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选址要求1
危废处置中心设计方案
危废处置中心设计方案背景介绍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
据统计,全球每年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多达4亿吨以上,这些废物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危废处置中心的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程。
危废处置中心设计目的和目标危废处置中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在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前提下,使废物得到最有效的处理和回收。
同时,要确保危废处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尽可能的降低,这样才能够使废物处理的成本最小化。
危废处置中心设计的要点地理位置的选择危废处置中心的地理位置选择非常关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与危险废物来源之间的距离。
•是否在临近居民区或敏感区域附近。
•是否容易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
•是否容易达到下风向地区,造成污染。
建筑设计危废处置中心的建筑设计应该满足以下要求:•具备必要的面积,足够容纳所有的废物。
•建筑物的结构要强度高、稳固耐用,保证安全性和持久性。
•设计合理的布局,便于危险废物的存储、处理和运输。
•有充足的生活设施,员工的工作环境、健康和安全得到保障。
设备的选择危废处置中心的设备选择也非常重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设备的处理能力要匹配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设备的处理效率要高,以保证处理过程的效率和减少成本。
•设备的安全性要高,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环境保护设施危废处置中心的环境保护设施必不可少,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污染的控制,要避免有毒废物和污染物的泄露。
•对于废物的处理,要考虑是否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针对危险废物的固体、液体和气态废物分别进行处理设计。
危废处置中心建设的意义危废处置中心的建设,对于提高废物处理的效率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为经济和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使得危险废物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回收,这样能够节约原材料、能源等资源。
•减少危险废物的排放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和破坏。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设施选址考虑因素
危废废物及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选址考虑因素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选址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的有关规定。
其厂(场)址选择前应进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场地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候,应急救援等因素的综合分析。
1、因素一社会环境:(1)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选址必须符合当地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不得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污染,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不得影响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不得危害居民身心健康。
(2)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选址必须通过社会公众调研,分析其社会稳定风险,减少因缺乏联系而使公众产生过度担忧,得到公众支持。
(3)选址必须按照当下最新的环保法规要求,行业执行标准要求,当地规划要求以及综合选址实际情况确保设施与城市市区和规划区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得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向。
(4)确保与重要目标、敏感目标(包括重要的军事设施、大型水利电力设施、交通通讯主要干线、核电站、飞机场、重要桥梁、易燃易爆危险设施、学校、超市、居民点、集镇、医院、养老院等)的安全距离。
(5)选址应选在社会安定、治安良好地区,避开人口密集区、宗教圣地等敏感区。
2、因素二自然环境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选址切勿选在河流溯源地、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旅游度假区、文物保护区;重要的资源丰富区。
3、因素三场地环境(1)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选址须避开现有和规划中的地下设施(如供排水管线、石油管线、天然气管线、地下防空洞等)。
(2)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选址需选在地形开阔地界,避免大规模平整土地、砍伐森林,设施选址不得占用基本保护农田。
(3)减少设施用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公用设施或居民的大规模征收征用。
(4)选址场地应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水、电、交通、通讯、医疗等)。
(5)选址场地应选在可以常年获得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供应的地区。
(6)选址时充分考虑当地交通运输情况,充分考虑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运输风险,是否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否可以规划出专用的运输路线,路况是否允许大型危废运输车辆通过,不可穿越村庄集镇,市中心等。
危险废物处置及管理要求
危险废物处置及管理要求一、场址选择的环境保护要求5.1I类场和I类场的共同要求5.1.1 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5.1.2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场界距居民集中区 500 m 以外。
5.1.3应选在满足承要的地基上,以免地基下的,特别是不或局部下的影响5.1.4 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
5.1.5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516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5.2 类场的其他要求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5.3I场其他要5.3.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
