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苏教新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考复习第二章《折线统计图》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2020-2021学年苏教新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考复习第二章《折线统计图》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1)跑完 1000 米,马军用了 分钟, (填姓名)比赛赢了. (2)起跑后的第 1 分钟, 速度快一些.第 分钟,两人跑的路程相同,是 米. (3)王林的平均速度是 米 / 分.
18.(2020 模拟春•杭州期末)林场工作人员统计了两棵树木的生长情况,并制成了它们生长情况的统计图 (如图) ①比较两棵树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②当两树都停止生长后,两树高度相差多少米?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期末学业考复习专题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期末学业考复习专题
(1) 月份毛衣和衬衫的销售量相差最大, 月份毛衣和衬衫的销售量相差最小. (2)十二月份衬衫的销售量是毛衣的 . (3)七月份到十二月份,衬衫的销售量是怎样变化的?
28.(2020 模拟秋•福州期末)如图两个统计图反映了某仪器总厂第一、二两个分厂几个方面的情况,请看 图回答问题.
19.如图是航空模型兴趣小组制作的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的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分别描述一下两架模型飞机在起飞到落地这段时间里的高度变化情况.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期末学业考复习专题
(2)起飞后第 10 秒,甲、乙两架飞机的高度各是多少? (3)你认为哪一架模型飞机好?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说明理由.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期末学业考复习专题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期末学业考复习专题
玉溪 16 18 21 25 27.5 28 27 26.5 26 25 22 17 市
成都 4 市
5 10 16 21 26 29 29 23.5 17.5 11 5.5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两个城市气温相差最大的是 月,相差 . (3)简单描述两个城市全年气温变化情况. (4)哪个城市全年气温相对稳定一些?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_1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_1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回忆铺垫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

(板书:折线统计图)二、学习例2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讨论问题。

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三、巩固练习(一)完成“练一练”1.学生分别看图,并根据图下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二)完成练习四的第2、5题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三)完成练习四的第6题学生各自在教材上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

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五、作业1.阅读第27页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2.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

(3)纵轴上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 的数量不同,未画折线表
示(4;)未标明各个点所对应的数 据。
1.找出图中有误的地方并改正。
下面是两支篮球队四场对抗赛的比赛结果统计表。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球队1
73
80
92
球队2
90
97
94
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四场 96 89
改 正
2.甲、乙两车间6~9月份产量情况统计图如下所示。
人数/万人
60
58
54
49
50
43
40
30
20
10
0
1980 1990 2000 2010 年份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60
58
54
城镇
50
49
46 43
乡村
40
35
30 21
24
20
10
0 1980
1990
2000
2010 年份
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还便于对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进行对比。
如何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 方法一:横向、纵向综合观察
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统计图
人口数/万人
出生人口 死亡人口
11.0
2110000..506年的死1亡0.0人7 9.口65 10.23
10.70
10.22
10.67 10.87
数9.5是9.934.89.06万7 人。
9.0
(3)可以比较出某一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差距的大小。
小组合作: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 题。 (1)观察复式折线图,你能说说

北师大版五下《八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1)

北师大版五下《八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1)
八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1)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复式条形统计图,下 面是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推进新课
上面的图你看懂了吗?
这样的图,一下 子就看出……?
红色的折线表示?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⑵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哪天?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⑶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漠河呢?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⑷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 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 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 况,对比“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市最高和最低气 温的记录。说一说,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右图是某校2006~2012 年患龋齿人数统计图。
⑴这个统计图你看懂了吗? 与同伴说一说。
⑵男生、女生患龋齿最多 的是 2006 年。一共 167 人。
⑶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⑷调查本班有多少人患龋齿?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 几?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7单元 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拓展资料 田忌赛马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7单元 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拓展资料 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第1页共1页。

