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中的作图问题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图像问题详解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图像问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62b8b0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e.png)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图像问题详解在教辅资料或模拟题中经常会出现下列经典图像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图1 图2设置的问题及解释如下:M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v正>v逆;M点为刚达到平衡点(如下图);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的百分含量增加或C的百分含量减少,平衡左移,故正反应ΔH<0。
思考M点一定就是平衡点吗?M点后一定是平衡移动吗?先来看几道高考题:1、(2019江苏)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NO(g)+O2(g)2NO2(g)的ΔH>0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D.380℃下,c起始(O2)=5.0×10−4 mol·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2000【思考】最高点是平衡点吗?分析实线和虚线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题目信息可以看出,最高点不是平衡点,相同时间,转化率减低,可能是催化剂降低活性(注意区别失活与减低活性)【答案】BD【解析】A.随温度升高NO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温度较低时反应较慢,一段时间内并未达到平衡,分析温度较高时,已达到平衡时的NO 转化率可知,温度越高NO转化率越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X 点时,反应还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所以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的转化率,故B正确;C.Y点,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增加O2的浓度,使得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提高NO的转化率,故C错误;D.设NO起始浓度为amol/L,NO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NO、O2和NO2的浓度分别为0.5amol/L、(5×10-4-0.25a)mol/L、0.5amol/L,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K=>=2000,故D正确;故选BD。
化学平衡中的作图问题
![化学平衡中的作图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b115fbdd3383c4ba4cd22c.png)
高考28题中的作图问题一、看图问题例1: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 2+3H 2 2NH 3 △H ﹤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判断t 1、t 3、t 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
t 1时刻_____ ___; t 3时刻______ __; t 4时刻____ ____。
小结:二、作图问题 1、单条件定性型例2:(1)如果在t 6时刻,从反应 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 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上图中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
(2)如果恒温恒压条件下t6时刻充入一定量的NH 3,t 7时达到平衡,请作图。
例3:2CO 2(g)+6H 2(g)CH 2=CH 2(g)+4H 2O(g) ΔH = a kJ ·mol -1保持某温度(大于100℃)不变,在体积为V L 的恒容容器中以n (H 2)∶n (CO 2)=3∶1的投料比加入反应物,至t 0时达到化学平衡。
t 1时将容器体积瞬间扩大至2V L 并保持不变,t 2时重新达平衡。
作出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O t t t 时间M 25 20 15 10 5例4:氨催化氧化制NO在热的铂铑(Pt-Rh)合金催化下进行,4NH3(g)+5O2(g)4NO(g)+6H2O(g),反应过程中合金始终保持红热。
NH3转化率在温度T1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为T2(T2大于T1),在框图中画出温度T2下NH3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2、单条件定量型例5:在一容积为4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的N2和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H<0,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如右图: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7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 mol/L),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510102195f312b3069a527.png)
v
v正
v逆
T1
T2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精选课件
28
五、其它: 对于反应mA(g)+nB(g)
v
v正 v逆
pC(g)+qD(g)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精选课件
29
例10 甲图中C%表示反应物的百分含量,t表示反应时 间,乙图中v表示反应速率,p表示压强,T1、T2表示
,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
,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BD
精选课件
3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课件
30
五、其它: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C%
A%
450℃
T
•正反应放热
P1
P
•m+n<p+q
精选课件
31
12.(2009年广东卷)取5等份NO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 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2(g)
N2O4(g) H <0
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量(NO2%)
v
v逆
v
v正
v逆
v正
t1
t2 t
t1
t2 t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
低压强时,画出相关精选的课件v – t图。
8
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 放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
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
![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bc72a00c22590103029d25.png)
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化学平衡图像题的类型:从坐标轴来看一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图像;二是以压强或温度为自变量的图像。
