗争的历史演变。
- 妇女解放运动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 种族平等和民权运动的发展。
8. 科学技术史:-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
-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9. 文化艺术史:- 现代文学艺术的流派和代表人物。
- 电影和音乐的发展历程。
- 现代建筑和设计的特点。
10. 环境史:-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
- 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深度会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材进行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高二下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二下历史必背知识点第一章: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一、人类的起源和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阶段,主要特点是人类以狩猎、采集为生,使用石器工具。
二、新石器时代的到来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农业时代,使用石、陶、布等制作工具。
三、古代文明的兴起古代文明的兴起主要表现为四大文明河流谷地文明,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印度河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第二章:古代社会的发展和缔造一、古代东亚社会的发展古代东亚社会的发展主要包括东亚三大文明的兴起和繁荣,即中国古代文明、日本古代文明和朝鲜古代文明。
二、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主要包括印度教和佛教的兴起和印度各王朝的兴衰。
三、古代希腊社会的发展古代希腊社会的发展主要包括希腊城邦的兴起和繁荣、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希腊文化的传播。
四、古代罗马社会的发展古代罗马社会的发展主要包括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扩张、罗马法的形成和罗马文化的传播。
第三章:中世纪欧洲的变革与发展一、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主要特征,它以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形成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封建体系。
二、天主教会的权威与影响天主教会在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权威和影响力,它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十字军东征与欧洲文艺复兴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文艺复兴则是中世纪文化发展的转折点,标志着欧洲进入了现代文明的道路。
第四章:近代世界的形成与崛起一、大航海时代与欧洲殖民扩张大航海时代是近代世界的重要标志,它推动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使欧洲列强崛起为世界的中心。
二、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的兴起宗教改革是近代社会的一场重大变革,它削弱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促使了民族国家的兴起。
三、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社会经济制度的重大转变,它以私人占有和市场经济为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高二下历史主要知识点
高二下历史主要知识点
一、三民主义及其发展
1. 辛亥革命及其影响
2.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4. 南京政府与国共分裂
二、抗日战争与第二次国共内战
1. 卢沟桥事变与全面抗战
2. 八年抗战的重要战役与斗争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4. 抗日胜利与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 解放战争与人民革命胜利
2. 新中国的初步探索与建设
3. 社会主义改造与国家经济建设
4.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5.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影响
四、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1. 改革开放的背景与初期探索
2. 邓小平理论的提出与四项基本原则
3. 经济体制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4.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五、中国外交与国际地位
1. 中苏关系的演变与中美关系的重塑
2. 对外开放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外交政策调整
4. 争取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的努力
六、中国近现代史的启示与反思
1. 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 政治制度的选择与发展
3. 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平衡
4.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以上是高二下历史的主要知识点概述,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
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增强爱国意识、历史意识与文化自信。
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反
思历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发展。
历史的发展是源远流长的,我们应该继续学习和探索,为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知识点整理第二册
上海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知识点整理第二册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单元核心概念: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距今1万年前后,我国远古先民已学会栽培稻、粟,进入农耕时代。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新时期时代的考古发现,揭示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
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
到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
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特别是精美的青铜器制作技术和成熟的甲骨文字,说明商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
第1课中华文明的摇篮一. 原始农耕(A)⒈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⒉概念:以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取代采集与渔猎。
⒊地位: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⒋特点:南稻北粟的格局(粟类旱地作物、人工栽培的水稻分别同时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⒋意义:⑴是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⑵为人类提供了持续稳定的食物来源。
⑶人类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⒌典型: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体现了早期的农耕聚落是一种共同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表明当时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二. 中华文明的起源(A)⒈?炎黄传说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主要以神话传说的形式。
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⒉?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考古资料表明,最迟至距今5000年—4000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一.从“公天下”到“家天下”(A)⒈?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
“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⒉? 夏王朝和国家的基本特征??? 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沪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进化-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文化2. 古代文明-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文明 - 希腊城邦制度与希腊哲学-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兴衰3. 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拜占庭帝国与东正教的影响-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4. 东亚封建国家- 中国的秦汉统一与制度建设- 隋唐盛世与对外交流- 宋元明清的变迁与社会特点二、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欧洲文艺复兴的背景、特点与影响- 宗教改革的起因、过程与结果2.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与特点-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与工人运动3. 现代国家与民族主义- 欧洲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国家的形成 - 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4. 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与影响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与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过与结果5. 社会主义运动与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中国的诞生三、当代历史1.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冷战的起源、过程与结束- 两大阵营的形成与对抗- 核武器竞赛与军备控制2. 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挑战-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3. 信息化时代与科技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社会- 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前沿科技的发展4. 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影响-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结构转型-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与责任四、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 历史人物评价与历史观点的形成2. 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比较与类比思维- 历史批判与反思能力- 历史预见与未来趋势的分析3. 历史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历史知识对个人素养的提升- 历史教育在公民责任培养中的作用- 历史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结语:通过对沪教版高中历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脉络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高二下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考点
