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复习思考题
煤化学复习参考题

复习思考题一1.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2.成煤植物的主要化学组成是什么?它们各自对成煤的贡献如何?3.为什么木质素对成煤作用的贡献最大?4.为什么木质素抗微生物分解能力较强?5.什么是腐泥煤、什么是腐植煤?6.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什么?7.煤炭形成需要哪些条件?8.什么是沼泽?按水的补给来源分,沼泽分为几类?9.什么是成煤作用?它包括哪几个阶段?10.什么是煤化程度?11.什么是泥炭?什么是泥炭化作用?12.从植物到泥炭,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其本质是什么?13.泥炭化作用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多氧、缺氧),各阶段的化学变化有何特点?(生物化学、分解、再化合)14.为什么在泥炭沼泽中,植物遗骸不会被完全分解?(水、酸性、杀菌成分)15.泥炭的成分有哪些?有机质中包括哪些?(腐植酸、沥青质、木质素、脂类及植物残体)16.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和变化?17.煤化程度由高到低,煤种的序列是什么?18.泥炭化作用、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本质是什么?19.变质作用有哪几种类型?请解释深成变质作用的特点(垂直分布、水平分带)20.希尔特定律?(水平或近似水平煤层的不同煤层表现出的规律);水平分带规律是指同一倾斜煤层中的规律。
21.什么是岩浆变质作用?22.区域热变质和接触热变质的区别?23.什么是动力变质作用?24.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25.什么是煤层气?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二1、煤大分子结构单元是如何构成的?结构单元之间如何构成煤的大分子?2、随煤化程度的变化,煤分子结构呈现怎样的规律性变化?3、从煤的生成过程来分析,为什么煤的大分子结构以芳香结构为主要特征?4、希尔施结构模型和两相模型分别反映了煤物理结构哪些特征?5、煤分子结构现代概念是什么?6、三1、煤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类?薄片和光片有何区别?2、什么是宏观煤岩成分?煤的宏观煤岩成分有哪几种?3、区分煤的宏观煤岩成分需要利用煤的哪些外观性质或特征?各自在煤中的存在形态怎样?4、什么是宏观煤岩类型?与宏观煤岩成分有何区别与联系?5、有机显微煤岩组分组有哪几种?它们的成因是怎样的?6、从煤的生成过程分析凝胶化作用和镜质组的形成。
煤化学复习思考题

煤化学复习思考题1.煤岩学和煤化学是两个煤炭研究的重要支柱。
2.1831年是科学煤炭研究的诞辰。
3.我国能源消费的特点?人均能源消耗水平低;产值能耗高;以煤炭为主;我国一次能源的供应以煤炭为主的格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4.我国煤炭利用技术的选择标准?减少环境污染——清洁;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和减少无效投入——高效5.根据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分为腐植煤和腐泥煤。
由高等植物形成的煤称为腐植煤;由低等植物(以藻类为主)和浮游生物经过部分腐解而形成的煤称为腐泥煤,有藻煤,胶泥煤,油页岩等。
6.腐植煤可分为陆植煤和残植煤7.腐植煤和腐泥煤的混合体,称为腐植腐泥煤,主要有烛煤和煤精8.根据在成煤序列(煤阶)中煤化程度的不同,腐植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四类。
9.泥炭中最主要的有机成分是腐植酸10.植物的族组成包括:糖类及其衍生物、木质素、蛋白质。
脂类化合物,其中脂类化合物化学性质稳定,因此能较完整地保存在煤中。
11.腐植煤的生成过程一般可分为哪些阶段?泥炭化阶段、煤化阶段12.什么是泥炭化阶段?泥炭化阶段是植物遗体经过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转变为泥炭的阶段。
12.煤化阶段又分为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13.什么是变质作用? 它主要由什么引起?变质作用指地壳中先成的岩石在新的物理化学环境下,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的作用。
它主要与地球的内力作用(包括温度、压力、岩浆析出的气体和热液等)所引起的14.变质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穿过含煤地层的深钻孔中,发现煤的变质程度一般总是随深度增加而提高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般说来,成煤时间越长,煤的变质程度越高。
压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这里有上复岩层的静压力,也有地壳运动产生的构造挤压力和剪切压力等。
一般说来,压力和温度是互相联系的,温度高时,压力也高。
较高的压力是变质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
15.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加,煤中的C%逐渐增加,O% 和 V%逐渐减少。
煤化学复习题_权威版本__必考

一1.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答:煤是由植物(尤其是高等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演变而成的沉积有机岩。
2.成煤植物的主要化学组成是什么?它们各自对成煤的贡献如何?答:组成: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木质素(lignins )、蛋白质(proteins )、脂类化合物(lipids/lipidic compounds )贡献:木质素>碳水化合物>脂类化合物>蛋白质原因:数量上,碳水化合物最多,木质素次之,蛋白质和脂类化合物较少;结构上,木质素、脂类化合物结构较稳定,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易分解。
3.为什么木质素对成煤作用的贡献最大?答:含量仅次于碳水化合物;结构为三维空间大分子,抵抗微生物分解的能力较强,且结构中含有酚类的结构,具有杀菌作用,所以木质素更容易在成煤过程中保存下来。
4.为什么木质素抗微生物分解能力较强?答:结构为三维空间大分子,且结构中含有酚类的结构,具有杀菌作用,所以抵抗微生物分解的能力较强。
5.什么是腐泥煤、什么是腐植煤?答:腐泥煤:主要由湖沼或浅水海湾中藻类等低等植物形成。
腐植煤:由高等植物经过成煤过程中复杂的生化和地质变化作用生成。
6.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什么?答:低等植物主要由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脂肪含量比较高,没有木质素;高等植物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植物的角质层、木栓层、孢子和花粉中还含有大量的脂类化合物。
7.煤炭形成需要哪些条件?(1)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生物、气候的影响)(2)植物遗体不能完全腐烂--适合的堆积场所(沼泽、湖泊等)(3)地质作用的配合(地壳的沉降运动--形成上覆岩层和顶底板--多煤层)8.什么是沼泽?按水的补给来源分,沼泽分为几类?答:沼泽是在一定的气候、地貌和水文条件下,常年积水或极其潮湿的地段,有大量植物生长和堆积。
(1)按水分补给来源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低位沼泽: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潜水面较高的沼泽;高位沼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泥炭沼泽;中位沼泽或过渡沼泽:兼有低位沼泽和高位沼泽的特点,其水源部分由地下水补给,部分又由大气降水补给的沼泽。
煤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填空1 植物是成煤的主要原始物质,因此植物界的发展、演化以及各类植物的兴盛、衰亡必然影响着地史使其成煤特征的演化。
P62从化学观点来看,植物的有机族组成可以分为四类,即糖类及其衍生物、木质素、蛋白质、和脂类化合物。
P83 煤由堆积在沼泽中的植物遗体转变而成、植物遗体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顺利的堆积并能转变为泥炭,而是需要一定的条件。
P124 泥炭的有机组成包括1腐植酸、2沥青质、3未分解或未完全分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和木质素。
4变化不多的壳质组分,如角质膜、树脂和孢粉。
P245 煤中低分子化合物可分为两类,即烃类和含氧化合物。
P396 根据颜色、光泽、硬度、裂隙和断口等,利用肉眼或放大镜可以将煤区分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四种宏观煤岩成分。
P487 烟煤的宏观煤岩类型分为(1)光亮煤(2)半亮煤(3)半暗煤(4)暗淡煤P508 常见的矿物主要有粘土矿物、硫化物、氧化物及碳酸盐类等四类。
P619 工业分析可以将煤的组成分为: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
游离水;外在水分内在水分水分化合水;结晶水热解水外在水分是指煤放置在大气中使水分不断蒸发,当煤中水的蒸气压与大气中水蒸气分压达到平衡时,煤中水分不再变化。
这时所失去的水分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就是外在水分,用Mf表示。
而残留在煤内部孔隙中没有蒸发出来的水分称为内在水分,用Minh表示。
全水分,用Mt或Mar表示。
P8010 煤的灰分: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渣。
该残渣的质量占测定煤样质量的百分数称为灰分产率,简称为灰分。
P8311 煤的灰分不是煤中的固有组成,而是由煤中的矿物质转化而来的。
P8312 在高温条件下,将煤隔绝空气加热一定时间,煤的有机质发生热解反应,形成部分小分子的化合物,在测定条件下呈气态析出,其余有机质则以固体形式残留下来。
呈气态析出的小分子化合物称为挥发分,以固体形式残留下来的有机质称为固定碳。
实际上,固定碳不能单独存在,它与煤中的灰分一起形成焦渣,从焦渣中扣除灰分就是固定碳了。
煤化学思考题

