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标准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Accessible Design Standards for Buildings)是指针对建筑物中残疾人活动场所的一系列设计原则。
它旨在确保残疾人充分利用建筑物的资源,为残疾人提供独立自主的空间和设施。
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可令场所、建筑及其他基础设施及服务可供所有用户无障碍使用,有效实现可及性设计。
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的一般设计原则包括:提供适宜寻街道、提供自然从入口处进入、不断让高度递减、在设计上应避免突出元素、根据用户大小和特点提供相应可支持平台等等。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22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22 GB50763-2022是中国的无障碍设计规范,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的权益,提高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自主性和便利性,使得无障碍设计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基本要求。
该规范涉及到的无障碍设计范畴包括建筑、公共交通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信息与通信等。
其中,建筑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建筑物出入口、室内空间、卫生间、电梯、楼梯、斜坡、栏杆等方面;公共交通设施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车站、车辆、广场、通道等方面;道路交通设施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路面、过街设施、路灯等方面;公共服务设施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医院、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等方面;信息与通信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网站、软件、设备等方面。
该规范对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设施和服务应该易于识别、易于到达、易于使用、易于理解;应该保证不同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应该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需求等。
总之,GB50763-2022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规范,对于建设一个无障碍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
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1.建筑物入口和通道:建筑物的主要入口和通道应该具备无障碍的设计,以确保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轻松进入和离开。
这包括足够宽度的门、无阶梯的通道、无滑倒的地面材料以及易于使用的门把手和开关。
2.坡道和扶手:建筑物的楼梯入口处应该提供坡道以方便轮椅用户进入。
坡道应该符合特定的坡度和斜角要求,以确保轮椅用户的安全。
此外,楼梯和坡道应该配备适当的扶手,以提供额外的支持。
3.电梯和升降平台:建筑物中的电梯应该能够容纳轮椅和行动不便的人士,并且提供易于识别和使用的按钮和指示。
同样,升降平台也应该容纳轮椅,以便让行动不便的人士在楼梯不可行的情况下升降。
4.洗手间和卫生间:建筑物中的洗手间和卫生间应该设计成可以容纳轮椅和行动不便的人士,并且提供足够的空间和配备易于使用的设备,如无障碍洗手间、护栏和可调节高度的设施。
5.停车场和外部空间:建筑物周围的停车场和外部空间也应该具备无障碍设计,以方便轮椅和行动不便的人士进入建筑物。
这包括提供无障碍停车位、通往建筑物的无障碍路径以及易于辨认的导航标志。
6.视觉和听觉指示:建筑物内应该提供适当的视觉和听觉指示,以帮助视觉或听觉有障碍的人士。
这包括明亮的照明、清晰的标志和指示、易于听到的警示声音和紧急情况的警报设备。
7.色彩对比和易于识别:建筑物内外的色彩应该具备足够的对比度,以便于行动不便的人士辨认。
此外,设施和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标志应该使用易于识别的符号和图标。
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是为了创建一个公平和包容的社会。
通过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无论他们的能力和行动能力如何,建筑无障碍设计使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和使用建筑物。
因此,建筑师、设计师和政府机构都应该密切遵守这些规范,并确保建筑物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
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是指为了让残疾人能够更加方便的进入和使用建筑物而进行的设计规划。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建筑物能够满足残疾人的需求,提供平等的使用权利和机会。
一、入口设计规范:1. 提供无障碍入口通道,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2米,不设门槛,便于轮椅、助行设备等进入。
2. 入口处应设置易于寻找的标识,如无障碍入口标志、手触标示等。
二、通道和楼梯设计规范:1. 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2米,尽量避免狭窄和弯曲的通道。
2. 通道地面应平整、无障碍,并且不设门槛。
3. 在楼梯上应设置扶手,扶手高度不低于85厘米,同时应设有易于识别的楼梯踏步材料和边缘标志。
三、厕所设计规范:1. 提供无障碍厕所,并设置易于识别的标示。
2. 厕所的门宽度应不小于0.9米,配备易于开关的门把手。