5.3.2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
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1.5 m二、6贮存、处置场设计的环境保护要求6.1I类场和I类场的共同要求6.1.1、处置场的建设,必须与将要的一固体物的别相一致6.1.2建设目境影评中应设置、处置场专题评价,扩建改建和超期服的、处置场,应重新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6.1.3 贮存、处置场应采取防止粉尘污染的措施。
6.1.4为防止雨水径进存、处置场内,避免增坡,、处场周边应设置导流渠。
6.1.5应设计渗滤液集排水设施。
6.1.6为防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渗滤液的流失,应构筑堤、坝、挡土墙等设施。
6.1.7为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运营,必要时应采取施防止地基下,尤其是防止不均或局部下沉6.1.8 含硫量大于1.5%的煤研石,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自燃。
6.1.9为加强督管理,存、处置场应按GB 15562.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6.21场的其他要求6.2.1当天然基础层的渗透系数大于1.0X10-cm/s 时,应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防渗层的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X10-cm/s 和厚度15 m的粘层的防渗性能。
6.2.2必要时应设计渗滤液处理设施,对渗滤液进行处理。
6.2.3为监控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贮存、处置场周边至少应设置三口地下水质监控井。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和设计原则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和设计原则一、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选址原则。
1、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 度的区域内。
2、设施基础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3、厂界应位于居民区800 米以外,地表水150 以外。
4、应避免建在溶洞区域或易遭受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潮汐等影响区域内。
5、应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高压输送电路区域以外6、应位于居民区域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7、集中贮存物品应满足以上条件外,还应满足三条第 1 款。
二、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仓库式)的设计原则1、地面与裙角要用坚固、防渗材料建造,建造材料要与危废物相容。
2、必须有防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要有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
3、设施要有安全照明和观察窗口。
4、用以存放液体、半固体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
5、应设计堵截泄露的裙角,地面与裙角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的最大容器的最大容量或总储量的五分之一。
6、不相容的危废物必须隔离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三、危险废物的堆放1、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至少 1 米厚粘土层(防渗系数≤10-7cm/s),或2mm 后高密度聚乙烯膜或至少2mm 后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cm/s。
2、危废物对方高度应根据地面承载能力确定。
3、衬里应放在一个基础或底座上。
4、衬里要能够覆盖危废物或其溶出物可能涉及到的范围内。
5、衬里材料要与堆放的危废物相容。
6、在衬里上设计、建造浸出液收集系统。
7、应设计建造径流疏导系统,保证能防止25 年一遇的暴雨不会流到为废物堆里。
8、危废物堆里应设计雨水收集池,保证能收集25 年一遇的暴雨24 小时的降水量。
9、为废物堆要防风、防雨、防晒。
10、产生量大的危废物可散装方式堆放贮存在按上述要求设计的废物堆里。
四、危废物贮存设施的运行及管理1、从事为废物贮存的单位,必须得到有资质单位的出具的改为废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分析报告,认定可以贮存后,方可贮存。
2、为废物贮存前应进行检验,确保同预定接收危废物一致。
危废间选址、设计、建设、检查及日常管理要求
危废间选址、设计、建设、检查及日常管理要求一、危废间相关标准规范标准:危废间的建设标准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国标18597)(20 X义年修订)。
规范:危废收集、贮存涉及的规范:《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
指南:涉及危险废物的环评内容评价指南《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危废转移管理要求:《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产生危废企业管理要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环办(20义X〕99号)二、危废间选址要求危废间选址要求(来自《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国标18597)(20XX年修订):6. 1.1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
6. 1. 2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在对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考虑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泄漏、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的产生与扩散以及可能的事故风险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农用地、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
6. 1.4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
6. 1.5应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
6. 1. 6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6.1. 7集中贮存的废物堆选址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满足6. 3.1款要求。
