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解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层解剖学》学习指南
目录
第一单元绪论 (1)
第二单元头部(一) (1)
第三单元头部(二) (9)
第四单元颈部、耳 (15)
第五单元胸部(一) (25)
第六单元胸部(二) (26)
第七单元腹部 (36)
第八单元盆、会阴 (48)
第九单元四肢 (56)
第十单元脊柱区 (62)
第一单元绪论
学习要求:
1.掌握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2.熟悉断层解剖学的定义、特点、研究范围和意义。
3.了解断层解剖学的历史、现状、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重点难点解析:
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断面断层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回声CT值T1和T2加权像
第二单元头部(一)
学习要求:
1.掌握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熟悉脑表面主要沟回和脑内部基底核区、连合纤维、脑室、脑池的位置及形态。
3.了解人体头部断层解剖学的常用基线。
重点难点解析:
1.大脑的外形及内部结构脑的重要沟回、基底核、连合纤维和内囊的位置、形态及分部。
2.脑室和脑池侧脑室、第三和第四脑室的位置、构成、分部及交通;小脑延髓池、鞍上池、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交叉池的位置及形态。
3.头部断层的常用基线眦(眶)耳线、Reid基线、上眶耳线、连合间线(AC—PC线)、经外耳门中点与眦耳线的垂线、正中矢状线。
4.颅脑连续横断层解剖中央沟、顶枕沟及距状沟的辨别;半卵圆中心的位置及形成;背侧丘脑、基底核和内囊的位置及分部;脑室的位置、围成及形态特点;脑池的位置、连通、形态特点及意义。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眶耳线(orbitomental line)2.连合间线(intercommissural line)
3.岛盖(operculum)4.外囊(external capsule)
5.半卵圆中心(centrum semiovale)6.髓突(medullary process)
7.辐射冠(corona radiate)8.禽距(calcar avis)
9.侧副隆起(collateral eminence)10.毯(tapetum)
11.内囊(internal capsule)12.蛛网膜下池(subarachnoid cisterns)
二、填空题
1.是识别横断层面上缘上回和角回的标志。
2.顶下沟起自扣带沟,止于的后方,其上方为,下方是扣带回。
3.、和、合称后说话区(wernicke区)。
4.杏仁体、和三者恒定的位置关系是横断层面上识别杏仁体的标志。
5.中脑的横断层面自前向后分为、、和四部分。
6.首次出现的层面是颅脑横断层面上识别外侧沟后支的标志。
7.和的出现是冠状层面上中央前回下部出现的标志。
8.在颅脑冠状层面上,侧脑室三角区的外侧壁与视辐射之间的白质板称,由纤维形成。
9.成对的脑池包括、、和等。
10.幕上不成对的脑池包括背侧的、、和腹侧的、、。
11.幕下不成对的脑池包括背侧的、和腹侧的、。
12.大脑外侧窝池在横断层面上的典型表现呈横置的“”形,主干在岛叶表面分为前、后支,前支较短伸向,后支较长伸向。
13.池、池和池围绕于中脑周围,并勾画出了其轮廓。
14.四角形鞍上池的4个角分别为、、和,其周围的脑组织分别为前方的、后方的和两侧的。
15.鞍上池的形态因成像层面和个体差异,可呈、和等不同形态,其由池、池或池组成。
16.“Y”形小脑幕之间的脑组织为,小脑幕两侧的脑组织是。
17.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外侧沟可分为、和3支。
18.额下回以外侧沟的前支和升支为界分为、和部,其中
和又称Broca区,为前说语区。