3. 厕所内应设置扶手,高度不低于85厘米,便于残疾人使用。
四、电梯设计规范:1. 提供无障碍电梯,并设置易于找到和使用的标示。
2. 电梯内应设有易于操作的按钮,按钮高度应适宜残疾人使用。
3. 电梯内部的操作面板应有明确的标示和指示,便于残疾人操作。
五、设施配备规范:1. 提供残疾人停车位,停车位宽度应不小于3.6米,且靠近主要出入口。
2. 室内设施应配备易于使用的设备,如易于打开的门把手、易于识别的标示等。
3. 设施设备的操作面板和按钮应易于使用,如易于操作的开关、按键等。
六、视觉辅助设计规范:1. 提供易于寻找、识别的标示,如明显的指示牌、标识图案等。
2. 确保通道、门口等设施有足够的照明,避免黑暗和闪光的光线。
3. 提供易于辨认的颜色和对比度,以方便视觉障碍人士识别和辨认物体。
以上是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的一些基本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让残疾人能够更加方便的进入和使用建筑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障碍建筑设计日益受到关注,希望能够让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权益和机会。
无障碍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计标准一般指建筑物及其环境装饰、布置满足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求,致力于为残疾人形成友好的环境。
1、外观设计
(1)外观设计要大方简约,色调鲜明,空间宽敞,保持其原有美感。
(2)楼梯、平台及活动地面以宽大可行走的安全楼梯及间隔阶平台取代,为行走
者提供安全和便利。
(3)走廊要宽阔,可以便利地推着轮椅,安装有扶手,并要有充足的空间,以方
便行走者休憩。
2、照明设施
(1)用发光比较均匀的照明系统巧妙地对空间进行装饰,并在走廊、厕所等地方
用上可调强弱的节能灯,可用于分辨物体空间亮度。
(2)室内装置必要的紧急出口灯,安装位置可易于识别。
3、厕所设施
(1)厕所要安装位于容易找到的位置,且要够宽阔,方便行走者进入,洗手盆、
马桶等设施也要安装在残疾人容易接触的位置;
(2)厕所内部要充足设置扶手,易于握手,并要在应急出口附近安装报警装置;(3)安装易操作的坐便位或活动便位,而且要安装一个宽阔的洗手盆及其它设施。
4、建筑物安全
(1)要避免弯曲或可危险元素,墙、柱、地板等表面易擦拭干净;
(2)保护弱点,比如门口,安装安全栏杆,保护残疾人不受伤害;
(3)安装易操作的扶手,确保残疾人容易上下楼梯。
5、通道秩序
(1)通道宽阔,路权连贯,车流通顺,布置整洁;
(2)尽量避免转角处拐弯,穿梭时能畅通地行走;
(3)排列整齐的击打水泥板,保护残疾人不受伤害。
总之,无障碍设计是从残疾人的角度出发,围绕安全、便利性制定出的一种建筑设计规范,它不仅让残疾人安全、平等的参与生活,而且能让大家都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导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人权平等的日益关注,无障碍设计成为了现代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无障碍设计旨在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使用权利和舒适的环境体验,特别是为老年人和身体残障人士创造一个无障碍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在不涉及政治问题的前提下,提供一些关键性的信息和建议。
一、扶梯和升降设备的规范设计1.1 扶梯的安全设计:扶梯的速度应合理,不宜过快或过慢,以确保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安全。
扶梯的走道宽度应足够宽,能够容纳一台标准的轮椅。
1.2 升降设备的无障碍设计:对于电梯或升降机,应保证其门口宽度能够容纳一台标准的轮椅。
电梯内部要设置易于操作的按钮和指示灯,并配备明确的语音提示系统。
二、楼梯和坡道的规范设计2.1 楼梯的无障碍设计:楼梯间的楼梯宽度应达到一定标准,以便于轮椅的通过。
楼梯应设置平缓的坡度和适当的扶手,以增加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上下楼梯的安全性。
坡道的坡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老年人和残障人士能够方便地上下坡道。
坡道两侧应设置坚固的扶手,以提供支撑和平衡的功能。
三、门户和门道的规范设计3.1 门户的无障碍设计:门户应设计为宽敞的门洞,能够容纳一台标准的轮椅通过。
门的开关应轻松,并且能够便利地打开和关闭,以确保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流畅通过。
3.2 门道的无障碍设计:门道的高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可以方便地通过门道。
门道的地面应平整,并且不应有台阶或凹凸不平的地方。
四、洗手间和卫生间的规范设计4.1 洗手间的无障碍设计:洗手间应设置足够宽敞的空间,以方便轮椅的进出。
洗手间内的洗手盆、马桶和浴缸等设施应设置到合适的高度,以方便所有人的使用。
4.2 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卫生间的门口宽度应符合标准,以容纳轮椅的进出。
卫生间内应设有扶手和防滑地面,以提供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安全保障。
五、出入口和紧急逃生的规范设计出入口应设计为无阻隔的通道,以方便所有人的进出。
无障碍最新设计规范标准
无障碍最新设计规范标准无障碍设计,又称为通用设计或包容性设计,旨在确保产品、环境和服务可以被所有人使用,无论他们是否有残疾。
以下是最新的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1. 无障碍设计原则:- 公平性:确保所有用户都能平等使用。
- 灵活性:设计应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 简单性:设计应易于理解和使用。
- 感知性:确保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感官接收。
- 容错性:设计应允许错误并易于纠正。
2. 物理环境无障碍:- 无障碍通道:确保所有入口和出口都设有轮椅通道。
- 宽敞的门道:门道宽度应足够容纳轮椅和辅助设备。
- 无障碍卫生间: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辅助设施,如扶手和紧急呼叫按钮。