1.试述煤分子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煤分子是由多个基本结构单元构成的高分子煤是由分子量不同、分子结构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一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桥键连接而成,这些结构单元包括规则和不规则两部分。
基本结构单元的核心是缩合芳香核缩合芳香核为缩聚的芳环、氢化芳环和各种杂环,环数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
基本结构单元有不规则部分:侧链和官能团连接在缩合芳香核的不规则部分是烷基侧链和官能团,侧链长度随煤化程度加深而缩短。
官能团主要是含氧官能团,还有少量的含硫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
连接基本结构单元的是桥键在低煤化程度的煤中桥键最多,中等煤化程度最少,无烟煤阶段又有所增多。
氧、氮、硫以官能团形式存在除此之外,氧还有醚键和杂环,硫还有巯基、硫醚和噻吩,氮还有胺基、亚胺基和吡咯环。
低分子化合物的存在在煤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空隙中,还独立存在具有非芳香族化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主要是脂肪族化合物。
煤化程度对煤结构的影响规律低阶煤:芳环数少,规则部分小,不规则部分的侧链和官能团多,因此形成比较疏松空间结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都较大。
中等煤化程度的煤:芳核有所增大,含氧官能团和侧链少,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的桥键减少,因此煤的结构较为致密,孔隙率低。
老年煤:缩合环显著增大,形成的芳香片层,由于有序化增强,而排列的更加紧密,产生了收缩应力,形成新的裂缝,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增大。
2.试述煤的Hirsch结构模型。
敞开式结构:低煤化程度烟煤。
芳香层片少,不规则的无定型结构比例较大,或多或少的在方向上任意取向,形成多孔的立体结构。
液态结构:中等煤化程度烟煤。
芳香层片在一定程度上定向排列,层片间活动性大,这种煤的孔隙率小,机械强度低,热解时应形成胶质体。
无烟煤结构:属于无烟煤。
芳香层片增大,定向程度增大。
由于缩聚反应剧烈,使煤体积收缩并产生收缩应力,导致形成大量裂隙。
2. 植物成煤必须有的条件有哪些?(1)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生物、气候的影响)(2)植物遗体不能完全腐烂——适合的堆积场所(沼泽、湖泊等)(3)地质作用配合(地壳的沉降运动——形成上覆岩层和顶底板——多煤层)4.若煤化程度m是煤受热温度、持续时间以及压力各因素对煤变质作用的影响。
中国矿业大学煤化学复习思考题

煤化学复习思考题1、中国能源构成有何特点?其发展趋势是什么?2、为什么我国煤化工产业能够迅速发展?3、如何学好煤化学?复习思考题1.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2.植物的主要化学组成是什么?它们各自对成煤的贡献如何?3.煤的成因类型有哪几种?4.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和变化?5.泥炭化作用、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本质分别是什么?6.煤变质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为什么?7.什么是希尔特定律?煤的性质在埋藏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有何变化规律?8.什么是煤化程度(变质程度、煤级、煤阶)?9.试论影响煤质的成因因素(从杂质含量、物理组成(煤岩组成)、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质等方面论述)。
10.简述成煤作用各个阶段及其经历的各种化学、物理、生物和地质的作用。
11.煤层气是如何产生的?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有何异同?复习思考题1、煤化学结构的概念;煤物理结构的概念。
2、煤大分子结构的概念。
煤分子结构单元是如何构成的?结构单元之间如何构成煤的大分子?3、描述煤分子结构的参数有哪些?4、煤分子中有哪些官能团?5、什么是煤中低分子化合物、其来源是什么?煤中低分子化合物对煤加工转化的影响有哪些?6、煤分子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随煤化程度的提高,煤分子结构呈现怎样的规律性变化?7、常见的煤结构模型有哪些?试说明其特点。
复习思考题1.解释下列名词术语宏观煤岩成分,显微煤岩组分,凝胶化作用,丝炭化作用,块煤光片,粉煤光片,煤薄片。
2.煤岩学研究的方法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3.宏观煤岩成分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4.有机显微组分包含哪几种组分组?5.试述各显微组分在透射光、反射光下的特征及其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
6.简述显微组分、宏观煤岩成分之间的关系。
7.从煤的生成过程分析凝胶化作用和镜质组的形成。
8.惰质组的主要形成方式有哪几种?9.壳质组是如何形成的?10.凝胶化组分与丝炭化组分在成因上有何区别与联系?11.为什么镜质组分的细胞结构保存的不够完好,而惰质组分却能使植物细胞结构较好地保存下来?12.试分析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对分别煤岩组成的不同影响。
矿大版煤化学-课后习题复习过程

矿大版煤化学-课后习题煤化学课后习题1.什么是腐植煤和腐泥煤?答:由高等植物形成的煤称为腐植煤;由低等植物(以藻类为主)和浮游生物经过部分腐解而形成的煤称为腐泥煤,有藻煤,胶泥煤,油页岩等。
2.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和变化?答: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两个过程。
泥炭化作用过程:高等植物→泥炭;煤化作用过程又分为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
成岩作用阶段:泥炭→褐煤;变质作用阶段:褐煤→无烟煤。
3.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答: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时间和压力。
温度是影响煤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
转变为不同煤化阶段所需的温度大致为:褐煤:40~50 ℃,长焰煤:<100 ℃,典型烟煤:<200 ℃,无烟煤:<350 ℃。
时间是影响煤的重要因素。
温度、压力相同,时间越长,变质程度越高;温度不同,短时间较高温度与长时间较低温度可达到相同的变质程度。
压力也是煤变质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压力作用下,煤的形态发生变化,主要是压紧、失水、孔隙率降低,并使煤岩组分沿垂直压力的方向呈定向排列。
4.各显微组分元素含量的特点,及在透射光、反射光下的特征及其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
答:透射光:镜质组,橙红色、棕红色、棕黑色、黑色;壳质组,从低级烟煤到中级烟煤,呈透明到半透明,轮廓清晰,外形特殊;惰质组,棕黑色到黑色,微透明或不透明。
反射光:镜,灰黑至浅灰,随煤级增高,反射色变浅;壳,呈灰黑色,大多数有突起;惰,白色至亮白色,具有较高凸起和较高反射率。
元素含量:镜含氧量最高,壳含氢量最高,惰含碳量最高。
5.煤的工业分析将煤分为哪几个组分?各代表煤的什么特性?答:煤的工业分析是指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种组分。
水分: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
煤的水分直接影响煤的使用、运输和储存。
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渣。
挥发分:煤的挥发分,即煤在一定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逸出物质(气体或液体)中减掉水分后的含量。
煤化学课后答案

煤化学课后答案《煤化学》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1 煤炭综合利用有什么意义?答:煤炭综合利用是指煤的非燃料利用,开展煤炭综合利用(1)有利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不仅可以作燃料,也适用于许多其它工业用途。
如果以煤炭作为燃料的价值为1,则加工成煤焦油能增值10倍,加工成塑料能增值90倍,合成染料能增值375 倍,制成药品可增值750倍,而制成合成纤维增值高达1500倍。
(2)有利于减轻污染,保护环境开展煤炭的综合利用是消除公害、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煤炭加工所产生的煤灰、煤渣废气、废液都可以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利用。
(3)有利于煤化工与石油化工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煤炭资源与石油资源相比要大得多,从长远观点看,发展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这种煤作为原料可以得到很多石油化工较难得到的产品,如萘、酚类等,从煤中可以独特地制得一些带有五环的化合物如茚、苊,以及三个芳香环以上的化合物,如蒽、菲、芘、苊蒽、晕苯等稠环化合物。
另外,煤炭可以生产大量的烯烃和烷烃制品以补充石油原料的不足。
2 煤炭综合利用有那些工艺方法答:煤炭综合利用的主要工艺方法有:干馏、气化、液化、炭素化和煤基化学品(1)干馏――将煤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炭化,以得到焦炭、焦油和煤气的工艺过程。
按加热终温的不同,煤的干馏可分为三类:低温干馏干馏终温500~550℃产物:煤气、低温焦油、半焦中温干馏干馏终温600~800℃产物:煤气、中温焦油、半焦高温干馏干馏终温950~1050℃产物:煤气、高温焦油、焦炭煤的干馏是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煤炭综合利用方法。
(2)气化――将煤(煤的半焦、焦炭)在气化炉中加热,并通入气化剂(空气、氧气、水蒸气或氢气),使煤中的可燃成分转化为煤气的工艺过程。
(3)液化――采用溶解、加氢、加压与加热等方法,将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液体产物的工艺过程。
(4)炭素化――以煤及其衍生物为原料,生产炭素材料的工艺过程。
第2章思考题

