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七中成都七中高中物理2018届一轮复习第一章第1节
2018年高考物理四川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基础课时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2.两类特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刹车类问题:指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 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 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运动)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 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双向可逆类: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 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 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vt、a等矢 量的的应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
(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1∶v2∶v3∶…∶vn=___1_∶__2_∶__3_∶__…__∶__n____。 (2)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 x1∶x2∶x3∶…∶xn=___1_2_∶__2_2_∶__3_2∶__…__∶__n__2 。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 xⅠ∶xⅡ∶xⅢ∶…∶xN=___1_∶__3_∶__5_∶__…__∶__(2_n_-__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人的运动。根据 t1∶t2∶t3∶…∶tn=1∶( 2-1)∶( 3-
2)∶…∶(
n-
n-1
)
得
2 t
=
16-
15+
1 15- 14+…+
5-
= 4
1 16-
4=12,所以,
所求时间 t=4 s,故选项 A 正确。 答案 A
考点三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 (2)一切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均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特 别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式,在自由 落体运动中应用更频繁。
最新-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牛顿运动定律(1) 精品
成都市2018级第一轮复习检测试题牛顿运动定律(一)一、选择题(以下题目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1. A 、B 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滑到同一粗糙水平面上, 若两物体的质量 m A > m B , 两物体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则两物体能滑行的最大距离s A 与s B 相比为( ) 不能确定 D. s C. .B s .A A B A A B B s s s s <>= 2、质量2Kg 的质点,在只受两个力F 1=2N ,F 2=8N 的作用下,获得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 .1 m/s 2B . 3 m/s 2C . 6 m/s 2D . 4 m/s 23.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 这是由于 ( )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4、(2002年春上海大综试题)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 B .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C .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D .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5. 将重为20 N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物体的一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弹簧连接(如图1).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12 N ,则弹簧的弹力 ( ) A .可以是22 N ,方向沿斜面向上 B .可以是2 N ,方向沿斜面向上C .可以是2 N ,方向沿斜面向下D .可以是零6. 对置于水平面上的物体施以水平作用力F , 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t s, 撤去F 后又经nt s 停住,若物体的质量为m , 则 ( ) A.物体所受阻力大小等于F/nB.物体所受阻力大小等于F/(n + 1)C.撤去外力时, 物体运动速度最大D.物体由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 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Ft 2/2m7. 在升降机中挂一个弹簧秤, 下吊一个小球, (如图2), 当升降机静止时, 弹簧伸长4 cm. 当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 cm, 若弹簧秤质量不计, 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以1 m/s 2的加速度下降B.以4.9 m/s 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以1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D.以4.9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8. 如图3所示, 质量为m 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 人鞋与梯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扶梯倾角为θ, 若人随扶梯一起以加速度a 向上运动. 梯对人的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分别为 ( ) A. N=ma sin θ B. N=m(g+a sin θ) C. f=μmg D. f=ma cos θ图1图2图39. 如图4所示, 有A 、B 两物体, m A =2m B , 用细绳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斜面上, 在它们下滑的过程中 ( ) A. 它们的加速度a =g sin θ B. 它们的加速度a <g sin θ C. 细绳的张力T =0 D. 细绳的张力θsin 31g m T B =10. 一个物体在两个彼此平衡的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若先把其中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再把这个力逐渐恢复到原来大小,那么在此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为( )A .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减小到零B .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减小到零C .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最大值,力完全恢复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最大值,力完全恢复后做匀速直线运动11. 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在前5 s 受一个方向向东、大小为10 N 的恒力作用,从第5 s 末开始,改受方向向北、大小为5N 的恒力作用,此力作用10 s ,从物体开始运动计时,则 ( )A .物体在第10 s 末向正北方向运动B .物体从第5 s 末开始做曲线运动C .物体在第10 s 末的加速度是正北方向D .物体在第3 s 末的加速度是正东方向 12. 如图5所示,光滑斜面CA 、DA 、EA 都以AB 为底边.三个斜面的倾角分别为75°45°、30°.物体分别沿三个斜面由顶端从静止滑到底端,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沿DA 滑到底端时具有最大速率B .物体沿EA 滑到底端所需时间最短C .物体沿CA 下滑,加速度最大D .物体沿DA 滑到底端所需时间最短13. 某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6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 ( )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在t 0时刻速度为零C .物体在t 0时刻速度最大,而加速度为零D .物体作变加速运动,运动速度越来越大14.如图所示,物块1和物块2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以轻质弹簧秤相连。
最新-成都市高2018级成都七中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精品
成都市高2018级成都七中模拟考试物 理 试 题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试题的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在机读卡对应答题号的选项上,写在其它位置的均不给分;第Ⅱ卷直接答在每题的空白处,要写出必要文字、公式和步骤。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44分)一、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个试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选对一题得3分,有错或不选得0分,满分共24分。
1、图l 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 ,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A .10-3 sB .10-6 sC .10-9 sD .10-12 s 2、一人乘电梯从l 楼到2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支持力对人做功情况是( )A .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B .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C .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D .始终做正功3、“神舟”六号载人飞船2018年10月12日升空,在太空环绕地球飞行77圈后于10月17日顺利返回,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假定正常运行的“神舟”六号飞船和通信卫星(同步卫星)做的都是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舟”六号飞船的线速度比通信卫星的线速度小B .“神舟”六号飞船的角速度比通信卫星的角速度小C .“神舟”六号飞船的运行周期比通信卫星的运行周期小D .“神舟”六号飞船的向心加速度比通信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4、夏天空调器正常工作时,制冷状态与送风状态交替运行.一空调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电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图2所示,此空调器运转1小时用电( )A .1.0kWhB .1.5kWhC .2.0kWhD .2.5kWh 5、如图3所示,PQS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1/4圆周轨道,圆心O 在S 的正上方.在O 和P 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和b ,从同一时刻开始,a 自由下落,b 沿圆弧下滑。
【优质文档】四川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1月阶段性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1月阶段性考试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速度为三个基本物理量B. m、kg、N都是国际单位制的单位C. 1N/kg = 9.8m/s2D.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2.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B.伽利略研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采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3.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磨子桥引桥很长,坡度较小,其主要目的是()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C.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沿引桥面向下的分力D.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桥面的压力4.将一物体自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落到地面之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
在运动过程()A.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发生位移之比为1 : 2B.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C.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1 2 vD.v5.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F缓慢增大B. F缓慢减小C.F N缓慢减小D. F N大小保持不变6.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A. m=0.5kg, μ=0.4B. m=1.5kg, μ=2/15C. m=0.5kg, μ=0.2D. m=1kg, μ=0.2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a、b是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的楔形物体,分别在垂直于斜边的大小相等的恒力F1、F2作用下静止在相同的竖直墙面上。
【优质文档】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pdf版)
a b 积比混合,保持V a +Vb =100mL ,V a 、V b 与混合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 a (HA)=1×10-6B .b 点c (B +)=c (A -)=c (OH -)=c (H +)C .c 点时,c (A -)c (OH -)·c (HA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 .a→c 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12.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第①步除去粗盐中的SO 2-4、Ca 2+、Mg 2+、Fe 3+等杂质离子,加入的药品顺序:Na 2CO 3溶液→NaOH 溶液→BaCl 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 .第②步结晶出的MgCl 2·6H 2O 可在HCl 气流中加热分解制无水MgCl 2C .在第③④⑤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D .第⑤步涉及的分离操作有过滤、萃取、蒸馏13.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AgCl(s)=====光照Ag (s)+Cl(AgCl),[Cl (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Cl(AgCl)+e -→Cl -(aq),若将光源移除,电池会立即恢复至初始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照时,电流由Y 流向XB .光照时,Pt 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l -+2e -===Cl 2C .光照时,Cl -向Ag 电极移动D .光照时,电池总反应:AgCl (s)+Cu +(aq)=====光照Ag(s)+Cu 2+(aq)+Cl -(aq)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光滑水平桌面上有相距不远的P 、Q 两个小球,它们的形状完全相同,P 的质量是Q 的3倍;它们都带正电,P 的电量是Q 的2倍。
成都七中届一诊模拟理综物理部分word版及答案
1s m /-⋅vs /t3 7 5 6 H︒45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一诊模拟理科综合测试 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 A 、B 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A .绳子上拉力一定为零B .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C .地面与物体 B 间可能存在摩擦力D .A 、B 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15.用一竖直向上的拉力将原来在地面上静止的重物向上提起,重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t v -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前 3 s 内拉力功率恒定B .最后 2 s 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C .前 3 s 内与最后 2 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 .最后 2s 运动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减小16.如图所示,A 为电磁铁,C 为胶木秤盘,A 和C (包括支架)的总重量 M ,B 为铁片,质量为m ,整个装置用轻绳悬于O 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 A .F=mgB .F >(M+m )gC .F=(M+m )gD .Mg <F <(M+m )g 17.“嫦娥三号”从距月面高度为100km 的环月圆轨道I 上的P 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点为15km 的椭圆轨道Ⅱ,由近月点Q 成功落月。
