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三个关键理论问题

合集下载

马克思实践美学

马克思实践美学

马克思实践美学马克思实践美学是由马克思主义中的实践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等思想构成的美学原理。

其提出了一种新的审美思想体系,独具特色,呈现出自然、简约、科学、理性的特质。

下面就“马克思实践美学”创作做出分点分析。

一、实践与美学的关系马克思实践美学强调实践是美学的根本。

读者要注意认识到,实践可以作为审美判断的标准和确立艺术价值的基础。

在“实践与美学”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试图解决好理论和实际情况的界定和应当关注哪些问题的问题。

二、辩证唯物主义对美学的贡献辩证唯物主义对西方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提出了数种具有时代特色的美学理论,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较为完整的新美学方案。

通过“辩证唯物主义”与“美学”两方面之间的关联剖析,读者可以理解这种美学理念与西方美学的区别妙处。

三、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形式和内容在马克思实践美学中的共同作用是实现审美的目的,通过展开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来阐明马克思实践美学中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剖析。

写者需要重点关注艺术创造和美学创造中形式和内容的相互关系对整体审美效果的影响。

四、社会的角色马克思实践美学强调社会的角色对于艺术的发展和推进。

社会的价值观念、审美趋向等都对于艺术的表现和推动起到了重要的起动作用。

因此,写者需要在此过程中,重点描述艺术在马克思认为的社会作用方面扮演的角色。

五、马克思主义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土经济迅速发展,如何利用马克思实践美学理论指导艺术创作成为了当下的现实问题。

在这个环节里面,写者可以运用案例等方式介绍如何将马克思实践美学理论运用到创作实践中。

总结:马克思实践美学体现的是一种新实践美学理念,将实践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等理论进行深度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美学思维。

在实践美学上,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后世美学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思维模式。

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

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

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一直是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精神生活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观点,影响着人们对于艺术、文化等领域的认知。

本文将会探讨马克思的感性理论及美学问题,并举出五个例子进行分析。

马克思的感性理论认为感性生活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之一。

在我们的感性生活中,人们通过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感官去感知世界、认识事物,这些感官不仅提供了人们丰富的感受,也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马克思认为,人们的感性经验是基于物质世界的,而物质世界的变迁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感性体验。

因此,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经济生活对精神生活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感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美学问题非常重要。

以下是五个例子,来说明马克思的感性理论及其对美学问题的影响。

第一,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因此,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分配方式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品味。

比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认为汉白玉有封建主义的贵族气味,将之打入“四旧”之列,而今天我们的社会大众已经对这种美感进行了重新定义,其价值与意义也有了不同的体现。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基础影响上部建筑的具体例子。

第二,马克思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生活中,人们的感性生活退化成了单调且机械的劳动行为。

人们的感觉和想象力被束缚了,美的体验也被压抑了。

因此,塞尚这样的画家,借鉴自然的知觉粗略化的方法,开创了后印象派的艺术形式,将色彩和形状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表现感性的本质。

第三,对于马克思而言,艺术作品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的产物。

艺术作品的出现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关,它承载了这个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

比如,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强调自然、情感与民族传统,这样的主题与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政治氛围是密不可分的。

第四,马克思提出了“拜物教”这个概念,认为人们将物品崇拜成神灵,形成了一种虚幻的世界观。

三个“尺度”与“美的规律”

三个“尺度”与“美的规律”
?美的规律不仅同客体规律性有关也同主体目的性有关人只要在对象化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既合主体目的又合物种客体尺度规律的对象来这个对象就必定是美的11720这样的认识和看法如果说不是用来解释手稿的那段经典的引文只是对美的现象进行一般的理论阐释而借用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原理笔者是认同的也认为这是对美的现象合理阐释之一种
度” 它是客观 事物 的尺度和规律 ;另一个尺度是 ,
“ 内在固有 的尺度 ” 它是人主体的尺度或人主观的 , 价值标准。 并且认为“ 美的规律” 就是这两个 “ 尺度” 即主 客 观 尺度 的 统 一 。 一流 派 的 观 点 , 这 主要 是 运
用 了的 “ 合规律 与合 目的性 ” 相统 一的原理。 两个 “ 尺度” 实际上就是客观规律与主观价值标准相统 ,
收稿 日期 :2 0 — l 5 0 6 0 —l
学的主客体或主客观思维范畴。 认为弄清楚 “ 物种”
作者简 介 :潘繁生 ( 9 7 ) 男 , 15 一 , 淮海工学 院中文 系副教授 。