高二下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考点
以下是高二下册历史必修三的一些知识点和考点:
1. 秦朝的统一中国:了解秦朝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如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修
筑连墙等,了解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点。
2. 秦朝的法家思想:了解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如以法治国、强调法律执行的
严格性、推行墨子教义等。
3. 秦朝的兵马俑和地下宫殿:了解秦朝兵马俑和地下宫殿的发现、特点和意义。
4. 汉朝的建立:了解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争斗以及汉朝的建立过程,了解刘邦在政治上
的一些改革措施。
5. 汉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了解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的实施以及推动经
济发展的一些政策,了解汉朝的文化成就,如《诗经》的整理和传播、汉字的发展等。
6. 西汉的衰亡:了解汉朝中后期的一些内外因素导致了西汉王朝的衰亡,如宦官干政、外族侵扰等。
7. 东汉的建立和三国时期:了解东汉的建立以及黄巾起义的发生,了解三国时期的政
治格局和主要三国势力的特点。
8. 三国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了解三国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如刘备、曹操、孙权等,了解他们的生平和才能。
9. 三国时期的战争和政治斗争:了解三国时期的战争和政治斗争,如赤壁之战、建安
七子之间的政治斗争等。
10. 三国时期的文化和文学:了解三国时期的文化和文学成就,如《三国演义》的创作、三国时期的历史书籍等。
这些是高二下册历史必修三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考点,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二历史下学期的知识点归纳总结1
高二历史下学期的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二历史下学期的知识点归纳总结1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过程: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表现:A、农产品程度有了一定进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B、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C、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进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进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进展阶段表(1)产生时间: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a.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洋务运动的诱导。
影响: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2)初步进展时间:从甲午战争到一战前原因:a.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实业救国”的推动。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短暂春天时间: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原因:a.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b.“实业救国”的影响。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影响:轻工业进展较快;涌现出一批的实业家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4)抗战前夕的短暂进展时间: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原因:a.全国的基本统一。
b.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c.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进展。
影响:进展显著,民族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5)萎缩时间:抗战胜利后(1945—1949)原因:a.美国的经济掠夺。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3、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地点:上海、广东、天津东南沿海地区。
高二下学期历史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下学期历史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归纳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原因包括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以及洋务运动的诱导。
代表企业有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到一战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原因有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以及“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这一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短暂春天:民国初期(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
原因包括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的影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以及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无产阶级队伍也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曲折发展:抗战前夕,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抗战胜利后(1945-1949),民族工业受到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排挤以及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等影响,逐渐萎缩,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2.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发动了戊戌变法。
虽然变法最终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民主共和思想: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和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五四运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历史高二下期末必考知识点
历史高二下期末必考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2.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与百家争鸣3.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政治改革与统一文字法4.汉武帝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5.三国时代的分裂与统一6.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交流7.隋唐帝国的政治制度与科举制度8.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科技发展9.元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交融10.明朝的中央集权与海外贸易11.清朝的政治改革与闭关锁国政策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古埃及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发展2.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与哲学思想3.古罗马的共和制度与法律传统4.印度古代历史与佛教的传播5.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与宗教改革6.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繁荣7.蒙古帝国的征服与统治8.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互动9.大航海时代的探险与殖民10.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及世界的影响11.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发展三、现代史知识点1.近代中国的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2.晚清政府的改革与维新3.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4.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5.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土地改革7.文化大革命与中国的社会动荡8.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经济发展9.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冲突10.世界各地的独立运动与解放运动11.亚非拉国家的发展与合作四、近现代国际关系与冲突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和平条约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战争影响3.冷战的背景与对抗4.东西德与东欧剧变5.二战后的国际组织与合作6.联合国的成立与起源7.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影响8.中东问题与阿拉伯国家的冲突9.苏联解体与后苏联时代10.恐怖主义与国际反恐斗争11.全球化与新的世界秩序的形成以上是历史高二下期末必考的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现代史以及近现代国际关系与冲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以及相关的历史书籍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思考,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高二下册的历史知识点