关于“嫦娥三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 B .沿轨道Ⅰ运动至P 点时,需加速才能进入轨道Ⅱ C .沿轨道Ⅱ运行时,在P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Q 点的加速度 D .在轨道Ⅱ上由P 点运行到Q 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其做正 功,它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45º的斜面底端正上方高 H =6.4m 处,将质量 m =1kg 的小球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若小球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重力加速度 g =10m/s 2,则: A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8m/s B .小球落到斜面时的速度 s /m 54 C .小球落到斜面上时重力的功率为W 540D .小球从抛出到落到斜面的过程中动量变化大小为s /m kg 4⋅19.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有为E ,内阻为r ,电路中R 2、R 3分别为总阻值一定的滑动变阻器,R 0为定值电阻,R 1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当开关S 闭合时,电容器中一带电微粒子恰好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逐渐增大对R 1的光照强度,电阻R 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电阻 R 3中有向上的电流B .只调节电阻R 3 的滑片P 2向上端移动时,电源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电阻R 3中有向上的电流C .只调节电阻R 2的滑片P 1向下端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带电微粒向下运动D .若断开开关S ,带电微粒向下运动20.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固定的半径R 的光滑绝缘圆形轨道,水平匀强电场平行于轨道 平面向左,P 、Q 分别为轨道的最高、最低点。
2018年高考物理四川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 一: 研究 匀变 速直 线运 动
要 求
说明
2014
2014
Ⅰ卷 Ⅱ卷
匀变
速直
线运
T146
Ⅱ
动图 像只
T24 分 12分 T241
限于v
3分
-t图
像
高考命题实况
2015 2015 2014四 Ⅰ卷 Ⅱ卷 川
2015 四川
命题热点
T206 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226 分
(2)x-t图 像、v-t图 像的理解及 T9(1)1 应用; 5分 (3)与牛顿运 动定律、电
[高考导航]
考点 内容
参考 系、 质点
位 移、 速度 和加 速度
高考命题实况
要 求
说明
2014 Ⅰ卷
2014 Ⅱ卷
2015 Ⅰ卷
2015 Ⅱ卷
201 2015 4四 四 川川
命题热 点
匀变 Ⅰ 速直
线运
动图
像只
Ⅱ 限于 v-t 图像
(1)匀变 速直线 运动的 基本概 念、公 式、规 律的应 用;
考点 内容
场中带电粒
子的运动、
磁场中通电 导体的运动
等相结合考 查;
(4)与实际生 活应用相结 合
注:各考点要求中罗马数字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 和直接使用。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 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 等过程中运用。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高考物理一诊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当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强度是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A)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B.质子、中子和α粒子都能在回旋加速器中被加速,从而获得较高的能量C.在某些磁场中,洛伦兹力可以对运动电荷做功D.电场、电场线、磁场、磁感线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2.某学校教室里的竖直磁性黑板上通常粘挂一些小磁铁,小磁铁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挂图或试题答案.对贴在竖直黑板上、未挂重物的小磁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铁受到的电磁吸引力大于受到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B.磁铁受到的重力小于受到的摩擦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C.磁铁与黑板间存在三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磁铁受到的电磁吸引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大B.甲的运动周期比乙的大C.甲的角速度大小等于乙的角速度D.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37°(sin37°=0.6,cos37°=0.8)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0.6 B.0.625 C.0.75 D.0.85.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乙在t=2.5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B.甲、乙在t=0.5s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C.在t=0到t=7s之间,乙的加速度改变了3次D.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大6.如图所示,质量m的滑块以一定初速度滑上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同时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mgsinθ;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取出发点为参考点,能正确描述滑块运动到最高点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滑块动能E k、势能E p、机械能E随时间t、位移s关系的是( )A.B.C.D.7.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c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球所受合力斜向左下B.c带电量的大小为2qC.匀强电场的方向垂直于ab边由c指向ab的中点D.因为不知道c的电量大小,所以无法求出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二、实验题(8题8分,9题9分,共17分)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水平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__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方法一: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4)该同学在实验中保持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的方向一直水平,你认为该做法科学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9.在探究小灯泡的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所有器材有灯泡L,量程恰当的电流表A和电压表V,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R、电键S等.(1)要求灯泡两端电压表V从零开始连续变化,则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____接法(“分压”或“限流”)(2)某同学已连接如图1所示的电路,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端到直流电源正接线柱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2个不当之处.A:__________B:__________(3)分别测得两只灯泡L1和L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中Ⅰ和Ⅱ所示,然后将灯泡L1、L2与电池组(电动势和内阻均恒定)连成图3所示电路.测量后得到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0.30A和0.60A.请在图3中画出电池组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曲线.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和依据,满分51分)10.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v,紧接着在接下来的相等的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kv(k<1),此时,物体仍然在运动.求:(1)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2)再经过多少位移物体速度刚好减为零?11.(17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0.10m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边界跟x轴相切于坐标原点O,磁感应强度按图示规律变化,方向垂直直纸面向里,在t=0时刻由O处沿y轴正方向射入速度为v=1.0×103m/s的带负电粒子,已知粒子质量m=9.0×10﹣12kg,电量q=9.0×10﹣6C,不计粒子重力,求:(1)t=0~π/60000秒时间内,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半径和转过的角度.(2)t=π/60000秒~3π/60000秒时间内,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半径和转过的角度.(3)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和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坐标.12.(19分)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上,木板B静止于水平面.t=0时,电动机通过水平细绳以恒力F拉木板B,使它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 B=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A的质量m A和B的质量m B均为2.0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B 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t=0.1s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a A;(2)t=1.0s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3)若t=1.0s时,将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立即调整为P′=5W,并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功率不变,t′=3.8s时物体A的速度为1.2m/s.则在t=1.0s到t=3.8s这段时间内木板B 的位移是多少?四川省成都七中2015届高考物理一诊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物理入学考试试题 精品
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入学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选对4分,选不全2分,选错0分) 1.下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规则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B .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 .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相切2.下面关于合力和它的两个分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的一个力B .两个力的合力,有可能小于其中任意一个力C .两个力的夹角在0~180°之间,夹角越大,其合力也越大D .两个力的夹角在0~180°之间,夹角越大,其合力越小 3.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 .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定很快变大4.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的 ( )A .方向一定可能沿斜面向上B .方向一定可能沿斜面向下C .大小可能等于零D .大小可能等于F5.—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那么在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A .位移大小之比为1﹕2B 加速度大小比为3﹕1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6.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 1、l 2、l 3、l 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 A .l 2>l 1 B .l 4>l 3 C . l 2=l 4 D .l 1>l 37.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2018版高考物理教科版四川专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文档第一
专题强化一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问题专题解读 1.本专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运动学图像的综合应用,为高考必考内容,以选择题形式命题.2.学好本专题,可以提高同学们通过画运动情景示意图和v-t图像分析和解决运动学问题的能力.3.用到的知识有:x-t图像和v-t图像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临界条件的确定,极值思想等数学方法.命题点一运动学图像的理解和应用1.x-t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②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2.v-t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3)面积意义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②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3.对两种图像的理解(1)x-t图像、v-t图像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像中各点的坐标值x、v与t一一对应.(2)x -t 图像、v -t 图像的形状由x 与t 、v 与t 的函数关系决定. (3)无论是x -t 图像还是v -t 图像,所描述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例1 如图1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 .在0~t 3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B .甲质点在0~t 1时间内的加速度与乙质点在t 2~t 3时间内的加速度相同C .甲质点在0~t 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质点在0~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 .在t 3时刻,甲、乙两质点都回到了出发点 答案 A解析 因在0~t 3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图线与t 轴所围“面积”相等,说明位移相等,则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故A 项正确.在0~t 1时间内,甲的图线斜率为正值,加速度为正方向;在t 2~t 3时间内,乙的图线斜率为负值,加速度为负方向,两个加速度不相同,故B 项错误.甲质点在0~t 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0+v 02=v 02;乙质点在0~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0+v 02=v 02,故C 项错误.由图可知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均为正值.则两质点均做单向直线运动,不可能回到出发点,故D 项错误.例2 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 轴相切于10 s 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甲车的初速度为零B .乙车的初位置在x 0=60 m 处C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6 m/s 2D .5 s 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速度较大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甲=Δx Δt =205 m/s =4 m/s.故A 错;由图可知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做是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x =12at 2,由图可知,当其反向运动5 s 时,位移为20 m .则有20=12a ·52,得加速度大小a =1.6 m/s 2.因其共运动了10 s ,可得x 0=12×1.6×102 m =80 m .C 对,B 错.t =5 s 时,两车相遇,但甲车速度v 甲=4 m/s小于乙车速度v 乙=8 m/s ,D 错.1.(多选)国际海事局在2018年2月2日发布报告说,2018年索马里海域未发生任何海盗袭击事件,IHS 分析报告得知,由于非洲之角地区(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国内政治局势持续恶化,今年航行于索马里附近海域的船舶面临海盗威胁的风险将增高.假设亚丁湾索马里海盗的几艘快艇试图靠近劫持一艘被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护航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逐.