人教版5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人教版5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2.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相互评价。迁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经验,利用图例区分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
3.动手操作,画完后与同桌交流、互评,然后推荐代表汇报,其他人对照自己的统计图进行评价,修正自己的统计图。
4.通过思考、交流发现:单式折线统计图有局限性,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更方便地比较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学生自由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在问题设计上注重层层递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二图合一”的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有效的分析和预测,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将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
3.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将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
4.明确这种统计图叫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引导学生讨论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5.组织学生观察统计图,完成教材107页情境图下面的问题。
1.讨论后,全班交流,提出建议:可以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
学习目标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学习重点
正确地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学习难点
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2)()种品牌的彩电全年总销量最高。
(3)甲种品牌的彩电从()月到()月的销售量上升最多;乙种品牌的彩电从()月到()月的销售量上升最多。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案)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案)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2、了解如何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3、能够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展示数据。

二、教学重点:1、如何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如何选择数据进行展示。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

2、如何让学生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展示数据。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

2、实例演练法。

3、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1、引入。

统计图表现了数值信息的一种图形化形式,可以快速地呈现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它是一种能够同时展示多组数据变化情况的图表。

2、讲解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是一种能够同时展示多组数据变化情况的图表,由两个或多个折线图形构成。

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每个数据系列都用不同的颜色或线型来区分。

3、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认识图表中的各个元素,包括坐标轴、标题、数据系列、图例等。

然后,通过实例演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首先,需要确定坐标轴的刻度,然后将数据转化为对应的坐标点,并且用折线将这些坐标点连接起来。

最后,添加标题、数据系列和图例等元素。

4、选择数据进行展示。

在使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展示数据时,需要先选择要展示的数据。

一般来说,应该选择具有相似主题或变化趋势的数据进行展示,以体现出数据的比较和分析的价值。

5、案例分析。

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实际应用。

例如,可以使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展示某个城市不同季节的降雨量变化情况,让学生分析不同季节的降雨量变化趋势,和不同年份的降雨变化情况等。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该包括两个方面: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在课堂上,应该注意学生是否在讲解和案例分析中理解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应用。

在作业完成情况上,应该注意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地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且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进行展示。

七、教学反思:复式折线统计图是一种相对较难的统计图形,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 2 日期
)课时 课题 课型 教学目标
复式折线统计图
新授课
知识 与技 能 使学生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数学 思考 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 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能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把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实际选择题组 拓展新知。 (一)课件出示李欣和刘云跳高成绩统计图。 (1)李欣和刘云第 1 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 10 天呢? (2)李欣和刘云的跳高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谁的进步幅度大? (3)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成绩吗? (4)你还能发现什么? (二)课件出示某地区 7-15 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组织全班交流。 (1)图中哪条折线表示男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哪条折线表示 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 (2)这里男生或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是指某一个男生或某一 个女生吗? (3)从图上看,从几岁到几岁之间男生平均身高比女生高?从几岁 开始,女生平均身高超过了男生? (4)你现在的身高是多少厘米?与同龄男生(或女生)的平均身 高比,怎么样? (5)从图中你还获得哪些信息? (7-15 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 13 岁之 后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 ) (三)书上练习二十五第 4 题。 1、学生自主审题。提问:这道题让我们做什么?你有信心按要求完
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2、讨论:你打算先画表示哪组数据的折线? 3、学生各自在教材上 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 提醒学生, 先要认真细心地确定表示每月份销售 A 彩电数量的点的 位置,用实线连接各点;再认真细致地确定表示每月份销售 B 彩电数量 的点的位置,用虚线连接各点,画好折线后,不要忘记画好图例。 4、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 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5、引导学生看图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 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共15张PPT).ppt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共15张PPT).ppt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复式折线统计图,就是用两种颜色的线 条分别代表两种量,不但能清楚表示出两种 量的多少,还能看出两种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以及两种量之间的差距。
怎样做才能更方便地 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 变化情况呢?
两个单式折线图,可以 看出每一个国家的变化 情况,但是两个国家获 得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 不容易比较
可以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 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金牌情况统计图
中国 韩国
(1)中国和韩国分别在哪一届亚 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
(1)李欣和刘云第1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10天呢? (2)李欣和刘云跳绳的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谁的进步幅度大?
练一练
2、某地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比较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 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根据统计图, 甲地气温缓慢上升缓慢下降 乙地气温快速上升快速下降
我们(2制)哪作的一是届复亚式运折会线两统计国金牌数量 图,相图差中最必须少有? 标题和图例。 你能(指3)出根吗据?统计图,简单分析两面
国在历届亚运会上的表现。
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 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增 减变化的情况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制 作方法大体相同,都是先找到点,再 写数值,最后连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如下表。
如果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 亚运会所获金牌数的变化 情况,该怎么办?
可以利用折线统计图 把数据表示出来
折线统计图,届亚运会中国金牌情况统计图 第9~14届亚运会韩国金牌情况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PPT优秀课件五数