高二下册的历史知识点高二下册历史知识点以下是高二下册历史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概述:第一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纳粹德国侵略欧洲国家- 日本侵略亚洲国家,被美国太平洋舰队袭击2. 盟军反攻与战争进程- 苏联参战,东线战场- 美军参战,西线战场- 太平洋战争,美国从中途岛开始反攻3. 战争的全球范围与战争形态- 欧洲、非洲、亚洲的战争- 常规战争、游击战争和新型武器的使用4. 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战争结束后冷战的开启- 欧洲国家殖民地纷纷独立- 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联合国成立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 中国近代革命与共产主义兴起- 辛亥革命和建立民国-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后共产主义思潮兴起-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建立党的基础3. 党的一大到四大- 党的一大的召开和党的早期组织建设- 四大的召开和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1. 阶级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基础2.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 北方政权的建立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胜利3. 在毛泽东领导下建立军队和农村根据地- 红军的创建和长征- 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卢沟桥事变及全面抗战的爆发- 八年抗战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第四章:新中国的开创与建设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和土地改革- 国共合作关系的变化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2. 社会主义改造和三大改造运动- 淮南战役和三大改造运动的开展- 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和农村人民公社的成立3. 四五运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以大跃进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政策调整与反思4.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的推进- 改革开放的实施和中国经济的崛起这些知识点是高二下册历史的重要内容概述,明确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理解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轨迹和历史进程。
高二下学期历史必考知识点
高二下学期历史必考知识点在高中历史课程中,下学期所学的内容承接了上学期的基础,并且引入了一些新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二下学期历史必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一、近现代史知识点近现代史是高二下学期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进程和结束,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学生需要了解各个国家的立场和冲突原因,以及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2. 冷战与国际局势冷战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学生需要学习冷战的意义、原因和影响,并了解在冷战期间出现的一系列国际事务,如柏林墙的建立、古巴导弹危机等。
3.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探索和决策,以及两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政策。
二、文化史知识点文化史是高二下学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学生需要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影响和对欧洲文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2. 近现代中国文化思潮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近现代中国的文化思潮,如“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等,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思潮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3. 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化等,重点关注这些文化对当地社会和历史的影响。
三、地理知识点地理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熟悉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自然地理包括地球的形状、各大洲和洋流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自然地理知识点。
2. 人文地理学生需要了解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工业化程度等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点,并能够分析和解释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需要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知识。
202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
202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1.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2. 秦汉经济的发展与城乡关系3. 秦汉法律制度发展及对后世的影响4. 秦汉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点5. 秦汉农业技术的进步及其影响6. 秦汉与匈奴、西域等边疆地区的联系与影响第二章中世纪欧洲的形成与发展1. 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以及对欧洲的影响2.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特点3. 封建制度下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兴起4. 城市与教会的权力对抗及其影响5. 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6. 中世纪欧洲文化与教育的传承与发展第三章近代欧洲的变革与革命1. 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的影响与发展2. 宗教改革与新教的兴起3. 经济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4. 啤酒革命和英国清教革命的原因与影响5. 西方科技与文化向东方传播的途径与后果6.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期的重要事件与影响第四章近代中国的启蒙与变革1.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思想与影响2. 辛亥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与发展3.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5.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与中国革命的胜利6.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第五章二战后的冷战格局与国际关系演变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结果2. 冷战的形成与特点3. 西方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立与合作4.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与非洲、亚洲的解放运动5. 冷战期间的危机与对抗6. 二战后国际体系的演变与多极化趋势第六章近现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1.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初期2. 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国经济的发展3.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 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的转型5. 台湾问题与中共的对台政策6.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以上仅为在____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课程可能涉及的考点总结,内容较为简略,具体考纲和要求还需以教材为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二下半期历史知识点
高二下半期历史知识点高二下半期历史知识点是学生们在历史学科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内容。
下面我们将以大事记、人物、制度等方面为主线,对高二下半期历史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大事记: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发生在1911年,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标,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发生在1919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思想觉醒和民主运动的兴起。
3. 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期间在中国南京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暴行,发生在1937年至1938年,是二战期间的重大事件之一。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二、人物:1. 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革命家和民主主义者,是辛亥革命的倡导者和中华民国的创立者,被尊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2. 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和领导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领导人。
3. 周恩来: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和中国现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被尊称为中国人民的好总理。
三、制度:1. 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现代民主国家的基本政治原则,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个方面,旨在防止政府滥权,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追求和平、发展、公正、合作的国际关系。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的经济制度,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分配制度,又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以上内容仅为高二下半期历史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具体的学习内容还需结合教材和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高二下历史知识点
高二下历史知识点高二下学期的历史课程通常涵盖了多个时期和主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知识点:1. 中国近代史:- 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 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 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和军阀割据。
- 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和早期活动。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和策略。