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3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 .海盗快艇在0~66 s 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B .海盗快艇在96 s 末开始调头逃离C .海盗快艇在66~96 s 内运动了225 mD .海盗快艇在96~116 s 内做匀减速运动 答案 BC解析 在0~66 s 内图像的斜率越来越小, 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故海盗快艇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 错误;在96 s 末之前,速度均为正,说明海盗快艇一直沿正向运动.海盗快艇在96 s 后,速度由正变负,即改变运动的方向,开始掉头逃离,故B 正确;海盗快艇在66~96 s 内运动的位移为x =12×15×30 m =225 m ,故C 正确;海盗快艇在96~116 s 内,速度为负,速率均匀增大,则海盗快艇沿负方向做匀加速运动,故D 错误. 2.a 、b 、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x -t 图像如图4所示,图像c 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a、b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0~5 s内,当t=5 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近D.物体c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答案 D解析图像为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可知,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相同,A、B错误;a、b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向相反方向运动,t=5 s时,相距最远,C错误;由图像可知,c是一条抛物线,故其函数关系为y=kt2,由运动学公式可知,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D正确.命题点二追及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问题中的一个条件和两个关系(1)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过程示意图得到.2.追及相遇问题的两种典型情况假设物体A追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有两种典型情况:(1)一定能追上,如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A追匀速运动的物体B,当v A=v B时,二者相距最远.(2)不一定能追上,如匀减速运动的物体A追匀速运动的物体B,当v A=v B时,①若已超越则相遇两次.②若恰好追上,则相遇一次.③若没追上,则无法相遇.例3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在前以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乙车在后以90 km/h的速度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已知甲、乙两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是μ1=0.18和μ2=0.1,g取10 m/s2.请问:(1)若两车恰好不相碰,则两车相碰前刹车所用时间是多少?(2)若想避免事故发生,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最小间距是多少?①同时开始刹车;②两车恰好不相碰;③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最小间距.答案 (1)20 s (2)100 m解析 (1)两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 1=μ1g =0.5 m/s 2,a 2=μ2g =1 m/s 2, 若两车恰好不相碰,则乙追上甲时,两车速度相等 v 1-a 1t =v 2-a 2t 代入数据,解得t =20 s(2)两车恰好不相碰时,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最小.甲的位移:x 1=v 1t -12a 1t 2乙的位移:x 2=v 2t -12a 2t 2若想避免事故发生,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最小间距为: Δx =x 2-x 1代入数据,解得:Δx =100 m.追及相遇问题的类型及解题技巧1.相遇问题的类型(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各自位移之差等于开始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2.解题技巧分析时要紧抓“两个图三个关系式”,即:过程示意图和v -t 图像,速度关系式、时间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同时要关注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3.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速度为v 1=8 m/s ,乙车在后,速度为v 2=16 m/s ,当两车相距x 0=8 m 时,甲车因故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 1=2 m/s 2,为避免相撞,乙车立即开始刹车,则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答案 6 m/s 2解析 方法一:临界法两车速度相同均为v 时,设所用时间为t ,乙车的加速度为a 2,则v 1-a 1t =v 2-a 2t =v ,v 1+v2t =v 2+v 2t -x 0,解得t =2 s ,a 2=6 m/s 2,即t =2 s 时,两车恰好未相撞,显然此后在停止运动前,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故可避免相撞.满足题意的条件为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6 m/s 2.方法二:函数法甲、乙运动的位移:x 甲=v 1t -12a 1t 2,x 乙=v 2t -12a 2t 2避免相撞的条件为x 乙-x 甲<x 0 即12(a 2-a 1)t 2+(v 1-v 2)t +x 0>0 代入数据有(a 2-2)t 2-16t +16>0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是:Δ=162-4×16(a 2-2)<0,且 a 2-2>0 解得a 2>6 m/s 2.4.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 1=11 m 处,乙车速度v乙=60 m /s ,甲车速度v 甲=50 m/s ,此时乙车离终点尚有L 2=600 m ,如图5所示.若甲车加速运动,加速度a =2 m/s 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求:图5(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 (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 答案 (1)5 s 36 m (2)不能解析 (1)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最大,即v 甲+at 1=v 乙,得t 1=v 乙-v 甲a =60-502s =5 s甲车位移x 甲=v 甲t 1+12at 21=275 m乙车位移x 乙=v 乙t 1=60×5 m =300 m 此时两车间距离Δx =x 乙+L 1-x 甲=36 m (2)甲车追上乙车时,位移关系x 甲′=x 乙′+L 1 甲车位移x 甲′=v 甲t 2+12at 22,乙车位移x 乙′=v 乙t 2将x 甲′、x 乙′代入位移关系,得v 甲t 2+12at 22=v 乙t 2+L 1代入数值并整理得t 22-10t 2-11=0,解得t 2=-1 s(舍去)或t 2=11 s 此时乙车位移x 乙′=v 乙t 2=660 m因x 乙′>L 2,故乙车已冲过终点线,即到达终点时甲车不能追上乙车. 命题点三 应用图像分析运动问题 应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有四种情况: (1)根据题目所给运动图像分析物理问题; (2)根据题意自己画出运动图像并解决问题;(3)对题目中所给图像进行必要的转化,然后根据转化后的运动图像分析问题.例如,题目中给定的是F -t 图像,则可转化为a -t 图像,再转化为v -t 图像. (4)分析追及相遇问题①若用位移图像求解,分别作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相交,则说明两物体相遇.②若用速度图像求解,则注意比较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例4 (多选)(2018·全国Ⅰ·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像如图6所示.已知两车在t =3 s 时并排行驶,则( )图6A .在t =1 s 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t =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 =2 s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答案 BD解析 由题中v -t 图像得a 甲=10 m /s 2,a 乙=5 m/s 2,两车在t =3 s 时并排行驶,此时x 甲=12a 甲t 2=12×10×32 m =45 m ,x 乙=v 0t +12a 乙t 2=10×3 m +12×5×32 m =52.5 m ,所以t =0时甲车在前,距乙车的距离为L =x 乙-x 甲=7.5 m ,B 项正确.t =1 s 时,x 甲′=12a 甲t ′2=5 m ,x 乙′=v 0t ′+12a 乙t ′2=12.5 m ,此时x 乙′=x 甲′+L =12.5 m ,所以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为t=1 s,故A、C项错误;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沿公路方向相距L′=x乙-x乙′=40 m,故D项正确.运动学图像问题的分析技巧1.抓住速度图像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物理公式的函数表现形式,分析问题时要做到数学与物理的有机结合,数学为物理所用.2.在速度图像中,纵轴截距表示初速度,斜率表示加速度,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抓住以上特征,灵活分析.5.(多选)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7所示,图中△PQR和△MNR 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1>s2).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则()图7A.若s0=s1+s2,两车一定不会相遇B.若s0<s1,两车一定相遇2次C.若s0=s2,两车可能相遇1次D.若s0=s1,两车可能相遇2次答案AC解析开始时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故两车距离逐渐减小,当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小,此时若两车相遇,则满足s甲+s0=s乙,即s0=s乙-s甲=s1;若s0=s1+s2,可知s0>s1,可知两车一定不会相遇,选项A正确,D错误;若s0<s1,即s甲+s0<s乙,即两车在达到速度相等之前已经相遇一次,在两车速度相同时乙在甲之前,且两车相距最远,以后两车距离逐渐减小,但是可能在甲追上乙车之前两车都已停止,故两车不一定相遇2次,选项B错误;因s1>s2,则若s0=s2,两车可能在速度相等之前相遇1次,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两车可能以后不能再次相遇,选项C正确;故选A、C.6.(多选)如图8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滑上传送带,以地面为参考系,v2>v1.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其v-t图像可能的是()图8答案ABC解析物块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可以先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0再反向加速后匀速,也可以一直减速,分情况进行讨论即可解题.小物块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后一直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左端后速度还没有减为零,离开传送带后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故A正确;小物块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后先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v1后匀速运动,故B正确;小物块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后一直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左端时速度恰好为零,故C正确;物块做匀减速运动速度达到零后不能一直匀加速下去,反向加速后,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v1后匀速运动,故D错误.7.兰渝铁路的开通,为广大市民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现简化动车运行物理模型,假设在南充站停靠的动车在停靠南充站前以速度v0=234 km/h做匀速直线运动,经停该站的动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该站短暂停留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出站,当速度达到v0=234 km/h时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全过程的v-t图像如图9所示.求:图9(1)动车离开南充站时的加速度大小;(2)动车停靠南充站比不停靠该站运行多经历的时间.答案(1)5 m/s2(2)136.5 s解析 (1)由图知加速时间t 2=13 s 由公式v 0=at 2 则a =v 0t 2=5 m/s 2(2)由图知减速时间t 1=20 s 减速位移x 1=v 0+02t 1=650 m加速位移x 2=v 0+02t 2=422.5 m在车站停止时间t 3=120 s动车以234 km/h 速度经过车站用时t 4=x 1+x 2v 0=16.5 s则所求时间Δt =(t 1+t 2+t 3)-t 4=136.5 s.用“等效法”处理追及相遇问题一、将“非同一地点出发”等效为“同一地点出发”在运动学问题中,与物体的位移相关的问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起点并不在同一位置时位移的比较问题,在各类考试中比较常见,对于此类问题,可作一定的等效处理,视为从同一点开始的运动,这样比较起来就方便多了.典例1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A 、B ,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 0,若前车A 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后,后车B 以前车A 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A 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 ,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过程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 A .s B .2s C .3s D .4s 答案 B解析 题设情形如图(a)所示,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A 、B 两车在末位置处恰好接触,现针对所研究内容,等效为B 、A 从同一地点出发,A 车以速度v 0匀减速运动,B 车先匀速运动后匀减速运动,如图(b)所示,图(b)中末位置A 、B 均停下来的间距即为图(a)中初位置B 、A 间的距离,继而可作出图(c)所示v -t 图像,从图像中直接看出B 比A 多运动了2s .二、将“研究运动物体间位置变化”转化为“研究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转化问题的研究对象、过程、方法,都属于等效处理的范畴,合理地转化问题也是解题过程中化繁为简的有效手段之一.典例2 飞机处于2 000 m 高空匀速飞行,时隔1 s 先后掉下两小球A 、B ,求两球在下落过程中彼此在竖直方向上相距最远的距离.(g 取10 m/s 2,空气阻力不计) 答案 195 m解析 如取地面为参考系,则小球做抛体运动,研究起来无疑比较复杂,我们取刚离开飞机的B 球为参照系,A 球以10 m/s 的速度匀速向下降落,设A 球从2 000 m 高空降落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 ,则 h =12gt 2,即 t =2hg=20 s B 球刚离开飞机,A 球已下落1 s ,此时A 、B 相距为 s =12×10×12 m =5 m A 相对B 匀速运动19 s 后着地,此19 s 内A 相对B 运动190 m .因此,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相距最远的距离为195 m.题组1 对运动学图像的理解和应用1.(多选)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1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图1A .在2~4 s 内,质点所受合外力为零B .质点在0~2 s 内的加速度比4~6 s 内的加速度大C .在第4 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 .在0~6 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5 m/s 答案 AD解析 由图可知,在2~4 s 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所受合外力为零,A 对.由图可知,质点在0~2 s 内加速度大小为5 m/s 2,4~6 s 内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B 错.由图可知,在第5 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C 错.在0~6 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v =xt =5 m/s ,D 对.2.如图2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置坐标x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已知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则0~t 2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两物体在t 1时刻速度大小相等B .t 1时刻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C .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答案 C解析 因x -t 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由图像可知A 、B 均错.