19.楔前叶为顶叶的主要部分,其前界为,后界是,下界为。
20.距状沟以与其汇合处分为前、后两部分,距状沟前部较恒定,在侧脑室后角的内侧壁上形成一隆起称。
21.岛盖覆盖岛叶,由、和三部分组成。
22.在横断层面上,自外侧沟至正中线的结构依次是、、、、、和。
23.岛叶皮质呈三角形,其尖的内侧稍隆起称;岛叶皮质被岛中央沟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后部是。
岛叶深面蕴藏有核。
24.胼胝体嘴的下方为,其与终板旁回合称,与联系密切。
25.第三脑室位于两侧和两侧之间,呈正中矢状位的裂隙,其前下方有和隐窝,后壁有和隐窝。
26.在胼胝体膝以前的冠状层面上,大脑半球上外侧面自上而下为、、回和、沟。
27.在颅脑冠状层面上,胼胝体膝外侧的结构依次为、、、和。
28.在胼胝体干冠状层面上,第三脑室外侧依次为、、、、、、和外侧沟。
29.在中央后回首次出现的冠状层面上,外侧沟以上的大脑半球上外侧面自上而下依次为、、、回和、、沟。
30.在颅脑冠状层面上,“人”形大脑镰和小脑幕与颅骨及其两者相连接处的硬脑膜窦分别为、和,向后汇合成。
三、最佳选择题
1.在横断层面上,识别距状沟前部的标志
A.禽距B.侧副隆起C.侧副沟D.海马E.海马旁回
2.显示基底核区的最佳横断层面
A.胼胝体干B.胼胝体压部C.松果体D.前连合E.后连合
3.松果体的常见形态
A.圆形B.椭圆形C.球形D.长条形E.窄条形
4.识别中央旁小叶的标志
A.扣带沟B.扣带沟边缘支C.中央沟D.中央前沟E.中央后沟5.内囊前肢与内囊后肢分界的标志
A.豆状核B.壳C.苍白球D.尾状核E.背侧丘脑
6.在冠状层面上,脑底面的颞叶与枕叶的分界标志
A.侧脑室下角B.胼胝体压部C.舌回D.海马旁回E.距状沟前部7.与大脑纵裂池后部直接延续的脑池
A.终板池B.交叉池C.帆间池D.四叠体池E.大脑大静脉池
8.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出入内耳门时所经过的脑池
A.小脑延髓池B.环池C.小脑上池D.桥池E.脑桥小脑角池
9.五角形鞍上池的两侧脑组织
A.直回B.海马旁回C.脑桥D.钩E.大脑脚底
10.在横断层面上,小脑延髓池两侧的脑组织
A.小脑扁桃体B.小脑半球C.小脑蚓D.枕叶E.舌回
11.半卵圆中心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楔叶B.楔前叶C.缘上回D.外侧沟E.顶枕沟
12.胼胝体干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侧脑室B.第三脑室C.尾状核D.外侧沟E.顶枕沟
13.半卵圆中心以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E.楔叶
14.胼胝体压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内囊B.外囊C.最外囊D.第五脑室E.第六脑室
15.胼胝体压部横断层面上的结构
A.胼胝体嘴B.胼胝体膝C.胼胝体干D.海马E.海马旁回
16.经内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尾状核B.豆状核C.屏状核D.杏仁体E.背侧丘脑
17.胼胝体压部两侧的腔隙为侧脑室
A.前角B.中央部C.三角区D.后角E.下角
18.经红核和黑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侧脑室B.第三脑室C.中脑水管D.胼胝体膝E.透明隔
19.鞍上池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交叉池B.大脑纵裂池C.小脑上池D.环池E.大脑外侧窝池
20.齿状核横断层面上的结构
A.小脑上池B.小脑扁桃体C.小脑上脚D.小脑中脚E.小脑下脚21.第四脑室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
A.中脑B.脑桥C.延髓D.小脑半球E.小脑蚓
22.形成“Y”形小脑幕的结构
A.大脑镰B.小脑幕C.小脑镰D.大脑镰和小脑幕E.小脑幕和小脑镰23.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的白质区