- 抗日战争中的中共角色和贡献。
3. 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政治制度的建立。
- 社会主义改造和三大改造。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后果。
4.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实施。
- 经济特区的设立和作用。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5. 世界现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后果。
- 凡尔赛体系和国联的建立。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全球影响。
-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美苏对抗。
6. 全球化与地区冲突:-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格局。
-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
- 地区冲突和民族主义的兴起。
- 国际组织在解决冲突中的作用。
7. 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 工业革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信息技术革命和数字时代的来临。
- 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8. 文化与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 启蒙运动和现代思想的形成。
- 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这些知识点是高二历史课程中可能会涉及的内容,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学生应该注重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以更全面地理解历史。
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
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航海时代和货币资本主义的形成-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 1492年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 奴隶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家的殖民扩张- 市场经济、商业资本的兴起2.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的起始和影响- 发明创造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资本主义的推动作用- 工人阶级的兴起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国家干预经济的形成和发展3.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危机- 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不平等条约的签署和中国的危机-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巴黎公约的签订- 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危机和社会的动荡4.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三民主义的提出和革命理论的发展- 清末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和组织形式- 1911年的武昌起义和清王朝的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和阶段5.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文化的自觉和传统文化的反思- 四个新文化的兴起和思想解放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影响- 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结合6. 革命道路的选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卅运动的背景和结果-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路线的确立- 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和发展-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7. 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的抗战- 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 抗日战争的艰苦斗争和伟大胜利- 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抗战的转折- 重庆谈判和在美援华8.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全国性武装抗战- 全国抗战的局势和阶段- 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胜利形势的形成- 解放区的创建和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敌人的崩溃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以上是高二下学期历史的主要考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沪教版高二下历史知识点
沪教版高二下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把握现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沪教版高二下历史课程内容广泛,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沪教版高二下历史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1.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在1919年。
这次运动旨在抵制《凡尔赛和约》中将山东归还给日本的决定。
大批学生与市民参与游行示威,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关注。
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强调了民主和科学的重要性。
2.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是对传统文化的挑战与改革。
梁启超、胡适等知识分子倡导新思想、新文学、新教育、新艺术等理念,推动着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迈进。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和个人解放的观念,对中国近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政党之一。
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新起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 中国国共内战中国国共内战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之间的长期斗争。
这场斗争从1945年到1949年,最终以共产党的胜利结束。
内战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5. “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国家治理方针,旨在实现香港、澳门的和平回归。
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香港、澳门可以保持独特的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主权。
6.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政策之一,它于1979年开始实施。
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引入了市场经济和外商投资,使中国逐渐融入了全球化进程。
7. 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长江上游的湖北省。
这个工程包括大坝、水电站和船闸等设施,目的是为了防洪、发电和航运。
沪教版历史高二下整理
历史(五分册19课——六分册17课)国内1.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转化:+ -1911年2.1913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失败3.1915.5袁世凯与日本签卖国条约“二十一条”12月复辟帝制“洪宪帝制”4.1916.6护国运动胜利,袁世凯死去5.“洪宪帝制”结束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时期”6.北洋军阀势力分为皖系(段祺瑞为首)直系(冯国璋)奉系(张作霖)开始混战7.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是新文化运动主将8.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学反对旧学9.1915.9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7.1在其中发表《文学改良刍议》10.1918.5鲁迅《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1918发表《蔗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1919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12.1919.5.4五四运动,原因巴黎和会上日本掌控青岛13.1919.6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14.1920李大钊陈独秀建立早期共产党组织15.1921. 7.23中共第一次全国人大上海举行,确立中国共产党16.1922.7中共第二次全国人大分析经济状况,制纲:最高纲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17.1923.6中共三大,允许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18.1924.1国民党一大广州,新三民主义纲领成为合作基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会议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19.1924.5孙中山广州黄埔军校20.1925.7国民政府广州成立21.1926北伐战争消灭吴佩孚孙传香主力,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统治22.1927国民政府广州迁至武汉23.1927.4.12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人24.1927.4.18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呈对峙状态25.1927.7.15汪精卫七一五政变同共产党决裂26.1928.12.29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国家统一27.1928.6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国自主地位,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28.1927.8.1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9.1927.8.7中共中央湖北汉口召开“七八会议”,确立了土地改革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30.1927.9.9毛泽东湘赣边秋收起义31.1928.4井冈山会师32.1930.11反围剿胜利33.1931.11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毛泽东当选临时主席34.1931.9.18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伪满洲国建立35.1935.12.9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抗日游行,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36.1933.9蒋介石第五次围剿,1934.10中央红军被迫长征37.1935.1中共中央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脩关的转折点38.1936.10三大红军主力甘肃会宁会师39.1935.8号召各党派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0.1936.1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国共第二次合作41.1937.7.7七七事变,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42.1937.8.13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为沿海工业内迁赢得时间43.1937.12.13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44.1937.9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45.1938.3徐州会战中台儿庄战役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46.1938.6武汉会战后进入战略相持阶段47.1940.8百团大战振奋全国军民争取胜利的信心48.1942中国入缅作战49.1945.4中共七大延安召开,毛泽东致辞《论联合政府》制定党的政治路线50.1945.8.15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51.1945.10.25台湾光复52.