第二章思考题2什么是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各分析成分在燃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何?煤的元素分析成分有:碳、氢、氧、氮、硫、灰分、水分。
碳:碳是燃料的主要可燃元素。
氢:燃料的另一种重要可燃元素。
氧及氮:燃料中的不可燃成分,由于它们的存在,使燃料中可燃成分相对减少,发热量降低。
氧气是燃烧必须的气体。
硫:燃料中的有害元素,虽可燃烧,但发热量不大,且燃烧产物有害。
灰分:夹杂在燃料中的不可燃物质,是燃料的主要杂质。
是一种有害成分。
水分:燃料中的主要杂质,由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组成,使煤的发热量降低。
煤的工业分析成分有: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
水分:风干水分及空气干燥基水分。
挥发分:煤在炉中受热干燥后,挥发分首先析出,当浓度和温度达到一定时遇着空气迅即着火燃烧,对燃烧过程初始阶段具有特殊的意义。
固定碳:挥发分析出后,焦炭中的可燃物。
灰分:煤燃烧后的残留物。
3固定碳、焦炭、煤的含碳量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固定碳为挥发分析出后,固体残余物中的含碳量。
焦炭为煤在隔绝空气加热时,水分、挥发分析出后的固体残余物,包括固定碳和灰分。
煤的含碳量为煤含有碳元素的质量。
6外在水分、内在水分、风干水分、空气干燥基水分、全水分有什么差别,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外在水分:机械附着和润湿在燃料颗粒表面及大毛细孔中的水分。
内在水分:吸附和凝聚在颗粒内部的毛细孔中的水分。
空气干燥基水分:锅炉炉前应用燃料在实验室条件下风干后剩留于燃料中的水分。
风干水分:在风干过程中外逸的那部分水分。
全水分: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或空气干燥基水分和风干水分的总和。
7为什么各种基的煤的挥发分及高位发热量之间的换算可用教材表2-1中的换算系数?而各种基的低位发热量之间的换算则不能用表2-1中的换算系数?因为对于高位发热量来说,水分只是占据了质量的一定份额而使发热量降低;而对于低位发热量,水分不仅占据了质量的一定份额,而且还要吸收汽化潜热,因此,低位发热量在计算时需考虑烟气中全部水蒸气的汽化潜热,不能用表2-1的换算系数。
煤化学实验思考题总结

(1)为什么说测得的灰分实际上是煤样的灰分产率?答:由于煤中矿物质的真实含量很难测定,所以常用灰分产率,借助一定的数学式,算出煤中矿物质含量的近似值。
(2)为什么测定灰分用箱形电炉要带烟囱?并规定在500℃时停留30min?答:使SO2在CaO生成前完全排出反应区。
由于SO2和CaO在试验条件下生成CaSO4,使测定结果偏高而且不稳定,因此煤样要在温度为500℃时保持一段时间,使黄铁矿硫和有机硫的氧化反应在这一温度下基本完成。
(1)煤的挥发分产率为什么不能叫挥发分含量?答:由于挥发分不是煤样固有的物质,而是在特定条件下煤的有机质受热分解的产物。
因此,确切地说,该指标应称为煤的挥发分产率而不能称为煤的挥发分含量。
(2)固定炭和煤的变质程度有什么关系?答:固定碳大致随煤的变质程度而成正比例关系变化。
(3)固定碳与煤中碳元素含量有何区别?答:煤的固定碳时工业分析组成的一项成分,它具有规范性,时一定试验条件下的产物。
而煤中所含的元素碳时煤中的主要元素。
固定碳除含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何极少量未分解彻底的碳氢物质,所以,不能把煤的固定碳简单地认为是煤的碳元素,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1)粘结指数的方法与罗加指数有何区别,前者对后者作了那些改进?答:罗加试验法存在的缺点是:对强粘结煤即相当于胶质层厚度大于20㎜,或罗加指数值在70以上的煤分辨能力差;对罗加指数小于15的弱粘结煤重现性不好等。
为此,本方法在专用无烟煤的选定、无烟煤及烟煤粒度组成、配比、计算公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2)讨论烟煤与无烟煤粒度组成不同及配比不同,对G值的影响?答:粘结指数试验煤样,应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粒度小于0.2㎜的分析试样。
制备时须防止过度粉碎,其中0.1~0.2㎜的煤粒占全部煤样的20~35﹪。
(3)惰性物质为什么用无烟煤?是否可以用其他惰性物质如焦炭?专用无烟煤为什么要有一定标准?答:粘结指数测定中所用的无烟煤,必须是宁夏汝箕沟煤矿的专用无烟煤,且应符合下列要求:A<4﹪,V<7.5﹪,粒度为0.1~0.2㎜,其中小于0.1㎜的筛下率不大于7﹪。
煤化工实验思考题复习讲义

名词解释1.变形温度(T1):椎体尖端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
2.软化温度(T2):椎体弯曲至椎尖触及托板,椎体变球形或高度不大于底长的半球形时的温度。
3.流动温度(T3):椎体完全融化或展开成高度不大于1.5mm的薄层时的温度4.煤焦反应性:指一定温度条件下,煤、焦与不同的气体介质(如二氧化碳、氧、水蒸气)相互作用的反应能力。
5.馏程:初馏点与干点的间隔范围.6.粘度: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在液体分子间发生的阻力.7.燃气相对密度:一定体积干燃气的质量与同等条件下同等空气质量的比值8.低发热量(Q GW):当燃烧产物中的水呈气态时的发热量。
9.高发热量(Q DW):当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冷凝呈0度的液态水时的发热量。
简答题:1.影响煤气热值测定正确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室温的影响;热容量标定不准确的影响;搅拌器故障或搅拌速度不均匀的影响;煤样使用不当的影响。
2.煤气燃烧时空气量大小对煤气热值有何影响?答:空气量少,会导致煤气不完全燃烧,会导致煤气的热值偏低。
1.测定燃气相对密度在燃气工程上的意义?答:根据燃气的相对密度可推测其某种消防特性,采取相应消防措施,以及确定车间、库房通风口的位置,在燃气管道运输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计算附加压力,计算华白数(燃气热负荷指数)等时也要用到这一参数。
2.如何正确使用气体相对密度计?注意事项有哪些?答:使用前放置好并调试检查密封性等。
然后进行空气冲洗,空气喷流,燃气冲洗,燃气喷流等试验步骤。
注意:①在明亮清洁并没有辐射源的影响的测试环境下,将一起垂直摆正调平。
②使夹套水温与室温相差不超过0.5度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⑤铂片锐孔应保持干燥清洁⑥喷流前要用相应的气体冲洗。
1.用灰锥法测定煤灰的熔融性,该方法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答:优点:灰锥易制作,操作简单,实验现象较为直接。
缺点:灰锥形态差异都是非量化的,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灰锥的形态、疏密各异,给实验造成影响。
2. 为何通常选用弱还原性气氛测定煤灰熔融性?答:在工业锅炉的炉膛或气化室中,一般都形成CO、H2、CO2、CH4 和O2 为主要成分的弱还原气氛,所以,煤灰熔融性测定应该在与之相似的弱还原性气氛中进行。
燃烧理论思考题

《燃烧工程》思考题第一章煤的基本性质第一节煤的成分与表示方法1.煤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中的有机可燃质主要包括什么?2.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成分的表示方法?3.不同基煤的成分换算关系如何?第二节煤的分析1.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分别分析什么?2.为什么要对煤进行工业分析?3.如何进行挥发分测定?煤中的挥发分是定值还是变值?4.煤灰在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和流动温度下有什么特征?5.何为煤的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工业应用中一般利用哪一种发热量?6.不同基之间的发热量如何进行转换第三节煤的分类1.根据煤的碳化程度可将其分为几类?他们分别是什么?2.烟煤、无烟煤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V AWST代表什么?其高、中、低值如何区分?4.工业锅炉行业煤主要以什么指标进行分类?第四节煤的理论燃烧温度1.何为煤的理论燃烧温度?2.煤的理论燃烧温度主要有那些量决定?3.煤的低位发热量、过量空气系数、空气中的氧浓度、以及煤和空气的温度对煤的理论燃烧温度有什么影响?第二章煤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第一节化学反应的分类1.什么是简单反应、复杂反应、可逆反应、平行反应、串联反应、链锁反应?第二节化学反应速率及其方程式1.什么是质量作用定律?它的使用范围?第三节反应级数1.什么是反应级数?什么是零级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2.一级反应、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一级、二级反应的特点?3.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有什么不同?第四节阿累尼乌斯定律及活化能1.常见的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的五种类型?2.什么是阿类尼乌斯定律?它的使用范围?3.什么是活化分子?活化能?活化能的大小说明了什么?第五节反应速率的理论1.什么是碰撞频率、有效碰撞频率、有效碰撞份额?2.什么是活化络合物?第六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活化能的大小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3.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4.压力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第七节链锁反应1.简述链锁反应过程的三个阶段。
煤化学实验复习题