因平均速度定义式为v =ΔxΔt,甲、乙两物体在0~t 2时间内位移大小相等,故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 对,D 错.3.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 图像如图3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图3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 A解析 由v -t 图像知,在0~t 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C 错误.由v =xt 知,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故A 正确.如图所示,汽车乙的v -t 图像中,实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小于上方虚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故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B 错误.v -t 图像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甲、乙图线上各点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均逐渐减小,故加速度的大小都逐渐减小,D 错误.4.某汽车在启用ABS 刹车系统和不启用ABS 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4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 后( )图4A .t 1时刻车速更小B .0~t 3时间内加速度更小C .加速度总是比不启用ABS 时大D .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 时短 答案 D解析 由题图可知,启用ABS 后,t 1时刻车速更大,A 错;由v -t 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0~t 1时间内,启用ABS 后的加速度比不启用ABS 时小,而在t 1~t 3时间内,启用ABS 后的加速度比不启用ABS 时大,B 、C 错.由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启用ABS 后,刹车距离比不启用ABS 时短,D 正确.5. (多选)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 -t 图像如图5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像可以看出( )图5A .t 2到t 3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 .乙比甲先出发C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 0处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最终也没追上乙 答案 AC解析 在t 2~t 3这段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由v =xt ,所以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A 项正确.由题图知乙和甲同时出发,且乙在甲前面x 0处,故B 项错,C 项正确.在t 3时刻,甲追上了乙,D 项错.6.(多选)下列给出的四组图像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答案 BC解析 A 、B 选项中左图表明0~3 s 内物体匀速运动,位移应正比于时间,加速度为零,3~5 s 内物体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 =ΔvΔt =2 m/s 2,A 错,B 对;C 、D 选项中左图0~3 s内位移不变,表示物体静止(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3~5 s 内位移与时间成正比,表示物体匀速运动,v =ΔxΔt =2 m/s ,a =0,C 对,D 错.题组2 追及相遇问题7.四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分别如图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这四辆车均从静止开始运动C.在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在0~t2时间内,丙、丁两车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答案 C解析x-t图像中,位移方向用正负表示,图中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一直为正,且不断增加,故甲与乙都是单向的直线运动,故A错误;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乙车做减速直线运动,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B错误;由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丙、丁两车在t2时刻面积差最大,所以相距最远,故C正确;在0~t2时间内,丁的速度大于丙的速度,两车间的距离一直增大,故D错误.8.入冬以来,全国多地多次发生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100 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辆车发生了碰撞.如图7所示为两辆车刹车后若恰好不相撞的v-t图像,由此可知()图7A.两辆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一定等于112.5 mB.两辆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一定小于90 mC.两辆车一定是在刹车后的20 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D.两辆车一定是在刹车后的20 s以后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答案 C解析v-t图像给定了两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不确定值是刹车前两车间距离.由两车的v-t 图像可知,两车不相撞的最小距离Δx min =(5+252-5+152)×20 m =100 m ,即当Δx <100 m 时两车必相撞,选项A 、B 均错误;两车相撞一定发生在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时,即刹车后的20 s 之内,选项C 正确,D 错误.9.如图8甲所示,A 车原来临时停在一水平路面上,B 车在后面匀速向A 车靠近,A 车司机发现后启动A 车,以A 车司机发现B 车为计时起点(t =0),A 、B 两车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B 车在第1 s 内与A 车的距离缩短了x 1=12 m.图8(1)求B 车运动的速度v B 和A 车的加速度a 的大小.(2)若A 、B 两车不会相撞,则A 车司机发现B 车时(t =0)两车的距离x 0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 (1)12 m /s 3 m/s 2 (2)x 0>36 m解析 (1)在t 1=1 s 时A 车刚启动,两车间缩短的距离 x 1=v B t 1代入数据解得B 车的速度v B =12 m/s A 车的加速度a =v Bt 2-t 1将t 2=5 s 和其余数据代入解得A 车的加速度大小 a =3 m/s 2(2)两车的速度达到相等时,两车的距离达到最小,对应于v -t 图像的t 2=5 s 时刻,此时两车已发生的相对位移为梯形的面积,则x =12v B (t 1+t 2)代入数据解得x =36 m因此,若A 、B 两车不会相撞,则两车的距离x 0应满足条件:x 0>36 m. 题组3 应用图像分析运动问题10.斜面长度为4 m ,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速度v 0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其下滑距离x 与初速度二次方v 20的关系图像(即x -v 20图像)如图9所示.图9(1)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2)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多长?答案(1)2 m/s2(2)1 s解析(1)由v20=2ax推知,图线“斜率”为12a,根据图像可知,12a=1 m4 m2·s-2,所以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2 m/s2.(2)由图像可知,当滑块的初速度为4 m/s时,滑块刚好滑到斜面最低点,故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时能滑到斜面最低点.设滑块在斜面上的滑动时间为t,则x=v0t-12at2,解得t=1 s,t=4 s(舍去).。
四川成都七中2018届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
四川成都七中2018届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1.出租车载小明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 发票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出租车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 4.3km , 0kmB. 2.15km ,0C. 0 , 2.15kmD. 0 , 4.3km【答案】A【解析】位移是从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是标量。
故此过程中出租车的路程是4.3km ,位移是0km 。
综上选A2.一列长为 100m 的火车以v 0=20m/s 的正常速度行驶,当通 过长 1000m 的大桥时,列车必须以 10m/s 的速度运行,在火车减速和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均为0.5m/s 2。
则列车因过桥 而延误的时间是( )A. 85sB. 75sC. 65sD. 60s【答案】C【解析】火车从20m/s 减速到10m/s 所需时间为12010200.5v t s s a ∆-===,在这一过程中车前进的距离为121120102030022v v x t m m ++==⨯=; 根据对称性,火车从10m/s 加速到20m/s 所需时间为320t s =,在这一过程中车前进的距离为3300x m =; 火车通过大桥所用时间为222100010011010x t s s v +===; 如果火车不加减速通过相同距离需要的时间123130030011008520x x x t s s v ++++=== 延误的时间是12320201108565t t t t s s ++-=++-=故选C3.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g 取 10 m/s2 ) ( )A. 小球开始下落的高度为 2.5 mB. 小球在 从开 始下 落 0.8 s 内的 平均 速度 大小是 1 m/s ,方向竖直向下C. 小球在 从开 始下 落 0.8 s 内的 平均 速度 大小是 4 m/s ,方向竖直向上D. 小球在从开始下落 0.5 s 内和后 0.3 s 内加速度不 相同【答案】B【解析】下落阶段:0~0.5s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对应位移可得,下落高度150.5 1.252h m m ⨯==;这一阶段的加速度2211150/10/0.5v a m s m s t ∆-===; 反弹阶段:0.5~0.8s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对应位移可得,下落高度230.30.452h m m -⨯==-;这一阶段的加速度()2222203/10/0.80.5v a m s m s t --∆===-; 全程的位移是()12 1.250.450.80h h h m m =+=+-=,全程的平均速度0.8/1/0.8h v m s m s t === ;即小球在从开始下落 0.8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1 m/s ,方向竖直向下。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月考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二、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x/△t,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15.关于牛顿运动定律和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牛顿运动定律对所有物体的所有运动都适用。
B.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迫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一种作用。
C.力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的原因,力的单位牛顿是国际单位制的根本单位。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6.如下图,轻绳AB绕过轻质光滑的滑轮一端系于竖直墙上的A点,另一端系于水平墙上的B点。
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滑轮的圆心O处,水平外力F也作用于滑轮的圆心O处。
当F的大小适宜时,A端轻绳水平且B端轻绳与竖直方向成30°角。
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绳上拉力大小 T= 3mgB.绳上拉力大小 T=2mg1C.水平外力大小F=mgD.水平外力大小F=3 mg317.如下图,斜面倾角为θ。
矩形小车ABCD〔AD∥BC∥斜面〕在沿斜面方向的外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杆MN固定在小车上,与BC边垂直。
小球m通过轻绳系于M点,始终与小车相对静止,轻绳与MN的夹角也为θ。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18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及解析
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故D项与题意相符。
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受到的阻力恒定为f,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以恒定额定功率行驶时,牵引力F与速度v成正比
B. 在汽车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当发动机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时,速度就达到vm
C. 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vm与额定功率Pm满足Pm=fvm
D. 当汽车以恒定速度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一定等于额定功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汽车以恒定额定功率行驶时,由P=Fv可知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故A项与题意不相符;
C.卫星的动能
故C项与题意不相符;
D.所受万有引力为
故D项与题意不相符。
6.一快艇要从岸边某一不确定位置处到达河中离岸边100m远的一浮标处,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vx图象和水流的速度vy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快艇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 快艇应该从上游60m处出发
C. 最短时间为10s
A. 停止运动
B. 向左运动
C. 向右运动
D. 运动方向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将两个大小均为F的恒力,同时分别作用在A、B两个物体上,经相同的时间后,撤去两个力,两个力的冲量的矢量和为零,系统动量守恒;两个物体的动量等值、反向,故碰撞后粘在一起后均静止;
A. 停止运动,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机的实际功率将小于额定功率,故D项与题意不相符。
3.如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相距较远。将两个大小均为F的力,同时分别水平作用在A、B上,经过相同时间后撤去两个力,两物体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后将