7 ・ 5
维普资讯
和“ 内在固有 ” 这样 的定语 的性质是指主体还是客 体, 是指主观还是客观 , 是理解 “ 尺度” 含义的要津。
实际上 , 马克思这段话 中, 在 又怎能辨清 “ 尺度” 是 主体还是客体 、 是客观还是主观的呢?或者说 , 马 克思使用 的 “ 物种的尺度” “ 和 内在固有的尺度” 的 表述 , 根本就无意说 明尺度是客观的还是 主观 的。
的还是非 自由的非 自 的;是 自律 的还是他律的。 觉 凡 自由 自律的劳动则为 “ 真正的劳动” 凡他律的劳 , 动, 则为异化劳动。 三个 “ 尺度 ” 的比较 , 本质上是 劳动性质与状态的 比较 。 其三 , 马克思认为 , 人与 动物 的本质差别就在于它们在 劳动过程 中掌握和 运用 “ 尺度 ” 状况和能力差别。 这个差别在 于掌握 “ 尺度” “ 度与 “ 度 , 的 宽” 窄” 而不在于它们掌握和 运用的是主观尺度还是客观尺度。 知道第一点和第二点 , 以使我们明确马克思 可 的写作动机和 目的。 文章开头所引的那段经典的文 字 , 目的就是要证明人具有怎样 的类特性 , 即 其 亦 人应当具有的理想化的规定性。 既然文章开头的引 文的表述 目的在此 , 那么 , 马克思使用 “ 的规律 ” 美

理解马克思道德哲学的三个维度

理解马克思道德哲学的三个维度

理解马克思道德哲学的三个维度作者:彭文刚来源:《理论探索》2017年第06期〔摘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作为人的本源性的活动,它体现了人的自由。

在此,马克思确立了一种全新的自由本体论。

他从“实践哲学”的范式去阐释自由,从而在唯物史观的地基上,揭示了道德与利益之间的辩证张力关系;指明了规范性的道德原则不是立基于超验实体,而是根源于现实,这在很大程度上使马克思的道德哲学与其他道德哲学区分开来。

马克思揭示了道德的根源、本质及功能,破除了西方伦理学史上长期存在的“道德幻象”,从而使道德的本来面目得以呈现。

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的道德而彰显了一种“真正的人的道德”——人的生存正义。

道德不再是利益冲突的麻醉剂,而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真正的共同体之中,人与他人之间实现了内在有机的统一与和谐。

〔关键词〕马克思道德哲学,自由,生存正义〔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7)06-0047-0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它的深层理论硬核正是马克思的道德哲学。

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的道德哲学这一基本问题,研究者们形成了三种颇具代表性的理论态度。

一是在将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为经济决定论或技术决定论的同时,又将马克思的道德哲学阐释为一种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内容的革命伦理学。

二是通过借鉴西方道德哲学研究成果,淡化历史唯物主义而挖掘正义等价值理念,将马克思的道德阐释为某种德性论、功利主义或道义论。

三是通过彰显马克思对道德等意识形态的批判而突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道德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只是描述性或依附性的概念,马克思并无实质性的道德哲学。

这三种彼此之间“不可公度”的理论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都遮蔽了马克思在道德问题上的独特理解。

本文力图表明,马克思在西方道德思想史上实现对道德理解的范式转换,建立起一种原创性的道德哲学。

这种道德哲学不再是脱离现实、远离物质的抽象“应当”,相反,它直指人的现实的生存,成为内在于人们的生活并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方法概述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方法概述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方法概述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美学的一些研究方法的简单分析、概述,让大家了解其研究方法的本体性、基础性、永恒性,在面对许多美学、文艺学的问题时,都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本体论、一般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寻求一些答案。

关键词哲学本体论;一般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恩格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笛卡尔通过总结自己对方法的认识,得出方法是一种用高级的认识能力—理性,是可以指导一切活动的认识论,并且是反对神秘主义、信仰主义、经验主义的。

马克思的认为的方法是辩证法、实践论、历史观,不同于笛卡尔的片面理解,认识不仅指导实践,而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指导实践的认识,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升华。

马克思主义的文论、美学理论的方法也不例外,它是以历史的和美学的观点相统一为原则的,侧重于审美和无功利的,且遵循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

可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含有许多重要的美学、文论方法,需要我们每个人去认真的研究和运用,来发挥马克思主义文论、美学方法的巨大作用。