3. 信息和通信无障碍:- 可访问的网站:遵循WCAG(Web内容无障碍指南)标准,确保网站内容对视觉、听力和运动障碍用户可访问。
- 辅助技术兼容性:设计时应考虑与屏幕阅读器、语音识别软件等辅助技术兼容。
4. 视觉无障碍:- 颜色对比度:确保文本和背景之间有足够的颜色对比,以便色盲用户也能区分。
- 图像和图标:提供替代文本(alt text)描述图像内容。
5. 听觉无障碍:- 视频字幕:为所有视频内容提供字幕或字幕选项。
- 音频描述:为视觉内容提供音频描述,以便听力障碍用户理解。
6. 操作无障碍:- 键盘可访问性:确保所有功能都可以通过键盘操作。
- 简化的界面:提供简化的界面或模式,以减少操作复杂性。
7. 技术标准和指南:- 遵循国际标准,如ISO/IEC 24751-1:2008(信息无障碍)。
- 参考本地法规和政策,确保符合当地的无障碍要求。
8. 持续改进和反馈:- 定期审查和更新无障碍设计规范。
- 鼓励用户反馈,以识别和解决无障碍问题。
9. 培训和意识:- 对设计和开发团队进行无障碍设计培训。
- 提高组织内部对无障碍重要性的认识。
10. 法律和政策遵从:- 确保设计和产品符合相关的国际法律和政策,如美国残疾人法案(ADA)。
通过遵循这些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可以创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可访问的环境,确保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服务和产品。
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规范
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规范无障碍设计是一种为了让残疾人和老年人也能够享受公共场所和建筑物所提供的服务和便利的设计理念。
无障碍设计旨在降低或消除环境中的物理和感官障碍,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进入和使用建筑物、设施和服务。
以下是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规范:1.建筑物和设施的无障碍入口和通道:建筑物和设施应提供无障碍入口和通道,能够让轮椅用户、视觉障碍者和行动不便的人轻松进出。
无障碍通道应足够宽敞,没有障碍物,并设有坡道、扶手、人行道斜坡等设施。
2.无障碍停车位:公共场所和建筑物应设有无障碍停车位,以方便残疾人驾驶员停车。
无障碍停车位应靠近建筑入口,并设有足够的空间供轮椅用户开门和转动。
3.无障碍洗手间:建筑物应设有无障碍洗手间,以满足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的需要。
无障碍洗手间应宽敞,设有扶手和足够的腿部空间,以容纳轮椅用户。
4.无障碍信号和指示牌:无障碍信号和指示牌应使用大号字体、高对比度、易于辨识的颜色和图案,以便视觉障碍者能够轻松阅读。
指示牌应设置在易于发现和理解的位置,以帮助人们找到出口、洗手间和其他目的地。
5.触觉和听觉辅助设备:公共场所和建筑物应提供触觉和听觉辅助设备,以满足盲人、低视力人士和听力障碍者的需要。
这些设备可以包括盲文标识、震动提示、无障碍电梯按钮和音频指南等。
6.扶手和坡道:在楼梯和坡道上应设有扶手,以帮助行动不便的人上下楼梯和坡道。
扶手应设置在合适的高度,方便用户抓住。
坡道应设有合适的坡度,以方便轮椅用户上下。
7.无障碍座椅:公共场所和建筑物内应提供无障碍座椅,以供行动不便的人休息使用。
这些座椅应稳固、宽敞,并配备扶手和足部支撑。
8.紧急疏散设计:建筑物应具备紧急疏散设施和计划,以确保残疾人在紧急情况下也能安全疏散。
这可能包括无障碍出口、紧急疏散电梯和紧急广播系统。
9.无障碍交通设施:无障碍设计不仅局限于建筑物内部,还包括户外的交通设施和道路。
无障碍交通设施可能包括无障碍人行道、信号灯和盲道等。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第一节:引言无障碍设计是指为了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和使用便利而对建筑物和环境进行的设计。
无障碍设计不仅仅关注残疾人士的需求,也应该考虑到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其他临时或永久性行动不便的人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帮助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范,以创造一个便利、包容的环境。
第二节:建筑出入口设计1.斜坡坡度建筑出入口的斜坡应符合规定的坡度范围,通常为1:12或更平缓的坡度。
斜坡的表面应平坦、防滑,并能够抵御严峻的天气条件。
2.门的宽度建筑物的出入口门应宽阔,以适应所有人的使用需求。
通常,门的最小宽度应为1200mm,并且应该能够轻松地推开。
3.门的自动化建议在公共场所设置自动门,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进出。
自动门应设置适当的传感器,以便识别到人的接近并自动打开。
4.扶手和栏杆在楼梯、走廊和斜坡等区域应设置扶手和栏杆。
扶手和栏杆的高度应适合人们的使用,并且应该足够结实以提供支撑。
第三节:建筑内部设计1.电梯设计电梯是行动不便的人进出多层建筑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电梯应该设在公共区域并方便使用。
电梯门的宽度应适合轮椅等辅助设备的通过,内部空间也应足够宽敞。
2.楼梯设计楼梯是很多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但对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在楼梯的两侧设置扶手和栏杆,并确保其高度和稳定性符合标准。
3.卫生间设计建筑物内部的卫生间应该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包括行动不便的人。
卫生间应设有无障碍设施,如加宽的门、适合轮椅的空间、扶手以及易于操作的水龙头和纸巾盒。
第四节:公共空间设计1.停车场设计停车场是很多人进出建筑物的第一步,因此应该为行动不便的人提供方便。
建议在停车位、走道和出入口周围设置无障碍设施,并确保其符合标准。
2.走廊和过道设计建筑物内部的走廊和过道应该足够宽敞,以容纳轮椅等辅助设备的通过,并且要保持通畅。
此外,走廊和过道的地面应平坦、无滑倒风险。
建筑施工中的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中的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无障碍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特定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等)的使用需求,采取一系列的设计措施,提供无障碍环境,确保所有人可以平等地使用建筑物和设施。