2018版高考物理教科版四川专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文档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2讲 含答案 精品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v t =v 0+at . (2)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3)位移速度关系式:v 2t -v 20=2ax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1.三个推论(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平均值,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公式:v =v 0+v t 2=2t v .(2)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差相等. 即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 (3)位移中点速度2x v =v 20+v 2t2.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1)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 1∶v 2∶v 3∶…∶v n =1∶2∶3∶…∶n . (2)1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之比为x 1∶x 2∶x 3∶…∶x n =12∶22∶32∶…∶n 2. (3)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t n =1∶(2-1)∶(3-2)∶(2-3)∶…∶(n -n -1).[深度思考] 飞机着陆后以6 m /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其着陆速度为60 m/s ,则它着陆后12 s 内滑行的距离是多少? 某位同学的解法如下:由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代入已知量求得滑行距离x =288 m ,请分析以上解析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解析. 答案 不正确.解析如下:先求出飞机着陆后到停止所用时间t .由v t =v 0+at ,得t =v t -v 0a =0-60-6 s =10 s ,由此可知飞机在12 s 内不是始终做匀减速运动,它在最后2 s 内是静止的.故它着陆后12 s 内滑行的距离为x =v 0t +at 22=60×10 m +(-6)×1022 m =300 m.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开始下落. (2)基本规律 ①速度公式:v t =gt . ②位移公式:x =12gt 2.③速度位移关系式:v 2t =2gx .2.竖直上抛运动(1)运动特点:加速度为g ,上升阶段做匀减速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 (2)运动性质:匀减速直线运动. (3)基本规律①速度公式:v t =v 0-gt ; ②位移公式:x =v 0t -12gt 2.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结论. (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他所用的研究方法是逻辑推理―→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合理外推.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1.(多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 内通过的位移为3 m ,则( ) A .前3 s 内的平均速度为3 m/s B .前3 s 内的位移为6 m C .物体的加速度为1.2 m/s 2 D .3 s 末的速度为3.6 m/s 答案 CD2.(粤教版必修1P35第5题改编)雨滴自屋檐由静止滴下,每隔0.2 s 滴下一滴,第1滴落下时第6滴恰欲滴下,此时测得第1、2、3、4滴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62 m 、1.26 m 、0.9 m .假定落下的雨滴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则此时第2滴雨滴下落的速度和屋檐高度各为(假设雨滴下落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 ) A .3.6 m /s,4.5 m B .7.2 m/s,4.5 m C .3.6 m /s,4 m D .8 m/s,4 m答案 B解析 6个雨滴的自由落体运动可以等效为1个雨滴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x 12=1.62 m ,x 23=1.26 m ,x 34=0.9 m v 2=x 12+x 232T=7.2 m/s由v 0=0时相邻相同时间内位移之比为 1∶3∶5∶7…可得:x 12h =925,h =4.5 m.3.(人教版必修1P 43第3题)某型号的舰载飞机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加速时,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 m /s 2,所需的起飞速度为50 m/s ,跑道长100 m .通过计算判断,飞机能否靠自身的发动机从舰上起飞?为了使飞机在开始滑行时就有一定的初速度,航空母舰装有弹射装置.对于该型号的舰载飞机,弹射系统必须使它至少具有多大的初速度?为了尽量缩短舰载飞机起飞时的滑行距离,航空母舰还需逆风行驶.这里对问题做了简化. 答案 不能,1015 m/s4. (人教版必修1P45第5题)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如图1是小球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仪每隔0.18 s 闪光一次.如果通过这幅照片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可以采用哪几种方法?试一试.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落下的距离,单位是厘米.图1答案 见解析解析 方法一 根据公式x =12gt 2x =19.6 cm =0.196 m. t =5T =0.2 sg =2x t 2=0.196×24×10-2 m /s 2=9.8 m/s 2 方法二 根据公式Δx =gT 2g =Δx T 2=(19.6-12.5)-(12.5-7.1)(0.04)2×10-2 m/s 2 =10.6 m/s 2.方法三 根据v t =gt 和v =v 0+v t 2=x t =2tvv =(19.6-7.1)×10-22×0.04m /s =1.56 m/sg =v t=1.560.16m /s 2=9.75 m/s 2.命题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 1.恰当选用公式除时间t 外,x 、v 0、v t 、a 均为矢量,所以需要确定正方向,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 2.规范解题流程 画过程示意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选用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加以讨论例1 据报道,一儿童玩耍时不慎从45 m 高的阳台上无初速度掉下,在他刚掉下时恰被楼下一社区管理人员发现,该人员迅速由静止冲向儿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准备接住儿童.已知管理人员到楼底的距离为18 m ,为确保能稳妥安全地接住儿童,管理人员将尽力节约时间,但又必须保证接住儿童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不计空气阻力,将儿童和管理人员都看成质点,设管理人员奔跑过程中只做匀速或匀变速运动,g 取10 m/s 2. (1)管理人员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 m/s ,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①无初速度掉下;②不计空气阻力;③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答案 (1)6 m /s (2)a ≥9 m/s 2解析 (1)儿童下落过程,由运动学公式得:h =12gt 2管理人员奔跑的时间t ≤t 0,对管理人员运动过程,由运动学公式得:x =v t ,联立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v ≥6 m/s.(2)假设管理人员先匀加速接着匀减速奔跑到楼底,奔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 0,由运动学公式得:v =0+v 02解得:v 0=2v =12 m /s>v m =9 m/s故管理人员应先加速到v m =9 m/s ,再匀速,最后匀减速奔跑到楼底.设匀加速、匀速、匀减速过程的时间分别为t 1、t 2、t 3,位移分别为x 1、x 2、x 3,加速度大小为a ,由运动学公式得:x 1=12at 21,x 3=12at 23,x 2=v m t 2,v m =at 1=at 3t 1+t 2+t 3≤t 0,x 1+x 2+x 3=x 联立各式并代入数据得a ≥9 m/s 2.1.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 m/s ,第9 s 内的位移比第5 s 内的位移多4 m ,则该质点的加速度、9 s 末的速度和质点在9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 A .a =1 m /s 2,v 9=9 m/s ,x 9=40.5 m B .a =1 m /s 2,v 9=9 m/s ,x 9=45 m C .a =1 m /s 2,v 9=9.5 m/s ,x 9=45 m D .a =0.8 m /s 2,v 9=7.7 m/s ,x 9=36.9 m 答案 C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质点在t =8.5 s 时刻的速度比在t =4.5 s 时刻的速度大4 m/s ,所以加速度a =Δv Δt =4 m/s 4 s =1 m /s 2,v 9=v 0+at =9.5 m/s ,x 9=12(v 0+v 9)t =45 m ,选项C正确.2.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法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爱生命.某路段机动车限速为15 m /s ,一货车严重超载后的总质量为5.0×118 kg ,以15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红灯时司机刹车,货车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 /s 2.已知货车正常装载后的刹车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1)求此货车在超载及正常装载情况下的刹车时间之比.(2)求此货车在超载及正常装载情况下的刹车距离分别是多大?(3)若此货车不仅超载而且以20 m /s 的速度超速行驶,则刹车距离又是多少?(设此情形下刹车加速度大小仍为5 m/s 2).答案 (1)2∶1 (2)22.5 m 11.25 m (3)40 m解析 (1)此货车在超载及正常装载情况下刹车时间之比t 1∶t 2=v 0a 1∶v 0a 2=2∶1.(2)超载时,刹车距离x 1=v 202a 1=1522×5m =22.5 m正常装载时,刹车距离x 2=v 202a 2=1522×10m =11.25 m显然,严重超载后的刹车距离是正常装载时刹车距离的两倍. (3)货车在超载并超速的情况下的刹车距离x 3=v 0′22a 1=2022×5 m =40 m由此可见,超载超速会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命题点二 常用的几种物理思想方法例2 (2018·全国Ⅲ·1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s t 2 B.3s 2t 2 C.4s t 2 D.8s t 2 答案 A解析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则质点的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即v =3v 0,由s =12(v 0+v )t 和a=v -v 0t 得a =st2,故A 对.例3 质点由A 点出发沿直线AB 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大小为a 1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a 2的匀减速运动,到达B 点时恰好速度减为零.若AB 间总长度为s ,则质点从A 到B 所用时间t 为( ) A.s (a 1+a 2)a 1a 2B. 2s (a 1+a 2)a 1a 2 C.2s (a 1+a 2)a 1a 2D.a 1a 22s (a 1+a 2)①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a 2的匀减速运动;②到达B 点时恰好速度减为零.答案 B解析 设第一阶段的末速度为v , 则由题意可知:v 22a 1+v 22a 2=s ,解得:v =2a 1a 2sa 1+a 2; 而s =0+v 2t 1+v +02t 2=v 2t ,由此解得:t =2(a 1+a 2)sa 1a 2,所以正确答案为B.3.一个物体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比较该物体在减速运动的倒数第3 m 、倒数第2 m 、最后1 m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经历的时间之比是1∶2∶3 B .平均速度之比是3∶2∶1C .平均速度之比是1∶(2-1)∶(3-2)D .平均速度之比是(3+2)∶(2+1)∶1 答案 D解析 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看成是反方向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逆向思维),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三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1∶(2-1)∶(3-2),则倒数第3 m 、倒数第2 m 、最后1 m 内经历的时间之比为(3-2)∶(2-1)∶1,平均速度之比为13-2∶12-1∶1=(3+2)∶(2+1)∶1,故只有选项D 正确. 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 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 s 内的平均速度小3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1 m /s 2B .2 m/s 2C .3 m /s 2D .4 m/s 2答案 C解析 第1个3 s 内的平均速度即为1.5 s 时刻瞬时速度v 1,第1个5 s 内的平均速度即为2.5 s 时刻瞬时速度v 2,a =Δv Δt =v 2-v 1Δt = 3 m/s(2.5-1.5)s=3 m/s 2,C 正确.5.某款小轿车对紧急制动性能的设计要求是:以20 m/s 的速度行驶时,急刹车距离不得超过25 m .在一次紧急制动性能测试中,该款小轿车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时实行紧急制动,测得制动时间为1.5 s ,轿车在制动的最初1 s 内的位移为8.2 m ,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计算来判断这辆轿车的紧急制动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答案 符合设计要求解析 轿车在制动的最初1 s 内的位移为8.2 m. 则v 0.5=v =x t =8.21 m /s =8.2 m/s ,a =v 0.5-v 0t =8.2-200.5m /s 2=-23.6 m/s 2.由v 2t -v 20=2ax ,可得x =0-2022×(-23.6) m ≈8.5 m<25 m.故这辆轿车的紧急制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命题点三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如图2)图2(1)对称性①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 →C 所用时间t AC 和下降过程中从C →A 所用时间t CA 相等,同理t AB =t BA .②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2)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性. 3.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例4 如图3所示,木杆长5 m ,上端固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悬点正下方20 m 处圆筒AB ,圆筒AB 长为5 m ,取g =10 m/s 2,求:图3(1)木杆经过圆筒的上端A 所用的时间t 1是多少? (2)木杆通过圆筒AB 所用的时间t 2是多少? 答案 (1)(2-3) s (2)(5-3) s解析 (1)木杆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木杆的下端到达圆筒上端A 用时 t 下A =2h 下Ag= 2×1510s = 3 s 木杆的上端到达圆筒上端A 用时 t 上A =2h 上Ag= 2×2010s =2 s 则通过圆筒上端A 所用的时间t 1=t 上A -t 下A =(2-3) s(2)木杆的上端离开圆筒下端B 用时 t 上B =2h 上Bg=2×2510s = 5 s 则木杆通过圆筒所用的时间 t 2=t 上B -t 下A =(5-3) s例5 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体以11 m /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井口处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 内物体的位移是4 m ,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求: (1)物体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 (2)此竖直井的深度. 答案 (1)1.2 s (2)6 m解析 (1)被人接住前1 s 内物体的位移是4 m ,由于自由落体的物体第1 s 内的位移h 1=12gt 2=5 m故而一定是在物体通过最高点后返回过程中被接住,设接住前1 s 时的初速度为v 1,则 h =v 1t -12gt 2解得v 1=9 m/st 1=v 0-v 1g =11-910 s =0.2 s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 t ′=t 1+1 s =1.2 s (2)竖直井的深度为H ,则H =v 0t ′-12gt ′2=11×1.2 m -12×10×1.22 m=6 m.6.在某一高度以v 0=20 m /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 m/s 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A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为15 m/s ,方向向上B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为5 m/s ,方向向下C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为5 m/s ,方向向上D .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答案 D7.距地面高5 m的水平直轨道上A、B两点相距2 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4所示.小车始终以4 m/s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可求得h等于()图4A.1.25 m B.2.25 mC.3.75 m D.4.75 m答案 A解析小车上的小球自A点自由落地的时间t1=2Hg,小车从A到B的时间t2=dv;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小球下落的时间t3=2hg;根据题意可得时间关系为t1=t2+t3,即2H g=dv+2hg,解得h=1.25 m,选项A正确.命题点四多运动过程问题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可按下列步骤解题:(1)画:分清各阶段运动过程,画出草图;(2)列:列出各运动阶段的运动方程;(3)找:找出交接处的速度与各段间的位移-时间关系;(4)解:联立求解,算出结果.例6假设收费站的前、后都是平直大道,大假期间过站的车速要求不超过v t=21.6 km/h,事先小汽车未减速的车速均为v0=118 km/h,制动后小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1=4 m/s2.试问:(1)大假期间,驾驶员应在距收费站至少多远处开始制动?(2)假设车过站后驾驶员立即使车以a2=6 m/s2的加速度加速至原来的速度,则从减速开始至最终恢复到原来速度的过程中,汽车运动的时间至少是多少?(3)在(1)(2)问题中,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至少为多少?答案 (1)118 m (2)10 s (3)4 s解析 (1)v t =21.6 km/h =6 m/s ,事先小汽车未减速的车速均为v 0=118 km/h =30 m/s ,小汽车进入站台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距收费站至少x 1处开始制动,则:v 2t -v 20=-2a 1x 1即:62-302=2×(-4)x 1 解得:x 1=118 m.(2)小汽车通过收费站经历匀减速和匀加速两个阶段,前后两段的位移分别为x 1和x 2,时间分别为t 1和t 2,则: 减速阶段:v t =v 0-a 1t 1 t 1=v t -v 0-a 1=6-304 s =6 s加速阶段:v 0=v t +a 2t 2 t 2=v 0-v t a 2=30-66s =4 s则汽车运动的时间至少为:t =t 1+t 2=10 s.(3)在加速阶段:v 20-v 2t =2a 2x 2302-62=2×6x 2 解得:x 2=72 m则总位移x =x 1+x 2=180 m 若不减速通过收费站,所需时间 t ′=x 1+x 2v 0=6 s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至少为: Δt =t -t ′=4 s.多过程组合问题的“三个”处理技巧1.用图像分析运动学问题能很好地反映出物体的运动规律,且直观、形象,这是图像法的优势,一些物理量的关系能通过图像很明显地反映出来.2.