A.内囊B.外囊C.最外囊D.视辐射E.听辐射
24.紧邻扣带回峡后方的脑沟
A.顶枕沟B.距状沟C.顶内沟D.顶下沟E.海马沟
25.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的白质区
A.内囊前肢B.内囊膝C.内囊后肢D.外囊E.最外囊
26.在横断层面上,上矢状窦的常见形态
A.三角形B.四角形C.圆形D.卵圆形E.不规则形
27.横越第三脑室的结构
A.前连合B.后连合C.穹隆连合D.丘脑间黏合E.缰连合
28.枕钳出现的横断层面
A.胼胝体膝B.胼胝体干C.胼胝体压部D.胼胝体嘴E.半卵圆中心29.基底核区的横断层面上最先出现
A.背侧丘脑B.尾状核C.豆状核D.屏状核E.杏仁体
30.尾状核的横断层面上最先出现
A.尾状核头B.尾状核体C.尾状核尾
D.尾状核头和尾状核体E.尾状核体和尾状核尾
31.海马位于侧脑室下角的
A.上壁B.下壁C.前壁D.后壁E.下内侧壁
32.正中矢状面上的脑沟不出现
A.顶枕沟B.中央沟C.距状沟D.扣带沟E.胼胝体沟
33.在正中矢状面上,中央旁小叶前方的脑回
A.中央前回B.额上回C.额内侧回D.扣带回E.楔前叶
34.自正中线向外侧的基底核区矢状层面上最先出现
A.尾状核B.豆状核C.杏仁体D.屏状核E.旧纹状体
35.在矢状层面上,海马长轴延长线与大脑半球表面相交处的脑沟相当于A.中央沟B.外侧沟C.顶枕沟D.距状沟E.顶内沟
36.在矢状层面上,听辐射途经何结构的后方达颞横回
A.背侧丘脑B.壳C.苍白球D.尾状核E.侧脑室
37.冠状层面上的基底核区最先出现
A.尾状核B.豆状核C.屏状核D.杏仁体E.背侧丘脑
38.冠状层面上的胼胝体最先出现
A.嘴B.膝C.干D.压部E.体部
39.冠状层面上的侧脑室最先出现
A.前角B.中央部C.三角区D.后角E.下角
40.尾状核头和尾状核体在冠状层面上位于侧脑室的
A.内上壁B.外上壁C.下壁D.内侧壁E.外侧壁
41.横断层面上的侧脑室最先出现
A.前角B.中央部C.三角区D.后角E.下角
42.第三脑室下壁的结构不包括
A.视交叉B.漏斗C.灰结节D.乳头体E.终板
43.胼胝体膝以前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扣带沟B.扣带回C.直回D.眶回E.侧脑室前角
44.胼胝体膝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侧脑室前角B.尾状核头C.中央前回D.外侧沟E.胼胝体下区45.透明隔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豆状核B.尾状核头C.内囊前肢D.第三脑室E.中央后回46.胼胝体干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内囊B.杏仁体C.侧脑室下角D.中央前回E.侧脑室三角区47.中央前回下部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内囊前肢B.内囊膝C.内囊后肢D.中央沟E.中央后回
48.中央后回下部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额上回B.额中回C.额下回D.背侧丘脑E.第三脑室
49.在冠状层面上,侧脑室下角的内下壁上的弯曲结构
A.海马旁回B.海马结构C.海马D.钩E.海马沟
50.胼胝体压部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尾状核B.内囊C.视辐射D.侧脑室下角E.侧脑室三角区51.在冠状层面上,侧脑室后角的内侧壁上的隆起
A.侧副隆起B.侧副三角C.钩D.毯E.禽距
52.胼胝体压部消失以后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侧脑室后角B.侧脑室下角C.角回D.顶上小叶E.顶下小叶53.在冠状层面上,“人”形大脑镰与小脑幕连接处的腔隙
A.上矢状窦B.下矢状窦C.直窦D.大脑大静脉E.窦汇
54.顶枕沟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楔前叶B.楔叶C.距状沟D.舌回E.扣带回峡
55.距状沟前部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