三、危废间建设和检查要点①危废间应满足四防(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②危废间应有完善的防渗措施和渗漏收集措施,防渗措施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国标18597)(20XX年修订)6. 3.1防渗要求,防渗要求:6. 3.1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々厘米/秒),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戊厘米/ 秒;渗漏收集措施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国标18597)(20XX年修订)要求:6. 3.6在衬里上设计、建造浸出液收集清除系统。
危废场所建设要求
危废场所建设要求
首先,危废场所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国家对于危废场所的建设、管理和操作有着详细的规定,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办法》、《危险废物焚烧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
建设者应详细研究这些法规和技术规范,确保危废场所的建设符合要求。
其次,危废场所建设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
危废场所应该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敏感区等,避免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和危害。
同时,应设立完善的排放和防护设施,确保废物的安全存储和处理,防止危害物质向空气、土壤和水体中释放造成污染。
第三,危废场所建设需要保证安全和应急响应能力。
建设者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和处置危险废物,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废物的安全处理。
此外,应配备应急设施和设备,如泄漏控制设备、应急救护设备等,以便在危险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置。
最后,危废场所建设需要符合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设者应注重社会影响评价和社会参与,与当地政府、居民和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和协商,尊重当地社会和文化,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
此外,危废场所应考虑资源利用和能源节约,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危废场所建设需要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保证安全和应急响应能力,符合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只有在符合这些要求的基础上,危废场所才能安全、有效地处理和存储危险废物,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场址比选论证
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场址比选论证3.1场址选择依据及选址原则3.1.1 场址选择原则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最终过程是安全填埋,即把危险废物贮存在一个永久安全的场所。
因而场址的选择主要是从安全填埋要求的角度出发,首先考虑其安全可靠性,以尽量减少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对环境的影响为准则。
其次,安全填埋也是一种投资大且运行成本较高的处置方法,所以,选择场址时经济因素也需同时加以考虑,以尽量增大单位资金投入的填埋容量为准则。
危险废物的焚烧和预处理场所尽量与安全填埋场合建在一处。
3.1.2 场址选择要求(1)场址不应选在城镇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湿地地带、矿产资源远景储备区等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2)所选场址应避开下列区域:山体滑坡、泥石流或地面塌陷发生的区域;地震、火山可能发生的地区;地下有灰岩或溶岩岩洞区;地下断层尤其是活动的断层区域;尚未稳定的冲击扇及冲击沟地区;高压缩性淤泥、泥炭及软土区等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3)所选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的要求;2、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粘土资源;3、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面积广、厚度大、渗透率低;4、地质构造相对简单,断裂及裂缝不发育地区;5、地形坡度起伏变化不大。
(4)为保护地表水及地下水不受污染,所选场址应满足以下要求:1、填埋场不应设在100a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下;2、填埋场不应设在分洪河道地区;3、填埋场不应设在沿海的高危险区;4、填埋场严禁建在专用水源蓄水层及其补给区内。
并应尽可能地远离公共、私人或家畜饮用水供应站。
(5)从经济方面来考虑,填埋场选址还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1、填埋场尽可能靠近废物产生集中区,缩短收集运输的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有可利用的进入填埋场的道路,减少道路基本建设;2、选择汇水面积小、地面宽敞的丘陵地区,尽可能减少土方施工,降低基建投资费用;3、所选场址尽量靠近有充足的优质粘土土源地区,以减少或节省粘土购置、运输及加工处理费用;4、场址选择时应尽可能不占农田,减少征地费用;5、所选场址应比较容易得到水源、电源并易于解决排水问题;6、填埋场拥有足够的容量,其服务年限不小于10a。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建设方案及要求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建设方案及要求一、引言危险废物是指因其毒性、腐蚀性、可燃性、感染性或放射性等特性,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废弃物。
为了安全和有效地管理危险废物,建立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是必要且重要的。
二、场所选址1.距离居民区和敏感地点的距离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以确保居民和环境的安全。
2.应选择离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以便运输危险废物时能够快速、安全地进出。
三、建筑设计1.建筑物应符合相关建筑规范和工程标准,确保建筑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
2.应配置适当数量和大小的贮存容器,根据危险废物的特性和数量进行合理的规划。
3.建筑内设施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的要求,例如通风设施、防火设施、泄漏防护设备等。
4.室内应配备适当的灭火器材,并设立明确的防火通道和消防设施。
四、贮存要求1.贮存区域应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和类别进行分类贮存,避免不同类别的废物混合。
2.应设置防漏设备和防漏底板,以确保废物不会泄漏到环境中。
3.应按照危险废物的特性,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废物与空气、水、其他化学物质等发生作用产生化学反应。
4.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贮存设备和设施,确保其完好可用。
5.应建立健全的废物管理制度,包括废物登记、标识、分类、封存等内容,以确保废物的追踪和管理。