从知识载体角度看,其一判断化学平衡特征;其二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过程;其三逆向思维根据图像判断可逆反应的有关特征;其四综合运用速率与平衡知识进行有关计算。
解题步骤:解题技巧:(1)先拐先平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
(2)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
(3)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一、二维图像:1.物质的量-时间图:此类图像能说明平衡体系中各组分在反应过程中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
解该类图像题要注意各物质曲线出现折点(达到平衡)的时刻相同,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例1.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n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C.、t3时,V正>V逆D、答案:D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起点和t1、t2、t3等特殊点,在0到t2时间内(或选取0到t3之间的任一点)从8mol到4mol减少了4mol,从2mol到4mol增大了2mol,因此N为反应物,方程式为2N M(从反应趋势看,N没有完全转化为M,故为可逆反应)。
t2时n N=n M,瞬时浓度也相等,但浓度变化并不相等,实际是V正>V逆,t3时n N、n M不再改变,达到了平衡状态,V正=V逆,t1时n N=2n M,体积相同,c与n成正比,因此只有选项D 正确。
2.浓度—时间图:此类图像能说明平衡体系中各组分在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情况。
解该类图像题要注意各物质曲线出现折点(达到平衡)的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题型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704c4ae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b.png)
常见化学平衡图象题型图象题是化学平衡中的常见题型,是勒沙特列原理等化学平衡知识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直观反映。
同时,它又是化学平衡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惑点、失分点。
怎样解决有关图象问题呢?下面将举例讨论。
一、图象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这类题目是讨论自变量x(如时间、温度、压强等)与函数值y(如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转化率)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因此,要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此类题目。
1.分析纵横坐标及曲线表示的意义。
2.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与纵横坐标的关系。
3.分析特殊点(起点、拐点、终点)及其含义。
4.有两个以上变量时,分别讨论两个变量的关系,此时确定其他量为恒量。
二、图象题的类型1.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象[例题1]: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2、速率—时间图象[例题2]: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里SO2、O2、SO3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加催化剂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②升温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③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④增大O2的浓度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3.速率—压强(或温度)图象[例题3]:符合图象(见图)的反应为()A.N2O3(g)NO2(g)+NO(g)B.3NO2(g)+H2O(l)2HNO3(l)+NO(g)C.4NH3(g)+5O2(g)4NO(g)+6H2O(g)D.CO2(g)+C(s)2CO(g)4.转化率(或质量分数等)—压强、温度图象[例题4]: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5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正反应吸热,m+n>p+qB.正反应吸热,m+n<p+qC.正反应放热,m+n>p+qD.正反应放热,m+n<p+q5.质量分数—时间图象[例题5]:对于可逆反应mA(g)+nB(s)pC(g)+qD(g)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D的质量分数D%与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使用催化剂可使D%有所增加C.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m<p+qD.B的颗粒越小,正反应速率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反应2X(g)+Y(g)2Z(g)(正反应放热),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化学】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ppt课件
![【化学】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481a82011ca300a7c39061.png)
⒉分析判别 ⑴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长短,结合化学反响速率实际判别温度 的高低或压强的大小; ⑵根据图像中量的变化判别平衡挪动的方向,结合平衡挪动原 理,分析可逆反响的特点〔是气体分子数增大还是减小的反响; 或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响); ⑶定一议二:假设图像中有三个量,要先固定一个自变量,再 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思想要全面,要留意变换定量与 变量,最后下综合结论。
一例、:浓度
-
时间图: 可用于:
1)写出化学反响方程式:
c
C
A+2B 3C
A
A的转化率=33.3%
t 2)求反响物的转化率:
练:1)写出化学反响方程式:
0c.4
5A 3B+2C
0.3
B 2)求反响物的转化率:
0.2 0.1
A A的转化率=62.5%
C
0
t
浓度 - 时间图的关键: ①写出反响方程式 A、何为反响物、生成物 B、反响物、生成物计量数关 系 C、能否为可逆反响 ②计算反响物的转化率
0 t1
t 程式,升高温度平衡向逆
反响方t2 向挪动,与图示相符;增大压强平衡
向正反响方向挪动,与图示不相符。故此题
中引起平衡挪动的要素是升高温度。
二、速度-时间图:
•对于反响mA(g)+nB(g) pC(g)+qD(g)有如 以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动要素 能够是什么?并阐明理由。
v
vv
•对于反响mA(g)+nB(g) pC(g)+qD(g)
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
![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8543c908a1284ac8504365.png)
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
阅读课本37-38页后回答:
1、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什么样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以蔗糖的溶解为例,说明溶解平衡 状态是怎么样建立的?