煤化学实验复习题1.煤炭气化时,煤中的硫转化为(H2S),不仅腐蚀设备和管道,还会造成催化剂中毒。
2.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中,( C )法适用于褐煤和烟煤水分的快速测定。
3.煤中水分低于(2.00% )时不进行检查性干燥。
4.煤中全硫的测定实验中,为了避免样品中挥发物很快逸出,必须在1~2h内将电炉温度升到(800~850℃)5.煤水分测定实验中,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放入(105~110℃)的干燥箱中,在空气流中干燥至质量恒定。
6.GB/T212-2008规定了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有(三)种7.煤的检查性干燥直到连续两次质量减少小于(0.0010g)或质量有所增加时为止8.艾氏卡试剂的组成成分为(碳酸钠和氧化镁)9.煤中全硫的测定实验中,溶液中残留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为(1.00%AgNO3)10.煤中全硫的测定实验中,煤炭样品应置于(瓷坩埚)中进行灼烧。
11.轻摇灰皿使煤样摊平的原因(以避免局部过厚,使燃烧不完全)12.要进行检查性干燥的原因(进一步验证空气干燥煤中的水分是否完全干燥,达到规定之值)13.干燥时间到了之后,下一步操作是(取出称量瓶并立即加盖,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量)2.简答题(1)快速灰化法(B法)测定煤灰分产率的实验步骤a.将灰皿灼烧至质量恒定,取粒度小于0.2mm的煤样1g置于其中,使煤样摊平b.将装有煤样的灰皿分3~4排置于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
缓缓推入已预热至850℃的箱形电炉中。
先使第一排灰皿中的煤样灰化,等5~10min煤样不再冒烟时,将其余排灰皿顺序灰化,并推至炉内恒温带关闭炉门,在(815±10)℃的温度下灼烧40min。
c.取出灰皿放在石棉板上,在空气中冷却5min后移入干燥器冷却到室温后称量(2)煤挥发分产率测定的实验步骤a.挥发分坩埚900 o C灼烧至恒重后,取直径小于0.2mm煤样1g摊平于其中,加盖后置于坩埚架上。
b.将放有坩埚的架子迅速推入预热至920℃箱形电炉的恒温区,关闭炉门并计时。
现代煤化工基础期末复习题

现代煤化工基础期末复习题现代煤化工基础期末复习题煤化工是指利用煤作为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和工艺处理,生产燃料、化工产品和材料的一门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煤化工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围绕现代煤化工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帮助读者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一、煤的组成和特性煤是一种化石燃料,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根据煤的成因和煤质特征,可以将其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等不同种类。
煤的特性包括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和发热量等指标,这些指标决定了煤的燃烧性能和利用价值。
二、煤的热解和气化煤的热解是指在高温下,煤分子内部的化学键断裂,产生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的过程。
煤的气化是指在高温和适当气氛下,煤分子与气体反应生成可燃气体的过程。
煤的热解和气化可以通过煤气化、焦化和煤炭燃烧等工艺实现。
三、煤的液化和加氢裂化煤的液化是指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化工原料的过程。
煤的加氢裂化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煤分子中的碳-碳键断裂,生成低碳烃和芳香烃的过程。
煤的液化和加氢裂化可以通过煤浆气化、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等工艺实现。
四、煤的气化和合成气煤的气化是指将煤转化为合成气的过程,合成气主要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
合成气是煤化工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可以用于合成甲醇、合成氨、合成烃和合成燃料等。
煤的气化可以通过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和煤炭间接气化等工艺实现。
五、煤的燃烧和污染控制煤的燃烧是指将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
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控制煤燃烧污染,可以采用燃烧优化、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等技术手段。
六、煤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煤作为一种丰富的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煤的资源利用过程中,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推动煤化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煤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可以通过提高煤炭清洁利用率、发展煤炭气化和煤化工产业链等途径实现。
煤化学课后习题-推荐下载