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文论、美学呢?在之前我们较多的接触到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重要的理论以及一些实践证明的真理,而对马克思主文论、美学比较陌生。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过程中,许多人也感到困难和茫然,马克思主义文论、美学理论多夹在马克斯、恩格斯与一些作家的书信中,或者是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跟随者所发表的书信和报告,并不是像其他文艺理论一样是整体、系统的理论专著。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也越来越被人们熟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中的一些理论,逐渐变成人们在研究一些文本和理论的重要的方法,并在当今文学创作中非常值得借鉴。

首先,要知道文艺学、美学的研究方法,最根本的是审美哲学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由文学理论和美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

谈谈你对马克思美的规律的理解

谈谈你对马克思美的规律的理解

谈谈你对马克思美的规律的理解马克思美的规律是指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关于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一系列理论。

马克思美的规律是在对物质世界的研究基础上,对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进行深刻揭示的。

马克思美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发展性三个基本特点。

马克思美的规律的第一个特点是客观性。

美是客观存在的,它不是人们主观意志和感受的产物,而是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属性。

马克思美学认为,美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活动所形成的感受和评价。

美的客观存在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人们只是通过审美活动来认识和表达美。

马克思美的规律揭示了美的客观本质,强调了美的客观性和客观规律性。

马克思美的规律的第二个特点是历史性。

美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的美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马克思美学认为,美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结果。

美的历史性要求我们要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美,不能把美与社会割裂开来。

马克思美的规律揭示了美的历史性,强调了美的历史发展和历史渊源。

马克思美的规律的第三个特点是发展性。

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具有内在的发展动力和潜力。

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下不断发展和演变的。

马克思美学认为,美的发展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发展,由于人类认识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美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关注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不断创新和丰富美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美的规律揭示了美的发展性,强调了美的不断前进和创新。

总结起来,马克思美的规律是关于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一系列理论。

马克思美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美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产物,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了解和把握马克思美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美,推动美的发展和创新。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模式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模式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模式本文分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阐述了中国模式下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介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前形态。

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具体来说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中国化,而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审美经验之间相互结合。

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迁以及全球化和新媒介不断发展带来的挑战,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其中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建立起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长久发展的理论模式。

标签: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问题;理论模式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一直扮演着非常重的角色,这也是由中国的社会现实所最终决定的。

在我国,曾经一直以农耕的自然经济为主体,并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向现代化发展。

现代化的社会诉求主要指的就是社会中比较理想的境界。

所以我们不应该用简单的理论去评价马克思主义美学,而是应该实事求是的根据不同的现实条件进行研究,充分的尊重差异,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指的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最终问题,也可以说是指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所面对的真实问题,这也是我们最基础的研究和阐述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础。

我国的政治学家王聪曾经说过,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拯救死亡和知识启蒙的双重变奏”,还可以说是在最终意义上把启蒙的观点压倒。

这种看法把马克思主义美学放在具体的现实语境中,具有自身的合理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经过探讨和研究能够被证明的确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还有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的主要审美合理性和政治正确性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末期就已经有人提出了“为了革命期间,我国要有自己的革命人,同时还说明革命文学不需急,革命人所作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的革命文学”。

马克思的美学思想_OK

马克思的美学思想_OK
15

第二、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对象的异化是劳动
活动异化自身的结果。劳动过程的异化表现为:它是
外在的,不属于人的本质,因此它不是人的肯定,而
是人的否定。是从事劳动不是需要的满足,而是满足
需要的手段。另外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己,劳动者在
劳动中也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他人。
16
• 第三、人的本质的异化。异化劳动使劳动对象异化 和劳动活动异化,也使人的类的本性异化。它把对人 说来的类的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而使抽象 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的类的生活的目 的。
1
• 2.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讨论诸如
大自然为什么是美的,美的本质是什么这类问题。古 希腊毕达哥拉斯为美学提供了第一个范畴——和谐, 他认为,美是由一定数量关系构成的和谐。
2
• 3.柏拉图是第一位从抽象角度讨论美的问题的哲学家, 他直接讨论美本身是什么的问题,他认为是美的理念 构成了现实中美的事物的根本原因(牵涉理念论)。 “美即美本身”
对他说来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
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等于说,对象成
了他本身。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
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
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造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
肯定方式。眼睛对对象的感受与耳朵不同,而眼睛的
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
6、由此可见,马克思精辟地阐明了美 感的发生问题。美感的发生绝不仅是一 个的简单过程,它是主客体在实践基础 双向建构的过程,因此,美感的发生同 时也是美的发生。美感和美都是活动范 畴,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既无美感也无 美。
31
美并不是客观存在物,也不是客体, 它只是主客体之间建立某种特定关系后 呈现的一种价值属性。