复式折线统计图PPT优秀课件五数
掌握各种图表类型的应用场景,根据数据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展示。
学习如何组合使用多种图表类型,以更全面地展示数据和分析结果。
掌握专业绘图软件操作技巧
学习使用专业绘图软件,如 Excel、PowerPoint、Tableau 等,提高绘图效率和质量。
掌握绘图软件中的常用功能和 操作技巧,如插入图表、调整 图表元素、设置图表样式等。
学习如何对图表进行高级设置 和优化,如调整坐标轴范围、 添加数据标签、设置图表动画 等。
注重图表美观度和易读性
注意图表的配色方案,选择对比明显 且符合主题的颜色搭配。
学习如何添加图表标题、坐标轴标签 和图例等辅助信息,以帮助观众更好 地理解图表内容。
合理设置图表元素的大小、字体和颜 色等,以确保图表的易读性。
分析难度
由于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更 多,因此分析起来相对更复杂。
适用场景分析
多项目比较
相关性研究
当需要比较多个统计项目在同一时期 或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情况时,适合 使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通过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各条折线的走 势和相互关系,可以分析不同统计项目之 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相关性的强弱。
数据来源问题
数据来源不明确
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首先需要明确数据来源,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格式不规范
如果数据格式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图表制作失败或图表不 准确。因此,在导入数据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
数据量过大或过小
如果数据量过大,可能会导致图表难以显示或加载缓慢; 如果数据量过小,则可能无法反映出数据的真实情况。因 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量。
绘制数据点
02
在折线的相应位置上绘制数据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折线统计图(复式)-PPT课件

折线统计图(复式)-PPT课件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
前面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 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
从折线统计图上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幅度或变化趋势。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与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差不 多,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相对应的 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1984年---2004的奥运会中国金牌数统计图
金牌数(枚)
100 80
60
中国 美国
40
20 年份(年)
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大小、变化趋势,
还可以对不同的数量进行比较。
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资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贴近实战,注重品质。适合各个成绩层次的学生查漏补缺,学习效果翻倍。本文档为 PPT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祝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 pt.co m/ 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范文下载:www. 1ppt.co m/fan wen/
试卷下载:www.1ppt.c om/shiti /
教案下载:www. 1ppt.co m/jiao an/
1984年---2004的奥运会中、美金牌数统计图
金牌数(枚)
100 80
60
中国 美国
40
20 年份(年)

《复式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PPT课件2 (共31张PPT)

《复式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PPT课件2 (共31张PPT)
14 时间/届
10
第9~14届亚运会韩国金牌情况统计图
金牌/枚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93 63 54 28 65
96
单 式 折 线 统 计 图
9
10
11
12
13
14 时间/届
怎样做才能更方便地 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 量的变化情况呢? 可以把两个单式 折线统计图合并 成一个统计图.
两个单式折线图, 可以看出每一个国 家的变化情况,但 是 两个国家获得金 牌数量的变化情况 不容易比较.
怎么才能把两个统计图 合并到一起呢?
我们可以先在一个空 白的统计图上画出中 国的,再画出韩国的。
为了让大家一看见这幅统计 图,就明白其中的含义,我们给 统计图加上标题.
用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不 同的国家 ,在图上指明哪 种颜色表示哪个国家.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 如下表.
枚数 届数
国家
9
10
11
12
13
14
中国
韩国
61
28
94 183 137 129 150
93 54 63 65 96
如果要看出两个国家各 届亚运会所获金牌数的 变化情况,该怎么办?
因为折线统 计图,可以很 容易地看出 数量增减变 化的情况。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新版插图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新)