A.顶上小叶B.顶内沟C.顶下小叶D.外侧沟E.舌回
56.正中矢状面上的脑池不出现
A.脚间池B.桥池C.延池D.小脑延髓池E.脑桥小脑角池57.正中矢状面上的脑回不出现
A.中央旁小叶B.额内侧回C.顶上小叶D.楔前叶E.楔叶58.正中矢状面上不可能出现的脑室
A.侧脑室B.第三脑室C.第四脑室D.第五脑室E.第六脑室
59.正中矢状面上的硬脑膜及硬脑膜窦不出现
A.大脑镰B.小脑幕C.小脑镰D.海绵窦E.直窦
60.内囊膝的矢状层面上不出现
A.尾状核B.背侧丘脑C.豆状核D.侧脑室E.海绵窦
61.内囊膝矢状层面上的脑回不出现
A.额上回B.额中回C.中央前回D.中央后回E.楔叶
62.内囊膝矢状层面上的脑沟不出现
A.额上沟B.中央沟C.顶枕沟D.距状沟E.扣带沟
63.苍白球的矢状层面上不出现
A.内囊前肢B.内囊后肢C.尾状核头D.背侧丘脑E.内囊膝64.苍白球矢状层面上的脑回不出现
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C.顶上小叶D.顶下小叶E.舌回65.壳矢状层面上的结构
A.内囊B.外囊C.尾状核D.杏仁体E.背侧丘脑
66.豆状核矢状层面上的宽阔白质区
A.听辐射B.视辐射C.辐射冠D.半卵圆中心E.枕钳
67.岛叶皮质的矢状层面上不出现
A.额上回B.额中回C.额下回D.顶上小叶E.侧脑室下角68.外侧沟矢状层面上的脑回不出现
A.顶上小叶B.缘上回C.角回D.颞横回E.额下回
69.外侧沟矢状层面上的脑沟不出现
A.中央沟B.中央前沟C.中央后沟D.顶枕沟E.颞上沟
70.脑池中体积最大的是
A.脚间池B.小脑上池C.小脑延髓池D.环池E.脑桥小脑角池71.形成辐射冠的主要结构
A.联络纤维B.连合纤维C.投射纤维D.胼胝体E.基底核
四、问答题
1.简述中央沟在矢状层面上的识别方法。
2.简述横断层面上帆间池与第三脑室的区别。
3.简述鞍上池的位置、形态、组成、交通及毗邻结构。
4.简述小脑幕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5.简述顶枕沟的识别方法及意义。
6.简述颅脑横断层的常用基线及临床应用。
7.简述半卵圆中心的位置、形成及影像上的表现。
8.简述松果体的位置、形态及临床意义。
9.简述第五脑室和第六脑室的位置、形态及交通。
10.简述中央沟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方法。
11.简述第四脑室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12.简述第四脑室的定位方位及意义。
13.简述四叠体池与第四脑室在CT图像上的鉴别方法。
14.简述中脑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15.简述胼胝体的位置、分部及纤维联系。
16.简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及临床意义。
17.简述外侧沟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方法。
18.简述基底核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形成结构。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即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颅脑横断层多以此线为基线,亦即临床影像上头部的轴位扫描基线。
2.为前连合后缘中点与后连合前缘中点的连线,又称AC—PC线,脑立体定位手术和X刀、γ刀等多以此线为基线。
3.岛叶以环状沟与额、顶、颞叶分界,此三叶所掩盖岛叶的部分,分为额盖、顶盖和颞盖。
4.屏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薄层髓质区。
5.为横断层面上大脑半球内呈半卵圆形的白质区,主要由胼胝体的辐射纤维和经内囊的投射纤维等组成,因横断层面上呈半卵圆形而得名。
6.大脑半球的髓质除在其中央部形成集中区域外,还向外周延伸出一些条索状的突起结构。
末端伸向表面的皮质,其根部相连,似“菜花样”。