本文将介绍建筑施工中的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
一、坡道设计在建筑施工中,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人群,需要设置合适的坡道。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坡道的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 坡道的倾斜度应适宜,不应大于1:12,即每行走12米,坡道高度不超过1米;2. 坡道的宽度应满足行动轮椅等辅助设备的需要,一般为1.2米至1.5米之间;3. 坡道应平稳,不得有明显的颠簸或过于陡峭的部分;4. 坡道两侧应有合适的护栏或扶手,以提供支撑和保护。
二、门槛设计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无障碍通行,门槛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门槛的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 公共建筑的主入口门槛高度不得超过1.5厘米,方便行动不便人员的进出;2. 门槛的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明显的凹凸不平,防止跌倒和摔伤的风险;3. 必要时,应设置无障碍斜坡,方便行动轮椅等辅助设备的过门。
三、电梯设计在多层建筑中,电梯的设计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群来说尤为重要。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电梯的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 电梯的门宽应满足行动轮椅的通过需求,一般不少于0.9米;2. 电梯内部应有明确的按键标示和语音提示,方便视觉障碍人士使用;3. 电梯按钮应设置在合适的高度,方便行动不便人群操作;4. 电梯内部应设有应急报警按钮,以确保乘客安全。
四、卫生间设计建筑物中的卫生间设计也需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以方便行动不便人群的使用。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卫生间的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 卫生间的进出口应满足行动轮椅等辅助设备的通过需求;2. 卫生间的空间应宽敞,方便行动轮椅的转动和操作;3. 洗手盆、马桶和各种设备的高度宜合理,方便视觉和行动障碍人士使用。
五、指示标识设计为了让行动不便人士更便捷地找到正确的路径,建筑物中的无障碍设计还需要设置合适的指示标识。
无障碍设计标准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无障碍设计标准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摘要无障碍设计是确保所有人,特别是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能够平等地使用和享受建筑环境的设计理念。
本文档提供了一套建筑无障碍设计的标准和规范,旨在指导建筑设计和施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1. 引言无障碍设计规范是实现社会包容性和平等的重要措施。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为所有使用者提供安全、便捷和舒适的建筑环境。
2. 无障碍设计的目标2.1 确保可访问性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无障碍入口和出口。
确保所有公共区域和设施均可访问。
2.2 提高安全性避免设计中的风险因素,如高差、狭窄通道等。
提供清晰的导向标识和警示标志。
2.3 促进通用性设计灵活的建筑空间,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使用标准化的设计元素,便于理解和使用。
3. 入口和出口3.1 无障碍入口设计宽敞、平坦的入口坡道。
入口处提供自动门或易开闭的门。
3.2 门的宽度和开启方式门的净宽至少为900mm,以适应轮椅使用者。
门应易于开启,如使用杠杆式门把手。
4. 通道和走廊4.1 通道宽度确保通道和走廊的净宽至少为1200mm。
避免设置转角和狭窄的通道。
4.2 地面材料使用防滑、耐磨的地面材料。
避免使用易造成视觉混淆的地面图案。
5. 垂直交通5.1 电梯提供足够尺寸的无障碍电梯。
电梯按钮、楼层显示器应易于观察和操作。
5.2 楼梯楼梯的宽度、坡度和踏步尺寸应符合规范。
设置扶手,确保安全。
6. 卫生间和卫生设施6.1 无障碍卫生间设计符合尺寸要求的无障碍卫生间。
提供辅助设施,如扶手、紧急呼叫按钮。
6.2 卫生器具确保卫生器具的高度和位置适合所有用户。
使用自动感应或易于操作的水龙头和冲水系统。
7. 服务设施7.1 服务台服务台应设置在便于轮椅使用者到达的位置。
提供低位服务窗口。
7.2 信息标识设置清晰、易读的信息标识。
使用大字体和对比色提高可读性。
8. 停车设施8.1 无障碍停车位设计专用的无障碍停车位。
停车位应靠近建筑入口,方便轮椅使用者。
(完整版)无障碍设计规范
(完整版)⽆障碍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障碍设计规范1总则1.0.1 为建设城市的⽆障碍环境,提⾼⼈民社会⽣活质量,确保⾏动不便者能⽅便、安全使⽤城市道路和建筑物,⽤以进⾏道路和建筑设计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于全国城市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房屋建筑和居住⼩区,以及有残疾⼈⽣活与⼯作场所的⽆障碍设计。
1.0.3 供⼈们⾏⾛和使⽤的道路、交通与建筑物的相应设施,应符合乘轮椅者、拄盲杖者及使⽤助⾏器者的通⾏与使⽤要求。
1.0.4 根据⽆障碍环境建设的⽤途和⽬的,⽆障碍设计应综合考虑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障碍设计除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缘⽯坡道curb ramp位于⼈⾏道⼝或⼈⾏横道两端,使乘轮椅者避免了⼈⾏道路缘⽯带来的通⾏障碍,⽅便乘轮椅者进⼊⼈⾏道⾏驶的⼀种坡道。