五、安全管理1.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日常管理工作。
2.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培训贮存人员并定期进行演练。
3.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六、环境监测1.应定期对贮存场所周边的土壤、空气和水进行监测,确保没有危害性物质的泄漏和扩散。
2.应建立废物处理记录,并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七、废物处理1.应与有资质和经验的废物处理企业合作,确保废物得到合规、安全的处理。
2.应建立合适的废物运输和交接程序,确保废物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结论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建设方案及要求是确保危险废物安全管理的关键,要求建筑、贮存设备和设施等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操作,并与专业废物处理企业合作,以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和设计原则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和设计原则一、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选址原则。
1、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
2、设施基础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3、厂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以外,地表水150以外。
4、应避免建在溶洞区域或易遭受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潮汐等影响区域内。
5、应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高压输送电路区域以外6、应位于居民区域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7、集中贮存物品应满足以上条件外,还应满足三条第1款。
二、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仓库式)的设计原则1、地面与裙角要用坚固、防渗材料建造,建造材料要与危废物相容。
2、必须有防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要有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
3、设施要有安全照明和观察窗口。
4、用以存放液体、半固体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
5、应设计堵截泄露的裙角,地面与裙角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的最大容器的最大容量或总储量的五分之一。
6、不相容的危废物必须隔离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三、危险废物的堆放专业知识整理分享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 1、基础必须防渗,防渗1米厚粘土层(防渗系数≤10-7cm/s ),或2mm 后高密度聚乙烯膜或至少2mm 后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cm/s 。
2、危废物对方高度应根据地面承确定。
3、衬里应放在一个基础上。
4、衬里要能够覆盖危废物或其溶出物可能涉及围内。
5、衬里材料要与堆放的危废物相容。
6、在衬里上设计、建造浸出液收。
7、应设计建造,保证25年一遇的暴雨不会流到为废物堆里。
8、危废物堆里应设计雨水收集池,保证能收集25年一遇的暴雨 24小时的降水量。
9、为废物堆要防风、防雨。
10、产生量大的危废物可散装方式堆放贮存在按上述要求设计的废物堆里。
四、危废物贮存设施的运理1、从事为废物贮存的单位,必须得到有资质单位为废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分析报告,认定可以贮存后,方可贮存。
2、为废物贮存前应进行检验,确保同预定接收危废3、不得接收未粘贴符G B 18597-20014、盛装在容器内的同类危废物可以堆叠存放。
各类固废厂址选择要求
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特别保护区域
避开区域
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石灰岩溶洞发育带;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活动中的断裂带;废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活动沙丘区;湿地;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泥炭及其他可能危机填埋场安全区域;
另: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1类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2类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如果天然基础渗透层渗透系数大于10-7cm/s),应采取天然应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相当于渗透系数≤10-7crn/s,厚度1.5M。
垃圾渗滤液处理应优先考虑回喷,不能回喷的应保证排水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排放标准要求,应设置足够容积的垃圾渗滤液事故收集池;产生的污泥或浓缩液应在厂内自行焚烧处理、不得外运处置。
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rn/s)等要求。
地质要求:a.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b.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粘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c.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
d.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否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取得主管部门同意;e.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天然基础渗透层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7cm/s),应采取天然应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渗透系数≤10-5crn/s)厚度不应小于2M。;f.地质构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选址和工程施工监控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选址和工程施工监控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场选址和工程施工监控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在选址和工程施工监控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问题,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选址阶段:1.法律法规要求:选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如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选址合法合规。