7.大部分投射纤维呈辐射状投射至大脑皮质,此部分投射纤维在矢、冠状层面上所形成的宽阔白质区。
8.位于侧脑室后角内侧壁的腹侧,由距状沟前部皮质陷入侧脑室后角内而形成的隆起结构。
9.位于侧脑室下角底壁的外侧部,由侧副沟皮质陷入侧脑室下角内而形成的隆起结构。
10.胼胝体压部的纤维被视辐射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的纤维于侧脑室三角区外侧壁与视辐射之间所形成的一薄层白质板。
11.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宽厚白质板,横断层面上的两侧内囊呈尖向内侧的“><”形,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三部分,各部均有投射纤维通过。
12.又称脑池,由蛛网膜下隙在脑的沟、裂等处扩大而形成。
各部间无明显界限,彼此交通,但个体差异较大,其形状和大小在临床影像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填空题
1.外侧沟后支
2.胼胝体压部楔前叶
3.缘上回角回颞上回后部颞中回后部
4.钩侧脑室下角
5.大脑脚底黑质中脑被盖顶盖
6.侧脑室
7.内囊膝内囊后肢
8.毯胼胝体压部
9.大脑纵裂池大脑外侧窝池环池脑桥小脑角池
10.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四叠体池终板池交叉池脚间池
11.小脑上池小脑延髓池桥池延池
12.“Y”前内侧后方
13.四叠体池环池脚间池
14.大脑纵裂池左大脑外侧窝池右大脑外侧窝池脚间池额叶中脑颞叶(钩)
15.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交叉池脚间池桥池
16.小脑蚓大脑枕叶
17.前支升支后支
18.眶部三角部岛盖部三角部岛盖部
19.扣带沟边缘支顶枕沟顶下沟
20.顶枕沟禽距
21.额盖顶盖颞盖
22.岛叶皮质最外囊屏状核外囊豆状核内囊背侧丘脑
23.岛阈岛短回岛长回基底核
24.胼胝体下区隔区海马
25.背侧丘脑下丘脑视隐窝漏斗隐窝松果体隐窝松果体上隐窝
26.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额上沟额下沟
27.侧脑室前角尾状核头大脑髓质岛叶皮质外侧沟
28.背侧丘脑内囊后肢豆状核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岛叶皮质
29.额上回额中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额上沟中央前沟中央沟
30.上矢状窦横窦直窦窦汇
三、最佳选择题
1.A2.C3.B4.B5.C6.B7.E8.E9.D10.B
11.D12.B13.D14.E15.B16.D17.C18.E19.C20.D
21.A22.D23.B24.B25.C26.A27.D28.B29.B30.B
31.E32.B33.C34.A35.C36.B37.A38.B39.A40.B
41.B42.E43.E44.C45.E46.E47.E48.C49.C50.B
51.E52.B53.C54.E55.D56.E57.C58.A59.D60.C
61.B62.A63.E64.D65.D66.C67.A68.A69.D70.C
71.C
四、问答题
1.常用的方法有:①中央沟位于大脑半球上缘的中份稍偏后;②沟内常有壁间回;③有伴行的中央前、后沟;④中央前回的髓突较中央后回粗大;⑤一般情况下,中央前回髓突与下方的内囊后肢呈上下垂直关系。
2.帆间池与第三脑室顶部在横断层面上的区别:①帆间池的层面较高,而第三脑室顶部的层面稍低;②帆间池后界是胼胝体压部,而第三脑室顶部的后界是松果体;③帆间池呈尖向前的三角形,
不与侧脑室前角相连,而第三脑室为正中矢状位的狭长裂隙,向前可延伸至侧脑室前角。
3.鞍上池居蝶鞍上方,是交叉池、脚间池或桥池在轴位扫描时的共同显影。
由于体位和扫描基线不同,CT图像上可呈六角形、五角形或四角形等。
①六角形鞍上池由交叉池和脚间池组成,前角伸向两侧额叶之间,并延续为大脑纵裂池;前外侧角伸向额叶与颞叶之间,延续为大脑外侧窝池;后外侧角伸向大脑与中脑之间,延续为环池;后角是脚间池。