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通过逆向思维转化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多运动过程的转折点的速度是联系两个运动过程的纽带,因此,转折点速度的求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8.短跑运动员完成100 m 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运动员用11.00 s 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 s 内通过的距离为7.5 m ,求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 答案 5 m/s 2 10 m解析 根据题意,在第1 s 和第2 s 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 ,在第1 s 和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 1和x 2,由运动学规律得: x 1=12at 20①x 1+x 2=12a (2t 0)2②式中t 0=1 s联立(1)(2)两式并代入已知条件,得a =5 m/s 2③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匀速运动时间为t 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 ,全程的距离为x .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t =t 1+t 2④ v =at 1⑤ x =12at 21+v t 2⑥ 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x ′,则 x ′=12at 21⑦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并代入数据得: x ′=10 m ⑧用“等效法”处理三类直线运动问题一、将“平均速度”等效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等于它在这段时间t 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在解题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关系,进行等效处理,以达到简化解题的目的.典例1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它在第n s 内的位移为x m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2xn 2 m/s 2 B.x2n2 m/s 2 C.2n -12x m/s 2D.2x 2n -1m/s 2 答案 D解析 第n s 内位移为x m ,该秒内平均速度大小为x m /s ,与该秒内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相等,则(n -0.5) s 时瞬时速度大小也为x m/s ,即 a ·(n -0.5)=x 所以a =2x2n -1m/s 2,选项D 正确. 二、将“匀减速至零的运动”等效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相等的匀加速运动与匀减速运动,在相应的物理量上表现出一定的对称性,即加速运动可等效为逆向的减速运动,反之亦然.典例2 以36 km /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 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三个2 s 内,汽车走过的位移为( ) A .12.5 m B .2 m C .10 m D .0答案 D解析 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为t ,根据匀减速至零的运动等效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由v 0=at 得t =v 0a =104 s =2.5 s ,所以刹车后第三个2 s 时汽车早已停止,即刹车后第三个2 s 内,汽车走过的位移为零,D 正确.三、将“匀减速运动至零又反向加速”等效为“竖直上抛运动”如果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 、v 、a 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 典例3 (多选)一物体以5 m /s 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上向上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 m/s 2,设斜面足够长,经过t 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为4 m ,则时间t 可能为( ) A .1 s B .3 s C .4 s D.5+412 s答案 ACD解析 当物体的位移为4 m 时,根据x =v 0t +12at 2得4=5t -12×2t 2解得t 1=1 s ,t 2=4 s当物体的位移为-4 m 时,根据x =v 0t +12at 2得-4=5t -12×2t 2解得t 3=5+412s ,故A 、C 、D 正确,B 错误.题组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假设某无人机靶机以300 m/s 的速度匀速向某个目标飞来,在无人机离目标尚有一段距离时从地面发射导弹,导弹以80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1 200 m/s 的速度在目标位置击中该无人机,则导弹发射后击中无人机所需的时间为( ) A .3.75 s B .15 s C .30 s D .45 s 答案 B解析 导弹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v 0=0,a =80 m/s 2 ,据公式v t =v 0+at ,有t =v ta =1 20080s =15 s ,即导弹发射后经15 s 击中无人机,选项B 正确. 2.(多选)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大小为v 0,经过时间t 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 A .v 0t -12at 2B .v 0t C.v 0t 2 D.12at 2 答案 ACD3.(多选)给滑块一初速度v 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2,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 02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A.v 02gB.v 0gC.3v 0gD.3v 02g 答案 BC解析 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 02时,其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因此要考虑两种情况,即v =v 02或v =-v 02,代入公式t =v -v 0a 得t =v 0g 或t =3v 0g ,故B 、C 正确.4.(多选)如图1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 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BD =6 m ,BC =1 m ,滑块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设滑块经C 时的速度为v C ,则( )图1A .滑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 2B .vC =6 m/s C .DE =3 m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 s 答案 AD5.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将其运动时间顺次分成1∶2∶3的三段,则每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 A .1∶3∶5 B .1∶4∶9 C .1∶8∶27 D .1∶16∶81答案 C6.在水下潜水器蛟龙号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 0(t 0<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 A.v t2B .v t 0(1-t 02t )C.v t 202tD.v (t -t 0)22t答案 D7.在一平直路段检测某品牌汽车的运动性能时,以路段的起点作为x 轴的原点,通过传感器发现汽车刹车后的坐标x 与时间t 的关系满足x =60+30t -5t 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30 m /s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B .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30 m /s ,加速度大小为5 m/s 2 C .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60 m /s ,加速度大小为5 m/s 2 D .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60 m/s ,加速度大小为2.5 m/s 2答案 A解析 根据汽车刹车后的坐标x 与时间t 的关系x =60+30t -5t 2(m),对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x =v 0t +12at 2,可知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30 m /s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故选A.8.2018年9月2日,“抗战专列”在武汉地铁4号线亮相,引得乘车市民纷纷点赞.若该地铁列车先从甲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位移L 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也为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到乙站停下.则列车从甲站到乙站所用的时间为( ) A.L a B .22L a C .2L aD .42L a答案 B解析 由位移公式可知,列车在匀加速过程中L =12at 2解得:t =2L a; 由于列车由静止开始加速然后再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减速到零,则说明列车减速过程所用时间也为t ;故总时间为22L a. 题组2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9.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 的时间间隔是T a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 的时间间隔是T b ,则a 、b 之间的距离为( ) A.18g (T 2a -T 2b ) B.14g (T 2a -T 2b ) C.12g (T 2a -T 2b ) D.12g (T a -T b ) 答案 A解析 根据时间的对称性,物体从a 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 a 2,从b 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 b 2,所以a 点到最高点的距离h a =12g (T a 2)2=gT 2a 8,b 点到最高点的距离h b =12g (T b 2)2=gT 2b8,故a 、b 之间的距离为h a -h b =18g (T 2a -T 2b ),故选A. 10.如图2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 、b 、c ,离桌面高度分别h 1∶h 2∶h 3=3∶2∶1.若先后顺次静止释放a 、b 、c ,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2A .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3∶2∶1B .三者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3∶2∶1C .b 与a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 与b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D .b 与a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c 与b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答案 D解析 由公式v 2t -v 20=2gx 可得v t =2gh ,所以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h 1∶h 2∶h 3=3∶2∶1,A 正确;三者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所以v =v t 2,故平均速度之比为h 1∶h 2∶h 3=3∶2∶1,B 正确;根据h =12gt 2可得a 、b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为Δt 1= 2h 1g-2h 2g=(3-2) 2h 3g,b 、c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为Δt 2= 2h 2g-2h 3g=(2-1) 2h 3g,所以Δt 1<Δt 2,C 正确,D 错误. 题组3 多运动过程问题11.如图3所示,运动员从离水面10 m 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起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 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 取10 m/s 2),求:图3(1)运动员起跳时的速度v 0.(2)从离开跳台到手接触水面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t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 (1)3 m/s (2)1.75 s解析 (1)上升阶段:-v 20=-2gh解得v 0=2gh =3 m/s (2)上升阶段:0=v 0-gt 1 解得:t 1=v 0g =310 s =0.3 s自由落体过程:H =12gt 22解得t 2=2H g= 2×10.4510s ≈1.45 s 故t =t 1+t 2=0.3 s +1.45 s =1.75 s12.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 m 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 m /s 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 ,求:(取g =10 m/s 2) (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答案 (1)99 m (2)8.6 s解析 (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 ,此时速度为v 0则有:v 2-v 20=-2ah ,又v 20=2g (224 m -h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v 0=50 m/s ,h =99 m (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 , 则有:v 0=gt 1, t 1=5 st 2=v -v 0a=3.6 s ,故所求时间为:t =t 1+t 2=(5+3.6) s =8.6 s.。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含解析
2018-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库仑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瞬时速度C.开普勒认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D.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2.沿同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直线a 和抛物线b 所示,其中t1,t2时刻图象有两个交点,由图可知()A.乙物体做曲线运动B.在t2时刻,乙物体的速度小于甲物体的速度C.在t1~t2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速度相等D.t1~t2这段时间内乙物体的运动方向未改变3.自2018 年起,我国将每年的4 月24 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9 月15 日22 时成功发射了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假设天空二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公转周期为T,离地面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将地球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由题中条件可以判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B.可以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C.不能求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可以求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4.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向运动,其电势能E p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0﹣x2段是关于直线x=x1对称的曲线,x2﹣x3段是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1处电场强度最小,但不为零B.x2~x3段电场强度大小方向均不变,为一定值C.粒子在0~x2段做匀变速运动,x2~x3段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0、x1、x2、x3处电势φ0、φ1、φ2、φ3的关系为φ3>φ2=φ0>φ15.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m<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守恒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处6.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三条细绳结于O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一条绳连接小球Q,P、Q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OA在外力F的作用下使夹角θ<90°,现缓慢改变绳OA的方向至θ>90°,且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块P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B.绳OA的拉力一直增大C.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物块P和斜面体的重力之和7.