第三专题_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关于美

第三专题_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关于美

3、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 、
“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手稿〉) 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手稿〉
第三专题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关于 美本质的探讨
(四)美和生活 1、内涵:美作为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 内容的感性形象,实际上也就是表现着一定生活内容的 感性形象。“美是生活”(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 2、外延:美是生活,但并非任何生活形象都是美的。只 有肯定着人的自由创造的活动,肯定着人的目的、力量、 智慧与才能的实现,人在其中能感受到自由创造的喜悦 的那种生活形象,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表现社会市价 的前进要求,肯定人的进步理想的生活形象,才是美的。 3、变化与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瞬息万变,历史的 长河淘金涤沙,美也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的,永恒的、绝对的美根本不存在。
自然美会随社会变化吗? 两点质疑 善的东西不一定是美的 。 美的基本特征 (二者统一) 客观社会性 具体形象性
第三专题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关于美 本质的探讨
(四)“心理距离”说 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1880—1934) 1902年发表《“心理距离”作为一项艺术因素与审美原 则》的论文,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提出 了著名的“心理距离说”,其观点虽是唯心主义,但在 现代西方美学史是却为人共知,是心理学美学重要流派。
第三专题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关于美 本质的探讨
4、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 、
(1)美的客观性指的是“美的不依赖于被反映被感知的个人主观 )美的客观性指的是“ 的客观存在性质” ;(2)美的社会性并不是指主观性, 的客观存在性质” ;( )美的社会性并不是指主观性,而是强 美依存于人类社会生活,是这生活本身, 调“美依存于人类社会生活,是这生活本身,而不是指美依存于 人的主观条件的意识形态、情趣。 人的主观条件的意识形态、情趣。” ;(3)“美就是包含社会 “ 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有着具体可感形态的现实生活现象, 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有着具体可感形态的现实生活现象, 简言之,美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现象( 简言之,美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现象(包 括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 括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与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与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与整体性韩佳君【摘要】摘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与“整体性”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冲突,“三个组成部分”隐含着“整体性”的思想。

“内容”的产生与“提法”的产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在“三个组成部分”和“整体性”研究中是一个前提性的问题。

“整体性”问题的提出有深刻的时代背景、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目的中“整体性”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期刊名称】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5)001【总页数】4【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与“整体性”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

一些学者认为强调“三个组成部分”容易消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也有学者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就是研究人的解放的学说,有意无意地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束之高阁。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就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雏形,“三个组成部分”孕育并形成了“整体性”。

这并不是上述两种观点的折中,而是基于上述观点的一种批判和超越。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与“整体性”关系问题的提出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传承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也有助于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提出(一)文本依据在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文本包括: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

需要指明的是,《反杜林论》只是在形式上谈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文本中明确地标分为哲学编、政治经济学编和社会主义编。

恩格斯在此只是针对杜林的三部著作:《哲学教程》《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展开的,并非是系统性地或建构性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其目的在于批判和反驳杜林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形态的多样化问题前些年,国内学术界曾经提出并讨论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与学术性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它是现实性的,是一元的;另一方面,作为学术探究的对象,它又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可以展开不同观点的对话、争论和研判。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可以被适当地、相对地区分为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

这里着重谈谈学术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学术形态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值得追求的,它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开放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前提意义和促进作用。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形态应该形成多样化的格局呢?首先,马克思创立的哲学本身,就内在地蕴含着做出多种阐释的可能性,从而为多样化的阐释提供了原初根据。

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想,其内涵都是丰富的而不是贫乏的,它必然地包含着做出不同解释的可能性,这就给出了多样性诠释的文本基础。

以中国思想为例,韩非子就说过:“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譬如,“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 (《韩非子·显学》)西方思想自然也不例外。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离世后,就出现了所谓“新康德主义”,其中也有分化,如“马堡学派” 和“海德堡学派” 的分野。

黑格尔学派随着它的创始人黑格尔的去世而解体,衍生为保守的老年黑格尔派和激进的青年黑格尔派。

其实,马克思作为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不可能摆脱这一命运。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中潜含着做出不同解释的可能性,这本身正是一种思想或学说富有内在生命力的表现。

其次,解释学背景的不同,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不同的学术形态提供了依据。

时代的裹挟不能不影响到哲学的建构和诠释。

浅谈马克思学说中的美学题目

浅谈马克思学说中的美学题目

浅谈马克思学说中的美学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作业)刘丽萍(马克思主义学院伦理学)解释马克思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难题。