第1章煤的种类,特征和生成1 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以划分几大类,其主要特征有何不同?2 按煤化程度,可以将腐殖煤划分为几大类,请两两比较其区分标志。
3 主要的成煤期及其代表性植物是什么?4 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族组成有何区别?5 植物的族组成在成煤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6 成煤的地质年龄与煤的变质程度是否一致,为什么?7 腐殖煤的成煤过程主要分哪两个阶段,各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什么?8 泥炭化阶段发生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有哪几种类型?9 在泥炭化阶段,为什么氧化分解一般不会进行到底?10 煤的变质因素有哪些?对煤的变质程度有何影响?11 煤化度与变质程度有何异同?12 煤的变质类型对成煤有什么意义?13 泥炭的堆积环境对煤质有什么影响?14 何谓煤的还原程度,强还原妹有什么特征?15 凝胶化与丝炭化对煤中显微组分的形成有什么作用?16 什么是中国煤的多阶段变质演化,它对中国煤质分布有什么影响?17 什么是煤化作用跃变,分哪几个阶段?18 煤化作用跃变对煤质有什么影响?19 影响成煤期有哪些主要因素?20 中国有哪几个主要的聚煤期,列举各主要的聚煤期的5个著名煤田。
第二章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1 试述煤的工业分析的基本思想2 煤的元素分析的基本思想3 煤中水分存在的形态分哪几种,他们与水分脱除的难易程度有什么关系?4 最高内在水分MHC与煤的煤化度有什么关系?5 煤中矿物质有哪几种来源,洗选脱除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矿物质的来源与煤中灰分的种类有什么关系?6 煤中矿物质的化合物类型有哪几种?请写出其代表性化合物的名称与分子式7 选煤有哪几种工业生产方式,一般选煤工艺有哪些产品和副产品8 灰分的组成与灰熔点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有何工业意义?9 煤中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是如何分类的,各有哪些主要的元素10 煤中有哪些主要的有害微量元素,按危害程度应如何分类11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的原理,并说明试验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12 煤中的氮完全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对否?理由13 没中毒额硫有哪几种存在形态,煤中的硫分队煤的应用有什么影响?14 没种的硫或磷过多时,通过焦炭与高炉冶炼进入钢铁后,对产品质量有什么影响15 什么是基准,煤的分析数据为何要用基准表示?16 基准的常用形式因利用场合不同而异,请写出各种基准的适用场合17 画出基准关系图,并说明换基计算的基本思想和适用场合18第三章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1 为什么说煤的所有宏观性质均在一定程度上与煤的密度有关2 煤的密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与煤的空隙率有何关系3准确测定TRD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为什么4 影响煤密度的因素有哪些5 煤在机械力作用下的表现可以用哪些性质来表征6 为什么煤的唯氏显微硬度Hm与煤化度的关系图示为著名的椅式曲线7 室温下煤的质量热容是多少,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影响?8 煤的导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表示煤的什么性质或能力?9 煤(镜质组)的反射率和折射率随煤化度如何变化,从煤结构分析为何会有这种变化10 各种煤的透光率有什么不同,Pm为什么可以作为褐煤与长炎煤的区分指标11 什么是煤的荧光性,煤的荧光性如何表征,它们与煤的性质有什么关系?12 煤的导电性与煤化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13煤的介电常数与煤化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14 煤的磁性质与煤化度有什么关系,它对煤结构的研究有什么意义15 为什么说煤只有固态胶体性质,水与苯对煤的湿润角随煤化度的变化有什么不同?16 从内表面积和孔隙率解释,为什么说煤是一种多孔材料第四章化学方法研究煤1 煤中有哪些含氧官能团,它们在煤中的相对含量及随煤化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2 煤中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如何测定3 煤中大致有哪些含硫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4 煤中含硫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随煤化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5 煤的高真空热分解的目的及工作原理是什么6 煤的高真空热分解得出了什么结果7 煤的溶剂抽提有什么意义,已有的溶剂抽提方法分为哪几种类型8 如何理解煤的抽提机理9 从煤的溶剂抽提,得到了哪些有关煤结构的信息,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这些煤结构信息10 什么叫超临界抽提,它需要什么条件,有什么优点,烟煤的超临界得到什么产物11 为什么要进行煤的加氢研究,可达到什么目的12 煤的加氢可能发生哪些主要化学反应13 煤的深度嘉庆与煤的轻度加氢各需要什么条件,加氢使煤发生哪些变化,可达到什么目的14 煤的氧化分为哪几个阶段,分别得到哪些主要反应产物15何为腐殖酸,再生腐植酸,它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组分?写出其分离流程16 腐植酸具有哪些主要性质,腐植酸具有什么用途17 简述煤深化氧度的目的,氧化剂,主要产物及哪些产物的产率随煤化度的变化18 从煤的氧化可以得到哪些有关煤的结构信息19 风化对煤质有什么影响20 哪些因素影响煤的风化与自燃,如可减少煤的风化与自燃21 煤一般进行哪些卤化反应?试述各种卤化反应的原理及产物用途22 试述煤磺化反应的原理及产物用途第五章煤的工艺性质1 煤的黏结性与结焦性概念有何异同2 实验室测定煤的黏结性有哪些方法,他们各表征了煤的哪方面的性质3 黏结指数如何表征炼焦煤的粘结性,其测定原理是什么4 黏结指数在罗加指数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有哪些修改,这些修改有什么意义5 奥阿膨胀度表证了炼焦煤的那些性质,各种典型炼焦煤的奥阿膨胀曲线有什么特点6 胶质层厚度表征了炼焦煤的那些性质,各种代表性体积曲线类型说明了什么问题7 测定煤的结焦性有哪些方法,它们各表征了煤的哪方面的性质8 为了更好地表征的炼焦煤的结焦性,试试设计一种模拟高炉环境表征焦炭性质的测定方法9 为什么要选煤,通过选煤可以得到哪些产品和副产品10 可选性曲线是如何制作的,各曲线表示什么含义11 我国可选性标准是如何表示的12 影响煤气化的工艺性质有哪些,如何影响煤的气化13 煤的发热量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4 煤的发热量有哪几种经验计算公式,你认为它们是怎样得到的15 煤的发热量随煤化度如何变化第六章煤的言相组成、性质与应用1 煤研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有什么不同2 试比较四类煤岩成分的外观和一般特性3 煤化学通常以什么显微组分作为煤的代表,试述其理由4 试举例说明那些性质是综合煤样的平均性质5 从煤岩学的观点来看,用综合煤样的平均性质来表征煤质有什么局限性6 判断煤的煤化度或变质程度的指标有哪些,为什么说镜质组反射率是表征煤化度的科学指标7 我国冶金系统如何对煤的显微组分进行分类,其活性组分和惰性组分如何计算8 试比较各种显微组分的化学组成及其随煤化度的变化9 试比较各种显微组分的干馏性质及其随煤化度的变化10 对于同一煤化度的煤,各种有机显微组分Vdaf的相对大小是怎么样的11 对于同一煤化度的煤,各种有机显微组分Fa的相对大小是怎么样的12 惰质组不具有黏结性,是否在炼焦配煤中的比例煤中越少越好,为什么13 事比较各种显微组分的反射率及其随煤化度的变化14 煤岩学应用于炼焦配煤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5 举例说明煤岩学的应用第7章煤分类、煤质评价与中国的煤炭资源1 为何要进行煤的分类,分类指标有哪几类2 中国煤分类采用哪些分类指标、分类符号与编码表示什么意思3 《中国煤分类》将烟煤分为几个大类几个小类,如何划分的4 国际煤分类采用哪些分类指标,如何进行煤分类5 如何进行煤质评价6 中国煤炭资源及其分布有什么特点7 中国炼焦煤的煤种分布有什么特点8 在我国炼焦煤储量中,气煤有多少,你认为在配煤炼焦工艺中,采取哪些措施有利于多用气煤9 怎样的煤属于高硫煤,高硫煤在利用中存在什么问题10 从保护环境和产品质量的角度,谈谈如何合理利用高硫煤第8章煤的化学结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1 什么是煤的化学结构2 煤的化学结构研究方法分为哪几类型3 X射线是研究晶体的常用仪器,为什么用它来研究煤4 X射线的衍射峰、晶体参数与煤的结构性质有什么对应关系5红外光谱主要研究煤结构的哪方面的问题67 从煤的仪器分析,已经得出了哪些有关煤结构的信息8 煤有哪些结构参数,主要你结构参数之间有什么关系9 什么是统计结构解析法,如何通过结构解析法来计算煤的结构参数1011 煤的结构参数与煤质有什么关系12 为什么说煤化学结构具有相似性特征13 为什么说煤化学结构具有高分子聚合物特性14 什么是煤中的低分子化合物,他有什么特点和性质15 煤有哪些代表性的化学结构模型16 煤有哪些代表性的物理结构模型17 稳定组有哪些主要结构特点18 惰质组有哪些主要结构特征19 煤的化学结构如何随煤化度变化20 简介归纳煤化学结构的基本概念第9章煤的热解和黏结成焦1 了解煤的热解过程,煤的热解有哪些基本反应2 黏结性烟煤额热解过程三个阶段热效应有何不同,为什么3 黏结性烟煤额热解过程三个阶段相应的过程本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4 已有那些理论解释煤的热解成焦机理,各有什么理论要点5 煤的黏结成焦溶剂抽提机理的主要论据是什么6 煤的黏结成焦物理黏结理论的主要论据是什么7 胶质体成焦理论的主要论据是什么8 中间相成焦理论的主要论据是什么9 什么是煤的胶质体,来源是什么10 胶质体性质的完整表征应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其质量包括哪些性质11 胶质体的质量如何表征,胶质体的变化与煤的黏结成焦有什么关系12 半焦的收缩与裂纹的形成机理是什么13 不同煤种在炼焦过程中,其半焦收缩动态和裂纹生成过程有什么关系,为什么14 我国如何划分焦炭光学组织15 煤岩显微组分与焦炭光学组织有什么关系16 哪些因素影响焦炭光学组织的组成,如何影响17 焦炭光学组织有什么用途18 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19 适当提高加热速度,有利于提高弱黏结性煤的黏结性,为什么20 提高煤料的散密度,可以提高焦炭质量,为什么21 适当增减煤料的细度有利于提高焦炭的强度,为什么22 为了使配煤活性成分与惰性成分达到平衡,可配入的活性组分有哪些物质,各有什么特点23 为了使配煤活性成分与惰性成分达到平衡,可配入的惰性组分有哪些物质,各有什么特点24 列表比较常用炼焦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的结焦性及其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第10章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1 煤的液化有哪几种途径,哪一种煤液化方法比较有前途,为什么2 煤液化生产化工原料的技术关键是什么3 煤液化及其衍生物可以合成哪些芳香高聚物,它们各有什么用途4 用煤直接制取塑料采用什么原理和方法5 水煤浆有什么性质和用途6 水煤浆的质量用哪些参数表征,为什么7 原料煤的煤化度,组成与性质对水浆煤的质量有什么影响8 什么叫超纯煤,有什么用途,其制备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9 什么叫高碳物料,用哪些方法分别可以制取哪些高碳物料10 煤沥青基炭纤维有什么用途,简述其工艺流程11 MCMR有哪些特性和用途12 用哪些煤种可以制得活性炭与炭分子筛,煤制活性炭与炭分子筛有什么特性13 什么是富勒烯,他们的化学结构有什么特点14 以煤作为原材料合成富勒烯时可能具有怎样的生成机理,联系没结构,简述你的看法15 富勒烯有哪些特殊的性质,从富勒烯的结构解释这些特点16 富勒烯有哪些潜在的应用前景17 什么是炭纳米管,他们的化学结构有什么特点18 关于煤基炭纳米管的生长机理有哪几种观点,你偏向那种,为什么19 煤基碳纳米管的工艺方法有哪些主要控制参数20 炭纳米管有哪些突出的性质,列举说明本书中没有说到的性质及应用前景绪论1 归纳我国煤炭利用历史的大事表2 煤化学学科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归纳煤化学历史大事表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煤和用煤的国家,但是为什么煤化学却没有从我国诞生4 迄今为止,可以载入史册的煤化学里程碑研究成果主要有哪些5 进入21世纪以来,煤化学有哪些主要研究热点及成果6 简述煤化学的研究现状7 煤化学今后主要有哪些研究方向8 煤炭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9 煤炭与环境保护有什么关系10 煤炭综合利用有什么意义,有哪些工艺方法11 洁净煤技术有什么意义,有哪些研究内容12 煤的干馏如何分类,其温度和加工产物有什么不同。
煤化学课后习题