2.0.2 盲道sidewalk foe the blind在⼈⾏道上铺设⼀种固定形态的地⾯砖,使视残者产⽣不同的脚感,诱导视残者向前⾏⾛和辨别⽅向以及到达⽬的地的通道。
2.0.3 ⾏进盲道go-ahead blind sidewalk表⾯上呈条状形,使视残者通过脚步感和盲杖的触感后,指引视残者可直接向前⽅继续⾏⾛的盲道。
2.0.4 提⽰盲道⽬warning blind sidewalk表⾯呈圆点形状,⽤在盲道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服务设施的设置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的盲道。
2.0.5 ⼈⾏通道passage在城市⼴场、公园、景点和建筑基地范围内供⼈⾏⾛的道路。
2.0.6 ⽆障碍⼊⼝barrier-free entrance不设台阶的建筑⼊⼝。
3城市道路⽆障碍实施范围3.1 道路与桥梁3.1.1 城市道路与桥梁⽆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城市道路与桥梁⽆障碍设计的范围3.2 ⼈⾏道路3.2.1 ⼈⾏道路的⽆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建设城市的无障碍环境,提高人民社会生活质量,确保行动不便者能方便、安全使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用以进行道路和建筑设计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房屋建筑和居住小区,以及有残疾人生活与工作场所的无障碍设计。
1.0.3 供人们行走和使用的道路、交通与建筑物的相应设施,应符合乘轮椅者、拄盲杖者及使用助行器者的通行与使用要求。
1.0.4 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用途和目的,无障碍设计应综合考虑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除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缘石坡道curb ramp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使乘轮椅者避免了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道行驶的一种坡道。
2.0.2 盲道sidewalk foe the blind在人行道上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残者产生不同的脚感,诱导视残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及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2.0.3 行进盲道go-ahead blind sidewalk表面上呈条状形,使视残者通过脚步感和盲杖的触感后,指引视残者可直接向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
2.0.4 提示盲道目warning blind sidewalk表面呈圆点形状,用在盲道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设置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
2.0.5 人行通道passage在城市广场、公园、景点和建筑基地范围内供人行走的道路。
2.0.6 无障碍入口barrier-free entrance不设台阶的建筑入口。
3城市道路无障碍实施范围3.1 道路与桥梁3.1.1 城市道路与桥梁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城市道路与桥梁无障碍设计的范围3.2 人行道路3.2.1 人行道路的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无障碍设计规范
设施类别
设计要求
入口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有关规定。
门扇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有关规定。
通道
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
洗手盆
1距洗手盆两侧和前缘50mm应设安全抓杆。
2洗手盆前应有1.10m×0.80m乘轮椅者使用面积。
男厕所
1小便器两侧和上方,应设宽度0.60~0.70m、高1.20m的安全抓杆(图7.8.1-1)。
5坐便器高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设高1.40m的垂直抓杆(图7.8.1-5)。
安全抓杆
1安全抓杆直径应为30~40mm。
2安全抓杆内侧应距墙面40mm。3抓杆应安装坚固。
7.8.2专用厕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2的规定(图7.8.2)。
表7.8.2专用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7.7.5供乘轮椅者使用的升降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图7.7.5);
1建筑入口、大厅、通道等地面高差处,进行无障碍建设或改造有困难时,应选用升降平台取代轮椅坡道;
2升降平台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0.90 m,平台应设扶手或挡板及启动按钮。
7.8公共厕所、专用厕所和公共浴室
7.8.1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1的规定。
7.3.7供残疾人使用的走道与地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80 m;
2走道两侧应设扶手;
3走道两侧墙面应设高0.35 m护墙板;
4走道及室内地面应平整,并应选用遇水不滑的地面材料;
5走道转弯处的阳角应为弧墙面或切角墙面;
6走道内不得设置障碍物,光照度不应小于120 Lx。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详]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7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7.1 建筑入口
7.1.1 建筑入口为无障碍入口时,入口室外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 (图7.1.1)。