一、化学平衡的建立 1、 类比溶解平衡状态的建立,讨论可 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以可逆反应 mA(g)+nB(g) pC(g)+qD(g)为例, 若开始时没有生成物,此时A和B的浓度最大,因 而正反应速率最大;而C和D起始浓度为0,所以逆 反应速率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不断减少, 生成物不断增多,v(正)越来越小, v (逆)越 来越大,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 v正=v逆,这时就 达到了化学平衡。这个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二、化学平衡的定量特征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有哪些 定性特征?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性特征能否用定量 形式表达出来呢?或者有无定量特征?
自学课本p38~39相关内容。同学间相 互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一、浓度 - 时间图: 可用于:
例: c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A+2B 3C C A A的转化率=33.3% B B的转化率=66.7% t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A 的 转 化 率
T1 T2
B 的 转 化 率
pC(g)+qD(g)
P1 P2
•正反应吸热 t
A%
T1 T2
•m+n<p+q t
C%
P1 P2
t •正反应放热
•m+n=p+q
t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化学平衡图像问题
![化学平衡图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440b30ccbff121dd3683f2.png)
化学平衡图像问题一、图像规律1、图像类别2、图像的分析方法:一看坐标(明确研究对象),二看点(起点、折点、交点、顶点、终点---确定平衡点、变化点)三看曲线走势(确定量变),适当添加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3、图像题的解题思路:条件变化移动方向平衡量变化(定三议一)化学反应方程的特征(系数、物质状态、能量变化)二、典例1、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4C(g)(正反应放热)的正确图象是下图中的A B C D2.可逆反应aA(g)+bB(g)cC(g)+dD(g);Δ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的是A a+b>c+d T1<T2ΔH<0B a+b>c+d T1<T2ΔH>0C a+b<c+d T1>T2ΔH<0D a+b>c+d T1>T2ΔH>03.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 2(g)2NO(g)+O 2(g);△H >0,达到平衡。
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 ,Y 随X 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A 当X 表示温度时,Y 表示NO 2的物质的量B 当X 表示压强时,Y 表示NO 2的体积分数C 当X 表示反应时间时,Y 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 当X 表示NO 2的物质的量时,Y 表示O 2的物质的量 4、下图表示的平衡混和物中,产物X 的百分含量在不同压力下随温度改变的情况,在下述哪一个可逆体系中X 可代表用横线标明的物质A N2(g )+O 2(g )2NO (g )(正反应吸热) B 2SO3(g )2SO 2(g )+O 2(g )(正反应吸热)C N2(g )+3H 2(g )2NH 3(g )(正反应放热)D 4NH3(g )+3O 2(g )2N 2(g )+6H 2O (g )(正反应放热)5.在某恒温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有如图所示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T 2>T 1B 压强 p 1>p 2C 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 x 的值是1*6、在下列反应中:A2(g )+B 2(g )2AB (g )(正反应放热)当其达到平衡时,在下图的曲线中,符合勒沙特列原理的曲线是A ①②B ③④C ①D ①⑤7.右图中的曲线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NO(g )+O 2(g )2NO 2(g )(正反应放热)中NO 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
新课标高中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资料
![新课标高中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7b45edaa45177232e60a256.png)
A%
200℃ 300℃
•m+n=p+q 正反应吸热
0
P
•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吸热)有 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A、B物质的转化率
Y
B、正反应的速率
C、平衡体系中的A%
300℃ D、平衡体系中的C%
200℃
100℃
0
P
A、D
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 量)-温度-压强图的关键:
⒈五看图像 ⑴一看面:即明确横纵坐标的意义(有几个变量); ⑵二看线:了解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⑶三看点:即起点、交点、终点、拐点与极值点‘等; ⑷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⑸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温度、压强的变化等。
⒉分析判断 ⑴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长短,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判断温度 的高低或压强的大小; ⑵根据图像中量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结合平衡移动原 理,分析可逆反应的特点(是气体分子数增大还是减小的反应; 或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 ⑶定一议二:若图像中有三个量,要先固定一个自变量,再讨 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思维要全面,要注意变换定量与变 量,最后下综合结论。
D.若C是非气体,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0
T
5、其它: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v
v正
v
v正 v逆
v逆
0
T1
T2
•正反应吸热
T
0 •正反应吸热 T
C%
A%
0
450℃
•正反应放热
T
0
P1
•m+n<p+q
P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 △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 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专题一)化学平衡中的图象问题
![(专题一)化学平衡中的图象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d0cdf00242a8956aece402.png)