煤化学课后习题煤化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煤的种类,特征和生成1 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以划分几大类,其主要特征有何不同?2 按煤化程度,可以将腐殖煤划分为几大类,请两两比较其区分标志。
3 主要的成煤期及其代表性植物是什么?4 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族组成有何区别?5 植物的族组成在成煤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6 成煤的地质年龄与煤的变质程度是否一致,为什么?7 腐殖煤的成煤过程主要分哪两个阶段,各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什么?8 泥炭化阶段发生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有哪几种类型?9 在泥炭化阶段,为什么氧化分解一般不会进行到底?10 煤的变质因素有哪些?对煤的变质程度有何影响?11 煤化度与变质程度有何异同?12 煤的变质类型对成煤有什么意义?13 泥炭的堆积环境对煤质有什么影响?14 何谓煤的还原程度,强还原妹有什么特征?15 凝胶化与丝炭化对煤中显微组分的形成有什么作用?16 什么是中国煤的多阶段变质演化,它对中国煤质分布有什么影响?17 什么是煤化作用跃变,分哪几个阶段?18 煤化作用跃变对煤质有什么影响?19 影响成煤期有哪些主要因素?20 中国有哪几个主要的聚煤期,列举各主要的聚煤期的5个著名煤田。
第二章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1 试述煤的工业分析的基本思想2 煤的元素分析的基本思想3 煤中水分存在的形态分哪几种,他们与水分脱除的难易程度有什么关系?4 最高内在水分MHC与煤的煤化度有什么关系?5 煤中矿物质有哪几种来源,洗选脱除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矿物质的来源与煤中灰分的种类有什么关系?6 煤中矿物质的化合物类型有哪几种?请写出其代表性化合物的名称与分子式7 选煤有哪几种工业生产方式,一般选煤工艺有哪些产品和副产品8 灰分的组成与灰熔点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有何工业意义?9 煤中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是如何分类的,各有哪些主要的元素10 煤中有哪些主要的有害微量元素,按危害程度应如何分类11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的原理,并说明试验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12 煤中的氮完全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对否?理由13 没中毒额硫有哪几种存在形态,煤中的硫分队煤的应用有什么影响?14 没种的硫或磷过多时,通过焦炭与高炉冶炼进入钢铁后,对产品质量有什么影响15 什么是基准,煤的分析数据为何要用基准表示?16 基准的常用形式因利用场合不同而异,请写出各种基准的适用场合17 画出基准关系图,并说明换基计算的基本思想和适用场合18第三章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1 为什么说煤的所有宏观性质均在一定程度上与煤的密度有关2 煤的密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与煤的空隙率有何关系3准确测定TRD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为什么4 影响煤密度的因素有哪些5 煤在机械力作用下的表现可以用哪些性质来表征6 为什么煤的唯氏显微硬度Hm与煤化度的关系图示为著名的椅式曲线7 室温下煤的质量热容是多少,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影响?8 煤的导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表示煤的什么性质或能力?9 煤(镜质组)的反射率和折射率随煤化度如何变化,从煤结构分析为何会有这种变化10 各种煤的透光率有什么不同,Pm为什么可以作为褐煤与长炎煤的区分指标11 什么是煤的荧光性,煤的荧光性如何表征,它们与煤的性质有什么关系?12 煤的导电性与煤化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13煤的介电常数与煤化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14 煤的磁性质与煤化度有什么关系,它对煤结构的研究有什么意义15 为什么说煤只有固态胶体性质,水与苯对煤的湿润角随煤化度的变化有什么不同?16 从内表面积和孔隙率解释,为什么说煤是一种多孔材料第四章化学方法研究煤1 煤中有哪些含氧官能团,它们在煤中的相对含量及随煤化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2 煤中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如何测定3 煤中大致有哪些含硫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4 煤中含硫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随煤化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5 煤的高真空热分解的目的及工作原理是什么6 煤的高真空热分解得出了什么结果7 煤的溶剂抽提有什么意义,已有的溶剂抽提方法分为哪几种类型8 如何理解煤的抽提机理9 从煤的溶剂抽提,得到了哪些有关煤结构的信息,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这些煤结构信息10 什么叫超临界抽提,它需要什么条件,有什么优点,烟煤的超临界得到什么产物11 为什么要进行煤的加氢研究,可达到什么目的12 煤的加氢可能发生哪些主要化学反应13 煤的深度嘉庆与煤的轻度加氢各需要什么条件,加氢使煤发生哪些变化,可达到什么目的14 煤的氧化分为哪几个阶段,分别得到哪些主要反应产物15何为腐殖酸,再生腐植酸,它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组分?写出其分离流程16 腐植酸具有哪些主要性质,腐植酸具有什么用途17 简述煤深化氧度的目的,氧化剂,主要产物及哪些产物的产率随煤化度的变化18 从煤的氧化可以得到哪些有关煤的结构信息19 风化对煤质有什么影响20 哪些因素影响煤的风化与自燃,如可减少煤的风化与自燃21 煤一般进行哪些卤化反应?试述各种卤化反应的原理及产物用途22 试述煤磺化反应的原理及产物用途第五章煤的工艺性质1 煤的黏结性与结焦性概念有何异同2 实验室测定煤的黏结性有哪些方法,他们各表征了煤的哪方面的性质3 黏结指数如何表征炼焦煤的粘结性,其测定原理是什么4 黏结指数在罗加指数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有哪些修改,这些修改有什么意义5 奥阿膨胀度表证了炼焦煤的那些性质,各种典型炼焦煤的奥阿膨胀曲线有什么特点6 胶质层厚度表征了炼焦煤的那些性质,各种代表性体积曲线类型说明了什么问题7 测定煤的结焦性有哪些方法,它们各表征了煤的哪方面的性质8 为了更好地表征的炼焦煤的结焦性,试试设计一种模拟高炉环境表征焦炭性质的测定方法9 为什么要选煤,通过选煤可以得到哪些产品和副产品10 可选性曲线是如何制作的,各曲线表示什么含义11 我国可选性标准是如何表示的12 影响煤气化的工艺性质有哪些,如何影响煤的气化13 煤的发热量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4 煤的发热量有哪几种经验计算公式,你认为它们是怎样得到的15 煤的发热量随煤化度如何变化第六章煤的言相组成、性质与应用1 煤研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有什么不同2 试比较四类煤岩成分的外观和一般特性3 煤化学通常以什么显微组分作为煤的代表,试述其理由4 试举例说明那些性质是综合煤样的平均性质5 从煤岩学的观点来看,用综合煤样的平均性质来表征煤质有什么局限性6 判断煤的煤化度或变质程度的指标有哪些,为什么说镜质组反射率是表征煤化度的科学指标7 我国冶金系统如何对煤的显微组分进行分类,其活性组分和惰性组分如何计算8 试比较各种显微组分的化学组成及其随煤化度的变化9 试比较各种显微组分的干馏性质及其随煤化度的变化10 对于同一煤化度的煤,各种有机显微组分Vdaf的相对大小是怎么样的11 对于同一煤化度的煤,各种有机显微组分Fa 的相对大小是怎么样的12 惰质组不具有黏结性,是否在炼焦配煤中的比例煤中越少越好,为什么13 事比较各种显微组分的反射率及其随煤化度的变化14 煤岩学应用于炼焦配煤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5 举例说明煤岩学的应用第七章煤分类、煤质评价与中国的煤炭资源1 为何要进行煤的分类,分类指标有哪几类2 中国煤分类采用哪些分类指标、分类符号与编码表示什么意思3 《中国煤分类》将烟煤分为几个大类几个小类,如何划分的4 国际煤分类采用哪些分类指标,如何进行煤分类5 如何进行煤质评价6 中国煤炭资源及其分布有什么特点7 中国炼焦煤的煤种分布有什么特点8 在我国炼焦煤储量中,气煤有多少,你认为在配煤炼焦工艺中,采取哪些措施有利于多用气煤9 怎样的煤属于高硫煤,高硫煤在利用中存在什么问题10 从保护环境和产品质量的角度,谈谈如何合理利用高硫煤第八章煤的化学结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1 什么是煤的化学结构2 煤的化学结构研究方法分为哪几类型3 X射线是研究晶体的常用仪器,为什么用它来研究煤4 X射线的衍射峰、晶体参数与煤的结构性质有什么对应关系5红外光谱主要研究煤结构的哪方面的问题67 从煤的仪器分析,已经得出了哪些有关煤结构的信息8 煤有哪些结构参数,主要你结构参数之间有什么关系9 什么是统计结构解析法,如何通过结构解析法来计算煤的结构参数1011 煤的结构参数与煤质有什么关系12 为什么说煤化学结构具有相似性特征13 为什么说煤化学结构具有高分子聚合物特性14 什么是煤中的低分子化合物,他有什么特点和性质15 煤有哪些代表性的化学结构模型16 煤有哪些代表性的物理结构模型17 稳定组有哪些主要结构特点18 惰质组有哪些主要结构特征19 煤的化学结构如何随煤化度变化20 简介归纳煤化学结构的基本概念第九章煤的热解和黏结成焦1 了解煤的热解过程,煤的热解有哪些基本反应2 黏结性烟煤额热解过程三个阶段热效应有何不同,为什么3 黏结性烟煤额热解过程三个阶段相应的过程本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4 已有那些理论解释煤的热解成焦机理,各有什么理论要点5 煤的黏结成焦溶剂抽提机理的主要论据是什么6 煤的黏结成焦物理黏结理论的主要论据是什么7 胶质体成焦理论的主要论据是什么8 中间相成焦理论的主要论据是什么9 什么是煤的胶质体,来源是什么10 胶质体性质的完整表征应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其质量包括哪些性质11 胶质体的质量如何表征,胶质体的变化与煤的黏结成焦有什么关系12 半焦的收缩与裂纹的形成机理是什么13 不同煤种在炼焦过程中,其半焦收缩动态和裂纹生成过程有什么关系,为什么14 我国如何划分焦炭光学组织15 煤岩显微组分与焦炭光学组织有什么关系16 哪些因素影响焦炭光学组织的组成,如何影响17 焦炭光学组织有什么用途18 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19 适当提高加热速度,有利于提高弱黏结性煤的黏结性,为什么20 提高煤料的散密度,可以提高焦炭质量,为什么21 适当增减煤料的细度有利于提高焦炭的强度,为什么22 为了使配煤活性成分与惰性成分达到平衡,可配入的活性组分有哪些物质,各有什么特点23 为了使配煤活性成分与惰性成分达到平衡,可配入的惰性组分有哪些物质,各有什么特点24 列表比较常用炼焦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的结焦性及其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第十章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1 煤的液化有哪几种途径,哪一种煤液化方法比较有前途,为什么2 煤液化生产化工原料的技术关键是什么3 煤液化及其衍生物可以合成哪些芳香高聚物,它们各有什么用途4 用煤直接制取塑料采用什么原理和方法5 水煤浆有什么性质和用途6 水煤浆的质量用哪些参数表征,为什么7 原料煤的煤化度,组成与性质对水浆煤的质量有什么影响8 什么叫超纯煤,有什么用途,其制备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9 什么叫高碳物料,用哪些方法分别可以制取哪些高碳物料10 煤沥青基炭纤维有什么用途,简述其工艺流程11 MCMR有哪些特性和用途12 用哪些煤种可以制得活性炭与炭分子筛,煤制活性炭与炭分子筛有什么特性13 什么是富勒烯,他们的化学结构有什么特点14 以煤作为原材料合成富勒烯时可能具有怎样的生成机理,联系没结构,简述你的看法15 富勒烯有哪些特殊的性质,从富勒烯的结构解释这些特点16 富勒烯有哪些潜在的应用前景17 什么是炭纳米管,他们的化学结构有什么特点18 关于煤基炭纳米管的生长机理有哪几种观点,你偏向那种,为什么19 煤基碳纳米管的工艺方法有哪些主要控制参数20 炭纳米管有哪些突出的性质,列举说明本书中没有说到的性质及应用前景绪论1 归纳我国煤炭利用历史的大事表2 煤化学学科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归纳煤化学历史大事表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煤和用煤的国家,但是为什么煤化学却没有从我国诞生4 迄今为止,可以载入史册的煤化学里程碑研究成果主要有哪些5 进入21世纪以来,煤化学有哪些主要研究热点及成果6 简述煤化学的研究现状7 煤化学今后主要有哪些研究方向8 煤炭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9 煤炭与环境保护有什么关系10 煤炭综合利用有什么意义,有哪些工艺方法11 洁净煤技术有什么意义,有哪些研究内容12 煤的干馏如何分类,其温度和加工产物有什么不同。
化学与能源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十章化学与能源思考题与习题解答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 煤的气化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焦炭和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答:错,煤的气化是指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2)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和SO2,石油(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因此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
答:不确切,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SO2、NOx和CO,石油(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x和HC,相对而言,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
(3)汽油的辛烷值分布在0~100之间,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80号的汽油表示汽油中含有80%辛烷和20%的其他烃类。
答:错,汽油的辛烷值可衡量汽油的抗震性,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80号的汽油表示该汽油的抗震性相当于80%异辛烷和20%的正庚烷混合物的抗震性。
(4)为了避免含铅汽油对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甲基叔丁基醚(MTB E)、甲基叔戊基醚(TAME)取代四乙基铅作汽油添加剂。
答:不确切,甲基叔丁基醚(MTBE)添加剂在某些国家(如美国)已被禁止使用。
(5) 发展核能是解决目前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北欧和我国政府均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加快核电站的建设。
答:不确切,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基本上停建核电站或提前关闭核电站,北欧国家甚至通过立法,要求在2010年前关闭已有核电站。
(6) 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电池主要有铅蓄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等,由于锌、锰元素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因此锌锰电池是无污染电池。
答:错,在生产的锌锰电池时,为了防止电池中锌溶解释放氢气,常在电池糊状液中放入氯化汞。
(7)在燃料电池中并没有发生直接的燃烧反应,它通过原电池原理不断的将燃料直接转变为电能,这种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理论上可达100%。
答:正确2. 填空题(1)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我国是以煤消费为主的国家。
燃烧学思考题2011

