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说题比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检验
一元一次方程 的解(x=a)
(二)讲题策略
行程问题中常见关系式为:①路程=速度×时间;② 速度=路程∕时间;③时间=路程∕速度.可寻找的相 等关系有:路程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
这一问题将行程分为两个过程:①从8时到10时两人相向而 行,相距36千米②从10时到12时,相遇后背向而行,两人 仍然相距36千米。 相遇问题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走完整个路程,实质上 是甲和乙一起走了AB之间的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 那么: AB之间的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 解决相离问题一般遵循“两个人或物体出发地之间的距离+ 速度和×时间=两个人或物体之间的距离” 可见,解决本题的核心是速度和问题。
解法应该利用速度和是一个定值建立方程, 运用方程思想来解决问题. 关键点是可以考虑利用两个时间点的路程分 别求出两人的平均速度和,从而建立起等量 关系式.同时渗透方程思想,数学建模思想, 体现数学思想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三、解答展示
思路分析:利用线段图来辅助分析
王 力
上午10时 A
36千米
练习:快车与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 出, 经过12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又行了8小时到 达乙地.慢车还要行多少小时到达甲地?
五、题后反思
(1)用方程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审(借助表格,图表等提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数学信息,理解问题中的基本数学关系);
设(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文字语言,文字语言符号化); 列(找到所列代数式中的基本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数学方程的解);
验(数学方程的解,实际问题有意义); 答(实际问题的答案).
(2)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再到实际问题的解的模型.
计算每小时的速 度和
设两地相距x千米
x 36 x 36 2 4
一元一次方程
解 方 程 解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 列方程
实际问题 的答案
A、B两地相距108千米
这个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方程思想,解析实
际问题时,扔停留在列算式进行解答的层次. 对待问题的分析主要以感性认识为主,自己 熟悉的实际背景就解决的好,非常规的问题 就无所适从或干脆就没有解题的方法.
实际问题——建模思想、方程思 想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 列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解 方 程
实际问题 的答案
审慎、明知-----生活中的数学
西青区说题比赛 参赛教师:杨柳青第二中学 数学教师 王俊亭
说题步骤
原题再现
题目分析 解答展示 试题联想 解后反思
一、原题再现
(2011版七上教材99页第10题)
王力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陈平骑自行 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沿同一公路匀速前进, 已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 两人还相距36km,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 36km.求A、B两地间的路程.
x 36 x 36 2 4
解得
x=108
答:A、B两地间相距108千米.
四、试题联想
在解决本题时,如果设两人的速度均为x千米/小时,根据 路程关系,列得 2x+2x+36=4x+4x-36 解得 x=18
则A、B两地相距路程为:36+36+36=108(千米)
这样解决本题是否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出在哪里?
本题是在学生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后出现
的,是一道行程问题. 考察学生对行程问题中 的三个基本量:路程、时间、速度的认识.题 目中没有给出具体的速度、总路程,只给出 了两个不同时刻,两人的位置关系.所以本题 并不是一道常规意义的行程问题,为学生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制造出了障碍.
二、题目分析
(一)学情分析
陈 平
B
x 36 此时,两人共走了(x-36)千米,用时2小时.每小时速度和可以表示为 2
中午12时 A 陈 平 36千米 王 力 B
X千米
x 36 此时,两人共走了(x+36)千米,用时4小时.每小时速度和可以表示为 4
X千米
解:设A、B两地间相距x千米.根据王 力、李平两人匀速前进,列得
(三)隐含条件
题目的第一个隐含条件是这两人的速度和是
一个固定的值.第二个隐含条件是当两人一次 相距36千米时,两人没有共同走完全程,比 全程还少36千米;再次相距36千米时,已经 共同走完了全程并且相比A、B的路程多走了 36千米.第三个隐含条件是两人速度并不一定 相等.
(四)难点和关键点
难点是克服将两人速度认为是同一速度.正确
双检验
一元一次方程 的解(x=a) x=108
带入方程成立 符合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