7.1.2 公共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7.1.3 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最小宽度就符合表7.1.3的规定。
表7.1.3 入口平台宽度
建筑类别入口平台最小宽度(m)
1 大、中型公共建筑≥2.00
2 小型公共建筑≥1.50
3 中、高层建筑、公寓建筑≥2.00
4 多、低层无障碍住宅、公寓
≥1.50
建筑
5 无障碍宿舍建筑≥1.50
7.1.4 无障碍入口和轮椅通行平台应设雨棚。
7.1.5 入口门厅、过厅设两道门时,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应符合表7.1.5的规定 (图7.1.5-1, 图7.1.5-2)
表7.1.5 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
建筑类别门扇开启后最小间距(m)
1 大、中型公共建筑≥1.50
2 小型公共建筑≥1.20
3 中、高层建筑、公共建筑≥1.50
4 多、低层无障碍住宅建筑≥1.20
7.2 坡道
7.2.1 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型、直角型或折返型,不宜设计弧型 (图7.2.1-1, 图7.2.1-2)。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1 总则1.0.1 为建设城市的无障碍环境,提高人民的社会生活质量,确保有需求的人能够安全地、方便地使用各种设施,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居住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历史文物保护建筑等。
本规范未涉及的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建筑类型或有无障碍需求的设计宜按本规范中相似类型的要求执行。
农村道路及公共服务设施宜按本规范执行。
1.0.3 铁路、航空、城市轨道交通以及水运交通相关设施的无障碍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相关行业的有关无障碍设计的规定。
1.0.4 城市无障碍设计在执行本规范时尚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城市的总体发展要求,应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5 城市无障碍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缘石坡道curb ramp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为了避免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行人进入人行道的一种坡道。
2.0.2 盲道tactile ground surface indicator在人行道上或其他场所铺设的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觉障碍者产生盲杖触觉及脚感,引导视觉障碍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2.0.3 行进盲道directional indicator表面呈条状形,使视觉障碍者通过盲杖的触觉和脚感,指引视觉障碍者可直接向正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
2.0.4 提示盲道warning indicator表面呈圆点形,用在盲道的起点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位置以及提示视觉障碍者前方将有不安全或危险状态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
2.0.5 无障碍出入口accessible entrance在坡度、宽度、高度上以及地面材质、扶手形式等方面方便行动障碍者通行的出入口。
2.0.6 平坡出入口ramp entrance地面坡度不大于1:20且不设扶手的出入口。
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4.人行天桥、人行地道扶手设计要点: A.扶手高度应为0.90m, 当上下设时,下层扶手高度为0.70m; B.扶手应连贯设置,起点和终点处应延声伸0.40m;
—建筑设计规范—
C. 人行天桥下面的三角空间区域对视残这是一个危险区,易发生碰撞,因此,高度 在2m以下的范围内应装防护栏,并在结构边缘外侧设款0.300.60m的提示盲道 ;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3.道路交叉口缘石坡道的布置: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二)盲道 1.盲道分行进盲道(导向砖)和提示盲道(位置砖)两种: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2. 行进盲道设计要点: (1)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地带时,行进盲道以设在距围墙、花台或绿
地带0.25-0.50m处; (2)人行道内侧有树池,行进盲道可设在距树池0.25-0.50m处; (3)人行道没树池,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0.50m; (4)行进盲道宽度宜为0.30-0.60m;
(3)入口平台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4)门厅和过厅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2.坡道(在无障碍设计规范中指轮椅坡道) 一般类型 :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
(1)轮椅坡道的形式
—建筑设计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障碍设计标准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为规范建设无障碍设施,国家建设部下发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其中有24条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于2001年8月21日起开始执行:1.人行道路的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规定缘石坡道--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口、广场入口、人行横道及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口等路口应设该坡道。