《燃烧学》思考题第二章、燃料1.燃料的元素分析组成,表示和各个基准之间的换算。
2.煤的工业分析成分组成、表示和换算。
3.煤的挥发分的主要成分构成,挥发分的产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4.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成分,即煤质特性对燃烧过程影响的一般规律。
5.灰熔点温度和测量。
灰熔点的影响因素有哪些?6.燃料的发热量、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7.常见动力用煤的分类和各类动力用煤的特征。
8.煤的可磨性系数、磨损指数、标准燃料和折算成份?9.各种特种分析方法的用途是什么?10.液体燃料的粘度、闪点、燃点、凝固点和相对密度。
第三章、燃烧化学基础11.化合物的生成焓和反应焓?如何计算化合物的生成焓和反应焓?12.基尔霍夫定律,盖斯求和定律和拉瓦锡-拉普拉斯定律。
13.理论燃烧温度、燃烧热,求解非离解条件下的理论燃烧温度。
14.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典型复杂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何计算?15.应用质量作用定律和阿累尼乌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16.活化能、反应级数,一级、二级反应的特点是什么?17.燃烧的链锁反应,直链和分支链锁反应的主要历程。
第四章、燃烧物理学基础18.Fick扩散定律。
19.一维扩散方程的推导。
20.混气密度、组分密度、质量相对浓度、摩尔相对浓度的定义及其计算。
21.无量纲准则数:Le、Sc的表达式和物理意义。
22.等温直流自由射流、旋转射流的特点,对着火和燃烧过程的影响。
第五章、气体燃料的燃烧23.绝热条件下自燃过程的温度、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24.用谢苗诺夫的非稳态热力着火理论分析热力着火中的自燃现象。
25.用点燃条件下的零值梯度理论分析点燃现象。
26.着火感应期27.燃料的可燃界限,影响燃料可燃界限的因素有哪些?28.层流和湍流的火焰传播速度,火焰锋面厚度。
29.推导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30.影响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影响规律如何?31.运用层流火焰传播理论分析层流火焰传播的稳定性。
煤化学复习思考题