2.地质地貌因素: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地质地貌条件,确保选址区域地质稳定,不易发生地质灾害,如滑坡、地震等。
3.水资源保护:应选址在水资源保护区外,避免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污染。
4.气象条件:选址应考虑降水量、气侯变化等因素,避免雨水渗透后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5.远离生活区:选址应远离人口密集地区和生活区,以减少对人民群众的影响。
6.通风条件:选址应考虑区域内的通风条件,确保废物填埋过程中甲醛、苯、二恶英等有害气体的扩散不会对周边环境和群众造成影响。
施工监控阶段:1.环境保护设施:施工过程中,应设置环境保护设施,如防沉降装置、地下排水系统等,以减少污染物的向外扩散。
2.施工监督管理: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定操作,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环保要求。
3.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防护措施等,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发生事故。
4.废物分类处理:施工过程中,应对废物进行分类处理,确保不同类型的废物按照规定的方式填埋和处理,避免混合填埋造成次生污染。
5.监测设施: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废物填埋场的监测设施,如气象站、环境监测仪器等,实时监测填埋场的环境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6.沉降监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沉降监测,及时发现填埋场的沉降情况,防止沉降导致地面塌陷和损坏。
在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场选址和工程施工监控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水平,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危废处置中心实施方案
危废处置中心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危险废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处理危险废物,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建设危废处置中心成为当务之急。
二、建设目标。
危废处置中心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危险废物处置体系,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废物的最小化排放,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内容。
1. 场地选择,选择远离居民区、水源地和重要农作物种植区的场地,确保处置中心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2. 设施建设,建设危废处理设施、危废储存设施、废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等,确保危废处置过程中的废物、废水、废气等排放物得到有效处理和控制。
3. 管理措施,建立危废处置中心的管理制度,包括危废收集、运输、处置等方面的管理办法,确保危废处置中心的安全运营。
4. 人员培训,对危废处置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置能力。
5. 监测系统,建立危废处置中心的环境监测系统,对危废处置过程中的废物、废水、废气等排放物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环境质量达标。
四、建设步骤。
1. 立项阶段,确定危废处置中心的建设规模、场地选址等基本信息,进行项目立项。
2. 设计阶段,进行危废处置中心的设施设计、工艺流程设计等,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
3. 建设阶段,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施建设、设备安装等工程建设。
4. 运营阶段,进行危废处置中心的设施调试、人员培训等工作,确保危废处置中心的正常运营。
五、预期效果。
1. 实现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提高危废处置中心的运营效率,降低处置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3. 增强社会对危废处置中心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提升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六、总结。
危废处置中心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程,对于保护环境、维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按照上述实施方案,全力推动危废处置中心的建设,为实现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选址要求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选址要求1.离城市和人口密集区较远: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应该尽可能远离城市和人口密集区,避免危险废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和风险。
2.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应该选址在交通便利且通达的位置,以便于危险废物的运输和处理过程。
同时,交通便利也能提供紧急救援的便利性。
3.具备足够的土地面积: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需要有足够的土地用于存放、分类、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
因此,选址时需要考虑土地面积的充足性,以满足日常危险废物处理的需求。
4.土地的地质条件: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应该选址在地质条件良好的地区,避免地质灾害或污染扩散的风险。
地质条件包括土壤稳定性、地下水位和地质构造等因素。
5.邻近水资源要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应该选址在距离水源较远的地方,避免危险废物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和水源污染对处置中心造成的威胁。
同时,也应该确保处置中心的排水系统不会对周边水体产生负面影响。
6.空气质量要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应该选址在空气质量较好的地区,避免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周边环境和人群的影响。
7.考虑风险评估:选址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包括分析周边环境的特征、气象条件以及潜在风险,以确定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选址是否安全可靠。