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地面不得大于2cm。
坡道与梯道—城市主要道路、建筑物和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应设轮椅坡道和安全梯道;在坡道和梯道两侧应设扶手。
城市中心地区可设垂直升降梯取代轮椅坡道。
盲道—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商业街、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人行横道及主要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
人行横道—人行横道的安全岛应能使轮椅通行;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横道宜设过街音响信号。
标志—在城市广场、步行街、商业街、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设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
2.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
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M。
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应小于2.00M。
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
3.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指引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
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的宽度宜为0.3—0.6m。
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与人行道砖一致。
盲道触感条面宽0.25mm、高度5mm。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
盲道距障碍物宜为0.25—0.5m。
盲道应避开井盖铺设;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
4.城市主要道路和居住区的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和盲文站牌。
提示盲道的长度宜为4—6米。
5.人行天桥下面的三角空间区,在2M高度以下应安装防护栅栏,并应在结构边缘外设宽0.30m—0.60m提示盲道。
6.办公、科研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各级政府办公、各级司法部门、企、事业办公、各类科研、其他招商、办公、社区服务等建筑,必须在以下部位设计无障碍设施:基地(人行通路、停车车位)、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门、水平与垂直交通、接待用房(一般接待室、贵宾接待室)、公共用房(会议室、报告厅、审判厅等)、公共厕所、服务台、公共电话、饮水器等相应设施。
7.商业、服务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商业和服务建筑,必须在以下部位设计无障碍设施:建筑入口及门、普通营业区、自选营业区、水平与垂直交通、饮食厅、游乐用房、顾客休息与服务用房、公共厕所、宾馆、饭店、招待所的公共部分与客房部分、总服务台、业务台、取款机、查询台、结算通道、公用电话、饮水器、停车位等相应设施。
包括百货商店、综合商场、自选超市、菜市场、餐馆、饮食店、食品店、金融、邮电、招待所、培训中心、宾馆、饭店、旅馆、洗浴、美容美发、殡仪馆建筑等。
8.文化、纪念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文化和纪念性建筑,必须在以下部位设计无障碍设施:建筑基地(人行通路、停车车位)、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门、水平与垂直交通、接待室、休息室、信息及查询服务、出纳、目录厅、阅览室、阅读室、展览厅、报告厅、陈列室、视听室、公共厕所、售票处、总服务台、公共电话、饮水器等相应设施。
包括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档案馆、纪念馆、纪念塔、纪念碑、纪念物等建筑。
9.观演、体育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观演和体育建筑,必须在以下部位设计无障碍设施:建筑基地(人行通路、停车车位)、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门、水平与垂直交通、前厅、休息厅、观众席、主席台、贵宾休息室、舞台、后台、排练房、化妆室、训练场地、比赛场地、观众厕所、演员、运动员厕所与浴室、售票处、公共电话、饮水器等相应设施。
包括剧场、剧院、电影院、音乐厅、礼堂、会议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溜冰馆、溜冰场、健身房等建筑。
10.交通、医疗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交通和医疗建筑,必须在以下部位设计无障碍设施:站前广场、人行通路、庭院、停车车位、建筑入口及门、水平与垂直交通、售票、联检通道、候机、车、船及中转区、行李托运、提取、寄存及商业服务区、登机桥、天桥、地道、站台、引桥、到达区、门诊用房、急诊用房、住院病房、疗养用房、放射、检验及功能检查、理疗用房、公共厕所、服务台、挂号、取药、公共电话、饮水器及查询台等。
包括空港航站楼、铁路旅客客运站、汽车客运站、地铁客运站、港口客运站、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疗养院、康复中心、急救中心、其他医疗、休养建筑。