如图所示,绝缘粗糙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所在空间存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E,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栓接一不计质量的绝缘薄板,一带正电的小滑块,从斜面上的P 点处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上运动,并能压缩弹簧至R 点(图中未标出),然后返回,则()A.滑块从P 点运动到R 点的过程中,其机械能增量等于电场力与弹簧弹力做功之和B.滑块从P 点运动到R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小量大于重力势能和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之和C.滑块最终停在弹簧原长处D.滑块最终停下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小于电势能的减小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之差8.正对着并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连接在如图电路中,板长为l,板间距为d,在距离板的右端2l处有一竖直放置的光屏M.D为理想二极管(即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将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正中间,闭合电键S,让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质点从两板左端连线的中点N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未碰极板,最后垂直打在M屏上.在保持电键S闭合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A.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B.质点在板间运动的过程中与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过程中速度变化相同C.若仅将滑片P向下滑动一段后,再让该质点从N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将不会垂直打在光屏上D.若仅将两平行板的间距变大一些,再让该质点从N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依然会垂直打在光屏上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小题:(1)根据图中数据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①打C点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m/s.②滑块的加速度a=m/s2.(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A.木板的长度L;B.木板的质量m1;C.滑块的质量m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E.滑块运动的时间t(3)不计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及细绳与滑轮间的阻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10.利用如图(a)所示电路,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Ω),电阻R0(阻值3.0Ω),电阻R1(阻值3.0Ω),电流表A (量程为200mA,内阻为R A=6.0Ω),开关S.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②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和电阻箱相应的阻值R;③以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作﹣R图线(用直线拟合)(1)实验得到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电阻R=3.0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读(4)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电动势E=V,内阻r=Ω.11.滑草是最近几年在国内兴起的一种休闲健身运动,有一种滑法是人坐在滑草车上从草坡上滑下,即刺激又省劲.如图所示,现有一滑草场近似处理为斜坡段和水平段连接,其斜坡段长度为L1=72m,倾角为18°,水平段长度为L2=30m,斜坡段和水平段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3,滑草车的质量m=10kg,人的质量M=40kg,人坐在滑草车上从斜坡的顶端由静止滑下,不考虑滑草车在斜坡与水平面连接处的机械能损失,问:(sin18°=0.31,cos18°=0.95,sin37°=0.6,cos37°=0.8)(1)滑草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2)滑草车最后停在离终点多远的地方(3)滑草车在水平段上滑行时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12.如图所示,在界限MN左上方空间存在斜向左下方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的匀强磁场,场强大小E=×118V/m,一半径为R=0.8m的光滑绝缘圆弧凹槽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0.2kg、电荷量大小q=1×10﹣5C的带正电金属块P从槽顶端A由静止释放,从槽底端B冲上与槽底端平齐的绝缘长木板Q.长木板Q足够长且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kg.已知开始时长木板有一部分置于电场中,图中C为界限MN与长木板Q的交点,B、C间的距离X BC=0.6m,物块P与木板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取g=10m/s2.(1)金属块P从A点滑到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2)金属块P从B点滑上木板Q后到离开电场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金属块P从滑上Q到离开电场的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物理--选修3-4]13.一列沿着x 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质点N 位于x 轴上x=2.0m 处.图甲中的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关于该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N 的振幅是零B.该波的波速为0.5 m/sC.图乙表示的是质点N 的振动图象D.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辆静止的轿车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E.从t=0 时刻算起,x=1.0 m 处的质点比x=1.5 m 处的质点后回到平衡位置14.如图所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下表面涂有反射物质,一束与上表面成30°入射的光线,在右端垂直标尺上形成了A、B 两个光斑,A、B 间距为2cm,已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画出形成两光斑的光路图,并求此玻璃砖的厚度d.2018-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库仑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瞬时速度C.开普勒认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D.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本题根据卡文迪许、胡克和伽利略的物理学成就,以及瞬时速度的定义方法进行答题.【解答】解:A、卡文迪许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故A错误.B、速度定义式为v=,v表示平均速度,当△t非常非常小时,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瞬时速度,故B正确.C、胡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才与形变量成正比,故C错误.D、伽利略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故D错误.故选:B2.沿同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直线a 和抛物线b 所示,其中t1,t2时刻图象有两个交点,由图可知()A.乙物体做曲线运动B.在t2时刻,乙物体的速度小于甲物体的速度C.在t1~t2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速度相等D.t1~t2这段时间内乙物体的运动方向未改变【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其斜率表示速度,物体通过的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结合这些知识分析.【解答】解:A、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乙物体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B、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绝对值大小表示速度大小,则在t2时刻,乙物体的速度大于甲物体的速度.故B错误.C、在t1~t2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D、t1~t2这段时间内b图线切线斜率由负变为正,说明乙物体的运动方向由负变为正,故D错误.故选:C3.自2018 年起,我国将每年的4 月24 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9 月15 日22 时成功发射了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假设天空二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公转周期为T,离地面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将地球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由题中条件可以判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B.可以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C.不能求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可以求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向心力.【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地球质量,由求地球密度,根据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求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根据求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解答】解:A、根据天空二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故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故A正确;B、由,其中,地球质量M由A求出,故可以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故B 正确;C、地球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得,地球质量由A求出,所以可以求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C不正确的;D、根据第一宇宙速度公式,由A已求出地球质量,故可以求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4.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向运动,其电势能E p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0﹣x2段是关于直线x=x1对称的曲线,x2﹣x3段是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1处电场强度最小,但不为零B.x2~x3段电场强度大小方向均不变,为一定值C.粒子在0~x2段做匀变速运动,x2~x3段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0、x1、x2、x3处电势φ0、φ1、φ2、φ3的关系为φ3>φ2=φ0>φ1【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根据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E p=qφ,场强与电势的关系:E=,结合分析图象斜率与场强的关系,即可求得x1处的电场强度;根据能量守恒判断速度的变化;由E p=qφ,分析电势的高低.由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的变化,即可分析粒子的运动性质.根据斜率读出场强的变化,由F=qE,分析电场力的变化,从而明确其运动过程的变化.【解答】解:A、根据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E p=qφ,场强与电势的关系:E=,得:E=,由数学知识可知E p﹣x图象切线的斜率等于,x1处切线斜率为零,则x1处电场强度为零,故A错误;B、C、由图看出在0~x1段图象切线的斜率不断减小,由上式知场强减小,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做非匀变速运动;x1~x2段图象切线的斜率不断增大,场强增大,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增大,做非匀变速运动;x2~x3段斜率不变,场强不变,即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是匀强电场,粒子所受的电场力不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错误;D、0与x2处电势能相等,根据E p=qφ可知0与x2处电势φ0、φ2的关系为φ0=φ2,x1处电势能最小,因放置的负电荷,故电势最高,同理可知,x3处电势最小,即φ1>φ2=φ0>φ3,故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m<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守恒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处【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由动量守恒的条件可以判断动量是否守恒;由功的定义可确定小球和槽的作用力是否做功;由小球及槽的受力情况可知运动情况;由机械守恒及动量守恒可知小球能否回到最高点.【解答】解:A、小球在槽上运动时,由于小球受重力,故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外力之和不为零,故动量不守恒;当小球与弹簧接触后,小球受外力,故动量不再守恒,故A错误;B、下滑过程中两物体都有水平方向的位移,而力是垂直于球面的,故力和位移夹角不垂直,故两力均做功,故B错误;C、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与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小球与弹簧接触过程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故C错误;D、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球与槽的质量相等,小球沿槽下滑,球与槽分离后,小球与槽的速度大小相等,小球被反弹后球与槽的速度相等,小球不能滑到槽上,不能达到高度h,故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三条细绳结于O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一条绳连接小球Q,P、Q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OA在外力F的作用下使夹角θ<90°,现缓慢改变绳OA的方向至θ>90°,且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块P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B.绳OA的拉力一直增大C.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物块P和斜面体的重力之和【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对结点O受力分析,根据图解法分析F的变化和绳子PO拉力的变化,然后以P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判断摩擦力的变化.【解答】解:B、缓慢改变绳OA的方向至θ>90°的过程,OA拉力的方向变化如图从1位置到2位置到3位置所示,可见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OP的拉力一直增大;故B错误;A、若开始时P受绳子的拉力比较小,则斜面对P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OP拉力一直增大,则摩擦力先变小后反向增大,故A正确;C、以斜面和PQ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与OA绳子水平方向的拉力等大反向,故摩擦力方向向左,C正确;D、以斜面体和P、Q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竖直方向受力平衡:N+Fcosα=Mg+M P g+M Q g,斜由上图分析可知F的最大值即为M Q g(当F竖直向上方向时),故Fcosα<M Q gg+M P g,则N>M斜故D正确;故选:ACD.7.如图所示,绝缘粗糙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所在空间存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E,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栓接一不计质量的绝缘薄板,一带正电的小滑块,从斜面上的P 点处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上运动,并能压缩弹簧至R 点(图中未标出),然后返回,则()A.滑块从P 点运动到R 点的过程中,其机械能增量等于电场力与弹簧弹力做功之和B.滑块从P 点运动到R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小量大于重力势能和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之和C.滑块最终停在弹簧原长处D.