新版插图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新)
2013-2021年北京市空气 优良天数呈上升趋势,
60 0
·58
2013
·47
2014
·46
2015
下降
·39 ·23
2016 2017
·15
2018
重污染天数呈下降趋势。
·4
2019
·0
2020
·8
2021
年份
(1)2013—2021年北京市空气优良天数是怎样变化的?
重污染天数呢?
教材第108页做一做
)电子贺卡
15 10
5 0
4先标明1图0 例再14描点8连线。 3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年份
4.
下降 上升
(2)简单说说2017-2021年敏敏家收到的普通贺卡和电 子贺卡数量的变化情况。 敏敏家收到的电子贺卡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普通贺卡 的数量呈下降趋势。
4.
(3)哪一年收到的两种贺卡的数量最接近?比较两种贺 卡数量的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2019年收到的两种贺卡的数量最接近。 想到:随着网络的普及,使用电子贺卡的人越来越多。
【重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学会绘
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难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对数 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课堂导入
填一填,说一说。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五(1)班学生最喜爱玩具情况统计图
有什么特点?
人数
8 7 6 5
男生 (1)喜欢(魔方)的女生比 女生 男生多,多( 1 )人 。
2. 2013-2021年北京市空气优良和重污染天数统计图
天数
· 优良 · 重污染
300 240 180
1·76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新授课件)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新授课件)

(2)男生参加比赛的人数占全部
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参加比赛的
人数占全部人数的几分之几? 参赛的总人数: 4 +6+8 + 13 + 17 + 18 +2 +3 +5+8+18 + 12=114(人) 男生参赛总人数:4 +6 +8 +13 + 17 + 18=66(人) 男生:66÷114= 11
①9岁时,周阳比赵娟高( 2 )cm。 ②( 10 )岁时,周阳和赵娟一样高。
3.根据某超市(2004-2010年)第一、第二门市部
年利润统计图回答问题。
(1)哪个门市部年利润增长得快? 第一门市部。
(2)第一门市部哪一年利润增 长得最快?
2010年利润增长得最快。
3.根据某超市(2004-2010年)第一、第二门市部 年利润统计图回答问题。
复式折线 统计图
不同
相同
单式折线统计图用一条折线表示一组
数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有统计名称,横轴表示
以及增减变化的趋势。
时间,纵轴表示数据,
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不同 绘制时按数据多少描出 的统计数据,右上角必须要有表示两组 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 数据的图例。不但能清楚地表示出两 各点,每相邻的年份之
某地区 7~15 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身高/cm
170
167
165
163
160
157
155 150 145 140
152 156157 158 141145145150 136 140
135 132 135
130 125
125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_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_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106~107页的内容及第109~110页练习二十六的第4~9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投影出示课本第106页例2的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

观察两图中数据,你得到了哪些数据?学生回答后,教师解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

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进入了老龄化。

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呢?生答:我们可以把这两幅图画到一起就好比较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新课讲授1.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两条不同的折线呢?教师用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并用图例说明)。

2.学生在课本中画出死亡人口折线后。

提问: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着重强调要用不同的线段来分别连结两组数据中的数。

也就是制作复式统计图时,先要画出图例。

3.引导学生回答教材例2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两条折线变化的趋势。

三、课堂作业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4题。

这题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

练习时,教师让学生结合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的复式统计图,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从而了解甲乙两地的不同气候特点,然后由学生解决3个问题,再全班反馈。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5题。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得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岁之后的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

阳谷县第一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六 爱护眼睛——复试统计表《复式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 版六三制

阳谷县第一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六 爱护眼睛——复试统计表《复式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 版六三制

《复式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能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二、深化练习:(一)基本练习1、回顾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谈话: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那些问题?学生交流(写明标题,时间,用不同的颜色)2、做课本128页第4题。

谈话:世纪小学对2002年入学的学生五年中每年的平均身高进行了记录。

请看统计表。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1、独立完成。

2、展示评价。

(在交流中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3、分析比较。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分析男、女生身高变化情况,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二)变式练习(课本121页自主练习第1题)谈话:根据统计表,我们能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同学们能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收集数据吗?(1)独立填表。

(2)班内交流。

(三)拓展练习(课本127页自主练习第3题)谈话:课前老师调查了本校五年级同学最喜欢的学科情况(出示调查表)。

你能根据调查的情况填写统计表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吗?1、独立完成。

(学生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制作成统计图。

)2、班内交流。

(展示制作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说出理由。

)3、优化比较。

4、分析数据。

谈话: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第2课时分数加减简便运算二、验证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15分钟))1.课件出示例2的两个算式。