有人叹曰:“自《圣经》时代起,再没有另一个伟人,其著作遭到了象马克思的著作那样如此不同的解释……”。

二战之后,马克思学说的研究发生了耐人寻味的转折,即许多研究者“把注意力……转向诸如美学之类与政治毫不相干的课题”。

这种转向是值得深思的。

众所周知,在德国古典哲学诸大家的体系中,美学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与德国古典哲学有着密切联系的马克思的学说体系为什么缺少一种逻辑形态的美学呢?再者,以前苏联为中心的传统马克思主义者所建造的“马克思美学体系”为什么与二十世纪的美学理论和艺术实践多有解释上的困顿呢?由此,重新审视马克思学说的美学含义乃具有迫切的当代文化意义。

从马克思最初的思想轨迹来看,马克思学说的出发点不是认识论化的哲学,而是本体论化的美学,或者说,马克思学说的根基不在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和终结者费尔巴哈的学说之中,而是在以歌德、席勒为代表的德国浪漫主义美学思潮之中。

应该指出的是,以歌德、席勒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潮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一种纯美学运动,其本质上是一种与传统认识论哲学分道扬镰的泛美学化的本体论哲学,其影响极为深远。

罗素说:“从十八世纪后期到今天,艺术、文学和哲学,甚至于政治,都受到了广义上所谓浪漫主义运动特有的一种情感方式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卡西勒亦对浪漫美学运动作了高度评价:“美的问题不仅导致了系统美学的创立,而且还导致了一门新的`哲学人类学’的创立,这种哲学人类学构成18世纪全部文化的特征,并得到人们的信任和确认。

’,这是历史为马克思所铸造的一个出发点,浪漫主义美学的核心命题始终萦绕在马克思的心际,而此命题中所蕴含的内在矛盾则成为马克思学说赖之以形成和展开的内驱力。

浪漫主义美学思潮的核心命题是什么?其内在矛盾又是什么?众所周知,康德率先从人的本性角度提出,在审美中“怎样才能使感官世界和理想世界调和起来?’,但康德三大批判的玄妙思辩与德国封建专制下的痛苦现实有着遥远的情感距离,歌德和席勒终于发出直视现实的“狂飘突进”的呼声,他们在艺术领域里把碎片般的现实与纯真的理想揉成一个现实的、感性的人赖以寄托的审美梦幻。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之美学观[整理]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之美学观[整理]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之美学观建环一班摘要:在人类文艺理论史上,历代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过艺术的本质与特点,提出过不同的理论主张和思想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论的角度考察艺术,认为艺术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更加突出了艺术创作自由自觉的生产本性,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是人类文艺理论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理论艺术美学的定义文艺美学是研究有关文艺的美学问题和观点。

文艺美学的研究其实可以被理解为美学、文艺理论内在话题的当代延伸,它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从内在结构层面观照艺术的具体审美存在特性、审美表现方式、审美体验过程和规律等的特定理论思路、讨论形态。

质言之,文艺美学的定位可以在当代美学、文艺理论的自身问题中获得确立,“学科化”的“文艺美学”实际就是一种当代形态的“文艺的美学研究”。

文艺美学被正式当作一门特定的理论“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

作为20世纪中国美学接受西方美学学科方法之后在自身后期发展中的一种努力,文艺美学研究及其学科化建构不仅追蹑了现代中国美学的理论意图——把美学的思辨过程延伸进感性形象的文艺活动之中,正是自王国维以来中国美学一以贯之的学理追求之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中国美学界对于“美学的中国化”、“美学体系建设”的一种具体回应方式和现实态度。

美学的内容一、美的本质和起源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并揭示了美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密切关系。

二、美的规律的理论。

在审美创造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类创造美的活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是按照美学的规律来创造美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美的规律的理论充分肯定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又不忽视作为审美创造材料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从而对于人类审美创造作出了深刻的理论概括。

三、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

试论马克思的艺术观

试论马克思的艺术观

试论马克思的艺术观“云在青天水在瓶”出自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一)》一诗中,“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不同的人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

以这样一句禅宗的语录作为开端,是为了表达笔者在了解了马克思的艺术观后自己的感悟和期待。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马克思把艺术活动理解为生产活动的一种,即说明艺术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从属于精神领域。

在精神生产中,艺术生产又是精神生产的特殊方式。

由此形成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三重内涵,即:物质生产制约下的精神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的生产;自由的精神生产。

(一)物质生产制约下的精神生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

作为意识精神的艺术创造会受到物质生产条件的制约。

在物质条件丰富的现代社会,艺术生产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

人作为艺术生产审美的主体,在物质条件的影响下对艺术的发展起到非凡的作用。

例如,摄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有了相机的产生,我们不管相机作为一种工具是缘何被生产出来,但我们可以看到,因为有了相机的出现,人类多了一种记录现实的方式。