8.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应该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降低噪音、振动和光污染等。
选址时需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9.考虑社区接受度: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应该选址在社区接受度较高的地区,并与当地社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以确保他们对处置中心的建设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
10.遵循相关法规和规定:选址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和规定,包括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规划法规等,确保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选址合法合规。
总结起来,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选址要求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与城市和人口密集区的距离、交通条件、土地面积、地质条件、邻近水资源要求、空气质量要求、风险评估、环境影响、社区接受度以及遵循法规等。
危废仓库建设标准
危废仓库建设标准危废仓库是指专门用于存放危险废物的场所,其建设标准对于保障环境安全和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危废仓库建设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建设。
下面将从危废仓库的选址、建筑结构、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危废仓库的选址应当远离居民区、水源地、农田等敏感区域,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地质稳定等因素,以确保危废仓库的建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在选址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危废仓库的建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其次,危废仓库的建筑结构应当符合相关的建筑标准,具备良好的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
建筑材料应当符合环保要求,不得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材料。
在建筑设计中,还应考虑到危废仓库的通风、排水等设施,以确保危废的存放环境符合相关要求。
第三,危废仓库的设施设备应当齐全,包括防火设施、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安全警示标识等。
在危废仓库内部,应当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设施,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和扩散。
此外,危废仓库还应当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一旦发生泄漏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最后,危废仓库的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进行危废的分类、存放和管理。
危废仓库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应当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综上所述,危废仓库的建设标准涉及到选址、建筑结构、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危废仓库的建设达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环境安全和人身安全,减少危废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工业废物处置场的环境保护要求解读
工业废物处置场的环境保护要求解读工业废物处置场是用于处理和储存工业废物的特定场地。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工业废物的处置和处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工业废物处置场的环境保护要求进行解读,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和环保部门提供参考。
一、工业废物处置场的选址要求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距离人口密集区、居民区、农作物种植区等敏感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限制;2. 距离水源地、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水体区域的距离必须满足相关规定;3. 距离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的距离应适当考虑,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工业废物处理设施的要求工业废物处理设施应符合以下条件:1. 设施必须具备处理工业废物的技术能力,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 设施应具备防渗透措施,防止废物渗漏,污染地下水资源;3. 设施应设置在线监测设备,及时掌握废物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并能主动报警。
三、工业废物的分类与储存要求根据废物的性质和特点,应对工业废物进行分类和储存:1. 应根据工业废物的危险性进行分类,并采用相应的储存方式和措施;2. 不同类型的废物应分别储存,避免混合储存造成交叉污染;3. 废物的储存容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且必须定期检查和清理,确保不会发生泄漏或污染事故。
四、环境监测与报告要求1. 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监测;2. 监测结果必须记录并报告给环保部门,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3. 应建立紧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泄露、事故等突发状况。
五、废物处置场的生态修复要求1. 废物处置场使用结束后,应进行生态修复,恢复自然生态系统;2. 应进行土壤修复,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植被恢复;3. 应种植本地植物种类,提供适宜的栖息地给当地动植物。
六、工业废物处置场的法律法规要求在工业废物处置中,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1. 废物处置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要求;2. 废物处置场必须取得相关的环境保护许可证,且按照许可证的规定进行运营;3. 废物处置场必须提交定期的环境监测报告和其他相关报告。
有害废物处理场所要求
有害废物处理场所要求本文档旨在概述有害废物处理场所的要求。
以下是必须满足的关键方面:1. 合规性要求:有害废物处理场所必须符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必须确保场所的建设、运营和维护都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要求。