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辽沈(解放东北),淮海(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平津(华北全境)53.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北平召开,制定《共同纲领》和建国,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54.《共同纲领》建国纲领,大团结政治基础,临时宪法55.1950.6《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历史几千年来土地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56.1953“一化三改造”;工业化在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苏联帮助下提前按成57.1956三改造基本完成,奠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经济基础58.1954.9第一届全国人大北京举行,通过《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国际1.1945.2美英苏苏联雅尔塔会晤,讨论欧洲领土变动,成立联合国,远东事务安排,最终发展为雅尔塔体制2.1943.美英苏中宣布要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维护国际和平,1944四国敦巴顿会议命名该未来组织“联合国”3.1945.4.25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6.25通过《联合国宪章》,10.24县长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在纽约4.1944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5.1945.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6.1947 23个国家缔结《关贸总协定》,与上条中两组织成为战后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7.二战结束后共同敌人(法西斯)消灭,苏美矛盾激化8.1946.2凯南提出美国必须对苏联实施遏制政策;同年3月丘吉尔富尔敦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9.1947.3杜鲁门借希土危机,正式表达美国称霸世界目标,杜鲁门主义提出是冷战开始标志10.1947.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马歇尔计划”复兴西欧,1949签《北约》11.1947苏联提出“莫洛托夫计划”,建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经互会援助东欧;1955签《华约》12.1948第一次柏林危机,和平解决但德国分裂成定局;1949.9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13.1950.6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美援朝)朝鲜半岛分裂局面依旧14.1956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中苏关系破裂15.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退让告终16.7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实行战略收缩,苏联势力扩张17.80年代里根“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发展停滞,世界格局由两局转向躲极18.1990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10.3德国统一;德国分裂是雅尔塔体制后果,统一则标志雅尔塔体系瓦解19.1991.8.19八一九事件,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1991.12.25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立20.法德和解是西欧联合的关键21.1950法国外长舒曼“舒曼计划”22.1951.“欧洲煤钢共同体”23.1957.3“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共同体”24.1967.7上两条中三大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25.1991欧共体改名为欧盟;1993欧盟正式成立26.1995欧元成为欧洲货币联盟单一货币27.1945-1975战后民族独立浪潮;第一浪潮重心在亚洲和北非;第二浪潮中心在非洲28.1955 29个亚非国家召开“万隆会议”;1961 25个国家南斯拉夫发起不结盟运动(中国暗中观察没有参加)29.1997中日韩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10+3”合作模式,亚太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30.中东产油国如伊朗,沙特阿拉伯等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31.1995.1.1世贸组织开始运作,中国2001.12加入●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巨变●共产党三次工作重心转移●中共重要大会及意义●德意志民族的政治版图变迁史A.一战时分裂出普鲁士和巴伐利亚B.俾斯麦铁血政策下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王国C.冷战中雅尔塔体制影响下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D.冷战结束后,东西谈判后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统一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E.意义:两德统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平统一优于武力统一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二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上海高二下历史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二的学校生活也是同学们要经历的,其中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
高二的学校生活也是同学们要经历的,其中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6."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
7.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8.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二
9.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10.在秦代,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
11.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点,是最高统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统治地方,
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可以通过各级官吏直达百姓。
12.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
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13.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
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
1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15.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
其特点: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了冗官局面。
三
16.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17.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18.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19.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及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20.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直接目的是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根本目的
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1.宋初收精兵:设"三衙"统领禁军,发兵权归枢密院。
实现统兵
权和调兵权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22.宋初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州
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下设通判监督地方官。
23.宋初制钱谷:地方财赋运往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统一与安定。
四
2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同时,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
国家财政危机。
25.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
六部。
所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
26.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是相权逐渐被削弱,专制
皇权不断加强。
27.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变化:三公九卿制(秦朝)三省六部制(隋
唐)二府三司制(宋朝)中书一省制(元朝)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增设军机处(清朝)。
28.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
可参与处理机要事务。
但只能跪奏?a href='//' target='_blank'>事迹?洗?麓铩?/p> 29.清代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它专制皇
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经济34句
30.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1.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3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