相机在现代生活中除了作为一种记录仪器,成为了摄影者的思考体现,摄影者在选择拍摄对象的同时就表现了自己关于对象的思考。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物质条件的丰富,人类已经可以掌握基本的生存权利后,人们通过各种艺术成果去实现自己的精神满足,在艺术世界里找到生活的乐趣。

物质条件的丰富使得社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扩大,允许人们可以拥有独特的审美观。

(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的一种生产既然作为一种生产,马克思把艺术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艺术和商品一样要经历生产和消费。

艺术家在作为艺术生产者进行艺术创作时,他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家,但当他的艺术作品被人们欣赏时,他就成为了一个“被雇佣的劳动者”。

艺术家必须要出让自己的艺术品让自己获得生活所需的资料,这是一种在自由市场下的正常生产和消费。

但当资产阶级看到某一类艺术商品的巨大利益时,艺术生产者就有可能会沦为利益的“奴隶”,去创造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但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东西。

实践性、主体性、历史性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的再审视

实践性、主体性、历史性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的再审视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出现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之后,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对于美的一系列问题的解答。

纵观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史,自19世纪40年代,在马克思、恩格斯初步提出唯物史观的一些美学命题后,历经一代又一代无产阶级思想家不断阐发、丰富,至今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已经构成对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人类审美历史进程和审美经验的科学概括[1]。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以毛泽东的《实践论》为代表的工农革命美学思想为开端,经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七八十年代的《手稿》研究带来的“美学热”,再到90年代末逐渐升温的“美学复兴”,已经成为美学界的主流话语。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由开始的西方话语环境体系在中国的阐释与运用,发展成为逐渐体现华夏民族美学话语语境,使马克思主义美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在批判性地继承人类所有先进美学思想并适度加以创造性更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的美学理论体系。

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文本,以及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延伸解读,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命题是围绕着美的本质与根源、审美主体辩证关系和审美活动与异化劳动关系展开的。

一、美的本质与根源理论:实践性区分美学流派的最根本标准就是关于美的本质与根源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美学上的观照,它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美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特性——实践性;而实践性揭示了唯心主义美学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美学的根本缺陷。

对于美的本质问题,学界主要分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大派别,前者认为美是理性的衍生或中介,后者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美在客观事物本身。

而马克思归纳提炼出一个重要的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劳动创造美”,即美并不完全靠理性或者完全依存客观物质,而是产生于作为主体的人的物质劳动。

虽然马克思当时语境下的“劳动”还是异化了的劳动,而此处达成的“美”也还不是真正自由的美,但是究其终极目标,马克思的命题还是充满着对美的实践性根源的肯定。

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思考——由汪正龙著《马克思与20世纪美学问题》说起

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思考——由汪正龙著《马克思与20世纪美学问题》说起

作者: 王元骧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58
出版物刊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1-35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5期
主题词: 马克思;恩格斯;人本主义;苏联马克思主义;东欧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
摘要: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不能局限于认识论视野,还需要从马克思思想和著作的整体及其与当代思想的关联入手,进行多角度探讨,拓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领域,彰显其当代价值。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怎样评价恩格斯与马克思思想的关系,以及如何合理评估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等,是值得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

思想·方法·人文——柯汉琳教授美学研究的三个维度

思想·方法·人文——柯汉琳教授美学研究的三个维度

思想方法人文——柯汉琳教授美学研究的三个维度李艳丰【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4页(P9-12)【作者】李艳丰【作者单位】华南师大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柯汉琳教授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入赘”学术园圃,至今已30多年。

30多年来,柯汉琳教授静心慎独、笔耕不辍,出版了个人著作《美的形态学》、《日常审美心理》、《在路上》、《篱侧论稿》等,主持了《文化生态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变发展》等的课题研究和著述,参与了陆一帆主编的《青年美学向导》、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的编写。

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一百多篇。

《美的形态学》由周来祥先生两度作序,并受到学界诸多好评。

柯汉琳教授的美学著述,融贯古今、化合中西的文化积淀,体现了思想、方法、人文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让人感受到一种周流不滞的学术气质及格物致知的生命情怀。

一柯汉琳教授美学研究的第一个维度是思想维度,其特点是,视野宏阔,哲思深沉。

正如柯汉琳教授在《期待着黄昏的来临——〈东方文化〉随想》一文中所言:“我们强调思想与学术相结合,没有思想的学术可能走向技术主义,没有学术支撑的思想必然苍白无力。

” 柯汉琳教授在美学研究中一直注重将学术探究与思想价值融为一体,从而使自己的美学研究兼具学理性、思想性。

柯汉琳教授美学论著的思想性主要通过哲学沉思体现出来。

阅读他的美学论著,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一直贯彻其中的以哲学为符契,进而拓展、深化美学研究的理论路径。