合规性要求:有害废物处理场所必须符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必须确保场所的建设、运营和维护都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要求。
2. 安全措施:任何有害废物处理场所都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工人、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安全。
这包括但不限于防火防爆措施、应急预案和紧急事故处理程序。
安全措施:任何有害废物处理场所都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工人、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安全。
这包括但不限于防火防爆措施、应急预案和紧急事故处理程序。
3. 设备和设施:有害废物处理场所应当配备适当的设备和设施,以保证废物的合理处理和储存。
这包括有限的进入权限、标识和标识牌、密封等。
设备和设施:有害废物处理场所应当配备适当的设备和设施,以保证废物的合理处理和储存。
这包括有限的进入权限、标识和标识牌、密封容器等。
4. 废物分类和处理:有害废物处理场所必须对废物进行准确分类,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
这可能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热处理或其他方法,根据废物的性质和特点。
废物分类和处理:有害废物处理场所必须对废物进行准确分类,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
这可能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热处理或其他方法,根据废物的性质和特点。
5. 监测和报告:有害废物处理场所需要定期监测和检测废物处理的效果和安全性。
必要时,还需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交报告,以确保透明度和合规性。
监测和报告:有害废物处理场所需要定期监测和检测废物处理的效果和安全性。
必要时,还需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交报告,以确保透明度和合规性。
6. 培训和教育:有害废物处理场所的员工必须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以了解有害废物的处理和安全措施。
培训内容应当囊括废物分类、紧急情况处理、应急预案等。
培训和教育:有害废物处理场所的员工必须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以了解有害废物的处理和安全措施。
危险废物储存场所要求
危险废物储存场所要求
一、场地要求
贮存场所地面须作硬化处理,场所应有雨棚、围堰或围墙,设置废水导排管道或渠道,将冲洗废水纳入废水处理设施处理;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要分类存放,中间有明显间隔(如过道、围栏等),贮存场所应设置警示标志,危废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粘贴危废识别标志,配备称重设备;危废的贮存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延长贮存期限的,需报经环保部门批准。
二、场所警示标志
说明
1、危险废物警告标志规格颜色
形状:等边三角形,边长40cm
颜色:背景为黄色,图形为黑色
2、警告标志外檐2.5cm
3、使用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为房屋的,建
有围墙或防护栅栏,且高度高于100CM时;部分危
险废物利用、处置场所。
三、包装物标签
(粘贴于危险废物储存容器上的危险废物标签)
说明
1、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
尺寸:20×20cm
底色:醒目的橘黄色
字体:黑体字
字体颜色:黑色
2、危险类别:按危险废物种
类选择。
3、材料为不干胶印刷品。
(系挂于袋装危险废物包装物上的危险废物标签)
说明
1、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
尺寸:10×10cm
底色:醒目的橘黄色
字体:黑体字
字体颜色:黑色
2、危险类别:按危险废物种
类选择。
3、材料为印刷品。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要求
危险废物储存场所要求
一、场地要求
贮存场所地面须作硬化处理,场所应有雨棚、围堰或围墙,设置废水导排管
道或渠道,将冲洗废水纳入废水处理设施处理;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要分类存放,
中间有明显间隔(如过道、围栏等),贮存场所应设置警示标志,危废的容器和
包装物必须粘贴危废识别标志,配备称重设备;危废的贮存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延长贮存期限的,需报经环保部门批准.
二、场所警示标志
说明
1、危险废物警告标志规格颜色
形状:等边三角形,边长40cm
颜色:背景为黄色,图形为黑色
2、警告标志外檐2。
5cm
3、使用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为房屋的,建
有围墙或防护栅栏,且高度高于100CM时;部分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场所。
三、包装物标签
(粘贴于危险废物储存容器上的危险废物标签)
说明
1、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
尺寸:20×20cm
底色:醒目的橘黄色
字体:黑体字
字体颜色:黑色
2、危险类别:按危险废物种
类选择。
3、材料为不干胶印刷品. (系挂于袋装危险废物包装物上的危险废物标签)
说明
1、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
尺寸:10×10cm
底色:醒目的橘黄色
字体:黑体字
字体颜色:黑色
2、危险类别:按危险废物种
类选择.
3、材料为印刷品.。
危废场所建设要求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建设方案及要求一, 地面要求贮存场所地面须作硬化处理,以混凝土、砖、或经过防止腐化处理的钢材料进行建设,地面涂至少2mm 高的环氧树脂,以防止渗漏和腐蚀。
存放液体性危险废物的贮存场所必须设计导流槽和收集井.场所应有雨棚、围堰或围墙。
场所需要密闭且有通风口.1、地面建设剖面图:2、导流槽和收集井建设剖面图:10-15cm导流槽和收集井效果图:3、危废库的面积大小根据各企业产生的危废数量确定,一般为12平米以上。
4,危废库内四周如果不是水泥墙(主要指彩钢房搭建的危废贮存库)时,四周要做高50cm,宽12cm的围堰(门口处围堰根据企业情况,可以降低高度,以便于搬运废油桶出入库),并用水泥抹好。
如果地面没做防渗漏措施的危废库,也可将存放废矿物油或其他液体危废的容器放入定制的铁皮槽内,并在铁皮槽的一个拐角留一个可以闭合操作的开关,便于收集渗漏的液体危废。
效果图如下:二,标识标志1、危废库外警示标志(图一)这个标志室外1个,室内1个。
(图二)注:40*40cm标识,室外贴一张,主要成分一栏,填写危废库内所有危险废物名称。
内容填写标准:(图三)2、危废库内分类标识场所内危险废物要分类、分区贮存,种类之间要设定明显的分区标识,如设定围栏或地面画分区线。
在每一类贮存区墙上张贴标识,在每一类物品上张贴标识。
(1)墙上标识标准:(图四)注:室内40*40cm的标识,根据企业产生危废的种类,确定需要做的张数。
(2)危废容器包装物(主要指危废桶)上标识标准:(图五)注:室内20*20cm的标识,根据企业盛放各类型危废的容器数量确定需要做的张数.图四和图五的内容根据图三的标准填写.(3)其他危废的标识,常用的主要有以下三类:(4)效果图三,制度设立1、危废贮存场所管理制度2、相关责任人信息栏3、危险废物出入库台账制度效果图:四,防火设施危废贮存库大门采用防火防盗,必须加锁。
库内配置灭火器具和消防沙。