(1)引导学生说出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大胆猜算。

2.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大胆地猜想: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在数学上光有猜想是不够的,还要用具体的实例来验证。

3.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4.教师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从两张折线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从图中横可轴以看都出是,“年份”制,成竖复式轴折线统计 出生,都人是口数“呈人下口数/万图人进”行,对比,看看能 降口趋数势大横, 体轴而稳死定、亡。竖人轴可以不不变能。有更多的发现。
2000
1500
画横轴
和纵
1000
轴,横
轴表示 500
时间,
纵轴表 0
示人口
数。
A.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选择。
(2)在( C )中可以同时看出两组数据的增 减变化情况。
A.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选择。 (3)对比两年1-12月的气温增减变化情况,选 用( B )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根据某超市(2004-2010年)第一、第二门市部年 利润统计图回答问题。 (1)哪个门市部年利润增长得 快?
人口数/百万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1998 -2021 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1)2013-2021 年北京市空气 优良天数是怎 样变化的?重 污染天数呢?
2013-2021年 北京市空气优 良天数显著增 多,重污染天 数显著减少。
(2)观察复式 折线统计图, 你还有什么发 现?
2013-2021年 重污染天数一 直少于空气优 良天数。
选择。
(1)要统计学校各年级同学为社会做好事的 件数,应选用( A )比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一厂每季度的平均产值是多少万元?二厂每月 的平均产值是多少万元? (40+50+60+90)÷4=60(万元) (50+80+70+70)÷12=22.5(万元) 答:一厂每季度的平均产值是60万元。二厂每月的 平均产值是22.5万元。
2.华宁编织一厂和二厂2014年全年产值统计图。
(3)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产值一直在增加? 一厂的产值一直在增加。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 2) 不锈钢保温杯中的水温下降到 70℃大约经 过多少分钟? 陶瓷保温杯呢? 不锈钢保温杯中的水温下降到70℃大约经过了130 分钟,陶瓷保温杯大约经过了40分钟。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 3)哪种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好一些? 从图中你 还能知道些什么?
不锈钢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好一些。答案不唯一,如 两个保温杯水温均随着时间的变长而下降,但不锈 钢保温杯水温下降缓慢些。
不锈钢杯 陶瓷杯
2012年8月
90
84
78 74
72 68
50 45
60 90 120 41 150 时间/分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 1) 实验开始后的第 60 分钟, 两个杯中的水温 相差多少摄氏度? 第 120 分钟呢? 实验开始后的第60分钟,两个杯中的水温相差 26℃,第120分钟相差27℃。
二 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进行新课
李小洁用不锈钢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做了一次对比 实验, 以了解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性能。 下面是 实验中获得的数据。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 接着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 图吗?
不锈钢和陶瓷保温杯水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水温/℃ 100 95 90 80 70 60 50 40 0 30 58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 相比,复式折线统 计图有哪些特点?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复式折线统计图应该有 图例,且不止一条折线。
小结
1.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折线来表示不同 数量的变化情况,这种折线统计图叫作复式折线 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几组数据的多少及 其对应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比较几组数据的变化 趋势。
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测相同吗? 与同学交流小组实验 的结果。 如果适合饮用的水温是 18 ~ 45℃, 两个容器的水各 从第几分钟起开始饮用比较合适?
2.华宁编织一厂和二厂2014年全年产值统计图。
(1)第几季度两个厂产值相差最大? 第二季度两个厂产值相差最大。
2.华编织一厂和二厂2014年全年产值统计图。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
小结
3.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需要注意: (1)为了区别不同的量,可以用不同形状或颜色的 线条来画折线。 (2)注意横轴及纵轴上间隔的宽度。
课堂演练
同样多的热水倒在陶瓷杯和陶瓷碗中, 水温下降的 速度相同吗? 哪个容器中水温下降的速度快一些? 4 人一组, 把热水倒入下面这样的两个容器, 每 3 分钟测量一次水温, 先把数据记录下来,再完成折 线统计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