《美的形态学》一书,较为集中地反映出他的哲学意识。

论著秉持科学美学的理性构想,针对流行的美的分类之弊,运用系统论、辩证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哲学方法,将美视为一个宏大的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将美的系统分为“世界系统的美”与“范畴系统的美”。

“世界系统的美”再分为“自然物理世界的美”、“人自身世界的美”与“文化世界的美”。

关於美的涵义的三个形式

关於美的涵义的三个形式

关於美地涵义地三个形式.一,它表示感官愉悦地强形式.二,它是伦理判断地弱形式.三,专指审美对象.朱光潜讲,”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地那种性质.” b5E2R。

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即情感思想上地统一,才能产生美.这个观点与唯独对为甚麼感觉到美作出客观解释地格式塔心理学()地同构说可视为统一理论地不同表达:外在世界(物理)与内在世界(心理)地”力”在形式结构上有”同形同构”或者说”异质同构”关系,即它们之间有一种结构上地相互对应.p1Ean。

由於事物地形式结构与人地生理-心理结构地大脑中引起了相同地电脉冲,所以外在对象和内在情感合拍一致,主客协调,物我同一,从而,人在对各种对称、比例、均衡、节奏、韵律、秩序、和谐...中,产生互相映对符合地知觉感受,便产生美感愉快.DXDiT。

人类依照客观世界本身地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主观需要,这个改造了世界地客观现实存在地形式便是美,所以,是按照美地规律来造型.这就是[自然地人化]地过程与结果.RTCrp。

美是真与善地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地性地统一.对自然秩序、形式规律,人类逐渐熟悉了、掌握了、运用了,才使这些东西具有了审美性质.就内容而言,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实践地肯定,就形式而言,美是现实肯定实践地自由形式.任性和偏见就是自己个人主观意见和志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地处境上.你想干甚麼就干甚麼,恰恰是奴隶,是不自由地表现,是做了自己动物性地情绪、欲望,以及社会性地偏见、习俗地奴隶.5PCzV。

自由是由於对必然地支配,使人具有普遍形式(规律)地力量.真正地自由必须是具有客观有效性地伟大行动力量.这种力量之所以自由,正在於它符合或掌握了客观规律.只有这样,它才是一种”造型”-改造对象地普遍力量.孔子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艺术讲究”无法而法,是为至法”.有法表现为无法,目地表现为无目地....於是再也看不出目地与规律、形式与内容、需要与感受地区别、对峙,形成了[有意味地形式],目地成了无目地地目地性,”上下与天地同流”,”大乐与天地同和”.jLBH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理解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三个关键理论问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主要论述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问题。

其中的美学论述虽然不多,却集中表现着马克思早期的美学思想,而且对于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所以一直成为美学研究和探讨的热点。

不过,《手稿》中涉及美学的论述,并不是对美学问题的专门论述,而是作为经济学、哲学和共产主义理论问题的引申和补充而提到的,因而也不可能充分展开。

而许多研究者往往从自己所持的哲学和美学观点去进行解读,从而产生了许多歧义。

因此,我们要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在《手稿》中表达的美学思想,就必须回到文本本身,把有关美学论述放在它们所出现的理论语境中,紧密联系相关的理论命题,进行仔细研读和深入分析。

一、人的本质和劳动实践在《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私有财产下的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导致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

在论述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时,《手稿》集中论述了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类”、“类生活”、“类本质”等费尔巴哈哲学中表述人和整个人类的术语,说明他仍然受到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

但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和费尔巴哈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费尔巴哈在批判唯心主义和宗教的斗争中,建立了“人本学”的唯物主义。

他“将人以及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把神学转变为人本学,将神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但是,他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却是不正确的。

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界,所以人的本质就是人自身赖于生存所需要的那些东西。

他说:“我所吃所喝的东西是我的‘第二个自我’,是我的另一半,我的本质,而反过来说,我也是它的本质。

因此,可喝的水,即能够成为血的组成部分的水是带有人的性质的水,是人的本质。

”[1]他又认为两性关系和人的情欲也是人的本质,因为情欲才是人的感性存在的标记。

在有的地方,费尔巴哈还提出,人的理性、意志、情感就是人的本质。

如《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说:“人自己意识到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心。