1.01107Pa
0t1t2时间2、压强(或温度)对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转化率或 体积分数的曲线
还是以反应2S02(g)+02(g)= 2S03(g)为例来说明。我们用纵坐标 代表S02的体积分数,用横坐标代表 压强,则在温度为T1的条件下,该反 应压强增大,平衡正移,S02的体积 分数降低。如在温度T2的条件下 (T2>T1),由于升温,平衡逆移,所 以压强相同时S02的体积分数相对变 高。这样,我们就画出了如图2-28 的曲线。
用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SO2
的转化率,反应刚开始的一瞬间SO2还
没有被消耗,S02的转化率为0,随着时 间的推移,S02被消耗,其转化率升高, 最后达平衡,转化率不变。图2-25代表 了在温度为T1而压强为P1的条件下的 SO2的转化率对时间的曲线。
如果该反应是在温度为T2(T2>T1)而压强为P1的条件 下反应,则和上面的例子比,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因而 应先平衡,又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平衡时SO2的转 化率低,我们把这两个曲线画在图2—26上,以示区别。
转化率——压强——温度曲线
mA(g)+nB(g)
转 化 率
pC(g)+qD(g) △H
等温线
m+n > p+q △H >0
1.01107Pa 1.01106Pa 1.01105Pa
0
T
温度
转化率——温度——压强曲线
mA(g)+nB(g)
看图技巧: 图象中 有 转 三个量时, 化 “定一看 二”,再 率 看曲线的 变化趋势。
物质百分含量——时间曲线
mA(g)+nB(g)
C%
化学平衡图像问题
![化学平衡图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b12910c5da50e2524d7ff0.png)
右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 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浓度 2.0 A ; A 1.6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 1.2 40% ; 0.8 C B 0.4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0 为 2A B+3C t1 时间
可逆反应H2(g)+I2(g) 2HI(g)在一定的条件下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 (mol· L-1) 与时间 t(min)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 (1)时间t1的意义是
0
P
二、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解题原则
定一议二
A 的 转 化 率
先拐先平,数值大
A 的 转 化 率10Leabharlann CoT2(或P2)
10 C
o
T1(或P1)
P
0
0
t1
t2
t
三、化学平衡中常见的图像类型
1.浓度—时间图
2.速率—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3.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
4.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图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低 压强时,画出相关的 v – t 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有如下 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变因素可能 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由 • 于 v 、 v 相同程 正 逆 v v正 =v逆 度的增大,t1时的改变 因素可能是 a.加入(正) 催化剂 b.当m+n=p+q t t1 时增大压强。平衡没有 移动。
<
0
时间
•对于反应mA(g)+nB(g)
B%
(完整版)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技巧总结
![(完整版)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09709a30b4c2e3f5627631b.png)
化学平衡图像学案一、速度-时间图:可用于:1) 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2) (例1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例2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平衡向 方向移动。
例3 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则温度的变化是 (升高或降低), 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 正反应是 热反应。
练习1、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放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 由于v 正、v 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引起平衡移动的原因 可能是 。
练习2、对于mA(g)+nB(g) pC(g)+qD(g),改变压强时有如右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或减小),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m+n (>、<、练习3、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有如右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变原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练习4、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 X + Y W + Z 图所示。
据此分析 X 、Y 、W 、Z 的聚集状态是( A. Z 、W 均为气态,X 、Y 中有一种为气体B. Z 、W 中有一种为气体,X 、Y 均为气体C. X 、Y 、Z 均为非气体,W 为气体t t t t t tD. X 、Y 均为气体,Z 、W 皆为非气体练习5、如图所示,合成氨反应:N 2(g )+3H 2(g )2NH 3(g )△H <0。
在某一时间段t 0~t 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1)合成氨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时间段为: 。
(2)t 1~t 2时间段是改变的 条件使平衡向 方向 移动;t 4~t 5时间段是改变的 条件使平衡 向 方向移动。
(3)在此过程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解题方法及思路(1)看图像:一看面(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 二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三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
化学平衡图像 典型例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图像 典型例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e77811af45b307e87197ba.png)
化学平衡图像综合题图像是一种有效的表示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