滑块最终停下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小于电势能的减小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之差【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先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结合滑块的运动分析各个力做功的情况,以及能量转化的方式,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由题可知,小滑块从斜面上的P点处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上运动,说明小滑块开始时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向上,开始时小滑块受到重力、电场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小滑块开始压缩弹簧后,还受到弹簧的弹力的作用.小滑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斜面的支持力不做功,电场力做正功,重力做负功,摩擦力做负功,弹簧的弹力做负功.在小滑块开始运动到到达R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转化为小滑块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以及内能.A、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滑块从P点运动到R点的过程中,其机械能增量等于电场力与弹簧弹力做功、摩擦力做功之和.故A错误;B、由以上的分析可知,电场力做的功转化为小滑块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以及内能,所以电势能的减小量大于重力势能和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之和.故B正确;C、小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着斜面向上运动,故最终停止时一定是压缩弹簧的.故C错误;D、滑块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做功,小滑块的机械能与电势能的和逐渐减小,所以滑块最终停下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小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弹性势能增加量之差.故D正确.故选:BD8.正对着并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连接在如图电路中,板长为l,板间距为d,在距离板的右端2l处有一竖直放置的光屏M.D为理想二极管(即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将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正中间,闭合电键S,让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质点从两板左端连线的中点N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未碰极板,最后垂直打在M屏上.在保持电键S闭合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A.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B.质点在板间运动的过程中与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过程中速度变化相同C.若仅将滑片P向下滑动一段后,再让该质点从N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将不会垂直打在光屏上D.若仅将两平行板的间距变大一些,再让该质点从N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依然会垂直打在光屏上【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质点先在电场和重力场的复合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要垂直打在M屏上,离开出场后,质点一定打在光屏的上方,做斜上抛运动.质点从离开电场后到垂直打在M屏上过程是平抛运动的逆运动,采用运动的分解方法可知,分析质点类平抛运动与斜上抛的关系,确定加速度关系,求出板间场强.【解答】解:A、质点的轨迹如图所示,设质点在板间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则有质点离开电场时竖直分速度大小=,质点离开电场后运动过程其逆过程是平抛运动,则=,联立解得,故A正确;B、质点先在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做类平抛运动,要垂直打在M屏上,离开电场后,质点一定打在屏的上方,做斜上抛运动.否则,质点离开电场后轨迹向下弯曲,质点不可能垂直打在M板上.质点在板间的类平抛运动和离开电场后的斜上抛运动,水平方向都不受外力,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等于,而且方向水平,质点垂直打在M板上时速度也水平,根据质点的轨迹弯曲方向可知两个过程质点的合力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反.故B错误C、若仅将滑片P向下滑动一段后,R的电压减小,电容器的电压要减小,电量要减小,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电容器不能放电,电量不变,板间电压不变,所以质点的运动情况不变,再让该质点从N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依然会垂直打在光屏上,故C错误D、若仅将两平行板的间距变大一些,电容器电容减小,由知U不变,电量要减小,但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电容器不能放电,电量不变,根据推论可知板间电场强度不变,所以质点的运动情况不变,再让该质点从N点以水平速度射入板间,质点依然会垂直打在光屏上,故D正确故选:AD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小题:(1)根据图中数据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①打C点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0.54m/s.②滑块的加速度a= 1.0m/s2.(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CD.A.木板的长度L;B.木板的质量m1;C.滑块的质量m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E.滑块运动的时间t(3)不计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及细绳与滑轮间的阻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00 分钟满分:11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并用2B 铅笔把准考证号对应的标号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区域内。
第 I 卷选择题(44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 10 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 2 分,不选或选错得 0 分,满分 20 分)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B.物体的重心位置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C.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D.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2、运动物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5m/s 的速度一定比 2m/s 的速度小B.速度不变,其加速度一定等于零C.速度变大,加速度一定变大D.加速度变大,速度一定变大3、如图所示,物体在F=50 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质量m=5 kg,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g=10 m/s2)( )A.大小为 10 N,方向水平向左B.大小为 10 N,方向水平向右C.大小为 60N,方向水平向左D.大小为 40N,方向水平向左4、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运动的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质点( )A.0~4 s 内做曲线运动B. 2 s 时,速度方向改变C.0~4 s 内速率先增大后减小D.0~4 s 内位移为零5、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m 的物体A,连接在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上,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大小未知的水平力F 向右拉弹簧,使物体A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伸长量为(重力加速度为g)( )A.kμmgB. μmgkC.kmg D.mgk6、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 l s 内通过 0.4 m 位移,则() A.第 5 s 内通过的位移为 3.6mB.加速度为 0.4 m/s2C.第 4s 初的速度为 3.2 m/s D.通过第 2 个 0.4m 的时间是 2 s 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5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 .初速度为 5 m/sB .加速度为 2 m/s 2C .前 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6 m/sD .任意 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 m/s8、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小实验.他将细绳的一端系在手指上(B 处),绳的另一端系在直杆的 A 端,杆的另一端 C 顶在掌心上,组成一个“三角支架”.在杆的 A 端悬 挂不同重物,并保持静止.通过实验会感受到( )A .绳子和杆都是被拉伸的B .杆产生的弹力方向沿杆由 C 指向 A C .绳对手指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绳由 A 指向 B D .所挂重物质量越大,绳和杆对手的作用力也越大9、小球从离地面 H 处以速度 v 0 竖直下抛,经 t 时间落地,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则 对该小球在下落过程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小球只受重力作用,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B .小球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 .利用 H 、v 0、t 等信息,可求出小球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D .利用 H 、v 0、t 等信息,可求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10、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 =0 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右图描述两车运动的 v-t 图中,直线 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 0~20 s 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 0~10 s 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 10~20 s 内两车逐渐远离C .在 t =10 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D .在 5~15 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 6 个小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 ,选对得 4 分,选对不全得 3 分,不选或选错得 0 分,满分 24 分)11 、有关加速度方向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Δv A .a 的方向与初速度 v 0 的方向相同 B .由 a = Δt 知,a 的方向与 Δv 的方向相同C .只要 a 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物体就一定做加速运动D .只要 a 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物体就一定做加速运动12、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以 10 m/s 的初速度在某高台边沿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取抛出点为原点,向上为坐标轴正方向,g 取 10 m/s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点 《三维》P2 质点“多角练通”
《三维》P6 典例
参考系 1.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每隔相等时间 依次放下a、b、c三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飞 机上的人和站在地面上的人分别看到它们在空中 的排列情况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②
24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 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1、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 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 v—t 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 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t1 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 0~t1 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 t1~t2 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 t3~t4 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 3.由 可知( ) A.a与Δv成正比 B.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决定 C.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D.Δv/Δt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
3
时间和时刻
《三维》P5 “多角练通”1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秒(t<2s)而停止。 若它最后1秒内的位移为s,则它最初1秒内的位移 是 。
位移和路程
1、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 -t图象, 已知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由图可知( ) A.两个质点一定从同一位置出发 B.两个质点一定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 C.t2秒末两质点相遇 D.0~t2秒时间内B质点可能领先A
B
O
A
2
参考系 3.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 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 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 这些条件是( ) 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 机的速率必须较大 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 机的速率必须较大 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 机的速率必须较大 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 机的速率不能太大
4
参考系 2、平直轨道上匀加速向右行驶的封闭车厢中,悬挂着一 个带滴管的盛油容器,如图所示。当滴管依次滴下三滴油 时(设这三滴油都落在车厢底板上)则( ) A.这三滴油依次落在容器竖直下方的O点 B.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B之间的同一位置上 C.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B之间,且后一滴比前一滴离O近 D.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B之间,且后一滴比前一滴离O远
24
加速度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B.速度变化的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D.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2.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情况中,可能存在的是( ) A.物体具有加速度,而其速度为零 B.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但仍有变化的速度 C.物体具有恒定的速度,但仍有变化的速率 D.物体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加速度,沿x轴负方向的速度
a v t
加速度
速度 物理 意义 定义式 单位 决定 因素 方向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 物理量,是状态量 s v= t m/s 速度的变化量 描述物体速度改变 的物理量, 是过程量 Δv= vt - v0 m/s 而且 Δv=at 加速度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 vt - v0 Δv a= t = t m/s2
v 的大小由 s、 t 共同决 Δv 由 vt 和 v0 决定, a 由合力 F 和质量 m 共 定 物体运动的方向 同决定 由 Δv=vt-v0 或 Δv 与 Δv 方向一致,而与 =at 决定 直线运动时 Δv= vt - v0 vt 和 v0 方向无关 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 间的比值
大小
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三维》P3 小结3、2
加速度
5、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 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 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 小 vx、竖直分量大小 vy 与时间 t 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