”“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人底绝对本质。

”[2]30-31以上各种对于人的本质的看法归结到一点,就是单纯从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的观点来考察人,把人仅仅当作生物学、生理学上的自然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的抽象的自然属性。

马克思在撰写《手稿》之前,就批判了费尔巴哈“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强调政治”的倾向。

在《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个体是社会存在物”[3]188,从哲学上论证了人的本质不能脱离人的社会性,否定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抽象的自然属性的观点。

他说:“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

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

”[3]160这说明,不能把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割裂开来,脱离了人的社会属性把人的自然属性抽象出来,就抹煞了人和动物的区别,也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人的本质。

那么,究竟应当如何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呢?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指出:要从人的劳动实践来认识人的本质。

他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

”[3]162这里所说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或“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人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从生产劳动来说明人的本质,就是从人的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说明人的本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表现。

有人认为,《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这恰恰是忽视了两种不同表述的内在的联系。

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3]196人是由劳动创造的,人类社会也是由于人的劳动才形成的。

恩格斯说:“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在我们看来又是什么呢?是劳动。

”[4]555劳动使人从动物中最终分离出来,使人类社会同猿群区别开来,使人成为“一切动物中最爱群居的动物”[4]553。

马克思指出,“集体(即社会)只是劳动的集体”,就是说,人在劳动中才形成社会。

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具有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根源于人的劳动实践。

人在物质生产和劳动实践中必然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成一定的政治的、思想的关系。

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现实性上决定着人的本质。

所以,从劳动实践来规定人的本质和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规定人的本质,两者是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的,不应将其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

马克思将劳动实践作为人和动物相区别的特性,作为人的本质,这就确立了人的物质生产和劳动实践在人类社会中的基础的地位。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501就是说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物质生产和劳动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社会生活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既区别于黑格尔将实践等同于“抽象的精神的劳动”[3]205,也区别于费尔巴哈对于实践“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3]499,既超越了黑格尔,也超越了费尔巴哈,从而具有了崭新的革命意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出发,详细分析了人的劳动实践和动物的生产活动的区别,揭示出人的劳动实践的特质,并从中引出美的规律。

所以,深入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劳动实践特质的论述,对于准确理解美的规律非常重要。

那么,马克思是如何揭示劳动实践的特质呢?第一,人的劳动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

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

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意识的对象。

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3]162就是说,动物的生命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活动,不能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相区别。

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实践的对象和认识的对象。

人的劳动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生命活动,人在生产劳动中知道自己在生产什么以及为什么生产,知道生产要实现的目的。

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进一步的说明。

他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5]208这说明人的劳动和动物活动的区别就在于人的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通过劳动实践要“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5]208。

第二,人的劳动实践是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的目的服务的自由的活动。

马克思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来规定人的类特性,同时也就是对于人的劳动实践的特性的界定。

为什么说人的劳动是自由的活动呢?马克思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了说明:其一,人的劳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将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的和意识的对象,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

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

”[3]62其二,人能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从而“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

马克思说:“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

”[3]162-163这里从四个方面说明动物的生产和人的劳动生产的区别,指出人的劳动生产具有全面、不受直接肉体需要影响、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的特点。

也就是说,人的劳动不是像动物那样受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片面地利用自然界的某些部分,仅仅生产直接属于他的肉体的产品,而是超越直接的肉体需要,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利用自然界的一切规律,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从而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

恩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6]517又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6]455-456这些论述可以进一步说明劳动实践的自由的特性。

第三,人的劳动实践是改造自然界、创造对象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马克思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自然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3]162又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

”[3]163这就明确指出了劳动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于作为客体的对象世界的改造,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客观实在性。

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界,创造对象世界,自然界表现为人的现实,劳动对象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因此,劳动实践实现了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上述论述表明,马克思的实践观是以物质生产和劳动实践作为人的全部社会实践的基础的,是把实践看作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的。

这是马克思的实践观和以往各种实践概念的根本区别。

人的实践当然不限于物资生产实践,还包括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等。

但是,一切实践都是客观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否定了实践的客观的物质活动的性质,否定了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无限扩充实践的范围,把纯粹的观念和精神活动也作为实践,并将其与生产实践活动混为一谈,那就会抹杀马克思的实践观的本质特点,由此也难于对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作出科学的解释。

二、两个尺度与美的规律马克思在《手稿》中,结合对于人的劳动实践的特点的理论阐述,在对人的劳动实践和动物的生产活动作了一系列的对比之后,接着便提出了人的生产的两个“尺度”和“美的规律”的命题。

这个对于美学研究特别重要的理论命题,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是:人的劳动实践—劳动实践的两个尺度—美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