一、论述煤化学的知识体系,阐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20 分)
二、你认为煤化学中哪部分知识比较重要,以应用实例说明理由。(20 分)
三、简述煤分子结构理论要点,并用煤分子结构理论解释煤的孔隙率、 煤的可磨性、煤的发热量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40分)
四、试从腐植煤的生成过程,解释煤炭性质多样性的原因。(20分)
二
1、 煤大分子结构单元是如何构成的?结构单元之间如何构成煤的
大分子? 2、 随煤化程度的变化,煤分子结构呈现怎样的规律性变化? 3、 从煤的生成过程来分析,为什么煤的大分子结构以芳香结构为
主要特征? 4、 希尔施结构模型和两相模型分别反映了煤物理结构哪些特征? 5、 煤分子结构现代概念是什么?
三 1、 煤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类?薄片和光片有何区别? 2、 有机显微煤岩组分组有哪几种?它们的成因是怎样的? 3、 从煤的生成过程分析凝胶化作用和镜质组的形成。 4、 什么是丝炭化作用?惰质组的成因有哪几种? 5、 壳的生成过程分析煤有机显微组分多样性的原因。(起
始物料、水位高低、空气流通、季节变换、水流特点) 8、 煤的无机显微组分有哪些? 9、 什么是显微组分的反射率?研究煤的性质时为什么采用镜
质组的最大反射率? 10、 什么是宏观煤岩成分?煤的宏观煤岩成分有哪几种? 11、 区分煤的宏观煤岩成分需要利用煤的哪些外观性质或特
征?各自在煤中的存在形态怎样? 12、 什么是宏观煤岩类型?与宏观煤岩成分有何区别与联系? 13、 煤岩学有哪些方面的应用?(科学目的、指导煤炭加工利
八 1. 什么是煤炭分类? 2. 煤炭分类常用哪些指标?我国煤炭分类使用了哪几个分类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思考题一1.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2.成煤植物的主要化学组成是什么?它们各自对成煤的贡献如何?3.为什么木质素对成煤作用的贡献最大?4.为什么木质素抗微生物分解能力较强?5.什么是腐泥煤、什么是腐植煤?6.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什么?7.煤炭形成需要哪些条件?8.什么是沼泽?按水的补给来源分,沼泽分为几类?9.什么是成煤作用?它包括哪几个阶段?10.什么是煤化程度?11.什么是泥炭?什么是泥炭化作用?12.从植物到泥炭,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其本质是什么?13.泥炭化作用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多氧、缺氧),各阶段的化学变化有何特点?(生物化学、分解、再化合)14.为什么在泥炭沼泽中,植物遗骸不会被完全分解?(水、酸性、杀菌成分)15.泥炭的成分有哪些?有机质中包括哪些?(腐植酸、沥青质、木质素、脂类及植物残体)16.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和变化?17.煤化程度由高到低,煤种的序列是什么?18.泥炭化作用、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本质是什么?19.变质作用有哪几种类型?请解释深成变质作用的特点(垂直分布、水平分带)20.希尔特定律?(水平或近似水平煤层的不同煤层表现出的规律);水平分带规律是指同一倾斜煤层中的规律。
21.什么是岩浆变质作用?22.区域热变质和接触热变质的区别?23.什么是动力变质作用?24.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25.什么是煤层气?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6.煤层气是如何形成的?生物成因和热成因个分为哪几种形式?二1、煤大分子结构单元是如何构成的?结构单元之间如何构成煤的大分子?2、随煤化程度的变化,煤分子结构呈现怎样的规律性变化?3、从煤的生成过程来分析,为什么煤的大分子结构以芳香结构为主要特征?4、希尔施结构模型和两相模型分别反映了煤物理结构哪些特征?5、煤分子结构现代概念是什么?6、三1、煤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类?薄片和光片有何区别?2、什么是宏观煤岩成分?煤的宏观煤岩成分有哪几种?3、区分煤的宏观煤岩成分需要利用煤的哪些外观性质或特征?各自在煤中的存在形态怎样?4、什么是宏观煤岩类型?与宏观煤岩成分有何区别与联系?5、有机显微煤岩组分组有哪几种?它们的成因是怎样的?6、从煤的生成过程分析凝胶化作用和镜质组的形成。
7、什么是丝炭化作用?惰质组的成因有哪几种?8、壳质组是如何形成的?9、从成因角度分析惰质组与凝胶化组分的关系。
10、从煤的生成过程分析煤有机显微组分多样性的原因。
(起始物料、水位高低、空气流通、季节变换、水流特点)11、煤的无机显微组分有哪些?12、什么是显微煤岩类型?单一组分、双组分和三组分的划分规则是什么?13、什么是显微组分的反射率?研究煤的性质时为什么采用镜质组的最大反射率?14、什么是双反射率?它的大小反映了煤的什么特性?其变化规律是什么?15、煤岩学有哪些方面的应用?(科学目的、指导煤炭加工利用目的)四1、什么是煤的工业分析?2、煤的工业分析将煤分为哪几个组分?煤的全水分是否包含在工业分析中?3、煤的工业分析的方法特点是什么?(粗略、将煤中的无机质和有机质转化)4、煤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有哪几种形式?(物理态、化学态)5、什么是煤的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全水分?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分界的关键因素是什么?6、外在水分、内在水分的含义是什么?7、在计算煤的全水分时,为什么不能将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直接相加来计算?(基准不同)8、什么是风干煤样?什么是空气干燥煤样?什么是分析煤样?什么是一般分析试验煤样?什么是收到煤样?9、什么是空气干燥基水分?什么是收到基水分?表示符号各是什么?10、空气干燥基水分与内在水分有何关系?(理论上都属于内在水分,数值上应该相等,但实际上测值不一定相同,因为煤样处理时的条件不会完全相同,主要是空听说的湿度上会有差别导致测值上不一定相同)11、水分的测定方法有哪些?12、加热失重法测定煤中水分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通氮气?13、什么是煤的最高内在水分?表示符号是什么?14、煤的最高内在水分与煤化程度有何关系?为什么?15、影响煤的内在水分含量的因素有哪些?16、影响煤的最高内在水分的因素有哪些?17、什么是煤的灰分?它与煤中的矿物质有何关系?18、测定煤的灰分时,仲裁法为什么要用慢速法?19、在比较不同煤种灰分时为什么要用干燥基的灰分产率进行比较?20、什么是煤的挥发分和固定碳?实际测定时,煤样减少的重量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的?21、从挥发分测定的角度看,为什么空气干燥基挥发分无需对碳酸盐CO2进行校正,而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却应该对碳酸盐CO2进行校正?22、就工业分析来说,空气干燥基的基准物包含哪些组分?干燥基的基准物包含哪些组分?干燥无灰基的基准物又包含哪些组分?23、为什么要对挥发分进行基准换算?一般情况下,煤的挥发分应该用那个基准表示?24、为什么说焦渣中的灰分与灰分测定时的灰分产率是一致的?25、煤的挥发分是如何产生的?26、煤的挥发分与煤化程度有何关系?为什么?27、煤的挥发分与煤分子结构有何关系?28、煤的挥发分与煤岩组成有何关系?为什么?29、煤的挥发分与煤的成因类型有何关系?为什么?30、为什么腐泥煤的挥发分高于腐植煤的挥发分?31、为什么壳质组的挥发分产率最高,而惰质组的挥发分产率最低?32、按矿物质的成因分为哪几类矿物质?33、干燥无矿物质基的含义是什么?34、煤灰成分是什么意思?35、煤灰中常见元素是哪些?36、煤中的有害元素有哪些?37、煤中硫、磷元素在煤炭加工利用中的危害有哪些?38、什么是煤的元素分析?煤的有机质主要由哪几种元素组成?39、C、H、O三元素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40、简述三节炉法测定C、H元素含量的原理,如何消除杂质气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41、煤中氮含量测定方法原理是什么?42、煤中的硫可分为哪几种形态?43、有机硫的形成有哪些来源?(植物源和硫酸根还原成H2S再与有机质反应进入有机质)44、黄铁矿硫如何形成的?(SO42-、Fe2+及有机质)45、煤中全硫含量测定方法有哪几种?其原理各是什么?46、煤质分析指标的计算基准有哪几种?各基准中的相应基准物包含哪些物质?47、不同每种的M、A、V、FT、C、H、O、N、S t,进行比较时各使用什么基准?五、1、煤的密度有哪几种表示方式?其含义有何区别?2、煤的密度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3、煤的显微硬度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为什么?4、煤的导电性和介电常数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褐煤导电与无烟煤导电的性质有何不同?5、什么是煤的透光率?它有何用途?为什么煤的透光率随煤化程度提高而增大?6、煤的润湿性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7、煤的润湿热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8、煤的孔隙度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六1、什么是煤的氧化?煤的氧化程度分为哪几级?各级氧化反应的本质是什么?2、什么是煤的风化?煤风化后性质有何变化?3、煤的加氢有何用途?七1.什么是煤的发热量?氧弹法测定发热量的原理是什么?2.煤煤在氧弹中的燃烧与在大气中的燃烧有何区别?对煤的实际发热量有何影响?3.为什么要对弹筒发热量进行校正?4.什么是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5.为什么硝酸生成热的校正系数随弹筒发热量而变化而硫酸生成热不随弹筒发热量而变化?6.哪个发热量最接近煤在空气中燃烧时实际释放出的热量?7.低位发热量基准换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能采用基准公式直接换算不同基准的低位热量?为什么无水基准的低位发热量之间的换算可以采用基准公式直接计算?8.影响煤炭发热量的因素有哪些?煤的发热量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9.粘结性烟煤热解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变化的特点是什么?产物是什么?10.煤的粘结机理是什么?(生成、迁移、融并、固化)11.煤的成焦机理是什么?()12.中间相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镜质组变为胶质体时开始形成很微小的球体,这些小球体逐渐接触、融并、长大,最后聚结在一起,形成了类似于液晶的具有各向异性的流动相态)13.什么是粘结性?什么是结焦性?14.罗加指数法的方法要点是什么?它的缺点是什么?适用于哪些煤?15.粘结指数对罗加指数作了哪些改进?为什么作这些改进?(或改进后有哪些优越性?)16.胶质层指数法的测定要点是什么?其适用范围是什么?它的最大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17.奥阿膨胀度的测定要点是什么?其适用范围是什么?它的缺点是什么?18.煤灰熔融性一般与哪些因素有关?19.为什么铁含量高的煤灰熔融温度低?20.反映煤灰熔融性的温度指标有哪些?一般哪个温度可以被称为灰熔点?21.什么是煤的灰粘度?煤灰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2.什么是煤的结渣性?结渣性与煤灰熔融性有何关系和区别?煤的结渣性为什么不称为煤灰的结渣性?结渣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23.什么是煤的反应性?反应性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24.什么是煤的着火温度?着火温度与煤的反应性有和关系?25.什么是煤的热稳定性?煤的热稳定性随煤化程度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26.什么是煤的落下强度?27.煤的可磨性是什么?与煤化程度有怎样的变化规律?28.什么是煤的粒度组成?工业上煤的粒级一般有哪几种?八1.什么是煤炭分类?2.煤炭分类常用哪些指标?我国煤炭分类使用了哪几个分类指标,各指标反映了煤的什么性质?3.我国煤炭分类方案中,各种煤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合适的用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