鞍上池的前界是额叶直回,后界是大脑脚底,两侧界为海马旁回钩,池内主要有视交叉、视束、颈内动脉、漏斗或垂体柄、乳头体、动眼神经和大脑后动脉水平段等。
②五角形鞍上池由交叉池和桥池组成,后方是脑桥基底部,池内有视交叉、颈内动脉、垂体柄、鞍背和基底动脉末端等。
③四角形鞍上池的扫描层面较高,由交叉池和脚间池组成,环池不显影,池内有视束、视交叉、漏斗和乳头体等。
4.小脑幕在横断层面上的形态可因层面高低不同而有差异,①在经窦汇以上的横断层面上,小脑幕与大脑镰后端连成“Y”形,由于大脑镰与小脑幕的交接处是自前上斜向后下,因此层面偏高时小脑幕被切得少,而大脑镰被切得多,两者连成长“Y”形;当层面偏低时则呈宽“Y”形。
②在经窦汇的横断层面上,大脑镰已消失,小脑幕直接与后方的窦汇相连接成“V”形。
“V”形和“Y”形“杯口”内的脑实质为幕下结构,主要是小脑上蚓和小脑上池;“杯口”之外是幕上结构,主要为大脑枕叶。
③在经窦汇以下的横断层面上,小脑幕呈“M”(“双峰”)形,随层面下移则呈“八”形。
“双峰”形好似一对并列的山峰,两峰之间的脑实质为幕下结构,两峰以外为幕上结构。
“八”形以前的脑实质为幕上的大脑枕叶,“八”形以后的结构是幕下的小脑。
5.在横断层面上,中央旁小叶消失至胼胝体压部出现之间的层面上,在大脑半球后部的内侧面,自内侧向外侧横行走行的较深的脑沟即为顶枕沟。
顶枕沟前方为顶叶(楔前叶),后方是枕叶(楔叶);楔前叶前方的脑回为扣带回,楔叶后方的脑沟为距状沟。
在矢状层面上,顶枕沟位于中央沟及中央后沟的后方,较深,其前方为顶叶(楔前叶),后方是枕叶(楔叶);当顶枕沟消失后,自侧脑室下角的海马长轴延长线与大脑半球表面相交处即为顶枕沟的位置,以此区分顶叶与枕叶。
6.由于临床应用的目的不同而存在多种横断层基线,按照不同基线所获得的同一高度的横断层标本或图像上的结构亦存在差别。
①眶耳线或眦耳线,即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颅脑横断层多以此线为基线,亦即临床影像上头部轴位扫描的基线。
②Reid基线,即眶下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曾是头部横断层标本制作的常用基线,冠状断层标本的制作也常以该线的垂线为基线。
③上眶耳线,即眶上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经该线的层面与颅底平面一致,利于显示颅后窝的结构和减少颅骨伪影。
④连合间线,为前连合后缘中点与后连合前缘中点的连线,又称AC—PC线,脑立体定位手术和X刀、γ刀等多以此线为基线。
7.半卵圆中心为横断层面上大脑半球内呈半卵圆形的白质区,主要由胼胝体的辐射纤维和经内囊的投射纤维等组成,因横断层面上呈半卵圆形而得名。
因半卵圆中心的纤维主要是有髓纤维,故CT图像上呈低密度区,MRI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区。
8.松果体位于胼胝体下方的四叠体池内,以柄附着于第三脑室后部;可分为圆形、椭圆形和窄条形,前者的长径与宽径几乎相等,后两者的长径均大于宽径,而窄条形的长径为宽径2.5倍以上。
一般认为松果体偏离正中线是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信号。
9.第五脑室位于两侧透明隔之间,又称透明隔腔。
其前界为胼胝体膝,后界是穹隆柱,上界为胼胝体干,下界是胼胝体嘴和前连合。
此脑室一般不与其他脑室相通,但可因某些原因与第三脑室相通。
第六脑室又称穹隆室,位于第五脑室后方的穹隆连合与胼胝体干之间,呈水平裂隙状,借穹隆柱与第五脑室隔开。
第五、六脑室并非真正的脑室,常共同存在,且相互交通。
10.在颅脑横断层面上可根据以下特征辨认中央沟:○1沟的深度,中央沟较深,自外侧向内侧延伸,并可有1条(中央后沟)或2条沟(中央前、后沟)与之伴行;○2中央前、后回的厚度,中央前回较中央后回宽厚,两者之间的沟即为中央沟;○3沟的位置,以眶(眦)耳线为基线的横断层
面上,中央沟均位于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前2/5与后3/5交界处。
11.横断层面上的第四脑室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第四脑室的上部大致呈五角形,其前方为脑桥,后外侧是小脑上脚和齿状核;中部的横断层面上主要呈五角形,也可见三角形或新月形,在CT图像上常表现为凹面朝后的新月形或马蹄形低密度区;下部的横断层面上常呈菱形或三角形,其前方是延髓,后方为小脑扁桃体。