在遇到图像时,一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①认清横、纵坐标各自表示的物理量; ②看清起点及变化趋势; ③关注“平”、“陡”情况; ④理解原点、拐点、极值点的意义。
一、速率——时间图像对于图像而言,最常见的就是v -t 图像,它可以很直观地体现反应的快慢,请补全下面的v -t 图像。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更复杂的v -t 图像:例题1下图是可逆反应A 2B 2C 3D ++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 .若A 、B 是气体,则D 是液体或固体C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 .A 、B 、C 、D 均为气体 答案:B增加反应物浓度 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减少反应物浓度 降低温度减小压强练1反应A(g)B(g)C(g) 0H <+∆已达平衡,升高温度,平衡移动,当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又达平衡,则v -t 的曲线为( )答案:C 练2(1) 确定t 1、t 2、t 3时刻的操作:A .降低浓度;B .降温;C .加压 t 1__________________;t 2__________________;t 3__________________。
(2) 该反应正方向是__________热反应,气体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的反应。
答案:(1) B ;C ;A (2) 放;增大 练3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2C(g) 0H <+∆,t 1时刻达到平衡后,在t 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I 、Ⅱ)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 .0~t 1时,v 正>v 逆B .I 、Ⅱ两过程分别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Ⅱ>ⅡC .t 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 物质D .Ⅱ、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 Ⅱ=K Ⅱ 答案:B二、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时间图像除了v -t 图像之外,c -t 图像也是很常见的一类,它能直接表现出反应体系中的浓度大小。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图像问题的分析(解析版)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图像问题的分析(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5743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f.png)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期末复习重点专题突破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探究一、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反应速率变化图像根据图像可进行如下分析:二、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物质的量变化图像根据图像可进行如下分析:1.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减小的是反应物,物质的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生成物多数是以原点为起点。
2.根据相同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可计算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再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自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推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找出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点,进而通过图中数据,可计算得到反应达到一定时间下,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等。
三、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计算解答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计算题时,一般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列出起始量、变化量及平衡量,再根据题设其他条件和定律列方程求解。
如:m A(g)+n B(g)p C(g)+q D(g)起始/mol a b0 0转化/mol mx nx px qx平衡/mol a−mx b−nx px qx(1)关于反应物转化率的计算A的转化率=AA的转化量的起始量×100%(计算式中A的量可以指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质量、浓度、体积等)(2)关于某气体组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气体A的体积分数=A体系中的物质的量体系中气体总的物质的量×100%四、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方法技巧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图像,能直观描述反应进行的快慢、反应进行的程度等问题。
图像题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题目,做这类题既要读文字内容,又要读图。
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图像题三步曲:“一看”、“二想”、“三判断”;“一看”——看图像①看坐标轴:弄清纵、横坐标表示的含义;②看线:弄清线的走向、趋势;③看点:弄清曲线上点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点,如曲线的折点、交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等;④看量的变化:弄清是物质的量的变化、浓度的变化还是转化率的变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28题中的作图问题
一、看图问题
例1: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 2+3H 2 2NH 3 △H ﹤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判断t 1、t 3、t 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
t 1时刻_____ ___; t 3时刻______ __; t 4时刻____ ____。
小结:
二、作图问题 1、单条件定性型 例2:(1)如果在t 6时刻,从反应 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 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上图中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
(2)如果恒温恒压条件下t6时刻充入一定量的NH 3,t 7时达到平衡,请作图。