室内效果图: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管理制度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产生的危险废物,必须送至危险废物专用储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合
15
3.6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运输风险
B
风险相对较小
16
工程
地质/水文
地质
4.1避免自然灾害多发区和地质条件不稳定地区(废弃矿区、塌陷区、崩塌、岩堆、滑坡区、泥石流多发区、活动断层、其他危及设施安全的地质不稳定区),设施选址应在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A
地表水距选址仅60m
17
4.2地震裂度在VII度以下
3
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m以上。
4
填埋场场界应满足安全防护距离,应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点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5
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6
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
续表1--1-3
B
符合
18
4.3最高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以下3.0米
B
基本符合
19
4.4土壤不具有强烈腐蚀性
B
符合
20
气候
5.1有明显的主导风向,静风频率低
B
符合
21
5.2暴雨、暴雪、雷暴、尘暴、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几率小
B
符合
22
5.3冬季冻土层厚度低
B
符合
23
应急
救援
6.1有实施应急救பைடு நூலகம்的水、电、通讯、交通、医疗条件
14
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10年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所产生的危险废物。
15
填埋场场址应选在交通方便、运输距离较短,建造和运行费用低,能保证填埋场正常运行的地区。
4
焚烧厂内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距离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应不小于800米。
5
应具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受条件限制,必须建在上述地区时,应具备抵御100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排涝措施。
6
厂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焚烧产生的炉渣及飞灰的处理与处置,并宜靠近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A
有
24
补充考虑
安全填埋场库容
——
50万m3左右
25
距离地表水距离在150m以上
60m左右
表1-1-2集中焚烧处置工程选址要求及该项目场址条件可达性
序号
选址要求
拟建址是否达到
1
厂址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专业规划,符合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自然生态保护要求,并应通过环境影响和风险评价。
2
厂址选择应综合考虑危险废物焚烧厂的服务区域、交通、土地利用现状、基础设施状况、运输距离及公众意见等因素。
3
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Ⅱ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7
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8
应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和污水处理及排放系统。
表1-1-3填埋场选址要求及该项目场址条件可达性
序号
选址要求
拟建址
是否达到
1
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
2
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远景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A
符合
5
1.5社会安定、治安良好地区,避开人口密集区、宗教圣地等敏感区。
A
500m内有居民,27户
6
自然
环境
2.1不属于河流溯源地、饮用水源保护区
A
符合
7
2.2不属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旅游度假区
A
符合
8
2.3不属于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文物保护区
A
符合
9
2.4不属于重要资源丰富区
A
符合
10
12
地质构造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
13
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和低洼汇水处;地应力高度集中,地面抬升或沉降速率快的地区;石灰岩溶洞发育带;废弃矿区或塌陷区;崩塌、岩堆、滑坡区;山洪、泥石流地区;活动沙丘区;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高压缩性淤泥、泥炭及软土区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表1-1-1场址选址因素
序号
环境
选址要求
因素划分
1
社会
环境
1.1符合当地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
A
符合
2
1.2减少因缺乏联系而使公众产生过度担忧,得到公众支持
A
——
3
1.3确保城市市区和规划区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得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向
A
符合
4
1.4确保与重要目标(包括重要的军事设施、大型水利电力设施、交通通讯主要干线、核电站、飞机场、重要桥梁、易燃易爆危险设施等)的安全距离
场地
环境
3.1避开现有和规划中的地下设施
A
符合
11
3.2地形开阔,避免大规模平整土地、砍伐森林、占用基本保护农田
B
符合
12
3.3减少设施用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公用设施或居民的大规模拆迁
B
拆迁量较多
13
3.4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水、电、交通、通讯、医疗等)
C
有
14
3.5可以常年获得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供应
序号
选址要求
拟建址
是否达到
7
地质/水文条件
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
8
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粘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
9
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
10
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否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取得主管部门同意;
11
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面积广、厚度大、渗透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