12.在颅脑横断层面上,第四脑室多呈凸面向前的马蹄形,正常时应位于鞍背后缘与枕内隆凸连线的中点,或两侧乙状窦侧壁连线的中点上,这两种定位方法均能较准确地判断第四脑室的位置是否异常,进而推断其移位性质和原因。
一般情况下,如果第四脑室向后移位、受压变形,则提示为脑干占位性病变所致;第四脑室向前移位,提示小脑中线区有占位性病变;第四脑室向左、右侧移位,提示一侧小脑半球有占位性病变或有萎缩性病灶;第四脑室向左后或右后方移位时,提示一侧脑桥小脑角有占位性病变。
如果第四脑室显示不清时,则提示可能有颅后窝的占位性病变,应进一步检查寻找其原因。
13.在CT轴位扫描图像上,四叠体池和第四脑室的位置基本相同,且外形均呈马蹄形,鉴别时应依据:①外形,四叠体池呈凸面向后的马蹄形,而第四脑室多呈凸面向前的马蹄形;②层面高低,四叠体池的层面较高,而第四脑室的层面稍低;③周围结构,四叠体池前方一般有正中矢状位的第三脑室存在;而第四脑室前方则为蝶鞍区或颌面部结构。
其中马蹄形的凸面朝前或朝后是鉴别两者的主要方法。
14.横断层面上的中脑可分为四部分,自前向后依次为:①大脑脚底,位于黑质的前方,其中间3/5有锥体束经过,内、外侧1/5分别有额桥束和顶枕颞桥束经过。
②黑质,纵贯中脑全长,其背侧的致密部含有黑色素颗粒;腹侧的网状部呈淡红棕色,含有大量的铁。
③中脑被盖,含有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红核和网状结构等。
④顶盖,即上丘和下丘,与视、听觉反射有关。
15.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呈弓形宽厚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胼胝体嘴、膝、干和压部,嘴向下连于终板。
胼胝体纤维向前、后及两侧放射,分别形成额(前)钳、枕(后)钳和半卵圆中心的主要纤维,联系左、右侧大脑半球的额、枕、顶、颞叶。
16.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横断层面上的两侧内囊呈尖向内侧的“><”形。
内囊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三部分,各部均有重要的投射纤维通过。
内囊后肢血管栓塞或出血时可导致对侧偏身感觉丧失(损伤丘脑中央辐射)、对侧偏瘫(损伤皮质脊髓束)和偏盲(损伤视辐射),即“三偏”综合征。
17.横断层面上可根据以下特征辨别外侧沟:○1岛叶皮质,颅脑横断层面上出现岛叶皮质后,与岛叶皮质呈垂直位的脑沟即为外侧沟;○2蝶骨大翼,在颅前、中窝交界处的颅侧壁上,伸向颅腔内的突起为蝶骨大翼的骨性断面,与该突起对应的脑沟则为外侧沟。
18.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髓质中,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①尾状核为一弓形棒状的灰质团块,分为基底核头、体、尾三部分。
头膨大并突入侧脑室,形成侧脑室前角的外侧壁;头向后逐渐变细移行为体、尾部,尾部沿背侧丘脑的外侧缘向后,再弯向下,沿侧脑室下角的顶壁向前终于杏仁体。
②豆状核位于背侧丘脑的外侧,近似双凸透镜状,横断层面上呈尖向内侧的楔形,内、外侧髓板将其分为三层,最外侧呈赤褐色的部分为壳;壳与尾状核头之间有条纹状灰质相连;内侧两层颜色较浅为苍白球,被内侧髓板分为内、外侧苍白球。
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纹状体,其中苍白球称旧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称新纹状体。
③屏状核位于豆状核的外侧,其内侧面平坦,与豆状核之间的髓质为外囊;屏状核外侧面有波纹状的突起,与岛叶皮质之间的髓质为最外囊。
④杏仁体与尾状核的尾部相连,位于颞叶的背内侧、侧脑室下角尖端的前方,其表面有海马旁回钩的皮质覆盖。
第三单元头部(二)
学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