例3:2CO 2(g)+6H 2(g) CH 2=CH 2(g)+4H 2O(g) ΔH = a kJ ·mol -1
保持某温度(大于100℃)不变,在体积为V L 的恒
容容器中以n (H 2)∶n (CO 2)=3∶1的投料比加入反应
物,至t 0时达到化学平衡。
t 1时将容器体积瞬间扩
大至2V L 并保持不变,t 2时重新达平衡。
作出容器
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
例4:氨催化氧化制NO 在热的铂铑(Pt-Rh )合金催化下进行,4NH 3(g)+5O 2(g) 4NO(g)+6H 2O(g),反应过程中合金始终保持红热。
NH 3转化率在温度T1下随反应时间(t )的变化如下图: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为T 2(T 2大于T 1),在框图中画出温度T 2下NH 3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2、单条件定量型
O t 0 t 1 t 2 时间
M
25
20 15
10 5
例5:在一容积为4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的N 2和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
2NH 3(g ) △H<0,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
如右图:
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7分钟末
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 mol/L),请在上图中
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例6: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 2(g)+ 3H2(g) 2NH3(g)
△H=- /mol。
①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的各物质浓度变化
曲线如下图所示。
②在第25 min 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升高反应温度并
设法保持该温度不变,在第35 min末再次达到平衡。
平衡
移动过程中H2浓度变化了 mol·L-1,请你在图中画出第
25 min ~ 40 min NH3浓度变化曲线。
3、多条件定性型
例7:(2014浙江)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
重破坏生态环境。
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
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 4(s)+CO(g) CaO(s) + SO2(g) + CO2(g)
ΔH1=·mol-1(反应Ⅰ)
CaSO 4(s)+4CO(g) CaS(s) + 4CO2(g)
ΔH2= ·mol-1(反应Ⅱ)
恒温恒容条件下,假设反应Ⅰ和Ⅱ同时发生,且v1>v2,请在图
2中画出反应体系中c(SO2)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图。
例8:(2014年天津卷10)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
N 2(g)+3H2(g) 2NH3(g)∆H= •mol‾ 1
依据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在图2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NH3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4、多条件定量型
例9:(2016绍兴一模)若起始投料量H2/CO2=4,起始温度为298K,反应④在503K时达到平衡,请在上图画出CO2转化率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曲线。
例10:汽车尾气催化装置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2NO(g) + 2CO(g)N 2(g) + 2CO2(g) △H<0 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编号T(K)NO初始浓度
(mol·L-1)
CO初始浓度
(mol·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m2/g)
Ⅰ400×10-3×10-382
Ⅱ400×10-3×10-3124
Ⅲ450×10-3×10-3124
在图中画出上表中的实验II、III条件下
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
(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小结:
知识应用
1、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2N 2(g)+6H2O(l) 4NH3(g)+3O2(g)
常温下,在恒压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通入2 mol N2,请在右图中
画出正(v正)、逆(v逆)反应速率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
2、尿素[CO (NH 2)2]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反应如下:2NH 3(g)+CO 2(g) CO(NH 2)2(l) + H 2O (l) ΔH < 0
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合成尿素的条件,在恒定温度下,将氨气和二氧化碳按2:1的物质的量之比充入一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生成物的体积忽略不计),经20min 达到平衡,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若保持平衡的温度和体积不变,25min 时
再向容器中充入2mol 氨气和1mol 二氧化碳, 在40min 时重新达到平衡,请在上图中画出 25~50min 内氨气的浓度变化曲线。
3、近年来对CO 2的有效控制及其高效利用的研究正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据中国化工报报
道,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可将CO 2转化为甲醇的高活性催化体系,比目前工业使用的常见催化剂快近90倍。
由CO 2制备甲醇过程可能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Ⅰ: CO 2(g)+3H 2(g)CH 3OH(g) +H 2O(g) △H 1=- kJ •mol -1 反应Ⅱ:CO 2(g)+ H 2(g)CO (g)+H 2O(g) △H 2 反应Ⅲ: CO(g)+2 H 2(g)CH 3OH(g) △H 3=- kJ •mol -1
⑴ 在一定条件下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 2和CO 2仅发生反应Ⅰ,实验测得在不同反应物起始投入量下,反应体系中CO 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⑵在温度为500K 的条件下,充入3mol H 2和 CO 2,该反应10min 时达到平衡: 该温度下,反应I 的平衡常数K = ;
① 在此条件下,系统中CH 3OH 的浓度 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当反 应时间达到3min 时,迅速将体系温度 升至600K ,请在图中画出3~10min 内 容器中CH 3OH 浓度的变化趋势曲线;
反应物起始投入量:
曲线I :n (H 2)=3mol ,n (CO 2)= 曲线Ⅱ:n (H 2)=3mol ,n (CO 2)=2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