11.学校、园林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学校和园林建筑,必须在以下部位设计无障碍设施:建筑基地(人行通路、停车车位)、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门、水平与垂直交通、普通教室、电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自然、史地、美术、书法、音乐教室、风雨操场、游泳馆、观展区、表演区、儿童活动区、室内外公共厕所、售票处、服务台、公用电话、饮水器等相应设施。
包括高等院校、专业学校、职业高中与中、小学及托幼、培智学校、聋哑和盲人学校、城市广场、公园、街心花园、动物园、植物园、海洋馆、游乐园与旅游景点等建筑。
12.高层、中高层住宅及公寓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范围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候梯厅、电梯轿厢、公共走道、无障碍住房。
13.居住区道路进行无障碍设计应包括以下范围居住区路的人行道、小区路的人行道、组团路的人行道、宅间小路的人行道。
14.居住区公共绿地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组团绿地(组团级)、儿童活动场。
15.公共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居住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16.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最小宽度规定大、中型公共建筑大于2.00m,小型公共建筑大于1.50m,中、高层建筑、公寓建筑大于2.00m;多、低层无障碍住宅、公寓建筑大于1.50m;无障碍宿舍建筑大于1.50m。
17.坡道在不同坡度的情况下,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以下表中的规定坡度 1:20 1:16 1:12 1:10 1:8最大高度(m) 1.5 1.00 0.75 0.60 0.35水平长度(m) 30.00 16.00 9.00 6.00 2.8018.乘轮椅者通行的走道和通路最小宽度规定大型公共建筑走道大于1.80m,中小型公共建筑走道大于1.50m;检票口、结算口轮椅通道大于0.90m;居住建筑走廊大于1.20m;建筑基地人行通路大于1.50m。
19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应采用自动门,也可采用推拉门、折叠门或平开门,不应采用力度大的弹簧门;在旋转门一侧应另设残疾人使用的门;轮椅通行门的净宽应:自动门大于1.00m、推拉门和折叠门大于0.80m、平开门大于0.80m、弹簧门(小力度)大于0.80m;乘轮椅者开启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0m的墙面净宽;乘轮椅者开启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应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门扇在一只手操纵下应易于开启,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面过渡。
20.在公共建筑中配备电梯时,必须设无障碍电梯,电梯门净宽大于0.80m、轿厢深度大于1.40m、轿厢宽度大于1.10m、轿厢正面和侧面设高0.80—0.85m的扶手、轿厢侧面设高0.90—1.10m带盲文的选层按钮、轿厢正面高0.90m处至顶部应安装镜子、轿厢上下运行及到达应有清晰显示和报层音响。
21.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以下表中的规定设施类别设计要求入口入口室外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门扇应符合19条有关规定通道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洗手盆距洗手盆两侧50mm处应设安全抓杆、还应有1.1mx0.8m乘轮椅者使用面积男厕所小便器两侧和上方,应设宽0.6-0.7m、高1.2m的安全抓杆,小便器下口距地面不应大于0.50m无障碍厕位男、女公共厕所应各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位、厕位面积不小于1.8x1.4m、入口净宽大于0.80m、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拉手、坐便器高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墙面一侧应设高1.40m的垂直抓杆安全抓杆安全抓杆直径应为30-40mm、距墙面40mm、抓杆应安装牢固22.专用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以下表中的规定设施类别设计要求设置位置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及城市的主要路段,应设无障碍专用厕所入口入口室外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门扇应符合19条有关规定面积大于2.00mX2.00m洗手盆距洗手盆两侧50mm处应设安全抓杆、还应有1.1mx0.8m乘轮椅者使用面积坐便器高为0.45m,,两侧设高0.70m水平抓杆,墙面一侧应设高1.40m 的垂直抓杆挂衣钩可设高1.20m的挂衣钩呼叫按钮距地面高0.40m—0.50m处应设求助呼叫按钮安全抓杆安全抓杆直径应为30-40mm、距墙面40mm、抓杆应安装牢固23.设有观众席和听众席的公共建筑,应设轮椅席位轮椅席位应设在便于到达和疏散及通道的附近;不得将轮椅席设在公共通道范围内;每个轮椅位占地面积不应小于1.10mX0.80m;轮椅席位的地面应平坦,在边缘处应安装栏杆栏板;在轮椅席上观看演出和比赛的视线不应受到遮挡,但也不应遮挡他人视线;影剧院、礼堂、文化馆等观众席位数在1500以下的宜设2-4个轮椅位、体育馆和游泳馆(场)观众席位数在6000以下的宜设4-6个轮椅位、体育场观众席位数在60000以下的宜设6-10个轮椅位、小型场所和阅览室观众席位在500以下的宜设1-2个轮椅位。
24.设有客房的公共建筑应设无障碍客房,其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以下表中的规定客房位置进出方便,餐厅、购物和康乐设施的公共通道应方便轮椅到达客房数量(标准间) 100间以下应设2间无障碍客房、400间以下的应设2--4间无障碍客房、400间以上应设3间以上无障碍客房客房内过道出口及床前过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床间距不小于1.20m客房门应符合19条有关规定卫生间门扇向外开启,宽度不小于0.80m,轮椅回转直径不应小于1.50m,其它要求参照专用厕所标准执行电器与家具位置与高度应方便使用,客房及卫生间应设求助呼叫按。